(学前教育评价)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如何评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如何评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每位教育者和家长关注的重点,评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进步情况,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评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 观察法观察是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和与环境的互动,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观察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和沟通能力:观察幼儿的语言发展、词汇量、交流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 社交技能:观察幼儿与其他孩子和成人的互动情况,如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技能:观察幼儿的手眼协调、握笔和书写技能,以及跑、跳、爬等大运动技能的发展。
- 认知能力:观察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等认知能力的表现。
2. 游戏和活动记录法通过记录幼儿在不同游戏和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估。
可以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兴趣爱好、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记录他们在活动中的进步和成就来评估他们的学习发展情况。
3. 照片和视频记录法使用照片和视频记录幼儿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为评估提供直观的证据。
例如,通过拍摄幼儿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或者记录他们参与团队活动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4. 评估工具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使用一些专门设计的评估工具来评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这些评估工具通常涵盖语言、社交、认知和运动等方面,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进行选择和使用。
评估工具可以是问卷、观察表、标准化测试等形式。
无论使用哪种评估方法,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速度都不同,评估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并且不要将他们与其他同龄幼儿进行过度比较。
- 多元化评估:评估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多个角度和多种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
《学前教育评价》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评价》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教育评价》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3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它以学前教育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本课程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
它旨在研究和解决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要求,幼儿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效果如何,以及一所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是否过关等,从而为学前教育决策和采取更佳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科学、及时的服务。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教育活动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活动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幼儿发展知识、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结构的要求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来设计《学前教育评价》课程标准,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了解教育评价的含义、类型、模式,掌握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对自己教育活动的评价,以及对一所幼儿园办园质量的评价。
根据拟定的这些内容、项目查找相关的资料,在查找中发现鄢超云著的《学前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较符合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在研究、评价、反思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与五专生的学习经验水平相符,因此选择此教材为本课程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相关的资料,形成了此课程标准。
3、课程任务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了解教育评价的目的、主体、内容、标准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学前教育评价信息的搜集,并能科学地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对教师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努力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同时也能够对一所幼儿园办园质量进行评价,以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教养工作及其它各项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最终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学前教育评价)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和100个能理解的单词。
• 大约18个月起, “命名骤增”,儿童开始对所看到 的任何事物命名。
• 在后面的几年里,单词学习快速进行,到6岁时,儿 童的词汇量大约有10000个。
2020/7/9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020/7/9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9)学前儿童的口头语言
➢ (二)多彩光谱故事板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口语 发展评价
➢ (三)报告活动中的儿童口头语言能力评价 三 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 ➢ (二)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评价举例 ➢ (三)学前儿童的非文字阅读评价举例
2020/7/9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7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学习品质
➢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 度、习惯、风格等。
2020/7/9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8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一 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与好奇心的评价 ➢(—)学前儿童的好奇心与兴趣 ➢(二)学前儿童好奇心与兴趣评价举例
以教师、家长、儿童为评价主体的三种类型的评价
2020/7/9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5
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
四 看得见 ➢ “看得见”需要评价者提供“看得见”的证据 ,需要把不同时间的发展证据放在一起,通过 比较,以“看见”儿童的发展。
2020/7/9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6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四 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和能力的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 (二)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和能力评价举例
第三章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

第四节 斯克里文的无框架评价模式和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一)无框架评价模式
(二)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三)主要特点 .以人为本,民主多元参与 .重视过程评价价模式 多彩光谱方案
作品抽样系统
第五节 档案袋评价模式
档案袋评定,又称为“文件夹评价”,是指收集儿童 在学习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典型的表现记录,以 儿童的现实表现作为判断儿童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 方法。这种评估活动从多种渠道收集资料,旨在提供 有关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的各种材料,重视儿童发展 的过程,能从多角度、多侧面来判断每个儿童的优点 和发展可能性,为描绘每个儿童的学习情况的剖面图 和发展过程提供了真实而详细的资料。
【课堂活动】讨论: 简介当前国内外运用较为广泛的学
前教育评价模式。
学前教育评价
【课堂活动】讨论: 你认为是否需要对学前儿童发展作
评价?为什么?
(二)CIPP评价模式的实施及特点 基本观点: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三) CIPP评价检核标及其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四)CIPP评价模式的优点与不足P85-87页
第三节 斯塔克的外貌评价模式和应答评价模式
(一)外貌评价模式:P87页 优点:1、重结果时兼顾前提与过程。 2、将描述和判断置于重要位置。 3、同时使用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进行判断。 4、运用范围广,几乎可运用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或课程。 不足:1、仍以目标为取向。2、缺乏收集各类观察资料具体方法。3、缺
第三章 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
第一节 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
(一)经典理论: 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泰勒——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始终围绕教育目标而进行的课程组织与评价方式。 泰勒原理主要内容: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学习经验(主体环节)
学前教育儿童发展评估教案

学前教育儿童发展评估教案1. 引言学前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估,以确定他们的优势和挑战,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本教案旨在介绍一种评估幼儿发展的方法,在提供相关资料和指导的同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促进其全面发展。
2. 教学目标- 了解学前教育儿童发展评估的重要性- 掌握评估幼儿认知、语言、身体、社交和情感发展的方法- 学会利用评估结果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学前教育儿童发展评估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学前教育儿童发展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教师思考评估的目的,如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发现潜在问题、提供个性化支持等-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估,与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士共同合作3.2 评估幼儿认知、语言、身体、社交和情感发展的方法- 认知发展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了解其认知发展水平。
可以采用故事讲解、游戏任务等方法进行评估。
- 语言发展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口头表达、词汇量、语法运用等方面,了解其语言发展水平。
可以采用对话、听力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
- 身体发展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协调能力、运动技能等方面,了解其身体发展水平。
可以采用跑步、跳跃、投掷等测试项目进行评估。
- 社交发展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团体活动中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了解其社交发展水平。
可以采用角色扮演、集体游戏等方法进行评估。
- 情感发展评估:通过观察幼儿面对情绪的应对方式、自我意识等方面,了解其情感发展水平。
可以采用情绪表情、情感故事等方法进行评估。
3.3 利用评估结果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教师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幼儿的优势和挑战,并为其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 针对幼儿的优势,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拓展,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 针对幼儿的挑战,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其克服困难。
-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前教育评价)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2022年学习资料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二学前儿童的主动性评价-一学前儿童的学习主动性->主动性是指个体面对任务时表现出 的积极性程-度的状态。->二学前儿童学习主动性评价举例->面对任务的态度。->儿童的目标意识,以及设立目标 形成计划、-实施计划的能力。-2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10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三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的评价->-一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坚持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 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专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个体的心理充分指 向并集中于当时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上的注意状-态。-2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11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三-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的评价->-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评价举例-学前儿童的坚持 ,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儿童是否能够坚持完成任务,是否能够有头有尾地-做好事情。-0-在完 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顺利,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持续一段时间的任务,儿童的行为表现更能表-0j-现 坚持性。-2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12
学前教育评价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目录-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第二节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第三节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与动作发 评价-第四节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第五节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评价-第六节-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评价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学前儿童学习与发辰评价的指号思想-■二真实性->对儿童而言,-评价的情景是真实的->对教师而言,评价的情景 日常的-三整体性->应从健康、语言、认知、社会、艺术等诸个领域综合-地评价儿童->对儿童的某一个具体的领域 方面的评价上->综合考虑儿童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表现要注意-以教师、家长、儿童为评价主体的三种类型的评价 2020/7/23-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5
学前班的学习评估

学前班的学习评估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为儿童提供了初步的学习和社交经验,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学前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评估来了解儿童的学习进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
本文将探讨学前班学习评估的目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一、学前班学习评估的目的学前班学习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为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通过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儿童的兴趣、技能、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交行为等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积累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前班学习评估的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学前班学习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教师通过观察儿童的日常活动、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等来评估他们的学习进展。
教师可以留意儿童的专注程度、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等,以获取关于儿童学习能力和兴趣的信息。
2. 游戏法游戏法是学前班学习评估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在儿童进行游戏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游戏行为、语言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来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行为。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表现出的情绪,来了解他们对身份认同和情绪表达的理解程度。
3. 组织活动法组织活动法是评估儿童学习能力和社交行为的另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儿童进行合作和交流。
通过观察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学习适应性。
三、学前班学习评估的实施过程1. 收集信息教师在学前班学习评估开始前,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的作品、观察记录和家长反馈等信息,以便更全面地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2. 设计评估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学前班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估工具。
例如,可以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或者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评估他们的认知能力。
学前教育原理,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心理学的界定儿童的年龄范围是指()A.0~14岁B.3~18岁C.0~18岁D.0~12岁【解析】C 一般来讲心理学中将0~18岁的个体称为儿童。
本章对儿童的理解主要采取的是心理学的界定。
2.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个体差异性B.整体性C.连续性与阶段性D.方向性和顺序性【解析】D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体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从心理活动的发展顺序看,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这为其他认知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
3.我国学者对儿童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是()A.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B.1~3岁婴儿期;3~7岁幼儿期C.0~3岁婴儿期;3至6、7岁幼儿期D.1~3岁婴儿期;3至6、7岁幼儿期【解析】C我国学者通常认为0~3 岁属于婴儿期;3至六七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
4.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顺序性B.连续性C.阶段性D.整体性【解析】B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
5.幼儿能够完成某项活动,会影响其自信心和成就感,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A.连续性B.整体性C.顺序性D.个体差异性【解析】B儿童各种心理因素如情绪、认知、社会性等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某一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发展。
因为某项活动的完成情况,影响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体现了不同因素之间联系的整体性。
6.下列关于儿童个体差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B.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相同的C.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D.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解析】B发展速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同;不同儿童的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评价
一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概况 二 标准化测验中的认知发展评价
➢ (一)韦克斯勒智力测查量表 ➢ (二)伍德考克-约翰逊心理-教育测验(修订版) ➢ (三)瑞文推理测验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4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评价
三 自编测验中的认知发展评价 ➢ (一)自编测验 ➢ (二)学前儿童前概念的评价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7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评价
二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自我认识 ➢ (二)评价举例
• 对同伴互动的观察评价 • 学前儿童的告状行为评价
三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 (二)学前儿童同伴关系评价举例
2020/10/23
• 专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个体的心理充分指 向并集中于当时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上的注意状 态。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1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三 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的评价
➢ 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评价举例
学前儿童的坚持性,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
• 儿童是否能够坚持完成任务,是否能够有头有尾地 做好事情。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
目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第三节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与动作发展评价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评价
5第六节 学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9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
二 学前儿童口头语言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口头语言
➢ (二)多彩光谱故事板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口语 发展评价
➢ (三)报告活动中的儿童口头语言能力评价 三 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 ➢ (二)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评价举例 ➢ (三)学前儿童的非文字阅读评价举例
18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
一 学前儿童的詞汇评价
➢ (二)标准化测查中的学前儿童词汇评价举例
• 在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等学科中,都有对儿童词 汇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 斯坦福-比奈量表(S-B量表) • 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WPP
SI)
➢ (三)日常情景中的学前儿童词汇评价举例
提问是儿童好奇与兴趣的重要表现形式。 对自然事物的态度也是儿童好奇与兴趣的表现形 式。 儿童对人、对社会事件的态度也能表现出其好奇 与兴趣。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9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二 学前儿童的主动性评价
(一)学前儿童的学习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个体面对任务时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程 度的状态。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6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7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学习品质
➢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 度、习惯、风格等。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8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一 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与好奇心的评价 ➢(—)学前儿童的好奇心与兴趣 ➢(二)学前儿童好奇心与兴趣评价举例
六 多彩光谱中的活动风格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3
第三节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与动作发展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4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与动作发展评价
一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 二 学前儿童的大肌肉动作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大肌肉动作发展 ➢ (二)学前儿童大肌肉动作评价举例 ➢ (三)多彩光谱中的运动能力评价 三 学前儿童的小肌肉动作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小肌肉动作发展
➢(二)学前儿童学习主动性评价举例
➢面对任务的态度。 ➢儿童的目标意识,以及设立目标、形 成计划、
实施计划的能力。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0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三 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的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
• 坚持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 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
四 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和能力的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 (二)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和能力评价举例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6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7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
一 学前儿童的词汇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词汇
•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顺利,会有什么 样的表现?
• 对于持续一段时间的任务,儿童的行为表现更能表 现其坚持性。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2
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评价
四 学前儿童想象与创造的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想象与创造 ➢ (二)学前儿童想象与创造的评价
五 学前儿童反思和解释的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反思与解释 ➢ (二)学前儿童的反思与解释评价举例
四 日常教育情景中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5
第六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6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评价
一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识发展评价 ➢ (一)学前儿童的自我认识 ➢ (二)评价举例
2020/10/23
• 多数儿童最初的词汇发展进程缓慢。 • 1个月时儿童平均拥有词汇量大约为50个能说的单词
和100个能理解的单词。
• 大约18个月起, “命名骤增”,儿童开始对所看到 的任何事物命名。
• 在后面的几年里,单词学习快速进行,到6岁时,儿 童的词汇量大约有10000个。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
第一节 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3
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
四 看得见 ➢ “看得见”需要评价者提供“看得见”的证据 ,需要把不同时间的发展证据放在一起,通过 比较,以“看见”儿童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8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评价
四 多彩光谱中的社会评价 ➢ (—)教室模型活动中的儿童社会性与情绪评价 ➢ (二)同伴互动检核表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9
Thank you!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30
四 学前儿童的前书写评价 ➢ (一)小班(3~4岁)儿童前书写评价内容与 指标 ➢ (二)中班(4~5岁)儿童前书写评价内容与 指标 ➢ (三)大班(5~6岁)儿童前书写评价内容与 指标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2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评价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 小肌肉动作指的是胳膊、手、手指小肌肉相关的动 作,如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15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与动作发展评价
三 学前儿童的小肌肉动作评价 ➢ (二)学前儿童的小肌肉动作评价举例
• 能使用力量及控制小肌肉来完成简单的活动 • 能协调手眼以完成工作 • 对书写、画画及艺术工具有初步的控制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0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
四 学前儿童的前书写评价 ➢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前书写:
• 一是书写的态度、兴趣、倾向性。 • 二是书写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技能。 • 三是书写的能力和方法。
2020/10/23
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评价
21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