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一起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饿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
沙皇被迫退位。
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名词解释

十月革命名词解释十月革命,也称俄国十月革命或苏维埃革命,是指1917年10月(按照当时的俄国革命历法,即9月25日)在俄国首都莫斯科革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也是第一次社会革命。
主要是俄国工人、农民、兵役人员和其他普通平民的政治觉醒和社会主义思想火花,通过游行、罢工、暴动和抗争,终于结束了沙皇制度的残酷统治,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十月革命的起源,可以从俄国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追溯。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俄国的社会变革和工业革命令人叹为观止,也为俄国社会分层而带来了无穷可能。
伴随着传统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崩溃,工农阶级、小资产家庭和其他阶层开始探索新的社会机制。
他们致力于引进更具民主性质的政治更替和社会变革,让广大劳动力得以更为公平的分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推动十月革命发动的主要力量有左翼苏维埃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共产党以及其他劳动运动组织,这些组织在整个革命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十月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另一场著名的十一月革命(也称苏维埃十一月革命)中,右翼范畴被推翻,为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苏维埃革命的激进性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了我们要保持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警醒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制度的变革,为达到社会公正与正义而努力。
总之,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结构,也深深影响了世界。
十月革命不仅几乎改变了俄罗斯的历史,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政治理念和社会改革,为今天的全球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
十月革命简介

十月革命简介十月革命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十月的革命,这场革命是1917年11月7日发生在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因这场革命发生的时候是俄历的10月25日,因此历史上一般将其称作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从此开始了人类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时间是1917年俄历十月二十五日,在这一天列宁亲自在斯莫尔尼宫领导了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7日凌晨开始起义部队先后占领了邮政总局、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之后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局部,之后起义部队占领了皇宫大桥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临时政府克伦斯基仓皇逃走,7日上午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政权已转归苏维埃。
但临时政府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仍然在冬宫内不肯投降,11月7日下午5~6时,起义部队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命令临时政府的人员缴械投降,但是遭到拒绝。
晚上九点四十五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向冬宫发动总攻的信号。
起义部队迅猛的冲向冬宫,双方展开了剧烈的战斗,到11月8日凌晨,临时政府的所有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
起义部队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十月革命主要是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也就是俄历10月25日,因此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的10月25日,因此被称为十月革命,这次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为主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之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权,十月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十月革命的爆发有着深刻的背景,下面就介绍一下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之客观原因:首先在经济上俄国的社会经济要远远的落后于欧美等资本主义大国,这是由于俄国的生产力的开展受到了政治制度的制约,生产力的开展要求有新的适应生产力开展的生产关系的出现,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十月革命是指1917年10月25日(俄历十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士兵和农民夺取政权的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如下:1.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它推翻了沙皇制度和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工人阶级领导:十月革命彰显了工人阶级的政治主导地位。
通过布尔什维克党(即列宁领导的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成为推动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同时也成为国家政权的支配阶级。
3.政治和经济变革:十月革命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带来了深刻变革。
它取消了私有制,实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国家对经济进行计划和管理的方式,实现了生产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4.国际影响:十月革命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鼓舞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成为20世纪初全球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并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5.改变历史进程: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它扭转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趋势,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兴起,同时激发了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殖民主义运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6.政权的巩固和建设:十月革命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历史时期,为后来苏联的政权巩固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它为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和参考。
总的来说,十月革命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标志着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彰显了工人阶级的政治主导地位,对俄国和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的名词解释

十月革命的名词解释十月革命是一场发生在1917年俄罗斯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沙皇专制政府的结束,以及一个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场革命的名词进行解释,包括革命的原因、主要参与者和后果。
一、俄国社会的背景在理解十月革命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当时俄国社会的背景。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罗斯是一个封建主义国家,大部分人口被剥削和压迫。
农民和工人遭受着残酷的剥削,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严重。
这种不满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加剧,加上政府的腐败和脆弱的经济状况,为革命提供了土壤。
二、十月革命的定义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指的是一系列的事件和行动,以布尔什维克党为中心,在1917年十月(按照格里历,即现行的公历,实际上是1917年11月)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革命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布尔什维克党布尔什维克党是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形成的一个派别,由弗拉基米尔·列宁领导。
布尔什维克主张通过武装暴力对抗沙皇政府,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他们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主张集体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
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起到了中心和主导的作用。
四、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是在1917年二月革命成功推翻沙皇专制后成立的,由立宪民主党人和社会革命党人组成。
临时政府承诺实行民主和权利自由,由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担任总理。
然而,临时政府未能有效解决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无法满足人民期望,导致了对它的不信任和不满情绪的加剧。
五、无产阶级起义十月革命的关键事件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无产阶级起义。
起义发生在1917年的十月,由布尔什维克党员和其他支持者组成的红卫队攻占了当时的首都圣彼得堡的重要政府和军事设施。
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暴力夺取政权,推翻了临时政府。
六、俄国内战十月革命的结果引发了俄国内战,持续了近三年。
内战的参与者包括白军(反对布尔什维克党)和红军(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共产主义者)。
俄国十月革命

国有一千多万人被拉去当兵,伤亡数百万人。 前线很多士兵没有鞋子,甚至几个人共用一枝枪。 国内大片耕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食物 极度短缺,首都彼得格勒有一天甚至连一个面包 都买不到。 (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濒于崩溃。
(四)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 族矛盾,阶级矛盾等。俄国民众简单地为了“面 包”而战。
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 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 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 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 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 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 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 论。”
客观: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 发展迅速,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位 俄国画家在1920年画的《布尔什维克》 主观: 俄国无产阶级的力量随着资本主义 的发展不断壮大。有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俄国无产阶级还有革命的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贫困农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 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 主义世界。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 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 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 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1923年,该舰改为练习舰。在苏联卫国战争中, 当法西斯德国进攻列宁格勒时,舰上的9门主炮被拆 卸下来,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 立特种炮兵连”,扼守防地。第10门主炮及指挥员 和炮兵班留在舰上迎战。后在危急关头,“阿芙乐 尔号”巡洋舰自沉于港湾中,战争后期它被打捞上 来,并于1944年修复。从1948年11月起,它作为十 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永久地停 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瞻仰。 该舰于1927年获红旗勋章,1968年获十月革命 勋章。
俄国十月革命PPT

(2)但只能是战时政策,违反了 经济发展旳规律,不利于调 动工人、农民旳生产主动 性,不能用于恢复经济。
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干涉下,在 那么困难旳条件下,苏维埃政权为 何能取得胜利?
1、事业旳正义性,得到人民旳支持。 2、红军旳英勇作战。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旳实施。 4、以列宁为首旳布尔什维克党旳正确领导。 5、各国无产阶级旳增援,红军中就有中国支队 。
俄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旳事件有:1861年改革、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旳主观原因:布尔什维 旳正确领导。
克党 历史上俄、英都发生过标志新旳历史时期到来旳革命;两者主
要旳不同在于: 建立旳社
二月革命 时间:
性质:
成果:1)
2)
。 。
年 月,长久流亡国外旳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 回
5、十月革命旳历史意义
(1)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取得胜利 旳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种社会主义国家 由此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旳统治,推动了国 际社会主义运动旳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旳解放斗争。
二 月 革 命
资产阶级 继续战争 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
苏维埃 《四月提要》
七十 月月 事革 件命
3、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旳诞生
主席:列宁 性质:世界上第一种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采用措施:①②③④⑤
4、苏维埃政府旳巩固
措 军事——挫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及内战 施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采用旳措施:
1)建立新型旳无产阶级政权 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最能体现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旳措施,体现了社会主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旳海舰队旳巡洋舰,于1923年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旳该舰官兵按 照列宁旳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旳信号, 为十月革命旳胜利立下功勋。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
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特点:1.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对比:十月革命的意义: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 客观条件:①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但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②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 主观条件:①无产阶级受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②有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⑴爆发:1917年3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⑵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⑶结果: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2.《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3.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①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②广大人民群众 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但临时政府却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阶段指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指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阶段通过二月革命完成 内容: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 革命的任务。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1917 年11月10 6日(俄历 10 月 24 11月 7日(俄历 月25日) 21 时 45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 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 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 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 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 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念物,现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
4.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 A.推翻临时政府 B.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C.夺取地主土地 D.实现和平 5.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B.暴力夺权 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D.和平夺权 6、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各种基本特征 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C.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 D.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远远落后于其他帝国主 (2 2)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发展缓慢 )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 (1 1) )19 俄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世纪 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义国家。 具体表现在 :①小农经济占优势; ②经济发展在很大程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 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③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 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
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教材P88页第二自然段归纳俄国 社会矛盾反映在哪些方面? 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②封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③沙 皇专制制度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以及国内各民族的矛盾;俄国帝 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政治基础:社会发展落后,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薄弱环节)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
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 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 以前恶化了。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 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 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 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 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如果没有 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 革命。 -----列宁
(3)对俄国 发展
帝国主义链条上 背景: 最薄弱的环节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的 胜 利
客观 主观
二月革命
夺取政权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从二月革命到 过程: 十月革命
建立和巩 固政权
对人类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 理论变为现实
对世界
对俄国
巩固与提高
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 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材料四: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 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 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意 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具备哪些主观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②领导力量: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③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课程标准 :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十月革命的进程
小高考要求: 理解掌握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的历史 3、十月革命的性质与意义 意义 高考要求:
理解掌握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请回答: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俄国带 来什么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一战中俄国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 展,也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社会条件:一战充分暴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落后, 大大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
国际条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为革命 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问题探究一: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发生在资本主义
高度发展的国家。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 命却发生在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为什么? 1、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根本): 已是帝国主义国家,但资本主义发展落 后。 ②政治原因:沙皇专制统治下,各种矛盾尖锐 ③直接原因: 一战大大激化了各种矛盾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抛弃幻想决定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成立苏维埃政府。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 现 曙 光。
2、建立和巩固政权
(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成立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
7.(2008年广东文基,34)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8.(08海南历史,22)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 准确表述是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9.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又说“俄国历史上 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此话实质是 A.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 B.俄国当时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反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 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3.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 在于: A.开创了历史新时期 B.推翻了旧的阶级统治 C.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目标
革命任务 性质
问题探究三: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中国革命道路和俄
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①从革命的理论看: 在资本主义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革命 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②从革命的道路看 : 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从革命的阶段性看: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中国“农村包围城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不高和组织性不强,政权落到 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该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 农民阶级手中。” ——«四月提纲»
思考:这个提纲是发表于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材料中提
到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是指什么?“第 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 «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时间:1917年4月
( ( 方 两 资 社 向 ( 个 本 会 明 封 政 主 主 确 建 权 义 义 、 ) 并 ) ) 二月 立 《四月提纲》 革 1861年 农 改革 沙 十月 无 命 皇 革命 ( 七月事件* 情 革命 产 奴 苏 专 阶 制 绪 、 制 级 国 高 资 统 专 家 涨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 1917年 ) 治 政
经济: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颁布《土地法令》【消灭剥削:封建----国有(民主革命直接
过渡到社会主义)】
外交:———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问题探究二: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有什么不同?
名称
二月革命
“面包、和平”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④国际条件: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为革命成功 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主观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 的革命性 领导力量: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 什维克党及列宁的正确领导 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经济基础:已处于帝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 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 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 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 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 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 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 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