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合集下载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摘要: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一个友好的苏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危难中的中国指明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引言:俄历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赤卫队等大批武装人员对冬宫发起包围,并于次日凌晨占领冬宫,苏联十月革命正式爆发。

这对当时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来说无疑有巨大的指引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轨迹,为中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一、带来希望苏联十月革命对当时正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旧中国来说就像一剂强心剂,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找到民族出路的希望。

(1)给知识分子带来希望自从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后,各路仁人志士便踏上了民族救亡之路,他们该往何处走———自然是向高速发展的西方看齐,知识分子纷纷留学西方,西方各种文化、科技迅速流入中国,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多种救国方案,这些知识分子大致了、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憎恶,要求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洗牌。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他们试图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复兴儒学、重建传统。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用结合”派,将文化重建和社会改造进行结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或者书本上,让思想启蒙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扩散开来。

当知识分子正激烈地争论中国该走何种改革道路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让这些改革的先驱不得不转而思考西方文化的正确性,他们看到了一战的残酷,看到了欧洲人民的疑惑,恐惧,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出现了危机,这使改革者们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如此先进的西方文明、叩开中国大门的西方文明都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危机,中国还能往哪儿走?这个问题一直在改革者的心底回荡,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在此时,苏联的一声炮响传到了改革者的耳畔,以工人、农民为代表的底层人士站到了苏维埃政权的上层,虽然苏联还处于艰难的开始阶段,但是显得生机勃勃,光明的未来是可期的,相比之下,西方世界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中国再次抓住了改革黑暗中的一棵稻草,真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开始倒向苏联,人们开始看到中国革命的未来。

十月革命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

十月革命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

十月革命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作者:倪霞来源:《决策与信息》2017年第10期[摘要] 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榜样,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展开具有借鉴意义。

百年来,中国继承十月革命精神,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事实证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既是历史对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回报,也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确证,证明十月革命道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

[关键词] 十月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中图分类号] D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10-0034-08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

十月革命的爆发与胜利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月革命的爆发与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化、具体化与现实化的伟大实践。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开创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具体时代背景下与各国特殊国情相结合的革命与实践道路。

因此,今天的中国,纪念俄国十月革命,不仅要再次回顾这场革命对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更要坚定地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

一、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1] 11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加剧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十月革命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联系

十月革命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联系

十月革命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联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十月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是世界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事件,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由苏联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和农民推翻了俄国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而新中国的成立则发生在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成功激发了世界各国被压迫阶级的斗志,给了中国的革命者们很大的启发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自己的前景和希望,进一步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中国也需要进行一场革命,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在十月革命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

苏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后盾,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经验、物资和人才。

中国的红军在苏联的援助下得以建立和壮大,最终取得了国共内战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正是在苏联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得以实现了从游击战争到正规战争、从弱小到强大的转变,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范。

在苏联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中国人民以苏联为榜样,增强了革命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了走向社会主义的决心。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思想和制度模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十月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之间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

十月革命的影响激发了中国革命者的斗志,苏联的支持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提供了成功的示范和革命的方向。

十月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是两个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们共同见证了世界革命的进程,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十月革命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1917年俄国的圣彼得堡,标志着俄国沙皇制度的终结,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十月革命的意义高中政治

十月革命的意义高中政治

十月革命的意义高中政治十月革命是指1917年10月25日(新历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农民和士兵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次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1. 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十月革命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成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 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宣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其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

3. 推动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积极推进经济和文化建设,促进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4. 影响了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

十月革命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成为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5.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探索和实践。

6. 引发了反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

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积极支持反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为世界各国民族解放和反殖民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和经济支持。

7. 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如电影《战争与和平》、音乐剧《悲惨世界》等。

8. 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地位。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坚决支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为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权益提供了启示。

综上所述,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十月革命是指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的成功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思想和意识形态: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和意
识形态的影响。

它推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激发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壮大,鼓舞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

2.革命理论与策略:十月革命使得中国的革命者开始研究和
借鉴俄国的革命理论和策略模式。

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注重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推崇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3.建立共产党和劳工运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
于1921年成立,开始领导中国的革命运动。

此外,十月革命也刺激了中国的劳工运动发展,使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和组织上更加觉醒。

4.对抗帝国主义:十月革命宣布了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
口号,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斗志。

革命的成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渴望,推动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尽管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问题。

中国与俄国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有所不同,因此中国共产
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独特的进程和路径。

无论如何,十月革命仍对中国的革命运动、思想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摘要: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一个友好的苏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危难中的中国指明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引言:俄历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赤卫队等大批武装人员对冬宫发起包围,并于次日凌晨占领冬宫,苏联十月革命正式爆发。

这对当时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来说无疑有巨大的指引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轨迹,为中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一、带来希望苏联十月革命对当时正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旧中国来说就像一剂强心剂,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找到民族出路的希望。

(1)给知识分子带来希望自从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后,各路仁人志士便踏上了民族救亡之路,他们该往何处走———自然是向高速发展的西方看齐,知识分子纷纷留学西方,西方各种文化、科技迅速流入中国,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多种救国方案,这些知识分子大致了、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憎恶,要求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洗牌。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他们试图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复兴儒学、重建传统。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用结合”派,将文化重建和社会改造进行结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或者书本上,让思想启蒙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扩散开来。

当知识分子正激烈地争论中国该走何种改革道路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让这些改革的先驱不得不转而思考西方文化的正确性,他们看到了一战的残酷,看到了欧洲人民的疑惑,恐惧,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出现了危机,这使改革者们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如此先进的西方文明、叩开中国大门的西方文明都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危机,中国还能往哪儿走?这个问题一直在改革者的心底回荡,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在此时,苏联的一声炮响传到了改革者的耳畔,以工人、农民为代表的底层人士站到了苏维埃政权的上层,虽然苏联还处于艰难的开始阶段,但是显得生机勃勃,光明的未来是可期的,相比之下,西方世界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中国再次抓住了改革黑暗中的一棵稻草,真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开始倒向苏联,人们开始看到中国革命的未来。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专业:10级历史学学号:7 名字:李达铎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日益严重地陷入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凌压迫的状态之中。

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

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变得更加脆弱不堪。

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

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

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

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当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现实的选择——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10级历史 201010200009程冉【摘要】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世界各国历史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十月革命的影响息息相关。

立足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再回首那场伟大的革命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引导中国人民做出了人类生存最为现实的选择。

【关键字】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现实需要从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到现在,学术界对于十月革命的研究简直是不胜枚举,有批评有夸赞。

中国的学者绝大多数都是把十月革命当作人类最伟大的革命,尤其是十月革命对于中国的影响更是赞不绝口,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单纯地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来阐述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说的好像中国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笔者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再来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客观地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尤其是应该真正的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来探讨。

所以说,十月革命对于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知道中国人民做出了最为现实的选择,拯救了中国的百姓,也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一、十月革命爆发时的中国(一)中国社会的大体情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1905年之前先后签订的南京、北京、瑷珲、马关、辛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个中国赔的够惨。

1911年孙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却又被袁世凯于1915年窃取。

这时期的政治改良是有很多的,但是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局限性,再一方面是国外不希望中国强大,所以所有的运动都以失败告终。

当时的社会状况总归起来就几个字:国库空虚,政权腐败、社会动乱、国外势力的压迫。

(二)人民大众的反响那么,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的时候,中国人民是怎样的一种境遇?1917年《国民公报》上一篇文章便抱怨:“从前专制时代,讲文明者斥为野蛮,那时百姓所过的日子白天走得,晚间睡得。

辛亥推翻专制,袁政府虽然假共和,面子上却是文明了,但是人民就睡不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依靠农民。

列宁认为这一政策是 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 的惟一办法,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到1925年末,俄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739百万卢布,比1920年增加6329百万卢布;俄国谷物产量,1925年达到44.24亿普特,比1920年增加16.65亿普特,这一产量甚至超过战前年平均产量4.45亿普特(战前年平均产量为39.79亿普特)。

!由于照顾了农民利益,从而使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

经济状况的改善解决了紧迫的饥饿问题,同时也使布尔什维克增强了在落后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的信心。

再次,列宁所选择的道路,把俄国的现代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就世界范围来说,工业化进程从18世纪中期就开始了。

俄国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工业化的思想于19世纪初开始萌动,至60年代 大改革 时才正式步入轨道。

此时,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已在阔步前进。

尤其是70年代以后,英、美、德、法等国乘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迅速推进,科学、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日新月异。

但俄国却老牛破车、步履维艰。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的工业化已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不从根本上进行改造和变革,它将更加落后。

列宁选择的道路不仅救俄国人民于水火,而且将俄国的工业化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显著加强。

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俄国工业生产水平超过1913年相应指标的7.2倍。

按照工业总产量,革命前的俄国占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工业生产比重的2 6%,而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苏联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它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达到了13 7%。

∀1913年,农业总产值为240 43亿卢布,占国民收入的34 8%,工业和运输业仅为133 83亿卢布,占国民收入的19 3%,#到1937年苏联农业总产值为262亿卢布,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

∃苏联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走完了西方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进程,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所有这一切表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俄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惟一正确的选择,舍此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栾景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90年前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

它不仅对俄罗斯,甚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有关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性质、特点以及其影响和历史意义等问题,长期以来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与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爆!∀#∃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笫4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3页。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编:&1913年的俄国(文献资料集∋,圣彼得堡1995年俄文版,第32、33页。

. .阿列克谢耶夫:&关于20世纪俄国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笫57页。

参见姚海等&当代俄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发90年后的今天,当俄罗斯政界、知识界对此次革命性质存在完全不同看法,一些俄罗斯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在此情况下探讨十月革命的意义,纪念十月革命,对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显得重要。

一、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回顾近代中国的历史,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虽然中国人民为反抗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封建主义的压迫,曾进行过长期的英勇斗争,但均遭挫折和失败。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形式上宣告了 共和 ,但此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

受历史的局限,辛亥革命的结果不仅未能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相反导致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因此,面对帝国主义的奴役与封建主义的压迫,对中国人民来讲,选择何种社会发展道路,并且依靠哪些力量,尤显重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建立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准备了必要条件,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努力探求改变中国现状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反封建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封建迷信和愚昧给予了沉重打击;极大地宣传了民主与科学,促使人们更加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必要条件。

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就曾致电苏俄政府与列宁,祝贺他们取得革命的胜利与成功,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同时,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研究十月革命,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推动了世界革命运动的高潮,同时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工农劳动群众的伟大力量。

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所取得的胜利,首次把社会主义理论演绎成人们生活中的现实。

它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更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令深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出路和光明前景。

因此我们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二、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毋庸讳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革命发展,首先得益于十月革命的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坚持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革命的力量开始关注中国。

1920年4月间,俄共(布)远东局曾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建立联系,讨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并帮助进行党的组建筹备工作。

与此同时,这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不仅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还开始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

他们通过工人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会工作,使其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

1920年下半年,伴随着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产生,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始组建进步政治团体,系统宣传介绍列宁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经验。

他们积极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向青年宣传革命思想,组织青年到俄国去学习。

同时,他们还按照俄国的方式,深入劳苦工人群众,传授文化知识,启发工人觉悟,帮助工人组织各种团体,创办各种工人刊物,号召工人们进行共产革命的运动。

1921年7月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 。

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代表的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进程的发展方向。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更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

这一切都确保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实事求是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十月革命与中苏关系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对新文化运动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彻底改变了中俄关系的性质。

自近代以来,伴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沙皇俄国便开始与西方列强一道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侵略,同时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沙皇俄国通过1851年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片面取得了开设领事馆、领事裁判权、免税贸易、设置商埠等政治经济特权。

1858-1860年间,沙皇俄国利用英法联军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迫使满清政府与其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近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以中俄东段签订的条约为基础,沙皇俄国分别利用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界约记∋以及1881年的&中俄改订条约∋割占了中国西北地区大约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特别是19世纪末,沙皇俄国伙同其他列强对中国进行新一轮侵略与争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沙皇俄国策划 三国干涉还辽 ,强迫日本撤出中国辽东半岛,诱逼中国满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取在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并于1898年取得了旅大租界权和修筑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特权。

1900年夏,沙皇俄国与其他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京津地区,对义和团运动进行残酷镇压。

同时,沙俄政府单独出兵几十万人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最后,在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沙皇俄国居然获得了最多的赔款。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工农政府在1917年11月间,率先通过&告俄国和东方全体穆斯林劳动人民书∋,宣告它将在平等、相互尊重和友好以及苏联各族人民声援并全面支持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的基础上,同东方各国建立关系。

1919年7月间,苏维埃俄国工农政府发表的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不仅宣布废除与日本、中国和以前各协约国缔结的一切秘密条约,而且声明将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

1920年间,苏维埃俄国政府再次发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外交人民委员会致中国外交部照会∋,强调 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从中国夺取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直到1923年9月间,苏联代表加拉罕仍强调以上这两个宣言的原则和精神仍然是苏联对华关系的指导基础。

虽然,苏俄政府上述对华宣言的某些具体内容,在两国现实交往中很难履行,中苏两国在1924年5月,因双方利益冲突巨大,导致签订的恢复邦交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议∋显得有些空泛,但有一点是应当肯定的,那就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的对华政策是积极进步的。

四、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我们为何要在俄罗斯政界、知识界对此次革命性质存在完全不同看法,多数俄罗斯人对此持否定态度的情况下纪念十月革命,这不仅是由于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更是因为中国人民把自己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看作是十月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是社会主义事业由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新发展。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首先是苏共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没有处理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而绝非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