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自然观念与古希腊的区别

中国古人自然观念与古希腊的区别
中国古人自然观念与古希腊的区别

把整个宇宙自然作为认识客体和研究对象,以探求其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就是自然哲学。古希腊的伊奥尼亚哲学及后来的原子论,就是人们认为的典型的自然哲学。中国古代有没有自然哲学,哲学史界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本世纪以来,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以国家的治乱兴衰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是社会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因此,中国古代不存在古希腊那样的自然哲学。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起系统化、逻辑化的像伊奥尼亚学派那样纯粹的自然哲学,也缺少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知识,刻意研讨抽象理论的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能表明中国古代就没有自然哲学,也不能表明百家争鸣的先秦哲学中就没有一个学派建立起了自然哲学的体系。亚里士多德说:“古今以来,人们开始哲学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较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辰的运动及宇宙之创始作出说明”(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书馆1959年版第5页)。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适合于古希腊,因为古希腊之初的哲学家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曾以极大的热情和高超的智慧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和宇宙发展的“逻各斯”,取得了很大成就,创立了自然哲学。这段话也同样适合于中国古代早期哲学,因为在古代先哲的思想成果中,就已经包含了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相媲美的自然哲学,尽管它与古希腊自然哲学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范畴和理论体系,但它确实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和自然的哲学思考,是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智慧结晶。

如果说,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果是由基留伯、德谟克利特所创立的而完成于古罗马的原子论的话,那么中国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成果就是发端于周末而完成于汉代的元气论。元气论是由八卦、五行、阴阳、精气等一系列范畴发展而成的。

中国最早的哲学思维,和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哲学的断言相同,也“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并且“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成书于周代的《易经》及后来的五行、阴阳思想的出现就是这样。《易经》是部占卜的宗教著作,但它却包含着古代人对自然奥秘最早的哲学思考。《易经》中的八卦是先哲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注:《易传?系辞下》)的产物,是自然界物质现象的概括和象征。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

火、山、泽,代表宇宙中的八种物质。八卦卦象中爻的符号“——”“它”代表了宇宙间两种最基本物质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易经》用八种物质现象解释世界的尝试,是人们观察世界矛盾运动所获得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它的基本思想是认为对立统一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规律,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这种对立统一来说明。《易经》的卦象卦辞还体现了万物交感,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对立面相互转化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表明早在周代,哲人们对宇宙的哲学思考就已经非常深刻了。

商周时代,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特别是天文、历法、数学、冶炼等都有很大的发展,人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即抽象思维有了进一步提高。在生产水平和认识能力推动下,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五行思想出现了。《洪范》中所提的洪范九畴,其中第一条就是五行:“初一,

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碱,炎上若苦,曲直作酸,从草作辛,稼穑作甘”(注:《尚书?洪范》)古人认识到五行就是构成自然界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五种元素具有各自的性质与规律,不能违背。春秋时期的史伯,在原始五行的基础上提出了“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注:《国语?郑语》)这是一个具有哲学世界观意义的问题。他以哲学命题的形式表达了物质元素的结合,产生千差万别的具体实物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史伯还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注:《国语?郑语》)的观点,认为一种元素同另一种元素相配合,就能求得矛盾的均衡和统一。如果回避矛盾,追求无差别的同一,那么,事物就不可能产生。原始的五行说是我国人民最早对自然现象的性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初步观察总结而产生的唯物主义思想。从哲学角度考察,它是从宗教中分离出的科学,是从神话中分离出的哲学,是从征服自然的幻想升华为解释自然的科学思想的重要过渡环节,其中蕴含着可贵的自然哲学思想。五行的基本特质是从自然物出发解释世界的形成问题,虽然它在理论上尚未提出完整的回答世界的起源问题,它本身还反映着科学思维与宗教幻想的联系,但已经发展为认识自然的哲学萌芽,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自然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另一重要范畴是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曾与古代天文学相联系,是古代天文知识的哲学抽象。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阴阳学说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成为自然哲学最重要的发展环节和核心范畴。

最早以理论形式表述阴阳范畴的是西周末年伯阳父论地震时提出的,“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注:《国语?周语》)。伯阳父试图用自然本身的原因来解释地震,实际上是用科学理性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他认为世界充满着相互依存与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阴阳的对立趋势超过一定限度,就会爆发地震,这样,伯阳父就把事物简单的多样性概括抽象为本质的对立性,使阴阳概念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意义。阴阳学说一开始就带有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理论色彩,说明人们在探寻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开始摆脱神的意志,走上从自然本身探求自然成因的正确途径。到了春秋时期,阴阳学说就被人们作为一种普遍概念和一般思维方式广泛地接受与使用,从此后,阴阳学说同五行学说一样,成为发展辨证思维,影响哲学斗争的又一思想成果。春秋时的叔兴曾用阴阳二气的变化说明事物的变异,他认为陨石下降和六yì@①退飞等怪异现象,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吉凶由人”(注:《左传》僖公16年),划清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区别。可见当时人们已经习惯用阴阳范畴来认识自然现象了。春秋时的史墨在前人的基础上,把阴阳学说变为一种思维方式,他认为事物都具有自身的发展过程,其原因就在于事物自身内部的矛盾性,而每一客观事物本身又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他提出:“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注:《左传》昭公32年)的观点。“两”是指事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对立的矛盾双方。“陪贰”是强调矛盾双方,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由主辅两个方面构成。史墨一般地认识到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法则,同时也看到了矛盾双方的主辅地位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而这种转化是经过斗争实现的。史墨把以往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扩展到了思维领域,变成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古代的哲学思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春秋前期的阴阳五行说是人们以直观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认识自然现象过程中提出的,作为哲学思想,它与古希腊伊奥尼亚哲学一样,肯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客观事物的辩证性,

具有很显明的自然哲学特征。但这些认识还比较粗糙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巫史文化神秘主义的痕迹,这是它的历史局限性。然而从其思维水平来看,丝毫不亚于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并且在辩证性方面略胜一筹。如果我们把早期阴阳五行说与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与埃利亚学派相比较,就会清楚地看到

这一点。

春秋末战国初的老子哲学,是我国古代哲学特别是自然哲学发展的理论总结,它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自然哲学体系,其理论性和思辩性,其对世界本体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刻程度,都是同时代的希腊哲学不可比拟的。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并给以系统的哲学论证。他认为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存在着,自然而然地运动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注:《老子》第25章),这就是“道”。道的特点是“夷”、“希”、“微”,即不可感觉的。在老子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从某种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注:《马恩选集》第3卷第448页)。道与世界的关系是母子关系,“道者,万物之主也”(注:《老子》第4章),“渊珂!似万物之宗”(注:《老子》第4章),道是万物的主宰和宇宙的总根源。道产生世界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注:《老子》第42章),道在不断运动中产生天地万物,产生了物质世界。这就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生化过程。老子哲学还发现了许多自然界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老子》第25章)等。在老子哲学中还有许多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扫荡鬼神和殷周以来的神学世界观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老子对我国春秋以前的古代辩证法作了历史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原始的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萌芽和“和同”、“一两”、“倍贰”思想以及儒家的“执两用中”都被老子经过扬弃综合纳入了自己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范畴系统,它克服了早期八卦、阴阳五行学说用某些特殊实物说明万物起源的理论局限,是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古希腊伊奥尼亚哲学在赫拉克利特之后,经过埃利亚学派的逻辑改造,学术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其从早期的个别实物,如水、火等为始基发展为原子论。后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批判,形成了追求科学理性的学术传统。而与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相似的阴阳五行学说,在老子哲学中得到了升华和更进一步的概括、抽象,没有改变其哲学发展的结构及方向,为以后的元气论产生奠定了基础。

庄子的哲学体系是直接从老子哲学发展而来的,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思想。庄子认为“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

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注:《庄子?知北游》)。就是说道既可生出精气,又可产生意识。精气可生出有形体的东西,而天下万物都是有形体的事物产生的。庄子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充分地论述了宇宙的有限与无限问题的哲学家。他自设问题:“天色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他答道:“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邪”(注:《庄子?天运》)。庄子认为所谓宇宙就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意思。他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注:《庄子?庚桑楚》)。空间本身是没有界限的,

时间也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所以时空是无限的。庄子认为不仅时间、空间是无限的,而且整个物质世界也是无穷的。在他看来,物质世界是“物量无穷,时无止”。并且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根据这一思想,他发现“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注:《庄子?天下》)这一物量无止的原理,揭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学原理——极限问题,在物理学上首次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庄子认为“日月星辰行其纪”(注:《庄子?天运》),即宇宙中日月星辰都按其固定规律运行,而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是阴阳二气错行的结果。他说:“阴阳错行,天地大骇,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愧”(注:《庄子?则阳》)。认为下雨、雷鸣、电击、焚愧等是阴阳运动的矛盾造成的。他没有解释阴阳是什么,但以阴阳解释奇异的自然现象却是很深刻的。庄子对战国以来关于气的学说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说:“是故天地者,性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注:《庄子?则阳》),认为阴阳二气是根本之气。他认为人的生死,本质上只不过是气的聚散而已。“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生死为途,吾又何患”(注:《庄子?知北游》)。人的形体由气聚而成,死而又化为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没有什么可悲哀的。总之,他认为“通天下一气尔”(注:《庄子?知北游》),把整个物质世界的根源看作是气的聚散循环,表达了较典型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从总体上看,庄子的哲学体系是相对主义的,但其自然哲学的深刻程度则前无古人。对于老子和庄子的哲学,西方近现代的许多哲学家与科学家都有很高的评价,日本现代大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对老庄哲学的看法也非常中肯,他说:“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可能显得和古希腊思想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却构成了一种自洽的、理性主义的看法,它内容丰富,从而就其本身的价值来看作为一种自然哲学至今仍然是值得重视的。”(注

: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后期墨家的自然哲学和逻辑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由于其成员多为下层劳动者与知识分子,有较多的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他们总结出了不少几何学的定理和光学原理,在力学和生理学方面也有不少精粹见解。后墨对时间、空间、运动等范畴,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他们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它是由有限所组成的。由“异时”组成“久”(宙),“久,弥异时也”(注:《墨子?经说下》),“久,有穷,无穷”(注:《墨子?经上》),由“异所”组成宇,“宇,弥异所也”(注:《墨子?经上》),发现了宇宙时空有穷而又无穷的辩证统一,丰富了中国自然哲学的宇宙理论。关于事物的运动,他们用“动”与“止”来表达物体机械运动的内容。《墨经》说:“动,域徒也”,“止,以久也”(注:《墨子?经上》),认为所谓运动是物体场所的移动或受阻而停止的位移。后期墨家还认为运动必然经过先后远近的变化,只能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接触到了运动与时间的统一关系,具有辩证思维的特征。这些自然哲学思想在当时的水平是无与伦比的。后墨在逻辑理论方面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整的理论,其对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就并不比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逊色。后墨在自然哲学和逻辑学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这些思想在战国时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在汉代以后就被完全抛弃了。

战国后期《管子》书中《心术》等篇所代表的稷下道家提出的精气说认为世界是由精气构成的。“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注:《管子?内业》)是说精气结合起来就能产生万物,它运流不息,充满天空和其它所有地方。在《管子》哲学中,气之精者谓道,精气与道是相同的概念,(道也指规律性)。他们认为“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注:《管子?心术上》),精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塞天地,构成万物,

所以其大无外。同时“万物皆得以然,莫如其极”,(注:《管子?心术上》)所以其小无内。道是虚而无形的,因为它“虚”所以不可穷竭,也正因为它无形而无所抵触,“故能流变万物而不变”(注:《管子?心术上》)。它可以成为任何具体事物,但它本身仍然是气。精气说在以前哲学的基础上,在说明世界物质多样性和统一性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是气一元论传统的重要源头,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易传》是《易经》

后七、八百年之久而出现的哲学著作。《易传》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包括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易传》是从直接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出发研究其普遍规律的,它认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以此为基点,围绕天地万物的生成和运动规律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自然哲学体系。与古希腊自然哲学不同,《易传》并不着重讨论世界由什么构成的问题,而是一直把世界如何生成的问题作为思考的中心。并不着重探讨实体的问题,而是着重讨论规律问题。《易传》认为天地所代表的自然界本身就是不证自明的实体,是不言而喻的前提。天地是自然界的统称,因而自然界应该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天地如何生万物呢?《易传》认为是阴阳二气交感的结果,“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注:《易传?咸卦象传》),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原因。同时认为,阴阳不仅是一种气,还是万物的一种属性。据此,事物可以分为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阳刚阴柔,所谓阴阳的对立就是柔顺与刚健的对立,“乾,健也,坤,顺也,”(注:《易传?说卦》)“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注:《易传?系辞上》)这是对阴阳学说的发展。他们认为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角度看,不管天道地道,都是一阴一阳,一柔一刚,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刚柔是一切变化的根本。既然阴阳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天地是这种规律所依附的实体,所以阴阳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就是规律与实体的关系。《易传》概括出一条总原则总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注:《易传?系辞上》)用来表达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运用这种总规律,把阴阳放在最高范畴的地位,对于事物的矛盾对立,相反相成的现象,可以从事物的内部本身得到很好的解释,不需要一个神秘的外在力量来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问题。《易传》在探讨这个规律时,触及到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其一,一切事物的复杂性,一切事物的变动性,都受这统一规律的制约。其二,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注:《易传?系辞上》),规律是无形的,抽象的,而现象则是有形的,具体的,规律对现象具有支配作用。所以,如果能认识和运用无形的道,具体事物就会随之得到认识而具体问题则会迎刃而解。《易传》中还包含着许多深刻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荀子是先秦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当

时的最高水平,他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焰,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谓之天”(注:《荀子?天论》)。这里勾画的是一个自然界的总画面,说明天是自然现象的总和,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出现都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注:《荀子?天论》)亦即“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注:《荀子?礼论》)的结果。荀子认为万

物虽各有其特殊本质,但追其根本,仍是由气构成的。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注:《荀子?王制》),既看到了宇宙间事物的差别性,又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荀子把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气这个本原,表明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思想离元气论只有一步之遥了。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他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注:《荀子?天论》),承认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反对把任何外来的主观成份强加给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主张自然无为。同时,荀子认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对自然界的规律是能够认识和利用的,提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达到了自然界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一思想远远超过了道家学说和其它一切学说。

到了汉代,元气论已经成为认识自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甚至连唯心主义者董仲舒和《淮南子》都以阴阳五行和元气学说建立了自己的宇宙生成模式。这表明,汉代之时,以元气的发展变化说明宇宙天体的形成过程的思想已渗透到一切哲学之中。元气论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和共识。

东汉王充是元气自然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之根源,天地万物皆由元气构成,元气的特点自然无为。他说:“天地,合气之自然也”(注:《论衡?谈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注:《论衡?自然》)。“万物自生,皆禀元气”(注:《论衡?言毒》)“气积为人”(注:《论衡?道虚》),即是说天地人,都是由元气自然凝聚而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事物的多样性呢?王充说:“夫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注:《论衡?物势》),“禀性受气,形体殊别”(注:《论衡?初禀》),即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自然巧合生成,由于禀受元气的粗精厚薄不同而产生了形体上的千差万别。王充用元气自然发生论来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谶纬迷信和宗教思想,在思想界起到了重大作用。王充的元气论在理论上是比较完备的,至此,元气论最终形

成。

无论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还是中国古代早期自然哲学,它们的一个最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把最精细、最流动的物质作为世界的始基和本原,试图用所能观察倒的带有普遍性的具体自然物来说明世界的本质。在古希腊,泰勒斯用水,阿那克西曼德用无限者,阿那克西美尼用气,赫拉克利特用火,毕达哥拉斯用数,巴门尼德用存在,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用原子作为世界的始基和本原。而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则是用八卦、五行、阴阳、无、精气、道、元气等作为世界的根本。最后,西方哲学是从多种不同的具体物质走向了一种统一的物质——原子论,中国是从八卦、阴阳、五行、精气走向了元气论,中西哲学所表现出来的理论形态是大致相同的。中国早期的自然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在范畴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反映了当时的思维水平大致相当。例如无论是中国古代的阴阳、精气、道或元气,古希腊的早期的水、无限者、气或火,都是无定形的或形而上者,而不是固定的。无定形或形而上从朴素直观而言不占有厚度,正如黑格尔说的“把物质当做本来就存在着的并且自身是没有形式的”(注:转引自《自然辩证法》第221页),没形式即无形。中国早期与古希腊因为把无形的东西作为宇宙本原,因而都非常重视原始物质的聚散亦即浓厚化与稀薄化的问题。李约瑟说:“聚与散,浓厚与稀薄——对于不同密度的表示,可能是所有物理发现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一个。它是被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各自独立地发现……”(注: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 期)聚散问题是朴素辩证法中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萌芽。中国古代把阴阳的消长、

推移不仅看作是宇宙变化的总规律,而且看作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原因,这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自发结合。同样,古希腊哲学家也对冷热关系非常重视,伊奥尼亚哲学把热与冷看作宇宙变化的原因,与气论思想恰好相合,这也表明东西方早期自然哲学的范畴的含义与认识水平非常接近。

中国先秦和古希腊自然哲学在其发展中都充满了辩证精神,特别强调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且把阴阳、冷热等的矛盾斗争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把古代朴素辩证法发展到了极致,这是自然哲学中最富有时代气息和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同时还应指出:古希腊和中国早期自然哲学的主旋律或总方向是朴素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其中偶然出现的唯心主义哲学如毕达哥拉斯哲学和老庄哲学,都具有其合理的内核,而其合理内核中都含有非常现实的唯物因素。古希腊和中国早期自然哲学既是人们观察自然的成果,又

是人们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因而哲学与科学必不可分,这一点东西方基本一致,但这一特点在古希腊哲学中更为显著。早期自然哲学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恩格斯曾指出的那样:对世界总画面的认识和描述是正确的,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深刻的,就其思维特点看,“在古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做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这种联系对希腊人来说是直接的直观的结果。”(注:《自然辩证法》第30~31页)

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中国先秦时期不但有自然哲学,而且其水平相当的高,与古希腊哲学相比毫不逊色,只不过是东西方后来所走的道路有所不同罢了。如果我们因为中国古代哲学总体上的伦理化倾向就一概否定中国早期自然哲学,那就从根本上就违反了历史主义原则和逻辑与历史的相统一的原则,就不能准确地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伟大成就。从哲学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哲学的发生,是伴随着无神论思潮而出现的。无神论思潮循着两条相互关联的线索而展开,一是从天命中包含的“人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民本思潮方面突破其体系的,通过提高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和人的能动性来贬低、怀疑、排斥最后否定天命论,从而激发了人的理性自觉,丰富了人们对社会政治伦理生活的辩证认识,使中国哲学呈现出伦理化的倾向。另一条线索是从西周天命论所包含的阴阳五行的自然史观方面来冲击和否定天命论的。通过用具体物质形态所形成的范畴来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发展了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化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初步形成了自然哲学。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殊途同归,在各自所涉及的领域中逐步清除了神学的阴霾,铺平了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决定了中国哲学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哲学发生之际,就已经具有了自然哲学的萌芽,并在以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不断地壮大和完善,经过道家哲学,墨家哲学,管子,《易传》,荀子以至于两汉哲学的发展,最终确立了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元气论哲学的体系。元气论的最后完成,标志着中国自然哲学已经发展到了最高水平。汉代以后,统治阶级独尊儒术,形成了深厚的经学传统,自然哲学也逐渐消声匿迹了。

但是,也应该承认,中国早期自然哲学与古希腊罗马的自然哲学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征。简言之,中国古代虽然也有高水平的自然哲学,但它却

有着以下和希腊自然哲学不同的特点:首先中国早期自然哲学是被包裹在社会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的体系之中的,很少有独立的自然哲学家和自然哲学体系。其次,与古希腊自然哲学比较彻底的无神论倾向相比,中国早期自然哲学从未与神秘主义彻底决裂。再次,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始终与直观经验、实践理性有着血肉联系,没有运用逻辑方法构造出纯概念的原理体系。最后,中国古代早期自然哲学和古希腊哲学一样,充满了“天然纯朴”的辩证法思想,但中国古代在辩证逻辑和辩证思维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实际上,中国早期自然哲学的特点也完整地表现了全部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在总体上,不同于希腊哲学和全部西方哲学,因而,决不能拿欧洲古代和近代哲学的模式来规范中国古代哲学。否则,就失去了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意义。

对话先秦哲学答案(全)字母

A 按照周公礼制,天子享受()的舞蹈。八佾 C “从自然之道出发,利用自然规律并用以治人”属于老子思想中的()。内圣之术 D 道家使人类获得永恒寄托的途径是人的肉体和精神回归()。自然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哪位思想家的话。()韩非子 对于历史上重要人物语言的引用以及他们言语的讨论是()。重言 F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的观点。孟子 G 古人读书中提到“左孟庄骚”中“庄”指的是()。庄子的书 H 《韩非子》中指出儒家后来分成()派。8.0 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是在()代开始。唐 “和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礼记 “和以天倪”中“和”是混合的意思,在庄子的文本中指的是()。重言和寓言中混有卮言 J 教化的基础和本源是()善 “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是()的行事原则。孔子 K 孔子认为在他的弟子中,()达到了仁的标准。颜回 1

孔子在对“文与质”的关系阐释中,质指的是()。自然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问题。礼 L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字是()。伯阳 《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的作者是()。詹剑锋 老子的道论是人生修养的()。境界论 老子和庄子共同认定()是实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 历史上关公形象中的永恒精神价值是()。义 M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表明孟子思想中含有()。兼爱 墨子的()思想为了消除嫡庶亲疏的观念,因而代表了新兴的社会政治意识。兼爱 民间学术的特点是()。自由 “明于知礼仪,而陋于知人心。”是庄子对()的批评。儒家 N 鸟类可以飞行,一方面它们体重轻,另一方面它们有(2)个肺,可以贮藏空气。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中“怒”的含义是()。奋起 R “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次。465.0 “仁”在“礼”中的体现是()。慈爱孝亲 儒家思想中“仁”的品质是()。温和润泽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 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为政境界、理想境界是()仁

浅谈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西欧古典文明,它们关系密切,人们也总是将二者相提并论。“光辉的希腊,伟大的罗马”,这是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如果说古代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那么古希腊和古罗马两大文明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 古希腊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足可见其文化内涵的深刻性。希腊是城联邦,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所谓的希腊文明是个包罗万象的文明,主要是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比较注重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总得来说都是比较先进。 古罗马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罗马文明更为复杂,一般我们说的古罗马文明好象说的是罗马第一帝国以及此前的罗马共和国。罗马从政体上看是统一的,实行联邦民主制度。较早地开创和实践了民主的概念。政体上很像现在的美国。与希腊文明相比较,罗马是个强大的国家,但文明远落后与希腊。因此罗马的文明是从希腊继承来的。这点与我国古代元、清等朝代有相似之处。古罗马受斯巴达很大,崇尚意志,有一种潜在的唯心哲学的雏形。另外,罗马的疆土的广大,使得罗马文明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包括继承吸收了希腊文明、迦太基文明、绯尼基文明、日尔曼文明、埃及文明甚至早期基督教文明等等。典型的强式文化,影响力大、多样、开放。在哲学、文学、建筑等方面,为全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他们的不同: 一、政治与民主 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 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 同济天下 视频课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尔雅视频课答案1.1 1 以下哪句话不是《毛氏大序》中的表达?(C) A、诗者,志之所之也 B、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C、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D、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2 历代《诗》学争论的分歧或可简单总结为(AB)。 A、小学训诂层面争论 B、大学义理层面争论 C、今古文争论 D、汉宋争论 3 柯小刚认为古今《诗》学的大分歧涉及(CD)。 A、《诗经》成书年代 B、《诗经》的作者 C、《诗经》性质 D、读《诗》的方法

4 柯小刚认为重建《诗》学首先要提的是大学层面的义理问题。(√)5 柯小刚认为,《诗》中只有儿女情长。(×) 1.2 1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是(D)。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洛克 D、亚里士多德 2 王船山《诗广传》论《关雎》言(B)。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性无不通,情无不顺 C、圣人达情以生文 D、君子之心有与天地同情者 3 李翱是(A)文学家,著有《复性书》。 A、唐代

.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 柯小刚认为《诗经》所记载的内容同社会道德和国家政治没有关系。(×) 5 柯小刚认为,诗风正则道德行。(√) 1.3 1 柯小刚认为,宋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C)。 A、文字 B、政治 C、教化 D、真实性 2 柯小刚认为,清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D)。 A、义理 B、政治 C、教化 D、学术

. 3 《诗》之为经奠定于孔子的编订和削删。(√) 4 柯小刚认为,后世的经学讨论日趋繁琐。(√) 1.4 1 宋人疑经是认为《毛诗》的(D)还不够。 A、艺术化 B、义理化 C、文学化 D、道德化 2 现代诗经学者认为,我们不需要《诗经》体现出的(B)。 A、文学价值 B、道德观念 C、艺术风格 D、历史风貌 3 柯小刚认为,出版于1931年的《古史辨》是现代疑经的先驱。(√) 4

古希腊哲学尔雅课后答案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导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关于世界最基本的、最本质的规律的一般看法?() ?A、哲学 ?B、伦理学 ?C、生物学 ?D、语言学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亚里士多德提出哲学产生的两个原因?() ?A、惊异;论辩 ?B、惊异;闲暇 ?C、闲暇;论辩 ?D、知识;态度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哲学与神学的相同点?() ?A、关于确定性的知识范围之内的问题 ?B、关于诡辩的知识范围之内的问题 ?C、关于抽象思维的知识范围之内的问题 ?D、关于确定性的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判断题】希腊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哲学的民族,与其的社会组织、民族构成是息息相关的。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哲学与神学的不同在于前者诉诸于宗教权威,后者诉诸于理性。()

我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 古希腊早期哲学有几大学派?() ?A、 6 ?B、 5 ?C、 4 ?D、 3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 【单选题】 “能够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具有并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理性动物”是下面哪一项的定义? () ?A、 工具 ?B、 人 ?C、 哲学

?D、 唯心主义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下面哪一位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A、芝诺 ?B、柏拉图 ?C、马克思 ?D、泰勒斯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单选题】下面哪一学派是希腊自然哲学学派的代表?() ?A、艾菲斯学派 ?B、诡辩学派 ?C、爱利亚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5 【判断题】“万事万物由最小微粒构成”是形而上学学派的观点。()我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二)已完成成绩:80.0分1 【单选题】下面哪一位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父”?() ?A、泰戈尔 ?B、泰勒斯 ?C、卢梭 ?D、恩格斯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古希腊自然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及对世界的影响

古希腊自然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及对世界的影响 摘要:本文简述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各自的流变过程。进而探讨了古希腊自然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各自的特点以及之间的差异。最后阐述了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自然哲学对世界的影响。 关键字: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特征影响 一、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过程 恩格斯指出:“最早的希腊哲学家也是自然哲学家。”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主要指公元前五世纪之前的伊奥尼亚学派,南意大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希腊哲学从探讨万物的本原开始。哲学家们在对“始基”的提出过程中,阐明其演变的内在逻辑,从而揭示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何为本原呢?“本原是万物的根源或元素”。亚里士多德对此也有过解释。他认为:“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他构成,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在古希腊,自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第一个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始基”观念便存留在先哲们的运思中。米利多学派作为西方最早的哲学派别,他们在寻求万物始基时,摆脱了宗教迷信的传说,依据对自然的直观猜测,首次提出世界的物质性始基思想。这表明了人类思维开始向神话阶段告别,开创了科学认识自然的新路。 泰勒斯之后的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因为一切都生自无限者,一切都灭入无限者”。但他没有说出“无限者”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无限者”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始物,它还不是事物某种共同属性的抽象,是一种感性具体物。阿那克西曼德没有从泰勒斯命题中思辨的水与感性的水内在的矛盾来把握思维发展规律使然。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是将一切具体性、个别性、特殊性都否定和抽象掉了。在希腊哲学开始时,从泰勒斯到阿那克西曼德,在从个别到一般的过渡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泰勒斯从个别的水上升到一般的水;阿那克西曼德则从一般的水(也是个别的物质)上升到一般的物质。在人类思想抽象发展的过程中,后一阶段超越了前一阶段,这是人类从认识个别转向认识一般过程的一个积极成果,表明人类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米尼提出了以“无定形”的“气”作为万物的始基,以一个确定的元素代替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的东西。并认为气有两种内在的动力,即稀散和浓聚。他说,当气“很稀的时候,就形成火;浓的时候,就形成风,然后形成云;再浓,就形成水、土、石头;别的东西都从这些东西产

浅谈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浅谈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摘要: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对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深刻的影响。古希腊人吸收、借鉴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希腊文化。古罗马人继承希腊和东方文化成果,逐渐建立罗马文化。纵观这两个在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希腊是罗马的老师,罗马的法律来自希腊雅典;罗马神话基本都是来自希腊神话;罗马的政体吸收了希腊成分。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前146年被罗马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在雅典的领导下,成功抗击了波斯的侵略,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继续繁荣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与民族特性我们在探讨古罗马文化形态时,不得不涉及到古罗马文明的起源。根据英国大史学家阿诺德·约·汤因比的“母文明”与“子文明”学说,只有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才属于母文明,其他都属于子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理所当然地应当纳入子文明的范畴之中。 罗马国家是以罗马城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张而形成的地跨欧、亚、非三州的奴隶制大帝国。罗马城位于意大利半岛,而半岛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是伊达拉里亚人。伊达拉里亚人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便是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它通过商业贸易,外交往来,战争征服等等方式对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施加影响。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同属于地中海文明。在同一片海洋孕育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从生活习性到社会变迁甚至是思想发展自然会有其相同之处。罗马人自称是特洛伊人埃涅阿斯的后代,当然这个可能只是罗马人抬高身价的做法。罗马人属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拉丁人的一支,之后融合了萨宾人。埃特鲁底亚人等意大利古民族,之后肯定还有希腊人,因为希腊人一直住在意大利南部,称大希腊地区。在罗马公民权普遍授于外省人后成分就更复杂了。 一.政治方面

6.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四、名词解释 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它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三纲: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8.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0.五伦十教.是孟子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关系。这一命题是《札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都能提到提高的双向互动过程。 五、简答题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种? 答: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想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答: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易经》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布局有什么意义? 答:《易经》的结构布局,是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又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封爻辞附着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 4.《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 答:《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揉和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因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重领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公共选修课古希腊哲学作业答案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导论已完成 1 “哲学就是哲学史”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A、康德 B、黑格尔 C、卢梭 D、罗素 我的答案:B 2 下面哪一项是亚里士多德提出哲学产生的两个原因?() A、惊异;闲暇 B、惊异;论辩 C、闲暇;论辩 D、知识;态度 我的答案:A 3 下面哪一项是哲学与神学的相同点?() A、关于确定性的知识范围之内的问题 B、关于诡辩的知识范围之内的问题 C、关于抽象思维的知识范围之内的问题 D、关于确定性的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 我的答案:B 4 下面哪一项是关于世界最基本的、最本质的规律的一般看法?() A、生物学 B、伦理学 C、哲学 D、语言学 我的答案:C 5 哲学与神学的不同在于前者诉诸于宗教权威,后者诉诸于理性。() 我的答案:× 6 希腊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哲学的民族,与其的社会组织、民族构成是息息相关的。() 我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一)已完成 1 下面哪一位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A、芝诺 B、柏拉图 C、马克思 D、泰勒斯 我的答案:D 2 希腊哲学有几大学派?() A、4 B、5 C、6 D、7 我的答案:A 3 “能够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具有并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理性动物”是下面哪一项的定义?() A、工具 B、人 C、哲学 D、唯心主义

下面哪一学派是希腊自然哲学学派的代表?() A、爱利亚学派 B、诡辩学派 C、艾菲斯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我的答案:C 5 “万事万物由最小微粒构成”是形而上学学派的观点。() 我的答案:× 6 希腊早期四大学派共同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我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二)已完成 1 下面哪一位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父”?() A、泰戈尔 B、泰勒斯 C、卢梭 D、恩格斯 我的答案:B 2 《哲学史讲演录》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A、黑格尔 B、毕达哥拉斯 C、阿那克西曼德 D、苏格拉底 我的答案:A 3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质料因 B、目的因 C、动力因 D、本原因 我的答案:D 4 下面哪一位是第一位以散文写下观念的人?() A、亚里士多德 B、康德 C、阿那克西曼德 D、阿那克希美尼 我的答案:C 5 水生万物是泰勒斯唯一的哲学思想。() 我的答案:× 6 我们可以认为“阿派朗”是哲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概念。()我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三)已完成 1 下面哪一项是阿派朗内部的两对矛盾?() A、快慢干湿 B、快慢冷热 C、干湿大小 D、冷热干湿

(完整word版)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章节测验答案

儒学原典“仁”字的义理讲述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为政境界、理想境界。 ?A、智 ?B、仁 ?C、义 ?D、礼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哪几项不是儒家的核心理念()。 ?A、仁 ?B、义 ?C、礼 ?D、智 我的答案:BC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此句出自《论语·阳货篇》。()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儒家的“仁”所表达之意。()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儒家“仁”的哲学思想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从()代开始,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 ?A、汉 ?B、明

?C、宋 ?D、唐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多选题】下列哪几方面是儒家“仁”的体现。() ?A、人际关系 ?B、政治理想 ?C、心理感受 ?D、思想文化 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仁者心知德,爱之礼也。”是朱熹所说。()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在人际关系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和谐”说的是心心相通的状态。()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孔子的“仁德”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不是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春秋》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在十三经中总共()次出现了“仁”。() ?A、356次 ?B、365次

?C、465次 ?D、456次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仁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定义,它的哲学范畴不是一个开放的范畴。()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儒学和儒家不是一回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孟子的“仁政”、《礼记》中“仁”的范畴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是“仁”在“礼”中的体现。 ?A、温和润泽 ?B、祭祀存念 ?C、报本施恩 ?D、慈爱孝亲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是提出“引仁入政”从而提出了“仁术”的思想家。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孔子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仁”在《孟子》一书中总共出现了100次。()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总体特征

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谈希腊古典主义时期艺术的审美特 点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总体特征摘要:古希腊美学是西方美学的源头之一,从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三 大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早期,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成熟期,即古希腊伯里克利时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定型化时期,即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它的总体特征主要在于: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全方位性古希腊罗马美学的体论色彩;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客体主义基调。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 一、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分期我们一般把古希腊罗马统括为西方历史的一个发展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古罗马与古希腊都是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历史阶段上,另一方面古罗马社会是在古希腊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由于地域和繁荣时期的不同,二者仍然是西方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两大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古希腊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而古罗马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成熟和衰落时期。从整个社会发展史来看,古希腊时代从公元前12世纪起至公元前2世纪(前146年罗马人攻占所有希腊城邦)止。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奴隶制形成和巩固时期,其中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是雅典民主制时期。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希腊化时期,奴隶制民主制开始衰落。从公元前2世纪以后,奴隶制军事独裁帝国逐渐代替了共和国,奴隶制的中心转移到古罗马。到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帝国达到鼎盛,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从此奴隶制走向离散衰落,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西欧的奴隶制社会宣告结束而进入封建社会。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考察西方美学的起源———古希腊罗马美学,我们可以在上述总体分期基础上作如下的划分。第一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典主义美学早期,又可称为前苏格拉底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这是古希腊美学的形成期。第二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典主义美学成熟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是古希腊罗马美学的鼎盛期。第三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典主义美学定型期,主要代表人物是西塞罗、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丁。它包括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帝国的漫长时期。这是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一个发展廓。这里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是由早期古典主义美学转向成熟的古典主义美学的转折式人物。其具体表现就在于,前苏格拉底的美学是宇宙论的一部分,而到苏格拉底以后,美学就成了人本论的一部分,这是重大的突破。还要说明的是,希腊化和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间跨度虽长,但在美学上,这时主要是继承了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因而是古典主义美学的定型化过程。 二、古希腊美学的一般特征 1.古希腊美学的全方位性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人类的童年时代,这时期的人发展得比较正常,人类的社会分工尚刚刚开始,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处在直观把握向理性把握中,因此,这时的美学思想也在最全面的方向上得到了阐述,虽然它还没有独立起来,但在全面揭

尔雅古希腊哲学答案 古希腊的思想世界尔雅满分答案

尔雅古希腊哲学答案古希腊的思想世界尔雅满分答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古希腊的思想世界尔雅满分答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69945.html,的支持! 或者先点击下方图示菜单栏的“答案”再点击“尔雅答案”: 如果没有出现菜单栏,请点击左上方的“?”退出后再次进入即可看见菜单栏,如下方图示: 1 还可以将菜单模式切换为输入模式,然后直接回复“尔雅答案查询”如下方图示: 3点击“尔雅答案查询点我~”的图文,如下方图示: ————————————————————————————— 1.1已完成 1 两希文明是指希腊文明和()。 A、斯巴达文明 B、西西里文明 C、希伯来文明 D、希里纳文明 正确答案:C 2 2 竞技精神来自()文明传统。 A、印度文明 B、希腊文明 C、希伯来文明 D、华夏文明 正确答案:B 3 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农夫与蛇》来自希腊的《伊索寓言》。()

正确答案:? 1.2已完成 1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统称为()。 A、爱琴文明 B、雅典文明 C、希腊文明 D、两河文明 3 正确答案:A 2 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场战争是()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A、亚马逊战争 B、克里特战争 C、希波战争 D、爱奥尼亚战争正确答案:C 3 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转折的是萨拉米斯海战。() 正确答案:× 1.3已完成 1 4 说“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哲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德谟克利特 C、赫拉克利特 D、阿那克西曼德正确答案:C 2 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 A、气 B、火 C、水 D、数 正确答案:C

先秦诸子哲学

往链点点通共享资源,了解更多请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69945.html, 先秦诸子哲学:论析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一般来说,人们称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哲学为先秦哲学。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基本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哲学思维从原始时代人们对精神和自然界关系问题的两种自发的对立倾向,经过殷周奴隶社会的天命神权论和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之学,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形成了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各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派别。它们之间互相辩难,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开拓、创新时代。当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列国交兵,忧国忧民的学者们有感于时局之不稳,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们或周游列国、献计献策,或退隐林下、聚徒讲学,或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一时间,学派峰起,百家争鸣。特别是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派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主张。这是中国古代一次思想大解放、大飞跃,一批哲人迸发出的原创性精神智慧,在中国文化史、东亚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有载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疆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龄大道之要,去健羡,细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

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特点和意义

希腊神话具有人神同姓同形的特点人和神同样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希腊神话的艺术性与哲理性表现特别充分。 希腊、罗马神话的特点分析 希腊罗马神话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展现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历史。它们既有一般神话的特点,又有他特有的个性来展现人类美丽的沉淀。 1.我们主要是通过大量流传下来的希腊、罗马诗人的作品来了解古人对神的想象,这些诗人是神话得以形成的最大功臣。如诗人荷马等。 2.诸神的外表看来与人一样,在我们的想象中,他们只是比人更高大、更美丽、更庄严,但人们也并不是把他们夸大到超过人的想象。 3.神比人看的更远、听得更远。 4.他们与人一样听命于身体的需要,如睡眠、进食和饮水等。 5和人一样有出生、身体渐渐发育和思想不断发展的自然过程。 6.精神方面,神是胜过人的,但也不免有各种各样的恶习出现。 7.神也像人一样凝聚成了一个大家庭,他们的首领和中心人物就是众神之王—宙斯,他统治一切。 所以,希腊罗马神话向我们展现了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众神之国的整套体系。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当今文化的影响 首先是对英文文化的影响.兴起于14 世纪,结束于16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当时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主阶级而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古希腊罗马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重新受到重视。希腊神话用数以千计的人物形象和许多曲折优美的故事反应了史前人类生活的广阔图景,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天真烂漫、自尊、公正的特点和向自然、向一切邪恶力量作斗争的英雄气概, 因此具有永久的魅力。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有特别大的影响。 希腊罗马神话对于欧洲的语言文化,特别是善于兼收并蓄的英语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典故用语都被吸收到英语当中,成为英语语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

3.古希腊罗马 文化

第三课古希腊、罗马文化 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的代表,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古希腊神话: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征服自然的愿望。神话长期口头流传,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一整套的神话故事。后来在荷马史诗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就是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传说和英雄史诗。 神的传说:古希腊的神各有分工。宙斯是最高的天神,他的兄弟姊妹有海神、冥神、农神。还有太阳神、智慧女神、爱情女神、战神、火神、酒神都是他的子女。这些神都具有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中国和西方神话产生都是一样的。像创世造人:中国的女娲造人,亚当夏娃造人说。 (一)《荷马史诗》:史诗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荷马史诗》是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出自盲诗人荷马之手。包括《伊利亚特》(记述希腊人攻打小亚细亚特洛伊城的故事)和《奥德赛》(描写希腊将领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后返国途中的惊险经历)两部分,反映了特洛伊战争的相关情况。 当时在希腊,有许多行吟诗人来往于各城邦之间,为人们演唱关于古代英雄事迹的诗歌。久而久之,这些口头吟诵的故事形成两部史诗的基本情节。后来经过文字加工,成为长篇史诗。荷马史诗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伊利亚特》重点描写特洛亚战争第十年发生的故事。史诗开头就点出“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战争虽然进行了九年多,但双方依然相持不下。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将领阿基琉斯因为一个女俘起了纷争,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场。他的退出导致希腊方面连连失败,情况危急。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冲上战场,挽救了希腊军队,但被特洛亚统帅赫克托尔杀死。阿基琉斯再次愤怒,重返战场为好友报仇,最终杀死了赫克托尔。赫克托尔的父亲、特洛亚老国王普里阿摩斯找到阿基琉斯,希望他归还儿子的尸体。阿基琉斯被打动了,将尸体交还老国王。《伊利亚特》就在赫克托尔的盛大葬礼中结束。 (二)《伊索寓言》: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曾做过雅德蒙家的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伊索寓言收录有30多则,大多是动物故事。《狐狸与乌鸦》,告诉人们虚荣心要不得;《龟兔赛跑》,告诉人们不要骄傲;《农夫与蛇》,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像蛇那样的恶人。用狼、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的专横、残暴,反映了平民或奴隶对奴隶主的不满和反抗的思想感情;他创作的寓言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 二、戏剧: 1.起源: 2.三大悲剧作家及作品 (1)“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写成了三联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是一系列完整的故事,遗憾的是后两部悲剧都没有流传下来。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其中最感人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是神的子孙,他从宙斯那里盗取火种,把火送给了人类,让人类得到光明温暖,教给人类用树皮兽皮遮身,建造房屋,捕鱼,播种谷物,因而触怒了宙斯,宙斯将他绑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叫一只巨鹰去啄食他的肝脏。他忍受了种种苦难,但是他的精神从来没被敌人的暴力所压倒。普罗米修斯是一个英雄的人物形象。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称颂。

古希腊哲学-赵林-期末考试-答案

古希腊哲学赵林课程评价返回 《古希腊哲学》期末考试(20) 姓名:杨脂班级:默认班级成绩:81.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 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分) 1.0分 A、 排中律 B、 矛盾律 C、 同一律 D、 墨菲定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人的灵魂的三个部分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分) 1.0分 A、 激情 B、

官能 C、 知识 D、 性格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下面哪一项是柏拉图所谓的“原始物质”?()(1.0分)1.0分 A、 有规律的物质 B、 杂乱无章、没有规律性的物质 C、 整齐的物质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希腊哲学有几大学派?() (1.0分) 1.0分 A、 6

B、 5 C、 4 D、 3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下面哪一项是苏格拉底的罪状?()(1.0分)1.0分 A、 笃信旧神 B、 著作太多 C、 不喜欢探究稀奇古怪的东西 D、 不相信旧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毕达哥拉斯认为下面哪一个数字代表和谐与完美?()(1.0分)1.0分 A、 六 B、 八 C、 十 D、 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不包括下面哪一位?()(1.0分) 1.0分 A、 欧里庇得斯 B、 埃斯库罗斯 C、 柏拉图 D、 索福克勒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

麦加拉学派的创立者是下面哪一位?()(1.0分) 1.0分 A、 欧几里得 B、 亚当斯密 C、 第欧根尼 D、 阿基米德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9 希腊化时期的三大学派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分)0.0分 A、 斯多葛主义 B、 怀疑主义 C、 伊壁鸠鲁主义 D、 存在主义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10 实体学说的范畴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分) 1.0分

研究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基于中国先秦哲学和古希腊哲学

研究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基于中国先秦哲学和古希腊哲学 关键词:哲学数的统一空间感适形而上兼容并蓄 摘要:在探寻新时期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许多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剖析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有利于理解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进而帮助我们在研究如何延续传统建筑文脉,借鉴西方建筑精髓,具有深远的意义。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建筑产业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哲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先秦时期的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堪称是整个中西文明的摇篮,其思想和内容对中西方建筑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先秦哲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具有典型东方特色的以农业为主的宗法奴隶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哲学的特色,致使先秦诸子把目光投向社会现实和历史而不是自然界,形成了哲学论争与政治生活密切联系的状况;古希腊哲学的土壤是城邦奴隶制,商业、航海和民主制对希腊哲人的理性思维亦有导向作用。于是中西哲学就各具特色的拉开了它的帷幕。一、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中国先秦哲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注重人际关系,追求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影响到建筑上,就是在总体布局上追求整体的统一性。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气势宏大的建筑还是小巧玲珑的四和院都表现出整体的空间感。例如,在北京故宫中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某一个单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种群体的组合美。又比如,在我国传统的村落中,一方面由于每户所处的地形和家庭组成的不同,使得各家的房屋不可能完全相同,另一方面,自家在建构过程中又要同邻里之间保持协调统一,于是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村落既变化丰富又整体统一的格局。古希腊哲学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则偏重于研究人体的“数的和谐”。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为万物的本质,一般说来,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尽管毕达哥拉斯将这种数的和谐归之于神的创造,但是他却将这种“数”定义给了人。他认为:人体的美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当客体的和谐同人体的和谐相契合时,人就会觉得这客体是美的。到后来,当希腊美学思想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时候,这种“人”和“数”的关系更为密切,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美学观点深深地影响着古希腊柱式的发展。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记载一则希腊故事说:多立克柱式是仿男体的,爱奥尼柱式是仿女体的。的确,在古希腊建筑的柱式中,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的比例关系分别体现着男子的刚毅雄伟和女子的柔丽端庄。西方建筑讲求独立的个性,座落于郊野中的西方古代建筑,往往形成一种以自然为背景,孑然孤立的空间氛围,这与我国建筑的群体布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中国儒家学说强调要“畏天命”,主张天人和一。在这种思想中,人被认为成与自然没有质的差别,人对自然的态度只能是屈从认可与积极适应。古希腊哲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对自然的态度,但是他们将人与自然明确的区分开来并加以研究。只有这种区分,才能使人们用一种比较自由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自然和他们自身,于是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人必须抑制自然,依靠努力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善,放纵自然必然会给人类带来恶果。基于这样两种对待自然的不同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论文

古希腊文化简介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前146年被罗马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在雅典的领导下,成功抗击了波斯的侵略,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继续繁荣发展。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帝国有过重大影响,后者将前者的文明吸收并带到环地中海和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由于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早在古希腊文明诞生之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峡谷里就连绵不断的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那里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地处北非的埃及,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这一切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councils)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3]。 在教育方面,古希腊教育起源于荷马时代的贵族化传统,在公元前5 世纪受到诡辩家、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的影响,大大地民主化。在希腊化时期,体育馆的教育被认为是分享希腊文化的先决条件。古希腊普通教育制度的最著名的例外,是一个一直持续到罗马时期的城邦——斯巴达,男孩和女孩同样要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的斯巴达教育训练制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 在文化方面,古希腊有着灿烂辉煌的印迹。文学的史诗,如《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戏剧这一表现形式中,希腊人认为悲剧是最高级的戏形式,希腊到西元前第五世纪,出现了不少悲剧作家。西方四大悲剧作家中,希腊占有其三,分别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作家以阿里斯托芬作为代表,可见希腊戏剧在戏坛的重要性,是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艺术: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希腊被称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创造了美丽的艺术品和令人如痴如醉的神话传说,而罗马,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却非常崇拜希腊的文化,比如,罗马的主神朱庇特就是宙斯,丘比特就是厄洛斯,朱诺就是赫拉等,罗马的神大部分都是从希腊那里“偷”来的,罗马的“五位贤帝”之一的哈德良还模仿希腊人蓄起了大胡子,在此之前罗马人是从不蓄胡子的. 哲学和诗歌,在希腊很多而在罗马很少,但不是没有,其中最伟大是就是奥维德,他的诗歌和书籍现在都还在出版,但的确,罗马人瞧不起艺术家并且对艺术家的作品管束很严,奥维德就是因为了写了《爱的艺术》而被奥古斯都大帝流放而死. 政治制度:有人曾经说过,罗马为什么那么强大,因为它有世界上最完美的政治制度(同时代相比,这是事实,和罗马同时代的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无法和罗马相比),罗马分为两个时期,罗马国和罗马帝国(注意!!!是国!!!),罗马城刚建立时,的确是有国王的,传说到了第7个国王时,这个国王是个暴君,结果被人民赶下台,从那以后罗马人就非常厌恶国王这个称号,在此后的几百年里,罗马的“议会”元老院的地位空前加强,罗马的统治者由2个从元老院里选出来的元老来担任,被称为执政官,任期1年,不得连任. 但尽管如此,罗马的平民还是觉得罗马的统治阶级权力太大,于是便宣布,如果不让平民也得到政治权力,他们就拒绝服兵役,这对于当时四处征战树敌的罗马来说是致命的,于是元老院选择退让,在平民中每年选出2个护民官(后来增加到10人),专门设定保护平民的法律和活动. 当然,制没有善始善终,在奥古斯都(屋大维)上任后,宣布自己为罗马的终生独裁者,标志着国的结束,但因为罗马人天生的对国王的憎恨,奥古斯都称自己为“第一公民”,从那以后,元老院形同虚设,大权全部在国王的手中,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谁都看得出来,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已经很现在的体制非常接近了. 而希腊,被征服前一直在走着和其他民族一样的国王独裁制,这种制度的缺陷在于,帝国的兴衰全部掌握在国王的手里,一个好国王可以使国家昌盛,而昏君和暴君则会使一个强大的帝国覆灭. 影响:罗马向来对于的统治是很宽松的,他们虽然造了万神殿来专门祭伺罗马的众神,但他们也允许别的存在并建建筑物来祭拜其他的神,但惟独一点,罗马人疯狂的迫害基督徒,因为基督徒认为他们的上帝是唯一的神,否认和诋毁其他的神并拒绝崇拜国王,这使得国王大为光火,下令将基督教定为邪教,惩罚一切有关基督教的事物. 但历史偏偏要和基督徒和罗马开一个天大的玩笑,在罗马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时,东罗马帝国的国王君士坦丁在一次辩论会上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将基督教发扬光大,决定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宗主权. 希腊没有什么重要的,对与历史有很大影响的,希腊后来也从了东罗马信基督教. 对战争的态度:这个是在太明显了,罗马是怎么建立的?战争!怎么毁灭的?战争!希腊也是靠战争脱颖而出的,但更主要的还是它的文化,罗马人城自己为战神的子,他们从建立到灭亡,没有一秒钟不在打仗,而且大部分战争是扩战争,埃及,高卢(法国和比利时),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迦太基(突尼斯),波斯,小亚细亚(土尔其),这些地方都是罗马的国土,全都是靠令人信服的战争征服得的.罗马的国家财经支出至少有一半都是军费开支,许多国家还是让士兵自己花钱买装备的时候,罗马就已经给士兵发装备了,这是世界军事的一大开创啊(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