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海洋资源【发文字号】国发[2012]50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2012.09.16【实施日期】2012.09.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2年9月16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成就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总体目标第三章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第一节北部海洋经济圈第二节东部海洋经济圈第三节南部海洋经济圈第四节海岛开发与保护第四章改造提升海洋传统产业第一节海洋渔业第二节海洋船舶工业第三节海洋油气业第四节海洋盐业和盐化工第五章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第一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第二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第三节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第四节海水利用业第六章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第一节海洋交通运输业第二节海洋旅游业第三节海洋文化产业第四节涉海金融服务业第五节海洋公共服务业第七章提高海洋产业创新能力第一节积极发展海洋产业核心技术第二节加快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第三节鼓励科技型涉海企业发展第四节培养海洋产业创新型人才第八章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第一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节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第三节推进海洋产业节能减排第四节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第九章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第一节强化海洋经济规划指导第二节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第三节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第十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海洋经济管理的统筹协调第二节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第三节完善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第四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5•【字号】桂政发[2009]97号•【施行日期】2009.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09]9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0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所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 (HY/T052-1999)的规定,海洋产业分为三次产业。
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
海洋产业是我区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的新兴产业。
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我区濒临的北部湾海域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我区的海域面积大约为6.28万平方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为1595公里,直线距离为185公里。
岸线长度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中排第6位。
滩涂面积为1005平方公里,20米以内水深的浅海面积为6488平方公里。
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为651个,面积为84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为531公里。
我区面临的海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及矿产资源、海岛资源、风能、潮汐能等。
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前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编制《广西“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我区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目标、路径和重点,对于推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以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编制,是我区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循环经济其他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区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一节产业基础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三次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夯实了产业基础。
一、农业循环经济成效显著(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种蔗-制糖-造纸(酒精)-肥料(肥水),种桑-养蚕-造纸(制板)、蚕沙-沼气-有机肥-提取叶绿素,蚕蛹食品-保健用品-桑叶茶-果桑开发,稻草、桑杆-食用菌等为代表的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牧草或秸秆—草食家畜—食用菌—农林作物”的草食动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育了“养殖+沼气+种植”以及“猪+沼+果(稻、菜、蔗等)+灯+鱼”等立体生态模式。
(二)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累计推广生态农业模式3750万亩,增收38.2亿元;建设生态鱼池8.9万多个,示范工程每年增收2.67亿元。
广西向海经济实施方案

广西向海经济实施方案一、引言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广西决定实施向海经济战略,积极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分析广西地处中国的西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然而,过去广西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
目前,随着国家对于沿海经济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广西决定加强向海经济的实施,以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1. 发展沿海旅游业:广西将加大对沿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打造一批旅游品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广西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2. 培育海洋产业:广西将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海洋农业和海洋生物药业,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海洋产业的综合效益,推动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
3. 建设海洋科研创新园区:广西将建设一批海洋科研创新园区,吸引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这些园区内开展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推动海洋科技的进步,并应用于生产力中。
四、推进措施1. 完善政策支持:广西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
这些政策将包括财税支持、资金扶持、专项补贴等,切实提高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2. 加强产业规划:广西将制定详细的产业规划,明确向海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在规划中,将重点考虑海洋经济的特点和广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3. 建立海洋科研网络:广西将积极推动海洋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海洋科研网络,提升广西在海洋科研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广西还将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五、预期成果通过向海经济的实施,广西预计将取得以下成果:1. 全面提升广西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3. 拓宽广西的发展路径,降低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
我国海洋经济陷入同质化竞争

我国海洋经济陷入同质化竞争摘要:在对比了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相关规划后发现,在指标的设定上,各地的发展政策和产业布局却都采用了广义上的概念,将沿海临港工业纳入到规划中,并且作为了真正的发展重点。
各省份在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上出现高度相似性。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有可能陷入同质同构的境地。
关键词:海洋经济规划同质化随着陆地发展空间受限,向海洋要空间成了沿海省份在“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使命,沿海11省份在各自的海洋规划中描绘的“蓝图”将中国海洋经济的规模整整扩大了一倍。
一、追求大发展,规划普遍倍增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山东、浙江、广东等省掀起新一轮海洋开发热潮,沿海其他省市也纷纷推出海洋发展战略,各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广西发展海洋经济将形成一定的压力。
根据规划,到2015年,广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5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1.5%。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规划的初稿中,对于海洋生产总值的设定目标是“2015年海洋总产值达到74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换言之,最终发布的规划大幅调高了发展目标。
不单单总量偏小的地区有此紧迫感,海洋经济总量处于中等的江苏省也提出“海洋经济实现’洼地崛起’紧迫感进一步增强”。
根据《江苏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到2015年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目标值为6800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1倍(2010年江苏省海洋经济总值为3280亿元)。
沿海11个省份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广西和江苏外,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福建、海南对于海洋生产总值设定的年均增长目标均不低于15%,换算下来,也就是5年翻一倍。
只有广东、浙江和上海3省市的增长目标低于“翻倍”但也均超过10%。
加总后目标总额高达7.43万亿元,接近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倍(1.93倍)。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所述的海洋生产总值是从狭义角度,其统计口径在临港工业方面仅包括海产品加工、海洋化工等部分产业,将石化、钢铁、汽车等排除在外。
广西向海经济实施方案

广西向海经济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地区也都开始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广西作为一个拥有海岸线的省份,自然也不例外。
而广西向海经济实施方案,便是对广西向海经济进行全面规划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方案目标广西向海经济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广西海洋经济总规模达到8000亿元,占广西GDP比重达到15%以上,成为东盟地区领先的海洋经济发展区域。
二、方案内容广西向海经济实施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海上经济实验区广西将在北海市建设海上经济实验区,发挥其区位优势和港口、航务、物流等资源优势,推进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广西向海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2、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广西将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进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积极培育、拓展新的海洋经济业态。
3、推进海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广西将在沿海各市建设一批具有服务港口、经济集聚、便捷通达等优势的海洋配套服务园区,完善港口、码头、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
4、深化国际合作广西将积极扩大国际合作,推动广西东盟海洋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两地间的互利共赢,推动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国际化。
三、难点和对策虽然广西向海经济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前景,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和对策。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海洋环境保护问题随着广西向海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推进海洋环保机制完善,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效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确保广西向海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科技创新能力问题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技支撑。
因此,广西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发掘和培育高端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广西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自治区海洋局二○一二年五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 (2)第一节发展成就 (2)第二节发展条件 (4)第三节存在问题 (7)第四节机遇与挑战 (9)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1)第一节指导思想 (11)第二节战略定位 (12)第三节基本原则 (14)第四节发展目标 (15)第三章空间布局 (17)第一节海洋经济总体布局 (17)第二节海岸使用功能布局 (18)第四章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 (21)第一节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21)第二节做大做强海洋修造船工业 (25)第三节积极发展海洋油气业和滨海矿业 (25)第四节提升发展海洋盐业和盐化工业 (26)第五章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26)第一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27)第二节海洋生物制药与生物制品业 (27)第三节海洋可再生能源业 (28)第四节海洋新材料 (28)第五节海水综合利用业 (29)第六节海洋节能环保业 (29)第六章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 (30)第一节发展壮大海洋交通运输业 (30)第二节大力打造中国—东盟国际滨海旅游胜地 (33)第三节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36)第四节培育发展涉海金融服务业 (37)第五节积极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 (38)第六节发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教育 (39)第七章做大做强临海工业 (39)第一节优化布局临海工业 (40)第二节临海石化工业 (40)第三节临海钢铁工业 (40)第四节临海有色金属工业 (41)第五节临海能源工业 (41)第六节临海粮油加工业 (42)第八章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3)第一节加强海洋污染防治 (43)第二节加强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保护 (45)第三节加强海岸、滩涂和海岛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7)第四节加快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49)第五节建立健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 (50)第九章保障措施 (52)第一节加大海洋经济发展资金投入 (52)第二节加强海洋教育和科技创新 (53)第三节加强海洋法规和执法能力建设 (55)第四节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56)第五节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 (57)第六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58)附图: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图 (60)附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环评篇章 (68)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广西“十二五规划”思路(正式上报文)

附件广西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十二五”时期是广西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构建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和建设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奠定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的关键时期。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提出广西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
一、广西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总体发展思路(一)“十一五”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区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取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
1.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五年翻一番以上,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000亿元以上,比2005年翻1.18番,年均增长13.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8590元增加到18800元,比2005年翻1.13番,年均增长12.7%;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47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00亿元,比2005年翻1.34番,年均增长20.3%;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265亿元增加到2010年3700亿元,比2005年翻1.55番,年均增长18.7%;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61亿元增加到2010年3250亿元,比2005年翻1.01番,年均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39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25亿元,比2005年翻1.74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176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800亿元,比2005年翻2.14番,年均增长18.6%;进出口额由2005年的51.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60亿美元,比2005年翻1.64番,年均增长25.3%;实际利用外资由2005年的6.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0亿美元,比2005年翻1.64番,年均增长29.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420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00亿元,比2005年翻1.46番,年均增长22.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3057亿元增长到9000亿元,比2005年翻1.56番,年均增长2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自治区海洋局二○一二年五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 (2)第一节发展成就 (2)第二节发展条件 (4)第三节存在问题 (7)第四节机遇与挑战 (9)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1)第一节指导思想 (11)第二节战略定位 (12)第三节基本原则 (14)第四节发展目标 (15)第三章空间布局 (17)第一节海洋经济总体布局 (17)第二节海岸使用功能布局 (18)第四章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 (21)第一节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21)第二节做大做强海洋修造船工业 (25)第三节积极发展海洋油气业和滨海矿业 (25)第四节提升发展海洋盐业和盐化工业 (26)第五章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26)第一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27)第二节海洋生物制药与生物制品业 (27)第三节海洋可再生能源业 (28)第四节海洋新材料 (28)第五节海水综合利用业 (29)第六节海洋节能环保业 (29)第六章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 (30)第一节发展壮大海洋交通运输业 (30)第二节大力打造中国—东盟国际滨海旅游胜地 (33)第三节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36)第四节培育发展涉海金融服务业 (37)第五节积极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 (38)第六节发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教育 (39)第七章做大做强临海工业 (39)第一节优化布局临海工业 (40)第二节临海石化工业 (40)第三节临海钢铁工业 (40)第四节临海有色金属工业 (41)第五节临海能源工业 (41)第六节临海粮油加工业 (42)第八章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3)第一节加强海洋污染防治 (43)第二节加强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保护 (45)第三节加强海岸、滩涂和海岛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7)第四节加快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49)第五节建立健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 (50)第九章保障措施 (52)第一节加大海洋经济发展资金投入 (52)第二节加强海洋教育和科技创新 (53)第三节加强海洋法规和执法能力建设 (55)第四节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56)第五节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 (57)第六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58)附图: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图 (60)附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环评篇章 (68)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沿海省区之一,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编制和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广西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新引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为依据,提出“十二五”时期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广西今后一个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本规划地域范围包括广西管辖的海域和海洋经济发展依托的相关陆域。
本规划涉及的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和盐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洋新材料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节能环保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文化业、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海洋及相关产业,以及依托港口联动发展的临海工业。
规划期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第一节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海洋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海洋经济总体实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区海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010年,全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不含临海工业)由2005年的190亿元增加到57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1.10%,五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20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47亿元增加到1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66亿元增加到2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77亿元增加到229亿元;主要海洋产业完成总产值342亿元,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分别为144.5亿元、112.6亿元、84.5亿元,占全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重为42.25%、32.92%、24.71%。
2010年全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海洋经济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区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4.9∶34.7∶40.4调整为2010年的18.8∶41.0∶40.2,其中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了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海洋运输、现代物流等海洋新兴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三、临海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我区以石化、钢铁、电力为代表的临海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正在兴起。
2010年,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工业总产值总额达到1455亿元,是2005的3.5倍,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3%。
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钦州石化园区、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区和北海电子产业园3个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快了北部湾港及后方集疏运体系的建设步伐,拥有生产性泊位21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9个,港口综合年吞吐能力达1.2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30万标箱,完成货物吞吐量1.19亿吨,其中集装箱56.37万标箱。
初步形成海洋、公路、铁路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了亿吨级大港目标,支撑了大西南重要物资经北部湾出海的需求。
五、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快完善海洋行政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自治区、市、县(城区)、乡镇四级海洋管理框架,编制完成了《广西海洋灾害区划》、《广西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广西海岛保护规划》、《广西海洋功能区划》等一系列规划,出台了《广西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制作完成了广西沿海1∶5000电子地图,建立起海域使用管理动态监视监测系统。
第二节发展条件广西沿海地区海岸线长,拥有众多的深水良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海洋空间资源广西沿海地区海岸线长1629公里,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排第6位,扣除农渔业岸线、生态保护岸线、特殊利用岸线、保留利用岸线以及已经利用的港口码头、临海工业岸线,剩余可利用的岸线资源为756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海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面积7500平方公里。
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1个,面积84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531.20公里。
二、海运港航资源广西沿海岸线迂回曲折,港湾水道众多,天然屏障良好,多溺谷、港湾,建设港口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港口规划岸线共267公里(深水岸线200公里),可建1091个泊位(深水泊位721个),港口规划全部实施后年综合通过能力约17亿吨。
三、海洋生物资源广西沿海地处的北部湾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湾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栖息着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190多种、浮游植物近140种、浮游动物130种,还有种类众多的贝类、藻类和其他种类,其中有儒艮、文昌鱼、海马、海蛇等珍稀或重要药用生物。
四、海洋油气及矿产资源北部湾是我国沿海六大含油盆地之一,油气资源蕴藏量丰富,油气资源量为22.59亿吨,其中石油资源量16.7亿吨,天然气(伴生气)资源量1457亿立方米。
北部湾海底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28种,以石英砂矿、钛铁矿、石膏矿、石灰矿、陶土矿等为主,其中石英砂矿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石膏矿保有储量3亿多吨,石灰石矿保有储量1.5亿吨,钛铁矿地质储量近2500万吨。
五、海洋能资源广西沿海地区可利用的风能和潮汐能资源丰富,海洋能源的总储量达92万千瓦,白龙尾半岛附近为沿海的高风能区,年平均有效风能达1253千瓦〃小时/平方米,涠洲岛附近海域年均有效风能811千瓦〃小时/平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潮汐能源有38.7万千瓦,可建设10个以上风力发电场和30个潮汐能发电点,发展潜力大。
六、海洋旅游资源广西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自然景观风光秀丽,是休闲旅游的胜地。
海岸线长,海滩集沙细、浪平、坡缓、水暖于一身,无污染、海水清澈,是理想的天然海水浴场。
可进行旅游开发的海岛众多,岛屿、长滩、碧海、阳光、绿树构成海岛如画景色。
广西沿海地区与越南海陆相连,发展跨国滨海旅游得天独厚。
七、区位优势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北部湾北畔,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八、政策优势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个省市区之一,同时享有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沿海和边境地区等多重优惠政策,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颁布实施后,国家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建设、重大项目布局,推进兴边富民开放合作等方面给予广西更大的支持。
这些政策涉及范围广,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是广西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九、生态优势长期以来,广西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好,空气质量优。
北海市连续多年环境空气质量全国第一,空气污染指数排名全国最低,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浓度最低,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沿海各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到95%以上。
广西近海海域是我国大陆沿岸最洁净的海区,2010年近岸海域全年平均一、二类水质比例达89.6%。
第三节存在问题虽然我区海洋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