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合集下载

熔融-拉伸法制备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开题报告

熔融-拉伸法制备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开题报告

熔融-拉伸法制备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空纤维膜(Hollow fiber membrane,HFM)具有比传统膜更高的分离效率和更小的污染物损失,因此在水处理、气体分离、药物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制备HFM的方法主要包括干相吸附(dryjet wet spinning)、水相吸附(wet spinning)、非溶剂法、相转移法等。

其中,熔融-拉伸法(melt spinning)是一种新的制备HFM的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大孔径的中空纤维膜,并且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

聚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在制备HFM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研究拟采用熔融-拉伸法制备聚乙烯中空纤维膜,并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熔融-拉伸法制备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研究其微观结构、分子组成以及分离性能,探讨HFM在水处理和分离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备具有特定孔径大小的HFM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有助于优化HFM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提高其应用领域的范围和效果。

三、研究内容和步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如下:1. 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研究:阅读相关文献,确定熔融-拉伸法制备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工艺和条件。

2.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按照确定的工艺和条件,制备聚乙烯中空纤维膜,并对其形貌、孔径大小等进行表征。

3. 膜的分子组成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中空纤维膜的分子组成进行分析。

4. HFM的分离性能测试:按照相关标准测定中空纤维膜的分离性能,如分离系数、通量等。

5. 综合分析: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探讨熔融-拉伸法制备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可能性和优化方法。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计划和进度安排如下:1. 文献综述和问题状态分析:1周。

2.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研究:2周。

3.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3周。

血液分离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血液分离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的 截 留率 都 在 9 % 以 上 , 8 并保 持 了 良好 的机 械 性 能 ; 着 纺丝 原 液 中添 加 剂 P 随 VP含 量 的
升 高 , 的 结 构 过 于 疏 松 , 密化 现 象 明 显 , 使 膜 的 水 通 量 减 小 , 对 牛 血 清 白蛋 白 的 膜 压 致 膜 截 留率 上 升 , 械 性 能 明 显 下 降 ; 同加 入 P G 和 P 机 共 E VP并 保 持 总量 不 变 , 变 二 者 的 比 改
用 仪 器有 限公 司 ; 电子单 纱强 力 仪 : 州市 电子仪 器 莱
有 限公 司 ; 分析 天平 TG 2 A( ) 上海精 科 仪器 厂 ; 38 S :
无 将 聚偏氟 乙烯 中空纤 维膜 作 为透析 膜 材料 的研 究
报 导.
中空纤 维 纺丝 机 : 自制 ; 膜性 能测 试装 置 : 自制 ;
专 用 型 聚 偏 氟 乙 烯 中空 纤 维 膜 制 备 方 法 进 行 探
索研究.
收稿 日期 : 0 91-4 修改稿收 到 日期 : 0 00 —6 2 0 —12 ; 2 1—22
喷 头挤 出 , 出的 纺丝 原 液在 空 气 中走 行一 段 距 离 挤
作者简介 : 亚静 ( 9 3)女 , 李 18 一 , 河北 石家庄人 , 硕士研 究生 , 主要从事血液 分离用 P DF中空纤维膜 的制备研究 , - i V Emal

要 :采 用 干 一湿相 转 化 法 制 备 聚 偏 氟 乙烯 ( VDF 中 空 纤 维 膜 . 验 结 果 表 明 , 着 P ) 实 随
纺 丝 原 液 中添 加 剂 P G 含 量 的 升 高 , 的 结 构 趋 于 疏 松 , 的 水 通 量 增 大 , 对 牛 血 清 E 膜 膜 膜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实验操作技术;3. 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4. 探讨中空纤维超滤膜在废水处理、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孔径一般在0.01-0.1μm之间。

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膜孔,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在膜表面。

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能耗低等优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自来水、标准溶液(如葡萄糖、盐等)、活性炭、絮凝剂、废水样品等;2. 实验仪器: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高压泵、流量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导率仪、滤液收集瓶等。

四、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装置:将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安装在实验装置上,连接高压泵、流量计等仪器;2. 标准溶液测试: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盐等标准溶液,进行超滤实验,记录滤液浓度和透过率;3. 自来水测试:将自来水通过超滤膜进行实验,记录滤液浓度和透过率;4. 废水测试:取一定量的废水样品,经过絮凝、沉淀等预处理后,通过超滤膜进行实验,记录滤液浓度和透过率;5. 活性炭和絮凝剂测试:将活性炭和絮凝剂加入废水中,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超滤膜进行实验,记录滤液浓度和透过率;6. 抗污染性能测试:在超滤膜运行一段时间后,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对膜进行污染,然后进行清洗和恢复性能实验,记录清洗前后滤液浓度和透过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溶液测试结果:通过实验,发现中空纤维超滤膜对葡萄糖、盐等标准溶液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透过率较高;2. 自来水测试结果:自来水经过超滤膜处理后,滤液浓度明显降低,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对自来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3. 废水测试结果:废水经过预处理和超滤膜处理后,滤液浓度明显降低,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 活性炭和絮凝剂测试结果:在预处理中加入活性炭和絮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降低膜污染;5. 抗污染性能测试结果:经过污染和清洗后,膜的性能得到恢复,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工艺的探究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工艺的探究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工艺的探究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工艺探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因此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何制备出高质量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以及如何优化其生产工艺,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方面对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工艺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1.1 原料的选择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主要原料是聚四氟乙烯树脂,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膜的质量。

因此,选择合适的聚四氟乙烯树脂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悬浮法和溶液法两种生产工艺生产聚四氟乙烯树脂,其中悬浮法生产的聚四氟乙烯树脂性能更为优越。

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稳定剂、分散剂、润滑剂等其他辅助材料,以保证膜的性能稳定。

1.2 熔融挤出法制备中空纤维膜熔融挤出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中空纤维膜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将聚四氟乙烯树脂与其他辅助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好的物料加热至熔融状态;接着通过挤出机将熔融物料挤出成薄膜;最后将挤出的薄膜冷却定型,即可得到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1.3 水相共混法制备中空纤维膜水相共混法是另一种制备中空纤维膜的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聚四氟乙烯树脂与其他辅助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好的物料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混合;接着通过挤出机将水相共混物挤出成薄膜;最后将挤出的薄膜冷却定型,即可得到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三、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性能测试与优化2.1 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是评估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拉强度等。

通过对不同批次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可以了解其质量稳定性,为后续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1.1 实验目的1.了解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膜的工艺过程;2.掌握制备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操作技术;3.掌握用于中空纤维膜结构调控的方法。

1.2 实验原理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湿法、干-湿法、熔融法和干法。

本实验采用干-湿法,过程如下:首先将过滤后的由聚合物、溶剂和成孔剂组成的铸膜液用氮气将釜中料液压出,从环行喷丝头(常用喷丝头的断面结构如图1所示)的缝隙中挤出,同时将芯液注入喷丝头插入管中,经过一段空气浴后,铸膜液浸入凝固浴中发生双扩散:铸膜液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以及凝固浴中的凝固剂(非溶剂)向铸膜液中的细流扩散。

膜的内侧和外侧同时发生凝胶化过程,首先形成皮层,随着双扩散的进一步进行,铸膜液内部的组成不断变化,当达到临界浓度时,膜完全固化从凝固浴中沉析出来,将膜中溶剂和成孔剂萃取出,最终得到中空纤维膜。

图1 喷丝头断面结构示意图(a)插入管式;(b)插入柱式;(c)异形喷丝板膜制备工艺参数对膜结构的影响很大。

主要的工艺参数包括:铸膜液的流量、温度、挤出速率、芯液流速、卷绕速度、空气间隙、喷丝头规格等。

1.3 实验原料和设备1. 原料:(1)NMP PVDF PEG6000 吐温-80(2)实验步骤:将116gNMP加入三口烧瓶只中,等溶剂温度到达60°C时加入PVDF36g,等PVDF全部溶解后,再加入PEG6000 38g,加热至70°C,待其溶解后加入吐温-80 10g在70°C恒温加热搅拌9-10小时。

待其冷却后倒出待用。

2. 设备:中空纤维膜纺丝机一台(图2所示),包括如下附件:计量泵(规格为1.2 ml/r),喷丝头,氮气钢瓶等。

1.4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根据膜的结构要求确定膜制备工艺参数,包括聚合物浓度,2. 膜制备过程:适当旋松搅拌轴压盖→在溶解釜加料口加入应加溶剂的3/4 →打开总电源→开动搅拌→溶解釜开始升温→加入聚合物→加入成孔剂→加入剩余1/4溶剂→在60℃搅拌溶解8~10小时→溶解完成后关闭搅拌→静置脱泡12~20小时→脱泡完成后旋紧搅拌轴压盖→通入0.3~0.5 MPa 氮气→打开过滤器阀门(泵座在纺丝前预热0.5小时以上)→开启计量泵(鹅颈管开口向上)→待挤出物料基本没气泡时关闭计量泵→安装喷丝头→开启芯液阀门→开启计量泵→用导丝钩将初生纤维压入凝固浴槽并自另一端引出→卷绕→切割。

膜性能测试

膜性能测试

中空纤维超滤膜性能测试一、 实验目的1.掌握超滤膜组件封装分离的实验操作技术;2.掌握中空纤维膜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膜的性能包括物理化学性能和分离透过性能。

膜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指承压性、耐温性、耐酸碱性、抗氧化性、耐生物与化学侵蚀性、机械强度、膜的厚度、含水量、毒性、生物相容性、亲水性和疏水性、孔隙率、电性能、膜的形态结构以及膜的平均孔径等。

膜的分离透过特性主要是指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

超滤膜分离基本原理是用压力差作为推动力,利用膜孔的渗透和截留性质,使不同的组分实现分离,因此要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要求被分离的组分间相对分子质量至少要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

超滤膜分离的工作效率以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作为衡量指标。

膜通量计算如下式:tS V J ⨯=式中,J 为膜的渗透通量(通常测试纯水通量)(L/m 2h ,0.1 MPa );S 为中空纤维膜的有效面积(通常指外表面积,内压法为内表面积)(m 2); V 为透过液体的体积(L );t 为时间(h )。

组分截留率的定义如下:%100C C 1R 01⨯-= 式中—R 为截留率;C 0为原溶液浓度;C 1为透过液浓度。

将中空纤维膜封成膜组件后,进行中空纤维膜的通量与截留率的测试。

进料液可以从膜的内表面透过膜,也可以通过膜的外表面透过膜,因此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分为:内压法和外压法,如图1所示。

另一方面,根据料液在膜组件中流动方式的不同,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又可以分为:错流法和死端法。

综上所述,测试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可以分为:内压错流法、外压错流法、内压死端法和外压死端法,如图2所示。

本实验中测试中空纤维膜的通量和截留率用的都是内压错流过滤,如图2 (a)所示。

图1内压法和外压法示意图图2 过滤过程示意图 (a) 内压错流过滤; (b) 外压错流过滤; (c) 内压死端过滤; (d) 外压死端过滤对于疏水性高分子膜材料,在测试水通量之前,需将中空纤维膜组件用95%的乙醇水溶液润湿,然后将组件安装在过滤器上进行过滤。

PES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及共混改性中期报告

PES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及共混改性中期报告

PES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及共混改性中期报告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究聚酰胺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其与其他材料的共混改性,为其在水处理、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和探索。

二、研究进展
1. 制备方法的优化
采用常规相转化法制备了聚酰胺中空纤维超滤膜,并优化了制备方法中的关键因素(如聚合反应条件、浸泡时间等),使得膜的分离效果更加稳定和高效。

2. 材料的性能测试
通过静态渗透实验和动态交换实验等测试手段,评估了聚酰胺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孔径大小、截留效率、阻力、水通量等性能,并将其与其他常用的滤膜进行了比较。

3. 共混改性研究
将聚酰胺中空纤维超滤膜与其他材料(如聚乙烯醇、聚醚鲨醇等)进行共混改性研究,评估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共混材料的配比、制备工艺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三、研究展望
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究聚酰胺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其机理,并开展其在生物制药、饮用水净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同时,将继续探索与其他材料的共混改性,并研究其对环境友好的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正文3. 方法及实验设计4. 结果与讨论5. 结论和展望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作为一种优异的材料,在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热稳定性和低摩擦等方面表现出色,被广泛应用于领域如电子器件、医药、环境保护和化工等。

然而,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如低机械强度和易吸湿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而通过引入全氟磺酸(perfluorosulfonic acid, PFSA)可以改善PTFE材料的机械性能,增加其载流子传输能力,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目前,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正在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该复合膜具有优异的离子交换性能、高分子通量和良好的选择性,并且对水、酸碱和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因此,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在能源、环境和化工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1.2 结构概述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和全氟磺酸(PFSA)电解质。

其中,PTFE纤维作为基础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侵蚀性、热稳定性和低摩擦特性;PFSA则起到了增强载流子传输能力和提高机械强度的作用。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进行制备及其应用基础方面的探究。

通过对制备方法、材料结构以及性能表征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以期进一步深入理解该复合膜的特殊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性的研究指导和理论支持。

接下来的章节将首先介绍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实验设计,然后对该复合膜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对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1.1 实验目的
1.了解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膜的工艺过程;
2.掌握制备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操作技术;
3.掌握用于中空纤维膜结构调控的方法。

1.2 实验原理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湿法、干-湿法、熔融法和干法。

本实验采用干-湿法,过程如下:首先将过滤后的由聚合物、溶剂和成孔剂组成的铸膜液用氮气将釜中料液压出,从环行喷丝头(常用喷丝头的断面结构如图1所示)的缝隙中挤出,同时将芯液注入喷丝头插入管中,经过一段空气浴后,铸膜液浸入凝固浴中发生双扩散:铸膜液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以及凝固浴中的凝固剂(非溶剂)向铸膜液中的细流扩散。

膜的内侧和外侧同时发生凝胶化过程,首先形成皮层,随着双扩散的进一步进行,铸膜液内部的组成不断变化,当达到临界浓度时,膜完全固化从凝固浴中沉析出来,将膜中溶剂和成孔剂萃取出,最终得到中空纤维膜。

图1 喷丝头断面结构示意图
(a)插入管式;(b)插入柱式;(c)异形喷丝板膜制备工艺参数对膜结构的影响很大。

主要的工艺参数包括:铸膜液的流量、温度、挤出速率、芯液流速、卷绕速度、空气间隙、喷丝头规格等。

1.3 实验原料和设备
1. 原料:
(1)NMP PVDF PEG6000 吐温-80
(2)实验步骤:将116gNMP加入三口烧瓶只中,等溶剂温度到达60°C时
加入PVDF36g,等PVDF全部溶解后,再加入PEG6000 38g,加热至
70°C,待其溶解后加入吐温-80 10g在70°C恒温加热搅拌9-10小时。

待其冷却后倒出待用。

2. 设备:
中空纤维膜纺丝机一台(图2所示),包括如下附件:计量泵(规格为1.2 ml/r),喷丝头,氮气钢瓶等。

1.4 实验过程
1. 准备工作:根据膜的结构要求确定膜制备工艺参数,包括聚合物浓度,
2. 膜制备过程:适当旋松搅拌轴压盖→在溶解釜加料口加入应加溶剂的3/4 →打开总电源→开动搅拌→溶解釜开始升温→加入聚合物→加入成孔剂→加入剩余1/4溶剂→在60℃搅拌溶解8~10小时→溶解完成后关闭搅拌→静置脱泡12~20小时→脱泡完成后旋紧搅拌轴压盖→通入0.3~0.5 MPa 氮气→打开过滤器阀门(泵座在纺丝前预热0.5小时以上)→开启计量泵(鹅颈管开口向上)→待挤出物料基本没气泡时关闭计量泵→安装喷丝头→开启芯液阀门→开启计量泵→用导丝钩将初生纤维压入凝固浴槽并自另一端引出→卷绕→切割。

图2 干-湿法制备中空纤维膜示意图: (I) 料液釜, (II) 芯液釜
将切割后的中空纤维膜浸于水槽12 小时,中途换水2次,洗去溶出的成孔剂聚乙二醇;在50%的甘油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晾干待用。

1.5实验现象
在60°C NMP 溶液中加入PVDF 以后溶液呈棕黄色,加热至70°C 以后加入PEG6000 吐温-80以后溶液呈红褐色。

1.6思考题
1. 将中空纤维膜浸入甘油水溶液中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其中空纤维膜是疏水的,浸入甘油水溶液中可以保持其亲水性,维持其膜通量。

2.影响膜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铸膜液的温度,凝胶浴温度,聚合物浓度都可以影响膜结构。

2 中空纤维膜的性能测试
2.1 实验目的
1.掌握简易的实验室超滤膜组件封装的操作技术;
2.掌握中空纤维膜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的测试方法。

2.2 实验原理
膜的性能包括物理化学性能和分离透过性能。

膜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指承压性、耐温性、耐酸碱性、抗氧化性、耐生物与化学侵蚀性、机械强度、膜的厚度、含水量、毒性、生物相容性、亲水性和疏水性、孔隙率、电性能、膜的形态结构以及膜的平均孔径等。

膜的分离透过特性主要是指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

超滤膜分离基本原理是用压力差作为推动力,利用膜孔的渗透和截留性质,使不同的组分实现分离,因此要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要求被分离的组分间相对分子质量至少要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

超滤膜分离的工作效率以渗透通量和分离效率作为衡量指标。

膜通量计算如下式:
t
S V J ⨯=
式中,J 为膜的渗透通量(通常测试纯水通量)(L/m 2h ,0.1 MPa );
S 为中空纤维膜的有效面积(外压法为膜外表面积,内压法为膜内表
面积)(m 2);
V 为透过液体的体积(L );t 为时间(h )。

组分截留率的定义如下:
%100C C 1R 0
1⨯-= 式中—R 为截留率;
C 0为原溶液浓度;
C 1为透过液浓度。

将中空纤维膜封成膜组件后,进行中空纤维膜的通量与截留率的测试。

进料液可以从膜的内表面透过膜,也可以通过膜的外表面透过膜,因此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分为内压法和外压法,如图3所示。

另一方面,根据料液在膜组件中流动方式的不同,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又可以分为:错流法和死端法。

综上所述,测试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方式可以分为:内压错流法、外压错流法、内压死端法和外压死端法,如图4所示。

本实验中测试中空纤维膜的通量和截留率用的都是内压错流过滤,如图4 (a)所示。

图3内压法和外压法示意图
图4 过滤过程示意图 (a) 内压错流过滤; (b) 外压错流过滤; (c) 内压死端过
滤; (d) 外压死端过滤
对于疏水性高分子膜材料,在测试水通量之前,需将中空纤维膜组件用95%的乙醇水溶液润湿,然后将组件安装在过滤器上进行过滤。

2.3 实验原料和设备
1. 原料:
(1)组装膜组件所需材料中空超滤纤维膜;塑料管;尼龙(1010)管;一次性纸杯;哥俩好胶;705胶;膜组件封装专用树脂。

(2)测试水通量和截留率所需材料碳素墨水;量筒;塑料量杯;菌种瓶。

2. 设备:防震压力表;不锈钢球形阀门;输液泵;三通;变径;PU管。

2.4 实验装置与流程
如图5所示。

图5 中空纤维超滤膜过程流程
A:磁力搅拌器(电热套) B: 进料桶 C:温度计 D:泵 E:压力表 F:膜组件 G:量筒 H:阀门 I:阀门 管道标号:1、2、3、4、5、6
2.5 实验步骤
1、中空纤维膜的预处理与孔径观察
截取一小段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内、外表面和断面的孔结构。

2、膜组件的封装
(1)剪取4-5cm 的塑料管两根,用哥俩好胶将其一端粘在纸上,两根塑料管的距离10-15cm ,晾干备用。

(2)取长度约30cm 中空纤维膜5-10根,剪齐,在膜两端涂覆705硅橡胶进行封端,干后(约6小时)在膜两端套上尼龙管(4-5cm )。

(3)组件浇铸:将膜组件专用树脂(两组份)在一次性纸杯中按一定比例混匀,倒入(1)中的塑料管中(充满塑料管体积的2/3),然后将(2)中的尼龙管插入到塑料管中(注意:尼龙管不能插到底,膜要插到底;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防止气泡的产生),等树脂完全固化后(约12小时),进行修整(拨去塑料管,将膜长出尼龙管的部分割去),得到实验室用简易的膜组件,并检验膜组件是否漏。

3、水通量与截留率的测试
(1)水通量的测定 如图5所示,用泵将纯水压送到中空纤维膜组件内,A B C
D E
F G
H
I
1 2 3 4
5 6
进口压力恒定为0.10MPa,经过膜分离,用量筒接取渗透液,记录一定时间内渗透过膜的水量,多余的水则回流到贮槽中。

测试三次,取其平均值。

计算得到纯水通量。

(2)用中空纤维膜组件截留碳素墨水中的碳素颗粒,截留实验用的装置和测试膜水通量的装置相同。

将一定浓度的碳素墨水(约0.4g/L)溶液作为测试的进料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停搅拌,以保证实验过程中混合均匀。

用浊度仪测试原料液和渗透液的透光度。

(3)绘制“浊度-碳素墨水浓度”标准曲线,根据所测浊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出浓度,计算得到截留率。

4、实验报告内容
(1)膜组件的封装过程。

(2)计算膜通量,做出膜通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计算通量。

(3)计算膜对碳素墨水的截留率。

5.实验现象
用注射器将水注入中空纤维膜的一端,另一端封闭,若膜完好无破损,则在膜的壁表面有小水滴渗出,若膜破损,在膜的壁表面会有小水柱喷出。

6.大通量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
大通量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以聚氯乙烯为原料,1-甲基-2-吡咯烷酮为溶剂,聚乙二醇为添加剂,聚氯乙烯质量百分含量为16-19%溶剂与添加剂的质量比控制为50-58∶43-50。

采用干-湿纺丝法工艺,在60~95℃温度下溶解,干纺程为30~80cm,挤出体积流率为3-20ml/min,纺丝液温度为25-85℃。

所获得的大通量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呈五层双向不对称结构,依次为外致密层、指状孔支撑层、海绵层、指状孔层和内致密层,海绵层内分布着丰富的孔。

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中空纤维膜,透水率为500~900L/m2·h,截留分子量达8~15万,强度大,能自支撑,而且成本低廉。

因此,特别适用于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

摘自(专利)号:021361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