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浅谈视频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捕捉和表达

浅谈视频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捕捉和表达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视频公益广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传达信息和宣传观点,还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产生行动的效果。
在制作视频公益广告时,捕捉和表达情感诉求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情感诉求。
情感诉求是利用感性语言、形象与音乐等手段,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情感激动的一种营销手段,通常是表达人类的生命关怀、爱、希望和梦想等情感内容。
而在视频公益广告中,情感诉求更是重要,它能够让广告与观众产生深层的交流,引起共鸣,产生情感连接,进而达到呼吁人们参与公益事业、推行正义等目的。
在捕捉和表达情感诉求时,有以下要点需要注意:一、定位情感焦点情感焦点是指广告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核心。
观众在观看广告时,应该能够显而易见地了解到所传达的情感感受。
在制作视频公益广告时,我们需要明确广告所要表达的情感焦点,比如关爱、感恩、责任等。
二、挖掘情感元素情感元素是制作广告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内容、表现方式和情感符号等。
制作公益广告时,应该从观众的心理和情感出发,挖掘触动观众情感的元素,比如家庭、爱与亲情等,通过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共情来推广公益事业。
三、加强情感营销情感营销是指利用情感诉求来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推销的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它能够让观众对广告产生更深层次的感触。
在制作公益广告时,加强情感营销也很重要,比如通过加强表现方式,运用音乐、影像等元素来营造出一种感人的情感氛围。
四、适当运用幽默当然,不是所有的视频公益广告都适合使用幽默元素。
但是,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一些幽默元素可以调动观众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传达广告的信息。
使用幽默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广告的主旨。
综上所述,虽然视频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广告,都需要清晰地抓住情感焦点,挖掘情感元素并加强情感营销手段,适当地运用幽默元素。
只有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公益广告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更好地激发广告观众的情感需求,使之有更多地关注、关爱公益事业,为实现公益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论公益广告设计中情感表现

论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摘要:本文从传播受众的心理特征切入,强调人类的情感心理是公益广告情感表现的基本依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公益广告中的经典案例,指出公益广告的特性,情感表现在公益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公益广告的主题形式与情感表现之间的关联。
对公益广告设计中情感表现的问题研究,为公益广告设计实践提供了一个重视传播效应的设计途径。
关键词:公益广告;情感;和谐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公益广告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有关阿西利亚(assyria)、卡尔地亚(chaldea)的胜利纪念碑文,从文字的内容看是有了一定的公益性质;被世人称为rosetta stone的石碑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
这块石碑相传是古埃及神官们为颂扬当时国王普特烈玛奥斯五世的功德而刻的,同时还流传另一说法,认为碑文的内容是议会的主要内容,这个内容的目的是起到告知的作用。
无论两种说法如何,其传播内容有一定的宣传目的,并且有社会性和公益性,可以视为早期公益广告的雏形。
随着广告活动的发展、丰富和演变,公益广告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国内外公益广告的发展概况从美国的广告历史来看,公益广告的出现大概在20世纪的40年代,当时还称作为公共服务广告,或者称为功德广告,但是,广告的目的很显然是为公众服务的,是一种非盈利性的。
当时广告的经费大多来自政府通过公共的广告获得的,而公告专业人员为了公益广告的发展和壮大,免费提供时间设计和制作,这样为当时美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日本早期的广告活动中,也有类似美国公益广告的广告活动,如在报刊上自我禁酒或劝人戒酒的广告。
现代公益广告的兴起和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
在日本,公益广告的的经费问题主要是政府投资,由此看来,这与美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同,而日本的经费主要来源还是会员的会费以及企业会员的赞助。
但是,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自觉性是非常强的,这为日本的公益广告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关于广告的情感诉求论文范例欣赏(共3篇)

关于广告的情感诉求论文范例欣赏(共3篇)关于广告的情感诉求论文范例欣赏(共3篇)>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诉求可以变广告硬推销为软推销,淡化商业气息,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它不是把自己当成企业向受众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像朋友向你娓娓倾诉。
下面是千里马论文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广告的情感诉求论文范例欣赏。
第1篇:浅谈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对商业广告的启示一、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首先,公益广告与情感诉求相伴而生。
由于公益广告是以“免费推销”某种意识或主张为目的,是为了向公众传达一种高尚、美好的观念,它通过生动的形象激起美感,使受众在美好的体验中明辨是非美丑善恶,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从而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公益广告面对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注重平和的氛围与大众化的内涵,注重表现人类的共性之美。
优秀的公益广告会始终保持一种很朴素的感情,保持一种很真诚的沟通态度,希望通过很质朴的情感、真挚的态度打动受众,而感情的真挚流露与平民化的大众情结是让受众产生这份感动的有效方式。
相信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篇,那一句“妈妈,洗脚”从心底打动着每一位观众,值得细细回味。
另外,情感诉求在公益广告的运用中讲究一种时代精神和责任感。
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情感世界混乱无序。
公益广告不仅要代表和体现社会的主流思想,而且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思想整合的功能,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实现广告的自身价值。
公益广告,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有没有文字说明,它都在表达某种思想、观念,体现某种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人们接受公益广告的过程就是对其蕴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解读过程。
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广告,必然在情感诉求上与大多数人的情感需求不谋而合,其广告自我意识与社会主流意识必然殊途同归。
因此,公益广告所要表达和释放的情感信息必须是弘扬真善美、树立良好形象、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并且代表着社会主流意识的信息。
并且,公益广告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因为它具有的个性及其在情感诉求上与人们能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产生共鸣。
浅谈视频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捕捉和表达

浅谈视频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捕捉和表达视频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要符合社会公众的认知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
当前,社会公众对于情感诉求的接受程度和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等。
在制作视频公益广告时,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通过对受众的深入了解,捕捉到他们最容易产生共鸣的情感元素,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广告的传播效果。
视频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要真实自然。
真实性是视频公益广告能否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因素。
许多成功的视频公益广告都是通过真实、感人的情感诉求来打动观众的心。
那些生动的、真实的情感,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所以,作为广告人员,在制作视频公益广告时,要时刻关注人们的情感需求,同时要在捕捉和表达情感诉求的过程中,坚持真实自然的原则,不断参照实际情况,做到触动人心,让观众产生共鸣。
视频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情感产生影响。
视频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需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才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
广告人员在捕捉和表达情感诉求时,要根据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结合受众的认知习惯和兴趣点,设计出能够打动人心的情感诉求。
只有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诉求,才能够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实现视频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
视频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要注重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情感诉求不仅包括群众关心的对象和话题,还包括在广告影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视频广告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话语层面,更要通过画面、音乐、色彩等方式,深入触及观众的内心,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人员可以借鉴相关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知识,运用情感营销的技巧,设计出更具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视频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
视频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的捕捉和表达需要考虑受众的认知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注重真实性、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灵活运用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社会功能研究

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社会功能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当代社会,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传播手段,扮演着传递社会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重要角色。
情感诉求作为公益广告的核心策略之一,通过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其社会功能,以期为公益广告的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本文将首先梳理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在社会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情感诉求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包括情感诉求的类型、特点、影响因素等。
本文还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公益广告在传递社会价值观、塑造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其社会功能,为公益广告的创作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从业者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和投入,共同推动公益广告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理论基础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其理论基础深深植根于情感诉求与社会功能的融合。
情感诉求,作为广告传播的核心策略,旨在通过情感元素的运用,引发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信息传递和品牌塑造的目的。
而公益广告则更进一步,它不仅仅追求商业利益,更着眼于社会价值的传递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情感诉求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心理学和传播学。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公益广告通过情感元素的运用,如温馨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动人的音乐等,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鸣,从而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传播学则认为,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传递来影响受众的行为和态度。
公益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其传播目标不仅仅是商业利益,更在于社会价值的传递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因此,公益广告需要运用情感诉求,通过情感化的信息传播,来引起观众的共鸣,进而引发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浅谈公益广告创作中的情感表现

关键词 :公 益广告 ;情感表 现
我 国 的公 益 广 告 创 作起 步 较 晚 , 自1 8 年 l 月 2 日中 央 电 97 O 6 视 台开播 “ 而 告之 ”栏 目后 ,公益 广 告创 作才 日益 受 到大 众 的 广 注 意 ,成 为现 代 社会 文化 艺 术不 可缺 少 的组 成 部分 ,我 国 的公 益 广 告发展 的时 间并不 长 ,与 发达 国家 相 比还存 在 着 一些 问题 和 差 距 。但令 人欣 喜 的是 , 目前我 国广告 界 、企业 界 和媒 体 界对 公益 广告 创作 表现 出 极大 的参 与热 情 ,使 我们 对今 后 公益 广 告 的发展 充满 了信 心 。在经 济 发达 的今 天 ,广 告不 仅作 为 一种 商业 宣传 手 段 而存 在 ,广 告还 有 另一项 更 重要 的 功能 ,那 就 是关 注社 会和 公 众 的功能 , “ 以社会 广 大成 员 为对 象 ,针对 某 些社 会 问题 ,通 即 过短 小轻 便 的广 告形式 以及特 殊 的表现 手 段 ,引起 公 众 的注 意和 兴趣 ,并对 其进 行 善意 的规 劝 和 引导 ,规 范和 倡 导人 们 的社会 行 为, 以维护 社会 道 德和 正 常的 社会 秩序 ,促进 社会 健康 有 序 的发 展 ,实 现人 与 自然和 谐 共存 的 目的” 。这 是一 种 为公共 利 益服 务 的广告 ,也就 是广 告分 类 中的公 益广 告 。 公益 广 告创 作在 社会 的发展 、人 类 的进 步 乃至 城 市 的建设 中 能发挥 很重 要 的作用 。我们 本土 的公益 广 告曾 经创 作过 一 些优 秀 的作 品,如 救助 失学 儿童 的 “ 望工 程 ” ( 希 女童 篇) 、系 列 公益 广 告 “ 知识 改 变命 运 ”等等 。但有 些 公益广 告 创作 无 论在 情感 表现 上还 是设 计 内容 上都 与我 们 所处 的历 史 时代 不相 符 、与 社会 的 发 展进 程不 相符 。如 :创作 立 意不 准 、 内容挖 掘不 深 、情 感诉 求 苍 白无 力 ,总 是摆 脱不 了历 史 传承 下来 的那 种 空洞 的 口号 和说 教 , 对 生 活体 察 不 深 入 ,浮 光掠 影式 的摄 取 生 活 等 等 , 不 愿 意 也 没 有对 自己想 要表 现 的事物 做 深入 的情 感表 现 。理 论素 养和 相 对 的 专业 知识 储 备不够 ,理论 能 力不足 ,对生 活 的穿 透力 、理 解 力不 强 ,因而 不容 易 吃透 生活 ,难 以从生 活 中提炼 和 概括 出有 深 刻情 感意 义的主 题 ,也难 以给 受众应 有 的启 示 。 . 公益广 告 与 商业广 告 一样 , 同样 需要 精 美 的包装 与表 现 , 以 丰满 的艺 术形 象来 吸 引受 众 、感化 受众 、愉悦 受 众 。我们 的公益 广 告 设计 在其 艺术 表现 上 往往 不 去精雕 细 刻 ,不 仅艺 术质 量 上很 粗 糙 ,整 体形 象也 多平 淡无 奇 。更 谈 不上 心灵 的震 撼 了 。 以长沙 市为例 ,在 纵横 城 市 的十条 大 街上 ,满 目的商 业广 告 ,大 型建 筑 上各 种各 样 的巨 幅广 告牌 ,给 人 以很 强 的视觉 冲击 ,公交 车 上 的 车身广 告又 构 成 了一道 道 流动 的风 景线 。然而 ,在 这 片广 告 的天 地 里 ,人们 除 了偶 尔 能在 电视 上看 到 公益广 告 以外 ,很难 在别 处 寻 觅到 其踪 影 。公 益广 告创 作之 所 以 陷入如 此 的窘 地 ,原 因是 多 方 面 的,譬 如 :公益 广 告创 作人 员较 少 、不 能达 到 情感 的 完全 流 露 、市 场 以及各 种媒 体 的不 重视 等 。情 感表 现是 人类 展 现 自我 的 最 直接 的方 式 ,没有 思 想上 的突 破 就不 会产 生行 为上 的变 化 。公 益广 告创 作 中的情 感表 现主要 来源 于几 个方 面 。
公益广告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最新文档

公益广告创作中的情感表达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状态的一种表现,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的综合艺术,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
这就决定了公益广告创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内在情感。
乔治.贝克在《戏剧技巧》一书中提到,如果情节或动作被视为“戏剧的中心”,那么“感情才是真正的要素”,是戏剧作品的“最重要的基础”。
19世纪德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约.埃.史格尔也曾指出“若使观众与局中人同忧共喜,只有通过激发感情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感情的情节不是情节。
”广告,即确定的组织或个人为了一定的目的,依靠付出费用,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由指定的媒体,将真实信息传播出去的一种交流活动。
广告按照目的分类,可分为商业广告与非商业广告,非商业广告即公益广告。
这里,主要讲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多使用情感诉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能让思想观念依附在易被感知的情感之上,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成功的公益广告往往直指心灵,使受众内心产生触动。
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和《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虽然情景朴实,话语简单,却惹得人们几度泪下,唤醒多少无知孩儿迷途知返,勾起万千人的知恩感恩,呼吁天下子女读懂父母心思,多回家看看,别让爱等得太迟。
在主题上,这两个广告都是走亲情路线,正如《帮妈妈洗脚》里“妈妈”的扮演者李歌所说,“拍公益广告,通过简短的真情表演,呼唤起广大观众被世俗生活打磨迟钝了的人性和爱心。
”词广告时长45秒,简短却饱含真情。
以“关爱老人,用心开始”八个字揭开帷幕,也显示了这则广告的一个主题:孝。
《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时长60秒,故事一开始就听到电话铃声响起,说明儿女未能回家,唯有通过电话轻声问候,这也为老爸的谎言埋下了伏笔,广告结尾以“多回家看看,别爱的太迟”闭幕,也显示了这则广告的一个主题:爱。
浅谈视频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捕捉和表达

浅谈视频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捕捉和表达视频公益广告是一种传播公益理念、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既要传达信息和理念,又要触动观众的情感,引发共鸣。
捕捉和表达情感诉求是视频公益广告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捕捉情感诉求和表达情感诉求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捕捉情感诉求。
一部成功的公益广告必须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观众熟悉或能够理解的情感诉求来操作他们的情绪。
要捕捉情感诉求,一方面需要对观众的情感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善于挖掘和把握广告内容中的情感元素。
对观众的情感需求进行了解是捕捉情感诉求的基础。
观众的情感需求可能包括对幸福、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渴望,以及对公平、正义、奉献等价值的追求。
了解观众的情感需求,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公益广告,让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反应。
而在广告内容中,情感元素的挖掘和把握也很关键。
情感元素是指广告中可以引发观众情感反应的内容,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音乐、图像等方式呈现。
通过一个感人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或者通过一段悠扬的音乐来引发观众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这些情感元素的运用可以让观众更容易在广告中找到情感共鸣点,进而产生对公益事业的认同和支持。
表达情感诉求。
通过捕捉观众的情感诉求,广告需要能够将这些情感诉求有效地表达出来。
要有效地表达情感诉求,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受众群体,合理的叙事结构,以及恰当的情感表达手段。
清晰的目标受众群体是表达情感诉求的前提。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因此在制作公益广告时需要明确目标受众群体。
在表达情感诉求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情感元素来满足该人群的需求,从而增加广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合理的叙事结构是表达情感诉求的关键。
叙事结构是指广告中情感元素的组织方式,包括导入、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部分。
合理的叙事结构可以让观众情感的激发和积累更加自然流畅,有效地表达情感诉求。
通过在广告中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带领观众逐渐代入并与广告发生情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帮妈妈洗脚》和《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这两个公益广告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此类公益广告。
广告从主题、镜头运用、角色塑造、道具以及音乐运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影片氛围营造和情感表达的一些手法,希望对公益广告创作实践中的创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益广告;主题;风格;镜头运用;音乐音效;对白旁白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状态的一种表现,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的综合艺术,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
这就决定了公益广告创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内在情感。
乔治.贝克在《戏剧技巧》一书中提到,如果情节或动作被视为“戏剧的中心”,那么“感情才是真正的要素”,是戏剧作品的“最重要的基础”。
19世纪德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约.埃.史格尔也曾指出“若使观众与局中人同忧共喜,只有通过激发感情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感情的情节不是情节。
”
广告,即确定的组织或个人为了一定的目的,依靠付出费用,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由指定的媒体,将真实信息传播出去的一种交流活动。
广告按照目的分类,可分为商业广告与非商业广告,非商业广告即公益广告。
这里,主要讲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多使用情感诉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能让思想观念依附在易被感知的情感之上,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成功的公益广告往往直指心灵,使受众内心产生触动。
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和《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虽然情景朴实,话语简单,却惹得人们几度泪下,唤醒多少无知孩儿迷途知返,勾起万千人的知恩感恩,呼吁天下子女读懂父母心思,多回家看看,别让爱等得太迟。
在色调上,《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统一采用灰色调,表现了岁月的沧桑感,以及空巢老人无尽的孤独。
在音乐上,《帮妈妈洗脚》中,背景音乐的选取起着很重要的陪衬作用。
本则广告借用班得瑞的《雪之梦》改变乐器而来。
班得瑞被誉为是“大自然的心灵投手”,其音乐以独特轻灵的自然之音而著称。
采撷的大自然音符滋润心灵,没有年龄限制的音乐极品,清爽的配乐,使整个效果更具空灵感。
儿子说“妈妈,洗脚!”此时背景音乐由钢琴为主转向了风琴为主的较之洪亮的音乐,似乎达到了高潮,情意更加深厚,却是依然清润悦耳。
《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中,背景音乐采用一首悲伤的钢琴曲,整个故事都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思念,无奈。
在对白旁白上,《帮妈妈洗脚》故事最后,一句“其实,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点出了整个广告的宗旨,“将爱心传递下去”。
这也是这个广告成功的关键所在,借用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宣告着很重要但在当今又好像慢慢被忽略的两件事:一、关爱孝顺老人,用心呵护,用爱向父母老人们感恩;二、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孩子学会长大。
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最后以一个疑问句“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结尾,耐人寻味,感染观众的思绪,激发观众对问题的思考,反思当下社会,儿女以各种工作忙没时间回家探亲为理由,忽视老人。
这个催人泪下的父爱故事,呼吁天下子女读懂父母的心思,多回家看看,别让爱等得太迟。
总之,通过以上对《帮妈妈洗脚》《老爸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这两个经典公益广告的主题,风格,色调,镜头运用,音乐音效,对白旁白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关爱类公益广告,在营造故事氛围和情感表达上的一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创作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