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1927年4月
12日,蒋介石 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 宁 可 枉 杀 千 人 , 不 可 使 一 人 漏 网 ”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第 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 裂,轰轰烈烈的国民 革命失败。
“分共”会议: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 国共合作破裂 (1)开始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 石在上海发 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 命志士。 (2)全面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 “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 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 成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
南京组建国民政府。
二. 宁汉合流:汪精卫发动政变后,武汉 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 并,史称“宁汉合流”。
1927年7月以后,国民党内形成了 宁、汉、沪3个集团。此外,还有粤、 桂、晋等地方势力。宁、汉双方集中了 国民党中最重要的一批领袖人物,又各 自掌握着一个政府,拥有一支军队,割 据着一大块地盘,因而成为最有分量的 势力。他们为争夺最高权力明争暗斗, 但很快地在反共的基础上开始合流。
1948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 经成熟,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军队人数 1946、6—1948、8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知识点.doc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知识点.doc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知识点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知识点一、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大革命失败后,奉系军阀张作霖仍然把持北京政府,同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形成了新旧军阀的对立。

2.国民党分裂为众多派系:政治上,形成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宁派)、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汉派)、西山会议派(沪派);军事上,蒋介石、唐生智、李宗仁、李济深、冯玉祥、阎锡山各有武装,派系斗争十分激烈。

3.宁汉两派在国民党内部最有实力。

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它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

1928年初,蒋介石改组国民政府。

4.1928年4月国民政府北伐,讨伐奉系军阀。

日本帝国主义出兵阻止,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济南惨案。

蒋介石命令部队绕道渡河,继续北伐。

奉军退回东北,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5.日本侵略者因张作霖不能完全满足其侵略要求,制造了皇姑屯事件。

国民政府劝说张学良改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改旗易帜,史称东北易帜。

新疆和热河的地方军阀已分别于同年夏天宣布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二、国民党颁布训政纲领1.1928年8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宣告训政时期开始。

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旗号,宣布统一军政实施训政。

10月,国民党中央颁布训政纲领。

通过训政,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取代了国民大会,蒋介石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所谓训政实质就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就是蒋介石独裁专制。

2.为巩固独裁统治,蒋介石采取以下手段强化国家机器:①建立一支数量庞大、装备先进的正规军,作为维护统治的支柱。

②组织中统和军统两支特务组织。

③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

3.1927年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达百万人以上,其中包括陈延年、彭湃、蔡和森和邓演达等。

三、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及中原大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为蒋介石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

3-1南京国民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3-1南京国民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1927.10,蒋介石 访日,一协调日中关 系,二向宋家求婚。 1927.12.1,蒋介石 (41岁) 和宋美龄(26 岁)在上海大华饭店 举行婚礼,证婚人是 蔡元培、余日章,介 绍人是谭延闿、何香 凝、王正廷。实际撮 合人是孔祥熙、宋蔼 龄和宋子文。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28.22---2.7 南京)
大会排斥其它派别,以蒋介石为组织部长,陈 果夫为副部长,叶楚伧为宣传部长,戴季陶为训 练部长,陈立夫为秘书长。 蒋介石控制国民党中央大权,遭到各派系的反对
训政时期约法(31.5)
蒋胡约法之争 1931. 2. 28. 蒋扣留胡汉民
5月5日,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通过 《训政时期约法》
确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虽不设 总统,但提高国府主席的权利,加强蒋介石 的独裁统治。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行 政院长、海陆空军总司令。
试论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的政治体制
2、改订新约运动
1928.7.6,外交部长王正廷发表《关于重 订新条约之宣言》,开始改订新约运动。 国民党改订新约运动 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王正廷(1882—1961),浙江 奉化人。耶鲁大学博士。中国 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
关税自主 1928.7.25 《中美关税条 约》(财政部长宋子文与美公使马克 谟)后,挪、比、意、丹、葡、荷、 英、瑞典、法、西、日本(30.5)先后 签新约。 改变协定关税为国定关税,自主制 定税率;改变关税税款由外国银行储 存而为国民党银行储存,国民政府可 自由支配;基本控制海关行政权。
国民党三大(1929.3)
蒋为排除异己,控制国民党而召开。代表406 人,蒋指派211人,圈定122人,选举仅73人。
《确定训政时期党、政府、人民行使政 权、治权之分际及方略》,认为人民之幼 稚如婴儿,“中国国民党者,即产生此婴儿 之母,既产之矣,则保养之,教育之,方 尽革命之职。” —— 训政保姆论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024版新教材)

叛 民政府

成立


随堂练习 1. 国民党一大上确定的三大政策是( D )
A.旧三民主义 B.进行北伐战争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 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 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
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B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3. 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使南京政
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是( D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张学良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 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 建立“国民政府”。
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 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 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东。北奉系军阀张作霖在 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易炸帜死。1928年底,张 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 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 统一了全国。
4.北伐军先锋: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连 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北伐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控制地区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 山东、察哈尔和直隶
5.北伐经过: 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
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并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 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2)汪精卫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

河北省任丘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2 国民革命课件 (中华书局版)

河北省任丘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12 国民革命课件 (中华书局版)

叶挺独立团激战贺胜桥。
叶挺独立团攻克武昌后, 武汉各界人士赠送“铁军” 盾牌,铁军由此得名。
今日铁军的风采
北伐军中黄埔同 学组成的宣传队 。
各路军总司令 祭陵后合影。前排 自右到左:鹿钟麟、 李宗仁、蒋介石、 冯玉祥、阎锡山 。
汀泗桥战役 中北伐军缴获敌 人的武器 。
湖北省咸宁 县汀泗桥附近北 伐军击溃军阀吴 佩孚部队的战场 旧址 。
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 图”,加强对北伐战争过程的 感性认识。培养读图能力。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的背景及其政策的了解,初步 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大革命时代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 壮烈之举,认识到先烈们的壮举是顺应时代发 展、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立报效祖国志、 做现代文明人的情感。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做出正确判断。
1926年5月1日,叶挺独立 团离开广东肇庆,挺进湘南。
叶挺独立团攻打醴陵。
1926年,叶挺 独立团出师北伐, 担任先遣队,一路 战攸县,下醴陵, 克平江,击溃汀泗 桥守敌,占领了军 事重镇咸宁后,乘 胜追击,歼灭军阀 吴佩孚精锐部队, 夺取鄂南第二门户 贺胜桥,直逼武昌 城,所向披靡,被 誉为“威震敌胆的 铁军”。
黄埔军校
孙中山任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廖仲恺任党代表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zxxkw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讲话, 左一为廖仲恺,左二为蒋介石 。
黄埔军校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澈,纪律莫放松, 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领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 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四、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26张PPT)

观察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时间轴,归纳 其换算公式:
思 考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纪年)
元年 2年 3年 民国6年
1911年 1912年1913年 1914年 1917年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
公元年=民国年+1911
考考你
检测:八路军的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
C 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
意义: 2024/1/9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国家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否定君主专制)
人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 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立法权
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 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 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袁世 凯在北京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
总结: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 材料一:在武昌起义袁胜世利后凯,军北事方实半壁力江强山大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 材料二:清末,袁世袁凯被世认凯为个是人“治威世望之高能臣”,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

第7单元 第18讲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7单元 第18讲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8讲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课标要求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3.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考点定位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政权性质。

2.民国时期的政治特点。

主题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统治1.建立过程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东北易帜背景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将他炸死标志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影响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2.国民党的训政(选必1,P15-16)(1)纲领文件:《训政纲领》,1928年。

(2)内容:①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②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③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

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评价: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3.国民党宪政(1)时间:1948年。

(2)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3)评价:披着“宪政”外衣的独裁。

最终崩溃。

4.公务员制度(选必1,P41)(1)确立: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依据: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3)内容①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

②1929年,颁布《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

③对一般在职人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

(4)评价①积极:制度规定严格;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共26张PPT)

2.某电视台准备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定为“构
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
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B )
A. 武昌
B. 南京
C. 东京
D. 广州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 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制定了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三民主义,这是“构 想共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占 领武昌城,接着又攻占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胜利,这是“浴血共和”。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职位, 这是“缔造共和”。故选B。
(2)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 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经过:
清帝退位
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
袁世凯就职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清宣统帝溥仪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一,清朝260多 年的统治结束。
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袁世凯窃取的原因有哪些?
帝国主义的支持干涉、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和妥协以及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等。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
国家主权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
国民权利 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 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3.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主要来自(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老汉深感“穷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人间世态炎凉。一奶同胞尚且如此,更何况远亲近邻?无援的他,只能苦苦支撑着。不久,他将自己的责任田转让给别人,一心伺候病妻。二百 多个夜晚,挖屎弄尿,喂吃喂喝……
妻子还是走了,他已经尽力了!
望着妻子的遗体,他深感愧疚:近四十年的相伴守护,他没给过她多少幸福快乐。
掐指折算,妻子死亡的年龄和自己的母亲竟然相同的,都是六十八岁。唉!陪伴自己一生的两个女人,命运都如此悲惨,都像是一个黄连上结的苦瓜。

他经常寻思着,妻子先走了还好点,如果自己先她而去,她该如何活下去呢?太原按摩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夏天的一场雨后,妻子在院中摔了一跤,便动弹不得了。到医院检查,是股骨断裂。她年老了,手术困难,固定好回家慢慢恢复。之后,王老汉没有考虑再带妻子外出到大医 院治疗,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妻子躺在炕上无法坐起,从喂吃到拉杂全靠他。家里的卫生状况,自不必再提,加之妻子病痛的呼喊声,时常搅得他昼夜难眠。妻子久病卧床,身上又生起了褥疮,并感染到其它部位。王老汉感到 身疲力尽,他盼望着有人能顶替分担几天,也能让他稍微缓口气。
千呼万唤,妻子的妹妹总算来了。没想到,妻妹看看家中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留下句“我家也走不开”,便匆匆离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