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

合集下载

中微量元素

中微量元素

铁肥-2为什么植物缺铁成为全国性普遍缺素问题?
• 铁元素存在有两种化合价,土壤中的铁以二价亚铁(Fe2+即有效铁)或三 价高铁(Fe3+)存在。
• 一般来说,土壤中铁含量不会低于植物的需要量,但由于土质和土壤条件 不同,常会影响植物对铁的吸收。在酸性环境中,植物对铁的吸收有效性 高,不易发生缺铁现象,但是铁在植物体中的流动性根小,老叶子中的铁 不能向新生组织中转移,因此,植物缺铁时,下部叶片常能保持绿色,而 嫩叶上呈现失绿症。铁常在运输过程中与作物产生的一些有机酸结合而固 定,从而导致距根较远的新稍部位缺铁,因此,酸性土壤中,植株高大, 产酸量高的果树仍然缺铁严重。而碱性石灰质土壤中,植物吸收铁的有效 性很低,植物从土壤中不能吸收高铁,当土壤中的pH值高时高铁多,植物 不能吸收,因此,在碱性石灰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常常出现缺铁黄化失绿 症。我国华北平原、内蒙草原、甘肃、青海的碱性石灰质土壤普遍缺铁。
DTPA是以氨基二乙酸-n为基础的衍生 物的氨羟络合剂,能迅速与钙、镁、铁、 铅、铜、锰等离子生成水溶性络合物, 尤其对高价态显色金属络合能力强, 效果明显。
•后三者,EDDHA、EDTA、DPTA是目前微肥系列中最具 潜质的产品。
Organization goes in here [Menu: View » Header and Footer]
4
中、微量营养元素肥料 发展三阶段
阶段
微量元素营养肥料
产品优缺点
第一阶段
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硫 优点:价格便宜;缺点:效
酸盐和氧化物,如硼酸、 果较差;微量元素之间存在
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 拮抗作物,阻碍其他微肥的
铜、硫酸锌、硫酸镁
吸收利用;单独分次分批施

各种肥料化合物元素含量

各种肥料化合物元素含量

各种肥料化合物元素含量肥料是用来供应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以促进其生长和发展。

肥料中包含的元素种类繁多,通常包括主要营养元素、次要营养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肥料化合物元素含量。

1.主要营养元素:主要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包括氮(N)、磷(P)和钾(K)。

-氮: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氮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尿素,其含氮量可达到46%以上。

-磷:磷元素是植物体内酶、ATP、DNA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磷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磷酸二铵,其含磷量可达到50%以上。

-钾:钾元素参与调节物质运输、渗透调节等许多生理过程。

钾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氯化钾和硫酸钾,其含钾量可达到50%以上。

2.次要营养元素:次要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次要元素,包括钙(Ca)、镁(Mg)和硫(S)。

-钙:钙元素参与细胞壁形成、离子平衡等许多生理过程。

钙肥中常见的化合物有硝酸钙和硝酸铵钙,其含钙量可达到25%以上。

-镁:镁元素参与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等许多生理过程。

镁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硫酸镁,其含镁量可达到9%以上。

-硫:硫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酶等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硫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硫酸铵,其含硫量可达到23%以上。

3.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和硼(B)等。

-铁:铁元素参与叶绿素合成、呼吸作用等许多生理过程。

铁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硫酸亚铁,其含铁量可达到30%以上。

-锰:锰元素参与叶绿素合成、呼吸作用等许多生理过程。

锰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硫酸锰,其含锰量可达到24%以上。

-锌:锌元素参与激素合成、酶活性等许多生理过程。

锌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硫酸锌,其含锌量可达到30%以上。

-铜:铜元素参与酶活性、光合作用等许多生理过程。

铜肥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硫酸铜,其含铜量可达到25%以上。

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中微量元素肥料

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中微量元素肥料

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中微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微量元素是指植物所需的量非常微小的元素,相对于植物体重来说只占极小比例,但却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营养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中存在的中、微量元素对植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营养元素。

然而,虽然土壤中含有各种中、微量元素,但并不意味着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利用。

有时土壤中一些元素的含量过低,不足以满足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求,这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土壤有时也可能富含一些元素,而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则具有毒害作用。

因此,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有时需要给植物添加中、微量元素肥料。

中、微量元素肥料是由一些营养元素制成的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以供植物吸收。

中、微量元素肥料通常包括铁、锰、锌、铜、钼、锰、镍和钴等元素。

它们可以通过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参与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保持植物健康生长。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方法多样,可以通过土壤施用、叶面喷施、根系浸泡等方式进行。

其中,土壤施用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养分追肥为例,当土壤中一些中、微量元素含量不足时,可以选择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进行施用,并与土壤混合,以供植物吸收。

叶面喷施是指将中、微量元素溶液喷洒在植物叶片上,这样可以快速补充植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通过叶片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根系浸泡是将植物根系放入含有中、微量元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使植物根系吸收溶液中的中、微量元素。

总结起来,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中、微量元素肥料密切相关。

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

然而,当土壤中一些中、微量元素含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来补充。

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多种使用方式,可以通过土壤施用、叶面喷施和根系浸泡等方式进行。

植物的微量元素资料

植物的微量元素资料

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 甜菜“黄斑病” 中毒症状:老叶失绿区中有棕色斑点, 诱发其它元素的缺乏症
小麦缺锰
高梁缺锰
水稻缺锰
菜豆轻度缺锰
大豆缺锰—— 褐斑病
葫萝卜
-Mn
+Mn
缺锰的马铃薯叶背
锰中毒的
马铃薯叶背
(四)铜
1. 生理功能:酶的组分;参与光合作用;
参与氮代谢;影响花器官发育 2. 失调症:缺乏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 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 死斑点; 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 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 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 中毒症状:叶尖及边缘焦枯,至植株枯死
椰子树缺氯的叶片
鱼尾葵缺氯的叶片
(八)镍
1.植物体内镍的含量与分布
含量:一般在0.05~5.0 mg/kg之间。
分类:根据植物对镍的累积程度不同,可分为
镍超累积型:主要是野生植物镍含量超过1000mg/kg 镍积累型:包括野生的和栽培的植物,如紫草科、 十字花科、豆科和石竹科等。 吸收形态:离子态镍(Ni2+),其次吸收络合态镍 (如Ni-EDTA和Ni-DTPA)。 运输与分布: 在木质部中镍可与有机酸或多种 肽形成螯合物,运输较迅速。镍累积型植物根系吸收 的镍主要积累在地上部,而非累积型植物根系中含镍 量高于地上部。
中毒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
水稻缺锌 ——矮缩病
玉米缺锌 ——白苗病
With Zn
Without Zn
山楂缺锌叶细窄丛生
苹 果
柑 桔
果树缺锌—— 簇叶病、小叶病
-Zn
番 茄
菠菜锌中毒
番茄锌中毒
(六)钼
1. 生理功能:作为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参与 氮代谢;

中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肥料

中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肥料

追肥(根外): 50-75kg/666.7m2
(0.02%-0.1%)
敏感作物:
紫花苜蓿,三叶草,油菜,莴苣,花椰菜,
白菜,苷蓝,芹菜,萝卜,甜菜,向日葵,葡 萄,苹果,棉花,柠檬,橄榄,豆科。
2、锰肥 缺锰病症
1、幼嫩叶片失绿黄化,叶脉和叶脉附近仍为绿色; 2、叶片带有黄色条纹、暗棕色斑点 或灰斑; 3、植株矮小,根系弱; 4、燕麦“灰斑病”、甜菜“黄斑病”。
3、锌肥
作物的缺锌症状
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生长受抑制 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弱
玉米“白苗病”(白化病)
水稻“矮缩病” 果树“小叶病”
三、锌肥的施用
常用锌肥的含量与性质
名称 硫酸锌
ZnSO4·7H2O
氧化锌
ZnO
氯化锌
ZnCl2
碳酸锌
ZnCO3
含锌% 24 80
48
52
性质
白色或淡红色晶体、 溶于水
锰肥( MnSO4·3H2O)的施用:
♥ 基肥 1-3kg/666.7m2 ♥ 种肥 2-4g/kg 种子 ♥ 叶面喷施 50-60kg/666.7m2
0.01%-0.1% 需锰较多作物:
花生,大豆,豌豆,绿豆,小麦,烟草,甜 菜,马铃薯,甘薯,黄瓜,莴苣,洋葱,萝卜, 菠菜,草莓,樱桃,苹果,桃,柑橘等。
柿子、苹果易缺镁,施镁有效。
施用方法:
• 硫酸镁基施,12.5-15kg/666.7m2。 • 根外追肥,硫酸镁溶液的浓度1%-2%为好。大田作物7-10天
喷一次,连喷数次。
• 中和碱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镁和硫酸镁效果好。
(三)硫肥
十字花科、百合科、豆科植物含硫高。
1、缺硫症状 • 叶片失绿黄化 • 症状首先在幼叶上出现 • 茎细弱,根细长而不分支,开花结实推迟,果实减少 2、硫肥的施用 常用硫肥 含硫量% 主要成分

中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肥料

中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肥料

Mo51
整理课件
Mo52
钼肥施用
钼肥 (NH4)2MoO4用量:
基肥:
0.05-0.1kg/666.7m2
种肥: 浸种 0.05%-0.1% 12小时
拌种 2g/kg
根外追肥: 0.01%-0.1%,
50-60kg/666.7m2
敏感作物:
• 豆科植物,绿肥作物,十字花科植物和蔬菜, 包括:花生,大豆,绿豆,花椰菜,菠菜,洋 葱,萝卜,油菜,棉花,玉米等,若钼供应过 量时,牧草体内会大整量理课积件 累,对人畜有害。 53
而硫酸亚铁作基肥可与10—20倍有机肥混合后施用 效果好。
• 叶面喷施0.2%—0.5%硫酸亚铁水溶液好于基施。
敏感作物:
花生,大豆,蚕豆,高梁,花椰菜,甘蓝,番 茄,观赏植物,葡萄,草莓,苹果,桃,梨,大麦, 棉花,樱桃等。
整理课件
63
微肥的一般施用方式
1、种肥 浸肥,拌种,蘸秧根 2、根外追肥
3、锌肥
作物的缺锌症状
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生长受抑制 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弱
玉米“白苗病”(白化病)
水稻“矮缩病” 果树“小叶病”
整理课件
30
整理课件
31
整理课件
32
整理课件
33
整理课件
34
整理课件
35
整理课件
36
三、锌肥的施用
常用锌肥的含量与性质
名称 硫酸锌
ZnSO4·7H2O
氧化锌
45
5、钼肥 (三)缺钼性状
1、生长不良,植株矮小; 2、叶片失绿,枯萎以至死亡; 3、籽粒不饱满,豆科根瘤发育差; 4、叶片扭曲、畸形、狭长;甘蓝、花椰菜“鞭尾病”
柑橘“黄斑病”

第九章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中微量元素肥料PPT课件

第九章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中微量元素肥料PPT课件
K2SO4、(NH4)2SO4、过磷酸钙
7. 硫肥的施用方法与技术
1)以提供硫素营养为目的石膏施用技术
石膏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
旱地作基肥, 一般每亩用量为15-26kg,将石膏粉碎后撒于地面,结 合耕作施入土中。花生是需钙和硫均较多的作物,可在果针入土后1530天施用石膏,通常每亩用量为15-25kg。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土壤与植物的中量元素营养与中量元素肥料
一、土壤中的硫钙镁素营养 二、植物体内硫钙镁元素的主要功能 三、硫钙镁肥的性质及其施用
第二节 土壤与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
一、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二、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 微量元素肥料及其施用
2024/8/2
1
第一节 土壤与植物的中量元素营养 与中量元素肥料
2024/8/2
24
第二节 土壤与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 与微量元素肥料
一、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二、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 三、微量元素肥料及其施用
2024/8/2
25
植物必需微量元素养分确认时间:
Fe Mn B Zn Cu Mo Cl
1844 1922 1923 1926 1931 1939 1954
转化:
矿物态镁↔非交换性镁↔交换性镁↔溶液镁
2024/8/2
4
(三)土壤中S的含量、形态和转化
含量:
土壤中全硫的含量主要受成土条件、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的含量影响。 温暖多湿地区,在强风化、强淋溶条件下,含硫矿物大部分分解淋失,可
溶性硫酸盐很少集聚,硫主要存在于有机质中。 干旱地区土壤中Ca、Mg、K、Na的硫酸盐则大量沉积在土层中,1:1型
3)硫参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4)许多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

2. 失调症: 缺乏症: 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
叶尖
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
片出现坏
死斑点;
官发 粒
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 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 果树“郁汁病”或
-Cu
+Cu
小麦缺铜
小麦缺铜
柑桔缺铜
缺乏 适量
过量
不同施铜量的番茄
水 稻 铜 毒
(五)锌
1. 生理功能: 作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
Fe
Mn
B
Mo
人粪尿
5.0
21.2
294.5
46.1
0.7
0.3
猪粪尿
7.0
20.1
700.2
72.8
1.4
0.2
牛粪
5.722.69来自2.7139.33.2
0.3
羊粪
14.2
51.7
2581.3
268.4
10.3
0.6
马粪
9.8
52.8
1622.1
132.2
3.0
0.4
驴粪
16.4
61.0
1134.5
镍超累积型: 主要是野生植物镍含量超过 1000mg/kg
镍积累型: 包括野生的和栽培的植物,如
紫草科、
十字花科、豆科
和石竹科等。
表 部分栽培作物的含镍量
作物
含量
作物
含量
(mg/kg干重)
(mg/kg干重)
食荚菜豆 1.7~3.7 番茄 0.43~0.48
菜豆
1.1
马铃薯 0.29~1.0
洋葱
0.59~0.84 黄瓜
55.6
113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镁在韧皮部中的移动性较强,缺镁症状 首先出现在老叶上。当植物缺镁时,其突出表现 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并出现失绿症。
豆类、甘蔗、甜菜、柑桔、葡萄、香蕉、番 茄、棉花、烟草以及芸香料作物等对缺镁敏感。
缺镁症状
缺镁植株矮小、生长缓慢,从老叶开始叶脉间失绿,叶脉 仍为绿色。禾本科植物叶子出现“连珠状”黄色条纹。多年生 果树缺镁果实小或不能发育。
形态:矿物态钙、交换态钙和溶液钙三种。
转化: 矿物态
交换态
溶液态
(二)土壤中的镁营养
含量:地壳平均含镁量为19.3g/kg,土壤全镁含量平均为5g/kg。 由于镁大多存在于较细的土粒中,粘粒和粉砂所含的镁占全镁 量的95%以上,砂质土全镁含量一般很低。
形态:矿物态、非交换态、交换态及溶液态镁。
转化:
作物缺钙的症状
• 缺钙症状首先出现在生长点如根尖、顶芽和幼 叶等部位。
• 由于钙在植株内不能转移,缺素症状出现在幼叶 和其它幼嫩组织上,新组织需要果胶酸钙形成细 胞壁,所以缺钙造成叶尖和生长点呈胶冻状。
• 根系生长差是缺钙的常见症状。严重时,生长点 坏死。缺钙根系常常变黑并腐烂。
植物缺钙症状:生长点发粘、腐烂、死亡,幼叶卷曲、畸 型、缺刻状,新叶叶缘坏死。 果树、蔬菜常见的缺钙症:
矿物态
风化
非交换态 缓慢
交换态 迅速
溶液态
(三)土壤中的硫营养
含量:世界耕地全硫在0~600mg/kg范围内,富含有机质的土 壤中可超过500mg/kg。我国土壤在100~500mg/kg之间。 形态:无机态和有机态两种 转化:无机硫 氧化与还原作用
有机硫 生物化学过程
二、植物中的钙、镁、硫素营养
肥效: (1)中和土壤酸性。 (2)消除铝毒。 (3)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 Ca、N。 (4)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病害。
施用:基肥、追肥。 用量:石灰用量决定于土壤酸度,石灰施用过量会导致有机质分 解、土壤结构破坏、降低土壤Fe、Mn、Cu、Zn、P等的有效性。
不同质地的酸性土壤第一年石灰施用量(kg/ha)经验标准
第九章、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
第一节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量元素营养及中量元素肥料 第二节 土壤与植物中的微量元素营养及微量元素肥料
一、土壤中的钙、镁、硫素营养
(一)土壤中的钙营养
含量:地壳中平均含钙为36.4g/kg。土壤全钙含量变化很大, 受土壤类型影响。土壤溶液中钙一般为10-2 mol/L,石灰性土 壤上更高,强酸性土壤上较低。
土壤酸度类型
粘土
壤土
砂土
强酸性 (pH4.5~5.0)
酸性
(pH5.0~6.0) 微酸性
(pH6.0~7.0)
2250 1125~1875
750
1500 750~1125 375~750
750~1125 375~750
375
(二)镁肥
种类: MgSO4.7H2O; MgO; Mg(NO3)2; MgCO3; MgCl2 MgSO4.K2SO4; Mg3(PO4)2; MgNH4PO4 肥效: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效镁供应水平及作物对镁肥的反应程度, 同时也受到施肥技术、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施用:基肥、追肥、根外追肥。
用量:
土壤有效镁含量小于40mg/kg即需要施用镁肥。需镁较多的作 物,施用硫酸镁(MgSO4·7H2O)的量一般150-225kg/ha为宜。根 外喷施硫酸镁的浓度为1%~2%,每公顷喷375~750kg溶液。
镁肥施用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多种营养元素失衡而影响作物正 常生长发育,导致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降低。
(一)植物中的钙素营养 含量:植物含钙量0.5-3%。豆科、甜菜、莴苣、甘蓝等需 钙较多,谷类、马铃薯等需钙较少。 分布:茎、叶中较多,根、果实、籽粒中较少。 形态:Ca在植物体内以果胶酸钙的形态存在,是细胞 壁、果胶质的结构成分。
生理功能
➢细胞壁中果胶质的组成成分,缺钙细胞壁不能形成。 ➢调节细胞质膜透性,使其吸收离子具有选择性。 ➢影响植物体内NO-3还原。 ➢多种酶的激活剂。 ➢中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调节体内pH,并能和K配合, 调节原生质状态。
黄豆施硫
苜蓿-分蘖减少,新叶呈浅黄绿色
棉花-新叶发黄,叶柄变红
小麦-有硫和无硫
烟草-新叶呈均一的浅黄绿色,叶片小,节间短
油菜-叶片呈杯状向内,叶背变红
菠萝-左:未施硫肥,右:施用硫肥
结球甘蓝-叶片变形,叶片带紫红色
油菜缺硫:花序小,花色退黄呈白色
三、中量元素肥料
(一)钙肥 种类: 生石灰 CaO 熟石灰 Ca(OH)2 碳酸石灰 CaCO3 石膏 CaSO4 CaCl2 其它含钙的磷肥、含钙的钾肥。
用量的确定除了应考虑土壤、作物硫供需状况外,还要考虑 到各元素间营养平衡问题,尤其是氮、硫的平衡。一些试验表明, 只有在氮、硫比接近7时,氮、硫才能都得到有效的利用。
植株N/S:豆科 17/1 ;禾本科 14/1 。
思考题目
1.举例说明养分再利用程度与缺素症发生部位的关系 (木质部没有完全形成,主要靠韧皮部运输)
马铃薯缺镁
二、植物中的钙、镁、硫素营养
(三)植物中的硫素营养
含量:植物体内硫(S)含量0.1-0.5%,十字花科、豆科、 百合科需硫较多。 吸收:土壤中的SO42-,大气中的SO2,都可同化后形成硫的 有机化合物。大气中SO2为36μg/m3,超过500μg/m3叶片会受 害。
生理功能
➢ 硫是蛋白质和多种酶的成分 ➢ 硫是植物体内生物活性物质 ➢ 硫参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固氮等作用。 ➢ 硫是十字花科种子中芥子油,葱、蒜中蒜油的成分。
2.植物缺钙的典型症状,钙肥的肥效。 3.植物缺氮、缺镁、缺硫的症状
植物对硫的需求与缺硫症状
植物需硫量因植物的种类、品种、器 官和生育期而有所不同。
十字花科植物需硫量较多,豆科植物 次之,禾本科植物很少。
一般认为,当植物的硫含量(干重) 低于0.2%时,植物会出现缺硫症状。
缺硫症状
植物缺硫时影响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合成,症状与缺N类似。 作物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其症状为株型矮小,分蘖分 枝小,叶片失绿黄化,并向上卷曲,变硬、易碎,过早脱落。 缺硫症状常出现在植物顶部较幼嫩的部位,这是因为硫在植物 体内的移动性较小,这一点与氮素明显不同。
白菜、甘蓝、莴苣----新叶叶焦病(干烧心) 番茄、辣椒、西瓜----顶腐病 苹果、梨----苦痘病、水心病 花生----空壳
番茄脐腐
番茄脐腐
二、植物中的钙、镁、硫素营养
(二)植物中的镁素营养
含量:干物重的0.04~0.7%,正常叶片中含量0.2~0.25%,低于0.2 %植物易出现缺镁症。 分布:种子>茎、叶>根、块根、块茎>豆科>禾本科 吸收:吸收形态Mg2+,镁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缺乏时从下部老 叶开始。
生理功能
➢镁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素含Mg 2.7%。 ➢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 ➢镁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镁参与DNA和RNA的生物合成。 ➢镁能促进Va、Vc的生物合成,提高水果、蔬菜的品质。
植物对镁的需求与缺镁症状
农作物对镁的吸收量平均为10-25kg/ha。 植物体镁的临界浓度因植物种类、品种、器官 和发育时期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单子叶植物镁临界值比双子叶植物低。 一般来说,当叶片含镁量大于0.4%时,表明供 镁充足。
(三)硫肥
种类: 生石膏 CaSO4 .2H2O 熟石膏 CaSO4 .1/2H2O K2SO4、(NH4)2SO4、过磷酸钙
施用:基肥、根外喷施、沾根处理。温带地区,硫酸盐类等可 溶性硫肥春季使用效果比秋季好。热带、亚效硫<16mg/kg时,施硫才会有增产效果,若有效硫 >20mg/kg,除喜硫作物外,一般无增产效果。在不缺硫的土壤上 施用硫肥不仅不会增产,甚至会导致土壤酸化和减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