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560个,高考易错成语大全
高考常用易错成语

高考常用易错成语第一篇:高考常用易错成语常见易错成语常见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
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久假不归:指长期节育借用而不归还。
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
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 前面常加否定词,如“难以望其项背”。
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
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坐地分赃:赃,赃物。
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不(能)赞一词:赞,参与。
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
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
高考易错成语8篇

高考易错成语8篇高考易错成语11.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易错点)易误解为:空谷中的脚步声。
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错点)易误解为:多次试验或考试不成功。
3.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易错点)易误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很可怜。
4.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
指变得很糟,贬义。
(易错点)易误解为:变化很大。
5.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易错点)易误解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6.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看问题片面;观察不细致。
7.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易错点)易误解为:七月的天气很炎热。
8.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易错点)易误解为:吞吞吐吐或期望。
9.气冲霄汉:形容魄力非常大,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气节。
(易错点)易误解为:怒气冲天。
10.翘足而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易错点)易误解为:翘起脚来等待。
11.轻于鸿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关紧要。
12.求全责备:比喻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易错点)易误解为:责备。
一三.人浮于事: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踏实,轻浮。
14.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强调人多的坏处。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很多的情景。
壹五.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易错点)易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6.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易错点)易误解为:水落石出或穷形尽相。
一qi.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易错点)易误解为:上下联手或舞动双手。
18.十室九空: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人民贫困破产或流亡的悲惨景象。
(易错点)易误解为:大多数室内空无一人。
19.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错点)易误解为:首先,冲在最前面。
20.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以及解释

高考高频易错成语以及解释
1. 井井有条:形容事物井然有序,井井有条的样子。
2.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或无益的事情。
3.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4. 杀鸡取卵:比喻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长远利益。
5.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而不主动努力。
6. 蚍蜉撼树:比喻力量或本领太小,想超越自己力量范围的事情。
7.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或炫耀自己。
8. 杯水车薪:比喻对大事采用不恰当或不适当的办法。
9. 杀一儆百:杀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10. 月下老人:传说中主管人间事务的神仙。
11. 闭门造车:形容只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做事情,不考虑实际情况。
12. 独一无二:形容没有其他同类,独特无比。
13. 自相矛盾:指自己的话或行动中有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
14. 弄巧成拙:本意是指本来打算巧妙地达到某种目的却反而使事情变得更坏。
15.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毫不退缩。
16. 白驹过隙:比喻时光过得很快。
17. 寅吃卯粮:比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18.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事物内在道理的人讲道理,不会引起对方的理解。
19. 脱颖而出:比喻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具有特殊才能或优异表现。
20. 明哲保身:比喻在危险或困境中能够保全自己,做到自我保护。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在高考语文中,成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也是考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常考易错的成语知识点,供考生参考:一、相近成语易混淆1.西装革履、儿女亲家区别:西装革履形容人穿着整齐,儿女亲家形容儿女的婚姻关系。
例句:他一身西装革履,非常帅气。
她的儿女亲家是我们家的邻居。
2.五光十色、花团锦簇区别:五光十色形容色彩丰富多彩,花团锦簇形容物品呈现出众多绚丽的景象。
例句:夜市的灯光五光十色,非常炫目。
他的生日蛋糕上摆满了花团锦簇的巧克力。
3.成千上万、无数区别:成千上万强调数量众多,无数强调数量无法计算。
例句:这次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无数个可能。
4.内外交困、外强中干区别:内外交困形容内外困难重重,外强中干形容表面看起来强大,但实际上内部存在问题。
例句:公司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需要共同努力才能突破。
这家公司表面上发展很好,但实际上外强中干,存在很多问题。
5.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区别:半途而废指做事未完成就放弃,前功尽弃指之前的努力被毁于一旦。
例句:他经常半途而废,很难坚持做完一件事。
她本来成绩很好,但考试前的放松使得前功尽弃。
6.见仁见智、对牛弹琴区别:见仁见智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牛弹琴指向不懂的人讲解。
例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仁见智。
你对我解释这个问题就像对牛弹琴,我完全听不懂。
二、易混淆成语的错用1.莫名其妙(词语)误用为:模棱两可(词语)莫名其妙:表示不可思议,说不出个所以然。
模棱两可:表示含糊不清,言不达意。
2.寸步不离(词语)误用为:步步为营(词语)寸步不离:表示紧紧跟随,形影不离。
步步为营:表示谨慎行事,一步一步地前进。
3.有机可乘(词语)误用为:有余可乘(词语)有机可乘:表示能够抓住机会,获取利益。
有余可乘:表示存在弱点,可以被人攻击。
4.观望时机(成语)误用为:踌躇满志(成语)观望时机:表示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动。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精编版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60例(181~210)语文综合知识

2021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60例(181~210)|语文综合知识-2021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60例(181~210)181。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ﻭ182.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ﻭ183.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ﻭ184.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ﻭ185.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ﻭ186.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ﻭ187.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88.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9. :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0.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ﻭ191.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ﻭ192.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ﻭ193。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194.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ﻭ195.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ﻭ196.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人满为患”之类。
197.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ﻭ198.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ﻭ199.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ﻭ200.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500个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大全及成语解释

高考常考成语大全高考常考易错1.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比喻人反复无常。
2.责无旁贷——贷: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
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4.众口铄金——铄:熔化。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5.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
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6.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
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7.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8.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9.昭然若揭——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
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10.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1.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
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
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12.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13.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
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14.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5.置之度外——度:考虑。
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6.众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
17.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18.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
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
指不予理睬。
19.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
易错字四字成语大全

易错字四字成语大全1.一差二错: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2.阴差阳错: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3.一差半错:指变故,差错。
4.议论纷错: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5.阴阳交错:所指把阴和阳搞差了。
后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6.他山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7.棋布错峙:莫费特对局双方所着棋子般交叠交战。
8.千差万错:指差错很多或很大。
9.犬牙相错:弄错:交叉,间或。
比喻交界线很坎坷,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也比喻情况繁杂,双方存有多种因素参差交叠。
10.骈兴错出:指不断涌现。
11.偭规错矩:偭:违反;规、矩:标准、法则和习惯。
指违反发生改变正常的法则。
12.忙中有错:在慌张忙乱中照顾不周而产生差错。
亦作“忙中有失”。
一差二错:可能将出现的不幸或差错。
阴差阳错: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一差半错:指变故,差错。
议论纷错: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阴阳交错:所指把阴和阳搞差了。
后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他山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棋布错峙:莫费特对局双方所着棋子般交叠交战。
千差万错:指差错很多或非常大。
犬牙相错:错:交叉,错杂。
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也比喻情况繁杂,双方存有多种因素参差交叠。
骈兴错出:指不断涌现。
偭规错矩:偭:违背;规、矩:标准、法则和习惯。
指违背改变正常的法则。
忙中有错:在惊慌失措KMH中照料不周而产生差错。
亦并作“忙中有失”。
一、容易写错的一百个字(括号中的字为正字)1.按(安)装2.甘败(拜)下风3.自抱(暴)自弃4.针贬(砭)5.泊(舶)来品6.脉博(搏)7.松驰(弛)8.一愁(筹)莫展9.穿(川)流不息10.精萃(粹)11.重迭(叠)12.渡(度)假村13.防(妨)碍14.幅(辐)射15.一幅(副)对联16.天翻地复(覆)17.言简意骇(赅)18.气慨(概)19.一股(鼓)作气20.悬梁刺骨(股)21.粗旷(犷)22.食不裹(果)腹23.震憾(撼)24.凑和(合)25.侯(候)车室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28.一如继(既)往29.草管(菅)人命30.娇(矫)揉造作31.挖墙角(脚)32.一诺千斤(金)33.不径(胫)而走34.峻(竣)工35.不落巢(窠)臼36.烩(脍)炙人口37.打腊(蜡)38.死皮癞(赖)脸39.兰(蓝)天白云40.鼎立(力)相助41.再接再励(厉)42.老俩(两)口43.黄梁(粱)美梦44.了(了)望45.水笼(龙)头46.杀戳(戮)47.痉孪(挛)48.美仑(轮)美奂49.罗(啰)唆50.蛛丝蚂(马)迹51.萎糜(靡)不振52.沉缅(湎)53.名(明)信片54.默(墨)守成规55.大姆(拇)指56.沤(呕)心沥血57.凭(平)添58.出奇(其)不意59.修茸(葺)60.亲(青)睐61.磬(罄)竹难书62.入场卷(券)63.声名雀(鹊)起64.发韧(轫)65.搔(瘙)痒病66.欣尝(赏)67.谈笑风声(生)68.人情事(世)故69.有持(恃)无恐70.额首(手)称庆71.追朔(溯)72.鬼鬼崇崇(祟祟)73.金榜提(题)名74.走头(投)无路75.趋之若骛(鹜)76.迁徒(徙)77.洁白无暇(瑕)78.九宵(霄)79.渲(宣)泄80.寒喧(暄)81.弦(旋)律82.尤(犹)如猛虎83.膺(赝)品84.不能自己(已)85.竭泽而鱼(渔)86.滥芋(竽)充数87.世外桃园(源)88.脏(赃)款89.醮(蘸)水90.蜇(蛰)伏91.装祯(帧)92.饮鸠(鸩)止渴93.坐阵(镇)94.旁证(征)博引95.灸(炙)手可热96.九洲(州)97.床第(笫)之私98.姿(恣)意妄为99.编篡(纂)100.做(坐)月子另外,还经常错的字有:象(像)什么;渡(度)过,指时间的,不带三点水;渡河、渡过困难,要带三点水;家俱(具);仲(中)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成语及解释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31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
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2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33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34 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35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与”置之不理”不同。
36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37 弹冠相庆:贬义。
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38 期期艾艾:口吃,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
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0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1 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2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43 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44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45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46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
强调主观目的。
47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
强调客观效果。
48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49 处心积虑:贬义。
褒义用“殚精竭虑”。
50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51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53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54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5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褒义。
56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57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58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59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60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61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62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63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64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65 赏心悦目:主浯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66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67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68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69 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70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71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72 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73 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
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74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75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76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
指变得很糟。
77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78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
与教训无关。
79 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80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81 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
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82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83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84 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85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86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87 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88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89 若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90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1 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92 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93 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94 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95 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96 不以为然:不赞同。
97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98 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99 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100 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101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102 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
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103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104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105 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106 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107 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108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09 不刊之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110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万巷皆空”意。
111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112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褒义。
113粉墨登场:贬义。
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114饮鸩止渴:贬义。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11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116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很多,难以说完。
多指罪恶很多。
117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易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118狗尾续貂:比喻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
一般用作贬义,或用作自谦。
119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注意语境。
易犯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20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也指一言不发。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