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排课系统毕业设计Word版
毕业设计-排课管理系统[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排课管理系统[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d537dde2bd960591c6772c.png)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排课管理系统电大分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系统概述 (4)1.1排课管理系统概述 (4)1.2排课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4)第二章系统分析 (5)2.1 编程环境选择 (5)2.2设计大纲 (7)第三章设计内容 (9)3.1实现功能 (10)3.2功能与模块的设计 (10)3.3数据库设计 (10)3.4数据表设计 (11)第四章系统流程图设计与分析 (14)4.1登陆系统流程图 (14)4.2主界面中课表生成部分流程图 (14)4.2.1班级管理流程图 (14)4.2.2班级课程处理流程图 (15)4.2.3课表生成部分流程图 (16)4.2.4报表输出功能 (17)4.3其它模块设计说明 (18)第五章设计进程 (19)第六章结论和总结 (20)致谢 (22)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程序清单引言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在中小学中用计算机管理排课的意义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排课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大专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
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三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中小学进行更有效的课程管理。
排课系统毕业论文_设计说明

第一章系统概述1.1系统开发背景与目的意义1.1.1系统开发背景计算机的发展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真正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来,时期还不是很长。
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体现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许多的计算机产品,相关软件的研制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计算机也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了。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研究是现在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教育与教学,在这一环节当中学习计算机,利用计算机相当重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课堂,网络学习,少去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很多不便,例如:时间上的自由选择、学生面对老师的一种紧和窘迫、学习和解答的与时和快捷等等问题。
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上都可以省去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计算机教学现在各大高校以与企事业单位中也已经较多的开始应用了。
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实践更是方便多多,省去了以前很多的麻烦手续,省去了不必要的诸多申请和批准,现在运用计算机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相对的办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主开发应用计算机的一种兴趣和潜力。
计算机的大容量硬盘存储,高性能高效率的CPU处理器,为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提供了完备的后备力量,为用户省去了后顾之忧。
而且计算机的的功能齐全比我们人力的要快很多倍,省去了很多的人力劳动,进一步真正实现了自动化的教学和管理。
基于现代化教学和师学院实际情况的要求,开发了该院系教学管理系统。
1.1.2系统开发的目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的普与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解决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虽然现在软件的数量如雨后春笋,但依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尤其是用于学校院系教学管理方面的软件。
为了适应这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发展,有力地促进教学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满足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低成本投入,提高办公效率。
最大限度地适应于各种软硬件环境,兼顾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适用于不同水平用户群的通用性要求,以尽可能低廉的投入而获得尽可能高效的教学效益的经济性要求。
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_设计说明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排课问题从数学上讲,是一个在时间、教师、学生和教室四维空间,以教学计划和各种特殊要求为约束条件的组合规划问题,其实质就是解决各因素之间的冲突。我们分析了国内外对排课问题的研究,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的特点,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思想及优先级算法。该算法通过划分等价类、计算优先级等方法降低了课程调度的算法复杂性,从而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获得较为满意的排课结果。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作 者 签 名: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基于BS的自动排课系统毕业设计正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在的社会,信息的各种操作都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当今,素质化教育也在校园内不断地得到深化。
自动排课模式也在许多的学校内开始遍布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被取代了。
自动化排课系统,可以满足学校教务处对于排课管理的需求,减少教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降低排课中的并发和错选等问题。
学生通过网页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选课,节约了大量统计时间;教务人员通过设置排课规则快速的完成课程的安排,易于调整修改;教师可以快速方便的安排课程信息。
该系统采用数据集中管理、统计分布式管理。
自动排课系统的系统设计是基于JSP技术的,它具有灵活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全面设计。
自动排课系统,采用一个简单的界面,操作方便,灵活,实用,有效的简化了自动排课管理系统的过程,大大提高了自动排课系统的效率,使之更加系统化体系化、标准化、自动化,具有优良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系统采用标准的MVC三层架构,包括表示层、控制层和业务层三个部分,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
这个项目具体是运用了JSP,提高系统的运行性和安全性,并且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和操作。
系统主要实现了教师列表、班级列表、学生列表、教师列表、课程列表、排课列表、管理员列表等功能模块,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自动排课;B/S 模式;MVC;JSP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needs of high-quality computer software. Today,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re constantly deepened campus. Smart Scheduling model is also in many schools throughout the beginning, whil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was gradually replaced. Intelligent Scheduling System, arrang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chool management for Academic Affairs,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academic staff while reducing concurrency and arranging the wrong choice and other issues. Student enrollment at any time via the web can save a lot of statistical time; rapid completion of the academic staff by organizing courses set Scheduling rules, easy to adapt and modify; teachers can quickly and easily arrange course information. The system uses a centralized data management, statistical distributed management.Senate elective system design management system is based on JSP technology, it has a flexibl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a comprehensive design of the entire system. Academic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that uses a simple interface, easy to operate, flexibl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simplifies the Senate elective process,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to make it more systematic system, standardization, automation with excellent availabi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The system uses three standard MVC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 presentation layer, control layer and service layer three parts, reducing the complexity of system development. The main use of JS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security, and easy to maintain and operate. System is mainly to achieve the teacher lists, class lists, list of students, teachers, lists, list of courses, arranging the list, the list of administrators and other functional modules, with good usability.Key words : Academic Course management; B / S mode; MVC; JSP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 -1.3 本课题主要工作.......................................................................................................... - 2 -2 系统相关技术........................................................................................................................ -3 -2.1 J2EE技术 ...................................................................................................................... - 3 -2.2 MVC模式...................................................................................................................... - 3 -2.3 B/S结构......................................................................................................................... - 3 -2.4 数据库技术.................................................................................................................. - 3 -2.5 本章小结...................................................................................................................... - 3 -3 系统需求分析.................................................................................................................... -4 -3.1 系统总体目标.............................................................................................................. - 4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 4 -3.2.1 操作可行性分析................................................................................................ - 4 -3.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4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5 -3.4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5 -3.5 系统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 6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7 -4.1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 7 -4.2 系统架构设计.............................................................................................................. - 7 -4.3 数据库设计.................................................................................................................. - 9 -4.3.1 数据库的选定.................................................................................................... - 9 -4.3.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9 -4.3.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12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15 -5.1 数据库连接实现........................................................................................................ - 15 -5.2 系统登录实现............................................................................................................ - 16 -5.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17 -5.3.1 管理员功能模块的实现.................................................................................. - 17 -5.3.2 学生功能模块的实现...................................................................................... - 22 -5.3.3 教师功能模块的实现...................................................................................... - 23 -6 系统测试.............................................................................................................................. - 25 -6.1 软件测试.................................................................................................................... - 25 -6.2 功能检测.................................................................................................................... - 25 -6.3 系统配置要求............................................................................................................ - 25 -6.4 测试内容.................................................................................................................... - 25 -6.5 测试结果.................................................................................................................... - 29 -6.6 本章小结.................................................................................................................... - 29 - 结论.................................................................................................................................. - 30 - 参考文献............................................................................................................................ - 31 - 致谢.................................................................................................................................. - 32 -1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20世纪末,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将人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如今已经成为解决很多工程问题的必要途径。
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文章标题:探索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摘要: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探讨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应用场景,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目录一、引言二、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原理1. 智能排队系统的概念和作用2. 设计原理的基本框架3. 数据处理与分析4. 技术应用与实现三、智能排队系统的实现方法1. 硬件设备的选择与布置2. 软件系统的开发与集成3. 网络互联与智能化管理四、智能排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1. 医院门诊排队系统2. 商场购物排队系统3. 政府办事大厅排队系统五、总结与展望六、个人观点与理解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智能排队系统作为智能化技术的一种,其设计与实现也日益受到重视。
智能排队系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排队人员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极大地提高了排队效率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对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原理1. 智能排队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智能排队系统是一种基于科技手段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排队人员进行智能化的引导、监控和管理,以提高排队效率和用户体验。
其设计原理可分为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2. 设计原理的基本框架智能排队系统的基本框架包括排队智能化引导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排队信息显示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对排队人员的智能化管理。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排队系统需要对大量的排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实现排队效率的优化和管理的智能化。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智能排队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4. 技术应用与实现在设计智能排队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实现方式,例如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以实现系统的高效智能化管理。
智能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毕业设计题目智能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学号082402**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级2班指导教师***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答辩日期***智能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ntelligence class arran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082402**前言1958年美国首先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即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从而也引出了另外一个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其多种定义以及根据在实际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系统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处理的人机系统,它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利用过去、当前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管理与决策。
它具有以下特征:(1)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一个人机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数据库为中心的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网络化的系统。
(5)管理信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数据处理系统.由于企业类型不同,企业的战略计划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等因素,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动能会不同。
但是从抽象意义上来说,无论什么企业,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相同。
一般分为数据处理、辅助管理决策两大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完成企业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提供信息服务。
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辅助管理决策功能即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结构化决策问题,采用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学科中提出的定量方法,建立问题的模型,求解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斯隆认为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为四类:(1)事务型:是一种例行处理要求,辅助日常事务。
例如商业企业的商品进销存的管理。
(2)异常型:其处理要求是当某状态超出事先设置的阈值,则系统能够发出警报.例如财务中对某些科目设置报警值,一旦超值则对该科目的开支进行控制。
智能排课系统(参考文档)

智能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排课,是给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给每个班的课程安排时间和地点。
排课工作在教学管理中很重要也很繁琐,计算机智能排课系统,可以降低排课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排课中的人为因素[1-2]。
但排课问题属于NP问题,即无法直接得到答案,只能通过猜测获取可能结果。
通常NP问题虽无答案,却有算法,算法不能直接告诉答案,但可以用来判断可能的结果是否正确可行。
因此,要做好排课工作,提高排课效率,实现智能排课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校的排课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和实现了该功能,此系统主要被分为三个部分:界面的设计、排课算法的设计、以及报表的自动生成。
本系统是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前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平台的管理系统。
关键词:智能排课、贪心、分治、Visual Studio 2005、SQL Server 2005。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4)1.1系统开发背景 (4)1.2系统开发环境及方法 (4)1.2.1.开发环境 (4)1.2.2开发方法 (6)2 可行性分析 (7)2.1技术可行性 (7)2.2经济可行性 (7)2.3操作可行性 (8)2.4法律可行性 (8)3 系统需求分析 (9)3.1系统功能需求 (9)3.2系统非功能需求 (9)3.2.1排课中的基本原则 (9)3.2.2排课的基本要求 (10)4 总体设计 (11)4.1系统总体构架 (11)4.2系统功能结构 (11)4.3排课算法 (12)4.3.1目前常用算法 (12)4.3.2 排课问题描述 (13)4.3.3 排课问题的数学表示 (14)4.3.4排课问题的优先级问题 (14)4.3.5算法思想 (15)4.3.6 算法分析 (16)5 数据库设计 (17)5.1系统数据表 (17)5.2UML建模图 (17)5.3数据字典 (18)5.4数据库关系图 (21)6 详细设计与实现 (22)6.1数据库访问模块 (22)6.2条件设置模块 (25)6.3教学计划模块 (28)6.4排课模块 (29)6.5课程表查询模块 (47)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向高校教务管理的智能排课系统设计

面向高校教务管理的智能排课系统设计智能排课系统在现代高校教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课程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传统的手工排课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务管理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个面向高校教务管理的智能排课系统至关重要。
该系统旨在提高排课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优化课程安排,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智能排课系统应当具备强大的算法和智能化的特征。
为了准确满足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系统必须具备自动排课的能力,并能根据教务管理需求和约束条件进行合理的排课。
该系统应能根据不同的排课目标(如教室利用率最大化、教师空闲时间最大化)制定相应的排课策略。
同时,系统应当考虑到课程之间的冲突,如教室冲突、教师冲突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次,智能排课系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便捷的界面和友好的用户体验。
教务管理人员应能够轻松地操作系统,实现排课的各项功能。
系统应提供直观的课程信息展示、教师信息管理、教室资源管理等功能,以方便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决策。
同时,系统还应提供多种查询和统计功能,便于教务管理人员对排课结果进行监控和分析。
另外,智能排课系统还应当具备灵活的定制性。
高校的教学需求千差万别,所以系统应当具备灵活的配置选项,以满足不同高校的特定需求。
例如,系统应支持设置不同优先级的课程,以确保优先级较高的课程能够得到合理安排。
另外,系统还应支持对排课结果进行手动调整,以满足特殊需求或不可预测的情况。
此外,智能排课系统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数据管理和安全性能。
高校的教务管理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包括课程安排、教师信息、学生信息等。
因此,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遵守相关的隐私法规。
另外,系统还应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应对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的情况。
最后,智能排课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高校教务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系统必须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智能排课系统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0802 学生姓名:孙鹏指导教师:赵振江论文提交日期: 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 年月日内容摘要排课问题是所有教育行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尤其针对高校纷繁复杂的课程和专业,一直没有很好解决方法。
但这又是每个学校在每个学期都会碰到的必修课。
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在分析以往一些排课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排课系统的设计方法,对一些具体的问题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希望对于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此系统主要被分为三个部分:界面的设计、排课算法的设计、以及报表的自动生成。
纵观全局,我们确定用Visual Basic 语言作为程序设计语言以及运用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作为后台的数据库支持。
关键词:排课、排课系统、设计、高校AbstractCourse arranging Problem is a problem which work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facing. Especially, there is no a good solution for this matter of the college. However, it is also a necessary administration task for every school in every semester. This essay, with the correlative theory’s guida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some courses-arraying software, proposes a design method of commonly used courses array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college, and solves some of the certain problems. Hoping it is useful for the relative department. The system consist of three parts: the interface design, the algorithm of Course Timetable system, and printing the tables. On the whole, we decided to use VB computer language to design and SQL Server 2000 Data Base to support.Key words: courses arranging; courses arrangement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college目录一. 绪论 (1)1.1 背景与意义 (1)1.2 课题研究内容 (1)二. 方案设计与论证 (2)2.1 可行性研究 (2)2.1.1 系统目标及任务 (2)2.1.2 开发工具的选择和介绍 (2)2.1.3 对现有的排课系统的分析 (2)2.1.4 系统的逻辑模型 (2)2.1.5 系统的可行性 (2)2.1.6 成本效益分析 (2)2.2 需求分析 (2)2.2.1 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 (2)2.2.2 系统的功能要求 (2)2.2.3 系统的性能要求 (2)三. 总体设计 (2)3.1 模块设计 (2)3.2功能分解 (2)3.3数据库设计 (2)3.3.1定义属性表 (2)3.4 排课系统总构架 (2)四. 详细设计 (2)4.1 用户界面设计 (3)4.1.1简单易用和个性化需求 (2)4.1.2对数据的查询 (2)4.1.3系统菜单功能 (2)4.2 课程表的生成 (3)4.2.1班级课程表查询打印设计 (2)4.2.2教师课程表查询打印设计 (2)4.2.3教室课程表查询打印设计 (2)五. 测试 (2)5.1 排课系统功能测试 (3)5.2 排课系统课表合理性测试 (3)5.3 该系统的不足和改进方案 (3)六. 结论 (3)6.1 软件设计小结 (3)智能排课系统一.绪论1.1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然而,在高校这个知识密集的地方,如何才能提高办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这是一个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
应用信息化来改造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一个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各高校办公自动化工作的推进,教务管理自动化也被摆上了日程。
在教务工作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项就是每学期的课程排定工作。
由于教工、教室和设备的相对紧张,如何进行合理地安排和分配,从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而人工进行排课不仅任务重,效率低,而且易出错,难于维护,想要排出一张各方面都满意的课表非常困难。
并且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手工排课的难度和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1.2课题研究内容排课系统正是为了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教务工作自动化,解决排课这一老大难问题的教务办公软件。
尤其针对高校的排课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但是此问题又是每个学校在每个学期都会碰到的必要行政作业。
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在分析以往一些排课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高校通用排课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对一些具体的问题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但是,由于技术、经验的有限和数据量过大,目前我们很难做出一个满足所有需要的排课系统。
因为它不仅要考虑到教室冲突问题和教师冲突问题,还要考虑到分段课、单双周课时的资源利用问题;另外由于高校的教学特点,还要处理合班课、分班课、体育课与选修课等特殊课程。
针对这些问题,在此专门对数据库设计作了一些探索,并于架构的选择和模块的划分上经过精心调整,在菜单的设计上也体现了人性化的操作。
该设计贴近用户需求,功能完整,架构合理,并用大量的框图模型体现了系统的规划。
本软件使用Microsoft Basic 6.0进行编写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相连接。
数据库的特点:1.实现数据共享 2.实现数据独立3.减少了数据冗余度 4.避免了数据不一致性 5.加强了对数据的保护。
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通常是由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两部分组成,它们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设计和开发出来的。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2.1可行性研究2.1.1系统目标及任务本软件主要是适用于高等学校教务部门的办公软件,运用此软件,可以免去工作人员繁忙而枯燥的手工排课过程,直接通过计算机进行排课。
我的任务是完成排课系统的界面设计以及排课后报表的生成2.1.2开发工具的选择和介绍针对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大量软件和开发工具,经过认真分析其优缺点,结合排课系统的需要和目前的硬件环境,我们选用微软WINDOWS平台下的Visual Basic 6.0(简写为VB6.0)作为软件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进行连接。
作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Visual Basic是一个非常理想选择。
Visual Basic 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程序。
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Windows的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而且程序开发人员不必具有C/C++编程基础。
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以及动态链接库(DLL)、动态数据交换(DD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访问(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总的来说,Visual Basic具有以下特点:1、可视化编程用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时,都是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来设计用户界面,在设计过程中看不到界面的实际显示效果,必须编译后运行程序才能观察。
如果对界面的效果不满意,还要回到程序中修改。
有时候,这种编程-编译-修改的操作可能要反复多次,大大影响了软件开发效率。
Visual Basic提供了可视化设计工具,把Windows界面设计的复杂性“封装”起来,开发人员不必为界面设计而编写大量程序代码。
只需要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在屏幕上画出各种“部件”,即图形对象,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
Visual Basic自动产生界面设计代码,程序设计人员只需要编写实现程序功能的那部分代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
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0版以后的Visual Basic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它与一般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不完全相同。
在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由程序代码和数据组成,是抽象的概念;而Visual Basic则是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OP),把程序和数据封装起来作为一个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赋予应有的属性,使对象成为实在的东西。
在设计对象时,不必编写建立和描述每个对象的程序代码,而是用工具画在界面上,Visual Basic自动生成对象的程序代码并封装起来。
每个对象以图形方式显示在界面上,都是可视的。
3、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是在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结构,接近于自然语言和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
Visual Basic语句简单易懂,其编辑器支持彩色代码,可自动进行语法错误检查,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且使用灵活的调试器和编译器。
Visual Basic是解释型语言,在输入代码的同时,解释系统将高级语言分解翻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并判断每个语句的语法错误。
在设计Visual Basic程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运行程序,而在整个程序设计好之后,可以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EXE),脱离Visual Basic 环境,直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
4、事件驱动编程机制Visual Basic通过事件来执行对象的操作。
一个对象可能会产生多个事件,每个事件都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响应。
例如,命令按钮是一个对象,当用户单击该按钮时,将产生一个“单击”(CLICK)事件,而在产生该事件时将执行一段程序,用来实现指定的操作。
在用Visual Basic设计大型应用软件时,不必建立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的程序,而是编写若干个微小的子程序,即过程。
这些过程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由用户操作引发某个事件来驱动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由事件驱动程序调用通用过程来执行指定的操作,这样可以方便编程人员,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