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原理教学文案
立体裁剪教案

立体裁剪教案【教案名称】立体裁剪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会使用剪刀和纸张进行立体裁剪,创作出各种有趣的立体造型作品。
【教学目标】1. 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掌握常见的立体裁剪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美感。
【教学内容】1. 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分类1.1 立体裁剪的定义和特点1.2 常见的立体裁剪形式:折纸、剪纸、剪贴等2. 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2.1 工具准备:剪刀、纸张、胶水等2.2 刀法技巧:直线剪、曲线剪、剪贴等2.3 技巧训练:练习不同形状的剪刀动作3. 立体裁剪的实践活动3.1 制作简单的几何体:立方体、圆柱体等3.2 制作动物和植物形象:小鸟、花朵等3.3 制作场景和建筑物:城堡、风车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立体裁剪作品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2.1 介绍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特点。
2.2 详细讲解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工具准备。
3. 技巧训练:3.1 给学生分发不同形状的纸张,让他们练习不同的剪刀动作,如直线剪、曲线剪等。
3.2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剪刀动作对纸张造成的效果差异。
4. 实践活动:4.1 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几何体,如立方体和圆柱体,让他们熟悉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
4.2 引导学生制作动物和植物形象,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造型。
4.3 引导学生制作场景和建筑物,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美感。
5. 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资源】1. 立体裁剪教具:剪刀、纸张、胶水、彩色纸等2. 立体裁剪示范作品和图片3. 视频素材:展示立体裁剪的过程和效果【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技巧训练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立体裁剪第一章课件

建筑风格在服装上的运用,简洁大方、面料再造。 无边界结构手法的运用、高级灰的运用,尽显高雅。 不同色彩的巧妙搭配,面料再造,奇异的造型,高雅、妩媚。
图片来源:GAP PRESS图片来源:GAP PRESS图片来源:GAP PRESS 设计师:JEAN-PAUL GAULTIER 设计师:JUNYA WATA NABLE 设计师:JOHN GALIANO
经典的立体设计
设计大师迪奥的作品:灵感来自古埃及建筑.强调立体感,大感觉中注重细节的设计.
设计大师奥迪的作品:此款采用褶皱堆积的技法,夸张了裙摆的造形,尽现高雅风格
增加形体和内外空间,使作品标新立异,夸张与服装立体设计的关系
设计师:YLA
设计师:DOMINIQUE
设计师:JEAN-PAUL GAULTIER
采用不对称的造型方法 运用抽褶挤压的方法,使面料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 夸张的造型、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用色大胆、帅气、迷人
范思哲作品
分析世界著名大师作品,进行局部临摹,作出经典局部变体设计。
掌握服装立体造型的重要条件——支点
2. 材质的减法设计
1. 材质的加法设计
一、什么是立体裁剪? 二、立体裁剪有哪些优特点? 三、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四、如何学好立体裁剪?
二、立体裁剪的优特点
1、立体裁剪造型直观、准确。 2、立体裁剪造型快捷、随意有助于设计的完善 和加强。 3、立体裁剪简单易学。
三、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是裁剪服装的两种不 同的方法。两者之间即有区别,又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的。
四、如何学好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是培养动手能力的一门实践课,动手操 作是掌握立体裁剪的必走之路。
服装立体裁剪教案设计

15. 熨斗: 立体裁剪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整理面料。面料在使用前一般易出现皱褶或丝绺不直等现象。因此,立体裁剪之前,必须用熨斗熨平布料,找准横、竖丝绺。但不可使用蒸气熨斗,因为喷洒水蒸气,会将布料中的浆变硬,给裁剪带来困难。
16. 画粉:在人体模型上裁剪的服装,要用画粉做各部位的标记。
17. 铅笔、圆珠笔: 在人体模型上设计造型完成的服装,要用铅笔或圆珠笔,在别大头针处作记号,特别是领围、袖窿处,作为平面纸样的依据。
18. 牛皮纸:用牛皮纸打出平面裁剪样板。
19. 小铅锤: 在人体模型上用小铅锤做胸围、腰围、臀围的分隔线,使之垂直在同一水平线上。
20. 布料:立体裁剪很少直接使用实际裁剪缝制的布料在人体模型上裁剪,除非是特薄的布料或者是针织类面料。一般采用棉、麻质胚布做为假缝布。立体裁剪选用的假缝面料(坯布、棉布),应尽量选择与实际要缝制的布料性质相近的坯布。
笔记
观察
分析
讨论
归纳
笔记
布置作业(
分钟)
板书
笔
记
教 学 过 程
第4页
教学
程序及时间
2. 裸体人体模型
人体模型有两种:一种是裸体人台,没有加放松量,这种模型适用于内衣、礼服、套装、大衣等不同种类和款式的服装设计与裁剪。设计师可根据设计的品种,以设计师的感觉进行造型设计,这是比较理想的人体模型。另一种是加进放松量的人体模型,可以设计造型较宽松的套装、大衣、衬衫等款式的服装。
3. 构成人体模型的材料
1、服装款式造型不规则的碎褶,波浪等形式,立体感强但又无法或极不容易用平面结构设计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衣领的立体裁剪概念、方法和技巧。
掌握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和平面转换成立体的过程。
1.2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
能够独立完成衣领的立体裁剪操作。
1.3 情感目标培养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衣领的立体裁剪概念介绍衣领的立体裁剪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2.2 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讲解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展示不同类型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案例。
2.3 平面转换成立体的过程介绍衣领平面图转换成立体裁剪的过程。
演示如何将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到实际尺寸。
2.4 立体裁剪技巧讲解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
示范如何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操作。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材料准备准备裁剪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尺子、铅笔等。
准备衣领的平面图纸和样板。
3.2 环境准备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整洁、宽敞。
准备足够的光线和通风。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衣领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衣领设计的重要性。
4.2 讲解与示范讲解衣领的立体裁剪概念和方法。
示范如何进行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
示范如何将平面图转换成立体裁剪。
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操作。
4.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按照平面图纸进行立体裁剪。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
4.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衣领立体裁剪作品。
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第五章:教学总结总结衣领的立体裁剪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进步。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衣领的立体裁剪设计。
第六章:教学延伸6.1 衣领设计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衣领设计的创新。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材质、颜色和形状的衣领设计。
6.2 衣领与服装的整体搭配讲解衣领与服装整体搭配的重要性。
教案1——衣身原型立体裁剪

教案1——衣身原型立体裁剪教学目标:1.了解衣身原型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学习如何进行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
3.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和裁剪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班级准备一块大型黑板和相应的粉笔。
2.准备足够数量的布料、剪刀、缝纫线和针等裁剪工具。
3.提前准备好展示用的衣身原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引入(10分钟)Step 2:讲解裁剪基础知识(15分钟)教师通过黑板和粉笔向学生讲解裁剪基础知识,包括常用的裁剪工具、常见的裁剪方法和技巧等。
Step 3:示范裁剪过程(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
教师可以将布料用针线模拟人体的形状,并示范如何根据衣物设计的要求进行剪裁。
Step 4: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自己尝试进行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或者设定自己的设计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和裁剪。
Step 5: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完成后,可以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根据设计的创意性、裁剪的准确性和服装的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Step 6: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并对衣身原型立体裁剪的重要性进行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在服装设计和裁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一步挑战更复杂的裁剪项目,如裙装、外套等。
2.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课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服装设计和裁剪水平。
3.学生可以参加服装设计和裁剪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创意立体裁剪》教案

《创意立体裁剪》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服装设计基础》第四章第三节——《创意立体裁剪》。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学习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技法、掌握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3. 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及设计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创意立体裁剪技法进行服装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体裁剪示范模型、剪刀、直尺、三角板、针线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立体裁剪工具(剪刀、直尺、三角板、针线等)、纸张、布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创意立体裁剪的服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设计特点。
2. 理论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及设计方法。
3. 示范演示(15分钟)演示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步骤,并指导学生注意细节。
4.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一道创意立体裁剪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立体裁剪的实践操作。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道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2. 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技法3. 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方法4. 例题解析5. 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运用创意立体裁剪技法设计一款服装。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时尚资讯,了解更多创意立体裁剪的案例,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组织学生参观服装设计展览,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重点:创意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及设计方法。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衣领的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衣领的立体裁剪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1.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立体裁剪技巧和步骤,独立完成衣领的立体裁剪。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和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衣领的立体裁剪概述介绍衣领的立体裁剪的概念和定义。
解释衣领的立体裁剪在服装设计和制作中的重要性。
2.2 衣领的立体裁剪工具和材料介绍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尺子、布料等。
2.3 衣领的立体裁剪步骤讲解衣领的立体裁剪的具体步骤,包括测量、绘图、剪裁、缝合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衣领的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3.2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过程评估观察学生在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过程中的技巧和步骤的正确与否,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2 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完成衣领的立体裁剪后的作品质量,包括尺寸、形状、缝合质量等。
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衣领的立体裁剪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如《服装设计基础》、《立体裁剪技巧》等。
5.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服装设计网站、裁剪技巧教程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5.3 实践材料提供足够的布料、剪刀、尺子等实践材料,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实践。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衣领的立体裁剪作品,引发学生对衣领立体裁剪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6.2 讲解与演示讲解衣领的立体裁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通过实物演示或视频播放,展示衣领的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包括测量、绘图、剪裁、缝合等步骤。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

衣领的立体裁剪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衣领的立体裁剪概念、作用和意义。
掌握衣领的立体裁剪基本方法和技巧。
1.2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衣领的立体裁剪。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衣领的立体裁剪2.2 教学重点:衣领的立体裁剪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难点:衣领的立体裁剪过程中尺寸的把握。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准备教材、示范服装、裁剪工具、面料等。
3.2 学生准备:准备裁剪工具、面料、硬纸板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展示示范服装,引导学生关注衣领设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衣领是如何制作的吗?4.2 讲解:讲解衣领的立体裁剪概念、作用和意义。
示范衣领的立体裁剪方法和技巧。
4.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衣领的立体裁剪。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衣领的立体裁剪方法和技巧。
5.2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教师总结教学不足。
5.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衣领的立体裁剪作品。
教师收集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教学内容:介绍衣领设计的多样化风格,如立领、翻领、圆领等。
6.2 教学方法: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衣领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各种衣领设计的特点和应用。
6.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种衣领设计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6.4 评价与反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七章:课堂小结7.1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衣领的立体裁剪方法和多样化设计。
7.2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相互触发造型与设计衍生的过程。“使新的思路不断产生”是
创意立裁过程的主要含义。
第一章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原理
• 第一节人体与创意立体裁剪的关系
• 2、创意立裁
•
谈及技术,首先需要的是方法的娴熟应用,并建立由方法构建的技
术系统,这其实就是站在造型创意的角度,寻找实现创意的途径。如设
计的原创在哪里找到?持续的设计灵感与原创点的不断衍生以及创意造
是,设计开始训练时,完全放开思维去做。先结合手法做大造型设计,
型过程中可以先从服装的款式、类别或者某个局部出发,然后
慢慢向外发散、扩展,到打破这些结构线、造型线,创新组合
这些变化了的“传统”结构造型,使设计者的视觉思维慢慢开
阔,不再被这些固有的形式所束缚。这个思路主要是针对具有
一定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制板、服装基础工艺的人士。发挥他
们动手操作的优势,享受手法带来的视觉冲击,提高原创性的
的教学与训练课程暂且称之为“基础立裁”
第一章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原理
• 第一节人体与创意立体裁剪的关系
• 二、创意立体裁剪的特点
• 1、基础立裁
•
“基础立裁”系统为我们提供现代经典款式下便利的设计
方法,但这并不能包涵立体裁剪概念的全部。“立裁裁剪”与
生俱来的形象、直观的造型过程,有着可以不断深化设计、持
裁剪中人、面料、人台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偶发性的创意就在不经意的
动作中产生了,于是我有了轻松做设计的状态与快感,并渐渐习惯了在
日常生活中体验服装的感觉。我们还可以体验出“软雕塑”般的创作乐
趣。为此,我致力于研究并建立了“创意立裁”训练框架系统。如果让
我给“创意立裁”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创意立裁”就是指基于基础立
• 人种的区分
• (1)地理环境对肤色的影响:光照强烈程度
• (2)气候对身体结构的影响:鼻孔鼻长毛发
• (3)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举重运动员,体操运动员
• 骨:人体骨骼总数大约220块
• 肌肉:人体的肌肉总数为500余块,成对生长。是构成人体外形的直接条件。
• 脂肪和皮肤:是最后形成人休表面状态的两个因素。由于脂肪的多少呈现出不同的体 型特征,女比男多肥胖人的脂肪堆积在肌肉会合的凹陷处,如腰部、关节。肌健体为X
裁上的一种视觉思维下,手、脑相互触发造型与设计衍生的过程。“使
新的思路不断产生”是创意立裁过程的主要含义。
第一章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原理
• 第二节创意立体裁剪成立的关键依据
• 一、进入创意立裁的路径
• 1、“由内向外”的思路
•
这是一种从服装常规造型结构开始,到结构线、结构面,
再到外廓形,不断打破常规的创新过程。比如设计师在动手造
人体型立体服装的造型结构制板等技术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由操作
技术解决现代服装造型理念的系统性方法。现代服装造型结构设计,
在这种具体技术是以“经典”款式结构为代表,进行合体放
松量分配、服装形态与布丝纱相互作用的感觉以及各个局部造型、结
构相互间组合关系等操作方法与训练程序。我们把涉及到这部分内容
• 二、创意立体裁剪的特点
• 1、基础立裁
•
“立裁”,是指用白坯布为常用面料的替代物,在人台上直接裁
剪造型及进行样板制作的技术。由于立体裁剪是设计师依靠视觉思维
进行样式的直观操作的过程,所以它具有通过对面料的接触和塑造,
激发和展开新的设计构思的功能。
•
“立裁”是相对于平面服装与平面裁剪的概念。该概念基于解决
感知能力。
例如:在依托人台上的公主线进行立裁过程中,采用折叠方法使其胸部脱离基础立裁 “原型”造型,增加了突破性的造型尝试,拓取样板后得到一定空间层次的造型效果。
第一章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原理
• 第二节创意立体裁剪成立的关键依据
• 一、进入创意立裁的路径
• 2、“由外向内”的思路
•
就是从抛开服装的常规形象,再回归到服装感的设计过程。也就
型与样板转化、工艺制作等问题。当然对于服装创意的方法与我们感受
世界的视角一样,因人而异,各有千秋。尽管方法各有不同,但至少可
以尝试:用立体裁剪的方法——通过在人台上直接变化的形式、平面与
立裁结合的方式,来引导设计的思维走向,并与立体裁剪操作方法擦出
创意的火花。或许由于我多年从事立体裁剪教学的缘故,当我重视立体
意设计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一章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原理
• 第一节人体与创意立体裁剪的关系
• 2、创意立裁
•
“创意”,既可指“创造力”,也可指“发掘新事物”的能力。
•
由于“立裁”在造型过程中体现出材料、思维及操作手法多
重因素,每个因素具有可变性,各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的,
这些变化的因素,使“立裁”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产生新思路的过
续变化的天性。然而,现在大多数服装学校的教学,徘徊在基
础立裁教学的层面,立裁过程中给设计带来的无限创意可能性
往往被忽略,所以常常出现在想表达某些创意造型时却无从下
手的情况,仅靠基础立裁方法来实现我们的脑海里更多的设计
是远远不够的。经过多年立裁实践,我确信,挖掘立裁过程中
的设计衍生的操作方法,拓宽服装造型创意的思路,对当下创
1第一章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原 理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泛数论”,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数”构成的,艺术
的美感是要素数量的比率协调。古希腊把表现人的艺术作为最高艺术,把人体美视为“美 的最高法律”。
黄金分割比例0.618 5:8 3: (维纳斯)不是纯美学的夸张和虚构,是艺术和科学的高度 编统一。有实用价值,可以体现服装结构的造型美。
程。在造型中引发创意设计,一直存在着多种角度的探索。
•
从平面服装的非成型飘逸形态、半成型的简练概括到立体型
服装的各种各样的廓形、形态等,都在诉说着各自的设计理念上
的造型意境。也就是说,站在创意的角度研究技术的话,其技术
与艺术就已经成为一个层面的内容了,“创意是一门技术”。
•
“创意立裁”就是指基于基础立裁上的一种视觉思维下,手、
型,肥胖体趋于菱形。(少年、中年、老年)
• 人种特点、区分表
体毛 肤色 头发 面部
公布地区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多
色浅 波状 鼻子高 欧洲、南北美洲、
嘴唇溥
大洋洲
少
黑色 卷曲 嘴唇厚 非洲、大洋洲、
美洲大陆
中等 浅黄棕 黑直 黑
扁平
亚洲、美洲大陆
第一章创意立体裁剪的设计原理
• 第一节人体与创意立体裁剪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