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城域网组网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IP宽带城域网的设计思路

浅谈IP宽带城域网的设计思路

浅谈IP宽带城域网的设计思路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互联网用户,通信运营商提出了IP宽带城域网扩容改造,立志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使众多人高速、快捷、安全的享受高质量的网络服务的梦想可以成为现实。

本论文首先阐述IP宽带城域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分层结构及各层次所的相关作用。

然后对IP宽带城域网进行设计,尽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实现办公、娱乐一体,在网络上同时实现高速上网、视频通信、企业高速互连等各种宽带应用。

标签:因特网IP宽带城域网设计网络分层结构引言:IP城域网是电信运营商或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在城域范围内建设的城市IP骨干网络,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它是城市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宽带IP城域网是IP骨干网在城域范围内的延伸和覆盖,是覆盖城市、郊区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地区,提供城域多业务的网络。

宽带IP城域网承担集团用户、商用大楼、智能小区的业务接入和电路出租任务,具有覆盖面广、投资量大、接入技术多样和接入方式灵活的特点。

一、IP宽带城域网的基本概念IP城域网的概念是由计算机网络深化而来,指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在城市及郊区范围内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换的一种网络。

这里所说的IP城域网,是指覆盖城市范围、为全市各类用户提供宽带(通常是指2Mbit/s以上)接入的数字通信网络。

二、IP宽带城域网的分层结构整个城域网分为三层: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

骨干层负责业务交换处理、业务疏通、上连通其他业务骨干网;汇聚层是骨干网的延伸,负责区域内各接入点的多种业务汇聚,是接入层各种接入方式的终结点;接入层负责综合的接入,通过各种接入手段把业务汇集到汇聚层,接入点一般设置在写字楼或大型小区,一个接入点主要满足本大楼或小区的接入。

骨干层和汇聚层主要考虑网络结构和技术体制方面的内容;接入层主要考虑业务的拓展需要和运营商的战略需要,同时兼顾整体布局上的均衡。

城域网的核心节点和汇聚节点又统称为骨干节点。

关于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的研究

关于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的研究

关于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的研究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域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而vBRAS技术作为城域网关键技术之一,其在城域网部署中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中的研究进行探讨,旨在为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深入的技术支持。

一、 vBRAS技术概述vBRAS即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是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宽带接入服务器。

它通过将硬件设备虚拟化,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在通用服务器上运行网络功能。

vBRAS技术的出现,不仅体现了网络设备的软件化趋势,更是为城域网的构建提供了更加灵活、智能、高效的技术支持。

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实现城域网的用户接入控制、流量管理、安全防护等功能,为城域网的运营商提供更加智能的网络管理和运营手段。

vBRAS技术还可以有效降低城域网建设和运营的成本,提升城域网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二、 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中的优势1. 灵活部署vBRAS技术基于虚拟化技术,可以在通用服务器上实现各种网络功能,满足城域网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相比传统的BRAS设备,vBRAS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弹性扩展,更加灵活地部署在城域网中,为城域网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技术支持。

2. 智能管理3. 成本效益1. 虚拟化技术vBRAS技术基于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度和性能将直接影响到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充分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vBRAS技术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是当前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2. 网络安全3. 性能优化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中需要保证高性能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低延迟的网络传输能力。

如何在vBRAS技术中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提升城域网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是当前vBRAS技术在城域网部署中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1. 智能接入控制在城域网中部署vBRAS技术,可以实现精细化的接入控制。

宽带接入技术-IP城域网

宽带接入技术-IP城域网
• 一般情况下,核心层和汇聚层可合为一层称为汇聚层(有些情况可将汇聚层 与接入层合并),这样有利于扩大接入层的服务范围,降低宽带城域网的建 设成本。而对于大中型IP城域网来说,核心层和汇聚层的节点数量多,网 络规模大,往往采用典型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其中,接 入层到汇聚层之间采用静态路由方式,汇聚层到核心层之间采用OSPF协议, 核心层以上为BGP协议。
一、宽带IP城域网的网络结构
• 核心层:是指将多个边缘汇聚层连接起来,为汇聚层网络(各业务汇聚节点) 提供数据的高速业务承载和交换通道,同时实现和国家骨干网互联,提供 城市的高速IP数据出口。核心层网络结构重点考虑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开 放性。核心层节点的数量,大城市一般控制在3~6个之间,其他城市一般 控制在2~4个之间。 核心节点原则上采用网状连接。考虑到IP网络的安全,一般每个IP宽 带城域网络应选择两个核心节点与CHINANET骨干网络路由器实现连接。
二、宽带IP城域网的实例解决方案
• 按照IP城域接入网络、骨干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要求, 提供安全可靠的IP城域网解决方案,它包括:
• 核心层NE80第五代路由器 • 汇聚层NE40通用交换路由器 • S8016、S6506R等第二代三层交换机 • 接入层MA5200系列的BAS(Broadband • Access Server,宽带接入服务器)
四、总结与思考
•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了解到IP城域网的网络结构及业务应用。
• 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现在最主要用的IP城域网接入方式是哪种呢?日常 所见过的业务应用有哪些呢?
Thank you
谢谢
3)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以视频/音频工业的最复杂的压缩和传送技术为基础,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网络逐渐地成为了电信网络的主流。

作为电信运营商,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需要对其宽带城域网进行规划与建设。

本文从宽带城域网的特点、规划与建设步骤、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及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电信运营商在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建设正文:一、宽带城域网的特点宽带城域网具有以下特点:1. 网络范围广:覆盖面较大,涉及到城市甚至国家的多个地区。

2. 用户多样性:需满足对各种应用的需求,例如:视频、音频、网络游戏等。

3. 骨干网结构复杂:需支持多种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例如:ADSL、FTTH、CATV等。

4. 服务质量要求高:需要满足低延迟、高速率等要求。

以上特点对网络规划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步骤1. 网络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进行网络需求分析。

这一步骤有助于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帮助规划网络。

2. 网络拓扑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拓扑设计。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网络的覆盖范围、节点数量、骨干网络等因素。

3. 路由协议选择选择适合网络的路由协议。

不同的路由协议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

安全的宽带城域网需要对各种攻击有充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5. 网络实施实施网络并进行监控。

规划与建设后,还需要对网络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三、宽带城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以中心节点为中心,对终端节点进行连接。

这种拓扑结构适用于节点数量较少的场景,有利于网络扩容和维护。

2. 环型拓扑环型拓扑中各节点两两相连,构成一个环形结构。

环型拓扑兼顾了骨干网的冗余性和节点之间的互联性。

3. 网状拓扑网状拓扑是一种点对点连接的方式,各节点之间互相连接,形成多条路径。

无线城市城域网组网方式探讨

无线城市城域网组网方式探讨
W LAN 与 无 线 城 市
无 线 城 市 城 域 网 组 网 方 式 探 讨
徐 民 王 镭 杨 春 泽
中国电信股份 有 限公司 南京分公 司
南京
21 0 8 0 0
1 引 言
在 目前 无 线 宽 带 城 市 的 建 设 中 , 基 于 I E g 2 1 协 议 的 W iF 已 成 为 无 线 EE 0 . l — i 接 入 的 重 要 手 段 。 目前 ,w i F 有 F — i AT AP
( )集 J勺网 络 管 理 功 能 , 集 AP 数 3 I自 据 统 计 、用 户 控 制 为 一 。 体
( AP ) 瘦 )两 种 组 网 方 式 。
在 1 EEE 0 I 8 2. 1协 议 正 式 推 广 应 用
(4 )提 供 丰 富 的 增 值 业 务 , 如 无 线
从 AC 下 载 最 新 的 软 件 版 本 及 配 置 ;
5)AP开 始 同 AC 交 互 用 户 的
三层 转 发 。
目 前 , 由 于 AC 作 为 认 证 点 在
数 据 报 文 ,开 始 正 常 工 作 。 ( )D S 方 式 2 N 当 D H 服 务 器 不 支 持 CP o to 的 功 能 或 DHCP服 务 器 p in X
户 的 网 关 , 无 线 交 换 机 可 以 将 不 同 的 用 户 组 分 配 到 指 定 的 VLAN 。 无 线 交 换 机
2 4 丁 L Co
UN I ATI S C o T e
oL GY/ o

电信技 求
将 户 的 数 据 包 进 行 一 层 透 传 。 - AC 的 三 层 部 署 是 指 将 无 线 交 换 JL 为 认 征 计 费 点 , 相 对 于 0作 BA S 设 备 , 无 线 交 换 机 是 无 线 用 户 的 网 关 。 无 线 交 换 机 在 用 户 通 过 认 证 后 , 将 户 的 数 据 包 通 过

宽带IP城域骨干网主要技术及应用

宽带IP城域骨干网主要技术及应用

宽带IP城域骨干网主要技术及应用关键词:IP城域骨干网;MPLS;应用一、前言随着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不断提高,电信运营商纷纷启动了宽带IP城域网的建设。

宽带IP城域网一般由高速骨干网、宽带接入网和业务应用平台组成。

其中,宽带接入网主要是使用户通过各种方式(ADSL,LAN,LMDS,APON以及传统的DDN,FR等)接入到宽带IP城域骨干网,而业务应用平台则除了提供原有传统业务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多媒体业务、各种托管业务和VPN业务。

文章对宽带IP城域骨干网主要技术及应用进行了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二、目前宽带IP城域骨干网主要技术分析(1)基于SDH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基于SDH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产品。

为了适应城域网多业务的需求,SDH从单纯支持2Mbit/s、155Mbit/s等话音业务接口向包括以太网和ATM等多业务接口演进,将多种不同业务通过VC或VC级联方式映射入SDH时隙进行处理。

MSTP的出发点是将2层或3层的功能作为SDH附加功能来支持完成的,其对2层或ATM层处理都是与SDH处理相分离的,但都可以映射到SDH的VC时隙进行重组成交叉到群路接口。

从功能上看,MSTP除了具有SDH功能外,还具有2层MAC层功能和ATM功能。

MSTP比较适合于已经敷设大量SDH网的运营公司,它可以方便有效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实现从电路交换网到分组网的过渡,适合支持混合型业务量特别是以TDM业务量为主的混合型业务量,同时可以保证网络管理的统一性。

(2)基于弹性分组环(RPR)技术正在由IEEE 802.17工作组制定的RPR技术,吸收了吉比特以太网的经济性、SDH系统50ms环保护特性。

RPR采用类似以太网的帧格式,结合MPLS标记,基于MAC高速交换,简化IP前传。

RPR技术可以支持更细致的带宽颗粒,网络成本较低,可以承载具有突发件的IP业务,同时支持传统语音传送,有比较好的带宽公平机制和拥塞控制机制。

城域光缆网中双路由保护规划建设方案的研究

城域光缆网中双路由保护规划建设方案的研究

第27期2018年9月No.27September ,2018作者简介:李剑(1977—),男,江苏扬州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有线传送网建设工程管理,城域传送网光缆线路工程的规划和建设。

城域光缆网中双路由保护规划建设方案的研究李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江苏扬州225002)摘要: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是电信网络IP 化进程中,运营商必须下功夫去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运营商也在利用各种不同方式加强网络安全,比如应用光纤线路自动切换保护装置技术是对网络安全的一种加强,而这项技术的引入也同样对光缆双路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建设要求。

文章基于很多本地网骨干核心的机房在想方设法地建设双路由光缆,利用双路由光缆的组网提高网络安全性的现状,分析了城域光缆网中双路由保护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探索城域光缆网中双路由保护规划建设的几种典型方式,为城域光缆网中双路由保护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域光缆网;双路由保护;规划建设方案中图分类号:TN913文献标识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经济体量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和规模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

为了确保用户可以正常稳定地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必须做好相关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工作。

目前电信网络已经实现了IP 化,这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充分体现,而且也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很多便利,包括建设成本降低、控制能力加强、业务更加多样等,但是电信网络IP 化后一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IP 网络的安全问题。

1目前城域双路由光缆网的发展现状城域网通常由汇接层、接入层、骨干层3个部分组成。

骨干层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容量较高的交换通道、业务承载等,进而有效实现各叠加网的互通及互联。

城域网组网

城域网组网

H-QoS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持续融合与 创新
IMS/FMC
Multi-Service Control Gateway
Triple-play
DSG 增值业务
SR
IMS/FMC 框架
Page 25
统一业务控制平台-HQOS
Physical Port
Page 26
Subinterface
DHCP/PPP 用
接入
IPTV
新建第二张骨干网 – CN2、覆盖到C3,承载高附加值业务
CN2是中国电信下一代能够同时支持语音、数据、视频、企业互连等多种业务的核心承载平台
IP城域网的目标网络结构
核心层
汇接层
IP城域网的典型网络结构
Internet骨干网
电信级业务骨干网
IDC
汇接路由器
业务分离
核心路由器
PE
流量统计
路由
Queue0
Queue1 RR/ Queue2 DRR
QueueN
流量 限制
路由 转发
拥塞 控制
队列
出队 发送 调度 报文
基于帐号的拨号接入方式——PPP本地终结
PPP本地终结,IP转发
AAA
MA5200
Core
PPPoE
IP
PPP
PPPOE
MAC
IP
PPP
PPPOE
MAC
VLAN MAC
楼、基站传输、IP专线互联、批发等组网需求。 – 支持P2P FE光接入和以太网级联等宽带接入业务,通过与光接入终端配合,为用户提
供点对点的FTTH接入。
• 设备市场定位: – 提供高带宽长距离接入,解决大规模光纤接入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城域网组网研究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宽带、局域网以及城域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结合宽带城域网的概念、结构以及特征,对宽带城域网组网进行简单介绍与分析。

标签:宽带;信息技术;城域网;局域网;计算机;组网
所谓城域网是由计算机网络逐渐演变而来的,具体是指介于局域网以及广域网之间,实现城市与郊区范围内所有信息实时交换与传输的一种网络。

应该说,城域网现在已经成为了构建现代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它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与城市广大用户的中间环节。

实施城域网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通用、单一,甚至公共网络构架,将相关的数据、语音以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高速有效的传输给用户。

1 概述
本文所讲的宽带城域网其实是利用SDH、IP以及ATM还有MPLS、GE等高科技技术,将相关的数据、语音以及视频服务融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多业务。

超宽带的开放型通信网络。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基于IP/TCP协议的分组化数据网络。

从横向来看,宽带城域网的总体网络架构主要是由若干交换节点所组成的主干网,以及由若干交换节点所组成的接入网,还有实现两者连接的传输网组成。

从纵向来看,宽带城域网的总体网络架构可以依据标注划分成为由核心交换设备以及骨干传输设备所组称的核心层;以及由语音接入网关设备、多业务接入设备还有路由器、二/三层交换机等接入节点所组成的接入策划那个;由路由器或者是三层交换机所组成的汇接层,它的作用主要就是在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起到汇集和疏导所有业务,此外也包括用户接入层。

IP全光网络是当前用户接入层以及接入网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在实现光纤到桌面之前,最终用户可以依据实际需求以及具体情况,对XDSL铜线接入以及Ethernet接入、HFC接入、LMDS宽带接入还有ATM PON光纤接入进行灵活选择,从而真正帮助用户实现经济、方便实用的目的。

此外,本文所说的宽带城域网组网并不包含对用户接入层以及接入网的建设。

不管哪种类型的宽带城域网,均选择使用了光传送通道。

由于一般性的宽带城域网实际覆盖范围约为100km,所以光传送通道内部的物理层多使用廉价的单模光纤G.652。

城域网使用的G.652单模光纤正向1300-1700mm全波长工作窗口的全波光纤即G.652C单模光纤方向发展,从而适应和满足密集波分复对波道属增加的需求。

另外,因为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所以城域网所选择的光器件同长途网存在较大区别。

激光器以及接收器还有分插复用器等设备要求要远低于长途网,也不会使用放大器以及再生器等中继器件,所以从这方面讲,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光传送通道内部的光层则会依据器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波分复用(即WDM)、稀密集波分复用(即CDWDM)还有空分复用等技术来实现。

基于光传送通道,能够选择不同类型的组网方案来完成宽带城域网相应网关信号的控
制、交换以及传输,这也是现阶段构建宽带城域网中的重点所在。

2 IP over ATM
主要是将数据包依据一定标准全部封装成既定的ATM信元,并通过ATM 信元的形式在其信道中进行传输;而实行交换时则主要依据IP包上现有地址利用某种机制进行相应的路由处理,并按照已经计算、设计好的路由来构建虚电路,以转发数据包。

从某种意义上说,IP与ATM相结合的实质是实现连接与无连接的统一,换言之就是交换与选路之间的优化组合,即将ATM速度快、多业务支持以及容量大等优点与IP的易扩充、简单、灵活以及统一性好等优点相结合,很好的实现了优势互补。

它的缺点就是ATM为了有效保护其传输的各种业务而设计的应用机制不仅复杂,同时还会对以IP为主导业务的网络造成一定宽带浪费。

此外IP over ATM 基本无法完成将IP优先级分类(即COS)分类映射整体映射到ATM的Qos上,所以也就无法提供相应的QoS。

MPLS技术则很好的解决了IP over ATM所呈现出的缺点。

MPLS通过将路由以及选路分开,通过标签对数据分组进行引导以通过网络路径,从而实现在无连接网络种接入一定连接特性。

应用于IP over ATM时,即IP over ATM over MPLS可以选择使用ATM中的高效传输交换方式,摒去了较为复杂、繁琐的ATM 信令,将IP技术优点很好的融入至ATM内部的高效硬件中去,从而在实现降低网络复杂性的同时,节省了网络成本。

此外MPLS能够通过显式路由方式或者无连接方式提供全面的连接服务,同时又能据此提供相应的数据业务QoS。

MPLS 作为现阶段将路由与转发有效区分的三层网络技术,其优点是既能对传统网络业务提供支持,同时又具备一定后向兼容性,从而对现有投资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可以对目前流行的主流网络技术进行合理兼容,有效地促进了网络的互通互联。

当前,在SDH基础之上也可实现IP over ATM,也就是IP over ATM over SDH,它能够在光传送通道实现直接传输。

前者所讲的是将ATM虚电路(即VC)所转发的相关数据包全部映射到SDH中的VC-3/VC-4中,进而实现通过SDH 这种生存性、可靠性更高,也最为成熟的传送技术来为相关的IP业务以及ATM 业务还有以太网数据、DDN等业务提供支持。

严格讲,这是一种最为保守同时也最为成熟的宽带城域网解决技术。

它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且已经在电信商中推广应用开来;而且缺点就是由于使用多层网络结构,所以在成本以及效率方面并无较大竞争力,因此在现阶段全新的宽带城域网中应用不多。

IP over ATM over MPLS,通过应用支持ATM环网功能的ATM交换机,实现SDH内部的自愈保护功能,从而实现对传输网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只需要构建起一个统一、合理的ATM网,就能提供全部的数据包业务,这不但方便日后进行管理,同时还能节省投资,所以被广泛应用开来。

3 结束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宽带城域网组网建设。

而由于受宽带城域网发展及其应用复杂性的影响,出现了诸多组网方案。

在光缆网尚直接架构万兆或者千兆的以太网成为了现阶段构建宽带城域网的主流方式,此外,随着弹性分组环(即RPR)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也将会成为运营商所关注的焦点。

而本文主要以IP over ATM组网方式为例,结合宽带城域网的概念及特点,对宽带城域网组网进行介绍与讨论,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宽带城域网技术以及构建宽带城域网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华夫.上虞市教育城域网网络防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8(1).
[2]粱峰,曾迎玲,庄传开,等.苍南县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模式选择与行动策略[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4).
[3]张永强,焦锋,刘富军.中小型校园网硬件解决方案[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4]陈耀溪,沈芳阳,蔡治,等.宽带IP城域网组网技术及技术进展研究[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3(2).
[5]陈丽文,德妍,白水.宽带IP城域网规划设计[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6]陆增援,刘树彬,宋健,等.宽带网络接口板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