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理论与方法水稻20思考题
作物育种学_李仕贵_综合思考题

综合思考题综合思考题(分章)绪论1.作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和意义2. 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4.我国作物育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章育种目标5.育种目标的概念及制定育种目标的重要性6.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7. 制定育种目标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制定育种目标前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种质质源8.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什么?9.瓦维诺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10.哈尔兰的“中心和非中心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何在?12.作物种质资源的类别、遗传特点和利用价值。
13.如何搜集、保存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第三章选择14.选择是否具有创造性作用? 选择的遗传原理是什么?15.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各有何特点?16.作物有哪几种选择方式?各有何不同特点?17.作物育种有哪两种基本选择方法? 它们各有何优缺点? 如何应用这些选择方法?18.选择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选择的效率?如何提高选择的效率?19.选择中可应用的遗传参数有哪些?它们有何意义几种何应用这些遗传参数?第四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20.作物有哪些繁殖方式?作物的繁殖方式是如何划分的?怎样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不同繁殖方式作物有何遗传特点?应采用的育种方案有何不同?21. 作物品种分为那些遗传类型 ?各有何遗传特点和栽培特性?第五章引种22.什么叫引种?引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3.引种为什么要进行检疫和试种?24.什么是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它们与引种是关系什么?25.引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引种为什么有时会成功,有时会失败?26.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生态地区、生态类型和生态适应性?27.引种工作的步骤是什么?第六章系统育种31.什么叫系统育种?我国系统育种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32.系统育种的变异来源有哪些?-它与杂交育种法比较有何主要不同?33.系统育种法的程序是什么?34.系统育种中选择优良单株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七章杂交育种35.什么是杂交育种?它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36.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37.什么是自交,单交,复交(包括三交,双交,四交,聚合杂交)、回交?50.杂交后代有哪些处理方法?53.系谱法和混合法各有何优、缺点?54.什么叫派生系统法,单粒传法,集团混合法?55.什么叫株系、株系群、品系和姊妹系?57.杂交育种的一般育种程序是什么?60.简述回交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绪方理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扮演什么角色?品种的概念是指一种生态类型,其中栽培作物适应某些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并区别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
(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区域及时性。
作物品种类型:纯系品种、杂交品种、综合品种、无性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密切相关?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课程?作物育种是研究培育和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是研究繁殖规律。
培育新品种,实现良种化;培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的主要内容?制定育种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选定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和变异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育种方法有哪些?作物育种不同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强对不利环境(抗病、抗虫、抗草害、抗旱、抗寒、抗碱等)的抵抗力。
)。
特点:合成许多优秀基因;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水平;失明;育种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3.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之间的合作。
种子产业化5.调查和了解优良作物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作物繁殖方法和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新品种的选育应具有优良特性,即对选育品种的生物学和经济特性有具体要求。
生物量:作物整个生长期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的有机质总量(有机质90% ~ 95%,矿物质5% ~ 10%)。
农作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Word版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几个遗传组成___________的亲本杂交产生的___________在生长势、器官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不同;杂种F1
当前抗病育种主要针对___________性病害、___________性病害和___________病害。
染色体组;同源;异源;同源异源
杂种品种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自交系间杂交种;雄性不育系杂交种;自交不亲和杂交种
抗病性的主要机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有性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小麦___________甘薯___________烟草___________玉米
否;是;否;是;否;是
___________棉花___________黑麦___________。
品种资源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四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
4;自花;4-50;常异花;50;异花
根据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以下几个特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遗传多样性高;显性基因频率高;存在野生近缘种;大豆;粟;黍
蛋白质;脂肪;含硫;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细胞凝集素
品种区别于变种的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育种学思考题老的重点

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 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 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 群体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及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 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名词解释: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自花授粉作物: 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 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 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系品种: 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 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 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比较复杂, 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 无性系品种: 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得强优势组合。
③利用雄性不育。
C 、 群体品种:a 、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D 、 无性系品种:a 、有性杂交+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 b 、禾U 用芽变。
3、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自交遗传效应: 1.纯合基因型; 2.性状分离; 3.自交衰退 异交遗传效应: 1.形成杂合基因型; 2. 增强后代的生活力第二章 种质资源1.名词解释:种质资源,作物起源中心种质资源:广义上指: 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质 资源。
狭义上指: 用于选育新品种的材料,也称育种的原始材料。
作物起源中心: 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而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类型或 栽培类型的地区。
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汇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选择1-4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近年我国进口量最大作物的是( )。
2. A. 小麦 B. 大豆 C. 棉花 D. 玉米 B3. 2. 2014年我国大米进口量突破( )万吨。
4. A.100 B.200 C.300 D.400 D5.属于C3作物的有( )。
A. 小麦B.大豆C.棉花D. 甘蔗ACD6.属于C4作物的有( )。
A. 小麦B. 大豆C. 棉花D. 甘蔗 D7.属于喜温作物的有( )。
A. 小麦B.大豆C.棉花D. 甘蔗BCD8.属于耐寒作物的有( )。
A. 小麦B. 大豆C. 棉花D. 甘蔗A9.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有( )。
A.小麦B. 大豆C. 棉花D. 甘蔗A10.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有( )。
A. 小麦B.大豆C.棉花D. 甘蔗BC11.目前世界上被人们所栽培的稻种有。
A.非洲栽培稻B.普通栽培稻C、药用栽培稻 D.疣粒栽培稻AB12.我国发现的主要野生稻种类包括( )。
A.疣粒野生稻B.药用野生稻C.普通野生稻D.短舌野生稻ABC13.早稻品种的感温和感光性特点为( )。
A.感温性较强B.感光性弱C.感温性弱D.感光性较强AB14.晚稻品种的感光感温性特点是( )。
A.感温性强B.感光性弱C.感温性弱D.感光性强AD15.中稻品种的三性特点是( )。
A.感光性强,感温性较强,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B.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至较强,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C.感温性感光性均较弱,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D.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至较强,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B16.水稻单位面积上的产量由( )所构成。
A.单位面积穗数B.每穗粒数C.结实率D.千粒重ABCD17.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决定阶段在( )。
A.秧田期B.分蘖期C.幼穗发育期D.开花结实期 B18.水稻每穗粒数(颖花数)的决定阶段在( )。
育种学老师给的思考题答案

绪论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答: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答:特点—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实践性强。
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3、简述作物品种的属性和作用。
答:属性:生产资料,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品种必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可进行再生产;经济类型,作物品种属于某一植物分类学的种或亚种,但不同于变种,是经济上类别;地区性时间性,由于地区间生态、经济、栽培等条件的不同以及各条件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而作物品种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作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自然灾害;扩大栽种地区;有利改革耕作制度;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自花授粉作物: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系品种: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广泛的遗传基础基因型多样性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2、各类作物的遗传特点(看作业)3、自交的遗传效应:(一)纯合基因型(二)性状分离(三)自交衰退交的遗传效应:(一)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二)增强后代的生活力二、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质资源。
作物育种理论与方法水稻20思考题

高级作物育种理论与方法水稻思考题1、稻种染色体组是如何划分的?亚洲栽培稻属于哪个染色体组?亚洲栽培稻的亚种分类。
如何从形态上区分栽培稻籼、粳亚种(请指出5个性状的差异)?在分类学上,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类单位。
一般在不同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殖隔离机制。
不同植物之间能否杂交并形成可育杂种,常常是区别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种的标准之一。
综合评分:6分以下为籼,18分以上为粳。
2、按照育种价值种质资源可分为哪几类?从进化的观点分析它们与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3、作物品种依据品种群体和个体的遗传特征可以分为几类?当代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品种类型有哪些?4、根据水稻对日照长度和温度的反应,它属于哪类作物?试述早稻、晚稻和中籼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哪种熟期类型的水稻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种植生育期最为稳定?如何利用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一年多代种植,加速育种进程?水稻——短日高温作物早稻感温性较强晚稻感光性较强中稻(中籼)短日高温生育性水稻育种的增代原理:给以适宜的高温短日条件促进水稻发育,缩短生长周期,在有限的季节内增加繁殖的代数,或利用异地异季的适宜温光条件,在一年内增加繁殖的代数,加快选育新品种的速度。
正季短日处理、冬季温室加代、冬季南繁加代5、我国水稻的熟期分类是依据何地的抽穗期划分的?通常早稻、中稻、晚稻什么时间抽穗?6、水稻育种的主要品质指标有哪些?江苏省水稻育种主要需抗哪些病虫害?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粒型(长宽比):优质稻谷(籼)要求达到2.8、垩白粒率(%):垩白度(%)),蒸煮(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和食用品质(一般要求米饭白,有光泽,松而不硬,软而不粘,有韧性和滑润感),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稻瘟病(真菌性病害)2、白叶枯病(细菌性病害)3、纹枯病(真菌性病害)4、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飞虱褐飞虱7、利用系谱法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时需注意哪3方面的问题?(1)性状的遗传力和世代选择的关系●不同性状在同一世代的遗传力不同,选择的可靠性也不同。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垩白质:是松散的淀粉,易碎,外观差2、糊化温度:即在米饭蒸煮时,稻米淀粉粒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
此时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失去双折射现象,所以也称双折射终点温度。
3、糙米率:稻谷去除果皮后的%4、精米率:糙米去除种皮、胚后的%5、整精米率:去除碎米后的整米%14、短日高温生育性15、雄性不育系16、雄性不育保持系17、雄性不育恢复系18、孢子体不育19、配子体不育20、光敏核不育性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 %以上。
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3、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4、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 。
5、我国水稻育种史上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大事件被誉为水稻的绿色革命。
6、50年代标志着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新纪元的3个里程碑式的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7、我国水稻区划分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8、江苏属于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按照本省的水稻区划又可分太湖稻作区、镇宁扬丘陵稻作区、沿江稻作区、里下河稻作区、沿海稻作区、徐淮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9、根据江苏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适合本省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等4个熟期类型。
10、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1、生产上栽培的水稻品种千粒重一般为 18 至34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作物育种理论与方法水稻思考题1、稻种染色体组是如何划分的?亚洲栽培稻属于哪个染色体组?亚洲栽培稻的亚种分类。
如何从形态上区分栽培稻籼、粳亚种(请指出5个性状的差异)?在分类学上,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类单位。
一般在不同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殖隔离机制。
不同植物之间能否杂交并形成可育杂种,常常是区别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种的标准之一。
综合评分:6分以下为籼,18分以上为粳。
2、按照育种价值种质资源可分为哪几类?从进化的观点分析它们与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3、作物品种依据品种群体和个体的遗传特征可以分为几类?当代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品种类型有哪些?4、根据水稻对日照长度和温度的反应,它属于哪类作物?试述早稻、晚稻和中籼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哪种熟期类型的水稻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种植生育期最为稳定?如何利用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一年多代种植,加速育种进程?水稻——短日高温作物早稻感温性较强晚稻感光性较强中稻(中籼)短日高温生育性水稻育种的增代原理:给以适宜的高温短日条件促进水稻发育,缩短生长周期,在有限的季节内增加繁殖的代数,或利用异地异季的适宜温光条件,在一年内增加繁殖的代数,加快选育新品种的速度。
正季短日处理、冬季温室加代、冬季南繁加代5、我国水稻的熟期分类是依据何地的抽穗期划分的?通常早稻、中稻、晚稻什么时间抽穗?6、水稻育种的主要品质指标有哪些?江苏省水稻育种主要需抗哪些病虫害?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粒型(长宽比):优质稻谷(籼)要求达到2.8、垩白粒率(%):垩白度(%)),蒸煮(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和食用品质(一般要求米饭白,有光泽,松而不硬,软而不粘,有韧性和滑润感),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稻瘟病(真菌性病害)2、白叶枯病(细菌性病害)3、纹枯病(真菌性病害)4、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飞虱褐飞虱7、利用系谱法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时需注意哪3方面的问题?(1)性状的遗传力和世代选择的关系●不同性状在同一世代的遗传力不同,选择的可靠性也不同。
质量性状遗传力高,选择的可靠性和效果好;数量性状遗传力低,早代选择效果和可靠性低。
●同一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力不同。
随着世代增高,同一性状的遗传力逐渐增高,选择的可靠性也逐渐增大。
因此早代遗传力不够高的性状,可到较高世代再进行选择。
(2)根据单株和系统(株系)进行选择的差异●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根据单株的表现选择,可靠性最低,根据系统选择次之,根据系统群选择,可靠性最高。
●所以要先进行总体比较,而后进行选择。
选择时首先选择组合,再在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的系统群,在选良系统群中选择优良系统,最后在优良系统中选择优良单株。
●(3)田间评定和室内鉴定掌握“田间评定为主,室内鉴定为辅”的原则。
室内主要鉴定品质性状。
8、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哪些?人工去雄(适合于雌雄异株异花、花器较大的植物)、化学去雄(存在残毒和技术问题)、生物去雄(雄性不育性、自交不亲和性)9、获得雄性不育材料的途径有哪些?如何通过对不育株后代的育性分离情况来判断该不育株属于质核互作不育、隐性核不育、显性核不育、环境敏感核不育,还是不良环境造成的不可遗传的生理不育?答:主要通过突变获得,包括自然突变、辐射诱变、无性系变异。
通过正常可育株与不育株杂交,根据杂种后代的育性表现来鉴定。
(1)如果F1均为不育,则用正常可育株再与F1回交。
所得回交一代如全部不育,则表明为质核互作不育【S(rr)/N(rr)//N(rr)→S(rr)】;如回交一代群体表现育性分离,则为显性核不育【RR/rr//rr→Rr +rr】,根据育性分离比例估算育性基因对数。
(2)如果F1均为可育,则收自交种种植F2。
如F2群体所有单株全可育,表明为非遗传的生理不育,不可利用【RR/RR→RR→RR】;如F2群体表现育性分离,则为隐性核不育【rr/RR→Rr→RR+Rr+rr】,根据育性分离比例估算育性基因对数。
在鉴定出隐性核不育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周年育性观察和用不同光温处理,鉴定光温环境条件对育性的影响。
10(2010)、何为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就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能否提高水稻的杂种优势,谈谈你的看法。
比较三系法和两系法配制杂交稻的优点和缺陷。
答:三系杂交稻是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相应恢复系杂交配制的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是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恢复杂交配制的杂交稻。
三系法和两系法是实现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两条技术途径,与提高杂种优势无关。
杂种优势强弱是由双亲的遗传差异所决定。
三系法配制杂交稻的优点是: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不育性稳定,繁殖、制种不受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影响,杂种纯度有保证。
缺陷是:(1)不同细胞质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具有特异性,三系选育的过程烦琐,测配的工作量大;(2)杂种存在一定的不育细胞质负效应。
两系法配制杂交稻有3个优点:(1)任何正常结实的品种都是不育系的恢复系,配组自由,可以充分挖掘水稻品种间的杂种优势;(2)一系两用,简化繁殖制种程序,降低种子成本;(3)避免不育细胞质的负效应。
缺陷是:不育系的育性因环境条件改变而发生变化,繁殖、制种受到温、光条件的制约。
11、应用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有多种,其中依据花粉败育特征、恢保关系和遗传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代表类型,这三种代表型细胞质是什么?它们的花粉败育时期和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杂交籼稻主要利用的是哪种细胞质?杂交粳稻主要利用的是哪种细胞质?12、选育质核互作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各有哪些选育标准?(一)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标准优良的保持系必须具有:⏹具有较好的丰产性、抗性和品质,综合性状好;⏹良好的配合力(因为是利用F1);⏹花药发达花粉量足(B作父本必要的条件)、柱头发达、开颖角度大而持续时间长(A作母本必要的条件);⏹具有较强的保持性能。
优良的不育系除应具备有保持系的优良特性外,还须具有:⏹不育性彻底,花粉不育度>99.5%,不育度高(99.5%)、不育株率达100%,自交不结实;⏹不育性稳定(遗传上稳定,不受环境影响或受环境影响小);⏹可恢性好(易于恢复,有较多的恢复系);⏹开花习性好,花时与父本品种差异小,柱头外露率高;⏹稻穗不包颈或包颈程度轻。
(一)恢复系的选育标准⏹恢复性强而稳定(F1结实率高于80%);⏹配合力好(F1有超亲、竞争优势);⏹有校好的丰产性、抗性、品质与农艺性状;⏹穗大、粒多,花药发达,花粉量足;⏹植株略高于不育系。
13、什么叫人工制保?如何用杂交程序图来表示人工制保的过程?通过杂交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株(系)的核不育基因导入具有正常可育细胞质和可育细胞核的品种,选育保持系品种。
杂交:S(rr)×N(RR)↓顶交:N(RR)×S(Rr)↓N(RR)+N(Rr)自交:↓↙↓↘测交:S(rr)×N(RR) S(rr)×N(RR) S(rr)×(Rr) S(rr)×N(rr)↓↓↓↓S(Rr)可育S(Rr)可育育性分离S(rr)不育14(2010)、简述选育水稻质核互作不育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并用图示说明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细胞质与早籼稻品种莲塘早杂交和回交选育红莲型不育系莲塘早A的过程(请标明各水稻材料的质、核基因型)。
选育不育系有哪些可参考的经验?选育不育系时应注意些什么?答:不育系选育通常有两个步骤:(1)获取不育株通过远缘杂交、地理选距离及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杂交或利用自然突变和人工引变获得不育株。
(2)回交转育不育系然后根据核置换原理,用目标亲本(轮回亲本)作父本与不育株杂交并连续多代回交,直至各基本性状与目标亲本同型,且不育性稳定,即育成不育系。
原目标亲本即是该不育系的保持系。
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细胞质选育红莲型不育系莲塘早A的过程:海南红芒野生稻S(RR)×N(rr)莲塘早↓F1 S(Rr)×N(rr)莲塘早↓BC1F1 S(Rr)汰+S(rr)×N(rr)莲塘早↓BC2F1 S(rr)×N(rr)莲塘早B↓BCnF1 S(rr)莲塘早A不育系选育可参考的经验:(1)远缘杂交比较容易获得不育株。
相对而言,亲缘关系越远越容易出现不育。
(2)古老的或较原始的品种材料作母本,进化程度较高的品种材料作父本杂交,易培育成不育系。
(3)培育不育系时,双系亲缘过远,不育系难于恢复。
不育系选育时需注意的问题:(1)转育前,要对转育对象进行配合力测定。
(2)转育过程中,若出现开花习性明显变劣,应予丢弃不再继续转育。
(3)转育过程中要对被转育的不育株的花粉进行镜检,一旦发现花粉育性达不到标准,即不再继续转育。
15、简述一次杂交法选育水稻恢复系,恢×恢、保×恢、不×恢3种配组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恢×恢(如IR30×圭630→明恢63)优点:恢复株出现频率高,低世代可不测恢,节省工作量。
缺点:亲本选择面窄。
⏹保×恢(如C57×城堡→C堡)优点:亲本选择面宽。
缺点:低世代就需测恢,测交工作量大。
⏹不×恢(如同质恢六优17)优点:以不育细胞质作为自然鉴定器,低世代可不测恢,节省工作量。
缺点:新恢复系与原不育系配组,杂种优势减弱。
16、选配杂种稻组合时一般需遵循哪些原则?a、采用不同生态型或亲源关系远的双亲配组b、选择性状互补的双亲配组c、选择配合力好的双亲配组d、双亲应具有较好的开花习性和异交特性,花时相遇好17(2009)、回交育种是改良品种单个性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请根据以下要求分别用图示说明回交选育的过程:(1)将明恢63的野败恢复基因(R)导入品种扬稻6号(允许增加第3亲本),选育恢复系扬恢6号;(2)将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r)导入品种培矮64,选育光敏不育系培矮64S。
答:例1WA珍汕97A S(rr)× N(RR)明恢63↓F1 S(Rr)× N(rr)扬稻6号↓BC1F1 S(rr)汰+S(Rr)× N(rr)扬稻6号↓BCnF1 S(rr)汰+S(Rr)↓⊕BCnF2 S(rr)汰+S(Rr)+S(RR)↓⊕↓⊕分离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扬恢6号的同型恢复系例2农垦58 S rr × RR 培矮64(正反交均可)↓F1 Rr (可带海南加代)↓⊕F2 (RR+Rr)汰+rr×RR 长日下选性状与V相近的不育株与V继续回交↓BC1F1 Rr 不选育性,选性状近V株按单株留种(可带海南加代)↓⊕BC1F2 (RR+Rr)汰+rr×RR 长日下选性状与V相近的不育株与V继续回交↓BC2F1(BC n F1)Rr 不选育性,选性状近V株按单株留种(可带海南加代)↓⊕BC n F2 (RR+Rr)汰+rr 长日下选性状整齐、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好的系↓⊕BC n F3 rr 优良不育株系扩大鉴定18、如何利用光敏核雄性不育系构建轮回群体,选育水稻新品种或新光敏不育系?利用光敏核不育系,可以在长日照雄性不育条件下不断改良异交群体,进行广泛的有利基因型之间的重组和交换,并可根据育种需要补充和引入新的有利基因型,使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基础得到不断的更新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