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亚音乐(外国民族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这些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以 及东亚各国在接受的同时进行改造的情况,同样 也存在于传统音乐领域。 中国传统音乐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 “中和之美”和“写意”为特点的音乐美学基础,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民歌、歌舞音乐、 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综合性乐种)、 文人音乐(琴乐、词调音乐)、宫廷音乐、宗教 音乐,造就了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音乐体裁 形式和音乐种类,乐器、乐曲、乐调、乐谱、音 组织、旋法等,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形态特征
能乐
能乐在明治政府成立以前,一直被称为猿能乐,这是在吸收中国民 间曲艺和唐朝散乐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滑稽性的表 演、对白艺术。
中世纪的能乐受到中国傩舞和傀儡戏的影响。13世纪的观阿弥、 世阿弥父子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歌舞为主体的能乐。由于受 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能乐成为上层阶级所喜好的宫廷艺术。16 03年,江户幕府将能乐定为宫廷音乐,民间不能擅自演出。当时 的人们把习读能乐台本视为一种文化素养。
能乐师是能乐的灵魂,他们都是男性,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如 观世流第26代传人观世清和是日本政府的重点保护对象。像他这 样的能乐传人,三四岁就开始拜师学艺了。老师从来不解释台词, 只是口耳相传,一招一式惟有模仿。
能乐的角色特征
能乐的主角是戴着面具表演的,演青年女 性戴小面,翁面是老头戴的,还有鬼神面。 能乐的面具是很宝贵的,市面上没有买卖, 在博物馆能见到。为了表现神鬼世界,演 员通过面具进行虚拟表演,用手掩面表示 伤心落泪,或将面稍向下以示伤感。对于 没有接触过能乐的人来说,面具是了解它 的最佳途径。
在与周边国家的长期交往中,这些音乐美学观、传 统音乐种类、体裁形式、乐器、乐曲、乐调、乐谱、 音组织、旋法等音乐形态特征,也曾被它们吸收过, 并施重要影响于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韩国), 因此,形成了东亚各国所共同具有的音乐艺术特征。
但与此同时,东亚各国又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文 化观点对它们进行了改造、变化,因此造就了各国 所特有的音乐种类、体裁形式和音乐美学观、音乐 形态特征。
管乐器:笙、筚篥、龙笛、高丽笛、神乐笛 弦乐器:琵琶(乐琵琶)、筝(乐筝)、和 琴(倭琴) 打击乐器:太鼓(钓太鼓)、大太鼓、钲鼓、 大钲鼓、羯鼓、三之鼓、笏拍子
日本雅乐各类乐曲所使用的乐器
管弦:笙、筚篥、龙笛、琵琶、筝、羯鼓、太鼓、钲鼓 左舞(唐乐):笙、筚篥、龙笛、羯鼓、大太鼓、大钲鼓 右舞(高丽乐):筚篥、高丽笛、大太鼓、大钲鼓、三之 鼓 催马乐:笙、筚篥、龙笛、琵琶、筝、笏拍子 朗咏:笙、筚篥、龙笛 神乐歌:筚篥、神乐笛、和琴、笏拍子 久米歌:筚篥、龙笛、和琴、笏拍子 东游:筚篥、高丽笛、和琴、笏拍子 大歌:筚篥、龙笛、和琴、笏拍子 大和歌:筚篥、龙笛、和琴、笏拍子 诔歌:和琴
曲目赏析:《舟弁庆》
歌舞伎
歌舞伎诞生于400年前的1603年,当时的歌舞伎(kabuki) 并不是现在这样的歌、舞、演剧浑然一体的艺术,也不是 男扮女装,而是一种加有简单故事情节、具有宗教色彩的 舞蹈,而且是女扮男装。
歌舞伎的创始人是日本关西岛根县出云大社的女祭司阿国, 为了募集木殿的修缮费,她来到京都,改革了“念佛 踊”(念佛踊经时的动作舞蹈),加入简单的故事情节作为 一种演艺公开表演,在京都、大阪等地引起强烈反响,甚 得民众欢迎,是当今歌舞伎的原型。阿国也因此成为歌舞 伎的创始人。
东亚音乐
亚 洲 及 其 音 乐 文 化 概 况
亚 洲 地 图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佛教于公元前6-5世纪起源于古印度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于西亚形成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形成于西亚阿拉伯半

各语系及分布地区
汉藏语系--东亚及东南亚.南亚的部分地区
印欧语系--南亚及西亚东部地区 南岛语系--东南亚的海岛地区
演出的歌舞伎改为成年男性演出,于是出现了“野郎歌舞伎”,也就
是现在日本歌舞伎的原型。歌舞伎从此改变了侧重以美媚之貌蛊惑观 众的做法,转而追求演技,逐渐发展成专门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演艺。

另一方面,从西洋归国的知识分子和执政者们看到西洋社会里把艺术
视为国家文化的象征。于是就把歌舞伎当作了日本文化的代表。歌舞 伎从此被视为现代人所为的艺术。
日本乐器及其音乐 曲目赏析
(1)萨摩琵琶《浔阳江》 (2)筝曲 《六段》 (3)筝曲 《春之海》 (4)尺八本曲《巢鹤铃慕》 尺八 琵琶 筝
wk.baidu.com
筝、尺八、琵琶
朝鲜半岛音乐
朝鲜半岛的 传统音乐大 致可以分为 三类,即: 雅乐(正乐) 民俗音乐 宗教音乐
日本雅乐的含义是依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狭义的雅乐指的是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主要 是舞蹈伴奏音乐),日本称之为唐乐(如越天乐、还城乐、 五常乐)、高丽乐(如:纳曾利、八仙)。 广义的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神乐、东游 等),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高丽乐影响而 新创作的艺术歌曲(如催马乐、朗咏)也加进雅乐之中。 曲目赏析 (1)管弦《越天乐》 (2)舞乐《纳曾利
日本雅乐的曲式
乐曲依序分为“序”、“破”、“急”三个乐章。 序的主旋律最从容,演奏的快慢自由,没有节拍
的限制。破的旋律也是从容不迫地流动著,而拍
子固定是一小节八拍。急则是轻快的旋律,一小 节四拍;但是依演出曲目的不同,“急”的节奏 不一定快,因此也是一组乐曲中第三首的意思。
日本雅乐现存曲调:
歌舞伎从民俗发展成日本的国粹文化,经历了波折的成长过程,由 “游女(妓女)歌舞伎”到“若众歌舞伎”,最终发展到现在的歌舞伎 的原型“野郎歌舞伎”,逐渐成为现在这样专门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 的歌舞演剧艺术。 阿国创建了歌舞伎后,在京都、大阪一带的“游女”受其影响组织了 许多“游女歌舞伎”,她们除了演剧之外还从事卖淫活动。当时的日 本德川幕府对“游女歌舞伎”的淫乱行为采取了取缔措施,于1629年 公布禁止女人演戏的法律,结束了“游女歌舞伎”的时代。女人演戏 被禁止,并没有中断歌舞伎的发展,剧团变更办法,以年轻貌美的男 子扮演女人的角色,产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这种歌舞伎被称为 “若众歌舞伎”。
“若众歌舞伎”中的青年男子演员因为年轻貌美,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
演员生活作风糜烂,经常和观众发生恋情,时有殉情、私奔等引起社 会轰动的事件发生。幕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善,但难见效果,
于是在1652年明令禁止“若众歌舞伎”演出活动。
然而,歌舞伎毕竟成为当时日本民众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幕府禁止无 法断绝民众的喜好,剧团方面便想出了对付禁令的方法,把青年男子
歌舞伎是形成于江户时代民间的一种日本综合性艺术。是 具有很强的音乐、舞蹈因素的戏剧。
曲目赏析:《仮名手本忠臣藏》第7场《祗园茶屋》
民谣与民俗艺能
民谣的音乐特色: (1)相对于许多邦乐使用含半音的五声音阶,民谣多用不含半音的五声 音阶。 (2)多数是以同一段曲调歌唱多段歌词的分节歌。 (3)多数曲子自始至终没有速度变化。 (4)曲子的开始与结束均无过分夸张,而显清淡、单纯。 (5)伴奏技巧朴素、平易。
(6)发声自然,多用本嗓。
曲目赏析 (1)《江差追分》北海道
(2)《八木节》群马县、枥木县
(3)《索兰调》北海道 (4)《五木催眠曲》熊本县
冲绳音乐
冲绳指的是“琉球群岛”。包括冲绳群岛、宫古 群岛、八重山群岛的60多个岛屿。由于其特殊的 历史、地理和语言、文化背景,所以,冲绳音乐 的风格在日本音乐中独树一帜。 曲目赏析 (1)《上大和口说》 (2)《唐船到》 (3)《安里屋“用达”》 (4)《御前风节》
日本被亚洲大陆东部的海域所包围。这种地理环境使它有 可能接触并吸收大陆文化,而不被大陆文化所支配和征服。 因此,日本文化在进化中一直有牢固的连续性,继续保持 日本的民族精神。 朝鲜与中国的东北接壤。朝鲜人可能是古代通古斯人的后 裔,从远古起就生活在朝鲜半岛上。公元前2世纪,朝鲜 开始吸收中国的文化:汉字、儒家经典和阴阳五行学说。 公元936年建立了独立的高丽王朝,采取了中央集权和科 举考试制。从那时起直到1905年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 文化一直与中国文化同步进化。
达罗毗荼语系--南亚南部地区
日本语--日本 南亚语系--东南亚部分地区
阿尔泰语系--中亚、西亚和东亚北部地区
朝鲜语--朝鲜半岛 闪含语系--西亚的西部地区 巴布亚语言--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东部 安达曼语系--南亚安达曼群岛,使用者不足千人
东亚文化及其音乐
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 蒙古。这些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接受以儒家思 想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同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并列的世界三 大古代文化之一,而儒家思想是与基督教、佛教 和伊斯兰教并列的四大精神传统之一。在当代世 界人口中,使用汉语和汉字的人所占比例是最大 的。
壱越调,以D为基准音,相当于D大调 平调,以E为基准音,相当于E小调 双调,以G为基准音,相当于G大调 黄钟调,以A为基准音,相当于A小调 盘沙调,以B为基准音,相当于B小调 太食调,以E为基准音,相当于E大调
日本雅乐名曲:
越天乐 还城乐 五常乐 千秋乐
日本雅乐乐器
声明
声明,又叫梵呗、鱼山。是在佛教典礼中所用的 音乐。日本的声明有从中国传入的,也有在日本 创作的。 特色:以佛教的教理和思想为内容,风格平稳庄 重,速度较为缓慢;与仪式典礼直接结合,据此 而按规定来使用曲目;乐器使用金属打击乐器, 多作歌唱的间奏,歌唱时无伴奏;歌唱有一定的 旋律型。 曲目赏析 (1)《如来呗》 (2)《云何呗》《散华》
中国音乐
音乐源流
音乐构成
乐器
三大乐系与中国 音乐体系的音乐 形态特征
日本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体裁与乐器
1、雅乐 雅乐(ががく)意指雅正之乐,是日本兴盛于平安时代 (794~1192)的一种传统音乐,也是以大规模合奏型态 演奏的音乐。乐曲以器乐曲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宫廷音 乐,是现存于世界最古老的音乐形式。雅乐最初在奈良时 代自中国及朝鲜传入日本,随后经模仿及融合而产生日本 雅乐。不伴随舞蹈的乐器合奏称为管弦;伴随舞蹈的是舞 乐;在神乐、东游、久米、催马等曲式中,还包含汉诗 (中国诗)的吟诵,称为朗咏。
日本雅乐的历史
日本雅乐是自中国、朝鲜半岛、南亚的仪式音乐演变而来, 这些音乐约在中世以前传入日本。雅乐在中国属于仪式音 乐,但是日本雅乐中自中国传入的唐乐曲目,却被认为是 自唐朝的宴会音乐燕乐演变而来。由于同样都吸取了中国 传统音乐的养分,日本雅乐与越南雅乐、韩国国乐之间可 说是相当于兄弟的关系。 虽然乐曲分类中留存了唐乐、高 丽乐和林邑乐(越南音乐)这些异国风情浓厚的名称,但 日本雅乐也包含了大陆音乐传入之前古代音乐的成分。再 加上雅乐与民谣、声明(以韵文为词的佛教赞曲,分为梵 赞、汉赞与和赞)之间相互的影响,雅乐在日本形成了一 种独特的形式。现在日本内阁府宫内厅的式部职乐部继承 了约莫百首的乐曲。
能乐的表演,分直面(不戴面具)和带面具 两种。通常只有主角戴面具。能面由桧木雕 刻而成,不少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能面的 独特之处在于兼有“悲哀与微笑两种截然相 反的表情”,有的能面看似微笑,眼角却如 泣如诉;有的能面看似悲伤,唇边却漾出一 丝平和的笑意。悲喜兼备的能面扩大了能乐 师的表演空间。
如同面具一样,能乐中鲜艳奢华的服装也非常著 名。这与能乐光秃秃的舞台和拘谨的动作相比, 对比鲜明。主角服装厚达五层,还有用棉缎制作 的外套。演员穿上这套行头威严伟岸。在某些演 出中,还要加上红色或者白色的假发,效果非凡。 能乐所有的节目惟一的背景就是松树。 能乐中包括能与狂言。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剧, 是音乐、舞蹈、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狂言是 以滑稽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