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营养学是研究人类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以及促进身体发育至关重要。

一、营养素分类根据功能和化学性质,营养素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在人体中所需量较少,但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它们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碳水化合物。

简单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糖类食物,如蔗糖、果糖等;复杂碳水化合物则主要来自于谷类、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2. 脂肪:脂肪是人体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转脂肪。

饱和脂肪主要来自于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不饱和脂肪主要来自于植物油脂,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转脂肪主要来自于加工食品,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3.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是合成酶、激素和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主要来自于动物食物和植物食物,包括肉类、禽类、鱼类、奶类、豆类等。

4.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5. 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骨骼、牙齿和体液的无机盐。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铁、锌、镁等。

二、营养需求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1. 能量需求:能量需求与个体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力活动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男性每天的能量需求比女性高,年轻人的能量需求比老年人高,体力活动较多的人的能量需求也较高。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归纳总结一、营养学概述营养学是研究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吸收、消耗及代谢过程的科学。

营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

其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营养素的分类根据生物体的需求程度和摄入量的不同,营养素可分为微量营养素和宏量营养素两大类:宏量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主要作为能量来源,每克提供4千卡热量。

2.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单位,每克提供4千卡热量。

3.脂肪:同样是提供热量的主要来源,每克提供9千卡热量。

微量营养素1.维生素:帮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有机物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2.矿物质:构成骨骼,调节神经传导,保持水平衡等。

三、食物与营养食物是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素的载体。

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素,因此饮食的搭配和均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合理搭配的饮食应包括五大类食物: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肉类、蛋奶类,每天要保证适量摄入这五类食物,同时减少糖、盐和油脂的摄入量。

四、健康饮食指南1.多样化饮食:保证膳食中包含五大类食物,避免偏食。

2.合理搭配:根据个人情况搭配膳食,控制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3.适量进食:分餐进食,每餐不过饱,保持饮食节制。

4.控制食盐:减少盐的摄入,以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丰富营养素: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五、总结营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营养与健康的重要学科,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归纳总结,我们了解到了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明白了各种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掌握了健康饮食的指导原则,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这些基础知识,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保持身体健康。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1. 营养的定义
营养是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

2. 营养素分类
•碳水化合物:主要作为能源供给;
•脂肪:储存能量、维持细胞结构;
•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调节体液平衡;
•维生素: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水:维持体温、溶解物质、运输养分。

3. 营养的吸收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分解、吸收;
•脂肪通过乳糜和鱼胶等方式吸收;
•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后吸收;
•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肠道吸收。

4. 营养素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脂肪:维持细胞膜、保护内脏器官;
•蛋白质:构建和修复组织;
•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
•矿物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水:维持体温、帮助消化吸收。

5. 营养与健康
•良好的营养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多种疾病;
•不同人群需求的营养素量有所差异;
•均衡饮食、多元化摄入有助于获得全面的营养。

6. 营养补充品
•饮食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考虑选择营养补充品;
•补充品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
•过量补充营养素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基础的营养学知识对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获得全面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基础营养学知识

基础营养学知识
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以粮谷为主,动物性食 物为辅
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类由碳、氢、氧、氮及硫等元素,由氨基 酸组成。
大部分蛋白质含氮量在16%左右,及每克氮相当于 6.25g蛋白质,其折算系数为6.25.
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氮含量 (g)×6.25 ×100%
不同蛋白质的氮折算系数见表3-5
脂肪
20%~30%
碳水化合物
55%~65%
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生理状态 各异
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膳食能量摄入量(RNI) 10.03MJ/天(2400kcal/天)
能量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蛋白质和脂肪 油类作物的籽仁含脂肪 粮谷类和薯类 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是重要的膳
食能量来源 大豆和坚果除富含脂肪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55%~65%
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碳水化合物的储备迅 速减少,而脂肪和蛋白质昨晚长期能耗的来源。 所以要多吃主食,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人体的能量消耗
成人: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 孕妇:在成人基础上,还包括子宫、乳房、
胎盘、胎 儿的生长需要及体脂储备
乳母:在成人基础上,合成乳汁 儿童、青少年:成人基础上,生长发育 病人:创伤愈合、康复等
吸收率 92% 95% 98%
1g 蛋白质 18.20kJ × 92% =16.74kJ (4kcal)
1g 脂肪
39.54kJ × 95% =37.56kJ (9kcal)
1g 碳水化合物 17.15kJ × 98% =16.81kJ (4kcal)
三大产能营养素
人体主要能量来源 (我国60%以上由碳水化合物供给)
蛋白质的消化 未经消化的蛋白质不易吸收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但主要在小肠 胃内消化: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消化,但蛋白质消 化不完全,胃蛋白酶对乳中酪蛋白具有凝乳作用。 小肠内消化:经胰液和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 酶和肽酶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 肽。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营养学的基础概念、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食物组合以及保持健康的营养指南。

一、营养学基础概念营养学是研究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利用和代谢过程的科学。

它涉及到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在不同阶段和特殊条件下的营养需求。

了解人体对营养的需求以及营养物质如何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选择合理的食物组合和膳食结构。

二、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营养素是指人体需要的各种化学物质,主要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1. 宏量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能源来源,提供了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

脂肪在人体中起到能量储存、保护器官和维持细胞结构的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调节身体的功能。

2. 微量营养素:主要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和代谢至关重要。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矿物质是一类无机化合物,人体需要微量摄入,但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起到关键作用。

常见的矿物质有钙、铁、锌、镁等。

三、食物组合合理的食物组合是指在每餐中搭配不同类型的食物,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食物组合示例:1. 主食和蔬菜:主食如米饭、面食等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质,蔬菜则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两者结合有助于提供全面的营养。

2. 蛋白质和蔬菜: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禽类、鱼类、豆类等,搭配蔬菜摄入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同时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

3. 水果和坚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坚果则提供了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质,二者一起食用能够增加饱腹感并提供多种营养。

四、保持健康的营养指南为了保持健康并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营养指南:1. 多样化膳食:摄入多样化的食物,确保各种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蛋氨酸
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二)限制氨基酸 (limiting amino
acid, LAA)
将食物蛋白质中 各种必需氨基酸 的数量与人体需 要量模式进行比 较,相对不足的氨 基酸称为LAA。
品种 LAA
粮谷类 赖氨酸
豆类、 花生、 猪皮

蛋氨酸 色氨酸
四、蛋白质在体内的动态变、每日营养素需要量的计算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RNI)
在膳食能量摄入比例方面:
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的55~65%
脂肪
20~30%
蛋白质
11~14%
举例:
一位女教师30岁(轻体力劳动者),身 高160cm,试计算其每日所需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数量。
解(1)求标准体重:160-105=55kg
蛋白质经胃和小肠的消化后生成氨 基酸
(2)胆汁及其消化作用
①胆汁(胆囊胆汁)的性状和成分 (pH中性)
水分
…………………89.0%
有机物 …………………8.2%
(主要为胆汁酸盐、胆固醇及胆色素)
无机物 …………………0.8%
(以KCl、NaCl为主)
肝胆汁:水分高,胆汁酸盐少
②胆汁酸盐及其作用
主要在大肠中进行,是细菌对蛋白质及 其消化产物的分解作用。
腐败分解作用包括水解、氧化、还原、 脱羧、脱氨、脱巯基等反应。可产生有 毒物质,如胺类(腐胺、尸胺),酚类, 吲哚类,氨及硫化氢等。
这些有毒物质被吸收后,由肝脏进行解 毒。
第二章 人体能量需要
第一节 人体能量平衡 一、产能营养素和生理有效能量 1、产能营养素:
MJ/d BEE= BMR×体表面积(m2)×24(h)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1. 引言营养学是研究人体所需各类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的科学。

了解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饮食,维持身体健康。

2.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2.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千卡的能量。

它们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主要来自谷类、蔬菜、水果等食品。

2.2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每克蛋白质也提供4千卡的能量。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肉类、鱼类、豆类等。

2.3 脂肪脂肪是能量密集型的营养物质,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

但不同类型的脂肪对健康影响不同,需要合理控制。

常见的脂肪来源包括植物油、坚果、鱼油等。

2.4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

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运作,促进各种化学反应发生。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等。

2.5 矿物质矿物质是身体必需的无机元素,以微量或者宏量存在于食物中。

它们对于体内代谢和各种功能的正常发挥起重要作用。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铁、锌等。

3. 食物金字塔与均衡饮食3.1 食物金字塔食物金字塔是一个图形化的表示不同食物组成部分比例建议摄入量的工具。

通常从基础食物组开始,如谷类、豆类和主食,然后向上逐步添加其他食品组成部分。

3.2 均衡饮食原则•多样化食物,保证摄入各类营养素;•适量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能量消耗或者超过所需;•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注意钠盐的摄入过多。

4. 营养相关疾病4.1 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引起的问题例如维生素C缺乏造成的坏血病,铁缺乏引起的贫血等。

4.2 能量不平衡导致的疾病如肥胖、代谢综合征等。

4.3 摄入不足营养素引起的问题例如孕妇缺乏叶酸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影响。

5. 结论了解营养学基础知识对于我们保持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食物金字塔和均衡饮食原则,我们可以合理选择食品,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

营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营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血糖监测与调整
强调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根据血糖 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改善方法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分类及 危险因素。
03
膳食结构调整
指导患者增加富含钙、磷等矿物 质的食物摄入,同时保持适量蛋 白质摄入,以维护骨骼健康。
02
营养补充建议
提供钙、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入
老年人应适量摄入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E、 C等,以延缓衰老进程。
06
慢性疾病预防与营养干预
肥胖问题及其膳食治疗原则
肥胖定义与评估
介绍肥胖的标准、分类及评估方法,包括 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等指标。
膳食计划制定
提供个性化的膳食计划制定方法,根据个 体情况调整膳食结构,确保营养充足且均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 入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
降低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量,预防慢性 疾病的发生
05
不同人群营养需求差异分 析
婴幼儿期营养需求特点
能量需求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迅速的时 期,对能量的需求相对较高。
蛋白质需求
研究对象
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 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膳食 预防和治疗疾病。
人体能量代谢与营养需求
能量代谢
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并在体内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机体使用。 能量代谢的速率和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质等。
营养需求
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包括宏量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微量 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 况进行合理膳食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人体所需营养素
①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
生素A、D、E、K等)
③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铜、
碘、锌、锰、、、铬、锡、钒、硅、镍、氟)
④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
维素和木质素)
⑤水
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
1.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体型: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为消瘦,之间为正常,24-28属超重,>28属肥胖。

3.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
总能量=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1)。

表1 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标准体重)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kcal
蛋白质供能比: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
脂肪供能比: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
5.举例:
某女性,身高160cm,体重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160-105=55(kg)
②BMI=50/=,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30 kcal/ kg计算
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55×30=1650(kcal),
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1650×(50%-65%)=(kcal),
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4=(g)
蛋白质供能1650×(10%-15%)=(kcal)
所需蛋白质的量:()/4=(g)
脂肪供能1650×(20%-30%)=330-495(kcal)
所需脂肪的量:(330-495)/9=(g)
⑤所需食物举例
设定其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210g,粮谷类含碳水化合物75%,则每日所需粮谷类食物为210/=280g,若食用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则应按相应的交换比例,
减少粮谷类食物的量(详见表3及表4);
设定每日所需蛋白质60g,粮谷类含蛋白质约8%,蛋奶类含蛋白质约7%,瘦肉及鱼类含蛋白质约20%,则每日大概需要瘦肉及鱼类食品100g,鸡蛋1个,牛奶250g;
设定每日食用蔬菜500g,水果200g,共提供能量约180kcal。

每日所需脂肪(1650-(210×4+60×4)-180)/9=43g,瘦肉及鱼类食品含脂肪2%,牛奶含脂肪约3%,一个鸡蛋含脂肪约5g,则每日所需油约25~30g,坚果类约20g;
最后将以上食物按3:4:3的比例分配于早、中、晚三餐。

三、食物交换份法
食物交换份,就是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四大组八大类,原则上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似,可任意交换,不同类食物不可随意进行交换。

详见表2--表8。

表3 谷薯类食物每份食品的等值交换表
表4 蔬菜、水果类每份食品的等值交换表
表5 肉、蛋类食物每份食品的等值交换表
表6 豆类食物每份食品的等值交换表
四、合理饮食
宝塔说明:
①每日饮食应尽量包含以上各类食物,并结合自身体型及身体活动量等合理
选择食用量,保证在每日能量满足自身需要且不超标的情况下,为机体提供全面营养;
②同类可以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
③按三餐分配比例调整。

五、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推荐
推荐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

推荐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

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推荐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及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果是膳食的有益补充。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奶类和大豆类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各种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

经常吃豆制品,每天相当于大豆25 克以上,适量吃坚果。

推荐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有些也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

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类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吃畜肉应选择瘦肉,瘦肉脂肪含量较低。

过多食用烟熏和腌制肉类可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应当少吃。

推荐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

推荐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我国多数居民目前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这是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

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和超重发生的风险,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水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当足量饮水。

建议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一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推荐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勤俭节约,珍惜食物,杜绝浪费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按需选购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保障饮食卫生。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创造和支持文明饮食新风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应该从每个人做起,回家吃饭,享受食物和亲情,传承优良饮食文化,树健康饮食新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