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酶学试题

合集下载

食品酶学复习题

食品酶学复习题

食品酶学复习提纲1.酶的特性及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1.酶的特性及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1)酶的一般特性:酶的催化效率高(比一般反应速度快106-1013倍)、酶作用的专一性(键专一性、基团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a.酶对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性:例如葡萄糖氧化酶作为除氧剂普遍应用于食品保鲜及包装中,延长食品保质期。

b.酶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利用酶的作用除去食品中的毒素。

例如:利用乳糖酶预先处理乳制品。

c.酶对食品营养的重要性:利用酶作用去除食品中的抗营养素,提高食品营养价值,例如:谷类中的植酸为抗营养因子。

d.酶对食品分析的重要性:酶法具有准确、快速、专一性和灵敏性强等特点,其中最大优点就是酶的催化专一性强e.酶与食品生物技术: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把游离酶固定化,然后直接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

2.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

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胞外酶:细胞内合成而在细胞外起作用的酶胞内酶: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酶,这些酶在细胞内常与颗粒体结合并有着一定的分布。

多酶体系:在完整细胞内的某一代谢过程中,由几种不同的酶联合组成的一个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催化一组连续的密切相关的反应。

同功酶:催化同一化学反,但由于结构基因不同,因而酶的一级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他性质有所差别的一组酶。

酶活力单位:用来表示酶活力大小的单位,通常用酶量来表示。

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C,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分钟内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微摩尔的有关基团的酶量。

酶原: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是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3.酶的发酵技术对培养基的要求酶主要有微生物产生。

《食品化学》酶试卷

《食品化学》酶试卷

《食品化学》酶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题满分6分)1.酶促褐变:酚酶催化酚类物质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反应过程。

2.固定化酶:指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的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37分)1.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和机理,把酶分成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连接酶六大类,在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酶是水解酶,其次是氧化还原酶及异构酶等。

2.在酶纯化中使用高浓度盐或有机溶剂的分离技术是选择性沉淀技术。

在酶□□□□□□□□□□□□□□□□□□层析技术及膜分离技术。

3.pH□□□□□□□□□□□□1)PH引起酶变性而失活;□2)PH改变酶蛋白分子的电离状态;(3)PH改变底物的电离状态。

4.□□□□□□□□□□□1,2口苯二酚,此酶以铜为辅也必须以氧为受氢体,□□□□□□□□□□□□□□一元酚或二元酚为底物,催化底物形成□,□□□□□□□□□□□□□□5.□□□□□□□□□□□L-酪氨酸;桃、苹果等褐变的关键底物是绿原酸。

6.水果和蔬菜的质构主要取决于所含有的一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木质素。

□□□□□□□□□,□□□□□□□□□□□□要是蛋白质7.□□□□□□□□□□□□□□□□□□□□□□□□□□;□□□□□□活力被广泛用作果蔬热处理是否充分的指标。

8.在芥菜和辣根中存在着芥子苷,在硫代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重排和裂解,生成的含硫挥发性化合物异硫氰酸酯,它与葱的风味有关。

9.□□□□□□□□□□□□□□□□□□□□□□□□□□□□□10.固定化酶由于能重复使用,在食品酶分析中使用的有□□□薄片□□联免疫分析。

□□□□□□□□□□1分,□□□□14分)1.□□□□□□□□□□□□□□□2.□□□□□□□□□□□□□□□□□□□□□□□3.□□□□□□□□□□□□□□□4. a-□□□□□□□□□,%□□□□□□□□□□5.□□□□□□□□□□□□□□□□,□□□□□□□□□□□□6.□□□□□□□□□□□□□□□□□□□7.□□□□□□□□□□□□□□□□□□□□□□□□□□□□标。

食品酶学各章复习题汇总(本科)

食品酶学各章复习题汇总(本科)

食品酶学各章复习题汇总(本科)1、怎样理解酶的概念?2、国际酶学委员会推荐的酶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食品酶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第二章一、什么叫酶的发酵生产?酶发酵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是什么?二、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常用的酶源微生物有哪些?三、培养基组分的基本类别有哪些?各有何主要作用?酶的发酵生产中,碳源的选择主要考虑哪些方面?氮源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三章一、酶提取的主要提取剂有哪几种?怎样选择?二、在酶的分离纯化中,根据溶解度、分子大小、带电性和吸附性不同,能够采用的分离方法各有哪些?其中效率最高的方法是什么?在方法的选择和顺序的安排上有何依据?三、常用的沉淀分离法有哪几种?其主要操作要领是什么?四、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过滤分为哪几类?其过滤介质和截留特性分别是怎样的?五、什么是层析分离法?分为哪几类?基本原理分别是什么?六、凝胶过滤层析的分配系数Kd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怎样计算?七、什么是凝胶电泳?按凝胶组成系统分,凝胶电泳可分为哪几类?其基本原理和主要用途分别是什么?八、什么叫等电聚焦电泳?其分离原理是什么?九、什么叫酶的结晶过程?酶结晶的条件和主要方法是什么?十、什么是真空浓缩?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第四章一、什么叫固定化酶?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哪些?其基本概念分别是什么?二、酶固定化后,其性质是否有变化?都有哪些规律性变化?第五章一、淀粉糖酶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其作用特性分别是怎样的?二、什么是液化(型淀粉)酶?什么是淀粉的酶法液化?其有何优越性?三、什么是果胶物质和果胶酶?果胶酶是如何分类的?四、根据活性中心进行分类,蛋白酶可分为哪几类?其一般性质分别是什么?五、酶活性中心中常见的功能基团有哪些?简述你对活性中心的理解。

六、你熟悉的蛋白酶有那些?其特异性分别是怎样的?七、什么是多酚氧化酶?简述酶促褐变的机理及其控制措施。

八、什么是脂肪氧合酶?它对食品质量有哪些主要的影响?如何控制?八、什么是葡萄糖氧化酶?它在食品工业有哪些主要应用?第六章1、酶在淀粉糖的生产中有哪些应用?主要的机理是什么?2、何为低聚果糖?其酶法合成原理如何?3、在焙烤食品和面条生产中,哪些酶制剂得到了应用?举例说明其用途和作用机理。

食品酶学考试题

食品酶学考试题

1.食品酶学:是酶学的基本理论在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中应用的科学,是酶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食品原料食品产品中酶的性质`结构`作用规律以及对食品储藏`加工和食用品质的影响`食品级酶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储藏加工等环节的应用理论与技术.2.酶学:研究酶的性质、作用规律、结构和作用原理、生物学功能及酶的应用的一门学科.3.酶的特性:⑴高效性.⑵高度专一性.⑶高度易控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⑷易变性.⑸代谢相关性.4.国际系统命名法:1961年:明确标出催化的底物和催化反应的性质.有两个底物时,须在两底物间加“:”,若一个底物为水时省略.⑴氧化还原酶:A-2H+B == A+B-2H.[反应通式].⑵转移酶.⑶水解酶.⑷裂解酶.⑸弃构酶: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换.⑹合成酶.5.酶纯化步骤须考虑:⑴防止酶变性失活.防止:①除少数情况下`低温`尤其有机溶剂;②大多数pH<4或pH>10很不稳定== 避免过酸过碱;③减少泡沫产生;④防止重金属`微生物等使酶变性失活.⑵在不破坏目的酶的限度内,使用各种“激烈”手段.⑶用测定酶活力跟踪酶.6.酶分离纯化的总原则:⑴建立一个可靠和快速测定酶活力与纯度的方法.⑵了解所分离酶的结构特点,酶在细胞中的状态.⑶要明确原料的特性和数量.⑷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特性和优缺点,进行选择.⑸各种方法的使用顺序安排合理.⑹时刻防止酶的变性(温和或低温条件下操作).⑺要充分考虑各种因子的影响和实际的实验条件.7.酶: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有高效和专一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预防酶变性失活的措施:①低温②大多数酶在小于4或大于10下不稳定,调控酸碱度③应尽量减少泡沫④重金属、微生物、有机溶剂、蛋白水解酶的存在使酶分解8.酶活力:酶催化某一种化学反应的能力,它表示样品中酶的有效含量,用酶活力单位表示[μ].几种酶的活力单位⑴酶的总活力=样品的全部酶活力.总活力=酶活力×总体积或质量⑵比活力:单位蛋白质[毫克蛋白质或毫克蛋白氮]所含有的酶活力⑶回收率:提纯后与提纯前酶的总活力之比.表示提纯过程中酶的损失程度⑷提纯倍数:提纯前后没得比活力之比,它表示提纯过程中酶纯度提高的程度.9.酶活力的测定[指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一般测产物为好].即酶促反应速率。

食品酶学题目

食品酶学题目

食品酶学一、名词解释1、酶:酶是一类由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和高度专一性的特殊蛋白质。

2、生物传感器:由生物识别单元和物理转换器相结合所构成的分析仪器。

3、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

4、生物因子:指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须不可缺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5、同功酶((isoenzyme):指在生物体内或组织中催化相同反应而具有不同分子形式(包括不同的AA序列、空间结构等)的酶。

6、酶活力单位(active unit):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7、酶原:不具有活性的酶的前体。

8、酶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单位蛋白质(毫克蛋白质或毫克蛋白氮)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毫克蛋白)10、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

11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其中较小的非蛋白质部分称辅基),与酶或蛋白质结合的非常紧密,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12、单体酶:仅有一个活性中心的多肽链构成的酶,一般是由一条多肽链组成。

13、寡聚酶:由2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亚基组成的酶。

二、简答题3、凝胶过滤的原理将凝胶装于层析柱中,加入混合液内含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小分子溶质能在凝胶海绵状网格内,即凝胶内部空间全都能为小分子溶质所到达,凝胶内外小分子溶质浓度一致。

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它从一个凝胶颗粒内部扩散到胶粒孔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与流出,使流程增长,移动速率慢故最后流出层析柱。

而中等大小的分子,它们也能在凝胶颗粒内外分布,部分送入凝胶颗粒,从而在大分子与小分子物质之间被洗脱。

大分子溶质不能透入凝胶内,而只能沿着凝胶颗粒间隙运动,因此流程短,下移速度较小分子溶质快而首先流出层析柱。

因而,样品通过定距离的层析柱后,不同大小的分子将按先后顺序依次流出,彼此分开。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酶是催化淀粉分解成糖类的?A. 蛋白酶B. 脂肪酶C. 淀粉酶D. 纤维素酶答案:C2.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含有哪种金属离子?A. 钾离子B. 钠离子C. 铁离子D. 锌离子答案:D3.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反应物B. 提供能量C.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提供催化剂答案:C4. 下列哪种酶是参与DNA复制的?A. 转录酶B. 聚合酶C. 限制酶D. 连接酶答案:B5. 酶的活性受什么因素影响?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酶的浓度答案:ABD2.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A. 高效性B. 专一性C. 可逆性D. 需要能量答案:AB3. 下列哪些是酶的抑制剂?A. 重金属离子B. 有机磷农药C. 维生素D. 无机盐答案:AB4. 下列哪些是酶的分类?A. 氧化还原酶B. 转移酶C. 水解酶D. 异构酶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酶促反应的特点?A. 反应速度快B. 反应条件温和C. 需要高温高压D. 需要酶的参与答案:A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答案:蛋白质或RNA2. 酶促反应的速率受______和______的双重影响。

答案:酶浓度;底物浓度3. 酶的活性中心是______和______的结合部位。

答案:酶;底物4.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催化反应;调节代谢5. 酶的活性受______和______的影响,它们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中心。

答案:温度;pH值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酶的专一性。

答案: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是由于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特定结构相匹配。

食品酶学A及答案

食品酶学A及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 )卷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食品酶学考试时间120分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6 年级专升本班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immobilized enzyme:3、chemical modification:4、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9分)α-淀粉酶活性。

( )2、木瓜蛋白酶对酯和酰胺类底物表现很高的活力。

( )3、过氧化物酶是食品中一类最耐热的酶,采用电离辐射并结合加热处理才能完全破坏其活性。

( )4、以酶浓度〔E〕与反应速度V表示的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区别为V 正常可逆不可逆〔E〕( )5、聚半乳糖醛酸酶能优先对甲酯含量低的水溶性果胶酸起水解作用。

( )6、在检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时,所用氢供体愈创木酚如呈褐色,说明酶未失活。

( )7、以吸附法固定化酶,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是氢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 )8、酶纯化中所采用凝胶过滤法是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而定的。

( )9、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经热烫的罐装或冷冻蔬菜在保藏期间产生的不良风味的原因?3、简述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脱糖的机理?4、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机制及营养保健机理?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β-淀粉酶、异淀粉酶的作用位点(即水解键)及其产物?以支链淀粉为原料,应用酶法制造果葡糖浆的工艺流程?2、酶促褐变的机理?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合理利用和控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3、举例说明酶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系?五、将下列一段文章译成中文,并做简要解释(10分)The pectic enzymes that degrade the pectin substances have been found in higher plants and in microorganisms but, other than the snail(蜗牛), are not found in animals. These enzym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food scientists. They are useful for treatment of fruit juices and beverages to facilitate filtration and clarification and to increase juice yields and in the production of low-methoxyl(低甲氧基)pectins and galacturonic acids(半乳糖醛酸). They are deteriorative enzymes in that they cause excessive softening of many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they cause “cloud”(絮状物)separation in such products as tomato and citrus juices.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ctic enzymes. These three types of enzymes catalyz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reaction and belong to two of the six major classes of enzymes. The pectic enzyme types are: pectinesterase(果胶酯酶), the “polygalaturonases”(聚半乳糖醛酸酶)and the pectate lyases (果胶裂解酶).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 )卷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食品酶学考试时间120分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6 年级专升本班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酶比活力:在特定条件下,每1mg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是酶制剂纯度的指标。

食品酶学题库(有答案)

食品酶学题库(有答案)

食品酶学题库(有答案)酶学题库1.下列哪种剂型的酶最方便于在食品生产中使用:AA.液体 B.粉剂 C.颗粒 D.纯酶结晶2.酶制剂的生产主要来源于:DA.动物组织提取法;B.植物组织提取法;C.化学或生物合成法;D.微生物发酵法;3.蛋白酶按其活性部位分为:CA.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凝乳酶B.肽链端解酶、肽链内切酶C.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金属蛋白酶、酸性蛋白酶 D.水解酶、裂合酶4.酶委员会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的性质将酶分为六大类,包括氧化还原酶、转移酶、裂合酶等,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BA.水解酶B.裂解酶C.异构酶D.连接酶5.以吸附法固定化酶,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不包括:BA.范德华力 B.疏水相互作用 C.双键 D.离子键6.根据酶的电荷性质进行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不包括:A.离子交换 B.电泳 C.等电聚焦 D.离心沉淀?7.有关米氏常数Km叙述不正确的是:A.Km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也就是说Km的大小只与酶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B.Km值还可以用于判断酶的专一性和天然底物,Km值最小的底物往往被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C.Km可以作为酶和底物结合紧密程度的—个度量指标,用来表示酶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大小。

D.某个酶的Km值已知时,无法计算出在某一底物浓度条件下,其反应速度相当于Vmax的百分比。

8.下图表示的是可逆抑制剂与不可逆抑制剂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1为无抑制剂;曲线2为不可逆抑制剂;曲线3为可逆抑制剂B.曲线1为无抑制剂;曲线2为可逆抑制剂;曲线3为不可逆抑制剂C.曲线1为不可逆抑制剂;曲线2为无抑制剂;曲线3为可逆抑制剂D.曲线1为不可逆抑制剂;曲线2为可逆抑制剂;曲线3为无抑制剂9.在一些用发酵方法加工的鱼制品中,由于鱼和细菌中什么酶的作用,会使这些食品缺少维生素B。

A.硫胺素酶 B.蛋白酶 C.胃蛋白酶 D.胰蛋白酶10.在科技文献中,当一种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时,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明酶的:A.系统名 B.数字编号 C.酶的来源D.生产商11.下列有关SOD叙述不正确的是:A.SOD是一类含金属的酶;B.SOD存在于几乎所有靠有氧呼吸的生物体内,从细菌、真菌、高等植物、高等动物直至人体均有存在;C.SOD分子中不含赖氨酸,芳香氨酸也很少,能抗胃蛋白酶水解;D.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在照射前供给外源性SOD,可有抗辐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酶学试题食品酶学试题1 设计纤维素酶的筛选、分离和发酵方案。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采集选择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地方,如腐烂的木头等先用含有纤维素的平板培养菌,等菌长出来后,把菌体刮离,然后加入刚果红染色10-15分钟,再用NaCl冲洗2-3次,产生透明圈的就是能水解纤维素的菌。

复筛:初筛过程选出菌落,进一步比较其产酶能力的大小,测定还原糖浓度产量来量度纤维素酶的活性,每分钟水解纤维素产生1 g葡萄糖所需要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从而筛选出一株产酶能力最强的菌株。

实验室规模的纤维素酶发酵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的预处理,接种发酵和产物的提取鉴定3个阶段,根据参考文献,选取合适的菌种,培养温度、pH、水分、基质、培养时间,并注意污染菌的控制。

2 酶制剂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1、酶抑制技术酶抑制法: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农药共为神经系统乙酰胆碱脂酶抑制物,因此可以利用农药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方法目前已开发出了相应的各种速测卡和速测仪。

该方法检测时,蔬菜中的水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等物质不会对农药残留物的检测造成干扰,不必进行分离去杂,节省了大量预处理时间,从而能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因此该方法具有快速方便、前处理简单、无需仪器或仪器相对简单,适用于现场的定性和半定量测定,目前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就是用了该方法,已上升为农业部行业标准。

但该方法只能用于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其灵敏度和所使用的酶、显色反应时间和温度密切相关,经酶法检测出阳性后,需用标准仪器检验方法进一步检测,以鉴定残留农药品种及准确残留量。

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它主要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该法利用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能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先将小分子农药化合物与大分子生物物质结合成大分子,做成抗原,并使之在动物体内产生抗体,对抗体筛选制成试剂盒,通过抗原与抗体之间发生的酶联免疫反应,依靠比色来确定农药残留,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试剂盒可广泛用于现场样品和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可准确定性、定量。

但由于受到农药种类多,抗体制备难度大、在不能肯定样本中的农药残留种类时检测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抗体依赖国外进口等影响,酶联免疫法的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目前,我国市场上酶联免疫法成品试剂盒依赖从国外进口。

简化版1、酶联免疫分析(ELISA),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对于小分子量农药需要制备人工抗原,才能进行免疫分析。

2、酶抑制法,是研究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快速农残检测技术,主要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酶的特异性抑制反应。

3 酶在食品保鲜方面有哪些应用?生物酶食品保鲜技术的原理就是将某些生物酶制剂用于食品保鲜,可除去食品包装中的氧,延缓氧化作用或是生物酶物质本身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或是使某些不良酶失去生物活性,从而达到防腐保鲜的效果。

(1)葡萄糖氧化酶可以去除果汁、饮料、罐头和果蔬干制品包装中的氧气,防止产品氧化变色,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食品贮藏期。

(2)异淀粉酶能够专一性分解淀粉类物质中α-1,6-糖昔键。

单独采用异淀粉酶,可单独采用异淀粉酶,可使支链淀粉变为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具有凝结成块,易形成结构稳定的凝胶物性。

因此,可以作为强韧的食品包装薄膜。

该薄膜对氧和油脂具有良好的隔绝性,又因涂布展开性好,故适合作为一些食品的保护层。

(3)有些果蔬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细胞壁会发生膨胀、软化,可提高可消化性和改进口感。

马铃薯、胡萝卜等经纤维素酶处理,干燥后再加水时具有复原性,便于果蔬贮存与运输。

(4)溶菌酶在食品保鲜中应用是因为它能选择性地使微生物细胞壁溶解,从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达到延长食品保鲜期的目的,且对食品营养成分无破坏作用。

因此,可作为天然防腐剂,有效地替代一些有害的化学防腐剂。

(5)控制酶的基因表达进行果蔬保鲜4 极端酶的研究进展。

(张):极端微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为适应环境,在其细胞内形成了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酶,即极端酶。

极端酶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中起生物催化作用,它是极端微生物在极其恶劣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根据极端酶所耐受的环境条件不同,可分为嗜热酶、嗜冷酶、嗜盐酶、嗜碱酶、嗜酸酶、嗜压酶、耐有机溶剂酶、抗代谢物酶及耐重金属酶等。

大部分极端微生物通过16sRNA序列的比较都鉴定为古细菌,,也有部分极端微生物属于最原始的细菌种类。

目前人们已经利用微生物酶生产的经典路线来一些极端酶,这样就可以住温和的条件下利用普通微生物来生产极端酶,日前大多数极端酶是应用大肠杆菌等宿主菌异源表达成功的。

但是在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极端酶时。

根据菌种、酶性质等的差异,还存在一些技术难关。

随着分子微生物学的发展,8株古细菌和一些极端嗜热菌的基因组序列已经知道了。

通过对这些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以及和其他已知功能的生物蛋白质的序列进行比较,人们已经了解了它们基因组大约一半的开放阅读框人们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X射线晶体和同源性模拟分析揭示了一些酶的三维结构,通过对比常温生物和极端生物中同工酶的三维结构,人们已经初步阐明了一些极端酶的作用机制。

嗜热酶和超嗜热酶相对来说是人们最了解其三维结构的两类酶,嗜碱菌和嗜酸菌是最早被发现的酶类,但至今还未见有关它们结构的报道。

所以,人们还不了解它们在极端pH值下稳定的机理。

嗜冷菌和嗜热菌已应用于洗涤剂、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目前,日本、美国、欧洲等国都启动了极端微生物的研究计划,主要工作包括:新物种的发现、新产物的研究与生产、极端酶的结构与功能用其基因的克隆表达、适应机理的分子基础及遗传原理、基因组分析(陈版见PS.)5 酶制剂的发酵生产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解答一:酶制剂是指从生物中提取的具有酶特性的一类物质,主要作用是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控制,利用细胞(包括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产生人们所需的酶的过程,成为酶的发酵生产。

解答二:酶发酵生产方式根据细胞培养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即:固体培养发酵、液体发酵、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

1.固体培养发酵2.液体深层发酵3.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1. 固体培养发酵:以麸皮、米糠等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加入其它必需的营养成份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的麦曲,经灭菌、冷却后,接入产酶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产酶。

我国传统的酒曲、酱油曲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发酵产酶,其主要获得的酶是淀粉酶和蛋白酶。

固体培养发酵产酶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麦曲中酶浓度较高,特别适用于各种霉菌的培养和发酵产酶。

固体培养发酵产酶的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原料利用率低,培养基养料利用不完全,生产周期长。

2. 液体深层发酵:采用液体培养基,置于发酵容器中,经灭菌,冷却后,接入产酶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产酶。

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既可用于微生物细胞,也适用于各种动、植物细胞的悬浮培养和发酵。

液体深层发酵的优点:机械化程度高,酶产率高,质量好,产品回收率高。

液体深层发酵的缺点: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高,动力消耗也较大。

3.(1)固定化细胞发酵:将活细胞固定于水不溶性载体上,利用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发酵产酶。

固定化细胞发酵的优点:固定化细胞密度较高,反应器水平的生产强度大,可提高生产能力;发酵稳定性强,可反复使用,易于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细胞固定于载体上,流失少,可在高稀释率时,连续发酵,提高设备利用率;发酵液中含菌体较少,利于产品分离纯化,提高产品质量。

固定化细胞发酵的缺点:设备及技术条件要求高;只适用于胞外酶的生产。

(2)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将除去了细胞膜的微生物细胞或植物细胞固定化,以发酵产酶,除去了细胞膜的微生物及植物细胞即为原生质体。

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的优点:可以得到胞内酶,是胞内酶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创新;有较好的稳定性,可反复连续使用较长时间。

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的缺点: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

6 什么是诱导酶?从分子水平上解释酶的诱导机制。

诱导酶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一般是反应的底物)存在时,微生物会因诱导物存在而产生的酶就是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除取决于环境中诱导物外,还受基因控制即受内因和外因共同控制。

机制:与诱导酶生成的操作子(包括启动子、操纵基因、结构基因)有关。

以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为例:无乳糖时,调节基因编码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后抑制结构基因转录而不产生代谢乳糖的酶;当乳糖存在时,乳糖可与阻遏蛋白结合,而使阻遏蛋白不与操纵基因结合,诱导结构基因转录,继而翻译乳糖酶生成。

7 如何通过发酵生产提高酶的活力?答:1通过控制PH来提高酶活力。

培养基的PH与细胞的生长繁殖以及发酵产酶都有密切关系,细胞发酵产酶最适PH通常接近于该酶反应的最适PH,但有些菌在该酶反应最适PH条件下会受到影响,故有些细胞产酶最适PH与酶作用最适PH又有差别。

2. 通过温度来控制酶活力。

产酶最适温度往往低于生长最适温度,这是由于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延长产酶时间,提高酶的稳定性。

3. 通过采用中间补料来提高酶产量。

培养前期是微生物菌体增殖时期,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有发酵产物,大部分发酵产物在发酵中后期产生,所以可以延长发酵中期时间。

中间补料可以促使微生物在培养中期的代谢活动受到控制,延长发酵产物的分泌期,推迟菌种的自溶期,维持较高的发酵产物增长幅度。

4. 调节溶解氧来提高酶活力。

由于细胞的呼吸强度和细胞浓度各不相同,耗氧速率有很大差别。

因而根据需要量供给适量的溶氧。

8 如何从分子水平对酶进行改造?分子水平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酶进行改造:(1)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修饰酶,就是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间规律的了解,按照人们预定的模式人为的改变蛋白质结构,从而创造出有特异性质的蛋白质。

(2)酶法有限水解,即用适当的方法将酶蛋白的肽链进行有限水解,既可保持酶活力,又可降低其抗原性。

(3)氨基酸置换修饰:氨基酸置换可能引起酶蛋白空间结构的某些改变,这种修饰方法称为氨基酸置换修饰。

(4)亲和标记修饰,这是一种特殊的化学修饰方法。

(5)大分子结合修饰,即利用水溶性大分子与酶结合,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某些细微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的方法。

(6)酶分子定向进化,是在人为控制下使酶分子朝人们期望的特定目标进化。

定向进化是通过在试管中模拟自然界中发生的进化来实现对生物大分子的人工进化。

9 如何通过酶法生产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通常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偶合糖,低聚木糖,低聚壳聚糖,低聚龙胆糖,棉子糖,水苏糖等,由于人体肠胃道内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的酶系统,因此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被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人体肠道典型的有益细菌)的有效增殖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