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实习作业
地球化学实验1

实验一地球、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分配一、实验目的:1.了解元素丰度资料的获得和使用;2.实验地球化学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分析;3.总结地球化学元素丰度资料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内容:1.地球、地核、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岩石圈各圈层与地壳元素丰度值之比较,整理对比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元素的变化规律,总结研究元素克拉克值的地球化学意义(黎彤等,1990);2.中国地壳元素克拉克值与世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大陆上地壳、大陆中地壳、大陆下地壳之比较,分析元素的变化规律,总结研究元素丰度的地球化学意义(黎彤等,1990);3.全球地壳、中国地壳、中国东部地壳、华北古陆、扬子古陆、中央造山带(华北地台南缘、北秦岭褶皱带和南秦岭褶皱带)地壳元素克拉克值之比较,分析元素的变化规律,总结研究元素丰度的地球化学意义(高山等,1998;);4.中国东部地壳、全球陆壳、华北古陆、扬子古陆与全球台盾区地壳、中国中央造山带与全球褶皱区地壳克拉克值对比,分析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元素的变化规律,总结研究元素克拉克值的地球化学意义(高山等,1998;黎彤等,1990)。
5.中国东部主要岩浆岩(酸性、中性、基性岩,鄢明才等,1997)与沉积岩(页岩和粘土岩或泥质岩,鄢明才等,1997)与世界此类岩石(黎彤等,1990)元素丰度之比较,分析中国东部主要岩浆岩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结研究元素丰度的地球化学意义;6.中国东部各构造单元酸性岩(兴安-吉黑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扬子地台(东)、华南褶皱系)(鄢明才等,1997)与世界台盾区、褶皱区、陆地地壳(黎彤等,1990)元素丰度之比较,分析中国造山带元素的变化规律,总结研究元素丰度的地球化学意义;三、实验要求:1.各班同学分成5-7个小组,每组一道题,查阅资料,分析讨论,整理作图,每人上交实习作业(实习报告);2.安排4个实验学时,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每组抽一位同学作主题发言,其它同学补充,课堂讨论后完善自己的研究内容并编写实习报告;3.每组至少选择4组典型元素或元素组合(不同地球化学分类的元素或组合,可查阅第二章元素的分类),分析元素丰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矿床地球化学作业一:021131刚果河边草泥马

矿床地球化学作业一1.假设一个玄武岩经历了两阶段的演化。
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中(206Pb/204Pb=9.307,207Pb/204Pb=10.294)从To=4.45 Ga 到T1=2.0 Ga, μ1=7.5; 第二阶段,从T1演化到现代, μ2=14。
(1)请画出该玄武岩的铅同位素演化曲线;(2)请问该玄武岩现今的206Pb/204Pb 和207Pb/204Pb 分别为多少?如果T1分别为3.5 Ga ,3.0 Ga ,0.5 Ga ,结果又为多少? (1)根据等时线方程:)(235235204235204207204207t TT t e e PbU Pb Pb Pb Pb λλ-=⎪⎪⎭⎫ ⎝⎛-⎪⎪⎭⎫ ⎝⎛ )(238238204238204206204206t TTt e e PbU Pb Pb Pb Pb λλ-=⎪⎪⎭⎫⎝⎛-⎪⎪⎭⎫⎝⎛第一阶段:从To=4.45 Ga 到T1=2.0 Ga, μ1=7.5,取不同年龄t ,计算得如下206Pb/204Pb 和207Pb/204Pb 值:第二阶段:从T1演化到现代, μ2=14,取不同年龄t ,计算得如下206Pb/204Pb 和207Pb/204Pb 值:16.26448448 14.65492829 120000000016.77967062 14.71411376 100000000017.27911851 14.76271777 80000000017.76330893 14.80263212 60000000018.23270798 14.8354104 40000000018.68776752 14.86232842 20000000019.1289256 14.88443391 0该玄武岩的铅同位素演化曲线如图所示:(2)该玄武岩现今的206Pb/204Pb和207Pb/204Pb分别为19.129和14.884 如果T1分别为3.5 Ga:T1=3.5Ga 206Pb/204Pb 207Pb/204Pb t9.307 10.294 4450000000 11.35653369 12.93973727 3500000000改变值7.5到14 16.44906108 13.56607436 0 206Pb/204Pb和207Pb/204Pb分别为16.449和13.566如果T1分别为3.0 Ga:T1=3.0Ga 206Pb/204Pb 207Pb/204Pb t9.307 10.294 4450000000 12.31986172 13.60401946 3000000000改变值7.5到14 17.4125869 14.23035655 0 206Pb/204Pb和207Pb/204Pb分别为17.413和14.230如果T1分别为0.5 Ga:T1=0.5Ga 206Pb/204Pb207Pb/204Pb t9.30710.2944450000000 16.1595732314.55902405 500000000 改变值7.5到14 21.2522974115.18536114 0206Pb/204Pb 和207Pb/204Pb 分别为21.252和15.185某喷流沉积型矿床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3.352, 207Pb/204Pb=14.461,分别计算其HH 单阶段模式年龄和SK 两阶段模式年龄为多少? HH 单阶段模式年龄: 根据公式()())()(23823823523520420620420788.1371t T t T PbPb Pb Pb e e e e CDCD λλλλ--=--该方程为超越方程,所以先带入206Pb/204Pb=13.352, 207Pb/204Pb=14.461以及在原始地球中206Pb/204Pb=9.307,207Pb/204Pb=10.294算得方程右边比值为1.030160692;带入不同的t 值逼近结果,得到年龄约为2.54Ga(计算过程见Excel 表格)SK 两阶段模式年龄:μ1=7.192; μ2=9.735根据在原始地球中206Pb/204Pb=9.307,207Pb/204Pb=10.294,以及μ1=7.192,可计算得t=3.7Ga 时,206Pb/204Pb=11.680,207Pb/204Pb=13.481(计算过程见Excel 表格) 根据公式()())()(23823823523520420620420788.1371t T t T PbPb Pb Pb e e e e CDCD λλλλ--=--该方程为超越方程,所以先带入t=3.7Ga 时,206Pb/204Pb=11.680,207Pb/204Pb=13.481以及t=0时,206Pb/204Pb=13.352, 207Pb/204Pb=14.461算得方程右边比值为0.664843172;带入不同的t值逼近结果,得到年龄约为2.63Ga(计算过程见Excel表格)。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周记范文原创全套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周记全套(本人在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相关岗位3个月的实习,十二篇周记,总结一篇,全部原创,共6500字,欢迎下载参考)姓名:杜宗飞学号:2011090118专业: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班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01班指导教师:赵晓明第1周作为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
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
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们。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
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
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
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
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
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回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
虽然我对业务还没有那么熟悉,也会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
地球化学课程作业

地球化学作业资源勘查工程2014-101. 熟悉下列名词的概念:丰度,地球化学,地球化学体系原始地幔,亏损地幔,地球化学亲和性,亲氧元素,亲硫元素,亲铁元素,类质同象,捕获,容许,隐蔽法则,晶体化学分散,残余富集,晶体场分裂能,晶体场稳定能,八面体择位能,微量元素,能斯特分配定律,分配系数,K D,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稀土元素,REE,ΣCe,ΣY,δEu,δCe,SMOW,CDT,PDB,同位素封闭温度,结晶年龄,冷却年龄,(87Sr/86Sr) 0,εNd(0),εNd(t),T CHUR,T DM,普通铅,原始铅,谐和曲线,等时线,αA-B,△A-B2.思考下列问题:地球化学学科的性质及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哪些?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
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地球化学课程为什么要研究陨石?地球各圈层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洋壳与陆壳有何区别?地幔有哪些类型,其化学组成如何?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有哪些?类质同像规律及研究的地球化学意义有哪些?晶体场理论对过渡族元素行为的控制具体体现在哪里?什么叫微量元素、什么是主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能斯特分配定律、能斯特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在地球化学体系中行为差异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你认为岩浆作用过程中决定元素浓集成矿的主要机制和决定因素是什么?试分析分离结晶和部分熔融过程中,岩浆元素M和超岩浆元素H的关系。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利用衰变定律来测定岩石、矿物的年龄,应满足的哪些前提条件?说明Rb-Sr测年基本原理。
说明Sm-Nd法测年基本原理。
试分析U-Th-Pb法测年与普通铅法测年有何异同?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及其表示方法是什么?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基本原理。
地球化学作业1

地球化学作业(一)⒈太阳系和地壳元素丰度的特征:丰度是指元素在地球化学体系中的平均含量。
在太阳系中元素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但是也有如下特征规律:①H和He丰度最高的两种元素,其原子数几乎占太阳中全部原子数目的98%,H和He 的比值约12.5②原子序数较低的范围内(Z<45),元素丰度随原子序数增大呈指数递减,而在较重元素范围内(Z>45)各元素丰度值不仅低,而且很相近,其丰度曲线近似水平。
③质量数为4的倍数的核素或同位素具有较高丰度。
例如4He、16O、40Ca、56Fe等④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丰度大大高于相邻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
这一规律称为奥多-哈根斯法则,亦即奇偶规律[具有偶数质子数(A)或偶数中子数(N)的核素丰度总是高于具有奇数A或N的核素]⑤与He相近的Li、Be和B具有很低的丰度,属于强亏损的元素,它们在宇宙大爆炸中很少被合成;而O和Fe在元素风度曲线上呈现明显的峰,它们是过剩元素。
⑥Tc和Pm没有稳定同位素;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没有同位素,在丰度曲线上这些元素的位置空缺(如下图所示)而地壳中元素丰度则具有以下特征:①地壳中元素的相对平均含量是极不均一的:丰度最大的元素是O:47%,与丰度最小元素Rn的6×10-16相差十分悬殊。
地壳中只有少量元素在数量上其决定作用。
其中前几种元素分别为O、Si、Al、Fe、Ca、Na、K、Mg、Ti ,它们占地壳中元素的98.13%,而前五种元素占82.58%②地壳元素丰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开放体系:地球表层H, He等气体元素会逐渐脱离地球重力场地外物质降落到地球表层地壳与地幔的物质交换放射性元素衰变人为活动的干扰等因素都会导致地壳元素丰度的不断变化;③对比地壳、整个地球和太阳系元素丰度数据发现,它们在元素丰度的排序上有很大的不同:•太阳系:H>He>O>Ne>N>C>Si>Mg>Fe>S;地球:Fe>O>Mg>Si>Ni>S>Ca>Al>Co>Na;地壳:O>Si>Al>Fe>Ca>Na>K>Mg>Ti>H。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技术员实习报告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技术员实习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实习单位概况。
1.1 实习单位名称: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勘查地球化学上机实习2

勘查地球化学上机实习2 制作地球化学等值线图1、用Surfer8 对数据网格化(grid-data-kriging)可利用实习一的结果文件,Mo.grd (文件类型是Binary)2、Mapgis制作等值线等值间隔的确定根据实习一知道背景值为0.9×10-6,以1为背景黄色向上、下± lgC=0.1;则形成如下a)0.13、0.16、0.20、0.25、0.32、0.40、0.50、0.63、0.79、1、1.26、1.58、2、2.51、3.16、3.98、5.01b)Mapgis-空间分析-DTM分析点击平面等值线图标,打开mo.grd文件围,填写等值线间隔和颜色,注记参数中选择小数点位数(2)保存点、线、面文件(文件-存数据于-点(线、面))c)3、用Mapgis形成图框文件和采样点文件a)用Mapgis形成图框文件形成图框文件: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键盘生成矩形图框对红线圈内的参数进行修改b) 新建工程文件将图框文件和钼的点、线、面文件添加到工程文件中形成采样点文件:实用服务→投影变换→投影转换→用户文件投影转换指定分隔符→设置分隔符→Tab键→属性列名称设置→点图元参数设置“不需要投影”→“数据生成”→“确定”→“文件”→“另存文件”→“选择NONAME0.WT”→“确定”→存为“sampling.wt”在工程文件中添加“sampling.wt”标注Mo数据选中sampling.wt文件使之成编辑态→鼠标移到左侧按右键→新建点文件(Nmo.wt)工程输出→文件→页面设置→自动设置保存工程文件。
空白区剪裁建立一个区文件(,如mobox.wp)并使其成为编辑状态,区编辑中—输入弧段—折线组成封闭的多边形把要保留的部分围住。
(回到起点时用CTRL+鼠标右键可使其封闭)输入区(使其充填颜色),保存区文件,关闭该文件。
其它—工程剪裁—选择剪裁后存放目录添加等值线图的区文件(mo.wp)和点文件(mo.wt), 选择参数(剪裁类型、方式、模糊半径、装入剪裁框文件)开始剪裁将剪裁后的区和点文件进行替换即可极值点标注准备好det文件空间分析—DTM分析—打开区文件—模型应用—高程点标注制图另存点文件(极值点)在工程文件中加入线条比例尺用标准图框的比例尺,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1:1万将图框文件加入到工程文件之中,调整X,Y坐标,删除其余内容制作责任表。
地球化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我们于[实习时间]在[实习单位]进行了为期[实习天数]的地球化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球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勘查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1)野外勘查:了解地球化学勘查的基本流程,掌握样品采集、分析、处理等方法。
(2)实验室分析:学习地球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等。
(3)地质地貌考察:观察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了解区域地质背景。
(4)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分析实习区域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识别成矿有利地段。
2. 实习方法(1)野外勘查:采用实地考察、样品采集、仪器测量等方法。
(2)实验室分析: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方法。
(3)地质地貌考察:通过实地观察、地形地貌分析等方法。
(4)地球化学异常分析:采用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异常识别、成矿预测等方法。
三、实习过程与成果1. 野外勘查实习期间,我们深入实习区域,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考察。
通过实地采样,采集了土壤、水、岩石等样品,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2. 实验室分析在实验室,我们学习了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等基本操作。
通过对样品的分析,了解了实习区域的地球化学特征,为成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3. 地质地貌考察通过对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考察,我们掌握了区域地质背景,为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基础。
4.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通过对实习区域的地球化学异常分析,我们识别出多个成矿有利地段,为后续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线索。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1. 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2.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地球化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野外勘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地球化学与应用地球化学实习作业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工程教研室2001年8月目录实习一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及地球化学参数的计算 (1)实习二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的确定 (2)实习三用方差分析评价化探数据的质量 (5)实习四概率分布型式的检验及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 (8)实习五趋势分析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11)实习六回归分析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17)实习七判别分析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18)实习八聚类分析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19)实习九异常解释评价 (20)附言:这是在以往实习作业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计算机程序,补充了部分新的化探数据。
本讲义由李佑国编写,适合在本校上“理论地球化学与应用地球化学”课程的各个专业使用。
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告诉编者,以便修正。
实习一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及地球化学参数的计算一、实习目的由于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及化合价的相似性,导致它们在自然界中常常紧密共生在一起。
因镧系收缩的缘故,使得稀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La→Lu逐渐增大,于是在岩浆过程中,这些元素在固相和液相间的分配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Ce和Eu在自然界具有变价(Ce4+、Eu2+)的特征,Ce和Eu的相对富集与亏损程度往往反映了特殊的地质背景。
本次实习要求掌握稀土元素的计算和作图方法,理解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分馏程度的地质意义,掌握Eu的亏损与富集的地质背景。
二、实习内容某地区的岩浆岩种类极为发育(表1—1和表1—2),请画出各岩类的稀土配分曲线图、结合稀土元素参数进行地质过程分析。
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稀土元素参数表1—1 岩浆岩稀土元素成分表(×10-6)注:1-橄榄苏长岩,2-钾长花岗岩,3-H型花岗岩,4-A型花岗岩,5-石英闪长岩(M型花岗岩)。
稀土元素由某单位等离子光谱方法分析。
表1—2 岩浆岩稀土元素成分表(×10-6)注:表中数据由中子活化方法分析实习二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的确定一、目的与要求原生晕的分带性特征,尤其是垂直分带是原生晕特征的重大发现。
它无论在地球化学理论方面,还是地球化学找矿的实践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次实习要求掌握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确定的常用方法。
二、实习内容某铅锌矿区经地球化学勘查后,选择了矿区一条有代表性的勘探剖面100线,如图2—1所示。
图2—1 100勘探线剖面示意图根据分析测试数据,计算出原生晕样品线金属量原始数据如表2-1所示,请求出该矿区原生晕垂直分带系列,其步骤如下:1.首先将将原始数据标准化(表2-2)2.计算分带指数(表2-3)表2—1 100线指示元素线金属量表表2-2 标准化线金属量表表2-3 分带指数表3. 列出初步的分带序列(自前缘至尾部)为:4. 对于同一标高出现两个以上元素分带指数最大值,则进一步计算G及△G值,根据△G值确定出该矿区完整的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自前缘至尾部)为:实习三用方差分析评价化探数据的质量一、实习目的练习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和三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评价数据的质量是否满足化探之要求。
二、实习内容某区为了评价采样和Zn元素的分析质量,对100个样品分析了两次(表3-1)。
在另一个地区,原始样和检查样共采样两批次,且每个样分析两次,所得数据如表3-2所示。
表3-1 四川省白玉县某矿区土壤Zn元素重复分析结果(单位:10-6)表3-2 四川省白玉县农都柯矿区土壤现场X荧光测量结果(单位:荧光强度)对表3-1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评价Zn元素重复分析的质量。
对表3-2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评价AuI和Cu元素的采样误差、分析误差的相对大小;通过元素自然变化的方差大小,进一步评价数据质量。
请分析该批数据能否利用?三、作业1. 两因素方差分析表3-3 方差分析表对数据质量作出评价,并说明依据。
2. 三因素方差分析表3-4 方差分析表表3-5 方差分量表对数据质量作出评价,并说明评价依据实习四概率分布型式的检验及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一、实习目的练习用概率格子法和计算法检验概率分布型式及求背景值和异常下限二、实习内容1.某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获得一批背景一区Zn分析数据,如表4—1所示,请用正态概率格子法检验分布型式,并确定背景值和异常下限。
表4-1 某地区土壤Zn元素分析结果(单位:10-6)2.云南某地一地层中的Ni元素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结果如表4—2 ,请用统计法检验分布型式和确定背景值和异常下限。
表4-2 云南某地土壤Ni元素分析结果(单位:10-6)9三、实习作业1.概率格子法表4—3 各数据组的频率、累计频率、概率等统计表(Dn = )(1)在计算机上绘制累计频率点、理论值线和临界曲线(2)确定概率分布型式为:(3)求出背景值和异常下限C0= C A=2. 计算法(1)偏度和峰度值r1= r2=(2)检验是否服从正态(对数正态)分布,并说明依据:r1的临界值= r2的临界值= (3)列出背景值和异常下限C0= C A=10实习五趋势分析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一、实习目的练习用多项式拟合趋势面分析方法和两窗口移动平均趋势分析方法,求出背景的变化趋势和地球化学异常,并结合地质情况,对背景的变化趋势和异常作出适当的解释。
练习用Surfer软件对不规则测网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处理。
二、实习内容1. 某地的地质简图如图5—1所示,在该区进行了1:5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线距为500米,点距100米。
Au元素经网格化(1×1 cm2)后的数据见表5—1,请用此批数据分别用趋势面分析和移动平均法进行处理。
2. 四川省白玉县有热沟位于呷村矿床外围,属于“呷村式”银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地表覆盖严重)。
在该区进行了240m×20~40m规格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其部分分析成果列于表5—2中,表中X值和Y值为相对坐标(单位:米),Cu和Zn的含量单位为10-6。
请将此批数据用Golden Software surfer软件画出Cu和Zn元素的含量等值线图,并在图上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采样点位置等。
三、实习作业1.趋势面分析(1)趋势图(显示在屏幕上或储存到文件中)拟合优度C=(2)异常图①异常点数ND=②手工画出异常点分布图③异常解释评价:对异常进行分类、编号、并结合该区地质、地球化学和自然地理(地形、气候等)特征对背景值和异常的分布规律作出解释,指出该区找矿的远景地段。
2.两窗口移动平均趋势法通过.surfer软件Grid菜单下Matrix Smooth命令和Math等命令来完成。
3.surfer软件直接成图1112表5-1 某地土壤Au元素网格化数据表(单位:10-9)13表5-2 四川省白玉县有热沟地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14151680 760 80 20312001280 91 143480 1020 91 1921680 770 80 2351200 1300 95 134480 1040 81 1581680 780 83 1741200 1320 101119480 1080 71 1131680 790 86 245960 600 93 245480 1100 84 1811680 800 79 328960 620 81 257480 1120 92 1211680 820 79 510960 660 63 148480 1140 89 1281680 840 84 396960 680 77 204480 1160 85 92 1680 860 92 617960 700 91 483480 1200 81 1191680 880 75 701960 720 72 261480 1240 83 1051680 900 92 736960 740 75 250480 1280 86 1371680 920 100 828960 750 76 266480 1320 87 87 1680 940 82 357960 760 80 228240 640 93 3871680 960 84 188960 770 79 210240 680 89 4831680 980 78 150960 780 83 295240 720 85 2661680 1000 89 164960 790 81 310240 760 73 2601680 1020 104140960 800 86 400240 800 93 2391680 1040 85 127960 820 114 292240 840 81 3001680 1060 83 106960 840 274 284240 880 102 150**** **** 91 120960 880 78 147240 900 98 175**** **** 75 135960 900 96 176240 920 72 1491680 1120 85 147960 920 89 320240 940 80 185**** **** 73 226960 940 85 248240 960 75 1221680 1160 75 165960 960 98 31224098080 2621680 1180 70 22396098089 358240 1000 88 73 1680 1200 68 183960 1000 93 175240 1020 92 1301440 600 79 176960 1020 83 213240 1040 70 1971440 620 80 129960 1040 87 291240 1080 81 1351440 640 67 106960 1060 79 213240 1120 1191581440 660 84 842960 1080 79 210240 1160 83 2201440 680 70 665960 1100 93 291240 1200 88 1061440 720 69 310960 112082195240 1240 94 92 1440 74093340960 1140 106166240 1280928016实习六回归分析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一、实习目的练习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化探各种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实习内容四川某铂族元素矿区,该矿区内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具有明显的铂族元素矿化特征(表6—1),请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求出Pt含量与其它元素的回归方程。
表6—1 某矿区基性、超基性岩与铂族元素矿化有关的元素含量表二、实习结果解释(写出回归方程)17实习七判别分析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一、实习目的练习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来判断未知样品的归属。
二、实习内容安徽某地的铁帽中,有些是已知有价值的,有些是已知无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