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复习题(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第⼀部分:选择题1.硫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式是()和()。

A.物理分馏;化学分馏B.化学分馏;⽣物分馏C.物理分馏;⽣物分馏2.A.E.Ringwood电负性法则适合于()A.所有状态B.离⼦键化合物C.共价键化合物3.地球化学亲和性可⽤于研究()元素的结合规律。

A.常量元素B.微量元素C.所有元素4.V.MGoldschmidt类质同象法则适⽤于研究()化合物的类质同象规律A.硫化物B.离⼦键化合物C.所有5.克拉克值是由()提议命名的A.ClarkB.FersmanC.V.M.Goldschidt6.⽅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可以代表()A.现阶段体系的铅同位素组成B.形成时体系的铅同位素组成C.下地壳的铅同位素组成7.C14可以测定活树的年龄A.不对B.对C.有时可以8.确定地质体元素丰度的关键是:()、样品分析精度、样品统计性A.样品多少B.样品代表性C.样品是否新鲜9.络离⼦的稳定性与其不稳定常数(K不)有关,(K不)越⼤()A. 稳定性⼤,迁移能⼒强B.稳定性,迁移能⼒⼤C.络离⼦越不稳定,迁移能⼒⼩10.活度积原理可以解释()元素的迁移与沉淀A.难溶元素B.易溶元素C.所有元素11.元素迁移表现为()A.含量变化B.含量变化、空间位移和存在形式变化12.LREE是指()/doc/94db84ce0242a8956aece42b.html -Eu /doc/94db84ce0242a8956aece42b.html -Sm /doc/94db84ce0242a8956aece42b.html -Dd13.总分配系数d=Σwi*Kdi,Wi为()A.矿物数B.矿物中元素的分配系数C.每种矿物在集合体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14.测定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应选择()矿物进⾏测定A.氧化物B.硫化物C.硅酸盐15.假等时线是指()A.分⼦误差所致B.⼦核太少所致C.复杂因素综合所致答案:BBBBB—BABCA—BACBC⼀、名词解释:1.浓度克拉克值2.类质同象3.曾⽥章正-科⾥尔模式(Aasuda-Coryell)⼆、问答题1.陨⽯的研究意义2.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法论3.地球的化学组成特征第⼀部分:选择题1.胶体带电,其能吸附()共同迁移,带正电的胶体与带()的胶体共同稳定迁移。

地球化学考试复习资料

地球化学考试复习资料

地球化学考试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课后习题及答案绪论1. 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地球系统中元素及同位素的组成问题;2)地球系统中元素的组合和元素的赋存形式;3)地球系统各类自然过程中元素的行为(地球的化学作用)、迁移规律和机理;4)地球的化学演化,即地球历史中元素及同位素的演化历史。

2. 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自然过程在形成宏观地质体的同时也留下了微观踪迹,其中包括了许多地球化学信息;2)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和存在状态是环境和体系介质条件的函数;3)地球化学问题必须至于地球或其其子系统中进行分析,以系统的组成和状态来约束作用的特征和元素的行为。

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反序法和类比法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1.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1)原子序数较低的范围内,元素丰度随原子序数增大呈指数递减,而在原子序数较大的范围内(Z>45)各元素丰度值很相近。

2)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丰度大大高于相邻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

具有偶数质子数(A)或偶数中子数(N)的核素丰度总是高于具有奇数A 或N的核素。

3)质量数为4的倍数的核类或同位素具有较高的丰度,原子序数或中子数为“约数”(2、8、20、50、83、126等)的核类或同位素分布最广、丰度最大。

4)锂、铍、硼元素丰度严重偏低,属于强亏损的元素。

5)氧和铁元素丰度显著偏高,它们是过剩元素。

6)含量最高的元素为H、He,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几乎占了太阳中全部原子数目的98%。

2.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地壳元素丰度差异大:丰度值最大的元素(O)是最小元素(Rn)的1017倍;丰度值最大的三种元素之和达82.58%;丰度值最大的九种元素之和达98.13%;2)地壳元素丰度的分布规律与太阳系基本相同。

与太阳系或宇宙相比,地壳和地球都明显地贫H, He, Ne, N等气体元素;而地壳与整个地球相比,则明显贫Fe和Mg,同时富集Al, K 和Na。

地球化学考卷

地球化学考卷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的是()A. 地球表层化学元素分布B. 地球内部化学元素分布C. 地球与宇宙间的化学元素分布D.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化学元素分布2. 下列哪个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A. 氧B. 硅C. 铝D. 铁3. 下列哪个不是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A. 岩石地球化学B. 水地球化学C. 气体地球化学D. 生物地球化学分析4. 地球化学在下列哪个领域应用最广泛?()A. 矿产资源勘探B. 环境保护C. 农业生产D. 医学领域5. 下列哪个不是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A. 地球表层元素的迁移与循环B. 地球内部元素的富集与分布C. 地球历史演变过程D. 宇宙中其他星球的化学成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化学是介于化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2.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及内部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富集和循环。

()3. 地球化学家通过研究地球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4. 地球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没有应用价值。

()5. 地球化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岩石中的化学元素,推断出岩石的形成时代。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球的__、__、__和__。

2.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和__。

3. 地球化学在__、__、__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是__。

5. 地球化学家通过对__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2. 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有哪些应用?3. 地球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何作用?4. 请举例说明地球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地球化学与地质学、化学的关系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地发现一种含铜矿床,请设计一个地球化学勘探方案,以确定矿床的品位和规模。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题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题

勘查地球化学复习资料序言1.勘查地球化学概念:(一般了解)2.地球化学异常:地质体或天然产物中地球化学指标明显偏离正常的现象。

3.地球化学背景:地质体或天然产物中地球化学指标明显正常的现象。

4.地球化学异常分类(根据赋存介质):(1)岩石地球化学异常;(2)土壤地球化学异常:(3)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4)水文地球化学异常;(5)气体地球化学异常:(6)生物地球化学异常5.地球化学特点:(1)通过微观领域的研究,用直接信息进行勘查(2)以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为主要手段(3)方法适用性强(4)快速,经济,效率高6.展简史:一般了解第一章1.克拉克值的勘查地球化学意义:(1)克拉克值是地质体中元素分散与富集的一种尺度(2)克拉克值是勘查地球化学测试方法灵敏度的总标准(3)可用于预测全球矿产资源2.浓度克拉克值=地质体或区域中元素的丰度/克拉克值3.浓集系数=矿石最低可采平均品味/克拉克值4.计算法步骤:(1)选取正常样品:根据地质观察和研究,选取未受矿化,蚀变影响或影响相对较弱地段样品的分析结果作为计算对象。

(2)处理离群含量:利用迭代法提出那些含量小于均值减去3倍均方差(x i<x P+3S)或大于均值加3倍均方差(x i>x P+3S)d的样品,被剔除的样品不再参加计算(3)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确定背景值(C O)和背景上限值(C A)a.数据如果服从算术正态分布,则:C O=C A= C O+ks k 一般取2b.数据不服从算术正态分布,则把数据转换成对数,然后再进行检验。

如果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C l O=C l A= C l O+ks l k 一般取2c.如果数据既不服从算术正态分布,又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可以用图解法原理来计算背景值及其上,下限值。

5.异常强度:异常强度可用异常峰值(C Max)、异常平均值(C p)、异常衬度(C P/C A或C P/C o)来表示。

6.富集系数:数值上等于C P/C o反映的是相对于异常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富集程度。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1. 地球化学的定义是什么?
2.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3. 描述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

4. 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5. 什么是地球化学异常?它在地质勘探中的作用是什么?
6. 地球化学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7. 简述地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8. 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如何发挥作用?
9. 什么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它在研究地球历史中的作用是什么?
10. 描述地球化学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11.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结构?
12. 什么是地球化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 地球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哪些?
14. 简述地球化学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的作用。

15. 地球化学在海洋科学中如何应用?
16. 描述地球化学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

17.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气候系统?
18. 地球化学在灾害地质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19. 什么是地球化学的热液循环?
20. 地球化学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21.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评估和修复污染场地?
22. 简述地球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3. 地球化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24. 描述地球化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25. 地球化学在宇宙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A. 铁B. 氧C. 钾D. 钙2.下列地质现象中,属于地球化学现象的是:A. 地震B. 风化C. 枯水期D. 洪水3.地球化学中,有机物主要由下列哪些元素组成?A. 硅和氧B. 碳和氢C. 铁和镁D. 钠和氯4.地球的内部结构中,地壳所占的比重约为:A. 10%B. 30%C. 50%D. 70%5.下列哪个地质时代的生物化石对石油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A. 寒武纪B. 泥盆纪C. 白垩纪D. 第四纪二、简答题1.请简述地球化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2.地球内部的火成作用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请简要描述火成岩的形成过程。

三、论述题地下水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请就地下水的成因、分布、类型及其与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

四、分析题某地区地表矿物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富含铝矿石。

请你根据地球化学知识,分析该地区可能存在的地质特征以及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综合题在地球化学循环中,岩石的风化作用是一个重要环节。

请你综合运用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知识,分析岩石风化的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作用。

六、解答题请使用地球化学知识和实验数据,解释地球上碳循环的过程,并讨论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七、实验题根据地球化学实验装置的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观察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变化与水温的关系,并记录实验数据。

结语本文考试试题共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综合题、解答题和实验题,涵盖了地球化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和分析,能够检验出对地球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应用能力。

祝各位考试顺利!。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地球化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地球形成以来,经历了多少个构造周期?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地幔中占比重最大的元素是:
A. 铁
B. 镁
C. 硅
D. 钠
3. 地球的地壳主要由以下哪两种岩石类型组成?
A. 硅钟岩和辉长岩
B. 花岗岩和玄武岩
C. 石英砂岩和页岩
D. 片麻岩和变质岩
4. 地球表层的大气主要由以下哪两种气体组成?
A. 氧气和氮气
B. 氧气和氩气
C. 氮气和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核心的主要成分?
A. 铁
B. 镍
C. 钛
D. 铝
二、填空题
6.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幔、外核和内核三部分,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____km。

7. 地球表层的陆地之上,覆盖了约_____的水。

8. 地球大气的最外层叫做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描述地球的形成过程及不同构造周期的特点。

2. 试分析地球大气的组成及其在地球环境中的重要性。

3. 简要解释地球磁场的形成原理以及其对地球生命环境的重要性。

4. 从地幔和地壳的成分组成方面,简要说明它们在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请就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结合地球化学知识,提出个人见解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并解释其可能的影响和挑战。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试题内容以考试实际情况为准)
以上是地球化学考试试题,请根据要求写出3000字文章。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地球化学复习题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循环和演化过程的科学。

它涉及到地球的各个层次,从地壳到地幔再到地核,从大气到水体,甚至到生物体内。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起源、演化以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地球化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一学科的理解。

1. 地球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它们的相对含量如何?地球的化学成分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等元素组成。

其中,氧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占地球质量的49.2%,其次是硅,占地球质量的25.7%。

铝、铁、钙、钠、钾等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2.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壳体,其主要成分是哪些元素?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等元素组成。

其中,氧占地壳质量的46.6%,硅占28.2%,铝占8.1%,铁占5.0%,钙占3.6%。

3.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哪些气体组成?它们的含量如何?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氩气等组成。

其中,氮气占大气体积的78%,氧气占21%,水蒸气的含量因地区和季节而有所变化,一般为0.1%-4%。

4. 地球的水体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它们的含量如何?地球的水体主要由氢和氧组成,化学式为H2O。

地球的水体分为海洋水、淡水和冰雪等。

海洋水中氢的含量约为11.2%,氧的含量约为88.8%。

淡水中的氢和氧的含量与海洋水相似,但含量略有差异。

5. 地球的地幔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它们的含量如何?地幔主要由氧、硅、镁、铁、铝等元素组成。

其中,氧的含量约为45%,硅的含量约为21%,镁的含量约为22%,铁的含量约为5%,铝的含量约为2%。

6. 地球的地核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它们的含量如何?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其中铁的含量约为85%,镍的含量约为10%。

7. 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上元素在不同地球层之间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请简要描述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过程。

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地壳物质的风化和侵蚀、物质的输运和沉积、岩浆的喷发和岩浆固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化学复习题绪论1、地球化学的定义。

答: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地球化学的任务。

答:1)地球及其子系统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即元素的分布和分配问题;2)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地球的历史和演化。

5)基础理论和应用的发展。

3、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答:研究思路:以化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研究原子(包括元素和同位素)的行为为手段,来认识地球的组成、历史和地球化学作用。

工作方法:野外:地质考察+样品采集(代表性、系统性、统计性、严格性)。

室内:--岩矿鉴定--分析测试:早期容量法、离子色谱法和比色法,现今X射线荧光光谱XRF、ICPAES、--ICPMS、固体质谱、AAS等。

--元素结合形式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化学分析、晶体光学、X射线衍射、拉曼谱、微区分析(电子探针、离子探针)等。

--作用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温度(包裹体、矿物、同位素)、压力、pH、Eh、盐度等。

--自然作用的时间参数:同位素测年。

--模拟实验。

--多元统计计算和数学模型。

4、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

答:1、基础科学成果的应用.2、地质科学的发展.3、更广泛的数字模拟。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1、对比元素在地壳、地球和太阳系中分布规律的异同点,并解释其原因。

答:相同点:元素的丰度均随原子系数增大而减小。

均符合奇偶定律。

不同点:与太阳系或宇宙相比,地壳和地球都明显地贫H, He, Ne, N等气体元素;而地壳与整个地球相比,则明显贫Fe和Mg,同时富集Al, K和N a。

原因:2、研究克拉克值有何地球化学意义。

答:可作为元素集中、分散的标尺。

控制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A)影响元素参加地壳中地球化学过程的浓度。

B)限定自然界的矿物种类及种属。

C) 限制了自然体系的状态。

3、地球各圈层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

答:地壳:①地壳中元素的相对平均含量是极不均一的。

②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上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地幔:元素分布不均,铁镁含量增高。

地核:铁镍含量占绝大部分,其它元素仅占极少部分。

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在地球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对地球总体成分的影响不大。

4、陨石研究的意义答:①它是认识宇宙天体、行星的成分、性质及其演化的最易获取、数量最大的地外物质;②也是认识地球的组成、内部构造和起源的主要资料来源;③陨石中的60多种有机化合物是非生物合成的“前生物物质”,对探索生命前期的化学演化开拓了新的途径;④可作为某些元素和同位素的标准样品(稀土元素,铅、硫同位素)。

第二章元素的结合规律1.举例说明亲铁元素、亲氧元素、亲硫元素的特征。

答:亲氧元素:电负性较小,电价较高,居周期表的左方,包括第四、五和六长周期的前半周期的元素,离子具惰性气体的电子层结构。

亲硫元素:离子具有18或18+2的外电子层结构,电负性较大(1.5—2.1),电价较低(一、二价为主) ,居周期表的右方,包括第四、五和六长周期的后半周期的元素。

亲铁元素:原子具有d亚层充满或接近充满的电子构型,有8-18的外电子层结构,电负性中等,能保持原子中的电子不被剥夺,也无力夺取外来电子,具有较高第一电离能,居于元素周期表的中部。

2、元素在固相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答:独立矿物,类质同象混入物,超显微非机构混入物,吸附,与有机质结合。

第三章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1、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答:当元素发生结合状态变化并伴随有元素的空间位移时,称元素发生了地球化学迁移。

2、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形式及迁移能力的制约因素答:元素在水介质中以a、易溶盐类-氯化物和硫酸盐;b、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和S i O2;c、铁、锰、P的化合物以及V、C r、N i、Co、Cu等元素;d、石英、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的形式迁移。

制约因素:1.与元素性质有关:体系中元素的丰度、元素在固相中的存在形式和进入水相后的存在形式2.与环境有关:体系的组成和环境的温、压、pH和Eh值等物理化学条件。

3、自然体系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对元素迁移的影响答:体系组成对水介质中元素迁移的影响1. 活度积原理:当溶液中某物质的离子活度积达到和超过该物质的活度积时,该物质即析出,这种溶解-沉淀关系称为活度积原理。

在天然水中金属元素首先选择与形成活度积最小的化合物的阴离子化合,形成沉淀。

当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与该化合物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化合物时,原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将会降低,称为共同离子效应。

当溶液中出现能够形成更低活度积的其它离子时,会发生活度积更低化合物的沉淀和已沉淀的原有矿物的溶解,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交代作用”。

2. 盐效应:易溶电解质浓度的增大导致其他难溶化合物溶解度增大。

天然水离子强度增大将有利于难溶元素的溶解和迁移。

3. 胶体的作用:同种胶体质点在水溶液中互相排斥,有利于长途迁移;不同胶体质点在水溶液中互相吸引,不利于长途迁移。

胶体质点的电荷被中和时,胶体质点就发生凝聚和沉淀。

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1、氧化还原电位Eh对元素迁移的影响:介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决定了离子在水中的状态及其共生关系。

2、pH对元素迁移的影响:○1、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从溶液中沉淀主要受溶液酸碱度(开始沉淀时的pH 值)的控制。

②pH值是影响许多化合物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A. 酸性氧化物,随溶液碱性程度增加而溶解度增大。

B.中性(两性)氧化物,则在强酸与强碱介质中溶解度增高,而在中性水中溶解极少。

C.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受pH值的影响。

③pH值影响元素在溶液中的迁移形式,从而影响元素的共生和分离。

④盐类水解多生成酸,水解作用过程受pH值的影响。

3、温度、压力。

4、地球化学障。

4、水-岩化学作用的主要反应类型。

答:氧化还原反应,脱水和水解反应,水和作用,碳酸盐化和脱碳酸盐化反应,阳离子交换反应。

5、高、低温水岩化学作用环境的差异。

答:低温:1)常温;常压。

2)水介质大量广泛的存在;3)常处于氧化还原界面;4)常处于CO2作用下;5)生物和有机质参加作用。

高温:1.高温、高压环境。

2.相对少量水的体系。

3.pH值变化于3-9之间。

4.氧逸度相对较低。

5.溶液盐度变化大。

6.有生物和有机质参与作用。

6、元素的水迁移系数和风化壳中元素分异的差异的关系。

答:迁移能力最强的元素Cl、S最先流失,其次是Ca、Na、Mg、F等,而Si、K、Mn、P等流失较弱;Al、Fe、Ti等的迁移能力很弱,常在风化壳中富集形成有关的矿产。

第四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1、微量元素:只要某元素在所研究的体系(地质体、岩石、矿物等)中的浓度低到可以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描述其行为,该元素就可称为微量元素。

2、简单分配系数:恒温恒压条件下,微量元素在两相间的平衡浓度比KD称为分配系数。

3、总分配系数:体系中所有矿物的简单分配系数加权和称为总分配系数Di。

4、相容元素:在岩浆结晶过程(或由固相部分熔融)中易进入或保留在固相中的微量元素。

Di > 1。

5、不相容元素:在岩浆结晶过程(或由固相部分熔融)中不易进入固相,而保留在与固相共存的熔体或溶液中的微量元素。

Di < 16、控制分配系数的因素答:温度、压力。

体系成分。

7、平衡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过程中元素的行为和特征和应用。

答:平衡部分熔融:批式熔融过程中不相容元素在熔体相富集,富集程度随熔体比例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富集程度为1/D,在熔融早期,分配系数不同的元素富集程度差异明显,即对批式熔融敏感。

批式熔融过程中相容元素在熔体相亏损,亏损程度随熔体比例的增加而减小,最大亏损程度为1/D,在熔融早期,分配系数不同的元素亏损程度差异不明显,即对批式熔融不敏感。

分离结晶:分离结晶过程中不相容元素在熔体相富集,富集程度随熔体比例的减小而增加,在结晶早期,分配系数不同的元素富集程度差异不明显,即对分离结晶不敏感。

分离结晶过程中相容元素在熔体相亏损,亏损程度随熔体比例的减小而增加,在结晶早期,分配系数不同的元素亏损程度差异明显,即对分离结晶敏感。

8、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的原理与前提条件。

答:原理:。

前提条件:1)在各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2)关系式的适用温度范围3)测定浓度准确(矿物纯度)4)压力不变。

9、岩浆结晶过程和部分熔融过程的判别方法。

答:方法一:用超岩浆元素与亲岩浆元素的浓度比值对超岩浆元素浓度作图。

方法二:以固-液分配系数很低的微量元素和另一高分配系数的微量元素作图。

10、稀土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答:1 电子构型2 离子价态3 离子半径4 元素置换5 分配系数6 在水溶液中的迁移11、稀土元素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常用参数答:处理方法:REE组成模式图首先样品浓度对所选定的参考物质(球粒陨石)浓度进行标准化(即样品中每一REE的浓度除以参考物质中同一REE的浓度)。

标准化丰度的对数值作为原子序数的函数进行投点。

常用参数:1.∑REE—稀土元素总含量。

2.LREE/HREE(或∑Ce/∑Y)—即LREE与HREE 的比值。

1)反映了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

2)指示残留相(或结晶相)矿物组合。

3.(La/Yb)N 或(La/Lu)N、(Ce/Yb)N—反映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分布曲线的总体斜率,即曲线的倾斜程度。

1)(La/Yb)N>1,曲线为右倾斜,富集LREE(富集型) ;2)(La/Yb)N≌l,曲线为水平,属球粒陨石型分布。

3)(La/Yb)N<1,曲线为左倾斜,富集HREE(亏损型)。

4.δEu(或Eu/Eu﹡,Eu/Sm)—Eu异常。

“峰”为Eu正异常。

“谷”为Eu负异常。

5.δCe(或Ce/Ce﹡)—Ce异常。

“峰”为Ce正异常。

“谷”为Ce负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