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复习题汇总

合集下载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第⼀部分:选择题1.硫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式是()和()。

A.物理分馏;化学分馏B.化学分馏;⽣物分馏C.物理分馏;⽣物分馏2.A.E.Ringwood电负性法则适合于()A.所有状态B.离⼦键化合物C.共价键化合物3.地球化学亲和性可⽤于研究()元素的结合规律。

A.常量元素B.微量元素C.所有元素4.V.MGoldschmidt类质同象法则适⽤于研究()化合物的类质同象规律A.硫化物B.离⼦键化合物C.所有5.克拉克值是由()提议命名的A.ClarkB.FersmanC.V.M.Goldschidt6.⽅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可以代表()A.现阶段体系的铅同位素组成B.形成时体系的铅同位素组成C.下地壳的铅同位素组成7.C14可以测定活树的年龄A.不对B.对C.有时可以8.确定地质体元素丰度的关键是:()、样品分析精度、样品统计性A.样品多少B.样品代表性C.样品是否新鲜9.络离⼦的稳定性与其不稳定常数(K不)有关,(K不)越⼤()A. 稳定性⼤,迁移能⼒强B.稳定性,迁移能⼒⼤C.络离⼦越不稳定,迁移能⼒⼩10.活度积原理可以解释()元素的迁移与沉淀A.难溶元素B.易溶元素C.所有元素11.元素迁移表现为()A.含量变化B.含量变化、空间位移和存在形式变化12.LREE是指()/doc/94db84ce0242a8956aece42b.html -Eu /doc/94db84ce0242a8956aece42b.html -Sm /doc/94db84ce0242a8956aece42b.html -Dd13.总分配系数d=Σwi*Kdi,Wi为()A.矿物数B.矿物中元素的分配系数C.每种矿物在集合体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14.测定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应选择()矿物进⾏测定A.氧化物B.硫化物C.硅酸盐15.假等时线是指()A.分⼦误差所致B.⼦核太少所致C.复杂因素综合所致答案:BBBBB—BABCA—BACBC⼀、名词解释:1.浓度克拉克值2.类质同象3.曾⽥章正-科⾥尔模式(Aasuda-Coryell)⼆、问答题1.陨⽯的研究意义2.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法论3.地球的化学组成特征第⼀部分:选择题1.胶体带电,其能吸附()共同迁移,带正电的胶体与带()的胶体共同稳定迁移。

地球化学考卷

地球化学考卷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的是()A. 地球表层化学元素分布B. 地球内部化学元素分布C. 地球与宇宙间的化学元素分布D.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化学元素分布2. 下列哪个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A. 氧B. 硅C. 铝D. 铁3. 下列哪个不是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A. 岩石地球化学B. 水地球化学C. 气体地球化学D. 生物地球化学分析4. 地球化学在下列哪个领域应用最广泛?()A. 矿产资源勘探B. 环境保护C. 农业生产D. 医学领域5. 下列哪个不是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A. 地球表层元素的迁移与循环B. 地球内部元素的富集与分布C. 地球历史演变过程D. 宇宙中其他星球的化学成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化学是介于化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2.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及内部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富集和循环。

()3. 地球化学家通过研究地球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4. 地球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没有应用价值。

()5. 地球化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岩石中的化学元素,推断出岩石的形成时代。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球的__、__、__和__。

2.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和__。

3. 地球化学在__、__、__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是__。

5. 地球化学家通过对__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2. 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有哪些应用?3. 地球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何作用?4. 请举例说明地球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地球化学与地质学、化学的关系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地发现一种含铜矿床,请设计一个地球化学勘探方案,以确定矿床的品位和规模。

环境地球化学复习题

环境地球化学复习题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Cd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2、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3、水体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

4、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 2 + hνNO + O(2)HNO 2 + hν H +NO2或HNO2 + hν HO + NO(3)HNO3 + hν HO + NO2(4)H 2CO + hν CO + H2或H2CO + hν H + HCO(5)CH 3X + hν + X5、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HNO3、N2O5和NO3。

6、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热层和逃逸层。

9、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引起的。

10、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其作用是抵挡紫外辐射保护地球生物。

10、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黏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水合金属氧化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腐殖质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11、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分配作用、化学光解、耗氧有机物分解和溶解、挥发、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12、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

13、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机械迁移和转化、化学和物理化学迁移和转化及生物迁移和转化。

14、在农作物生长所需元素中,元素可以促进作物早期发育和根系的形成,加速作物成熟;元素以离子形态存在于细胞和组织中,对糖分的转移和淀粉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元素对作物生长调剂吲哚基乙酸的合成起控制作用(磷、钾、锌)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写出光化学烟雾的链反应机制。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1. 地球化学的定义是什么?
2.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3. 描述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

4. 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5. 什么是地球化学异常?它在地质勘探中的作用是什么?
6. 地球化学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7. 简述地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8. 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如何发挥作用?
9. 什么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它在研究地球历史中的作用是什么?
10. 描述地球化学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11.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结构?
12. 什么是地球化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 地球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哪些?
14. 简述地球化学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的作用。

15. 地球化学在海洋科学中如何应用?
16. 描述地球化学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

17.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气候系统?
18. 地球化学在灾害地质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19. 什么是地球化学的热液循环?
20. 地球化学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21.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评估和修复污染场地?
22. 简述地球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3. 地球化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24. 描述地球化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25. 地球化学在宇宙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

地球化学复习题答案

地球化学复习题答案

地球化学复习题答案
1. 地球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化学组成、化学过程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 什么是地壳中的元素丰度?
地壳中的元素丰度是指地壳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通常以质量百分比或原子百分比表示。

3. 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哪些主要过程?
地球化学循环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等。

4. 什么是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是利用同位素的丰度变化来研究地球物质的来源、过程和历史。

5. 地球化学中如何定义岩石的类型?
岩石的类型可以根据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形成环境等特征来定义。

6. 什么是地球化学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地球化学元素或同位素的分布与背景值相比显著偏离的现象,通常与矿床、油气藏等地质体的存在有关。

7. 地球化学勘探的目的是什么?
地球化学勘探的目的是通过对地表或地下样品的化学分析,发现和评价矿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质构造等。

8. 什么是地球化学示踪?
地球化学示踪是指利用地球化学元素或同位素的特定特征来追踪物质
的来源、迁移路径和过程。

9. 地球化学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什么?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生物体与地球环境之间元素的交换和循环过程,涉及生物吸收、转化、释放和沉积等环节。

10. 地球化学研究在环境科学中有哪些应用?
地球化学研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包括污染物的来源识别、环境风险
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和环境修复技术的开发等。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岩石圈C. 地球的水圈D. 地球的生物圈E.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种元素不属于地球的地壳中最常见的元素?A. 氧B. 硅C. 铝D. 铁E. 铅#### 二、填空题1. 地球化学中,____是指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

2. 地球化学的____研究,主要关注地球物质在不同地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3.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其次是____。

4. 地球化学分析中,____技术常用于测定岩石和矿物中的微量元素。

5. 地球化学循环涉及____、____、____和生物圈等多个圈层。

#### 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描述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3. 地球化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四、论述题1. 论述地球化学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潜在贡献。

2. 讨论地球化学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重要性。

#### 五、计算题1. 假设你有一个岩石样本,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

长石的化学组成为K2O 12%,Al2O3 18%,SiO2 64%,FeO 3%,MgO 2%,CaO 1%。

石英的化学组成为SiO2 99.9%。

如果岩石样本中长石和石英的质量比为3:2,请计算岩石样本的平均化学组成。

####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了一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当地居民的健康受到了影响。

请根据地球化学原理,分析可能的污染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 七、实验设计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说明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通过这些复习题,学生可以全面复习地球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一.概念题1.克拉克值答: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

2.类质同像答:某些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随机地被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原子、离子、配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改变,晶体的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这一现象称为“类质同象”3.背景与异常答:地球化学背景:在无矿化或未受矿化影响的地区,区内的地质体和天然物质没有特殊的地球化学特点,且元素含量正常。

正常含量也叫背景含量(值)。

元素呈正常含量的地区称背景区。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与地球化学背景区有明显差异的元素含量富集区或贫化区。

4.同位素分馏答:轻稳定同位素(Z<20)的相对质量差较大(>10%),在自然作用中由于这种质量差所引起的同位素相对丰度的变异,称为同位素分馏。

5.亲氧性答:是指化学元素中一些金属元素与氧以离子键性结合形成化合物,表现出对氧的亲和性。

6.亲硫性答:是指化学元素中一些金属元素与硫结合形成高度共价键性质的化合物,表现出对硫的亲和性。

7.载体矿物答:指岩石中所研究元素的主要量分配于其中的那种矿物。

但有时该元素在载体矿物中的含量并不很高,往往接近该元素在岩石总体中的含量。

8.富集矿物答:是指所研究元素在其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它在岩石总体中的含量的那种矿物。

9.丰度答:元素在宇宙体或较大的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

10.指示元素答:所谓指示元素,就是可以指示矿体的存在及其特征的化学元素。

换句话说,这些元素能在矿床或矿体周围形成清晰并具一定规模的原生异常,其含量变化在不同程度上能反殃矿体或矿化的存在,能很好地提供找矿线索。

11.核数答:核素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P)和中子(N)构成的原子核。

核素具有质量、电荷、能量、放射性、丰度五种主要性质。

12.同位素答: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在周期表上占据相同的位置,这也就是同位素13.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答:当环境发生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元素原来的存在形式变得不稳定时,为了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元素原来的存在形式自动解体,而结合成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方式存在。

地球化学试题

地球化学试题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50分) 1、元素的丰度值 2、类质同象混入物 3、载体矿物和富集矿物 4、地球化学障 5、八面体择位能 6、戈尔德斯密特相律 7、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 8、δCe值(列出计算公式并说明) 9、同位素分馏系数 10、衰变定律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当以下每种物质形成时,其氧化电位是高还是低?(1) 陨石;(2)煤;(3)海底锰结核;(4)钒钾铀矿;(5)页岩中的黄铁矿;(6)鲕绿泥石。

2、为什么硅酸盐矿物中K的配位数经常比Na的配位数大? (离子半径:K+的为1.38A,Na+的为1.02A,O2-的1.40A)。

3、研究表明,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18O/16O比值,例如岩浆岩中石英一般比钾长石具有更高的18O/16O比值,试阐明控制矿物18O/16O比值大小的原因是什么?4、用Rb-Sr或Sm-Nd法对岩石定年时,为什么当岩石矿物中的87Rb/86Sr或143Sm/144Nd比值差别越大结果越好?5、试分析下图中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中各个曲线可能代表的岩石类型及造成分配型式特征的原因。

三、论述题(任选1题,10分)1、试述稀土元素数据的处理步骤和表示方法。

2、要获得准确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案:一、1.每种化学元素在自然体中的质量,占自然体总质量(或自然体全部化学元素总质量)的相对份额(如百分数),称为该元素在该自然体中的丰度值.2. 某种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被介质的其它质点(原子、离子、络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变化,而使晶体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的现象。

由类质同像形式混入晶体中的物质称为类质同像混入物。

含有类质同像混入物的混合晶体称为固溶体。

3. 载体矿物是指岩石中所研究元素的主要量分配于其中的那种矿物。

但有时该元素在载体矿物中的含量并不很高,往往接近该元素在有时总体中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化学赵伦山张本仁韩吟文马振东等P 1:地球化学基本问题)P 5:克拉克值,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几个发展阶段)P31:元素丰度,表示单位元素在地壳平均化学丰度―――确定方法,克拉克值,P37:元素克拉克值的地球化学意义P68:类质同象和固溶作用P81:元素的赋存状态――1,5种P88: 元素迁移P 123: 相律P169: 衰变定律P181: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痕量元素=微量元素)复习内容及答案汇总一、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学科特点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P1-)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相关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在地球化学发展历史中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资料积累过程,随后基于克拉克、戈尔施密特、维尔纳茨基、费尔斯曼等科学家的出色工作,地球化学由分散的资料描述逐渐发展为有系统理论和独立研究方法的学科。

目前地球化学已发展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相邻学科相互渗透与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地球科学研究内容,在地质作用过程定量化研究中已不可或缺。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和学科特点是:(1)通过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元素相互组合和赋存状态变化等追索地球演化历史;(2)利用热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解释自然体系化学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探讨自然作用的机制;(3)将地球化学问题置于地球和其子系统(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等)中进行分析,以个系统的组成和状态约束作用过程的特征和元素的行为。

围绕原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及其意义,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基本问题:(1)研究地球和动质体中元素和同位素的组成;(2)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研究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研究元素和同位素迁移历史和地球的组成、演化历史、地球化学作用过程。

二、简述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使许多地质难题迎刃而解,其可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使元素分配的研究进入定量和动态研究阶段;(2)为确定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3)开辟了根据固态岩石和矿物中痕量元素丰度数据,探讨岩浆、热液和古沉积盆地水介质化学成分,源区特征及发展演化历史的重要途径;(4)为鉴别各类岩石和矿床成因,提供了定量化的指示信息;(5)为分析微量元素在地壳中的分散和集中,尤其是浓集成矿的机制问题提供了依据三、试举例说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在地学研究中的作用(P190-)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指原子序数57(La)-71(Lu)的16个元素,由于他们的电子构型非常接近,所以它们具有十分相近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通常把原子序数小的稀土元素(La -Eu)称轻稀土(LREE),原子序数大的稀土元素(Gd-Lu)称重稀土(HREE), 中间的几个稀土元素(Sm-Ho)称中稀土。

稀土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可发生变化,通常15个稀土元素因具有相近的化学习性而呈趋于一致变化,若某个稀土元素由于一些特定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异常变化时,异常程度以标准化曲线上该元素与相邻元素丰度值内插值的偏离值表示,如Eu的异常可以用公式:Eu/[ (Sm+Gd)/2]=δ Eu表示,称Eu 异常,如果δ Eu为正值称为正异常,δ Eu为负值,称具有负异常。

在地学研究中通常把稀土元素作为一组元素进行统一的分析研究,可以通过稀土总量、轻稀土总量、重稀土总量,LREE/HREE,以及某个稀土元素的异常值等进行地质作用性质的讨论。

为了消除稀土元素的奇偶效应,在进行稀土元素研究中,要用球粒陨石等标准物质对所获得的岩石稀土元素丰度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后的稀土模式可以识别岩石相对于球粒陨石稀土组成的分馏情况,利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有效地探讨岩石成因、成岩构造环境及其形成、演化历史。

如利用玄武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可以确定玄武岩产出的构造位置和演化性质,若玄武岩的轻稀土富集,既具有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则指示该玄武岩的源区地幔是富集地幔,多属板内玄武质熔浆,通常与地幔柱活动相关,这类玄武岩主要包括大陆溢流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如果玄武岩的重稀土富集,既具有左倾的稀土配分模式,指示该玄武岩的地幔源区是亏损的,他们通常形成于洋中脊,但在洋中脊玄武岩中也有一些是轻稀土富集型的(E-MOPB玄武岩);如果玄武岩的轻稀土/重稀土=1,既具有平坦的稀土配方模式,说明该玄武岩的源区地幔属正常地幔,没有明显的部分熔融作用发生和易熔物质的抽离。

四、试述元素的结合规律和赋存状态(P54-)元素是地球物质组成的基本单元,自然界,陨石和地球物质都由金属相、硅酸盐相和硫化物三相组成,且不同自然体系中三相的元素基本一致。

研究显示Fe、Co、Ni、Pt族元素等结合形成金属相;Si、Al、Ca、Mg、O、Fe等结合形成硅酸盐相;S、Fe、Cu、Zn、Ni、Co、Pt族元素等结合形成硫化物,反映同一类岩石中特定的元素多相伴存在,元素的结合具有一定的规律。

自然界元素的组合和元素的结合规律对元素的迁移和存在形式有重要影响。

元素的赋存状态也称存在形式、结合方式、相态、迁移形式等,指元素在迁移历史的某个阶段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及与其共生元素的结合性质,包括了元素所处的物态、化合物种类和形式、键型、价态、在晶体结构中的配位位置等物理化学特征。

因此,元素的赋存状态是化学反应的产物,是体系各种条件的函数。

研究元素的赋存状态对示踪元素的迁移历史,探索地球化学条件有重要意义。

五、试述地壳中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元素是组成地壳物质的基本单位,在地壳中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有:(1)独立矿物,如金刚石(C)。

独立矿物可通过肉眼或显微镜下矿物学鉴别可以区分的单元素矿物,用机械的或物理的方法即可分离出这些单元素矿物颗粒进行研究。

(2)类质同象,也称为结构混入物。

以类质同象存在的元素由于参加入主元素矿物的晶格,用机械学的方法不能使二者分离,欲使其分离只有破坏原晶格。

因此,类质同象与独立矿物一样,元素属于较牢固的结合形式。

(3)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这种形式的成因和性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的精细的观察和分析都发现却存在一种颗粒极细的混入物。

其主要是不占据主矿物晶格位置,因此是独立化合物,但又不形成可以进行矿物学研究的颗粒,其成因和性质介于独立矿物和类质同象之间。

(4)胶体吸附状态,元素以离子或化合物分子形式被胶体颗粒表面,矿物晶面,解理面所吸附。

为一种非独立化合物形式。

元素以离子态或单独分子存在,又不参加寄主矿物的晶格构造,因此是一种结合较弱、易于交换和分离的赋存状态(活性赋存状态)。

(5)与有机质结合形式,地壳中广泛存在的生物及各种有机质除集中了亲生物元素如C、H、N、P、Ca等元素外,还吸附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构成其次要组分,其主要以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络合物、螯合物,以及有机胶体等形式吸附离子。

六、试论述自然水体中Ph值对元素迁移的控制规律(P 100-)水圈是地质作用的重要圈层,自然水体的正常Ph值介于4-9。

在地质作用过程中,自然水体因溶解各类物质,酸碱度偏离中性,Ph值发生变化。

当与自然气体物质接触时,因溶解酸酐而酸化;当自然水体与岩石接触,矿物的水解作用使K、Na等离子进入水体,水溶液向碱性方向变化。

自然水体的酸碱度可以对元素的迁移起控制作用。

氢氧化物沉淀,Ph值由低到高排列,元素的性质呈现偏酸到偏碱的变化,碱性元素在较高PH值的体系中迁移,Ph值小于4时,大部分两性元素的迁移能力很弱。

由于元素的沉淀-迁移规律受介质的Ph值影响,溶液Ph值增高,具有碱性和弱碱性的元素化合物(Fe2O3等)溶解减低,而酸性元素化合物(SiO2等)溶解增高,既碱性元素在酸性介质中易迁移,碱性介质中易沉淀;而酸性元素在碱性条件下已于活化迁移,在酸性环境下将沉淀。

只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迁移,在中性水体中难溶。

介质Ph值的变化控制含H+和Oh-的化学平衡反应,对可造成元素迁移的电离反应、复分解反应、水解、中和以及络合反应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胶体的形成、稳定性,以及胶体体系对离子的吸附作用等都受环境Ph值的影响。

在地表水溶液中元素的搬运有四种基本类型---易溶盐类、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或硅酸盐、Fe、Mn、P等元素胶体、硅酸盐或铝硅酸盐颗粒。

七.试论述自然界氢氧同位素分馏的几种主要分馏反应(P246-)氧和氢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元素,氢有1H、2H .3H三个同位素,O有16O、17O、18O 三个稳定同位素,一般用原子比率18O/16O或相对富集浓度δ18O表示氧同位素组成。

氢氧同位素的主要分馏反应有:(1)蒸发-凝聚反应,各种同位素分子的蒸气压与分子质量成反比,因此,水气相富集轻同位素,水液相富集重同位素;(2)水-岩同位素同位素平衡反应,水与岩石中矿物发生氢氧同位素交换达到平衡会导致分馏,在25oC分馏系数较大。

水-岩反应会是岩石中δ18O增高,而水体中δ16O会富集;(3)矿物晶格化学键对氧同位素的选择,由于矿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成温度、氧化物状态等都影响同位素分馏的方向和强度,高氧化态矿物通常富集重同位素,而低氧化态矿物则富集氢同位素。

分馏次序为Si-O-Si键>Si-O-Al(Mg,Fe)>含(OH)的矿物。

(4)生物分馏作用,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18O在植物中富集,而释放出的O富集16O;动物的有机体中也富集18O,所以生物碳酸盐和有机质中都富集中同位素。

八.什么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简要说明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分类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和宇宙中核素的形成、丰度,以及在自然作用中分馏和衰变规律的科学。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核素即元素,一种元素可以有不同数量的中子,即当元素具有不同数量的中子称为元素的同位素。

轻的稳定同位素相对质量差较大, 在地质作用中由质量差所引起的相对丰度变异,称同位素分馏作用。

根据分馏作用的性质、条件,可将同位素分馏作用分为以下几种:1、物理分馏, 也称质量分馏,是同位素间质量差异引起的一系列同质量有关性质(比重。

熔点、密度)的微小差别。

2、动力分馏,是含有两种同位素的分子,由于质量不同导致他们参加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

3、平衡分馏,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物之间物态、相态、价态以及化学键性质的变化,石轻重同位素分别富集在不同分子中而发生的分异。

4、生物化学分馏,是由于生物活动和有机反应的同位素分馏效应。

八、试论述同位素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响等时线年龄结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P218-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反映,具有4个特殊性质:(1)、衰变发生在原子核内部,反应使一种核素转变为另一种核素;(2)、衰变自发地不断发生,并保持恒定的衰变比例;(3)、衰变不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影响;(4)、衰变前和衰变后核素的原子数只是时间的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