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313例临床分析
鼻出血300例鼻内镜检查及治疗结果分析

位 。 Lil’ 区部位靠前 ,部分 患者不用 鼻内镜检查 即可 t S te 明确 出血点 , 但对 于无 活动性出血且黏膜无 明显糜烂者鼻 内镜检查更容易发现较小 的出血点 。 本组鼻腔深部 隐蔽 的 难治性鼻 出血 以下 鼻道 、 嗅裂 区及 中鼻道居前 三位 。 22 常用 止血 方法的利弊 鼻 出血位 于较深 部位时 , . 南于 在常规额镜照 明下很难发 现出血点 , 且传统 的前 、 后鼻孔填 塞带有很大 的盲 目性 , 容易导致感染 和鼻腔黏膜 的损害 , 引 起继发性 出血 , 者痛苦大 , 患 特别是 年龄 大及 心肺功能 差 、 血压高的患者不能耐受 ,个别患 者经前后 鼻孔填塞后因缺 氧及疼痛 可诱发心 肌梗死 、 脑血管意 外 、 休克甚至 死亡 的 严 重后果 。动脉血管结扎 和选择性动脉栓 塞风险更大 , 费 用 也 高 , 能作 为 首 选 的 治 疗 方 案 。 不 23 鼻 内镜 检查治疗 的优 点 鼻 内窥镜 可直接插入 鼻腔 .
汹 涌但 无 法 明视 止 血 者 给 予 膨 胀 海 绵 或 碘 仿 纱 条 局 部 定 位
烧灼 、 电烧灼 、 微波烧灼 、 、 激光烧灼等方法 , 烧灼范 围应越 小越好 , 应避免烧灼过深 , 特别是 出血部位在鼻 中隔面时 。
鼻 内窥镜烧灼 止血后再用明胶海绵微填塞既可压迫止血保
点 ,对 于正 在 出 血或 出血 较 剧 烈 的 患 者 可沿 着 血 液 痕 迹 及 血 流 的相 反 方 向 寻 找 出血 点 , 出 血 已不 明 显 , 由 前 向 如 可
后、 由内 向外 、 从下 向 上检查 鼻腔 , 如鼻 中隔面 f 括梨 氏 包
深部 , 助冷光源 的照明 、、 借 内镜及 显示器 的放大作 用直视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313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313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易发人群、高发季节,总结治疗鼻出血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313例鼻出血病例资料,得出结论。
结果:鼻出血好发部位依次为利特尔区(49.5%)、嗅裂区(15.3%)、下鼻道后穹隆(5.8%)。
≥40岁人群易发(83.4%)且心血管疾病患者比例较高(54.4%),以冬春季发病为主。
所有患者经内镜下填塞或单极电凝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
结论:患者鼻腔出血点不易见时,内镜下应循出血好发部位全面寻找,40岁以上尤其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人群应注意季节性地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填塞止血;单极电凝doi:10.14033/ki.cfmr.2017.3.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90-02【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dilection site,prone group,high-occurrence season of epistaxis,an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treatment of epistaxis.Method: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ase reports about 313 patients with epistaxis was made for a conclusion.Result:Predilection sites of epistaxis were little area(49.5%),olfactory cleft area(15.3%) and nasalpassages under the posterior fornix(5.8%).Apt age group of epistaxis was more than 40 years old(83.4%),they were with high rat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54.4%).Winter and spring had a high morbidity.All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tamping hemostatic or mono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had been cured.Conclusion:When the nasal bleeding point is not easy to see,to find the bleeding site can give priority to explore the above-mentioned place.People who were more than 40 years ol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all pay attention to the seasonal disease’s prevention work.【Key words】 Epistaxis; Nasal endoscopy; Tamping hemostatic; Monopolar electrocoagulationFirst-author’s address:Graduate Schoo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見急症之一,出血量可从几毫升到几百毫升不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方案可行性。
方法62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腔填塞法治疗。
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及方案的安全性。
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方案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疗效鼻出血属于临床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该病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
患者出血量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则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发生,而反复出血会导致贫血。
研究发现,人体鼻腔内血管血流量丰富,出血若未能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易增加患者心理负担[1]。
为此,本组实验特意选取62例鼻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31例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方案安全性方面占有较大的优越性,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62例鼻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分析,均为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收。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
观察组中女14例,男17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6岁,平均病程1.2年;对照组中女16例,男15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17岁,平均病程1.4年。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常规鼻腔填塞法治疗,具体操作是:流血时用手指仅捏鼻翼上方,并持续10 min左右,随后用棉签蘸取1%麻黄素、肾上腺素及凝血酶塞于鼻腔内,持续10 min。
注意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若10 min后患者鼻内继续流血,需重复填塞,直至止血。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鼻出血在临床中很常见是耳鼻喉科临床急症之一,其出血凶猛、顽固,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1]。
过去一般使用前鼻孔填塞或者是前后鼻孔填塞的方法进行局部止血治疗,但其效果不佳,并且其治疗时的并发症也很多。
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312例非外伤性鼻出血进行鼻内窥镜检查及电凝止血,疗效显著。
现就出血部位及手术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鼻内窥镜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适应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因反复鼻出血住院治疗的鼻出血患者91例,有高血压病史34例,糖尿病病史11例,均排除血液病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男67例,女24例,,年龄在18~72岁,以中老年为多,病程在2~9 d,多为单侧出血。
全部的患者均做过1次或1次以上前鼻腔和(或)后鼻孔填塞治疗后无效。
7例曾行2次以上前后鼻孔填塞无效。
12出血部位鼻内窥镜下观察鼻出血部位分布:下鼻道后穹窿顶28例,嗅裂区鼻中隔顶上部20例,鼻中隔后段17例,中鼻道15例,鼻底部6例,后鼻孔处5例,以上部位均为动脉性出血。
13手术器械美国产史塞克0°、30°直径为4 mm 鼻内窥镜; 4400 型双极电凝治疗仪,(美国dirtcher 公司)。
14治疗方法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在鼻内窥镜下取出鼻腔填塞物,用浸有1%地卡因及1%麻黄素的棉片敷贴出血侧鼻腔2~3遍,每次约3~5 min,充分麻醉收缩鼻腔黏膜后逐块取出棉片。
鼻出血治疗的关键是明确出血原因,找到出血点,特别是对于出血点部位隐蔽的患者[2]。
用0°或30°鼻内窥镜仔细检查鼻腔前部、鼻中隔后端及嗅裂、中鼻甲后端、中鼻道、鼻底、下鼻道及鼻咽部等部位,明确定位后,立即用双极电凝烧灼出血部位。
如果仍然查看不清,可以进行骨折移位让其暴露。
如此时正在出血可顺着出血处进行寻找。
双极电凝强度一般调至25~30 w,治疗时间2~4 s,必要时可延长时间,直到局部黏膜发白、出血停止。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再出血31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再出血 31 例临床分析
廖红建 兰金山 张伟红 李 胜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治疗鼻出血有微创、止血 快、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治疗过程中由于接诊 医院及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术后再出血病例并不少见。 现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 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再出血患者31例的资料, 探讨鼻部再出血原因、治疗及预防。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8~ 78岁,平均47岁;伴有疾病:高血压17例(54.8%),血 液病7例(22.6%),外伤后鼻出血2例(6.5%)。患者均
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是白 内障手术后的常规用药。普拉洛芬作为非甾体抗炎药, 其反应生成前列腺素,增加血管通透性,扩张动脉,抑 制缓激肽释放,有糖皮质激素类的抗炎作用,而无糖皮 质激素升高眼压、影响切口恢复等副作用。妥布霉素地 塞米松滴眼液半衰期长,可加快切口恢复速度。将普拉 洛芬滴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用可发挥两者 不同的抗炎作用,将疗效升至最佳[4]。玻璃酸钠滴眼液能 够有效改善干眼症患者角结膜受损情况,保持泪膜稳定
无 效 4( 7.1) 22(39.3)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患病率也 在逐年上升。干眼症是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主要是由于术中消毒及灌注液对患者眼表造成损伤和炎 性反应,导致泪膜稳定性及泪液量均有所减少,出现不 同 程 度 的 眼 干 涩 、 灼 烧 感 等 临 床 症 状 [3]。
综上所述,内镜下止血术后再出血大部分情况是 受各因素影响,术中未准确定位出血点并进行有效止 血导致,少部分是忽视病因治疗或术后对症治疗不充 分引起。临床医生需要先分析原因,再给予针对性治 疗,一般预后良好。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07 年 5 月第 2 卷第 13 期
China Prac Med , May2007 , 2 , 13 Vol. No.
疫功能, I cm x l cm x 3 cm 大小( 约 20 一 9) 脾片彻底 将 30 去除脾脏被膜 , 移植于大 网膜 内, 在术后第 8 周可以恢慢部 分脾功能 , 血小板及免疫功 能都正常。5 例术后无不 良反 应, 恢惶顺利。因此可以认为用脾片移植能保留部分脾脏功 能, 优于单纯脾切除, 是一种安全可靠 , 简单无害的脾脏功能
贺少仕. 3 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抢救与病情评估观察. 哈尔滨 4 医药 , , ( 1) :62. 2004 24
鼻 内镜 下治疗鼻腔 出血 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桂年 邱敏 魏海敏
[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出血治疗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8 例鼻出血患者行凡士林纱条 1 填塞、 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结果 8 例鼻出血患者经过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 1 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止 血治愈率达 9 5% 。结论 凡士林纱条填塞、 7 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效果良 , 好 值得常规使用。 【 关键词】 鼻出血;鼻内镜 ;烧灼术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 同时也是许多疾病 的临床症状之一。因此 , 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十分复杂。鼻出 血本身也是耳鼻咽喉科急诊之一 , 的基本原则是明确鼻 治疗 ①中鼻部因素 : 鼻中隔偏曲, 各类鼻部炎性反应 , 外伤及手术 后, 不明原因者;②全身因素 :高血压 , 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 , 血液病 , 肝功能不全, 糖尿病等。 1. 2 治疗方法 门急诊出血患者在用凡士林纱条行前或后 鼻孔填塞后 , 即刻( 出血量少的患者简单填塞或直接在鼻内
出血的 部位和选用合适的手段使之快速、 有效地停止川。本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宋瑾;张松志【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76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及鼻内镜辅助下低温射频和局部填塞止血,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后鼻孔填塞法。
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术中和术后VAS评分、治疗后血压水平。
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②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end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epistaxis. Method: 76 cases refractory epistaxis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7 to May 2011 were chose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gone nasal endoscope examination and endoscopic-assisted low-temperature RF and local tamponade to stop bleeding,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ose obliteration. The effect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VAS scores, blood pressure level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① The cur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0.05). ②The patients intraoperativeand postoperative V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The postoperativ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epistaxis is not only efficacy, but also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it hashigh clinical value.【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3页(P1504-1506)【关键词】鼻内镜;鼻出血;治疗;效果【作者】宋瑾;张松志【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83;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83【正文语种】中文鼻出血发病率较高,是耳鼻喉科常见疾患,病情较急骤,需急症处理。
鼻内镜下选择性鼻腔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31例报告

发症发生 。
参 考 文 献
3 讨
论
[] 楼正才. 1 难治性 鼻动 脉性 出血的诊治 [ ]山东大学耳 鼻喉眼学 J.
报 , 0 ,1 4 :3 — 4 . 2 7 2 ( ) 3 8 30 0
鼻腔 深部 出血 的部 位 以往 多认 为是鼻 腔后部 的静脉 丛 , 现认为中下鼻道 和嗅裂是鼻腔后 部 出血的常见 部位 …。鼻 内 镜的应用使 鼻出血的治 疗 向可视 下微 创化 发展 , 疗手 段也 治
不到位 、 病人痛苦 大 、 易引起 并 发症等 缺 点 , 近年来 我们 以选 塞无法奏效 的患者使 用。
择性鼻腔填塞治疗鼻 腔深部 出血 取得 较好 的效 果 , 报告如 现
下。
由于鼻 出血 的部位 和性 质不 同 , 得鼻腔 填塞 的材 料和 使 方法也不一样 。由于 中下 鼻道 和蝶筛 隐窝位置 狭窄 , 而且不 规 则, 出血部位隐蔽 , 他 材料 填塞 易 引起 副损 伤 , 而鼻 腔深部 出血 的治 疗虽 方 多样化 , 即使如此 , 鼻腔填塞仍 然是治疗 鼻 出血最简便 最经济 病 而 法众多 , 但鼻腔填塞仍然是最 直接 、 简便 、 经济 和有效 的方法。 的方法。但是传统 的碘仿 纱条 填塞前后 鼻腔 , 人痛苦大 , 以往对鼻腔深部出血 的填 塞多带 有 一定 的盲 目性 , 在填塞 且易引起其他并发症 , 存 因此应 尽量避 免使用 , 我们只对其他 填
・
2 8・ 8
J un lfMi m l vs eMein ,u ,0 0 V 1 , o 3 ora o n al I ai dc e J n 2 1 ,o. N . i yn v i 5
鼻 内 镜 下 选 择 性 鼻 腔 填 塞 治 疗 鼻 腔 深 部 出 血 3 例 报 告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313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易发人群、高发季节,总结治疗鼻出血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313例鼻出血病例资料,得出结论。
结果:鼻出血好发部位依次为利特尔区(49.5%)、嗅裂区(15.3%)、下鼻道后穹隆(5.8%)。
≥40岁人群易发(83.4%)且心血管疾病患者比例较高(54.4%),以冬春季发病为主。
所有患者经内镜下填塞或单极电凝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
结论:患者鼻腔出血点不易见时,内镜下应循出血好发部位全面寻找,40岁以上尤其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人群应注意季节性地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dilection site,prone group,high-occurrence season of epistaxis,an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treatment of epistaxis.Method: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ase reports about 313 patients with epistaxis was made for a conclusion.Result:Predilection sites of epistaxis were little area(49.5%),olfactory cleft area(15.3%)and nasal passages under the posterior fornix(5.8%).Apt age group of epistaxis was more than 40 years old(83.4%),they were with high rat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54.4%).Winter and spring had a high morbidity.All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tamping hemostatic or mono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had been cured.Conclusion:When the nasal bleeding point is not easy to see,to find the bleeding site can give priority to explore the above-mentioned place.People who were more than 40 years ol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all pay attention to the seasonal disease’s prevention work.[Key words] Epistaxis;Nasal endoscopy;Tamping hemostatic;Monopolar electrocoagulation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見急症之一,出血量可从几毫升到几百毫升不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可能增加患者痛苦,或引起严重并发症,尽快找到出血点,有效止血,稳定病情是鼻出血治疗的关键。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经笔者所在科收治的313例鼻出血病例资料,探讨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易发人群、高发季节,总结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单侧鼻出血患者313例,其中男187例,女126例。
男女比例1.48∶1。
年龄5~88岁,平均54岁。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先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0.1%肾上腺1 ml+4 ml生理盐水+丁卡因粉针剂50 mg)收敛鼻腔黏膜2次,在鼻内镜下用吸引器边吸血边寻找出血点,找到出血点后于相应位置填塞高分子止血绵压迫止血。
若出血部位不详,在鼻内镜下根据血流方向大致填塞,填塞后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凝血酶促凝治疗,鼻腔填塞物每3天更换1次。
对于多次鼻腔填塞无效,且出血点明确的病例,局麻下行单极电凝止血,术后创面涂红霉素眼膏,视创面渗出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填塞。
2 结果2.1 出血好发部位出血好发部位依次为:利特尔区(49.5%)、嗅裂区(15.3%)、下鼻道后穹隆(5.8%)、鼻中隔中下部(5.1%)等,且男女好发部位基本相同,见表1。
2.2 易发人群及高发季节<40岁鼻出血患者占全部患者16.6%(52/313);≥40岁患者占83.4%(261/313),是患病主要群体,且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罹患率(54.4%,142/261),而伴随有鼻中隔偏曲、Ⅱ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患者明显较少,见表2。
患病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考虑与生活方式、职业等因素有关。
季节分布特点为:冬季38.0%(119/313),春季29.1%(91/313),秋季16.9%(53/313),夏季16.0%(50/313)。
2.3 治疗情况283例出血部位明确者经过止血海绵填塞或多次填塞无效单极电凝止血法治疗后均获得治愈。
30例出血部位不明者,经过凝血酶促凝和反复鼻腔填塞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
3 讨论鼻出血的治疗要求及时有效止血,其关键在于迅速准确地找到出血点。
关于鼻出血的常见部位,本组研究分析发现鼻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利特尔区(49.5%),而嗅裂区鼻中隔面(15.3%)、下鼻道后穹窿部(5.8%)、鼻中隔中下部(5.1%)发病率亦不可忽视,统计结果同李海洲等[1]的报道基本相符。
≥40岁病例中未发现出血部位在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区者,与黄选兆等[2]报道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区为中老年患者鼻出血易发部位不符。
经分析后认为,老年人此处的静脉丛常常呈扩张状,当发生鼻出血尤其出血部位靠后不易辨认时很容易给人以该部位出血的假象,以致很多报道认为老年人在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区易发生出血。
以往文献[3]报道高血压病患者出血部位主要集中在中鼻道,笔者对本组病例中所有高血压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统计,发现利特尔区和嗅裂区出血更为多见。
分析认为利特尔区及嗅裂区的动脉血管吻合支丰富,长期的血压高值状态促使小动脉血管内膜下玻璃样变、小动脉血管管腔狭窄,进而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形成,进而导致出血。
呼吸时气流直接刺激利特尔区,筛前、筛后动脉及蝶腭动脉在利特尔区交错纵横,血管迂曲受血液冲击力大也可能与该部位出血好发有关。
回顾性分析发现,≥40岁人群易发鼻出血且该类人群往往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54.4%)。
而<40岁鼻出血人群占全部患者比例16.6%(52/313),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也相对较低(23.1%)。
现已有明确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为鼻出血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本组病例分析结果与研究报告相一致。
分析本组病例,冬、春季鼻出血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且冬春季发病人群占67.1%。
可能与山西地区冬春季空气干燥、多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暖气供暖导致室内外温差大,血管脆性增加有关,同时冬春季是变应性鼻炎高发季节,鼻腔黏膜的水肿、充血状态可能加重出血。
治疗时,首先鼻内镜指引下循出血点好发部位全面寻找出血点,并同时进行表面麻醉收敛黏膜血管,不仅可加快急诊病情处理速度,还可培养年轻医师处理急诊疾病的临床思维。
鼻内镜的应用有助于直视下精确操作,简便易行,止血准确迅速,止血效果好。
很多时候避免了不必要的后鼻孔填塞,患者痛苦较小[4]。
填塞治疗失败时,出血点明确者选用单极电凝止血法。
Liu等[5]报道鼻内镜下电凝术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一线方法。
张维天等[6]认为经历一次规范的前后鼻孔填塞,仍未能控制的顽固性鼻出血,如果内镜检查未发现明确出血点即可考虑施行蝶腭动脉电凝术。
孟粹达等[7]认为隐蔽性鼻出血绝大部分为蝶腭动脉供应,熟悉蝶腭动脉的解剖特点对于治疗隐蔽性鼻出血非常重要,鼻内镜下查找出血部位并采用射频治疗隐蔽性鼻出血效果确切。
本组病例中有30例出血部位不明的患者,经过凝血酶促凝和反复鼻腔填塞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张维天等[6]的结论需待进一步证实。
鼻腔出血往往為动脉性出血且患者年龄往往较大,出血量过多也易导致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鼻出血疾病重在预防。
有学者建议戒掉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E,以增强血管的弹性,防止破裂出血的情况发生[8]。
高患病率人群及反复性鼻出血患者更应在寒冷季节做好鼻腔保健工作,预防鼻腔出血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1]李海洲,那学武,朱丽明,等.鼻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的研究及鼻内镜下治疗体会[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20):1608-1610.[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4-125.[3] Padgham N.Epistaxis:anatomical and clinical correlates[J].J Laryngol Otol,1990,104(4):308-311.[4]韩德民,周兵.鼻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8-260.[5] Liu Y,Zheng C,Wei W,et al.Management of intractable epistaxis:endoscopy or nasal packing[J].J Laryngol Otol,2012,126(5):482-486.[6]张维天,王磊,于栋祯,等.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8):343-345.[7]孟粹达,朱冬冬,高鸽,等.隐蔽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17(2):85-87.[8]陈婷丽.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及病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