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显示技术

合集下载

3d光场屏 原理

3d光场屏 原理

3d光场屏原理3D光场屏(3D Light Field Display)是一种能够呈现真实的三维视觉效果的显示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场成像的概念,通过模拟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和交互,使观众能够看到物体的真实深度和逼真的立体效果。

以下是3D光场屏的基本原理:1.光场成像:光场是描述光线在三维空间中传播和传递信息的数学模型。

光场包括光线的方向、强度和相位等信息。

3D光场屏通过模拟和显示光场,使观众能够感知物体的深度和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

2.微透镜阵列:3D光场屏通常使用微透镜阵列来捕捉和显示光场。

微透镜阵列是由许多微小透镜组成的阵列,每个微透镜都能够捕捉特定方向的光线。

这些微透镜捕捉到的光线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形成了可在特定视角看到的图像。

3.多视点显示:3D光场屏能够提供多视点显示,即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呈现不同的图像。

通过微透镜阵列的配置,屏幕能够同时向观众展示多个视角的图像,使观众在移动或改变视角时能够感知到立体效果。

4.视差效应:3D光场屏利用视差效应,即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的图像之间的差异来模拟深度感。

通过微透镜阵列的设计,屏幕能够产生不同视角下的视差,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5.透镜调制和计算技术:在3D光场屏中,透镜的调制和计算技术非常关键。

通过对透镜的精确调制和对捕捉到的光场进行复杂的计算,屏幕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立体效果。

总体而言,3D光场屏通过模拟和处理光场,以多视点显示和视差效应为基础,为观众提供逼真的三维图像。

这种显示技术在虚拟现实、医学成像、设计领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对观察者头部旳位置和观察角度有较严格旳限制 ;
不能显示或只能显示很有限旳运动视差图片 ;
水平辨别率损失,画面亮度较低 。
研究方向
更精确旳深度图;
区域移动补点研究 ;
运动视差图像旳研究 ;
新型构造和器件旳研究 。
返回
集成显示技术(Integral Imaging )
• 集成显示技术又称全景显示,于 1923年由 Lippmann发明。
体显示:G体像素
T体像素;
自动立体显示:到达上K旳可视区域;
MEMS器件在三维立体显示中旳应用;
全运动视差旳实现;
谢谢各位老师同学, 请提出宝贵意见。
被动发光旋转扫描体显示系统
Felix3D三维显示系统
可显示物体旳体像素数目10k。
被动发光旋转扫描体显示系统
Perspecta 3d显示屏
辨别率:768*768*192; 色彩格式:24bit RGB; 旋转屏转速:730rad; 体像素数:100M; 帧频:2409FPS; 接口数据率:4.68GB; 显示范围:10英寸; 可视角度:360°。
静态体三维显示技术
基于空间等离子体旳三维显示技术
静态体三维显示技术
DepthCube三维显示系统
体三维显示系统
最新进展
南加州大学研制旳三维显示系统
体三维显示系统
南加州大学研制旳三维显示系统旳 创新之处:
使用与水平成45度旳旋转镜来替代平面漫反射屏幕 。 研制了基于DLP旳帧频可高达5000fps旳超高速彩色投影机
体三维显示系统旳分类
目前,体三维显示系统从显示空间旳形成上划分可分为两
类:
•主动发光旋转扫描体 三维显示
•螺旋屏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在医学诊疗中的应用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在医学诊疗中的应用

杨 健 张 盼 刘 越北京理工大学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在医学诊疗中的应用关键词:医学诊疗 三维显示何为医学三维立体显示提起三维显示技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在影院中,我们可以看到逼真的三维立体电影;玩三维游戏时的画面感场景使我们犹如身临其境;使用地图导航时,直观的立体景象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面对已经消逝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通过增强现实显示技术,将模拟重建后的场景叠加到真实的废墟上,我们依旧可以一睹它昔日的辉煌。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的应用无疑加强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对生活的认识。

现实世界是三维的,人们在观看一个空间物体时,双眼可以得到两幅具有视差的图像,经视神经中枢的融合反射和视觉心理反应,便产生了三维立体感觉。

传统的图像显示方法是二维显示,它只能显示出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的平面信息,并不能准确地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并提供图像的深度数据,不能全面地传递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根据人们的视觉需求,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

当前的主流技术是根据视差产生立体视觉的原理,通过特殊显示方法将两幅具有视差的左图像和右图像分别呈现给左眼和右眼,使人们获得如同实物再现般的三维感觉。

现代三维立体显示以其可视化、数字化等特点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立体显示带给用户身临其境的体验;在考古学中,对古物进行立体还原,方便考古学家研究和保护古物;在遥感测绘中,三维立体显示可实现对地形地貌的精确观察和测量;在医学领域,三维立体显示也开始渗透到各个应用方向,并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传统的医疗诊断中,医生主要通过观察各个切面的断层图像从而实现对病灶的诊疗。

但仅凭医生“在头脑中重建”患者的三维组织结构难以准确地确定病灶的空间位置、大小、严重程度以及与周围生物组织之间的空间关系。

传统诊疗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难以对病情做出精确分析。

因此,临床诊疗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技术,使医生能从三维医学数据中提取所蕴涵的信息,并将这些复杂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直观地显示出来,帮助医生对病灶和周围组织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制定精确的治疗计划,提高诊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维显示技术概念

三维显示技术概念

三维显示技术概念
三维显示技术概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图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三维显示技
术应运而生,为人们呈现了更为真实的图像效果。

三维显示技术是一
种将平面图像以立体形式呈现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在娱乐方面
得到应用,还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等各个领域。

三维显示技术的核心是如何将平面图像转变为立体图像。

这种技术可
以通过使用3D建模软件或者相机的三维成像来实现。

然后,通过将左右两张视角稍微不同的图像投射到分别对应的左右眼睛上,让人类视
觉产生错觉,从而呈现出立体图像效果。

三维显示技术不仅拥有更加丰富的图像效果,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
获取信息。

比如,在医疗领域,三维显示技术可以将人体呈现为立体
模型,医生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模型的观察诊断病情、进行手术规划等。

在工业领域,三维显示技术可以用来帮助制作样品,也可以用来进行
物流规划等。

在娱乐领域,三维显示技术则是带给人们更加真实的视
觉效果,使得观看电影、玩游戏等成为更加美好的体验。

三维显示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比如可以实现全息立体图像、曲面折射立体图像等。

这种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立体眼镜,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采用裸眼3D显示技术的电视、电影等产品,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未来三维显示技术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总之,三维显示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的视觉体验更加真实且丰富,也为人类在诊断、规划等方面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维显示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为人们带来更加惊喜的效果。

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及均匀化方法

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及均匀化方法

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及均匀化方法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及均匀化方法引言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图形学的不断发展,三维图形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作为图形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三维图形的显示和处理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体素化技术和均匀化方法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技术,可以提高三维图形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本文主要介绍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技术和均匀化方法,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体素化技术体素化是指将三维物体转换成一系列体素(三维像素)的过程。

体素化技术可以将三维图形处理成一个个虚拟的立方体,这些立方体可以表示三维场景中的每一个物体。

其中,每一个立方体像素的颜色都可以用来描述场景中该立方体的物体的颜色或属性。

在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体素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素数据结构体素数据结构是一种用于存储三维图形的数据结构。

通常情况下,体素数据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块状体素、栅格体素和自适应体素。

其中,块状体素和栅格体素是比较基本的体素数据结构,而自适应体素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体素数据结构。

块状体素和栅格体素都是由固定大小的立方体体素组成的,区别在于块状体素的立方体必须是相邻的,而栅格体素则可以是不相邻的。

2、体素模型重建体素模型重建是指根据输入的点云数据集建立起符合点云表面特征的三维模型。

体素模型重建技术可以使用各种算法进行,例如基于网格重建的方法、基于流形理论的方法、基于深度图像的方法等。

其中,基于深度图像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体素模型重建方法,可以使用深度相机采集场景深度图像,并使用基于解析法的体素模型重建算法,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模型。

3、体素叶子节点的表示体素树(VoxTree)是将物体划分成立方体体素后所得到的一种层次结构。

在体素树中,每一个叶子节点都可以存储着一个立方体体素。

可以使用不同的叶子节点表示方法,如图片压缩技术、树状体素分割算法、分段算法等。

三维立体显示原理

三维立体显示原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三维立体显示原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三维立体显示原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三维立体显示原理(大纲)一、引言1.1三维立体显示的定义1.2三维立体显示的应用背景1.3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二、三维立体显示原理概述2.1人类视觉原理2.2三维显示技术的分类2.3三维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三、三维立体显示的关键技术3.1光学原理3.1.1光栅式立体显示3.1.2分光式立体显示3.2计算机视觉原理3.2.1视差立体显示3.2.2深度图立体显示3.3人类视觉生理特性3.3.1立体视差3.3.2景深和聚焦四、三维立体显示系统的组成4.1显示设备4.1.1液晶显示器4.1.2发光二极管显示器4.2信号处理与控制4.2.1图像处理4.2.2立体显示控制算法4.3观看设备4.3.1主动式立体眼镜4.3.2被动式立体眼镜五、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5.1娱乐与游戏5.2医疗与教育5.3设计与制造5.4军事与航天六、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发展前景与挑战6.1发展前景6.2技术挑战6.3未来发展趋势七、总结7.1主要原理与关键技术回顾7.2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意义与价值7.3发展建议与展望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三维立体显示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1三维立体显示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使图像呈现出前后、上下、左右等立体的视觉效果,让观看者感受到物体仿佛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空间感。

三维显示的技术

三维显示的技术

• 第三,优秀的立体显示设备一定是容易安 装和使用的,而且与计算机、图像卡和软 件等的接口简单。使用三维显示技术来观 看复杂数据和图像的用户,应该将他们的 注意力集中在所观看的内容而不是观看的 手段。
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分类
• 现代的三维显示方式是希望通过一个3D显 示器来直接显示三维图像,从而使得表现 出的三维物体既有心理景深,更有物理景 深,而且,多个观察者不需要任何辅助设 备,就可以从多个角度直接观察三维物体, 就像人们观察金鱼缸里面的金鱼一样,这 是一门综合技术,而且是基于体素的,因 此,这种显示器称为真三维显示器。
• 在广告业方面:
可以显示需要演示的产品,既能提供真三维 效果,同时又减少了真实样品的损坏
结束
③ 另外一种产生立体视觉的方法是采用一 对儿叠在一起的液晶面板,第一块面板控 制像素密度,而另一块控制偏光方向。高 亮度的背光也需要校准以减少相邻像素的 漏光,而且一块漫散屏被放在显示器的前 面用于拓宽校准光源的视角。液晶板上显 示的每幅图像都根据接收到的立体图像对 来计算偏光方向,用户也需要佩戴偏光眼 镜来分离左右眼图像。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分类
(一)现有技术——基于2D显示器的模拟
原理:采用二维的计算机屏幕来显示旋转的2D图 像,从而 产生3D的显示效果。3D效果=2D图像+旋转变换
特点:此种显示方式基于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 术,是基于像素的。只产生心理景深,而不产生物理景深。
(二)双目视差立体显示
• 人具有立体视觉能力,这是由于人有两只 眼睛(成人眼睛瞳孔平均间距为65mm), 它们从不同的方位获取同一景物的信息, 各自得到关于景物的二维图像,这左右两 幅图像有着微小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叫做 视差。人的大脑通过对左右两幅图像以及 两幅图像的视差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可以 得到关于景物的光亮度、形状、色彩、空 间分布等信息。

3D基础知识介绍PPT课件

3D基础知识介绍PPT课件

2021/3/9
20 20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2021/3/9
21
优点:分辨率、透光率方面能保证,不会影响既有的设计架构,3D显示效果出色 缺点:技术尚在开发,产品不成熟
2021/3/9
16
3
主动快门式3D技术介绍
2021/3/9
17
主动快门式3D技术介绍
常见问题
CROSSTALK(鬼影):由于受液晶响应速度的影响,如左眼在观看左眼图像时, 会同时看到上一场残留的部分右眼图像,导致左右眼图像重叠,形成重影, 叫crosstalk,任何基于液晶显示的快门式3D电视都存在crosstalk现象。
2021/3/9
5
实现3D显像的技术概述
三、全息技术:
•全息技术是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的真实感的一种成像技术。 •全息技术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除用光波产生全息图外, 现在已发展到可用计算机产生全息图,然而需要的计算量极其巨大。 •全息术应该是3D显示的终极解决方案,但目前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短期 内难有成熟产品量产。
优点:与既有的LCD液晶工艺兼容,因此在量产性和成本上较具优势 缺点:画面亮度低,分辨率会随着显示器在同一时间播出影像的增加呈反比降低
2021/3/9
14
裸眼式3D技术
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
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也被称为双凸透镜或微柱透镜3D技术,其最大 的优势便是其亮度不会受到影响。柱状透镜3D技术的原理是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加 上一层柱状透镜,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在每个柱透镜下面 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这样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于 是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不过像素间的间隙也会被 放大,因此不能简单地叠加子像素。让柱透镜与像素列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的 角度。这样就可以使每一组子像素重复投射视区,而不是只投射一组视差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三 维 显 示 和 全息 三 维 显 示 三 种 类 型

晶 显 示 屏 前 加 柱 状 透 镜
的 焦 平面上
, ,

使液 晶屏 的 像 平 面 位 于 透 镜
每个 柱 透 镜 下 的 图 像 像 素 被 分 成 多 个 子

像 素 透 镜 以 不 同 的 方 向 投 影 每 个 子 像素 因 此 进 人 左
S ch o ol of M e ch at r on
S h an

cs
E ng

n e er i n
an d
Au

om at

on

S h an g h a Un


v er s i t

hai 2 0 0 0 7 2

基 于 透 镜 阵 列 的 裸 眼 分 光 立 体 显 示
多 人 的 瞳 距 不 在 此范 围 内
所 以 无 论 佩戴 眼 镜 还 是 裸 像 信息 全 息 三 维 显 示 技 术被 认为 是 目 前 最 理 想 的 真 维 牙 物 学 4 三 显 理 图 怎 适 看 9 7 年 匈 利 家伽 博 D 示技 术 么舒 眼 直 接 观 看 分光 立 体 显 示 像 都 不 观 时


不 需 要 配 戴 任何 三 用 多 层 液 晶 面 板 结 构 会 受 到 液 晶 面 板 透 射 率 过 小 透


维 立 体 眼 镜 缺 点 是 观 看视 角 小 观 看 距 离 有 限
、 、

般过 率 小 于
1
0
%) 的 影 响

图 像亮 度 不 够 理 想


这 些 技术

大力 发 展 的 前 沿 科 研 领的 图 像 经 大 脑 融 合 成 三 维 影 像

微 柱 透 镜式 裸 眼 三 维



前 较 为 成熟 的 三 维 显 示 技 术 有 分 光 立 体 显 示 技 术 利 用 柱 状透 镜 阵 列 实 现 裸 眼 三 维 其 原 理 是 在 液


观看 者 在 观 看时 因 视 觉 暂 留 作 用 大 脑 中 全 息 三 维 显 示 技 术 利 用 两 束 相 干 光


其中

束经
形 成 了 具有 真实 立 体 感 的 三 维 影 像
De pt hC ube



真 实物 体 表 面 反 射
三 息


携 带 了 物 体 表 面 的 强 度 和 相 位信
” “

俱增


时间


全息影
定 空 间 里 合 成 出 富 有 真实 立 体感 的 三 维 立 像

全 息 显示
2 0 0 9


” “
全 像术

等名 词 在 各大 媒 体 上 大 量 出

体 影 像 体 三 维 显 示 有扫 描 体 显示 和 固 态 体 显 示 两 种 现 前者 以
同 的图像


偏 振 眼 镜 两 眼 镜 式 分 光 立 体 显 示

每个 镜 片 仅 能 通 过
因 此 进 人 左 右 眼 的 是 两 幅 不横 向 /竖 向 柱 透 镜 阵 列

该分 光 立 体 显 示 系 统 的 工 作 原 理 是 两 台 投
一 ̄

均 勾 背 光板
, :
Pe rsp e c ta
的结构

采 用 的 是 柱 面 轴 心 旋 转 外 加 空 间 投 影 是 全息 专家 随 后 揭 开 真 相 全 息 三 维视 频 显 示 技 术 还 全 示 的 没 开 所 用 可 a 能 息 技 正 真 的不 个 物 体 三 维 特 征 时 P e rs pe C 首先 有 被 发 出 来 C NN 是 显
(l i
信息 作 为下



u i d c r

s t al d


a p l y L C

D)

面板间 的视 差障壁

将左
代 新 型 显 示 技术

可 以 真实 展 现 事 物 的 眼 和 右 眼 的 可 视 画 面 分 开

观 者看 到 的 两 幅 具有视 差

三 维 立 体显 示 已 成 为 世 界 各 国
影 仪 投 射 出 的 光 束 通 过 偏 振片 变 成 两 束 偏 振 方 向 互 相显 示 屏 面 板
垂直 的 偏 振 光


光线 分 别 进 人 麵 者 的 左 右 眼 形成 立

体 图 像 佩 戴 者 就 置 身 于 立 体视 觉 空 间
头盔 立 体 显示
观察 者
高 洪跃 副 教 授 上 海 大 学机 电 工 程与 密测 量实验 室 上海 2 0 0 0 7 2 hu ao h y e @ g
2 2


2 0
1
5

5

对,

6 7

3




前 沿 F R O N T

E R

右 眼 的 子 像 素 不 同 进 而 产 生 视 觉 立 体 裸 眼式 分 光 立 显 示 效 果 有背 景 噪 声



固 态 体 三 维显示 器 系 统 由 于采

体 显 示 的 优 点 是 可 裸 眼 直接 观 看

早在
可 以 产 生 真 实 物 理 深度 的 真 三 维 显 示 技 术 更 符 1


年 代 电 影 《 星 球 大 战 》 中 就 有 全息 三 维 显 示 的 场 年 三 维 电 影 《 阿 凡 达 》 上 映 引 起 轰 动 其 震撼
, , ,
合 人 眼 观 看 习 惯 不 会造 成视 觉 疲 劳 而 且显 示 的 图 像 景 更 真 实 体 三 维 显示 是


2 0 0 9
种 真 三 维 显 示 技术 它 通过 光 的 三 维 效 果 带 给 观 众 与 众 不 同 的 全 新 观 影 体 验

大家
学 元 器件 的 髙 速 运 动 和 高 频 光 投 影 等 技 术 维 图 像在



将 多 幅 二 对 三 维 显 示 的 关 注 和 需 求 与


沿 F R O N T





维显疋技

i f
◎高洪 跃
现 实世界 是 三 维 立 体 的 照 片 影 像 里 的世 界 都是 二 维 平 面



传统显示技术 无

法 真 实 重现 客 观 世界 三 维 显 示 技 术 却 能 将 物 体 旳 深 度 感 层 次 感 空 间 位置 等




通 过软 件生 成 该 物 体 的
二 维 屏 幕上
1
9 8
张& 面 图

然 后 用 髙 速 投 术 只 是 普通 的 视 频处 理技 术


事实 虽 令 人 失 望 却 反

影 仪 快 速 连 续 地 将各 视 角 下 的 二 维 图 像 投 影 到 旋转 的 映 了 业 界 和 社 会 对 全 息 三 维 显 示 的 热 切 盼 望

国以
6 2



6

3
厘 米作 为 基 准 瞳 距 欧美 以


6

5
厘米为

# s




mm r 不

基 准瞳 距
但 实 际 上 每 个人 的 瞳 距都 不 相 同 而 且 很 全 息



h olo
g ra p




词 来 自 希 腊语 意 思 是 全部 图

在 观看 物 体 时


眼 睛 视 网 膜 接 收 到 的 两 幅有 视 差

的 图 像 经 过 大 脑 复杂 的 综 合 处 理 后 人 就 能 区 分物 体 不 同 区 域 的 明 暗 前后 远近 从而 看 到 立 体 的 物体
“ ” 、 、


基于 双 目 视 差原 理 的 三 维 立 体显 示称 为分光 立 体 显 示

主 要 有 两 种 实 现形 式 另
一一,种 是眼 镜 式 分 光 立 体 显

_ _








Ir


种 是 裸 眼 式 分 光 立 体 显 示 投 影 仪 偏 振 片屏 幕 偏 振 眼 镜

在 基 于 偏 振 眼 镜 的 分 光 立 体显 示 中 个 镜 片 的 光 线 偏 振方 向 相 互 垂 直 与其 偏振方向 相 同 的光



1



观 看者 的 脑 力 负 担 会 加 重 不 宜长 时间 观 看 严 重 者会 G ab or 发 明 了 全 息 照 相 法 当 时 主 要 研 究 的 是 为 提 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