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影片观后感之《她比烟花寂寞》
她比烟花寂寞电影观后感

她比烟花寂寞电影观后感她比烟花寂寞——电影观后感人生是一场烟花,绚烂而短暂;电影是一幅画卷,唤醒了无尽的想象和情感。
当这两者交织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电影《她》正是如此一部作品,它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当代人与科技的关系以及人类情感的脆弱性。
电影以近未来的情境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被称为Samantha的AI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与男主角Theodore之间的故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智慧化,以至于能够与人类建立情感联系。
Theodore在失去妻子的痛苦中,渴望寻找一个陪伴他的灵魂伴侣。
于是,他购买了一个最新型的操作系统Samantha,两者迅速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
电影以极其细腻的方式描绘了Theodore与Samantha之间的心理互动。
通过声音和情感交流的方式,他们建立了一种亲密的纽带,甚至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这种纯粹而无私的情感让人动容,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人类情感以及科技的深思。
《她》这部电影深度探讨了人类与科技的关系以及人类情感的脆弱性。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智能设备和虚拟世界。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个体孤立感的加重。
Theodore是一个寂寞而脆弱的灵魂,他渴望与人建立纽带,寻找情感的满足。
然而,他却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找到了这种亲密感。
这使得我们不禁反思:科技是否在改变着我们之间的真实联系?人工智能技术是否会真正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与此同时,电影也揭示了情感的脆弱性。
虽然Samantha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但她也具备着思维、情感和渴望。
她不同于人类,她没有身体,只有声音和意识的存在。
她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理性和超人类,而Theodore却越来越无法理解并不能满足她的需求。
这种情感的差距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助。
在这种情境下,电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思考:情感是否只能在人类之间被理解和分享?科技能否真正与人类情感同频共振?《她》这部电影还带给了我们对于现实与科技之间的反思。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一 什么是烟花?开始时万紫千红的灿烂,寂灭时回归空洞的黑暗。
那么的耀眼,又那么的寂寥,仿佛出现在世界上就是异数,而其生命 也是美的艺术。
这部电影也许想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吧,关乎生命、艺术、亲 情、家与心灵。
杰基,一个想和姐姐同台演出的小女孩走上了艺术的道路,最初的目 标澄澈如斯。
原始的渴望成了日后艺术道路上最纯净的源泉,让她一口一口吸食养 料,如花般美丽绽放。
但是最美好的愿望总是与现实相悖。
她的确通过了苦练站在了艺术的殿堂中央,而她的姐姐没有能够成为 艺术娇子。
原本亲密无间的姐妹感情不再如同过往。
无根的浮萍生命总遭受雨打风吹,最初澄澈的目标到最后变成了最不 找边际的印象。
功成名就的她也许忘了原点的自己和爱她的姐姐,她以为爱离她远去。
的确,舞者因舞而生,世人因舞而热爱舞者。
但是,舞者不能舞,世人的爱是否依旧?这个问题现实得让人心寒。
杰基朦胧地感知到了这个问题,试图探寻,但最终自己伤痕累累。
杰基选择的是练习大提琴,她想和姐姐一同登台,也喜欢教授自己乐 理的老师, 但是她没有选择一场又一场的商业演出, 没有选择做一只候鸟, 永远在离家和归家的路途上,却早已遗忘了家的味道。
单纯培育了这个天才,而世俗却毁掉了这个天才,让她堕落得快成了 魔鬼。
世俗让她感觉到了音乐的压力,世俗让她深深的不安,世俗让她伤害 自己的亲人。
反观希拉里,没有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奏家,融入了简简单单的乡间生 活。
她有深爱自己的丈夫,有几个可爱的小孩,有属于自己的位于乡野的 房子,饲养了几只鸡,最为重要的是她选择了自己的生活。
随心所欲,悠悠游游。
导演真是残酷,让这样的两个姐妹经受这样的痛苦。
但是两个傻丫头,既然生命最初就是一阵痛,那么路途中怎么可能不 会有痛楚? 分分合合,吵吵闹闹,不管开始有多么喧嚣,生命最后还是会归于寂 寞。
我渴望放浪形骸,既然生命中总是伴随痛苦,放浪就意味着享受了快 乐。
亦舒她比烟花寂寞读后感四篇

亦舒她比烟花寂寞读后感四篇她比烟花寂寞读后感一:或许大家更熟悉的是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封面上那个被红衣包裹着的女子拉着大提琴如梦如幻,港台地区把亦舒的作品名直接作为该片的译名,很是精妙。
过气小资代表安妮宝贝好象也写过相同题目的文章讲述这部电影。
只是该片把笔墨过多着力在杜普雷姐妹的情感心路上,主人公那种畸形的爱恋或许有一种触目惊心的张力,可惜我并不满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诠释她的人生,因为我先看的是原作。
电影改变自我手上的这本《狂恋大提琴》,杰奎琳•杜普雷的姐姐和弟弟对她的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把该书的封面设计得俗不可耐,为我不喜。
只是翻到后面,译者后记的末尾一句:“人生在世,始终如一地保持自我,是何等艰难!”,于我心有戚戚焉,遂买下阅读。
我很喜欢书前面的一副玻璃刻画,上面有构成女主人公名字的字母和她拉奏的一段曲谱。
第一眼看它的时候就被它彻底吸引,整副画面看不见人的脸,只有飘逸动感的长发,大提琴顶部则是一个闪耀着光芒的皇冠,那些流动的曲谱末尾就象是一只只手,抚出动人的旋律。
那一刻朝我扑面而来的,是她狂放不羁的力量和无比尊宠的荣耀。
杰奎琳•杜普雷,英国历史上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她有着惊人的艺术天赋,5岁便展现音乐才华,是一位耀眼的神童。
成年后,她的颠倒众生的音乐才能及年轻与美貌使她如日中天,如明星般无限风光。
1937年她被确诊为患有多发性硬化症,遂离开舞台,卒于盛年。
或许看过电影的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跟姐姐说自己想跟姐夫做爱的疯狂女人。
她把自己脱的精光躲在荆棘丛中,身上满是刮痕和鲜血,声嘶力竭的哭喊“你们都不爱我”。
悲痛的姐姐只能答应了她。
姐姐希拉里从小就生活在妹妹强大光环的阴影下,生活的重心一直是如何跟着妈妈一起爱妹妹,并学习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护自己免受自卑带来的伤害。
她默默的迁就着妹妹,找不到自己的生活,直到遇到了丈夫基弗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特别的,基弗坚强、乐观的天性感染着她,她开始找回自信,并离开原来的家庭,跟随自己的丈夫在农村生孩子养鸡,而妹妹杰姬则开始满世界的跑,奔走在各个陌生的城市,表演表演再表演,她内心孤独,渴望着能够永远不脱离家庭的温暖,她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每次总是邮寄回家,妈妈再把干净衣服邮寄给她,那个时候她已经不再是舞台上魅力十足,霸气摄人的顶级演奏家,更象是一个被宠坏了的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
《她比烟花寂寞》经典观后感集

《她比烟花寂寞》经典观后感集《她比烟花寂寞》是一部由安南德·图克尔执导,艾米丽·沃森 / 瑞切尔·格里菲斯 / 詹姆斯·弗莱恩主演的一部传记 /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悉心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我能有帮助。
《她比烟花寂寞》精选点评:●到底何为幸福,寂寞而灿烂的纯朴人生还是平凡温暖的生活。
这电影煽情其实还是稍嫌呐喊煽情,赛不过杜普蕾真正的传奇。
还有,我实在无法喜欢Emily Watson,太不好看。
杜普蕾其实很美的。
●傷害自己傷害愛自己的人●太文艺了●我月亮把所有的星星都給她的姐姐,她的家庭真诚她的人,她們那麼偉大,她的姐姐追求讲求自己的生活放棄了名利和演奏,而女主演,我認為是自作自受,那麼乖張的性格從來不曾珍惜感情珍惜生活说实话的人不配得到那麼多●比起熟知的几个译名,我更喜欢原名《希拉莉和积琪琳》。
和大提琴无关、和长笛亦无关,关乎的是姐妹情谊。
●好吧,我知道jackie的孤独,可是我无法走近她...●感情深厚的姐妹。
姊姊希拉莉很有吹长笛的天分,积琪琳看着姐姐拿到了许多荣耀也不甘落后,经过艰苦练习后,积琪●是谁无事译此名,你也寂寞,我也寂寞;她比你我更寂寞,绚如烟花,灭如烟花。
●文艺片的标配就是矫情,不作不是好的文艺片是我等凡夫俗子无法理解的逻辑●121分钟之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Jackie在影片的最后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弯果绚烂的烟花,都希望在绽放后,有人能为她的灰烬哭泣。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一):寂寞适可而止冲动的寂寞就如同深吸的一口像烟鼻孔里飞出来的云雾极为美而残留在肺部却是一团洗刷不掉的乌黑好在哀伤有时候我们只是忧伤了所以可以有所感触的看完天灯般的影片流下旁观的泪水。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二):人比烟花寂寞时光,爱情,灵魂一切沉浸在提琴美感,哀伤的旋律里,被串起,被记忆,被遗忘.这个故事,仅此而已.一切形容词反而会局限片中冠词的意境.华彩过后,人比烟花寂寞.《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三):小白来了好象你到我这里呢我,到我到你这里看你差不多将近有一年了!时间真的好快!好不容易打开电脑,在浏览自己的空间的时候看清楚了你!不知道你现在过的怎么样?以后要多联系哦!《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四):Hilary and Jackie“她比烟花寂寞”,显然译名加了斯尼胡很多译者自己的感情理解。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什么是烟花?开始时万紫千红的灿烂,寂灭时回归空洞的黑暗。
那么的耀眼,又那么的寂寥,仿佛出现在世界上就是异数,而其生命也是美的艺术。
这部电影也许想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吧,关乎生命、艺术、亲情、家与心灵。
杰基,一个想和姐姐同台演出的小女孩走上了艺术的道路,最初的目标澄澈如斯。
原始的渴望成了日后艺术道路上最纯净的源泉,让她一口一口吸食养料,如花般美丽绽放。
但是最美好的愿望总是与现实相悖。
她的确通过了苦练站在了艺术的殿堂中央,而她的姐姐没有能够成为艺术娇子。
原本亲密无间的姐妹感情不再如同过往。
无根的浮萍生命总遭受雨打风吹,最初澄澈的目标到最后变成了最不找边际的印象。
功成名就的她也许忘了原点的自己和爱她的姐姐,她以为爱离她远去。
的确,舞者因舞而生,世人因舞而热爱舞者。
但是,舞者不能舞,世人的爱是否依旧?这个问题现实得让人心寒。
杰基朦胧地感知到了这个问题,试图探寻,但最终自己伤痕累累。
杰基选择的是练习大提琴,她想和姐姐一同登台,也喜欢教授自己乐理的老师,但是她没有选择一场又一场的商业演出,没有选择做一只候鸟,永远在离家和归家的路途上,却早已遗忘了家的味道。
单纯培育了这个天才,而世俗却毁掉了这个天才,让她堕落得快成了魔鬼。
世俗让她感觉到了音乐的压力,世俗让她深深的不安,世俗让她伤害自己的亲人。
反观希拉里,没有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奏家,融入了简简单单的乡间生活。
她有深爱自己的丈夫,有几个可爱的小孩,有属于自己的位于乡野的房子,饲养了几只鸡,最为重要的是她选择了自己的生活。
随心所欲,悠悠游游。
导演真是残酷,让这样的两个姐妹经受这样的痛苦。
但是两个傻丫头,既然生命最初就是一阵痛,那么路途中怎么可能不会有痛楚?分分合合,吵吵闹闹,不管开始有多么喧嚣,生命最后还是会归于寂寞。
我渴望放浪形骸,既然生命中总是伴随痛苦,放浪就意味着享受了快乐。
尽管这很大胆甚至是无耻,但是只要坚持本心,又何尝不可?杰基生活在一个浮华的世界中,尽管有艺术相伴,她还是有时懵懂,有时惶恐。
她比烟花悲哀

她比烟花悲哀《Hilary and Jackie》观后感《Hilary and Jackie》。
中文译名:《她比烟花寂寞》。
好有意境的名字,佩服译者的功力。
喜欢这部电影。
谈不上爱,仅仅是喜欢。
或许是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吧,一开始看这部电影,我就觉得是在看一场荒诞剧:异域古老的街道、悠缓的大提琴声;Jackie要求姐姐同意自己与姐夫欢爱,而因为姐姐的拒绝她任性的自残…那些都是远离我的生活我的见识之外的存在。
我抱着看现代主义风格小说的态度观看剧情,没有悲喜。
直到Jackie艰难的拿起话筒打电话给依赖的丈夫,却听见小孩子的声音。
直到属于她的繁华逝去,她濒临死亡,在床上抽搐嘶吼,门外是喧闹欢腾的人群。
悲凉的感觉就这么袭来,眼泪簌簌往下掉。
就像电影的中文译名:她比烟花寂寞。
绚烂的背后竟然是这样触目惊心的虚空与流离。
Jackie的一生,流光溢彩在其表,狂热偏执在其里。
用死亡追逐荣耀,耗尽所有,曲终人亡。
她的一生追逐的荣耀,说到底,只有爱。
她要找到一份情感依托,填补内心的寂寞,抚平不安。
小时候,她为了和Hilary一样得到父母的赞赏和喜爱,苦练大提琴;成名后她带着老师给的“大卫杜夫”辗转于世界各个城市,因为她以为全世界都会给她想要的爱;而后,已为盛名所累的她,重新释放热情,去触碰早已厌倦的提琴,因为一个男人为着她的音乐才华,愿意献出爱情。
当初老师给她“大卫杜夫”的时候说:“It will give you the world.”——她永远记得。
但她忘了后面一句:“but you must give it yourself.”于是最终,她失去了一切。
或者说,她什么都没有失去,因为她本就不该有奢望。
而相反的,她的姐姐,甘愿“为了一个男人,放弃长笛”,安心归原在乡下生儿育女,过着平淡并且简单的田园生活。
不论是Jackie还是Hilary,我无意褒贬任何一个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都不赞同。
先说Hilary。
人们说她为了一个爱的男人放弃长笛(许多影评上都是这么写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甘愿“为了一个男人,放弃长笛”,用上了引号),但其实在我看来,根本不是这样。
观《她比烟花寂寞》有感

观《她比烟花寂寞》有感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一)《她比烟花寂寞》又叫《Hilary And Jackie》记录了最具传奇色彩的天才大提琴演奏家Jacque line Du Pre如烟花一般绚烂与寂寞的短暂人生。
杜普蕾,英国女大提琴家,1945年出生,1987年因患多重硬化病去世,琴技超群,然而生命短暂,才活了42岁。
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
旁人说是杜普蕾。
史塔克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
”没想到史塔克一语成谶!杜普蕾是用浓缩的生命演奏,用音乐浓缩不一样的人生。
影片的表述方式类似中国的评书,先是齐头并进,接下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最后又汇合在一起。
既然是大提琴家的音乐人生,大提琴演奏自然贯穿全片,时而急切拼搏;时而浓郁深沉;时而明快轻松;时而大气磅礴,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脉络起伏不定。
影片的色彩自开篇的海滩开始,伴随着小一姐妹的脚步和说出的地名,描画出金色的理想国和人生旅途,后来在姐妹分开后,姐姐居住的环境色彩稳重,俨然一幅多彩的乡村水彩画,一片自然的家庭生活场景,一温一馨宁静,这可以是一种长久的生活状态;妹妹的旅程随着大提琴上各种标签的增加(本人学识浅薄,那个没有字幕表明,不知道是何用途,只知道走一个地方多一个),人生变得多彩炫目,演出服也换成各种纯色,让人目不暇接。
后来在病重后,一个人听着音乐,房间里以银灰色为主,显得孤寂冷落,很显然这不是一种可长久的生活状态。
终于经过烟花般灿烂的光彩之后,妹妹也像烟花般消失与人间。
也许上天是小气的,在造就出令人艳羡的天才同时,也会妒忌天才。
正如杜普雷的年轻早逝,还有拉斐尔、乔尔乔涅、梵高、王勃、李贺等等,才华如此出众,可生命如此短暂。
不过生命的多彩却不因为长短,重要的是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曾留下什么。
烟花固然短暂,总好过无尽黑夜。
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二)寂寞如同一支被遗忘的老歌,从心底缓缓升起。
回首昨日,昨日只是一些片段,一温一暖或者感伤,淡淡流过光一陰一的两岸。
她比烟花寂寞读后感

她比烟花寂寞读后感又要看完一本书, 想想, 什么时候我才能写完一本书呢。
很羡慕亦舒一口气写了那么多本, 我也想写很多本。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报社的小文员, 她写娱乐专栏, 很有分寸。
不会把明星的隐私写来博眼球, 也不会把别人的伤疤戳来娱乐大众。
能够在这俗世中, 有自己为人的底线, 不容易。
因为许多人, 为了写出吸引人的文章, 不惜放弃底线, 拍人隐私, 舆论压力一来, 弄得别人家妻离子散, 或者逼迫人上吊自杀, 用舆论杀人, 连血也看不见。
姚晶就是那位自杀的女演员, 可是舆论更倾向于她患病而死, 这个徐佐子尊重她的一切, 以欣赏的眼光, 以合适的分寸采访了姚晶。
起了一个做主持的人, 她访问过许多名人, 她的提问永远是体谅还有温和的。
从来不会让人在公众场合觉得很尴尬, 也从来不会让人觉得唐突。
整场采访结束以后, 大家也还是相互敬重的。
人, 固然有缺点, 固然不完美。
你要以善良的眼光去发现, 以善良的心意去对待。
如果做不到, 起码不要为恶。
明星有过去, 也很正常。
就算普通人有过去, 也是常理。
只是, 因为过去, 便不再接纳, 不肯原谅, 也不许他或者她有将来, 谁给了公众这样审判的权限?只因为握着一支笔, 就有这权限。
这笔, 有时亦是杀人的刀。
姚晶顶不住这样的压力, 自我审判, 郁郁寡欢, 最后生命走向终结。
她与张煦的分手, 是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活, 只为大众心中完美的姚晶而活着。
倘若她自己想得通透, 便会快了得多。
等到姚晶去世了, 大家慌忙去可怜一个去世的人, 也悲悯同情起她的人生坎坷。
这样的公众甚是可怜。
若是真的爱护她, 当初就该包容她的一切, 包括所有, 缄默不言, 就像文中的霞姐一般。
阮玲玉如何会死, 不过是难以堵住悠悠众口。
让她自杀的, 是舆论而已。
当时的报纸, 公众, 对她的去世, 都有责任。
周璇如何会疯。
我想不止是三段感情的接连失败, 还包括了舆论中对于她的各种报道, 从来没有停止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影片观后感——《她比烟花寂寞》《她比烟花寂寞》英文片名叫做《Hilary and Jackie》,在课上大家一致认为它的英文名字更加符合影片本身的内容,这部片子根据英国传奇大提琴演奏家杰奎琳·杜普蕾的生平改编,但主要讲Hilary和Jackie两姐妹不同的成长之路。
Hilary和Jackie出身于音乐世家,同于其它孩子的童年,却有不同寻常的乐趣。
母亲从小培养两个女儿的音乐素养,小女儿Jackie是个大提琴手,而硕大的提琴却似乎完全不在小女孩的掌控之中;大女儿Hilary,是个天才长笛手,在各项比赛中成绩耀眼,收到英国BBC电台的特约录制节目。
两个姐妹虽然形影不离,但妹妹Jackie似乎永远是姐姐的跟屁虫,得到姐姐的庇护,在姐姐的光辉背后当一个卑微的影子。
倔强而固执的Jackie开始了忘我地练习,餐桌上,教室里,直到一次比赛,脱颖而出,与姐姐一同站在了领奖台上,并且抢了所有的风头。
当妹妹得奖的那一刹那,就注定了姐姐的落寞。
像所有家长一样,她们的父母只能选择一个孩子来当重点培养对象,Jackie成为了这个幸运的女儿,在名师的指导下,在全家的围绕下,从一个笨拙的小女孩,成长为了天赋惊人,前途无量的音乐家;而姐姐从那天开始,就再也没有机会拿起长笛,惨淡到在音乐学院混迹,紧张得连个音符都吹不出来。
姐妹两人的命运,发生了奇迹般的对换。
从Jackie出国表演开始,两姐妹的生活轨迹彻底分离,妹妹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提琴家,而姐姐泯然众人矣。
老师问大家愿意做姐姐还是做妹妹,我选择的是更愿意做姐姐。
诚然妹妹的生活是很令人向往的,站在舞台上,看着无数人为你欢呼为你尖叫,就好像自己是最闪亮的一颗星星。
但是我却更喜欢姐姐,Hilary 一直宠着她的宝贝妹妹,也有嫉妒但更多时候是为她鼓掌。
姐姐平凡的生活也是我所向往的,有一个温馨的家,家里有爱人和可爱的孩子,还能在空闲时间去回顾一下自己年少时的音乐梦想,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会让人安心。
对于两姐妹性格上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妹妹孤傲而任性,虽然活的很恣意张扬,但却是免不了孤寂,是内心的孤寂,这是多少鲜花和掌声都没办法驱散的从骨子里散发的寂寞,正如这个影片的中文译名,她,比烟花更寂寞。
而姐姐,她很平凡,也很懦弱没有原则的疼爱妹妹,对于妹妹提出来的无理无耻的要求没办法拒绝。
我承认自己偶尔会憧憬像Jackie一样明星般的生活,但更多时候我想我是甘于平凡的,像千千万万的人一样选择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而不愿意飞得很高很
高,但是却只有自己,找不到同伴也找不到爱。
而通过自己的任性来证明是有人疼爱自己的,这样的生活很可悲。
我希望自己是Hilary但有些时候,我又很像Jackie。
不得不说,《她比烟花寂寞》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深深的感动,是关于成长和未来,还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