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的关系
子午流注养子开穴法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午
11-13点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未
13-15点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申
15-17点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酉
17-19点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甲戌
19-21点
窍阴
前谷
陷谷过丘墟
阳渓
委中
乙亥
21-23点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前贤拟定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纳甲法按时开穴全部列出,现录于下。
1.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荣,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恍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推算常规一四二三五零
五输纳穴井经xx输纳
xx
时辰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开穴
窍阴
阳辅
侠渓
阳陵泉
临泣
液门
六乙
时辰
乙酉
乙亥
乙丑
乙卯
乙巳
乙未
开穴
大敦
中封
行间
曲泉
太冲
劳宫
六丙
时辰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丙辰
丙午
开穴
少泽
子午流注操作流程

子午流注操作流程嗨,朋友!你有没有听说过子午流注呀?这可真是中医里一个特别神奇的东西呢。
今天我就来给你唠唠子午流注的操作流程,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的。
子午流注呢,简单来说,就像是人体的一个生物钟时间表。
它把一天分成了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经络气血最旺盛的时候。
那我们要操作子午流注,首先就得知道这个时辰和经络的对应关系。
比如说,子时对应的是胆经,丑时对应的是肝经,这就像火车的时刻表一样,每个时间点都有特定的列车(经络)要出发或者到达。
那操作之前呢,我们得先给被操作者做个简单的评估。
就像我们要出门旅行得先看看天气、收拾行李一样。
我有个朋友,他一开始就想直接进行子午流注的操作,我就赶紧拦住他了。
我说:“你这可不行啊,啥都不了解就开始,这不是瞎搞嘛!”我们要看看这个人的身体状况,有没有什么疾病呀,最近的作息规律不规律啊之类的。
要是这个人刚刚熬了个大通宵,你还按照常规的子午流注来操作,那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啊。
这就好比一辆车刚跑完长途,还没检修呢,你就想让它按照最佳状态跑,怎么可能呢?然后呢,我们要确定好时辰对应的穴位。
这穴位啊,就像是经络这条河流上的一个个小码头。
每个码头都有它特殊的作用。
比如说胆经上的阳陵泉穴,那可是个大穴位啊。
当到了子时,胆经气血旺盛的时候,要是这个穴位有什么堵塞或者问题,就像码头堵塞了,那整个胆经这条河流的气血运行就会不顺畅。
我们得准确找到这些穴位,可不能马马虎虎的。
我记得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找穴位就找得不准,师父就打趣我说:“你这是在给穴位捉迷藏呢,还是在找穴位啊?”找到穴位之后,接下来就是操作手法啦。
这手法可多了去了,有针刺、艾灸、按摩等等。
如果是针刺的话,那可就是个技术活了。
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针要消毒,手法要熟练。
我见过一个老中医针刺穴位,那手法真是行云流水啊。
他一边扎针一边还跟患者聊天呢:“你就放心吧,这子午流注加上我的针法,就像给你身体里的小军队吹响了集结号,让气血都到该去的地方。
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

中医之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的关系+子午流注与养生用药2017-01-11 鹤舞金沙2...转自人和健康lian修改微信分享:中医之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的关系一、子午流注的含义:子午:子午是对立的两个词,古人曾用它表示水火、南北等。
它是代表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
同时子午又是时间的两个极点,表示相对关系。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萌于子”,“子”就是“籽”的意思,犹如种子开始萌芽。
以自然界来说,子象征着地下初阳渐生,生物的育芽已经开始萌动。
相反,“午”恰与“子”相对。
据《运气论奥》所载,它是“长也”“大也”,意思是一岁之中,五月建午,此时禾苗丰满盛壮,开花结果。
这就是子午的本意。
中医认为:“子午”有以下含义:1、子午代表十二个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时,人们常把子午二字看作是代表十二地支的全数,古人计时,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作为代表符号,十二地支代表一昼夜,子午是第一数和第七数。
如一日之中,子为夜半,为23时至凌晨1时;午为午中。
就一年而言,子为冬至,午为夏至,对气候而言,子时热,午时寒。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古人用地支配合天干来记述年、月、日、时,所以子午也就成了一种记事符号。
“干支”相配,如今日为甲子日,明日即为乙丑日,依次类推。
紫金山天文台新编《万年历》(修订本),可以查明一百年内的年月日“干支”。
2、子午流注代表阴阳。
子代表阳生、午代表阴生。
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平衡圆道的运动规律。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意思是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
黑夜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
机体通过阴阳消长的不断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3、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规律。
子午与五脏六腑相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胧、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诠释子午流注图

诠释子午流注图十二时辰对应十二脏腑的养生法则不同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早上起得过晚会耗杀阳气,晚上睡得过晚会封杀阳气,这叫“双杀”。
睡觉的房间不宜过大这叫聚集阳气。
古人认为子时阳气最弱午时阴气衰弱,应该入静睡觉即子午觉。
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指23点至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阳气开始生发,胆气生发得好人体就会很好。
丑时养肝正当时——指凌晨1点至3点,肝经当令,肝脏开始解毒造血。
肝有两大功能主藏血主疏泄,主藏血即调节血量和滋养肝脏本身,主疏泄是肝气宜泄。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就代表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
另外,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用眼耗的是肝气。
因此,经常闭目养神能适时养肝。
寅时醒来,最好趁早看医生——指凌晨3点至5点,肺经当令,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由肺来完成,人此段时间应睡得最死。
如果此时突然醒来或大汗淋漓,说明身体信号不好要马上去看医生。
卯时是排毒的最佳时机——早晨5点至7点,大肠经当令,大肠经开始旺盛,排便是此时段重要课题,所排毒素占所有毒素的50%。
辰时,该吃早饭——指早晨7点至9点,胃经当令,此时天地阳气最旺,人脉气血全部升起来了。
所以,应当补充阴气以平衡阴阳,是吃饭的时候了。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指上午9点至11点,脾经当令,脾主运化,把营养输送到全身各处。
脾主思,长期心情不好或过度思虑会伤脾,就感觉没胃口吃不下饭。
午时小睡精神好——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此时间段睡觉最养心,最好是平躺,因为“卧,则血归于肝”。
未时多喝水能保护血管——指下午13点至15点,小肠经当令,小肠主吸收,把午饭的营养送到血液里。
如果此时间段喝一杯水,可增加血液稀度,保护血管。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指下午15点至17点,膀胱经当令,大脑营养充足,精力充沛。
如果你特别犯困或头疼的话,可能膀胱经出现了问题。
中医认为,头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如果是头两边疼,是胆经出了问题;左边偏头疼和右边偏头疼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

⼦午流注按时开⽳法详解⼦午流注按时开⽳法详解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和原⽳进⾏针灸治疗的⽅法。
常⽤的有纳甲法和纳⼦法两种,此外,还有养⼦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六⽳,⼜称⼀⽇取六⼗六⽳法。
⼗⼆经脉⽓⾎运⾏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有相应盛衰变化。
⼦午,即时间变化。
流注,即⼗⼆经脉⽓⾎运⾏的过程,以及在⼗⼆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上所呈现的⽓⾎盛衰情况,由于年、⽉、⽇、时等时间的变化⽽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进⾏治疗,即为⼦午流注针法。
⼦午流注纳⼦法是按时⾠的地⽀属性来选取⼗⼆经脉五腧⽳和原⽳,每天轮遍⼗⼆经脉,是⼀种按时取⽳法。
⼜称⼦午流注纳⽀法。
其具体⽅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流注时⾠,取该经适当的⽳位进⾏针灸治疗。
②⼦母补泻取⽳法,实证时,在⽓⾎流注⾄病经的时⾠,取病经的⼦⽳进⾏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流过病经的时⾠,取病经母⽳进⾏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已过,取病经的本⽳或原⽳进⾏针灸。
⼦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时⾠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肠的,时天⼲属性,来选取⼗⼆经脉五腧⽳和原⽳,且以⼀个时⾠为取⽳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六⽳的按时取⽳法,⼜称⼦午流注纳⼲法。
具体⽅法是:①取⽳原则。
阳⽇(⽇天⼲属阳),阳时(⽇天⼲属阳)取阳经⽳;阴⽇(⽇天⼲属阴),阴时(⽇天⼲属阴)取阴经⽳。
②合⽇互⽤。
甲与⼰、⼄与庚、丙与⾟、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在合⽇间可以互相应⽤相应时⾠的开⽳。
为提⾼⾃⼰的针灸⽔平,我曾数次赴北京学习⼦午,流注针法。
⼦午流注针法是⼀种古典⾼级针刺⼿法,⾏针时,结合⼈体,⼗⼆经脉⽓⾎流注规律,融⼊运⽓学说和纳甲纳⼦法,可提⾼临床疗效。
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感到⼦午流注针法有其局限性,如针法只能按时开⽳,选择⽓⾎旺盛的经脉或⽳位来针刺,⽽不能调动整个⼈体的⽓⾎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
通过阅读调⽓、导引、丹道诸书,我认为针法与道家丹功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实际的修炼和⼿法操作,可使针法与练功相得益彰,练功可以提⾼针刺⽔平,针法可以打通周天。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课件

• 通常长在额头和脸颊的痤疮,这都是胃经的问题, 治疗痤疮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从胃经治。痤疮大多 是由胃寒造成,这种人往往特别喜欢冷饮以及精 神郁闷,而这两者都会造成胃寒。人体是一个恒 温机制,假如你喝了大量的冷水,慢慢的就会形 成胃寒,而人体是有自保功能,它自身会攻出热 来驱散胃里的寒气,它攻出来的热就是燥火,这 时候你就会感到更渴。不懂这个道理的人会继续 在喝冷饮,这样人体就会散发出更多的热来驱逐 胃内的寒气,反反复复的恶性循环,慢慢的这个 燥火就会表现在脸上,形成痤疮皮肤。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
心经当令
• 午时11---13点 心经当令 • 解析:这是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也就是
心、肾相交的时间,心、肾相交的能力越 强,人就显得越精神。心的神明为神,肾 的神明为志。这个时间段心肾相交,就是 要心火沉下去,让肾水上来。古代人练武 时,就要借助天地阴阳转换的时间,去利 用天机的运行来获取对身体有益的能量。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
• 中医认为,头痛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因头 痛去看中医的话,医生一定会问你哪里痛:是两 边痛,还是前额痛?是后脑痛,还是里面中空痛? 这是几种完全的头痛。如果两边痛,是胆经出现 问题了。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 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就很有 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就有可能是肺气 的问题。前额痛就是胃经出现问题了。痤疮也是 胃经出现问题了。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了,而 后脑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了。所以不同的头痛, 它的原因不同,用药上也有所不同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
胃经当令
• 辰时;7---9点 胃经当令 • 解析:经脉气血从子时阳气初生,到卯时
的时候阳气已经全生起来了,这个时间吃 东西就像贵如油的春雨,人体需要补充一 些阴,而食物就属于阴,上午是阳气最充 足的时候,可以将食物消化并被人体吸收。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子午流注

,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
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
,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有的在劳动中发现,如无意扣击足三里穴,而胃痛减轻,先由点再划线,由穴位发展线状经脉循行.有的在古人生病后,不小心碰了一下,结果病好了,以后,古人把这些地方叫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之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的关系
中医之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的关系2011-06-12
21:40:59| 分类:岐黄针推|举报|字号订阅
一、子午流注的含义:
子午:
子午是对立的两个词,古人曾用它表示水火、南北等。
它是代表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
同时子午又是时间的两个极点,表示相对关系。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萌于子”,“子”就是“籽”的意思,犹如种子开始萌芽。
以自然界来说,子象征着地下初阳渐生,生物的育芽已经开始萌动。
相反,“午”恰与“子”相对。
据《运气论奥》所载,它是“长也”“大也”,意思是一岁之中,五月建午,此时禾苗丰满盛壮,开花结果。
这就是子午的本意。
中医认为:“子午”有以下含义:
1、子午代表十二个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时,人们常把子午二字看作是代表十二地支的全数,古人计时,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作为代表符号,十二地支代表一昼夜,子午是第一数和第七数。
如一日之中,子为夜半,为23时至凌晨1时;午为午中。
就一年而言,子为冬至,午为夏至,对气候而言,子时热,午时寒。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古人用地支配合天干来记述年、月、日、时,所以子午也就成了一种记事符号。
“干支”相配,如今日为甲子日,明日即为乙丑日,依次类推。
紫金山天文台新编《万年历》(修订本),可以查明一百年内的年月日“干支”。
2、子午流注代表阴阳。
子代表阳生、午代表阴生。
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平衡圆道的运动规律。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意思是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
黑夜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
机体通过阴阳消长的不断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3、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规律。
子午与五脏六腑相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胧、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条经脉。
流行次序是: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
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经——丑时
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
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脏腑主时气血最旺盛,相对时气血最衰弱。
“流注”:是指人体气血运行而言。
流指流动,注指输注,它的含义较广,在子午流注中是将人体的气血循行比喻为水流,在经脉中穿流不息地循环输注。
并用“井、荥、输、经、合”形容其流动状态。
即言水之发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然后汇合于泽海,以此表示气血沿经脉流注的过程。
子午流注,简单的说,就是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子午流注就是将人体气血运行比拟为水流,从子时到午时,随着时间先后不同,人体阴阳盛衰,营卫运行,经脉流注,时穴开阖,都与自然界同样具有节律变化。
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
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时开穴,方可有效地调和阴阳、纠正机体偏盛偏衰。
子午是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也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线。
见下表:
中医十二经络学(子午流注学)
子午流注学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其歌诀:子胆丑肝各定位,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
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转载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
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
”“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
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
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
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
在体内。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
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
肾为先天之根。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
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
邪不能容,容之心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
无论何种养生法持之以恒才有效果!您可能也喜欢:岐黄天涯真情为你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十二时辰和人体
经络图文中医同道必备的工具:漂亮的时空钟(全解)之中医典钟中医同道必备的工具:漂亮的时空钟(全解)之中医典钟神奇的子午流注神奇的子午流注子午流注图子午流注图中医同道必备的时空钟(全解)中医同道必备的时空钟(全解)人体经络图人体经络图地理——命理——医理地理——命理——医理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学)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学)经络记忆法取穴视频(上下)经络记忆法取穴视频(上下)中医典钟中医典钟子午流注开穴图子午流注开穴图子午流注针法的推算与灵龟八法2010.09.23子午流注针法的推算与灵龟八法一个睡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的方法------------------一个睡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的方法
------------------2009年3月最新题目(第十回) ( 五输穴专集)2010.10.202009年3月最新题目(第十回) ( 五输穴专集)阅读(4)| 评论(1) 喜欢推荐临床经验小药方——特有效少商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