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微课
小学科学课微课教案模板

课题:《探索光的奥秘》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特性,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光的传播特性。
2.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1.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微课设备:摄像机、麦克风、剪辑软件等。
2. 实验器材:透明玻璃板、水、镜子、光源、不同厚度的透明材料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光有哪些特性吗?二、新课讲授1. 光的传播特性:(1)展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如激光笔照射在透明玻璃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光的传播特性。
2. 光的反射现象:(1)展示平面镜反射实验,如手电筒照射在镜子上。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3. 光的折射现象:(1)展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实验,如将筷子插入水中。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三、实验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特性。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成果,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微课作业,整理实验报告。
2.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有关?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微课的形式,将实验演示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光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特性。
2. 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4年度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完整版

2024/3/23
05
物质世界
19
认识物质
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物质的性质
物质具有质量、体积等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2024/3/23
20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024/3/23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 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实验法的步骤
确定实验目的、制定实验计划、进行 实验并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 出结论。
实验法的优点
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 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实验法的缺点
实验条件难以完全控制,实验结果可 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5
分类法
分类法的定义
分类法的步骤
分类法是指将类或组按照相互间的关系,组 成逻辑结构的系统,以达到分类的目的。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ppt课件完整版
2024/3/23
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植物世界 • 动物王国 • 天气与气候 • 物质世界 • 科学探究方法
2024/3/23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3/23
3
科学课程的目的
1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察 能力和实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天气现象的变化。
16
气候的特点与变化
2024/3/23
气候的定义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 风等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和变化范围。
新课标一年级科学教案

新课标一年级科学教案有关新课标一年级科学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新课标一年级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一年级科学教案 1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
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
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二、观察比较树叶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板书搜集树叶生命特征。
小学科学优秀微课案例

小学科学优秀微课案例1、出示正方形,你还记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吗?谁来用文字说一说。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X 4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X 边长2、课件出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3、课件出示:正方形的周长:C=a×4正方形的面积:S=a×a4、比较文字公式和字母表示的公式,你喜欢哪一种?5、看来用字母比用文字表示公式要简单多了,关于用字母表示数还有更多的知识,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还有更简便的写法,你想知道吗?请听童话故事介绍《零国王的故事》。
强调:①数字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或者干脆省略不写,但数字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例如:a×3简写成3∙a或者3a)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或省略不写。
(例如:a×b简写成a∙b或者ab)②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
(例如:x×x简写成x2)③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a×1简写为a)6、你现在会简写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C= a X 4 S= a X a=a∙4 = a∙a=4a = a27、其他还有字母的式子你会简写吗?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4×b =4bx ×5 =5xa ×c =ac1 ×x =xx ×x =x²8、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简写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在简写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024年)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人教版)

2024/3/26
1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植物生长与观察 • 动物习性及观察 • 物质变化与实验探究 • 天气现象与气候变化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
2024/3/26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2024/3/26
3
科学一年级上册内容概述
晴天
阳光明媚,天空晴朗,少云或 无云。
2024/3/26
阴天
天空阴暗,云层厚重,遮挡阳 光。
雪天
天空降下雪花,气温较低,地 面可能积雪。
20
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地球影响
气候变化规律
气候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如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同时,全球气候也在逐渐 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对地球影响
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水资源、海平面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构成威胁。
12
动物行为习性观察方法
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
了解动物生活的环境,包括栖息地、食物来 源等。
观察动物的行为特点
观察动物的行走、奔跑、跳跃等行为方式, 了解其运动能力和特点。
2024/3/26
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
观察动物的体型、颜色、纹理等特征,了解 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观察动物的繁殖方式
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等,并 观察其繁殖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2024/3/26
5
教材特点和使用方法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 生认知特点
使用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 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024/3/26
活动设计丰富多样,注重实践性和探 究性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课件附目录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课件附目录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认识春天的特征,探索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基本性质,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3. 第3章《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4. 第4章《空气和水》:探究空气和水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基本性质、动植物分类、空气和水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2. 内容:以提纲形式列出本章重点知识,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下来。
(2)找出身边的物体,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3)认识一种动物或植物,了解它的特点并画出来。
(4)实验:比较空气和水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1)春天的变化:天气变暖、植物生长、动物活跃等。
(2)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地:如圆形、红色、光滑等。
(3)动物或植物的特点:如狗有四条腿、猫有尾巴等。
(4)空气和水的性质:空气无色无味,水无色透明;空气可以呼吸,水可以饮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优秀ppt课件(2024)

02 动物的特征与习 性
2024/1/30
8
认识动物身体结构
2024/1/30
动物身体尾等
不同动物身体结构的差异
02
如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动物身体结构与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03
如极地动物的厚皮毛、沙漠动物的储水器官等
9
观察动物行为习性
2024/1/30
动物的行为习性定义及分类
温度条件实验
探究不同温度环境对植物生长 的影响。
6
植物生长记录与展示
生长记录方法
介绍如何通过拍照、写日记等方式记录植物 的生长过程。
植物生长展示
通过制作海报、PPT等方式展示植物的生长 过程和成果。
2024/1/30
生长数据整理
整理并分析记录的生长数据,如高度、叶片 数量等。
交流与分享
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和心得体会 。
人类探索宇宙历程回顾
古代观天象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星空来预测天气、农时和吉凶 等,形成了早期的天文学。
望远镜的发明
伽利略等人发明望远镜,使人类能够更深入地观 测星空和天体现象。
航天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 经成功登上月球并探索了火星等行星。
2024/1/30
27
THANKS
如觅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等
不同动物的行为习性观察
如猫捉老鼠、蜜蜂采蜜、大雁南飞等
动物行为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如动物的迁徙、冬眠等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变化
10
动物分类及特征总结
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按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分类
动物分类的意义
有助于了解动物的演化历程、生态位 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第五课《植物是“活”的吗》 教科版.ppt

科学教科版 一年级上
导教入学新目课
标
和小伙伴握握手
和小小机器人握握手 我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
导教入学新目课
标
会动 它们是活的吗?
会叫 会吃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植物会动吗? 它是活的吗?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一、我是小小侦查员
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将其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或照片 记录下来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 是活的,生长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养分和关 心的,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不要随意采 摘和践踏。
标
第3天 第8天
它有哪些变化?
第7天
第10天
发出绿芽了 芽越长越高
……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它有哪些变化?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它有哪些变化?
发出绿芽了 芽越长越高
……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我回忆
在种植它们时,你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浇水 施肥 晒太阳 ……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还有哪些证据?
春
夏
秋
冬
一年四季都是不一样的,都在变化
标
一、我是小小侦查员
每个小组拿出自己种植的植物,合作观察植物, 并展示植物生长记录图片。找一找哪些证据能证 明植物是活的?
要求:仔细观察 小组讨论 寻找证据 完成坐好
新教课学讲目解标ຫໍສະໝຸດ 我汇报它有哪些变化?
越长越高 叶子越来越大
……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我汇报
它有哪些变化?
越长越高 叶子越来越大
……
新教课学讲目解
新教课学讲目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
古矿小学 邢新兰
背景和目标
• 从这一课起,学生将探索物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包括轻重,形状,流 动性等,这些内容都是本单元的重点,直接指向希望学生形成的核心 概念---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整套教科 书中物质科学内容的开篇。在第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征的科学 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但还没有对这些特征进行深入的研 究,在接下来的两课中,学生将会逐步认识物体的轻重和形状。 • 科学概念目标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 科学探究目标 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 同的方法可以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 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谢谢
2018.4.3
教学准备
• 为学生准备:乒乓球、 •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 材料一套、班级记录 木块、塑料块、小橡 表。 皮、大象皮各一块, 简易天平一台(含称 量盘)、同样大小的 回形针若干、学生活 动手册等。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 谁轻谁重 •
预测 大象皮 掂量 称量
小橡皮
木块 塑料块
乒乓球 我的发现 我认为哪种方法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