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Temperatureregulation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8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课件

17.1
1.00
100
0
氧热价(千卡/L) 4.686 4.739 4.801 4.862 4.924 4.985 5.047
13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4 间接测热法计算原则 n 实验测得机体24h内的耗氧量和CO2产量以及尿氮量。 n 由尿氮量算出被氧分解的蛋白质量,从表中算出其产热量、耗
氧量和CO2产量。 n 从总耗氧量和总CO2产量中减去蛋白质耗氧量和CO2产量,计
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Atwater-Rosa呼吸热量计(引自教材)
5
第一节 能量代谢
u 拉瓦锡冰套热量计(引自教材)
6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 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 2.1 测量原理 n 葡萄糖氧化定比关系: C6H12O6+6O2 →6CO2+6H2O+△H。 不 论经过什么样中间步骤,也不论反应条件差异多大,定 比关 系不变,是能量代谢间接测热法的重要依据。 n 原理: 利用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整个机体氧化分解的 糖、脂肪、蛋白质各多少,据此计算出该段时间内整个机体 所释放出热量。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每种营养物质氧化 分解时产生的能量有多少(食物热价);二是分清三种营养物 质各氧化了多少。
7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2 食物热价与氧热价: 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消 耗1LO2氧化食物所产生的热量为氧热价(kJ/L)。 ➢ 物理热价: 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 生物热价: 食物经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量。糖(或脂肪)的物 理热价和生物热价相等,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小于物理热价。蛋 白质在体内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部分以尿素形式排泄。
22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
①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 ( m)
•
24超重界限;28肥胖界限
• •
②腰围 ③臀围
脂肪总量、脂肪分布情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6页
能量代谢测定
(一)能量代谢测定原理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
机体释放能量= 热能+外功
平静时, 外功 = 0
能量代谢率 = 机体单位时间
内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7页
二、能量代谢测定
男性 195.5 193.4 166.2 157.8 158.6 154.0 149.0 女性 172.5 181.7 154.0 146.5 146.9 142.4 138.6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37页
基础代谢率、肺活量、肾小球滤过率、 心输出量、主动脉和气管横截面积 都与体表面积呈百分比关系
体表面积(m2)简易法 =0.0061 × 身高(cm)+0.0128
(二)与能量代谢测定相关几个基本概念
1.食物热价
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能量称为 该种食物热价。
单位: 1kcal = 4.187J 糖 4.1kcal/g 17.2kJ/g
蛋白质 4.3kcal/g 18.0kJ/g 脂肪 9.0kacl/g 39.8kJ/g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8页
2.食物 氧热价
第45页
• 试验中 :
• 常以食管温度作为深部温度;
•
食管温度直肠温度0.3C
•
以鼓膜温度作为脑组织温度。
•
与下丘脑温度相近
•
临床作为体温指标
பைடு நூலகம்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46页
(二) 体温正常变动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生理学第七单元 体温调节【Temperature Regulation】

第七单元 体温调节 (Temperature regulation)
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basal matebolic) 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 谢水平,称为基础代谢。 条件: 1. 清醒; 2. 肌肉处于安静状态; 3. 最适于该动物的外界环境温度; 4. 消化道空虚,即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饥饿。 基础代谢的高低通常用基础代谢率表示。
率增加更为明显
5.营养状态;营养好的比营养不良的代谢率高 6.季节; 春季较高,夏季降低,冬季最低 7.品种;生长速度快的代谢率要高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 温
恒温动物(homeothermic animal) 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 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
体温调节
三、散热的主要方式
辐射(radiation)散热
体热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温度较低物体。
传导(conduction)散热
散热方式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
对流(convection)散热
与体表接触的气体或液体流动来交换和散发热量。
蒸发(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poration)散热
体表水分蒸发。
(二)静止能量代谢 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 前休息时(以卧下为宜)的能量代谢水平称为静止 能量代谢。
静止能量代谢与基础代谢区别: 静止能量代谢包括数量不定的特殊动力作用能 、用于生产的能量以及可能用于调节体温的能量。
影响因素:
1.个体大小; 2.年龄;幼年时代谢率较高 3.性别;雄性代谢率较高 4.生理状态;母畜发情期间代谢率增加、妊娠后期代谢
体温调节的基本 中枢位于下丘脑。
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basal matebolic) 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 谢水平,称为基础代谢。 条件: 1. 清醒; 2. 肌肉处于安静状态; 3. 最适于该动物的外界环境温度; 4. 消化道空虚,即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饥饿。 基础代谢的高低通常用基础代谢率表示。
率增加更为明显
5.营养状态;营养好的比营养不良的代谢率高 6.季节; 春季较高,夏季降低,冬季最低 7.品种;生长速度快的代谢率要高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 温
恒温动物(homeothermic animal) 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 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
体温调节
三、散热的主要方式
辐射(radiation)散热
体热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温度较低物体。
传导(conduction)散热
散热方式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
对流(convection)散热
与体表接触的气体或液体流动来交换和散发热量。
蒸发(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poration)散热
体表水分蒸发。
(二)静止能量代谢 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 前休息时(以卧下为宜)的能量代谢水平称为静止 能量代谢。
静止能量代谢与基础代谢区别: 静止能量代谢包括数量不定的特殊动力作用能 、用于生产的能量以及可能用于调节体温的能量。
影响因素:
1.个体大小; 2.年龄;幼年时代谢率较高 3.性别;雄性代谢率较高 4.生理状态;母畜发情期间代谢率增加、妊娠后期代谢
体温调节的基本 中枢位于下丘脑。
动物生理学第七章 体温调节PPT课件

环境温度:20~30℃ 稳定 肌肉松驰; <20℃ 代谢↑ 寒战,肌肉紧张度↑ <10℃ 代谢↑↑ 寒战,肌肉紧张度↑ >30℃ 代谢↑ 体内化学反应速度↑,
发汗、呼吸、循环机能↑
体温调节 机体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
可以调节机体产热与散热过程,
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不因外
一、体 温
界气温变化或机体活动情况的 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动。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释放
代谢率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 到7-8h),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产热量比进食前 有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 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蛋白质: 25-30% 糖和脂肪:4-6%
4、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均可使能量代谢升高
能源物质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
3、蛋白质:很少 组织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更新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几个概念
1.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热价
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单位: kJ或kcal
糖 4.1kcal/g 17.15kJ/g 蛋白质 4.3kcal/g 17.99kJ/g 脂肪 9.0kacl/g 39.75kJ/g
2、间接测热法
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 ②测定尿氮排出量,得出蛋白质产热量 ③计算出NPRQ 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 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⑥能量代谢计算
间接测热法中耗O2量与CO2产生量的测定方法
(1)开放式测定法(气体分析法) 在机体呼吸空气的条件下测定耗氧量和CO2产生
量 (2)闭合式测定法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Energy metabolish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on)
发汗、呼吸、循环机能↑
体温调节 机体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
可以调节机体产热与散热过程,
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不因外
一、体 温
界气温变化或机体活动情况的 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动。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释放
代谢率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 到7-8h),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产热量比进食前 有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 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蛋白质: 25-30% 糖和脂肪:4-6%
4、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均可使能量代谢升高
能源物质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
3、蛋白质:很少 组织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更新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几个概念
1.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热价
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单位: kJ或kcal
糖 4.1kcal/g 17.15kJ/g 蛋白质 4.3kcal/g 17.99kJ/g 脂肪 9.0kacl/g 39.75kJ/g
2、间接测热法
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 ②测定尿氮排出量,得出蛋白质产热量 ③计算出NPRQ 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 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⑥能量代谢计算
间接测热法中耗O2量与CO2产生量的测定方法
(1)开放式测定法(气体分析法) 在机体呼吸空气的条件下测定耗氧量和CO2产生
量 (2)闭合式测定法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Energy metabolish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on)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
(四)体温调节的外周机制
1.躯体神经 1.躯体神经
动物突然暴露于寒冷中,引起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 ①动物突然暴露于寒冷中,引起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 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 产热升高,称为寒颤性产热。 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 产热升高,称为寒颤性产热。 寒冷促使机体释放肾上腺素, ②寒冷促使机体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 腺素等激素增多,使机体产热量升高, 腺素等激素增多,使机体产热量升高,称为非寒颤性 产热。 产热。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自学) 能量代谢(自学)
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 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 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metabolism) 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一、能量的来源
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 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 供能的主要物质, 氧化,完全分解,释能多; 糖:供能的主要物质,有O2氧化,完全分解,释能多; 无氧酵解时,释能少。 - 无氧酵解时,释能少。
(三) 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理学意义 体温过高或太低都将影响新陈代谢, 体温过高或太低都将影响新陈代谢,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二、机体的热平衡
balance between heat production and loss
(一) 产热过程process of heat production 产热过程process (二) 散热过程process of heat loss 散热过程process
2、机体的产热形式: 机体的产热形式:
战栗产热: (1)战栗产热:是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 节律性收缩。代谢率可增加4 节律性收缩。代谢率可增加4~5倍。 倍 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 (2)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指机 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除战栗产热外,体内还会 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除战栗产热外, 发生广泛的代谢产热增加的现象。 发生广泛的代谢产热增加的现象。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1
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2
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
3
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
4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
生理散热 皮肤血管运动 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增加,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5L/h。
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
产生的机制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食物的特殊生热作用
(二)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表7-3 机体不同状态时 的能量代谢率 ───────────────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 躺卧 2.73 开会 3.40 擦窗子 8.30 洗衣 9.89 扫地 11.37 打排球 17.05 打篮球 24.22 踢足球 24.98 持重机枪跃进 42.39 ───────────────
02
与能量代谢测定相关的几个概念: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
2.间接测热法:
03
02
01
由于各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时的耗O2量、CO2产生量的不同,故各种食物的氧热价不同。根据RQ可估计某一段时间内机体氧化各种食物的比例: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的几种数据 ─────────────────────────── 物 质 耗氧量 产CO2量 物理热价 生理热价 氧热价 呼吸商 (L/g) (L/g) (KJ/g) (KJ/g) (KJ/g) (RQ) ─────────────────────────── 糖 0.83 0.83 17.0 17.0 21.0 1.00 脂 肪 1.98 1.43 39.8 39.8 19.7 0.71 蛋白质 0.95 0.76 23.5 18.0 18.8 0.85 ───────────────────────────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的基本 中枢位于下丘脑。
视前区-下丘脑 前部 (preoptic-anterior
hypothalamus area ,
PO/AH)是体温调节中 枢的关键部位。
体温调节
信号传出途径与效应器:
1.植物性神经系统 主要通过对血管、呼吸、皮肤、汗腺和代谢 的影响。
2.躯体神经系统 主要控制骨骼肌的紧张性和运动。
体温 动物体温的生理波动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体温恒定的调节 外界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体温调节
一、体 温
恒温动物(homothermal animal) 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 较低,易受环境影响
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 较高,相对稳定
生理学上的体温(body temperature)是指 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直肠温度来代表。
在PO/AH区中有 一个控制体温的调定 点,而PO/AH区的温 度敏感神经元可能起 调定点的结构基础。
当体温处于调定点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处于平衡状态,体温维持在调定点设定的水平。
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① 外周温度感受器 :冷感受器、热感受器 广泛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
② 中枢温度感受器 热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脑干网状结构 及下丘脑的弓状核等处
基本原理:利用化学反应的对比关系,查出一定时 间内机体中氧化分解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 据此计算该段时间内机体所释放出的总热量。
能量代谢的测定
食物的热价(caloric value):1g食物氧化(或在体外 燃烧)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物理热价 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散热机制: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散发热量
体温调节过程:当体温偏离正常范围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发出指令,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维持体温稳定。
体温调节异常
体温调节机制异常:激素失衡、神经系统疾病等
体温波动:昼夜节律、运动、饮食等
体温过低:低体温症、休克等
体温过高:发烧、中暑等
C
B
A
D
能量代谢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01
食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
02
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能量
03
肌肉活动:肌肉收缩产生能量
体温调节:通过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稳定
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体力活动:运动、劳动等身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食物热效应:消化、吸收食物所消耗的能量
体温平衡
体温调节机制: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
01
产热方式:主要包括骨骼肌收缩、肝脏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等
02
散热方式:主要包括皮肤散热、呼吸散热、排汗散热等
03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负责调节体温的稳定和变化
04
体温调节机制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负责调节体温
产热机制:通过肌肉收缩、肝脏代谢等产生热量
体温调节:维持体温稳定,保证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
能量代谢:为体温调节提供能量支持,维持体温稳定
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量代谢是体温调节的基础,体温调节需要消耗能量
01
体温调节可以影响能量代谢的速度和效率,例如寒冷时,能量代谢速度加快,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02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相互影响,共同维持身体的稳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 转移、储存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 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 ❖ 新陈代谢包括: ❖ 物质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 能量代谢(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2021/2/6
1
一、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机体能量的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 化分解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机体 主要利用糖(70%)和脂肪(30%)供能,少量的能量依 靠蛋白质分解供给。
2021/2/6
17
蛋白质耗氧量=
尿氮量×6.25×0.95(每克蛋白质氧化耗氧量)
蛋白质CO2产生量=
尿氮量×6.25×0.76(每克蛋白质氧化CO2产生量)
2021/2/6
18
非蛋白呼吸商=
总CO2产生量 ― 蛋白质CO2产生量 总耗氧量 ― 蛋白质耗氧量
2021/2/6
19
表 6-2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价
(%)
糖类
脂肪
糖类 脂肪
0.70
0.00
0.71
1.10
0.72
4.76
0.73
8.40
0.74
12.0
0.75
15.6
0.76
19.2
0.77
22.8
0.78
26.3
0.79
29.9
0.80
33.4
0.81
36.9
0.82
40.3
0.83
43.8
0.84
47.2
0.85
50.7
2021/2/6
100.0 98.9 95.2 91.6 88.0 84.4 80.8 77.2 73.7 70.1 66.6 63.1 59.7 56.2 52.8 49.3
64.2
35.8
0.90
67.5
32.5
0.91
70.8
29.2
0.92
74.1
25.9
0.93
77.4
22.6
0.94
80.7
19.3
0.95
84.0
16.0
0.96
87.2
12.8
0.97
90.4
9.58
0.98
93.6
6.37
0.99
96.8
3.18
1.00 100.0 0.00
氧热价 (KL╱LO2)
20.397 20.447 20.497 20.548 20.602 20.652 20.702 20.575 20.808 20.857 20.912 20.962 21.012 21.066 21.117
15
间接测热法计算步骤:
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 ②测定尿氮量; ③计算出NPRQ; 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 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⑥计算能量代谢。
其余不到50%的能量转移储存在ATP。机体利用 ATP的能量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021/2/6
5
(一)直接测热法
将动物置于热量计中,就可收集和直接测定 一定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此热量就是 能量代谢率,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测热法。
2021/2/6
6
2021/2/6
Douglas chambre calorimeter
既然机体消耗的能量都是来体能量的
? 消耗率呢
2021/2/6
2
2021/2/6
3
2021/2/6
4
二 能量代谢的测定
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 热量来计算能量代谢率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体内物质分解所释放的能量,50%以上迅速转化 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
V糖(物理)=V糖(生物)
V脂肪(物理)=V脂肪(生物)
V V 蛋白质(物理) > 蛋白质(生物)
2021/2/6
11
(2)氧热价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 量,叫做该物质的氧热价。※
氧热价在能量代谢测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按 照定比关系,测知了氧热价,即根据机体在一定 时间内的耗氧量,就可以推算出能量消耗率。
2021/2/6
16
➢蛋白质的产热量: 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如有1 克尿氮产生,则有6.25克蛋白质被氧化分解。求出蛋 白质的量乘上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即得到蛋白质的产 热量。
➢计算糖和脂肪的产热量。
➢非蛋白呼吸商: 计算方法是从总耗氧量中减去蛋白质 氧化时的耗氧量,从CO2的排出量中减去蛋白质分解 时CO2产生量,然后计算的呼吸商即为非蛋白质呼吸 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氧热价
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RQ
(%)
(KJ╱LO2) RQ
(%)
糖类
脂肪
糖类 脂肪
0.70
0.00
0.71
1.10
0.72
4.76
C6H1206 + 602 → 6CO2 + 6H20 + 热量
2021/2/6
9
间 接 测 热 法
2021/2/6
10
(1)食物的热价
每克营养物质完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该物质 的热价(caloric value)。
营养物质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称物理热价;在体内 氧化分解到最终产物CO2和H2O时产生的热称生物热价。
直接测热法图
7
(二)间接测热法 (indirect calorimetry)
是测定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二氧化 碳排出量来计算机体的产热量。
间接测热法比较简便易行,并且准确,是研究 动物营养、环境生理和内分泌的一种实验方法。
2021/2/6
8
间接测热法的原理
依据是化学中的定比定律,即在一般化学 反应中,反应物的量与产物的量之间成一定 的比例关系。
2021/2/6
12
(3) 呼吸商 ※
生理学上把机体在单位时间内CO2排出量与耗 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 简称RQ)。
CO2排出量(L) 呼吸商RQ = ───────
耗O2量(L)
2021/2/6
13
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为0.71,蛋白质为0.80
✓ 如果测得的呼吸商接近于1,则体内氧化利 用的主要物质是糖;
✓ 如果呼吸商接近0.71,则氧化利用的主要物 质是脂肪。
✓ 如果测得的呼吸商接近于0.80则氧化利用的
主要物质是 ? ※
2021/2/6
14
表 6-2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 价
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氧热价
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RQ
(%)
(KJ╱LO2) RQ
19.606 19.623 19.673 19.723 19.778 19.828 19.878 19.933 19.983 20.033 20.087 20.138 20.188 20.242 20.292 20.343
0.86
5.41
45.9
0.87
57.5
42.5
0.88
60.8
39.2
0.89
❖ 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 转移、储存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 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 ❖ 新陈代谢包括: ❖ 物质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 能量代谢(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2021/2/6
1
一、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机体能量的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 化分解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机体 主要利用糖(70%)和脂肪(30%)供能,少量的能量依 靠蛋白质分解供给。
2021/2/6
17
蛋白质耗氧量=
尿氮量×6.25×0.95(每克蛋白质氧化耗氧量)
蛋白质CO2产生量=
尿氮量×6.25×0.76(每克蛋白质氧化CO2产生量)
2021/2/6
18
非蛋白呼吸商=
总CO2产生量 ― 蛋白质CO2产生量 总耗氧量 ― 蛋白质耗氧量
2021/2/6
19
表 6-2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价
(%)
糖类
脂肪
糖类 脂肪
0.70
0.00
0.71
1.10
0.72
4.76
0.73
8.40
0.74
12.0
0.75
15.6
0.76
19.2
0.77
22.8
0.78
26.3
0.79
29.9
0.80
33.4
0.81
36.9
0.82
40.3
0.83
43.8
0.84
47.2
0.85
50.7
2021/2/6
100.0 98.9 95.2 91.6 88.0 84.4 80.8 77.2 73.7 70.1 66.6 63.1 59.7 56.2 52.8 49.3
64.2
35.8
0.90
67.5
32.5
0.91
70.8
29.2
0.92
74.1
25.9
0.93
77.4
22.6
0.94
80.7
19.3
0.95
84.0
16.0
0.96
87.2
12.8
0.97
90.4
9.58
0.98
93.6
6.37
0.99
96.8
3.18
1.00 100.0 0.00
氧热价 (KL╱LO2)
20.397 20.447 20.497 20.548 20.602 20.652 20.702 20.575 20.808 20.857 20.912 20.962 21.012 21.066 21.117
15
间接测热法计算步骤:
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 ②测定尿氮量; ③计算出NPRQ; 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 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⑥计算能量代谢。
其余不到50%的能量转移储存在ATP。机体利用 ATP的能量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021/2/6
5
(一)直接测热法
将动物置于热量计中,就可收集和直接测定 一定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此热量就是 能量代谢率,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测热法。
2021/2/6
6
2021/2/6
Douglas chambre calorimeter
既然机体消耗的能量都是来体能量的
? 消耗率呢
2021/2/6
2
2021/2/6
3
2021/2/6
4
二 能量代谢的测定
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 热量来计算能量代谢率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体内物质分解所释放的能量,50%以上迅速转化 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
V糖(物理)=V糖(生物)
V脂肪(物理)=V脂肪(生物)
V V 蛋白质(物理) > 蛋白质(生物)
2021/2/6
11
(2)氧热价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 量,叫做该物质的氧热价。※
氧热价在能量代谢测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按 照定比关系,测知了氧热价,即根据机体在一定 时间内的耗氧量,就可以推算出能量消耗率。
2021/2/6
16
➢蛋白质的产热量: 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如有1 克尿氮产生,则有6.25克蛋白质被氧化分解。求出蛋 白质的量乘上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即得到蛋白质的产 热量。
➢计算糖和脂肪的产热量。
➢非蛋白呼吸商: 计算方法是从总耗氧量中减去蛋白质 氧化时的耗氧量,从CO2的排出量中减去蛋白质分解 时CO2产生量,然后计算的呼吸商即为非蛋白质呼吸 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氧热价
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RQ
(%)
(KJ╱LO2) RQ
(%)
糖类
脂肪
糖类 脂肪
0.70
0.00
0.71
1.10
0.72
4.76
C6H1206 + 602 → 6CO2 + 6H20 + 热量
2021/2/6
9
间 接 测 热 法
2021/2/6
10
(1)食物的热价
每克营养物质完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该物质 的热价(caloric value)。
营养物质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称物理热价;在体内 氧化分解到最终产物CO2和H2O时产生的热称生物热价。
直接测热法图
7
(二)间接测热法 (indirect calorimetry)
是测定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二氧化 碳排出量来计算机体的产热量。
间接测热法比较简便易行,并且准确,是研究 动物营养、环境生理和内分泌的一种实验方法。
2021/2/6
8
间接测热法的原理
依据是化学中的定比定律,即在一般化学 反应中,反应物的量与产物的量之间成一定 的比例关系。
2021/2/6
12
(3) 呼吸商 ※
生理学上把机体在单位时间内CO2排出量与耗 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 简称RQ)。
CO2排出量(L) 呼吸商RQ = ───────
耗O2量(L)
2021/2/6
13
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为0.71,蛋白质为0.80
✓ 如果测得的呼吸商接近于1,则体内氧化利 用的主要物质是糖;
✓ 如果呼吸商接近0.71,则氧化利用的主要物 质是脂肪。
✓ 如果测得的呼吸商接近于0.80则氧化利用的
主要物质是 ? ※
2021/2/6
14
表 6-2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 价
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氧热价
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RQ
(%)
(KJ╱LO2) RQ
19.606 19.623 19.673 19.723 19.778 19.828 19.878 19.933 19.983 20.033 20.087 20.138 20.188 20.242 20.292 20.343
0.86
5.41
45.9
0.87
57.5
42.5
0.88
60.8
39.2
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