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初期效果分析研究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初探

行 途径 。
合, 使林 业可 持 续发展 成 为真 正贴 近 自然 的森林 经 营 模式 [ 。早 在 19 1 ] 88年 , 国著 名林 学 家 嘎耶 就 德 提 出 了“ 自然林 业 ” 近 思想 ,O世 纪 9 2 O年代 欧洲 再 次 出现 了 向近 自然林 业 方 向发 展 的趋 势 , 出“ 提 森
尾松 起 到 了重 要 的木材 供 给作 用 , 而马尾 松人工 然 林连 续经 营也 带来 了一 系列 问题 。
2 1 地 力 衰 退 . 马尾 松 人 工 林 连续 经 营容 易 导致 林 分 树种 单
一
丘陵 马尾松 人工 林 多为 大面 积单 层 纯林 , 占有 丘 陵地 的整 个坡 面 , 陵马尾 松人 工林 郁 闭度 多在 丘 0 4 . 间 ,0a 林 分 平 均 高 7 5m, . ~07之 2 生 . 个别 可
2 马尾松人工林连续经营存在的问题
马尾 松林 的形 成 多 是 由于 当原 生 常 绿 阔 叶林 植 被遭 到 干 扰 、 害或 破 坏 后 , 地 空 旷 、 露 , 损 林 裸 种
表 2 湖 北 省 马 尾 松 人 工 林 生物 多样 性表
2 1 . 0 21
湖
北
林
业
科
技
4 5
2 3 病 虫 害严 重 .
人工 马尾松 纯林 的群 落结 构 很不 稳定 , 林分 结 构单调 的森林群落对外 界干扰 的抵抗 能力 十分脆 弱 , 易造成 大 面 病 虫 害 的集 中爆 发 。如 2 1 容 0 1年 湖 北省荆 门市马 尾松 毛虫 历史 性大 爆 发 , 市发 生 全
东源县马尾松林分改造初期效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源县马尾松林分改造初期效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广泛的重视和保护。
但是,一些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马尾松林分改造。
东源县马尾松林分改造是为了促进马尾松林资源的发展和利用,同时提高森林资源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东源县马尾松林分改造初期效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三、研究内容1. 对东源县马尾松林分改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马尾松林分的地理分布、森林类型、林地面积和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
2. 采用野外调查、实地观察、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马尾松林分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从中了解改造的初期效益。
3.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进一步研究马尾松林分改造的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东源县马尾松林分改造提供学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提高马尾松林分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实地观察、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六、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1. 马尾松林分改造现状调查和分析,包括马尾松林分的地理分布、森林类型、林地面积和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
(1个月)2. 对马尾松林分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改造的初期效益。
(2个月)3.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研究马尾松林分改造的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个月)4. 撰写研究报告,包括调查分析结果、优化方案和建议等。
(1个月)总计5个月。
马尾松不同造林方法试验效果研究

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
第 21 期
马尾松不同造林方法试验效果研究
林文华
(福建省永春县林业局,福建 永春 362600)
摘要:对永春县吾峰镇吾中村天马山马尾松进行了切梢与 无 切 梢 造 林 试 验,调 查 了 其 成 活 率、胸 径 生 长、树
中 图 分 类 号 :S791.42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4G9944(2018)11G0214G02
1 试 验 地 概 况 与 设 置
1.1 试 验 地 概 况 试 验 地 设 在 永 春 县 吾 峰 镇 吾 中 村 天 马 山 ,林 业 班 号
为 004-05-100,东 经117°42′37″,北 纬25°26′43″,海 拔 为650~821 m,年 平 均 气 温 19.2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1720~1960mm,相对 湿 度 81%,温 暖 湿 润,雨 量 充 沛, 属于中亚热带南缘中山气候类型区.土壤为山地黄红 壤,造林前茬为宜林荒山,土 层 厚 度 55~85cm,立 地 质 量等级为阳坡Ⅲ类 地. 植 被 主 要 以 芒 萁、黄 瑞 木、嶡 类 为主. 1.2 试 验 地 设 置
株,3个试验小区共600 株. 造 林 后 3 年 每 年 全 面 劈 草 抚育各1次.
2 调 查 方 法 及 效 果 分 析
2011年2月 调 查 马 尾 松 造 林 成 活 率,计 算 各 试 验 小区不同造林方法的苗木平均成活率,见表 1.2018 年 2月采取每木检尺办法,测 量 马 尾 松 树 高、胸 径,并 且 计 算各试验小区 马 尾 松 切 梢 与 无 切 梢 的 树 高,见 表 2,平 均 胸 径 见 表 3,不 同 造 林 方 法 树 高 方 差 分 析 见 表 4. 表1 各试验小区切梢及无切梢马尾松苗木平均成活率 %
龙架山森林公园马尾松人工纯林景观改造效果评价

龙架山森林公园马尾松人工纯林景观改造效果评价陈军;杜燕;孟伟;王应泉【摘要】以贵州龙架山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对马尾松人工纯林景观改造4种方案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纯林经方案2景观改造后,枯枝落叶层生物量提高,具有良好保水保肥作用;马尾松人工纯林景观改造方案2的搭配植物种类,使得样地生物量大,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大。
为贵州省将来大规模开展马尾松人工纯林景观改造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effect of Pinus massoniana artificial pure forest by four kinds of programs were studied and Longjia mountain forest park in Guizhou province was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inus massoniana artificial pure forest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by scenario 2,the litter increased biomass, good water and fertilizer effect; The collocation of plant species by scenario 2 made the kind of bio-logical capacity,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and soil conservation capacity.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inus massoniana artificial pure forest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Guizhou province.【期刊名称】《热带林业》【年(卷),期】2016(044)001【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马尾松;人工纯林;景观改造【作者】陈军;杜燕;孟伟;王应泉【作者单位】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贵阳 550003;贵州省清镇市生态文明建设局,贵州贵阳 550000;贵州林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3;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贵阳 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5马尾松人工纯林在贵州省森林资源中占比重较大,尤其是贵阳市环城林带上尾松人工纯林占绝大部分。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分析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分刘戈笔仇建友(安化县林业局湖南安化413500)摘要:近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马尾松作为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在我国南部的分布较为广泛。
面对范围如此之大的马尾松林区,要想实现马尾松人工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经营。
近自然林业经营是现阶运用较多的经营方式,将其运用到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中,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工林的综合效益。
基于此,本文对近自然林业经营进行概述,分析了现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马尾松人工林的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中图分类号:S791.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20-0185-021引言马尾松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但在进行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过程中,不能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要运用合理的经营措施,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近自然林业经营模式是一种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接近自然林生长方式的一种经营模式。
将其运用到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中,能够对目前马尾松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提升马尾松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生态环境效益。
2近自然林业经营概述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最早出现于德国,提倡在维持森林结构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林的经营,实现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是在人们经历了盲目经营人工林所带来危害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认识到在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环境污染不断严重的今天,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森林的经营,才能实现森林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运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方式开展人工林的经营,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工林的稳定性,并且降低人工林经营所需要的成本,还能够提升人工林的蓄积,提升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3马尾松人工林林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马尾松人工林林业经营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影响着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黔西县马尾松人工林采伐抚育下多样性变化分析

贵州省黔西县马尾松人工林采伐抚育下多样性变化分析摘要:以贵州省黔西县石园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中龄针叶林、针叶近熟林、幼龄混交林、中龄混交林、幼龄阔叶林5个森林经营类型,采取了抚育采伐强度为9.4%的下层低强度采伐,通过63个100m2样圆调查,揭示了试验研究区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标有所上升,森林由组成简单的人工林开始向复杂天然林发展;林分抚育采伐前和采伐后整体的分布格局均为较强聚集分布,体现了这种低强度的下层抚育调整,能保持林分的稳定性。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采伐抚育人工林马尾松贵州黔西人工林“近自然林”经营已成为欧盟各国林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有大量的人工林,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引入了“近自然林业”的思想,开展人工林的近自然林业的理论与实践[1,2]。
贵州省引入“德援项目”,在贵州省黔西县马尾松人工林中进行近自然林业的经营实践。
近自然林业经营的核心的林分结是由结构简单的人工林向结构复杂的天然林调整,通过结构复杂化,接近于天然林分[1,2,3]。
因此,研究现有林分的组成、结构,以及调整前后的变化,分析其取得的效果,判断人工林向天然林变化的成效是十分重要的[2][3]。
因此,我们以贵州省黔西县石园马尾松人工林试验区为例,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在低强度抚育采伐下,林分物种组成多样性、主林层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以期揭示抚育采伐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在组成及稳定性上的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的近天然林结构改造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1 研究区及样地基本情况贵州省黔西县石园人工林区试验区距县城8公里,地处东经103°2′46″-106°3′20″、北纬27°3′35″-27°4′25″之间,隶属于黔西县城关镇石园村五组,年均温13.8℃。
年均降雨量1005.8mm。
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石灰土。
森林立地条件中等。
试验区面积41公顷,定位于商品林。
该区森林上世纪60年代受到极大的破坏后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林,目前主要是人工次生林。
长汀水土流失区马尾松林间伐套种阔叶树改造效果分析

FUJIANLINYE福建林业长汀水土流失区马尾松林间伐套种阔叶树改造效果分析曾春华(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长汀366300)摘要:为探索适合长汀水土流失区马尾松人工林改培技术模式,开展马尾松人工林不同间伐和套种木荷、枫香等阔叶树改培试验,分析不同间伐、套种的林分生长效应。
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并套种阔叶树的改培技术措施对水土流失区的马尾松和林下阔叶树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以B处理的改培效果最佳,其马尾松保留木的胸径、树高、材积4a净生长量分别达3.38cm、2.79m、0.0331m3,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处理,且其林下不同阔叶树的生长状况最优,套种4a林分平均保存率、树高、地径和冠幅分别达85.73%~92.15%、1.42~1.73m、1.92~2.31cm和0.70~0.76m。
间伐每667m2保留马尾松30株+套种木荷、枫香等阔叶树的改培技术措施能有效促进马尾松和林下阔叶树的生长。
关键词:马尾松;间伐;套种;生长量中图分类号:S725.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3-4382(2024)01-0037-04ZENG Chunhua(Fujian Tingjiangyu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Changting366300,Fujian,China) To explore suitable techniqu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lantations in the Changting soil erosion area,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different thinning and interplanting practices with broadleaved trees such as and .The growth effects of different thinning and interplanting treatments analyzed on the stan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hinning intensities and interplanting of broadleaved trees on the growth of and understory broadleaved trees in the soil erosion area varied.The best cultivation effect was observed in treatment B,where 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height,and net volume growth of the retained over four years reached3.38cm,2.79m,and0.0331m3,respectively,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Additionally,the growth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broadleaved trees under this treatment were optimal,with an average survival rate,height,ground diameter,and crown width of the four-year-old stand reaching85.73%to92.15%,1.42to1.73m, 1.92to2.31cm,and0.70to0.76m,respectively.The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of retaining30trees per acre and inter⁃planting with broadleaved trees such as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both and under⁃broadleaved trees.;thinning;interplanting;growth收稿日期:2023-11-06修回日期:2023-12-29作者简介:曾春华(*****************),工程师。
马尾松人工林改造措施探讨

多代连栽棳已出现了生 态 系 统 不 同 程 度 的 退 化棳并 产 生
. 了A较ll多问Ri题g棳h如t地s力R衰e退se暍r低v效e林d.分增加暍病虫害迅速蔓 延及森林生物多 样 性 降 低 等椲棽椵棳因 此棳有 必 要 对 马 尾 松
人 工 林 改 造 措 施 进 行 探 讨 棳为 马 尾 松 人 工 林 的 经 验 管 理
旨在为马尾松人工林的栽培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暎
关 键 词 椇马 尾 松 椈人 工 林 椈改 造
中 图 分 类 号 椇斢棽棻棿棶棽暋 暋 暋 暋 暋 暋 文 献 标 识 码 椇斄暋
文 章 编 号 椇棻椂椃棿灢椆椆棿棿棬棽棸棻椃棭棸椀灢棸棸棽椀灢棸棽
棻暋 引 言
马尾松棬
棭是重要的南方荒山 荒地
造林先锋树种棳主要集 中 于 华 南 地 区棳是 我 国 林 业 建 设
椀暋 结 语
马 尾 松 人 工 林 的 改 造 棳可 促 使 森 林 资 源 持 续 健 康 增 长 棳充 分 发 挥 保 持 水 土 的 重 大 功 效 暎 而 科 学 的 理 论 指 导 与 合 理 的 可 持 续 经 营 技 术 棳是 马 尾 松 人 工 林 改 造 的 有 力 保 障 暎 在 马 尾 松 人 工 林 改 造 的 过 程 中 棳应 该 遵 循 森 林 生 存与发展的自然规 律棳不 能 盲 目 进 行 改 造棳否 则 会 导 致 地力衰退暍水土流 失暍经 济 效 益 大 损 等 严 重 问 题暎 综 合 国内外的研究可知棳对 马 尾 松 人 工 林 的 合 理 改 造棳可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解 决 人 工 林 综 合 质 量 差 暍生 态 效 益 差 的 经 营 问题棳是现代林业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要 方 法棳林 业 有 关 部 门应引起重视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初期效果分析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与造林树种,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园林绿化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以人工林形式大面积进行培育。
但是由于人工针叶纯林树种单一、结构过于简单以及中幼龄林的比重较大,导致林分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较差,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与侵害。
此外,马尾松人工纯林难以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特别是高质量大径材的需求。
本文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伏波林场内1993年春季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进行4种不同模式的近自然化改造设计和作业,并保留了对照林分和样地,总体目标是把结构简单的针叶纯林改造为结构丰富、功能多样的异龄混交林。
每种模式分别建立4块面积为400平米的圆形样地,共设20块,对样地林分信息进行持续观测。
本文以2008年、2010年和2012年三期观测数据为基础,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生长动态、土壤化学性质等方面,对马尾松近自然改造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的林分树种组成丰富,其直径分布从最初的近正态分布逐步过渡为倒J形分布,并且已经形成上层、中层和下层复层垂直结构。
近自然化后的林分,混交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从最开始的均匀分布逐渐过渡为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
近自然化改造林的土壤化学性质与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林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同时,本文对不同等级的林木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势木生长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总生长量远远高于中庸木和被压木。
由于以纯林为应用对象的传统生长收获表,不能满足改造后的异龄混交林生长收获预估的需要,本研究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构造基于林木大小、竞争指数、立地条件的单木生长模型,为改造后的异龄混交林的预估及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
总之,分析表明近自然化改造丰富了林分的树种组成、优化了林分结构、促进了土壤的良性发展,形成了较为稳定且持续覆盖的森林生态系统。
初步结果展示出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是实现我国森林多功经营的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