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徐志摩的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徐志摩诗歌的一些艺术特点:
1. 清新自然:徐志摩的诗歌常常运用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呈
现出清新自然的艺术效果。

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情感真挚: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深情和感性,他善于表
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诗歌充满了情感真挚和感染力。

3. 格式灵活:徐志摩的诗歌格式灵活多样,他有时会在诗歌中
融入散文、民谣等元素,使诗歌更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4. 文学性强: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他的诗歌语
言简练、精准,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诗歌语言的文学魅力。

综合以上特点,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深受读者喜爱,而且在现在仍然被广泛地传诵和欣赏。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摘要】徐志摩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

在情感表达方面,徐志摩通过细腻的笔调和深沉的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意境营造上,他善于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富有诗意的场景和氛围。

而在语言表达方面,徐志摩的诗歌通常简洁明了,却又饱含深意,引人入胜。

他对审美的追求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美感和艺术感。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独特,从古典到现代,融合多种风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特色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后人,成为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艺术特色, 情感表达, 意境营造, 语言表达, 审美追求, 风格独特性, 中国现代诗歌史, 影响后人1. 引言1.1 徐志摩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徐志摩作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文坛的轰动,也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反映了他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通过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深刻表达,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悟,为中国现代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

1.2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徐志摩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播和赞赏,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邃的艺术内涵使其作品在当时及今天仍然备受关注和赞誉。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而著称,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情感语言,细腻地描绘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借助细腻而感人的意境来传达情感,感染着读者的心灵。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表达简洁明了,富有音韵美感,使得他的诗作更加优美动人。

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审美的完美,不断探索和追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力求将艺术的境界提升至更高层次。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诗歌语言,使其作品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影响后人的文学创作。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色:
情感真挚:徐志摩的诗歌表达了深刻而真挚的情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生命、人生等主题的深情思考和感受。

语言简练:徐志摩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他善于运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句往往短小精炼,字字珠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像意象丰富:徐志摩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图像意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创造了独特的诗意景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抒发个人情感和体验:徐志摩的诗歌常常以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为基础,他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进行情感共鸣,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共鸣力。

多元的主题:徐志摩的诗歌涉及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爱情、友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他通过不同的主题和视角,探索人性、情感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总体而言,徐志摩的诗歌以真挚的情感、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为特色,他通过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对人性的思考,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摘要: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的诗歌思想复杂,但是艺术性较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诗歌感觉敏锐,想象丰富,意象柔美,意境清逸,音律优美和谐,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为现代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个性特色;感觉;想象;意象;意境;韵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也是一位引人注目、值得研究的诗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他风流倜傥,名噪一时,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对现代新诗的倡导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朱自清说:“中国现代诗人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1933年,茅盾在《徐志摩论》中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徐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

”徐志摩,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家庭,1918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后为拜见罗素赴伦敦剑桥大学。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阅读了拜伦、雪莱、哈代、曼殊菲尔、泰戈尔等人的大量诗作,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诗歌,并奠定了其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基调。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新月社。

徐志摩从1921年开始新诗创作到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十年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他生前亲自编选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逝世后又由陈家梦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

尽管他的诗思想内容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较高的艺术性。

徐志摩对中国新诗的贡献主要在于诗歌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成就。

1.真挚的感情,鲜明的个性。

真正的诗是诗人心灵的悸动,心灵的倾诉,心灵的歌唱。

徐志摩说过“诗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流出来,性灵里逃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

”徐志摩的诗就是带着真情抒写出来的,他在字里行间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真实感想。

徐志摩的诗歌中有对自由、光明、理想的追求,《为要寻一颗明星》中诗人为了追求光明与理想的境界,一往直前,死而不悔。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摘要】徐志摩是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展现出多种艺术美。

在音乐美方面,徐志摩运用多种韵律和节奏感,使其诗歌具有优美的音乐性。

在意境美中,他描绘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情怀,打动人心。

在语言美方面,徐志摩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

在形象美中,他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形象,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在情感美方面,徐志摩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爱情的深刻感悟,引起读者共鸣。

徐志摩的诗歌通过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等方面的展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和心灵。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艺术美,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结论1. 引言1.1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概述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染了无数读者。

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美主要体现在其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等方面。

通过对他的诗歌作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怀,体味到他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精湛技艺。

徐志摩的诗歌音乐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常常带有悠扬的旋律,让人感受到一种如音乐般的美妙。

他的诗歌意境美则常常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意境来营造一种虚幻、超脱的美感,引领读者进入一种意境之中。

徐志摩的语言美充满文学气息和诗意,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诗歌形象美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画面感,塑造出令人难忘的形象,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徐志摩的诗歌情感美则是他诗歌的灵魂所在,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的无尽眷恋和深情厚意。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到他那种独特的诗人情怀和审美情感。

2. 正文2.1 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表现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运用音韵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诗句听起来像是在歌唱。

徐志摩擅长运用押韵和平仄来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使得诗歌更具有旋律感和节奏感。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徐志摩(1897年-1931年)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徐志摩诗歌的几个主要艺术特点:1.倾诉个人情感:徐志摩的诗作一直以直抒胸臆、倾诉个人情感为特点。

他在诗中经常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徐志摩的诗歌充满了浓烈的个人色彩,他用散文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友谊、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2.追求自由与独立:徐志摩在他的诗歌中追求自由与独立,表达了他对束缚和压抑的反叛。

他渴望摆脱传统文化与社会观念的桎梏,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和卓越性。

他倡导个性自由、情感自由,主张摒弃束缚和约束,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我实现。

3.留白与意境:徐志摩的诗歌善于运用留白的手法,通过减少修饰、陈述简略的方式,使诗歌留下更多的空间供读者去联想和想象。

他不仅注重表面的描写,更在其中表达了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意境的美感。

他的诗歌常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开启一种神秘而温馨的氛围,使人们产生共鸣和思考。

4.感受自然与传统诗词的影响: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常常包含对自然界的感悟和描绘。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将自然界的美妙与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的内心的交流与共鸣。

此外,徐志摩还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他善于运用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格律,使其诗作更加韵律优美和形式完整。

5.唯美与浪漫主义: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爱情、美的追求和理想化的情感。

徐志摩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狂热和渴望,他通过对爱情的歌颂和神秘化的描写,使其诗歌具有浓厚的唯美主义色彩。

综上所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包括倾诉个人情感、追求自由与独立、留白与意境、感受自然与传统诗词的影响,以及唯美与浪漫主义情感。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独具个人风格,而且融合了多种传统与现代元素,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1、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

2、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徐志摩常用奇特的想象、比喻,造成新奇、美妙的意象,用暗示委婉含蓄造成新颖、美妙的意象。

3、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

扩展阅读1、结构。

王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

2、炼材。

指的是选材练意,王维的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

3、语言。

王维的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

1、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2、李白诗歌的写作手法:广泛采用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又借助幻想或神仙传说构成浪漫主义雄奇的艺术境界。

1、立意高妙,深邃独到:苏轼文章善于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寄托深远。

如他自己所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诗中数量最大,最富特征的是对基于深刻忧患而始终不妥协的表现。

一方面是命运无常、仕途坎坷的悲苦,一方面是超脱这种悲苦的.旷达,二者相互纠结构成了贯穿苏诗始终的意识之流。

无论是前期在朝为官还是后期贬职岭南,也无论是自然风景的吟咏还是日常生活的叙写,这一意识之流总是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波动。

如诗作《东坡》:“雨洗东坡夜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诗人喜欢雨后月夜的独行,尽管道路不平,从中却能体会到一种乐趣。

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处于逆境而不沮丧的生活态度。

又如诗作《百步洪》,以恣肆奔放的笔触尽情渲染流水的湍急,并不着重于情感的渲泻。

而更主要的是对流水的体验和感悟由流水的湍急骤然折人人生的思考,深感岁月消失的迅速,世人纷纷争名逐利,到头来无非是一场醉梦,广夏华屋转眼变为丘墟。

由此可见,苏诗能透过一层、深入一境,因小见大,因常见奇,从寻常人事中揭示出深刻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主题。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徐志摩的诗歌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还表现出了当时中国文学的特征和趋势。

本文将从语言艺术、主题思想、形式特点等方面探讨徐志摩诗歌艺术的特点。

一、语言艺术徐志摩的诗歌语言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不仅善于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和意象,还注重从生活中挖掘出诗歌的素材和表现形式。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具有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等多重艺术特点,如《再别康桥》中“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和《长恨歌》中“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等都是徐志摩诗歌语言艺术的代表。

二、主题思想徐志摩的诗歌主题和思想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

他在诗歌中反映了个人情感、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探索,同时也关注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生活的现实。

徐志摩的诗歌主题和思想在当时中国文学中是比较前卫和开放的,如《再别康桥》中表达的爱国情怀、《长恨歌》中反映的女性境遇、《绝句》中体现的人生哲理等都是徐志摩诗歌主题和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形式特点徐志摩的诗歌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和风格,而是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

徐志摩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传统形式,也有自由诗、散文诗等新兴形式。

他在诗歌中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了独特的诗歌语言和形式。

综上所述,徐志摩的诗歌艺术具有多重特点和鲜明的个性,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当时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和人文精神,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徐志摩的诗歌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徐志摩的艺术特征
2010-09-02 22:27:15| 分类:论文 | 标签:徐志摩诗人意象创作诗歌|举报|字号订阅
内容摘要:新月诗派作为现代中国新诗的一个流派,对新诗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具有较高的文学史地位。

作为新月诗派最有成就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的诗歌典型地体现了新月诗派的创作风格与追求,又具有自己的特性。

本文主要从徐志摩个人经历对其诗歌创作风格影响、徐志摩诗歌的丰富意象与独特意境以及浪漫主义主调下蕴含着的现实批判性这三个方面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徐志摩、意境、意象、抒情性、风格
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才情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作的艺术魅力却没有因为其生命的消逝而消逝。

徐志摩生前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他逝世后又由陈梦家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

徐志摩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俗的想象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

读他的诗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善于在诗歌中创造各种美。

徐志摩通过对诗歌各种艺术美的创造,使他的诗歌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并因此具有了一定的美学价值。

①徐志摩诗歌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质又与他的性格特征和个人经历密切联系在一起。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徐志摩的传奇经历及其浪漫气质对其诗歌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徐志摩的个人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徐志摩生于1897年,于1931年坠机身亡。

虽然只有短短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但徐志摩所取得文学创作成就不俗,尤以诗歌创作成绩最为突出。

徐志摩辉煌的诗歌创作成就,除了得益于他充沛的才情和自觉的诗歌创作意识之外,还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徐志摩出身封建富商家庭,其父徐申如在镇上开办各种实业,又是当地一个镇的商会会长,在当地是个有钱有势的人物。

徐志摩是长孙独子,从小受到家里宠爱,过着优裕舒适的生活。

读高中时,他学习成绩优异,对文学很感兴趣。

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条件对徐志摩的成才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918年,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壮志,赴美留学。

但他违背了其父让他学习金融的初衷,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的诱人荣
誉,与1920年离美赴英留学,进入了剑桥大学皇家学院。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广泛地接触世界各国文学名著,特别喜欢拜伦、雪莱以及英国浪漫派诗人的作品。

他的文学天赋在这时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其诗歌创作也开始于这一时期。

可以说,1920年到1922年在剑桥大学留学的这段时间,是徐志摩生命中的一段黄金时间,剑桥大学美丽的校园环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才情,其间经历的感情波折又拨弄了诗人多情的心弦,他开始以其充沛的才情和敏感的笔触写诗,在诗坛上崭露头角。

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基调,便是在这一时期确定的。

徐志摩写于离英前夕的《康桥,再会吧》,便是对这段留学经历的一个情感概括。

徐志摩写于1928年再次赴英后回国途中的《再别康桥》便是对这段留学经历的情感升华。

在诗人的情感世界里,康桥已不仅仅是一个具象了,而是他那段在英留学的动人经历的集中写照。

从剑桥归国直至坠机身亡,徐志摩继续在这段人生历程续写传奇。

期间他经历了一系列大事件,包括接待访华的泰戈尔,包括发起成立新月社、包括与陆小曼饱受社会舆论压力的热恋等。

徐志摩回国初期创作的诗歌收于《志摩的诗》,对这部集子,他是这样评价的:“在这集子里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减,但大部分还是情感无关阑的泛滥,什么诗的艺术或技巧都谈不到。

”②而在其后的诗歌创作中,由于诗人对诗歌创作有了自觉的艺术追求,加之人生阅历的进一步增强,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艺术与技巧日趋成熟,并最终确定了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

由此可见,人生经历对一位诗人的创作和诗歌风格的形成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胡适对徐志摩是这样评价的:“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

”③由此可见,徐志摩的一生。

徐志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徐志摩诗歌的丰富意象与独特意境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创造意象的诗人,他的诗歌中的意象蕴含着丰富而鲜明的美学特征。

④徐志摩以其充沛的才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丰富的意象,这些丰富而鲜明的意向群又塑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徐志摩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夕阳、清风、柳絮、云雾、春花、飞红、落叶、白云、小溪、雪花、水莲花等柔美和轻盈的意象,具有轻柔美。

⑤《雪花的快乐》
中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雪花,就那样轻轻地飘着,不去冷漠的幽谷,不去凄清的山麓,在半空中飞舞,落到爱人的衣襟上,溶入她的心胸里。

雪花本身就具有一种轻盈之美,诗人又对其倾注了细腻的感情,因此《雪花的快乐》中雪花这个意象具有典型的轻柔之美。

徐志摩诗歌中的意象还具有朦胧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美的忧愁——沙扬娜拉!”这首《沙扬娜拉》以花喻人,花的姿态与人的娇羞交相辉映,花与娇羞女子这两个意象重叠在一起,让人读起来有种扑朔迷离的朦胧之感,那一声珍重里甜美的忧愁,似发自人,又似发自花。

在这首诗歌里面,徐志摩以比喻的手法让两个意象重叠,从而塑造出了朦胧的诗意美。

徐志摩诗歌的意境在这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在诗歌里,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融合,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徐志摩诗歌中的抒情手法,或情寓于景,或情中显景,或者情景并茂,这些抒情手法的应用,创造出了徐志摩诗歌独特的意境美。

如《月下雷峰影片》“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的塔影,团团的彩云,纤纤的波粼——假如你我荡一只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造一个完全的梦境!”这首诗表面是写景,实则是既写景,又写情,情寓于景。

“完全的梦境”表明在写景时诗人的主观情感是介入的,“一切情语皆景语”。

再如《为要寻找一颗明星》,这首诗里,拐腿的瞎马、骑手、明星、荒野、黑暗的天空,这些具体的意象全不指向实在的生活内容,而是深入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诗人的强烈感情在诗句中喷发而出,使得整首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三、浪漫主义主调下蕴含着的现实批判性
浪漫主义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调,徐志摩写的最多、最好的,还是情诗。

⑥但是,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还存在着为数不多的不满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军阀战争,同情广大下层民众的诗作,显示出了徐志摩的民主主义思想,也体现了他某些诗作所蕴含着的现实批判性。

如其诗作《灰色人生》,不同阶级、阶层的生活图景,贫富悬殊的社会畸形,在其诗作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

“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服的,懦怯的,丑陋的。

罪恶的,自杀的,——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合唱的‘灰色的人生’!”诗人以其充沛
的才情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可怕的世界,流露出了他不满社会现实,渴望公平的心声。

再如其诗作《太平景象》,诗人以几个当炮灰的士兵的对话,画出了这样一幅骇人听闻的军阀战争罪恶图:“前边稻田里的尸体,简直像牛粪,全的,残的,死透的,半死的,烂臭,难闻”;“这世界!做鬼不幸,活着也不称心,谁没有家人老小,谁愿意来当兵拼命?”诗人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以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军阀战争罪恶图,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力度。

《“人变兽”》中诗人同样以充分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愤慨描绘出军阀战争的罪恶图景:“柳林中有乌鸦们在争吵,分不匀死人身上的脂膏。


《大帅》揭露伤兵员被当作死人而活埋的罪恶;《先生!先生!》写在冰冷的北风里,“一个单布褂的女孩颤动着呼声”,为着“又饿又冻又病,躺在道儿边直呻”的妈妈,向“车里戴大皮帽的先生”乞讨……
在艺术手法方面,徐志摩的批判现实的诗作,蕴含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字里行间透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诗人往往构思独特,立意高远,运用多种手法,不拘一格,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徐志摩的诗歌自成一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自觉的诗歌创作意识以及明确的诗歌创作主张,并于1923年3月发起成立了新月社。

由此可见徐志摩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以上我主要从徐志摩个人经历对其诗歌创作风格影响、徐志摩诗歌的丰富意象与独特意境以及浪漫主义主调下蕴含着的现实批判性这三个方面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