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摘要】徐志摩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

在情感表达方面,徐志摩通过细腻的笔调和深沉的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意境营造上,他善于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富有诗意的场景和氛围。

而在语言表达方面,徐志摩的诗歌通常简洁明了,却又饱含深意,引人入胜。

他对审美的追求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美感和艺术感。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独特,从古典到现代,融合多种风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特色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后人,成为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艺术特色, 情感表达, 意境营造, 语言表达, 审美追求, 风格独特性, 中国现代诗歌史, 影响后人1. 引言1.1 徐志摩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徐志摩作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文坛的轰动,也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反映了他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通过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深刻表达,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悟,为中国现代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

1.2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徐志摩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播和赞赏,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邃的艺术内涵使其作品在当时及今天仍然备受关注和赞誉。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而著称,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情感语言,细腻地描绘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借助细腻而感人的意境来传达情感,感染着读者的心灵。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表达简洁明了,富有音韵美感,使得他的诗作更加优美动人。

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审美的完美,不断探索和追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力求将艺术的境界提升至更高层次。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诗歌语言,使其作品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影响后人的文学创作。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色:
情感真挚:徐志摩的诗歌表达了深刻而真挚的情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生命、人生等主题的深情思考和感受。

语言简练:徐志摩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他善于运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句往往短小精炼,字字珠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像意象丰富:徐志摩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图像意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创造了独特的诗意景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抒发个人情感和体验:徐志摩的诗歌常常以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为基础,他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进行情感共鸣,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共鸣力。

多元的主题:徐志摩的诗歌涉及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爱情、友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他通过不同的主题和视角,探索人性、情感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总体而言,徐志摩的诗歌以真挚的情感、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为特色,他通过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对人性的思考,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

偶然诗歌鉴赏

偶然诗歌鉴赏

偶然诗歌鉴赏《偶然》这首诗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其通过简短的语言和完美的结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爱情的独特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一)结构之美:《偶然》是一首形式上非常完美的诗歌,其音韵起伏、节奏感强、画面具有流动感。

诗人运用了动态格律和张力动态平衡,构成了新和谐的凝固效果,充分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特有的美感。

学生卞之琳评价说:“《偶然》这首诗在徐志摩老师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二)意象运用:诗歌中运用了“天空”、“云”、“水波”等形象的实物比喻,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天空的一片云投影在波心,既反应出诗人的内心活动和心理特征,也表明其爱与美的追求。

(三)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关于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诗中提到“你”和“我”两个主体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虽然在这个联系中存在感情的依托,但“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因为最终踪影的消灭。

这表明诗人明白自己的人生处境而不想伤害对方。

(四)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意象精微,短短的两节结构巧妙,是徐志摩诗歌创造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诗人通过简短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使诗歌具有无穷的韵味。

(五)诗人情感:这首诗也充分展现了徐志摩的个人情感。

诗人在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中,既展现出对爱情的执着和热情,又表现出对爱情的无奈和悲伤。

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层次感和内涵。

(六)哲学思考:这首诗还可以被看作是徐志摩对人生和爱情的哲学思考。

诗人认为,人生中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无论是相遇还是别离,都是命运的安排。

这种思考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理解。

(七)艺术创新: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偶然》是一个艺术创新。

诗人打破了传统诗歌的规范和形式,采用了自由体和散文诗体裁,使诗歌更加自由、灵活,更加贴近生活和自然。

这种创新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八)文化背景: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正在兴起,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摘要: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的诗歌思想复杂,但是艺术性较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诗歌感觉敏锐,想象丰富,意象柔美,意境清逸,音律优美和谐,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为现代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个性特色;感觉;想象;意象;意境;韵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也是一位引人注目、值得研究的诗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他风流倜傥,名噪一时,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对现代新诗的倡导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朱自清说:“中国现代诗人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1933年,茅盾在《徐志摩论》中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徐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

”徐志摩,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家庭,1918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后为拜见罗素赴伦敦剑桥大学。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阅读了拜伦、雪莱、哈代、曼殊菲尔、泰戈尔等人的大量诗作,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诗歌,并奠定了其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基调。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新月社。

徐志摩从1921年开始新诗创作到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十年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他生前亲自编选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逝世后又由陈家梦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

尽管他的诗思想内容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较高的艺术性。

徐志摩对中国新诗的贡献主要在于诗歌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成就。

1.真挚的感情,鲜明的个性。

真正的诗是诗人心灵的悸动,心灵的倾诉,心灵的歌唱。

徐志摩说过“诗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流出来,性灵里逃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

”徐志摩的诗就是带着真情抒写出来的,他在字里行间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真实感想。

徐志摩的诗歌中有对自由、光明、理想的追求,《为要寻一颗明星》中诗人为了追求光明与理想的境界,一往直前,死而不悔。

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作为新月诗派的开创者的徐志摩,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都以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原则为标准,他的许多诗歌都展现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点。

他的名作《再别康桥》是最具代表性的,处处体现着艺术的迷人魅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欢迎阅读与收藏。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在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诗歌体式的多样化、诗歌结构的规范化和诗歌技巧的纯粹化等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是其他中国诗人所不能替代的。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之作,集中地体现了徐志摩的“三美”艺术创作风格。

1920年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度过了一段真正悠闲的生活,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

“康桥世界”波光潋滟,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碧空如洗。

风光旖旎的康桥河岸边,他仰卧在黄花点缀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这段美好的生活令他回国后仍魂牵梦绕。

再度回到母校,再次见到昔日的美景怎不让他激动万分。

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诗作。

诗人是如何利用创作技巧来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思想感情的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在形式上运用了“三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徐志摩的诗作,艺术性较高,由于他愈到后来愈在艺术形式上着力,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特色。

他的诗大多构思精巧,造境新颖,感情纤细而柔媚,真挚而有灵性,诗句玲珑剔透、自然飘逸、富于音乐性,词藻优美精致、洗练清新,音韵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流畅,节奏琅琅上口,诗节匀称、整饬,旋律柔和轻盈。

善用比喻和联想,重视象征手法的应用,从而达到情景交融、情趣横生、意境深邃、余音不绝的审美境界,较好地体现了“新月诗派”诗人的创作风格。

他的诗有自然天性的飘逸轻灵,又有浪漫情调的恣意汪洋的呈现;既有闻一多所倡导的“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的底蕴与光彩,又有多种诗歌体式的探索与创新。

徐志摩的“优秀的诗章已经构成二十世纪中国诗库里最动人的风景之一”。

朱自清说过:“中国现代诗人当首推徐志摩与郭沫若。

”矛盾则称赞他“是坦白的、天真的、热情的、肯放声大叫的诗人。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形式,有其多方面的独特形态和特异色彩。

一.优美精致的词藻玲珑剔透的诗句先看诗人的抒情名作《沙扬娜拉》。

此诗作于一九二四年偕泰戈尔赴日讲学之时,徐志摩告别日本女郎,“赠日本女郎”的题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意思,诗人与日常用语“再见”为题,巧妙地捕捉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头,极为生动地写出那一瞬间的感受。

起句中“最是那”三字,写出了“温柔”的“一低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突出了日本女郎温柔低头的动人形象。

接下来诗人选择美好的事物,运用形象的比喻,热情地赞扬了她们:妙龄少女低头道别的羞怯姿态,比作一朵在凉风中摇曳多姿的水莲花。

以花喻人,并不鲜见,但在这里,水莲花洁白素雅的形象同美丽纯真的少女形象,相互映衬,给人以美感。

诗的第三句、第四句又起一波:“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这看似平淡的句子,诗人用匠心独具的重叠反复和移觉通感的手法,再现软语柔声,反复吟咏的情状,这叮咛,这嘱咐,蕴含着几多“忧愁”,几多“甜蜜”,几多眷恋。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徐志摩(1897年-1931年)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徐志摩诗歌的几个主要艺术特点:1.倾诉个人情感:徐志摩的诗作一直以直抒胸臆、倾诉个人情感为特点。

他在诗中经常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徐志摩的诗歌充满了浓烈的个人色彩,他用散文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友谊、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2.追求自由与独立:徐志摩在他的诗歌中追求自由与独立,表达了他对束缚和压抑的反叛。

他渴望摆脱传统文化与社会观念的桎梏,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和卓越性。

他倡导个性自由、情感自由,主张摒弃束缚和约束,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我实现。

3.留白与意境:徐志摩的诗歌善于运用留白的手法,通过减少修饰、陈述简略的方式,使诗歌留下更多的空间供读者去联想和想象。

他不仅注重表面的描写,更在其中表达了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意境的美感。

他的诗歌常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开启一种神秘而温馨的氛围,使人们产生共鸣和思考。

4.感受自然与传统诗词的影响: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常常包含对自然界的感悟和描绘。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将自然界的美妙与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的内心的交流与共鸣。

此外,徐志摩还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他善于运用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格律,使其诗作更加韵律优美和形式完整。

5.唯美与浪漫主义: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爱情、美的追求和理想化的情感。

徐志摩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狂热和渴望,他通过对爱情的歌颂和神秘化的描写,使其诗歌具有浓厚的唯美主义色彩。

综上所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包括倾诉个人情感、追求自由与独立、留白与意境、感受自然与传统诗词的影响,以及唯美与浪漫主义情感。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独具个人风格,而且融合了多种传统与现代元素,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性格经历上密不可分的。

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

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在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

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

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

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守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为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但又存有自己独有的课堂教学,这主要彰显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指出每一种诗体都存有其合适的内容去充填。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就是很存有创造性的,他勇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集结成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缔造代莱体式,敢于为新诗拓展代莱格律,意境迷人,浪漫。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跟有深度。

闻一多谈诗歌格律时谈及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获得了较好的彰显很贯彻落实。

茅盾曾抨击徐志摩的诗歌《不晓得风那一个方向吹起中说道至:“我们能表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废弛,音调就是铿锵的。

但是这位诗人说我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

”但是诗歌并不是以表达内容的多少、好坏论胜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就是抒发里一种心情,这就是一种感情的表达。

诗歌所贯穿的内容因该是多方面的,特别就是抒情诗,对感情的表达的多样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就是一首诗歌胜败的一个关键标准。

现在这里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眼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导读: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性格经历上密不可分的。

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

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在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

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

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

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

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
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揉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跟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很贯彻。

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那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

但是这位诗人告诉我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

”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里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

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因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在这里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眼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如他的诗歌《海韵》五节,每节的基本格式都是单行加两行退格的'形式,并且单行的词句大致相同,只有小的改动,但就是这小的改动却使诗歌内蕴,一唱三和,回味悠长。

徐志摩对音节的处理,也是“煞费苦心”经营而成的,说徐志摩是一个天才诗人,这一点
也不假,但是他无疑也是勤奋的,我们来看他的那首《沙扬娜拉一首》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本是首长诗歌一共18小节,收在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里,再版时,仅剩下最后一个小节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一小段,“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意思。

但经徐志摩放在诗歌中,也便清脆有形、掷地有声也赋有了诗意。

这首诗歌也很好的反映了徐徐志摩的诗歌的大概格律面貌。

从格式上看整首诗歌倾斜而下给人一种气势,其中又有波折,再看用韵,他也深的古典诗词的要领,“柔”、“羞”、“愁”韵脚的和谐,且压平声韵。

徐志摩小时候就能写骈体文,从中也可以看出起功力。

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新式主要有一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

如他的诗歌《石虎胡同七号》、《康桥再会吧》、《云游》等。

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这两格。

例如他的诗歌《去吧》、《为了寻一颗明星》、《再别康桥》等。

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偶然》等。

第四是没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如《沙扬娜拉》及《在哀克刹脱教堂前》的第一节,均是这种情况,至于其它的诗体也都是这几种形式的变体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这些形式,在徐诗中均与很哈的运用,它与诗歌的内容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拿徐的诗看有些诗歌透出的美感是用视觉就可以感觉到的,等你用心体会过了,你会发现,他的诗歌就是位才色俱佳的奇女子。

并且徐志摩一直在不停的寻求创新,为不同的内容寻求不同的表现形式,他的十四行诗歌,和一些散文诗体都是这种尝试,他认为每种诗体都有其适合的表达内容。

所以他不段的尝试也不断的创新,特别的在格律方面在新诗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仑美奂的。

意境指的主要是在抒情性作品中显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而闻一多所讲的绘画美也该是包含在其中的。

意境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是一种形象,然后将形象生华到一种所谓的意境了,我们来看徐志摩的这首《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1.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2.分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3.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4.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5.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
6.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7.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8.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上文是关于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