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
传感器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

传感器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13, 2020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扩散硅压阻压力传感器差压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特性的影响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一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二容传感器动态特性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M5600 U5600 无线压力传感器软件手册说明书

M5600/U5600 Software Manual Wireless Pressure TransducersContents1 Introduction Description 32 Manual Smartphone/Tabl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Manual 33 Manual Windows Version Softwar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Manual 44 Protocol Software Protocol Specification 161 IntroductionThe M5600 and U5600 pressure transducers use standard 2.4GHz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ag. The long battery life and integration design make these transducers a perfect fit for man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arine, residential, campers, water, hydraulic, irrigation, pool, medical and sprinkler systems, or anywhere you would need to monitor pressure without the need for wires.By installing the Windows® version software on your PC or embedding the wireless signal in your integrated system, you can monito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n real time.2 Smartphone/Tablet Software Installation1. Download and install the “TE Sensor Tag” app for iOS or Android™ from the Apple App Store or Google Play Store.2. Install the battery into the transducer.3. Turn on standard 2.4GHz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ag for smartphone/tablet.4. Run “TE Sensor Tag” app on smartphone/tablet and it will start searching for the transducer.5. Select the transducer (M5600 or U5600) found by the app to pair it to your smartphone/tablet.6. Once paired,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harting will begin automatically. Data is collected every 5 seconds (programmed for bestbattery life).3 Windows Version Softwar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Manual Hardware & System Requirement∙PC with USB serial port support∙USB Dongle: BT900-US∙Operation system: Windows XP, Windows 7 or above∙Microsoft .NET Framework4.0 or aboveDongle Installation and Programming1. Insert the USB Dongle (BT900-US) into the USB socket of the PC.The PC will install the related USB drivers automatically.2. After installing FT232R USB UART, open the PC’s Device Manager and check if the USB Dongle has the port number assigned asbelow (COM5 in this example):If not assigned, then it is necessary to install the FTDI FT232 USB Serial Converter Driver following instructions from the below link: https:///tutorials/how-to-install-ftdi-drivers/windows---in-depthVerify COM port is assigned to the Dongle in the Device Manager before proceeding to the next step.3. Copy Window’s client software “TESS-M5600_U5600_Software.zip” to the PC and unzip it. Double-click to run UwTerminal in folder:TESS 5600\UwTerminal\. User interface should display as below:4. Click “Accept” to enter the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Select the proper COM port where the Dongle is installed and leave the others atdefault settings.Then click “OK” to enter the command-line interface:5. Input “at &F *” (at space &F space *) and press “Enter”. The screen will display “ FFS Erased, Rebooting…”Close the window by clicking the “X” at the upper right corner.6. Run “BT900UartFwUpgrade.exe” in folder: TESS 5600\BT900_9.1.10.3 to update the firmware. Follow these steps: Press “OK” →specify the correct COM port →press “OK” → press “Start Upgrade” → let it run until finish →pressing “Quit.”7. Remove the USB Dongle and re-insert, repeat above steps 3 & 4.Input “at I 3” and press “Enter,” displaying “9.1.10.3” which is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firmware.Input “at &F *” and press “Enter.” Screen will display “FFS Erased, Rebooting…”Input “at+dir” and press “Enter.”8. Right-click inside the window and click “load precompiled BASIC”After the “Open” window pops up, select “smartZ.umc” in folder “TESS 5600\” and press “Open”Text will scroll and after 1-2 minutes, it will display “DONE.”Close the “UwTerminal” window. Remove the USB Dongle and re-insert.Monitoring Software Operation Manual1. Double-click to run TESS 5600 for Windows in folder: TESS 5600\source\bin\Release\. The client software user interface shoulddisplay as below. Certain explanations can be found when moving the cursor onto the words.More explanations are provided as below:2. Ensure the Port Name matches the COM number in the Device Manager. Click the “Start” button, and then a “Scan” window will popup to search for available wireless devices. Double-click the MAC number matching the target device to select it.3. The software will start receiving and recording data on battery level and real-tim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Clicking the “Stop” button will stop the data taking process.4. When “Data Logging” is enabled and the interval set, a “Save“ window will pop up. When clicking the “S tart” button, all data will besaved in the folder appointed by the user (default: \\TESS\\data\\) as a *.dat file which can be opened with MS Excel.The “Date Time“ column can be formatted to display seconds as shown below:4 Software Protocol SpecificationUUID for the M5600/U5600 is available, which allows the user to compile their own program to recognize the sensor’s wireless signal and detect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battery capacity.T is a 16 bits signed word, equals 0x7FFF if erroneous.P, Pmin and Pmax are 32 bits signed words, equal 0x7FFFFFFF if erroneous.T is a temperature value with 0.01°C resolution.P, Pmin and Pmax are pressure values with 0.1Pa resolutionCONVERSIONTemperature (°C) = T / 100Pressure (Pa) = P / 10Pressure (Psi) = P / 10 / 6894.7Battery Service:0% to 100% represents a supply voltage from 2.0V to 3.0V with 1%/bit resolution. STATUSNORTH AMERICA EUROPE ASIAMeasurement Specialties, Inc., a TE Connectivity company 45738 Northport Loop West Fremont, CA 94538Tel: +1 800 767 1888Fax: +1 510 498 1578************************MEAS France SAS,a TE Connectivity company26 Rue des Dames78340 Les Clayes-sous-Bois, FranceTel: +33 (0) 130 79 33 00Fax: +33 (0) 134 81 03 59************************Measurement Specialties (China) Ltd.,a TE Connectivity companyNo. 26 Langshan RoadShenzhen High-Tech Park (North) Nanshan District,Shenzhen, 518057ChinaTel: +86 755 3330 5088Fax: +86 755 3330 5099************************/sensorsolutionsAndroid is a trademark of Google Inc.Google Play is a trademark of Google Inc.iOS is a trademark or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isco in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is used under license.Microsoft, Encarta, MSN, and Windows are eithe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r trademarks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or other countries.Android and Windows are trademarks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The Bluetooth® word mark and logos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wned by the Bluetooth SIG, Inc. and any use of such marks by TE Connectivity is under license. Other trade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ose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Measurement Specialties Inc., a TE Connectivity company.Measurement Specialties (MEAS), American Sensor Technologies (AST), TE Connectivity, TE Connectivity (logo) and EVERY CONNECTION COUNTS are trademarks. All other logos, products and/or company names referred to herein might be trademarks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The information given herein, including drawings, illustrations and schematics which are intended for illustration purposes only, is believed to be reliable. However, TE Connectivity makes no warranties as to its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and disclaims any liability in connection with its use. TE Connectivity‘s obligations shall only be as set forth in TE Connectivity‘s Standard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Sale for this product and in no case will TE Connectivity be liable for any incidental, indirect or consequential damages arising out of the sale, resale, use or misuse of the product. Users of TE Connectivity products should make their own evaluation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of each such product for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2016 TE Connectivity Ltd. family of compan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v 02016/04/05。
完整版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软件用户手册

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软件用户手册2014年12月1日目录1. 简介 (1)1.1. 背景 (1)1.2. 软件运行环境 (1)1.3. 使用场景 (2)1.4. 试用版使用限制 (2)2. 安装 (2)2.1. 双击安装程序 (2)2.2. 安装向导 (3)2.3. 选择安装目录 (3)2.4. 选择是否建立开始菜单和创建快捷方式 (4)2.5. 安装 (4)2.6. 安装完成 (5)2.7. Atos-SensorSim快捷方式 (5)2.8. 安装目录中的文件夹 (7)2.9. Atos-SensorSim主界面 (7)3. Atos-SensorSim使用 (8)3.1. 网络管理 (8)3.1.1. 生成网络 (8)3.1.2. 查看生成网络的拓扑 (8)3.1.3. 修改生成网络的节点默认通信半径 (9)3.1.4. 显示网络节点属性 (9)3.1.5. 修改网络节点属性 (10)3.1.6. 增加网络节点 (10)3.1.7. 删除网络节点 (11)3.1.8. 网络显示缩放 (12)3.1.9. 保存生成的网络 (12)3.1.10. 打开保存的网络文件 (13)3.1.11. 创建网络文件分组 (13)3.1.12. 删除网络文件分组 (15)3.1.13. 删除网络文件 (16)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算法管理 (18)3.2.1. 显示系统目前导入的算法 (18)3.2.2. 开始算法演示 (18)3.2.3. 停止算法演示 (19)3.2.4. 显示算法运行的节点分布 (20)3.2.5. 显示算法的网络链接信息 (20)3.2.6. 显示算法的网络链路质量信息 (21)3.2.7. 显示算法运行过程中经过的路线 (21)3.2.8. 显示算法的查询结果信息 (22)3.2.9. 调节算法演示的运行速度 (22)3.2.10. 单步执行算法 (23)3.2.11. 查看算法运行参数 (24)3.2.12. 查看算法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 (24)3.2.13. 查看算法运行过程中发生事件的数据通信量 (25)3.2.14. 查看算法运行过程中发生事件的能量消耗 (25)3.2.15. 查看算法运行过程中的总能量消耗 (26)3.2.16. 快速查看算法运行过程 (26)3.2.17. 创建算法分组 (27)3.2.18. 删除算法分组 (29)3.2.19. 删除算法 (31)3.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管理 (31)3.3.1. 显示系统中已保存的实验 (31)3.3.2. 查看实验 (32)3.3.3. 查看实验网络 (32)3.3.4. 查看实验算法 (33)3.3.5. 运行实验 (33)3.3.6. 创建实验分组 (34)3.3.7. 删除实验分组 (35)3.3.8. 删除实验 (37)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软件用户手册1.简介1.1. 背景由于传感器网络及其算法的复杂性,传感器网络中的绝大多数算法的性能无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到。
传感器信号仿真系统用户手册

传感器信号仿真系统用户手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2010年05月3日目 录一系统概述 (1)二系统硬件使用说明 (2)2.1系统基本结构概述 (2)2.2系统电源状态指示 (2)2.3系统工作状态指示 (3)2.4RS-232串行通讯接口 (3)2.5MC9S12XDT256最小应用系统 (4)2.6系统外部接口1 (4)2.7系统外部接口2 (4)2.8系统外部接口3 (5)2.9系统外部接口4 (5)2.10系统外部接口5 (6)2.11系统外部接口6 (6)三ABHS软件使用说明 (8)3.1软件安装 (8)3.2用户身份验证及注册 (9)3.3参数设置 (10)3.4在线编程功能 (12)3.5写标定值功能 (13)3.6示波器功能 (23)四HEV调试功能 (25)4.1通讯参数设置 (25)4.2启动检测功能 (26)4.3开关量信号控制 (27)4.4模拟量信号控制 (27)4.5脉冲量信号控制 (28)4.6输入信号检测 (28)4.7CAN网络调试 (29)五发动机硬件在环仿真功能 (30)5.1通讯参数设置 (30)5.2启动检测功能 (31)5.3开关量信号检测 (32)5.4模拟量信号检测 (32)5.5脉冲量信号检测 (21)5.6输入信号检测 (21)5.7发动机类型选择 (214)六CAN+通用调试 (36)6.1通讯参数设置 (36)6.2启动检测功能 (37)6.3开关量信号控制 (38)6.4模拟量信号控制 (38)6.5脉冲量信号控制 (39)6.6开关量输入信号检测 (39)6.7模拟量输入信号检测 (40)6.8脉冲量输入信号检测 (40)6.9CAN总线调试 (41)七系统MAP标定 (42)八系统外部接口定义 (58)8.1HEV调试模块外部接口定义 (58)8.2发动机硬件在环仿真模块外部接口定义 (60)8.3CAN+通用模块外部接口定义 (62)一、系统概述传感器信号仿真系统用于模拟各类型车辆常用传感器信号,一般配合其他目标控制系统使用,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中理想的离线调试工具,尤其适合于复杂控制系统的初步开发、设计应用及控制策略的分析和验证。
XY2应变传感器模拟器说明书

XY2型应变传感器模拟器使用说明书(1.03版)第一章技术参数目录第一章技术参数 (1)1.1 型号 (1)1.2 技术指标 (1)1.3 仪表外型 (2)第二章工作原理 (5)第三章使用操作方法 (7)3.1 仪器的功能 (7)3.2 接线方法 (8)3.3 键盘 (10)3.4 键功能说明 (11)3.5 模拟器的操作 (12)3.5.1 按步长逐级输出 (12)3.5.2 按输入值输出信号 (12)3.5.3 按设定范围逐级输出信号 (13)3.5.4 由上位机控制模拟器的输出 (14)3.5.5 改变激励电压范围 (15)3.5.6 设置工作参数 (15)3.5.7 测量温度 (17)3.5.8 编程功能 (18)3.5.9 运行用户程序 (19)第四章设置与校准 (20)4.1 零点校准 (20)4.2 满程校准 (21)4.3 线性校准(考虑是否保留) (22)4.4 温度特性和电压影响校准 (24)4.5 激励电压校准 (26)4.6 外接直流电源电压校准 (28)目录4.8 设置通讯功能 (29)4.9 调整对比度 (31)4.10 检查参数 (31)4.10.1 外接电源状态 (32)4.10.2 零点DA码 (32)4.10.3 满量程DA码 (32)4.10.4 零点温度影响 (33)4.10.5 满量程温度影响 (33)4.10.6 激励电压影响 (33)4.10.7 激励电压计量参数 (34)4.10.8 共模电压计量参数 (34)4.10.9 非线性修正值 (34)第五章编制用户程序 (35)5.1 XY2的用户程序指令系统 (35)5.2 键盘编程方法 (37)5.3 计算机编程 (39)5.4 计算机编程语法 (45)5.5 程序实例 (45)第六章错误提示信息 (59)第七章使用注意事项 (60)第八章常见故障的排除............................. 0亲爱的用户:在使用仪表前,敬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
Mx系列激光同轴传感器软件使用说明书_rev1.1

MetriPerception软件使用说明书挚感(苏州)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OmniSensing(Suzhou) Photonics Technology Co., Ltd目录1.背景介绍 (4)2.软件说明 (5)2.1说明 (5)2.2 操作过程说明 (5)2.3软件使用环境说明 (5)2.4软件使用界面介绍 (6)2.5常用操作程序 (10)3.软件操作 (12)3.1准备阶段 (12)3.1.1初始化 (13)3.1.2设备自检 (14)3.1.3信号自动调整 (14)3.1.4传感器温度读取 (15)3.2测试阶段:瞬时位移测量和振动测量 (16)3.2.1 准备测量 (16)3.2.2 保存/加载数据 (19)3.2.3 测量数据显示和屏幕分析 (20)1.背景介绍挚感光子研发的精测型激光同轴传感器(见图1)是基于集成光学芯片技术和独有的FMCW信号调制/解调原理,同时采用光学相干的检测方案。
与三角法激光位移传感器不同,这款新型激光同轴传感器可以通过同轴测量的方式实现尺寸/厚度测量、振动测量以及光学相位延迟测量等多种功能。
本文将介绍Mx系列激光同轴传感器相关的软件使用说明。
2.软件说明2.1说明本界面程序配合挚感(Mx-G 通用型(PN:Mx01501U1新界面程序来适应于其他产2.2 操作过程说明Mx 系列激光同轴传感器的MetriPerception 用户软进行自检,自检大约2-3何强反光物体。
传感器在未程中,传感器指示灯将转自检结束后,传感器测物体必须在产品定义的测测量精度范围内,传感器指体定位准确,使得传感器处2.3软件使用环境说明Mx 系列激光同轴传感器硬盘启动,硬盘已包含所有挚感(苏州)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激光501U1),Mx-H 增强型(PN:Mx10001U1)。
挚感光其他产品。
程序支持的产品系列以本说明书为准传感器通过USB 可方便的连接到用户的上位机用户软件,即可与传感器连接。
基于Proteus仿真技术在传感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Proteus仿真技术在传感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Proteus仿真技术在传感器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Proteus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传感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并总结了Proteus在传感器教学中的优势。
接着详细描述了Proteus仿真技术在传感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
对基于Proteus仿真技术在传感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Proteus在传感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Proteus仿真技术, 传感器教学, 应用案例分析, 优势, 操作步骤, 实验效果评价, 应用效果分析, 研究方向, 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感器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传感器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也日益受到重视。
1.2 研究意义二千字研究意义内容输出:传感器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感知并获取各种环境信息,为智能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传感器技术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基于Proteus仿真技术在传感器教学中的应用,则为传感器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
通过Proteus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时的传感器实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的灵活性。
Proteus仿真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效果,可以直观地展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变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传感器工作过程。
采用Proteus仿真技术还能有效降低实验成本和安全风险,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学习环境。
研究基于Proteus仿真技术在传感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THSRZ-2型 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分析

目录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 (2)实验一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3)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5)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6)实验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7)实验五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8)实验六扩散硅压阻压力传感器差压测量实验 (10)实验七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11)实验八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 (12)实验九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特性的影响实验 (14)实验十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15)实验十一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7)实验十二容传感器动态特性实验 (18)实验十三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9)实验十四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20)实验十五霍尔测速实验 (21)实验十六霍尔式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 (22)实验十七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24)实验十八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实验 (26)实验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27)实验二十被测体材质、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28)实验二十一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31)实验二十二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32)实验二十三光纤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33)实验二十四光纤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34)实验二十五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36)实验二十六PT100温度控制实验 (37)实验二十七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实验 (38)实验二十八铂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39)实验二十九热电偶测温实验 (40)实验三十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41)实验三十一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实验 (42)实验三十二气敏传感器实验 (43)实验三十三湿敏传感器实验 (44)实验三十四转速控制实验 (46)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一、概述本仿真软件主要是针对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配套的上位机软件而开发的,与“物理”、“传感器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非电测量技术与应用”、“工程检测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实验配套使用,提供了真正实验前的模拟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 (2)实验一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3)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5)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6)实验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7)实验五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8)实验六扩散硅压阻压力传感器差压测量实验 (10)实验七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11)实验八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 (11)实验九励频率对差动变压器特性的影响实验 (13)实验十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14)实验十一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5)实验十二容传感器动态特性实验 (16)实验十三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7)实验十四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8)实验十五霍尔测速实验 (19)实验十六霍尔式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 (20)实验十七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22)实验十八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实验 (24)实验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24)实验二十被测体材质、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26)实验二十一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28)实验二十二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29)实验二十三光纤传感器的测速实验 (30)实验二十四光纤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32)实验二十五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34)实验二十六 PT100温度控制实验 (34)实验二十七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实验 (36)实验二十八铂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36)实验二十九热电偶测温实验 (38)实验三十 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38)实验三十一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实验 (39)实验三十二气敏传感器实验 (40)实验三十三湿敏传感器实验 (41)实验三十四转速控制实验 (43)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仿真软件一、概述本仿真软件主要是针对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配套的上位机软件而开发的,与“物理”、“传感器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非电测量技术与应用”、“工程检测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实验配套使用,提供了真正实验前的模拟实验。
只要学生根据本仿真软件提供的“操作步骤帮助”就可以顺利地完成每个模拟实验,而且可以反复对模拟实验进行操作。
这样学生不仅事先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流程,同时也预先知道了每个实验的正确的实验结果。
本实验仿真软件不受实验装置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或者寝室进行仿真操作,以预习或复习实验内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特点及功能本仿真软件的功能就是学生利用虚拟连接导线、信号源、示波器、旋钮、智能调节仪等控件按照提示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仿真每个实验。
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调节幅值/频率旋钮、测微头旋钮、温度/压力表按钮等来改变输出波形、或者是调节智能调节仪上的控件来改变设定值。
实验过程的输出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红线,点击“保存”后,在示波器上复制了一条蓝色的保存波形,若点击“清除”,可清除保存的波形。
如果对本次实验不满意,可点击电源开关的“关”,则所有的控件、按钮恢复初始状态,即可重新做实验下面对本仿真软件的操作做具体详细地说明:首先运行本公司提供的“THSRZ-2传感器仿真软件”光盘,点击“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swf”,进入主菜单,如下图:此传感器系统实验装置共有34个实验,点击图中的某一个实验,可进入相应实验的仿真过程,下面依次介绍每个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
实验一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1)点击虚拟实验模板右上角“操作步骤帮助”,将为您提供顺利完成本模拟实验的操作步骤。
(2)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正负15V电源线,(将红、黑、蓝三个插针分别拉到相应的插孔处,连线提示状态框提示“连线正确”,错误则提示“连线错误,请重新连线”。
每次连线正确与否,都有提示)。
(3)连接作图工具两端到Uo2输出端口,并点击作图工具图标,弹出作图工具窗口。
(4)打开图中左上角的电源开关,指示灯呈黄色。
(5)当15V电源和示波器导线连接正确后,在由X、Y轴构成的作图框中的Y轴上将出现一个红色基准点。
(6)调节Rw3到某值,再调节Rw4将红色的基准点调节到坐标轴原点位置,此时部分连线将自动完成。
(注释:点击旋钮左右拉动,则可以改变Rw的值)。
(7)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正负4V电源线,红色基准点再次偏离原点,调节Rw1,将红色零点调回原点位置。
(正确接线如上图所示)。
(8)将虚拟实验模板上的砝码逐个拖到托盘上,作图框中将逐段输出波形。
(注意:若有导线未连,则砝码无法拖动)。
(如下图)(9)作图框右上角有两个图标,一个为保存波形功能(左),一个为清除波形功能(右)。
(10)实验过程的输出波形,在作图框上显示为红线,点击“保存”后,在示波器上复制了一条蓝色的保存波形,若点击“清除”,可清除保存的波形。
(11)如果对本次实验不满意,可点击电源开关的“关”,则所有的控件、按钮恢复初始状态,即可重新做实验。
(12)如果想结束本实验,则点击虚拟实验模板右下角的“返回菜单”,返回主菜单界面,或直接关闭本flash。
注释:①以上第(1)、(2)、(3)、(4)、(9)、(10)、(11)、(12)步操作与其它实验操作基本一致。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1)本实验的操作步骤与实验一的操作步骤基本一致,除了正负4V的电源线连接位置不一样,具体连接位置请看上图。
(具体步骤可以参照实验一)。
(2)如果对本次实验不满意,可点击电源开关的“关”,则所有的控件、按钮恢复初始状态,即可重新做实验。
(3)如果想结束本实验,则点击虚拟实验模板右下角的“返回菜单”,返回主菜单界面,或直接关闭本flash。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1)本实验的操作步骤与实验一的操作步骤基本一致,除了正负4V的电源线连接位置不一样,具体连接位置请看上图。
(具体步骤可以参照实验一)。
(2)如果对本次实验不满意,可点击电源开关的“关”,则所有的控件、按钮恢复初始状态,即可重新做实验。
(3)如果想结束本实验,则点击虚拟实验模板右下角的“返回菜单”,返回主菜单界面,或直接关闭本flash。
实验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1)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正负15V电源导线,(将红、黑、蓝三个插针分别拉到相应的插孔处,连线提示状态框提示“连线正确”,错误则提示“连线错误,请重新连线”。
每次连线正确与否,都有提示)。
(2)连接作图工具两端到Uo2输出端口,并点击作图工具图标,弹出作图工具窗口。
(3)打开图中左上角的电源开关,指示灯呈黄色。
(4)当15V电源和示波器导线连接正确后,在由X、Y轴构成的作图框中的Y轴上将出现一个红色基准点。
(5)调节Rw3到某值,再调节Rw4将红色的基准点调节到坐标轴原点位置,此时部分连线将自动完成。
(6)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正负4V电源线,红色基准点再次偏离原点,调节Rw1,将红色零点调回原点位置。
(正确接线如下图所示)。
(7)将虚拟实验模板上的砝码逐个拖到托盘上,作图框中将逐段输出波形。
(注意:若有导线未连,则砝码无法拖动,同时波形输出后,电位器将不可在调节,如要调节,则需重新做实验)。
(8)点击作图框中的“保存”,保存已知重量砝码的输出波形(保存的波形为蓝色),将托盘上的砝码逐个放回原位。
(9)将未知重量的物体拖到托盘上,则输出一段(红色)波形,比较红、蓝两输出波形即可估计未知物体的重量,此为本实验目的。
如下图:(10)如果对本次实验不满意,可点击电源开关的“关”,则所有的控件、按钮恢复初始状态,即可重新做实验。
(11)如果想结束本实验,则点击虚拟实验模板右下角的“返回菜单”,返回主菜单界面,或直接关闭本flash。
实验五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1)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正负15V电源导线,(将红、黑、蓝三个插针分别拉到相应的插孔处,连线提示状态框提示“连线正确”,错误则提示“连线错误,请重新连线”。
每次连线正确与否,都有提示)。
(2)连接示波器两端到Uo2输出端口,并点击示波器图标,弹出示波器窗口。
(3)打开图中左上角的电源开关,指示灯呈黄色。
(4)当15V电源和示波器导线连接正确后,在示波器的纵轴上将出现一个红色基准点。
(5)调节Rw3到某值,再调节Rw4将红色的基准点调节到坐标轴原点位置,此时部分连线将自动完成。
(6)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1KHZ的信号源导线,调节幅值和频率旋钮,则示波器上输出正弦波(如下图所示)。
(7)调节Rw1(将波形拉回原点)、Rw2(将曲线改为直线),输出如下波形:(8)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1-30HZ信号源导线,调节幅值和频率旋钮(使其值不为零),则振动台上的振动盘开始振动,再次调节1KHZ和1-30HZ信号源的幅值和频率旋钮可改变输出波形。
如下图:(9)如果对本次实验不满意,可点击电源开关的“关”,则所有的控件、按钮恢复初始状态,即可重新做实验。
(10)如果想结束本实验,则点击虚拟实验模板右下角的“返回菜单”,返回主菜单界面,或直接关闭本flash。
实验六扩散硅压阻压力传感器差压测量实验(1)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正负15V电源导线,(将红、黑、蓝三个插针分别拉到相应的插孔处,连线提示状态框提示“连线正确”,错误则提示“连线错误,请重新连线”。
每次连线正确与否,都有提示)。
(2)连接作图工具两端到Uo2输出端口,并点击作图工具图标,弹出作图工具窗口。
(3)打开图中左上角的电源开关,指示灯呈黄色。
(4)按顺序调节Rw2、 Rw3,将红色基准点调回原点位置(5)连接+5V电源线,调节Rw1,即再次调零。
(6)鼠标左键点击针筒柄不放(如下图注释),拖动针筒杆子,则压力表指针开始转动,并显示压力表P1、P2的读数。
作图框则输出波形,如下图:(7)如果对本次实验不满意,可点击电源开关的“关”,则所有的控件、按钮恢复初始状态,即可重新做实验。
(8)如果想结束本实验,则点击虚拟实验模板右下角的“返回菜单”,返回主菜单界面,或直接关闭本flash。
实验七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1)首先点击右上角的“实验七”,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正负15V电源线,(将红、黑、蓝三个插针分别拉到相应的插孔处,连线提示状态框提示“连线正确”,错误则提示“连线错误,请重新连线”。
每次连线正确与否,都有提示)。
(2)连接作图工具两端到Uo输出端口,并点击作图工具图标,弹出作图工具窗口。
(3)打开图中左上角的电源开关,指示灯呈黄色。
(4)连接虚拟实验模板上的1-10HZ信号源导线到激励电压两端(信号源的值为固定值)。
(如上图)(5)调节测微头旋转按钮(点击测微头上半部则减小千分尺的值,反之则增大其值),波形的幅值也随之变大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