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8241A】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及方法【专利】

合集下载

【CN109826314A】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专利】

【CN109826314A】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专利】
步骤S32、安装预制柱支撑架,塔吊吊装预制柱,使预制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预制柱安 装完成后 ,使 用斜支撑杆进行稳固 ,斜支撑杆的一端与预制柱通过螺栓连接 ,斜支撑杆的 另 一端与预埋件连接;
步骤S33、预制墙板与预制墙板、预制墙板与预制柱、预制柱与预制柱顶部通过安装水 平支撑进行加固;
步骤S34、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及铺设预埋管线; 步骤S35、浇筑混凝土,使预制墙板、预制柱与基层连接成整体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S41、安装预制梁支撑架,塔吊吊装预制梁,使预制梁与预制梁支撑架固定连接; 步骤S42、安装楼板支架,塔吊吊装楼板,楼板与楼板支架使用螺栓固定连接;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存在的塔吊位置确定过程中费时 费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发明中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步骤S1、确定塔吊的最优位置,该最优位置是综合了在建建筑位置以及各个预制 构件的堆放位置后选择的最优位置; [0008] 步骤S2、基层处理; [0009] 步骤S3、利用塔吊依次吊装各个预制构件,完成装配式建筑的第一层垂直构件的 安装; [0010] 步骤S4、安装第一层顶部水平构件,绑扎连接部位钢筋,进行现浇层的混凝土浇 筑; [0011] 步骤S5、重复执行步骤S3及步骤S4,实现在建建筑的每一层的安装。 [001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3] 步骤S11、选定可以布设塔吊的多个位置Xi,确定需吊装的每个种类的预制构件的 位置Yj、每个种类预制构件的个数Nj以及每个种类预制构件中一个预制构件的重量Wj; [0014] 步骤S12、计算布设塔吊的每个位置与在建建筑及预制构件的位置之间的总距离 Di,总距离最小的Di,则为最优塔吊位置:

【CN109948201A】一种基于平台和插件的模型组件化管理系统及调度实现方法【专利】

【CN109948201A】一种基于平台和插件的模型组件化管理系统及调度实现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2026.9(22)申请日 2019.03.04(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777号(72)发明人 张波 王冰 张英 张京涛 付书杰 马骁 冯赞军 李江涛 王雅浩 王贻峰 赵忠伟 周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代理人 付登云(51)Int.Cl.G06F 17/50(2006.01)G06F 9/445(2018.01)G06F 9/448(2018.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平台和插件的模型组件化管理系统及调度实现方法(57)摘要本申请涉及基于平台和插件的模型组件化管理系统及调度实现方法,包括系统平台、平台接口、插件接口及若干个插件;系统平台用于负责系统的整体运行;平台接口是插件使用系统平台资源、调用系统平台功能的通道;插件通过平台接口获取系统平台的各种资源和数据;插件接口是系统平台注册和调度插件的通道,系统平台通过插件接口调用插件所实现的功能,读取插件处理数据;调度实现方法包括启动模型运行支撑平台;平台开始对模型插件进行调度;对行动有影响的实体进行实体状态的更新,通过模拟结果发布接口发布各种模拟结果消息;本发明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构建开放式的系统平台,使系统的组成部分标准化、通用化、组件化,模型插件能够即插即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4页CN 109948201 A 2019.06.28C N 109948201A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948201 A1.一种基于平台和插件的模型组件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平台、平台接口、统一的插件接口以及若干个插件;所述系统平台,用于负责系统的整体运行,为插件提供运行环境和插件管理调度的功能;所述平台接口是插件使用系统平台资源、调用系统平台功能的通道,是系统平台向插件提供服务的承诺,由系统平台负责具体的实现;插件通过该平台接口能够获取系统平台的各种资源和数据;所述插件接口是系统平台注册和调度插件的通道,系统平台通过插件接口调用插件所实现的功能,读取插件处理数据;所述插件是遵循插件接口的具体功能进行实现,加入到系统平台中来。

【CN109948251A】基于CAD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CN109948251A】基于CAD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12165.8(22)申请日 2019.03.20(71)申请人 荣智工企智能技术(昆山)有限公司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华淞路7号(72)发明人 徐海栋 范晋 孙国春 夏志军 王静 丁承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代理人 胡彬(51)Int.Cl.G06F 17/50(2006.01)(54)发明名称基于CAD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57)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CAD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对基于CAD创建的布局图中的目标对象进行数据调取的数据调取指令;根据数据调取指令调取与目标对象相对应的待处理数据,并根据待处理数据的属性信息从待处理数据中提取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导出。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项目较大时,就会存在工作量大,通过人工来修改变量时,就变得费时费力,浪费劳动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做布局图的过程中,将与目标属性相对应的数据存储到预先导入的数据输入块中,当需要数据更改时,只需要在相应的位置修改数据输入块中的内容,降低了数据输入以及修改的工作量,提高了处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CN 109948251 A 2019.06.28C N 109948251A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948251 A1.一种基于CAD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对基于CAD创建的布局图中的目标对象进行数据调取的数据调取指令;根据所述数据调取指令调取与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应的待处理数据,并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属性信息从所述待处理数据中提取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属性信息从所述待处理数据中提取目标数据,包括:获取与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属性信息对应的至少一种属性类别,其中,所述属性类别包括变量名和与所述变量名相对应的变量地址;根据所述属性类别从所述待处理数据中提取目标数据。

一种装配式建筑[发明专利]

一种装配式建筑[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43795.7(22)申请日 2020.03.04(71)申请人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610063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五冶路9号(72)发明人 刘劲 常武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代理人 陈法君(51)Int.Cl.E04B 1/00(2006.01)E04B 1/38(2006.01)E04B 2/00(2006.01)E04B 7/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装配式建筑(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所述装配式建筑至少包括墙体和屋架,所述墙体固设于支撑面之上,所述墙体的顶部与所述屋架的屋架龙骨相连,所述墙体至少包括底导梁、顶导梁和墙体立柱,所述底导梁和顶导梁平行设置,所述墙体立柱设置所述底导梁和顶导梁之间,并分别与底导梁和顶导梁垂直;且所述顶导梁和墙体立柱三维连接件与所述屋架龙骨相连。

本装配式建筑改变了现有高海拔、寒冷区域砼强度发展慢的情况和人材机组织难的情况。

因此采用本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绿色环保、劳动成本低且施工安全危险系数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111287313 A 2020.06.16C N 111287313A1.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建筑至少包括墙体和屋架,所述墙体固设于支撑面之上,所述墙体的顶部与所述屋架的屋架龙骨相连,所述墙体至少包括底导梁、顶导梁和墙体立柱,所述底导梁和顶导梁平行设置,所述墙体立柱设置所述底导梁和顶导梁之间,并分别与底导梁和顶导梁垂直;且所述顶导梁和墙体立柱三维连接件与所述屋架龙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面同时垂直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面经螺栓与所述屋架龙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面经螺栓与所述顶导梁相连,所述第三连接面经螺栓与墙体立柱相连。

一种装配式建筑[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装配式建筑[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装配式建筑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段风雷
申请号:CN201921455135.1申请日:20190903
公开号:CN210529949U
公开日:
202005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多个墙板和楼板,每相邻两个墙板之间通过预构件连接;墙板包括多个预制板,预制板的其中一侧设有多个凸块,另外一侧设有多个凹槽,两个预制板对接后使每个凸块分别插接到每个凹槽中,并贯穿有第一钢筋;楼板包括第一预构板和第二预构板,第一预构板与第二预构板的两端设有多个安装块,第一预构板的两端搭接到相对的墙板之间,第二预构板两端搭接到相邻房间的两个墙板上,第二预构板上的安装块别卡接到第一预构板的每两个安装块之间,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拼接时会比较繁琐、费力,且拼接后的建筑的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

申请人:段风雷
地址: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南关嘉瑞通小区2#楼1408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伟洋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苏立骏,何伟,邵旺成
申请号:CN202120122236.8申请日:20210118
公开号:CN215630594U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底板,且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皆固定连接有钢板,所述连接杆内壁设置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开槽,所述连接杆两侧内部上下两方皆开设有第一开槽,且第一开槽内壁皆固定连接有滑杆,四组所述滑杆外表面皆套设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之间皆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四组所述定位块皆贯穿连接杆内壁,且定位块内侧皆开设有与钢板相互配合的L形槽孔。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且便捷,并且通过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钢板在固定期间产生偏移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申请人: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德胜新村43B幢6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共腾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李保民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装置[发明专利]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装置[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装置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胡恒文
申请号:CN202011160006.7
申请日:20201026
公开号:CN112459532A
公开日:
202103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装置,包括工作板,工作板的底壁连接有滚轮,工作板内开凿有空腔,空腔内壁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工作板并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并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管,工作板两侧外壁均开凿有滑槽,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螺纹管外壁分别连接有第一U形板和第二U形板,第一U形板和第二U形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螺纹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连接有直杆;本发明可以对挤压板的转动角度进行大幅度调节,使其适用于与地面垂直的装配墙板及其他墙板安放角度的支撑,大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及适用性。

申请人:胡恒文
地址: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福星大道1号重庆交通大学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装配式建筑[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装配式建筑[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95140.8(22)申请日 2017.12.20(73)专利权人 湖北沛函建设有限公司地址 443500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白氏坪经济开发区金品路6号(72)发明人 胡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代理人 姜荣华(51)Int.Cl.E04B 1/02(2006.01)E04B 1/61(2006.01)E04B 1/98(2006.01)E04H 9/0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装配式建筑(57)摘要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连接板、上墙板、下墙板、减震装置、旋钮、螺栓孔、橡胶垫、垫块、螺纹杆、通孔、螺钉、卡槽和卡板,所述下墙板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下墙板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所述下墙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板配合使用,所述卡板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卡板与上墙板通过焊接固定,所述上墙板和下墙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连接板配合使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杆配合使用,所述螺纹杆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外部一端套接有紧固螺母,所述垫块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橡胶垫,该装配式建筑,便于安装,且具有减震功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CN 207685994 U 2018.08.03C N 207685994U1.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连接板(1)、上墙板(2)、下墙板(3)、减震装置(4)、旋钮(5)、螺栓孔(6)、橡胶垫(7)、垫块(8)、螺纹杆(9)、紧固螺母(10)、螺纹孔(11)、通孔(12)、螺钉(13)、卡槽(14)和卡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墙板(3)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4),下墙板(3)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6),下墙板(3)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4),卡槽(14)与卡板(15)配合使用,卡板(15)的一侧开设有螺栓孔(6),卡板(15)与上墙板(2)通过焊接固定,上墙板(2)和下墙板(3)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12),通孔(12)与连接板(1)配合使用,连接板(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与螺纹杆(9)配合使用,螺纹杆(9)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旋钮(5),螺纹杆(9)的外部一端套接有紧固螺母(10),螺纹杆(9)与上墙板(2)和下墙板(3)之间安装有垫块(8),垫块(8)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橡胶垫(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99891.0
(22)申请日 2019.03.15
(71)申请人 西京学院
地址 710123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

(72)发明人 路程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61215
代理人 王晶
(51)Int.Cl.
G06F 17/5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及方法
(57)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及方法,包括绘画
路径采集模块,绘画路径采集模块的输入和画笔
路径采集模块、橡皮擦路径采集模块的输出连
接,绘画路径采集模块的输出和中央处理器的第
一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和三维模型
生成模块的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和
硬点文件读取模块的输入连接,硬点文件读取模
块的输出和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连接,中央处
理器的第三输出和硬点建筑构造模型构建模块
的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四输出和硬点发布
模块的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五输出和建筑
构件点线模型构建模块的输入连接;本发明具有
方便、快捷的特点;在进行设计的同时实现了建
筑的性能的仿真分析和检测,实现了建筑设计和
性能化设计的融合。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09948241 A 2019.06.28
C N 109948241
A
权 利 要 求 书1/3页CN 109948241 A
1.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绘画路径采集模块,绘画路径采集模块的输入和画笔路径采集模块、橡皮擦路径采集模块的输出连接,绘画路径采集模块的输出和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和三维模型生成模块的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和硬点文件读取模块的输入连接,硬点文件读取模块的输出与硬点表驱动模块关联后,和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三输出和硬点建筑构造模型构建模块的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四输出和硬点发布模块的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五输出和建筑构件点线模型构建模块的输入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器第六输出和图像采集模块控制输入连接,图像采集模块信号输出和三维重构模块输入连接,三维重构模块输出和中央处理器的第四输入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七输出和三维图像格式转换模块的输入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器的第三输入和转移节点模块的输出连接,转移节点模块与三维模型生成模块中的各元素相连,通过改变转移节点的位置、方向设置,使三维模型生成模块中的三维模型产生相应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画笔路径采集模块,基于画笔内置的三维姿态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实现画笔路径的采集;其中,橡皮擦路径采集模块,基于橡皮擦套内载的三维姿态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实现橡皮擦路径的采集;绘画路径采集模块,基于所述画笔路径和橡皮擦路径生成最终的绘画路径;所述的画笔路径采集模块中的画笔的握笔处黏贴设置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在薄膜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值时,画笔路径采集模块中的三维姿态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启动,在未检测到压力值时,三维姿态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模型生成模块基于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即ADAMS软件)实现;基于所述的绘画路径实现目标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的构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硬点文件读取模块,用于进行所述三维模型的硬点文件的获取,形成一个可修改的硬点表;硬点表驱动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设计要求进行对应硬点表坐标的改变,从而实现各建筑构件结构参数以及硬点建筑构造模型结构参数的改变;硬点建筑构造模型构建模块,基于所述硬点表进行硬点建筑构造模型的构建,所述硬点建筑构造模型包括所有硬点坐标;硬点发布模块,用于对硬点建筑构造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使所述硬点建筑构造模型与硬点表建立关联,并发布硬点建筑构造模型中已关联的各硬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筑构件点线模型构建模块,根据所述硬点建筑构造模型构建建筑内各建筑构件的点线模型,每个建筑构件的点线模型包括所述发布的硬点中相应部分硬点,并保持相应的关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模型生成模块的输出依次和虚拟作动模块、虚拟传感器、仿真分析模块连接;
虚拟作动模块,用于驱动参数变化,与三维模型生成模块中的各元素建立关系后,能够在指定的范围内对参数进行变动,从而驱动仿真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参数进行计算求解;
虚拟传感器,为在三维模型中插入的能够直接获取相应的结果或信息目标的逻辑单元;
仿真分析模块,用于分解为设计变量、设计目标和设计约束的参数;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