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现状
超声辅助提取中药成分的研究

超声辅助提取中药成分的研究近年来,中药提取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提高中药成分的纯度和提取率,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
超声波作为一种高效的物理作用方式,已经被应用于中药成分的提取过程中。
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作用,对草药样品进行均匀的震荡,从而促进中药成分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成分的提取率。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帮助破坏细胞壁,使中药成分更易于释放。
超声波提取技术相比传统的提取方法,具有高效、简便、环保和节能等显著优势。
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中药中,超声波提取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药材的成分提取,如罗布麻、桑寄生等。
其中,桑寄生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一种中草药材,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治疗肝病、肝癌、肺癌、白血病等多种疾病。
桑寄生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氧化萜类化合物,目前采用传统提取技术无法完全提取这些成分,因此使用超声波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桑寄生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目前的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方法,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可以将桑寄生中的有效成分提取率提高20%以上。
在超声波提取技术的研究领域,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超声波提取技术的操作比传统方法复杂,需要精准的掌握技术参数以及控制提取过程中的温度。
此外,超声波提取技术会产生少量的所谓次级物质,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此外,超声波提取技术对中药成分的降解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此需要继续对超声波提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技术,优化操作方法,以实现更高效、更环保、更稳定的提取过程。
总而言之,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的出现为中药提取技术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其具有突出的优势。
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相信超声波提取技术一定会成为中药提取技术中的主流技术。
超声波技术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超声波技术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超声波技术这档子事儿。
你知道不,这超声波技术啊,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存在呢!在国内,那发展得也是风生水起呀。
好多领域都能瞧见它的身影呢!就好比说在医疗领域,超声波检查那可是帮了大忙啦,能让医生清楚地看到人体内部的情况,就好像给身体来了个“透视”,这多牛啊!还有在工业上,利用超声波进行探伤、清洗啥的,那效率也是高高的。
再看看国外,人家那技术也是不容小觑呀。
国外的科研人员那是不断钻研,把超声波技术玩得团团转。
他们在一些高端制造领域,用超声波技术打造出了超级精细的产品,哇塞,简直让人惊叹不已!那你说这超声波技术以后会咋发展呢?我觉着吧,肯定是越来越牛!说不定以后啊,用超声波就能直接治病了呢,不用开刀不用吃药,“嗖”的一下病就好了,你说神不神?而且啊,在工业上的应用肯定也会更加广泛,什么更复杂的材料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
这超声波技术就像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宝藏,等着人们不断去挖掘呢!你想想看,要是以后家里的各种东西都能靠超声波来维护保养,那得多方便啊!就像家里的电器啥的,用超声波“扫一扫”,嘿,立马焕然一新,那多棒呀!还有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技术和其他技术的结合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比如说和人工智能结合,那可就厉害了,能自动检测、自动处理,哇,那简直就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超声波技术,它现在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们呢!它就像一个无声的英雄,默默地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咱得好好关注这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呀,说不定哪天它就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大惊喜呢!你说是不是?咱可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别被这快速发展的科技给落下咯!。
超声波辅助提取新技术及其分析应用研究

设备
超声波辅助提取设备主要包括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和超声波提 取设备等。在选择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考虑设备的工 作频率、功率、探头直径等因素。此外,还需要注意设备的操作简便性、稳定性 和耐用性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方法
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未来展望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将在以下几个 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设备研发:未来的超声波辅助提取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设 备的提取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设备的能耗和噪音。
2、应用拓展: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生物医药、 环境科学等,为各领域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3、安全性评估:随着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问 题将受到。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评估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的安全性,以确保其应 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内容
引言
黑豆皮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可以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减少提取成本。因此, 本次演示旨在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皮色素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
超声波萃取研究报告现状及其应用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超声波萃取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邓祺琪1爱环吴世<苏州)环保有限公司摘要:超声波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在分离提取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技术,与其他萃取方法如索氏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临界萃取比较,它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介绍了超声波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与媒质产生的作用和效应。
应用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声波;萃取技术;应用现状P 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Expectation ofthe UltrasoundExtractionDENG Qi-Qi1AQUA WORTH CO., LTD.Abstract:Ultrasound Extraction is the new technology that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in recent years, Compared with SE,MAE,SFE and so on, it demonstrates the enormous superiority in many aspects.In this article the technology principle of ultrasound extraction,the characteristic,the function and the effect which produces with the medium,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and forecast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is technical we were introduced. Keywords Ultrasonic;Ex traction;Application超声波萃取(Ultrasound extraction,UE>,亦称为超声波辅助萃取、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强烈空化效应、扰动效应、高加速度、击碎和搅拌作用等多级效应,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加速目标成分进入溶剂,促进提取的进行。
超声加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超声加工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振动来进行加工和处理材料的技术。
它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应用现状:食品工业:超声波在食品工业中用于食品分散、混合、杀菌和提取。
它有助于改善食品质量、延长保质期和提高生产效率。
医疗领域:超声波在医疗成像、药物输送、封闭伤口、清洁器械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例如,超声波成像用于超声检查和产前检查。
材料加工:超声波可用于金属焊接、塑料焊接、切割、清洗、打磨和去除杂质。
它在制造业中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化学工业:超声波可用于化学反应的促进、分散、乳化和催化。
它在合成化学和制药工业中具有潜力。
环保技术:超声波可用于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和空气净化。
它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发展趋势:创新应用:超声加工技术的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如超声制造、纳米材料合成、超声流变学等。
这些新应用有望扩大超声技术的领域。
自动化和智能化:超声加工设备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包括自动控制、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这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环保和节能:超声加工技术有望成为更环保和节能的加工方法。
它可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废物产生和降低能源消耗。
多模态集成:超声加工技术与其他加工技术的多模态集成将成为趋势,以满足复杂加工需求。
高效材料加工:超声加工技术将更多地用于高效的材料加工,如超声切割、精密焊接和制造微细结构。
国际合作:超声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在国际合作和跨学科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总的来说,超声加工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潜力,其发展将受益于创新应用、自动化、环保和国际合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加工技术将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超声波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超声波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天然产物是人类获取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资源。
与人工合成药物相比,天然产物更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活性,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更显著的药效。
然而,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原料的种类、来源、酸碱度、溶解度、稳定性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
随着纯化工艺的不断更新换代,超声波萃取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效、环保、简便的分离纯化技术。
超声波作用原理超声波波长十分短,但其波幅较大,可以产生强烈的振动和破碎作用,并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
这些气泡在液体中不断振动和破裂,形成液体中的剪切力和涡流,使得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在保证反应剧烈的同时,可以实现快速且均匀地混合反应物,进而加速反应速度。
超声波萃取技术的应用超声波萃取技术是一种无需接触的分离技术,其不仅适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同时也已成功应用于环境监测、化学反应、物质合成及纳米材料的制备等领域。
针对天然产物的应用,超声波可用于分离生物流体中的蛋白质、金属离子、酯类等成分,同时还可用于传统的萃取技术中,例如,超声波在色谱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超声波萃取技术的优势• 高效: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超声波萃取技术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能够大幅提高提取速率,有助于快速提高工艺水平。
• 环保:使用超声波技术进行萃取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符合绿色化生产原则。
• 简便:超声波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都非常简易,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 保留率高:超声波能量的应用并不会对萃取样品的化学性状和组成造成损失,从而保证了提取物的质量。
超声波萃取技术的缺点• 设备成本高:与传统的萃取设备相比,超声波设备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财力受限,不方便使用。
• 萃取物的标准化较难:由于超声波应用的特殊性质,萃取物其品质、含量的标准化较难鉴定。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提取与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提取与净化方法研究现状在现代化工和生物工艺中,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
土壤是PAHs的主要生境之一。
PAHs在环境中的存在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对其提取和净化方法的研究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本文对土壤中PAHs的提取和净化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提取方法(1)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样品提取方法,它适用于PAHs的快速提取。
在超声波场的作用下,使土壤样品中PAHs分子中的化学键受到振动,从而提高PAHs的溶解度。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特点。
(2)气相萃取法气相萃取法(GC)是一种有机物的分离和检测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分析的有机物搬移到另一相中。
通过GC分析系统,测定样品的PAHs含量。
该方法对于PAHs的分离、富集和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灵敏度强。
但是,它不适用于PAHs含量低的土壤样品。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是一种绿色、高效、可重复使用的提取方法。
其原理是在超临界状态下,改变萃取剂中PAHs的溶解度,利用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来提高PAHs的萃取效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PAHs含量低的土壤样品,但萃取剂的选择和调节工艺对提取效率有重要影响。
净化方法(1)氧化法氧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的化合物。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硫酸铵、过氧化物、臭氧等。
该方法具有高效、选择性好和可控性强的优点,但氧化剂的选择和使用条件会对净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常用吸附剂为活性炭、树脂、粘土矿物和纳米材料等。
吸附剂的选择和气相和液相条件对吸附效果有影响。
该方法适用于多组分混合的土壤样品。
(3)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
利用单细胞生物或微生物群体可以降解PAHs。
生物降解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和环保等特点,但它的降解速率和效率取决于土壤环境、微生物群体、温度和pH等条件。
超声波技术在食品研究开发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人们对食品加工的要求不断提升,如何确保加工质量与效率,提升加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加工成本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超声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能满足加工实际需求,确保食品加工的高效开展。
因此对于超声波技术在食品研究开发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
1 超声波技术超声波的声波频率在20 kHz以上,超声波有纵向与横向两种,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速度存在一定不同,固体中二者均可进行传送,但是在液体与气体中横向波无法传送。
超声波作用于介质的机制主要有热效应、力学效应与空化效应,在这3种效应的作用下,超声波技术的传播可靠性增强。
2 超声波技术在加工中的应用 现状2.1 肉及肉制品加工消费者是否喜欢肉及肉制品,与其理化特性有直接关系,而超声波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肉及肉制品的嫩度、持水性及色泽等。
超声波技术应用在肉及肉制品的腌制过程中可以缩短腌制时间,且使盐均匀分布。
超声辅助腌制会受到超声强度、超声时间等的影响。
冷冻肉及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解冻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但是传统的解冻方法会对肉类产品理化性质产生影响。
与过去的解冻方法相比,声学解冻技术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加速解冻,但是会影响肉类产品质量。
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超声频率和强度提高重视,不要让表面出现过热的情况。
2.2 超声灭菌及保鲜在液态食品物料中的微生物控制中,超声波在非热效应下,发挥其微生物控制作用,让食品的营养得以保存,保证食品品质。
杀灭原料中的微生物时,可以在40 kHz超声波下,完成杀菌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需将温度、时间、间歇比分别控制在60 ℃、200 s、5∶2。
超声杀菌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为时间短,且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巴氏杀菌乳。
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能有效杀死细菌及病毒,通过高温及压力变化达到灭菌效果。
这样便可以在蔬菜的保鲜过程中,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除此之外,超声技术在果蔬采后清洗、杀菌、减少农药残留、品质调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现状
摘要:超声波提取以其提取温度低、提取率高、超声时间短的独特优势被具有创新意识者应用于中药和各种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是替代传统剪切工艺方法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式提取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
植物茎、叶与花经超声波处理后,细胞膜已经破碎,叶粒运动加速,这回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用超声波法提取叶黄酮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节约能耗等特点,是提取植物黄酮的一种理想方法。
关键词:超声波黄酮提取
前言
红花为双子叶植物纲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的花,又称:“草红花”、“红蓝花”等,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功效,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
红花黄色素(saffbryellow,SY)是从红花中提取到的一种为红花中多种水溶性查尔酮成分的混合物。
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 safflower yellowA,HSYA)含量最高。
是红花的有效部位。
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的功效,近几年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它可以抑制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血脂、镇痛、抗炎、抗氧化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是植物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它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中广泛存在,且因为它存在于不同植物中、在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中构型也复杂多样,所以它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理化作用。
它可以止渴、解酒、抗疲劳,有的黄酮在疾病治疗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抗癌、抗病毒、抗肿瘤、抗糖尿病、抗抑郁、抗骨质疏松等。
黄酮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的研究热点。
有关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其的提取工艺的研究和优
化也不少。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有微波提取法、有机溶剂法、超临界萃取法、酶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1]。
在有机溶剂提取法中,多数选取乙醇和甲醇作萃取液。
对乙醇的提取工艺方面:李洪雄等[2]对葛根黄酮进行乙醇的提取研究,得到7.43%的总黄酮。
陈乃富[3]用70%乙醇对蕨菜浸提,可得到约为蕨菜干重1/4的粗黄酮粉,其含量达27.03%。
发现蕨菜比银杏叶黄酮的含量高,为蕨菜干重的7.28%,所以蕨菜是黄酮类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韩志萍[4]研究了用甲醇提取蕨类中黄酮的工艺条件。
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波提取蕨麻类黄酮工艺的最佳方案为:半微量试样,料液比1:20.超声提取时间30min,半微量超声甲醇提取法比常规索式提取法的提取率高出54%。
然而咋大豆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中的结论是最佳条件为醇浓度7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15,超声频率50HZ,提取率可达0.819.在超临界萃取法方面也有骄人的成就,丁彩梅[5]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双频超声交替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0MP,夹带剂用量2mg/L,超声频率20HZ,超声功率150W。
在酶提取法方面也有很多的成就,王邕等[6]用酶解—溶剂法提取罗汉果中黄酮类物质,结果黄酮提取物得率平均高达6.92g/100g.辛秀芳研究了纤维素酶对葛根总黄酮提取的作用,结果显示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葛根黄酮的收率提高了13%。
最后在超声提取法方面也有介绍:王瑷芬等[7]以为介质,对山楂叶进行超声处理提取黄酮,其提取效果与常规水浸提取法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能大幅度提高提取效率,提取率达86.0%。
这些前人的研究的方向和结果大多数用到零散的提取方法,没有对特定的工艺进行优化,而且提取的材料也不是桂花,所以早超声波提取桂花植物上有待进一步研究,也有意义。
2.超声波提取的影响因素
根据所查阅的各种资料医技文献所得到的结果,超声处理时候的温度,乙醇的浓
度,超声处理的时候,以及料液比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实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超声波的超声频率。
2.1浸泡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在超声波提取的温度为50℃、乙醇浓度80%、在超声功率300W,配料比1:5,称取250g红花,分为5份,每份50g,选时间30min 90min 120min 180min及240min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浸泡时间红花总黄酮的得率。
2.2超声功率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在超声波提取的温度为50℃、乙醇浓度80%、配料比1:5、超声时间10min,称取250g红花,分为5份,每份50g,在200W、300W、400W、500W、600W下测定不同超声功率红花总黄酮的得率。
2.3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在超声波提取的温度为50℃、乙醇浓度80%、配料比1:5、超声时间10min,称取250g红花,分为5份,每份50g,在6min 8min 10min 12min 14min 16min 下测定不同超声功率红花总黄酮的得率。
2.4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在超声波提取的温度为50℃、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10min,称取250g 红花,分为5份,每份50g,在料液比1:3、1:4、1:5下测定不同超声功率红花总黄酮的得率。
3.超声波提取技术的现状
超声波具有空化作用,在超声波作用下,液体的内部产生强列的冲击波和微射流,局部出现高温、高压,导致多重次级效应,从而加快了体系的传质和传热速度;在萃取的过程中,冲击流能有效地减小溶剂与水相之间的阻滞层而使溶质的扩散速度加快,同时,残生的冲击流对动植物细胞组织产生一种物理剪切力,使之变形、破裂,并释放出含黄酮类化合物,这大大加速了萃取过程。
4.前景展望
市场对动植物提取物的需求成上升趋势,近年来市场上的保健品中,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药品占了相当一部分。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效在诸多方面起作用,比如抗衰老,抗癌,抗心血管疾病[16]、提高免疫力等。
剂型也有固体,半固体、液体等多种形式。
市售产品类型也十分丰富,从日化用品黄酮类牙膏;食品茶包,胶囊、冲剂、口香糖到药品,红花注射液等[17]。
正由于黄酮类化合物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癌防癌的作用,所以是许多国家和单位积极开发的领域,前景广阔。
跟传统的成分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耗能低、效率高、节能等优点,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5.结论
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A 3B
2
C
3
D
2
方案,超声波法提取红花中的HSYA和总黄酮[18],在料液比为1:5 ,
超声功率为400W,超声时间为12分钟,浸泡时间为3小时条件下,HSYA的提取率达到0.894%,黄酮提取率达到1.487%。
为红花注射液提取液的开发和降低成本等方面能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胜帮赵玲玲.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5期:134-135.
[2]李洪雄,彭志远,周海英.葛根黄酮的提取与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27(3)113-116
[3]陈乃富,张丽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6):1-4
[4]韩志萍.青海蕨麻中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27(1):35-37
[5]丁彩梅.[J].
[6] 刘菲菲.红花黄色素提取研究[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4,2(1O):113-114
[7] 王瑷芬,翟雯娟.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9):2002一1003.
[8] 朱勇.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锦州医学学报,2001,22(3):7一7.
[9] ZweiorSL. Measurement of superoxide derived free radical in reperfused heart. Evidence for a free radical mechanism of reperfusion injury [J].J Biol Chem. 1988, 263(3):1353~1357
[10] 金鸣,李金荣,蔡亚欣,等. 红花水溶性成分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8,17(4):277
[11] 陈志强,王万强,叶秀云,等. 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在灌注损伤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IL8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118
[12] 张诗平,徐传福.红花的临床应用进展概况[J].中国重要杂志,1997,22(7):439-440,442.
[13] ]Toshiro Watanabe,Shigeru Terabe.Analysis of natu。
ral food pigment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
J.Chromatogr.A,2000,880:311。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