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时干支推算简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方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方法逐年推算正月初一日干支口诀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
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
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
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
”推算来年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正月初一的干支。
“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
”常年,指没有闰月的年份。
推算农历正月初一干支,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逐年编上两卦,以便确定某年的小月数。
如果今年没闰月,求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经过研究,凡有闰月之年小月数分别为五、六、七三种。
“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
”闰月之年,如果小月数为六,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于前一年初一日干支则是地支相同,而天干则顺隔三位。
小月数为五的,按干同天顺隔三后干支各进一位,便是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
”闰月之年小月数为七的,在确定当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后,推算下一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只要按支同天顺隔三位后,干支各减一位,便时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____年__月__日时干支的推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xx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年干支的推算方法推算年干支的简单方法是:天干: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0,取余数地支: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2,取余数例如2009年:(2009-3)/10余数为:6,天干为:己(2009-3)/12余数为:2,地支为:丑故2009年的干支为:己丑年二、月干支的推算地支: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每年1月都是【寅】,2月是【卯】,依次类推天干:记住下面的算式即可: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5(戊)7(庚)9(壬)1(甲)这个简单的数式意思是说:1(甲)与6(己)年的1月天干为3(丙),其正月干支是丙寅;2(乙)与7(庚)年的1月天干为5(戊),其正月干支是戊寅;3(丙)与8(辛)年的1月天干为7(庚),其正月干支是庚寅;4(丁)与9(壬)年的1月天干为9(壬),其正月干支是壬寅;5(戊)与10(癸)年的1月天干为1(甲),其正月干支是甲寅;例如:2009年是己丑年,正月干支是:丙寅,其他各月依次类推,例如:六月的干支就是xx三、日干支推算方法1.元旦干支2009丙午2010辛亥2011丙辰2012xx2013丁卯2014壬申2015xx2016壬午2017戊子2018癸巳2019戊戌2.各月干支加减数歌诀:一、五(月)双减一,二、六(月)加零六,三(月)减二、加十,四(月)减一、xx,七(月)零、九(月)xx,八(月)上加一、七,十(月)上加二、八,冬(月)三、腊(月)三、九,闰年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干:(元旦天干数)+(日期)+(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0=商...余数求日干:(元旦地支数)+(日期)+(各月地支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2=商...余数例如2009年的元旦干支为:丙午2009年6月27日(农历6月初五)的天干为:辛地支为:丑四、时干支的推算方法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是不变的,每天都是从夜半子时开始子时:23-1丑时:1-3寅时:3-5卯时:5-7辰时:7-9巳时:9-11午时:11-13未时:13-15申时:15-17酉时:17-19戌时:19-21亥时:21-23依次类推天干的计算,记住下面的算式即可: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甲)3(丙)5(戊)7(庚)9(壬)1(甲)与6(己)日子时的天干为1(甲),其日子时的干支是甲子;2(乙)与7(庚)日子时的天干为3(丙),其日子时的干支是丙子;3(丙)与8(辛)日子时的天干为5(戊),其日子时的干支是戊子;4(丁)与9(壬)日子时的天干为7(庚),其日子时的干支是庚子;5(戊)与10(癸)日子时的天干为9(壬),其日子时的干支是壬子;例如2009年6月27日(农历6月初五)18时的干支如下:己丑年辛未月辛丑日丁酉时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xx起根源。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1900年到21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一、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就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二、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三、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四、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
(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
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五、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六、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
天干地支八字快速计算法

年、月、日、时的干支快速计算法
如:2012年6月17日19:45的天干地支是多少呢?
1、年:天干(2012-3)÷10取余数=9,9对应就是“壬”
地支(2012-3)÷12取余数=5,5对应就是“辰”
所以年的干支就是“壬辰”(余0时按10、12计算)2、月:天干,“丁壬壬寅顺行流”,意思是2012年的正月的干支是“壬寅”,那么公历的6月17日(是阴历的润四月二十八),所以从“壬”开始往下数5个,即壬、癸、甲、乙、丙,所以该月的天干就是“丙”
地支,就从“寅”开始往下数5个,即寅、卯、辰、巳、午,所以该月的地支就是“午”
所以月的干支就是“丙午”
3、日的天干地支稍微复杂点
①112×5÷60取余=20;②= 112÷4取商=28;③=9;④=17;⑤=2;⑥= 30
①+②+③+④+⑤—⑥=20+28+9+17+2—30=46,46对应六十甲子的“己酉”。
其实也不用死记六十甲子,方法是:46÷10取余=干(余6)、46÷12取余=支(于10)(余0时按10、12计算)。
所以日的干支就是“己酉”
4、时:19:45是“戌”时(19:00-21:00),地支有了。
天干=日干×2 +时支数 - 2 =6(己)×2 +11(酉)- 2=21,取个位“1”,就是“甲”。
所以时的干支就是“甲戌”
2012年6月17日19:45就对应“壬辰、丙午、己酉、甲戌”,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八字”。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一)干支掌上定位法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以用笔算、心算,也可单以手掌推算。
要能达到单用手掌推算年、月、日、时干支,首先要熟悉干支在手掌上的定位。
地支属阴,阴主静,又因十二地支与十二月和十二时辰都有固定的搭配,所以十二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别定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尖和横纹上,并将其熟记。
天干属阳,阳主动,所以天干在手掌上无固定位置,而是根据干支的配合把它们放在手掌地支图上运转。
用左拇指尖在上述地支定位上顺次点数,便可求得所需的干支。
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可以顺时针方向运转,也可以逆时针方向运转,均据实际需要而定,如:已知1983年的干支是癸亥,要求该年以后各年的年干支。
方法是:把癸定于“亥”位上,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固定不变,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便可知道1984年的干支是甲子、1985年是乙丑、1986年是丙寅……。
(二)六十甲子掌上推算法以天干和地支相配合组成六十个不同的名词叫做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组合方法就是以十干与十二支相配,天干从甲开始,地支从子开始,阳干与阳支配,阴干与阴支配,按着干支各自次序顺序相加,天干有十,须相加六次得六十,地支有十二,须相加五次得六十,相加的结果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个名词,组合成六十甲子表(见表6)。
干支是用作纪述年、月、日、时的符号,所以干支各自的次序也就等于代数123456789101112的次序。
代数的单数为奇属阳,代数的双数为偶属阴,干支分属阴阳同样照此类推,即天干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干支组合六十甲子是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基础,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名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临床上要预测疾病,离不开干支甲子;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阳日阳时开阳经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经阴穴的规律,故须知干支所属阴阳及六十甲子才能推算。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简法

六十甲子排列序数表总之自己找规律记住六十甲子顺序数即可。
(甲尾数都是1,乙尾数都是2,丙尾数都是3……••地支都是逆转隔1。
例如:1-11-21-31-41-51为子-戌-申-午-辰-寅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1、推算年干支公式:x年干支序号=(x年—3)十60之余数。
(找对应六十甲子序数即可)例子:1986年(1986-3)- 60余3, 3对应60甲子序数为丙寅。
2、推算月干支歌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3、推算时干支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月和时对照表,可以不背口诀记住(月起丙,时起甲)月时甲己丙(寅月)甲己甲(子时)乙庚戊乙庚丙丙辛庚丙辛戊丁壬壬丁壬庚戊癸甲戊癸壬4、推算日干支(1)先确定每年元旦干支公式:本年元旦干支=去年(平年)元旦干支+5本年元旦干支=去年(润年)元旦干支+6例如:1983年为平年,元旦为己丑,六十甲子序号是26,加5等于31,那1984年元旦干支是甲午。
(2)日干支推算公式:日干支序号=(本年元旦干支序数+日数+月加减数)—60 X某数(某数的取值为0、1、2,为了使数大于0小于60在60甲子数内)平年各月份加减数二月六月加三十,三月应加五十八,四月二九五五九,三一、二、三八十腊, 七零九二冬月三,元月减一是定法。
歌诀是平年的月加减数,闰年从3月1日起(即3月份)开始每月多加1,即3月应加59, 4月加30。
以此类推。
例子:1981年10月25日的干支元旦假如已知1983年的元旦干支(上面有例子为26数)1983年元旦干支—2 X 5= 16,对应己卯10 月25 日序号=(16+25+32 )—60 X 1 = 13 (丙子)1对应辛,2对应备注:奇门遁甲是天干学,年干支可以有的时候不用地支,那么年的尾数壬,以此类推。
例如1971年尾数1年干就是辛。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月日时干支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使用的一种时间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干支是指天干和地支,共十干十二支,分别表示了不同的年、月、日、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1.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循环周期为60年。
根据甲子纪年表,可以得到甲子年为第一年,乙丑年为第二年,以此类推。
计算方法如下:-年份除以60,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地支为第12位。
-年份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天干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天干为第10位。
例如,2024年对应的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天干,丑为第2位地支。
2.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以天干和地支纪法来计算月份,每年的月份循环周期为12个月。
计算方法如下:-以立春为分界点,立春前为腊月,立春后为正月。
-计算年份的天干位置,例如2024年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丑为第2位。
-计算立春的干支纪年,例如2024年的立春是在2月3日,即辛丑年的干支纪年为庚寅年。
-计算干支纪月,以立春为始,依次按照干支顺序排列,例如辛丑年的立春前一月为庚子月。
3.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编号和计算每一天。
计算方法如下:-天干序号除以十,得到的余数为干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干日为第10位。
-地支序号除以十二,得到的余数为支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支日为第12位。
例如,2024年1月1日对应的是庚子日,庚为第7位天干,子为第1位地支。
4.干支纪时:干支纪时是在一天24小时的基础上,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计算每个时辰的干支。
-从早子时开始,依次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对应到每个时辰。
-例如,早子时对应甲子时,早丑时对应乙丑时,以此类推,晚子时再次对应甲子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是以农历为基础,对应的公历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历法的变化和修正。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农历工具或网站来获取具体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口诀

一、 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
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
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自己找规律记住六十甲子顺序数即可。
(甲尾数都是1,乙尾数都是2,丙尾数都是3……..地支都是逆转隔1。
例如:1-11-21-31-41-51为子-戌-申-午-辰-寅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1、推算年干支
公式:x年干支序号=(x年-3)÷60之余数。
(找对应六十甲子序数即可)
例子:1986年(1986-3)÷60余3,3对应60甲子序数为丙寅。
2、推算月干支
歌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3、推算时干支
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月和时对照表,可以不背口诀记住(月起丙,时起甲)
月时
甲己丙(寅月)甲己甲(子时)
乙庚戊乙庚丙
丙辛庚丙辛戊
丁壬壬丁壬庚
戊癸甲戊癸壬
4、推算日干支
(1)先确定每年元旦干支
公式:本年元旦干支=去年(平年)元旦干支+5
本年元旦干支=去年(润年)元旦干支+6
例如:1983年为平年,元旦为己丑,六十甲子序号是26,加5等于31,那1984年元旦干支是甲午。
(2)日干支推算
公式:日干支序号=(本年元旦干支序数+日数+月加减数)-60×某数
(某数的取值为0、1、2,为了使数大于0小于60在60甲子数内)
歌诀:
二月六月加三十,三月应加五十八,
四月二九五五九,三一、二、三八十腊,
七零九二冬月三,元月减一是定法。
歌诀是平年的月加减数,闰年从3月1日起(即3月份)开始每月多加1,即3月应加59,4月加30。
以此类推。
例子:1981年10月25日的干支
元旦假如已知1983年的元旦干支(上面有例子为26数)1983年元旦干支-2×5=16,对应己卯
10月25日序号=(16+25+32)-60×1=13(丙子)
备注:奇门遁甲是天干学,年干支可以有的时候不用地支,那么年的尾数1对应辛,2对应壬,以此类推。
例如1971年尾数1年干就是辛。
1、辛
2、壬
3、癸
4、甲
5、乙
6、丙
7、丁
8、戊
9、己0、庚
平年和闰年算法:4年里有1闰年,可以被4除尽的就是闰年(闰年2月29天,平年28天),整百的年需要用400除,比如1900年就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