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 原子结构4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 (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错因:__如__焰_色__试__验__属__于__物__理__变__化__。______ (2)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错因:__原__子__核__内__部__的__变__化__属__于__核__变__化__。_____ (3)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错因:__如__N_a_H__C_O_3_和__N__aH__S_O_4_反__应__只__生__成__N__a2_S_O__4一__种__新__盐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5)混合物和纯净物 ①纯净物:由 12 __同__种__物__质____组成。
②混合物:由 13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的__物__质_____组成。
③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14 __有___固定的熔、沸点 15 _无___固定的熔、沸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转换
1.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01 _颜__色__、02状__态___、03 _气__味__、光泽、密度、04 _熔__点__、
05 _沸__点__、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 06 _还__原__性__、酸碱性、金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角度二 物质的分类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 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高中化学第1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高中化学第1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会用“单、双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价态规律应用。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判断依据: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相关概念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反应物指向生成物)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Mn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归纳。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Cu(NO3)2+2NO2↑+2H2O。

归纳===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如:(2)常见的还原剂常见的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阴离子及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如:(3)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如:其中:Fe2+、SO2-3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图示6.重要的还原剂——金属氢化物、NaBH4(1)金属氢化物①结构特点电子式可表示为M +[··H]-(M 为碱金属)。

②强还原性a .遇水强烈反应放出氢气,使溶液呈强碱性,如:NaH +H 2O===NaOH +H 2↑。

b .高温还原金属如固态NaH 在673 K 时能将TiCl 4还原为金属钛:TiCl 4+4NaH=====高温Ti +4NaCl +2H 2↑。

(2)万能还原剂——硼氢化钠(NaBH 4)硼氢化钠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aBH 4,白色至灰白色细结晶粉末或块状,吸湿性强,其碱性溶液呈棕黄色,是最常用的还原剂之一。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课件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课件

baX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Xn-含有的中子数为 a+b B.baXn-含有的电子数为 a-n C.X 原子的质量数为 a+b+n
( D)
D.1 个 X 原子的质量约为6.02×b 1023 g
〔对点集训 1〕 (1)(2022·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重水(D2O)是重要的核
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原 AZX子 原子核质 中子 子围绕____原AZ____-子___个Z核__做个每 相高个 对中 相速质 质对子运子 量质_动_带 约不量__一 为带_约_个__为_1_单_电____位_1_____正___电荷
核 __外_Z_电_个子每 相个 对电 质子 量带 约一 为个 一单 个位 质子__负_中__子_电的荷1
确的是
(D)
A.N+ 5 中含有 36 个电子
B.O2 与 O4 属于同分异构体
C.C60 和 12C、14C 互为同位素
D.H2 与 H3 属于同素异形体
微考点 2 原子中各种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与计算
典例 2 (1)(2022·山东淄博高三检测)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 A,核 内中子数为 N 的 R2+与 16O 所形成的 W g 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 (×) (×)
(4)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
就有多少种原子。
( √)
(5)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
化学变化。
(× )
(6)235 g 核素23952U 发生裂变反应:23952U+10n—裂—变→9308Sr+13564Xe+1010n,
±c
3.一个信息丰富的微粒符号——AZXmn ±中各字母的含义

一轮复习原子结构

一轮复习原子结构

例 1 下列关于202 ) 78Pt 的说法正确的是( 198 A.202 78Pt 和 78Pt 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198 B.202 78Pt 和 78Pt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198 C.202 78Pt 和 78Pt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198 D.202 78Pt 和 78Pt 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不同能层的能级组成不同能层含有的轨道数
能层
能级 轨道数

1s 1 11

2s 2p 1 22 3

3s 3p 3d 1 3 33 5

4s 4p 4d 4f 1 3 5 44 7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各能层的能级等于该能 层的序数,轨道数等于该能层序数的平方
3、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大小关系
【例 1】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A.13C 和 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 和 2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 和 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 和 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解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的同
18
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设 )。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 与 18O2 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 与 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6O 与 18O 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 L 个氧原子
16
O2 和 1.12 L
18
例3 D A项中两种原子互为同位素;B项中两分子均 为化合物,不属于同位素范畴;C项中两种分子的化学性质 应几乎完全相同。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原子结构》(人教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原子结构》(人教版)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原子结构 〔人教版〕根底再现 考点一 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原子⎩⎪⎨⎪⎧原子核⎩⎪⎨⎪⎧ 质子(Z 个)——决定的种类中子[(A -Z )个]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2.将以下核素符号(X)周围5个位置数字的含义填写在方框内 3.微粒之间的关系(1)质子数(Z )=核电荷数=____________;(2)质量数(A )=________(Z )+________(N ); (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_______; (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________。

1.222 86Rn 具有放射性,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2.以下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 .D 3O +B .Li +C .OD -D .OH -考点二 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2.同位素的性质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_____不同,______相同,化学性质______,物理性质_________。

4.如下是四位同学学习原子结构知识后,对这节内容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是( ) 6.有关H 、D 、T 、HD 、H 2、D +、H -这七种微粒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互为同位素 B .是七种氢元素 C .电子数相同 D .HD 和H 2均是单质 7.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16O 、18O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 .D 和T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 .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 .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A ZX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电子层数由内向外数字表示法 1 2 3 4 5 6 7字母表示法由到离核远近――→由到电子能量――→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__________的电子层里。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子结构与核素、同位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子结构与核素、同位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子结构与核素、同位素知识梳理1.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2)原子内的等量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图示:③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④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原子符号2.元素、核素、同位素(1)“三素”概念的辨析:(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U21H31H18 8O 核素23592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名师点拨]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特征电子数粒子(1)2e-微粒H2←H-←→Li+→Be2+(2)10e-微粒(3)18e-微粒[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2)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

(√)(3)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4)中子数不同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互为同位素。

(×)(5)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6)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几乎相同。

(√)(7)21H+核外电子数为2。

(×)(8)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9)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10)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拓展应用(1)①11H、21H、31H分别是氢元素的三种________,它们互称为________。

②5626Fe2+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26讲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复习目标] 1.掌握原子结构中微粒数目的关系。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

3.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考点一原子结构、核素、同位素1.原子结构(1)构成微粒及作用(2)微粒间的数量关系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②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代表的信息2.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同位素的特征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1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12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13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1(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核素235 92U 14 6C 21H 31H 18 8O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2.所有原子核内一定都有中子()3.质量数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5.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一定相同()6.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7.氢的三种核素形成的单质有6种,它们物理性质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 答案 1.√ 2.× 3.× 4.× 5.× 6.× 7.√一、微粒中“粒子数”的确定1.月球上的每百吨32He 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 的形式存在。

已知一个 12C 原子的质量为a g ,一个32He 原子的质量为b g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一轮复习小题训练(原卷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一轮复习小题训练(原卷版)

原子结构1.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

下列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玻尔B.道尔顿C.卢瑟福D.爱因斯坦2.首次将量子化概念运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稳定性的科学家是()A.玻尔B.爱因斯坦C.门捷列夫D.鲍林3.下列各电子层中不包含d能级的是()A.N电子层B.M电子层C.L电子层D.O电子层4.下列原子轨道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A.5d B.6p C.4f D.7s5.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如图所示,下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 )A.(1)(3)(2)(4)(5) B.(1)(2)(3)(4)(5) C.(1)(5)(3)(2)(4) D.(1)(3)(5)(4)(2)6.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跃迁有关的是( )①棱镜分光②石油蒸馏③凸透镜聚光④日光灯通电发光⑤冷却结晶A.①②B.③④C.①⑤D.④7.当电子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确定后,仍不能确定该原子轨道的()A.数目B.空间伸展方向C.能量高低D.电子数8.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轨道能量的是()A.电子层B.电子层和能级C.电子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空间分布D.原子轨道空间分布和电子自旋方向9.下列符号表述合理的是()A.5s1B.2p10C.2d6D.3f1410.N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具有不同的()A.电子亚层B.电子云伸展方向C.电子云形状D.自旋方向11.有关氮原子核外p亚层中的电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相同B.电子云形状相同C.电子云伸展方向相同D.自旋方向相同12.3p x所代表的含义是()A.p x轨道上有3个电子B.第三电子层p x轨道有3个伸展方向C.p x电子云有3个伸展方向D.第三电子层沿x轴方向伸展的p轨道13.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小C.电子云图是对电子运动无规律的描述D.电子云图描述了电子运动的客观规律1.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可以得到氢原子光谱,实验证明该光谱为线状光谱,该光谱的发现在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它产生了()A.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B.汤姆逊“葡萄干布丁”模型C.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D.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光谱是元素的所有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之一B.“量子化”就是不连续的意思,微观粒子运动均有此特点C.玻尔理论不但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而且还能推广到其他原子光谱D.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像火车一样高速运转着3.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四) 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B.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I1逐渐增大C.通常情况下,电离能I1<I2<I3D.通常情况下,电离能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解析】同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I1逐渐减小,B错误。

【答案】 B2.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B B.CC.Al D.Si【解析】B、C属于同周期元素,故I1(C)>I1(B),Al、Si属于同周期元素,故I1(Si)>I1(Al);C、Si属于同主族元素,故I1(C)>I1(Si),B、Al属于同主族元素,故I1(B)>I1(Al)。

综上所述知I1(C)最大。

【答案】 B3.在第2周期中,B、C、N、O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I1(N)>I1(C)>I1(O)>I1(B)B.I1(N)>I1(O)>I1(B)>I1(C)C.I1(N)>I1(O)>I1(C)>I1(B)D.I1(O)>I1(N)>I1(C)>I1(B)【解析】B、C、N、O属于同周期元素,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变化趋势,但ⅡA族元素大于ⅢA族元素,VA族元素大于ⅥA族元素。

【答案】 C4.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所含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和最小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Na2S B.MgCl2C.NaCl D.AlCl3【解析】第3周期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Cl,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Na,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答案】 C5.下列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正确的是( )①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2周期元素②电子排布为1s2的元素③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4的元素A.②③①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D.无法比较【解析】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律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氮、氦、氟和硫,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e>F>N>S,A项正确。

【答案】 A6.下列选项中,第二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所具有的电子层结构为( )A.1s2B.1s22s1C.1s22s2D.1s22s22p2【解析】I2最大的元素应失去的是内层上已达稳定结构的电子层上的电子。

【答案】 B7.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B.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C.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解析】对元素X,I2开始突跃,说明X最容易失去1个e-,对于元素Y,I4开始突跃,说明Y容易失去3个e-,由此可知X的常见化合价为+1价,元素Y是ⅢA族元素,若Y处于第3周期,Y是Al,Al与冷水不反应。

【答案】 D8.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下列关于元素RA.R的最高正价为+3价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解析】由表中数据I3≫I2知其最高正价为+2价,R元素位于ⅡA族,最外层有2个电子,R不一定是Be元素。

【答案】 B9.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K、Na、Li B.Al、Mg、NaC.N、O、C D.Cl、S、P【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除稀有气体元素),第一电离能在总体上呈现从小到大的变化趋势。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第一电离能递减。

【答案】 A10.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I1如下图所示。

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原子的I1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主族中I1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变化规律。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I1增大。

但个别元素的I1出现反常,试预测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I1(砷)>I1(硒) ②I1(砷)<I1(硒) ③I1(溴)>I1(硒) ④I1(溴)<I1(硒)(3)10号元素I1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Li、Na、K等可以看出,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I1变小;H到He、Li到Ne、Na到Ar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2)考查第一电离能与洪特规则的关系。

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存在一些反常,这与它们的原子价电子排布的特征有关。

如镁的第一电离能比铝的大,磷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

基本规律: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0、d0、f0)、半满(p3、d5、f7)和全满(p6、d10、f14)状态时,原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

从第2、3周期可以看出第ⅢA、第ⅥA族元素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的I1都低,由此可以推测:I1(砷)>I1(硒),I1(溴)>I1(硒)。

(3)10号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氖,已达到稳定结构,此时失去一个电子就需要很高的能量。

【答案】(1)随着原子序数增大,I1变小周期性(2)①③(3)10号元素是氖,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11.根据下列5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A.Q和R B.S和TC.T和V D.R和TE.R和V(2)它们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最有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A.QCl2B.RCl C.SCl3D.TCl E.VCl4(3)下列元素中,最有可能与Q元素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

A.硼 B.铍 C.锂 D.氢 E.氦(4)在这5种元素中,最容易与氯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A.Q B.R C.S D.T E.V(5)利用表中的数据判断,V元素最有可能是下列元素中的________。

A.H B.Li C.Na D.K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各级电离能中发生突跃式增高的情况是R:I2≫I1、S:I3≫I2、T:I4≫I3、V:I2≫I1,化合价分别为+1、+2、+3、+1;Q的第一电离能比其他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明显高得多,最有可能为稀有气体。

【答案】(1)E (2)B (3)E (4)E(5)D R和V都是I2≫I1,应该属于ⅠA族元素,因为R和V都存在第四电离能,核外电子数应该至少为4个,故应该是Na、K,并且V的第一电离能小于R的,所以V的金属性更强,应该是K 12.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 n mp 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66240008】(1)Q是________,R是________,X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2)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3)Q、R、X、Y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Q、R、Y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解析】由①得Z为铜元素,3d轨道是全充满状态;由②得Y为ⅣA族元素;由③得R原子L层电子数可能为1、3、5、7,且为第二周期元素;由④得Q价电子排布为ns2np2,X价电子排布为ns2np4。

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Q<R<X<Y<Z可知,Q为碳元素,Y为硅元素,R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

【答案】(1)C N O Si Cu(2)1s22s22p63s23p63d104s1(3)Si<C<O<N(4)HNO3>H2CO3>H4SiO4(或H2SiO3)[能力提升]13.(2018·泰山中学高二月考)某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显+4价B.X为非金属C.X为第五周期元素D.X与氯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解析】从图可以看出I4≫I3,元素X易失去3个e-。

【答案】 D14.(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同一周期中,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一些递变规律。

A项错,因为在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原子的半径最小;B项错,因为在同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越大越难得到电子。

【答案】CD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X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Z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p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W元素D.X元素是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解析】根据五种元素所处位置,X、W、Y、R、Z五种元素分别为:F、P、S、Ar、Br。

同周期VA 族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3为半充满结构,故P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要略大;F、Br在同一主族,F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Br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要大,故A选项和B选项是错误的。

W元素的p能级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故C选项是正确的。

同周期中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D选项错误。

【答案】 C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________(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

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a.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b.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