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比较分析
机构知识库建设机制探析

机构知识库建设机制探析作者:陈琳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第04期摘要机构知识库是在开放获取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以学术机构为轴心的数字资源集合,从国内外机构库建设的实践来看,技术已不再是关键问题,相关政策和相应的支撑机制乃是机构知识库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该文分析了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战略机制、组织机制、政策机制、管理服务机制、激励机制和技术机制。
关键词机构知识库机构库机构典藏IR建设机制1引言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是在开放获取环境下产生的一种以学术机构为轴心的数字资源集合。
它集中了一个大学或研究机构创造的所有智力成果,包括了期刊论文、论文预印本、技术报告、科研进展报告、硕博士论文、图书或其章节、科研数据库、会议录、教学资料或课件、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灰色文献等等,并通过网络平台达到全文检索和利用的目的。
自2002年11月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和惠普实验室共同开发的DSpace软件正式面世以来,机构知识库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并朝着全球知识共享的目标迈进。
截至2009年11月18日,被开放存取知识库名录(The Direct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简称DOAR)收录的知识库已超过1500个,其中超过80%的机构知识库将所有资源向网络用户开放。
从国内外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实践来看,技术已不再是关键问题,相关的政策和相应的支撑机制乃是机构知识库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本文拟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相关机制,以期对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有所裨益。
2机构知识库建设机制2.1战略机制构建机构知识库涉及权益交错、经费长期投入等诸多问题,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它。
对于一个机构来说,实现对机构知识资产的管理只是机构库建设发展的基本目标,建立长期的知识管理、传播和服务利用机制,支持和服务于机构知识创新过程和目标的实现,乃是机构知识库长期的责任和建设的意义所在。
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主要学术观点

得 出如 下 结 论 :未 来 I R必 将 在 应 用 领 域 不 断拓 展 ; I R将 成 为 数 字 化 识 共 享 空 间 , 推 动 机 构 知 识 成 果 积 累 、 术 交 流 体 系变 革 中 起 着 非 在 学 时 代 学 术 研 究 的 一 项 关键 性 的基 础 设 施 , 而且 作 为基 础 设 施 的 I R之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可 见 . 的研 究 逐 渐 成 为 国 内外 学 术界 的热 点 和 新 世 I R 间 的跨 国的 、 地 区 的 联 合将 越 来 越 多 ; 未 来 几 年 , 跨 在 随着 机 构 知 识 库 纪 图 书 情 报 工 作 的 生 长点 。 数 量 的增 多 和 知 识 库 中 内 容 的不 断充 实 , 对 数 字 科 研 的支 持 能 力 将 它 为 了 了 解 近几 年来 国 内外 I 领 域 的 研 究 成 果 及 发 展 趋 势 , 比较 不断提高 , R 对机构学术成果 的全 面反映和提供 的充分利用将使它成为 准 确 地 呈 现 I 的 研 究 现 状 ,0 1年 3月 ,笔 者 以机 构 知 识 库 、 机 构 R 21 学 术 交 流 和 知 识 共 享 的有 效 平 台 。 库 、 构 存 储 、 构 典 藏 及 机 构 仓 储 为检 索词 . 用 C KI 刊 全 文 数 机 机 利 N 期 12 国 内机 构 知识 库研 究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势 . 据 库 、 B C I E S r gLn E S O、 E、p n ik等 数 据 库 和 G ol 检 索 平 台 , 索 E i oge为 检 国内 的 相 关研 究 更 为热 烈 ,为 全 面 了解 I R的 研 究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了 2 0 — 00年 间 的 文 献 。 检 索 结 果 筛 选 去 重 后 获 得 了 相 关 度 较 高 势 . 者 将 在 C K 全 文 数 据 库 中检 索 出 的 17篇 论 文进 行 了 全 面 分 02 21 对 笔 N I 2 的 论 文 2 6篇 , 做 简 要 分 析 。 5 并 析 。 果显 示 : N I 文 数 据 库 中 I 结 CK全 R方 面 的载 文 量 从 20 0 4年 的 2篇
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的计量与内容分析

仅是显性知识 ,还承担着将 隐性知识转 化为显性 知识 的任
务 。对机构知识库的理解可 以从资源 、服务 与技术 三方 面
是在开放存取 ( A O )运动 的环境下 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 ,最
早起源于 国外 。国内最早 的有关机 构知识库 的论文是吴 建
出发 ,资源是核心 ,服务是 目的 ,技术 是支撑 。机 构知识 库 涉及到的相 关研究 领域 范 围也非 常广泛 ,如开 放存 取 、 长期保存 、版权研究 、共享 理念 、机制与政策 、人员等等。 对机构知识库的文献情 况进行研究 ,有 助 于我们 了解 机构知识库 目前的研究进 展 ,为进一 步研究 和发展机构 知
d me t n tu o a p s o yfrrsa c rbe , m d u e o o s ci s t t n lr o i r o e e rh p o lms i i i e t a e f rrc mme d t n . o n ai s o
[ yw rs nt t nl pso ;c SI ie tr aa s Ke od}i i i a r oir S C;l rue nl i st o u e t y t a ys 机 构 知识 库 ,英 文 是 I tuoa eo t ,简 称 m , n i tnlR pso sti ir y
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构建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
我 国机 构知 识 库 的 建设 是 从
、
2004
。
因
年 开 始 目前公 开 使用 的仅有 香港 科 技大学 机 构知识 库 厦 门大学 学 术典藏库 中 国科 技论 文 在线 台湾 大 学 机 构典藏 库 奇 迹 文 库
、
此 经 费 支 持 是 解 决 机 构 知 识 库 建 设 发 展 的 很 重 要 的问 题 因 其建
,
使 得用 户 可 以不 受 限 制 地 上 传资源
样 设 立 专家评 审或 同行评议制度
,
,
由于 知 识 库 没 有学 术期 刊那
( 例如大学 研 究 所 图 书馆 博 物馆 等 )专家 教授 学 生 创 造 的 可
、 、 、
、
、
,
这 就决定 了 知 识 库 中 的 资 源 与
,
供机 构 内外用 户共 享 的学 术 文 献 的数据 库
互 联 网 的其 他 法 律 法 规 保 证
,
,
还要遵守
,
士 学位 论 文 研 究与技 术报 告 工 作论 文 和 演 示 稿等
、
、
。
内容 不 违 背 现 行 的法 律 规 范 机 构 作
,
二 1
.
、
我 国 高 校 机 构 知 识 库 构 建 过 程 中存在 的 问 题
术研究机构 以 互 联 网为依 托 而 运 行 的
,
一
。
机 构 知 识 库 可 以 是学
传统 期 刊文 献 相 比有其 弱 势 就是 没 有 经 过严 格 的权威评 议 过 程
这 些 可 以 被 公 开 使 用 的 知识 资 源 质 量 得 不 到有效控制
,
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功能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功能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秦淼(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摘要:机构知识库是高校保存与交流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当中㊂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选取15所高校机构知识库为调研对象,从成果收录情况㊁成果收录类型以及服务功能三方面调查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功能建设现状,总结目前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功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㊂关键词:高校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I R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06 0130 04开放获取(O p e n A c c e s s,O A)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打破学术资源垄断㊁促进学术信息交流为目的发起的一场运动㊂‘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B u d a p e s t O p e n A c c e s s I n i t i a t i v e,B O A I)中定义开放获取为:作者在互联网公开出版自己的科研成果,允许社会公众对其全文进行阅读㊁下载㊁复制㊁检索㊁传播或其他任何法律允许的用途[1]㊂开放获取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术交流的速度和水平,并由此促进了机构知识库的产生和发展㊂机构知识库(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R e p o s i t o r y,I R),是开放获取运动的产物,是开放获取进行实践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则是机构知识库的主力军㊂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目前对于机构知识库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㊂C l i f f o r d A.L y n c h认为大学中的机构知识库是大学用于管理和传播其各个部门及成员创作的数字化产品,为其教师㊁学者等员工提供一系列专门服务[2]㊂R a y m C r o w认为机构知识库是收集并保存单个或数个大学㊁科研机构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资源集合[3]㊂由此可见,C l i f f o r d A.L y n c h是从 服务 角度定义大学机构知识库,而R a y m C r o w则是从 资源管理与利用 的角度切入㊂笔者认为高校机构知识库是将本校师生所创造的知识收集保存,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促进知识的传播以及新知识的激发㊂机构知识库作为高校保存与交流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当中㊂笔者通过网络调研,研究目前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服务功能建设现状,分析其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㊂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服务设置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能够为未来其他高校建设机构知识库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校机构知识库可持续发展㊂1调查过程1.1数据来源考虑到国内高校较多,且不同高校间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水平有较大差别,笔者选择O p e n D O A R㊁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以及搜索引擎作为调查对象的数据来源,被收录其中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较其他高校更为完善,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功能建设现状以及服务水平㊂1.2调查对象调查时间:2022年3月 5月㊂选择标准:①隶属于高校的机构知识库;②搜索引擎检索关键词 高校+机构知识库 ;③公开访问㊂通过逐一访问,剔除外部网络无法访问㊁网页无法打开以及没有录入成果的机构知识库,共筛选出15所,名单如下:兰州大学I R㊁西安交通大学I R㊁南方科技大学I R㊁兰州财经大学I R㊁兰州理工大学2023年3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 r c h2023 6520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E c o n o m y N o.6T o t a l N o.520收稿日期:2022-06-09作者简介:秦淼(1990 ),女,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图书馆㊂I R ㊁厦门大学I R ㊁西北工业大学I R ㊁武汉大学I R ㊁北京理工大学I R ㊁江苏大学I R ㊁南华大学I R ㊁西藏大学I R ㊁辽宁大学I R ㊁海南大学I R ㊁华中师范大学I R ㊂2 研究结果2.1 成果收录情况表1 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成果收录情况序号高校名称I R 网址成果总量全文量开放获取1兰州大学h t t p ://i r .l z u .e d u .c n /22370433139否2西安交通大学h t t p ://www .i r .x j t u .e d u .c n /j s p u i /i n d e x .d o 414600是3南方科技大学h t t ps ://k c .s u s t e c h .e d u .c n 254749530是(部分)4兰州财经大学h t t p ://i r .l z u f e .e d u .c n 244669668是(部分)5兰州理工大学h t t p ://i r .l u t .e d u .c n 710571761是(部分)6厦门大学h t t p s ://d s p a c e .x m u .e d u .c n 202045202045是7西北工业大学h t t p ://i r .n w p u .e d u .c n /22689466620是8武汉大学h t t p ://o p e n i r .w h u .e d u .c n /#/h o m e 53225825304是(部分)9北京理工大学h t t p ://b i t s s p .d a y a i n f o .c o m /277830否10江苏大学h t t p ://i r .u j s .e d u .c n /151********否11南华大学h t t p ://u s c .o r g a n .y u n s c h o l a r .c o m /79994否12西藏大学h t t p ://u t i b e t s s p .d a ya i n f o .c o m /20841否13辽宁大学h t t p ://l n u s s p .d a ya i n f o .c o m /87281否14海南大学h t t p ://h a i n a n s s p .d a y a i n f o .c o m /p u b l i c R e -s W a r e h o u s e /t o F r o n t W a r e ?u n i t I d=1&c u r r e n t P a g e =080840否15华中师范大学h t t p ://c c n u .o r ga n .y u n s c h o l a r .c o m /198843否根据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各高校机构知识库所收录的成果数量相差较大㊂收录数量10万条以下共7所,10万~20万条共2所,20万~30万条共4所,40万条以上共2所,平均每所高校机构知识库成果收录约为174491条㊂其中武汉大学共收录532258条,而西藏大学仅收录20841条,相差50余万条㊂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全文量代表着用户能够获取全文内容的成果数量㊂经调研,15所高校收录成果获取方式基本分为全文链接以及全文附件两种,其中全文附件分为开放获取和内部获取两种㊂全文链接指用户在点击 获取全文 后,页面自动跳转至相应的国内外数据库,如知网㊁E B S C O 等,用户需要在数据库中付费获取全文㊂全文附件为用户能够直接获取全文内容,不需要通过其他数据库,相比全文链接更加便捷㊂笔者所调研的15所高校机构知识库中,8所在检索页面标明全文收录量,4所全文内容部分开放获取,3所实行全文内容开放获取,其余7所只对校内人员实行免费获取㊂2.2 成果收录类型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收录成果的类型划分,包括期刊论文㊁学位论文㊁会议论文㊁专利㊁图书㊁科研项目㊁报纸㊁成果㊁课程㊁软件著作权㊁演讲报告㊁标准㊁工具书或参考书㊁演示报告㊁研究报告㊁图像㊁影音㊁课件共18个分类㊂其中期刊论文㊁学位论文㊁会议论文㊁专利以及图书这5种类型是高校I R 收录成果的基本类型,占所调研高校的90%以上㊂科研项目和报纸各有10所高校收录此种类型成果,占所调研高校的67%㊂其余11种资源类型的收录情况较低,各项均占所调研高校的50%以下㊂图1 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成果类型设置情况2.3 服务功能通过逐一调研这15所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服务功能,共整理归纳出20项,各项功能的统计情况如图2所示㊂2.3.1 检索服务㊂用户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检索方式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成果,是高校机构知识库提供服务的基本途径,包括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㊂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所有高校机构知识库均具备此项服务功能,检索项包含作者㊁机构㊁题名㊁关键词㊁成果类型㊁期刊来源㊁出版者㊁收录类别等,也可进行多种条件组合的高级检索㊂其中兰州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还为用户提供基于内容的图片检索和专业检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输入图片网址或者专业检索式进行精确检索㊂秦淼㊃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功能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2023年第6期图2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服务功能统计情况2.3.2推荐功能㊂推荐服务一般设置与网站主页,推荐内容包括学者㊁最新成果㊁热点成果㊁高被引成果等㊂如图2所示,最新成果推荐共13所高校开设,学者推荐共12所高校开设,热点成果共11所高校开设,高被引共9所高校开设,平均开设此类功能的高校I R占比75%㊂2.3.3数据统计与分析㊂经过调研,共有14所高校机构知识库网站都设有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成果类型统计㊁成果收录情况㊁被引分析㊁成果发布趋势分析等,并以饼状图㊁折线图以及词云等不同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㊂不同高校提供分析服务的个性化和细粒度有所差异,如南华大学为用户提供数据总量与成果类统计情况,兰州理工大学为用户提供研究主题分布㊁研究合作网络㊁专利分析㊁研究单元产出分析㊁论文引用分析等多项服务,用户也可根据需求进行组合分析㊂2.3.4 E S I/I n c i t e s㊂E S I和I n c i t e s作为评价工具,常用于高校学科评估与建设当中,设有论文数量㊁高被引论文㊁h指数等多项指标,能够从不同方面对高校学科进行分析和评价㊂所调研的15所高校机构知识库中仅有3所高校提供此项服务,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㊁西北工业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内容包括E S I优势学科㊁E S I高被引论文关键词云图㊁E S I高被引论文学院贡献度㊁E S I学科校际比较等,需要内部用户登录后才可使用㊂2.3.5学术交流服务㊂通过学者㊁用户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能够激发出新的研究灵感,具有启迪作用㊂经过笔者调研发现,12所高校机构知识库设置了成果的收藏与分享功能,3所高校设置了成果的评论交流功能,1所高校设置了学习讨论厅功能,大多数平台没有为用户提供可以进行线上交流与讨论的区域,仅能对成果进行网页分享㊂3现状问题分析3.1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水平差异较大从成果收录数量上看,最高为武汉大学收录532258条,最低为西藏大学仅收录20841条,最高相差50余万条㊂从全文量来看,厦门大学收录数量202045条,虽不是排在收录数量前列,但是全部提供全文,用户能够随时免费获取㊂而部分高校机构知识库仅有成果摘要,无法提供全文或是全文链接㊂从成果分类情况看,兰州大学将成果分为24类,南华大学㊁西藏大学的成果仅分为5类,可见无论是收录的成果类型或是成果细分均有较大差距㊂从服务功能来看,兰州大学㊁南方科技大学㊁兰州理工大学㊁厦门大学㊁西北工业大学均提供R S S与A t o m推送功能;兰州大学㊁南方科技大学㊁西北工业大学为用户提供成果的评论与交流功能;西安交通大学㊁西北工业大学以及武汉大学设置了E S I/I n c i t e s分析功能㊂而1/3的高校机构知识库仅设置了基础的服务模块,提供成果的检索与导航服务㊂3.2开放程度低目前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立目的主要是成果管理,这也是其开放程度较低的原因之一㊂笔者从O p e n D O A R㊁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以及网页搜索调研对象的过程中,发现大多高校机构知识库均限制外来人员访问,只为校内成员提供服务㊂甚至部分高校机构知识库链接在该校网页无法被获取,利用难度较大㊂笔者调研的15个对象中,也仅厦门大学对所有成果全文收录并对外免费获取㊂较多的访问与使用限制,全文获取率低,不利于成果的传播与利用,同时也难以提升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影响力㊂3.3服务功能的局限性从服务功能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已归纳整理出20种服务功能,但仅有页面检索㊁机构组织成果统计㊁分类导航以及高级检索这4种功能是所有调研对象所具备的,提供学者主页㊁数据统计分析㊁成果导出㊁最新成果㊁收藏与分享㊁学者推荐以及热点成果这7种功能的高校I R占2/3,而高被引㊁关联搜索㊁动态消息㊁R S S与A t o m㊁评论交流㊁条目推总第520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荐㊁E S I/I n C i t e s㊁知识整合以及学习讨论厅这9种功能仅有一半以下的机构提供㊂可以看出,目前高校机构知识库提供的服务多以成果管理㊁推荐服务㊁检索服务等基础性服务为主,较少涉及学科分析㊁学术交流㊁教育教学等扩展性服务,学术交流与成果传播的效果不理想,也导致了高校机构知识库对自身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的支持程度不高㊂3.4成果类型单一根据调研结果显示,18个成果分类中,期刊论文㊁会议论文㊁学位论文以及专利是每个高校收录的成果类型,其余类型较少,即便设置了,收录的成果占比也较低㊂图像㊁影音以及课件3个种类,只有1所高校进行收录㊂由此可见,成果类型以正式出版的文献为主,多媒体资源㊁灰色文献以及其他未公开出版的知识资源收录较少,而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的价值体现与影响力提升更多需要依靠后者得以实现㊂4高校机构知识库功能改进对策4.1加强资源建设,成果收录多元化成果资源是机构知识库的核心部分,目前高校机构知识库成果收录类型普遍以期刊论文㊁会议论文㊁学位论文以及专利为主,其他成果类型较少,且全文获取率低,这已成为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瓶颈[4]㊂一方面,应该拓宽资源收录渠道,除了机器抓取,应从学校层面出台激励政策或纳入评价体系,鼓励教学和科研人员将自身资源汇总到知识库中;另一方面,要丰富成果类型,注重对多学科㊁多主题资源以及非正式出版的隐性资源的收录,如图像㊁音视频㊁讲义㊁课程等,提升资源的广度与深度㊂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学校应给予政策耐心引导,促使全校教师达成统一共识㊂4.2明确服务对象,扩大开放程度高校机构知识库建立的意义在于获取并保存机构内智力成果㊁促进学术活动的交流与沟通㊁克服传统学术交流模式上的弊端[5],进而扩大高校的影响力㊂明确机构知识库的服务对象,以此确定服务内容与开放程度,是实现建立初衷的基础㊂高校机构知识库服务对象包括机构内用户与社会用户,机构内用户也分为成果管理主体与成果使用客体㊂在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的基础上,应根据资源类型㊁用户类型㊁需求种类等,取消不必要的访问及使用限制,如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尽可能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精品课程及课件等成果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获取使用㊂4.3完善服务体系,明确核心价值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功能建设多在成果存储与展示层面,因而部分用户将本校机构知识库的功能定义为成果数据库,不认为能够从中获取深层次的服务内容,也就较少参与使用㊂完善的服务体系,能够促进学者间㊁团体间㊁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不断进行成果再创造活动,从而提升用户黏性,推动机构知识库的可持续发展㊂①完善基础功能:提升成果全文量,扩展检索途径,放开获取权限;②建立特色服务功能:各高校可以将自身的优势学科㊁特色研究㊁重点实验室等特色模块,融入I R服务功能中;开设学术交流区,使知识 流动 起来,提高信息效益;③开发个性化服务功能:个性化服务是基于深度挖掘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够迅速提升高校I R的使用价值,如个性化推送(R S S/A t o m)功能为用户推送即时信息,参考咨询服务随时为用户提供专题咨询,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经验总结,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构建自身的知识服务体系㊂[参考文献][1] B u d a p e s t O p e n A c c e s s I n i t i a t i v e[E B/O L].(2013-08-11)[2022-04-10].h t t p://w w w.s o r o s.o r g/o p e n a c c e s s/r e a d.s h t m l.[2] C l i f f o r d A.L y n c h.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R e p o s i t o r i e s:E s s e n t i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F o r S c h o l a r s h i p I nT h e D i g i t a l A g e[J].P o r t a l:L i b r a r i e s a n d t h eA c a d e m y,2003,3(2):327-336.[3] C r o w R.T h e C a s e f o r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R e p o s i t o-r i e s:A S P A R C P o s i t i o n P a p e r[J].A R L B i-m o n t h l y R e p o r t,2002,(261).[4]赖辉荣.破解机构知识库建设中资源收集难题之策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3):59-61.[5]范亚芳,渠芳.对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几点思考[J].情报杂志,2007(9):132-134.秦淼㊃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功能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2023年第6期。
国内机构知识库的最新发展探析

知识管理论坛 ISSN 2095-5472 CN11-6036/C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um E-mail: kmf@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SPARC )高级顾问、机构库权威专家R. Crow 认为,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简称IR )是学术机构为捕捉和保存机构的智力成果产出而建立的数字资源仓库[1]。
它有两个战略使命:一是通过激励创新商业出版结构,提供一种改革学术交流的中心系统;二是长期保存机构的研究成果,并借此体现机构的知名度、学术声望和社会价值。
这是有关机构知识库的最早也是较为权威的定义,之后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知识库的定义,但大多是围绕这个定义的中心思想而扩展和延伸出来的更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描述。
基于以上定义以及机构知识库的实践,可以概括出机构知识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机构知识库的基本特征包括:①主体是机【学术探索】国内机构知识库的最新发展探析◎ 曹艳峰1,2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070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北京 100070摘要:[目的/意义]机构知识库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然在观念、政策、技术、宣传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
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机构知识库的正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方法/过程]通过网站调研、电话调研和专家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了解目前我国机构知识库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结论]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宣传,调动科研人员上传成果的积极性,改革科研成果管理和认定制度等,从而推动开放获取成为促进科研成果传播、科研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开放获取机构 知识库 学术交流 知识管理分类号:G250.74 G253引用格式:曹艳峰.国内机构知识库的最新发展探析[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2): 85-90[引用日期]. /paperView?id=13.作者简介:曹艳峰(ORCID :0000-0003-1981-5894),馆员,博士研究生,E-mail :e201211@ 。
国内机构知识库2022_年比较研究

1582024年1月下 第02期 总第422期1.3 评价指标根据以往研究,构建IR 网络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分为按照各指标的权重将评价结果由高到低排序(见表4),显然香港大学机构知识库1网络影响力第一名,其收稿日期:2023-05-08*课题: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网络影响力评价及重庆市发展建议”成果之一(20SKGH033)作者简介:吴浩(1988—),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研管理与卫生管理。
通讯作者:李铭(1990—),男,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机构知识库评价与分析、用户研究与信息分析。
国内机构知识库2022年比较研究*吴 浩1 李 铭2(1.重庆医科大学科研处,重庆 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重庆 400016)摘 要:为提高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水平,减小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机构知识库发展差距,促进内地与港澳台机构知识库(IR)协同发展,本研究基于国际权威的开放存取知识库名录Open DOAR,通过设立可见度、认可度、SEO(目标层),抓取国内IR 网站的网站规模、显示度、外链数、WIF、链接效率、MozRank、Followed Linking Root Domains(准则层)相关数据并构建层次分析(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模型赋予指标权重,得出各IR 网站网络影响力排序。
同时,基于影响力排序对内地、台湾及港澳159 2024年1月下 第02期 总第422期显示度即出现在搜索引擎收录的网页次数达3640000。
此外,网络影响力排名前10的IR网站,有8个网站为香港地区网站且整体排名靠前(台湾大学排名第4名、厦门大学机构库排名第9名),其网站资源、影响力、传播度都十分优秀,表明香港地区的学术库建设成果显著。
台湾大学得益于台湾教育部门委托台湾学术机构典藏(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TAIR)制订执行的《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
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构知识库成为了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对知识库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一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运行机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已经成为了组织内部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对于机构来说,如何高效管理和利用组织内部的知识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机构知识库作为知识管理的一种手段,能够将机构内部的知识进行集中存储和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
因此,研究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对于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是指机构在建设知识库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根据机构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建设模式。
常见的建设模式有以下几种:1. 自上而下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是由机构高层领导发起和推动的。
高层领导提出知识库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成立知识库建设专门小组,负责知识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这种建设模式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整体性,能够有效推动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但是需要高层领导的长期支持和积极参与,否则容易出现建设过程中的阻力和矛盾。
2. 自下而上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是由机构内部员工自发建设的。
机构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和共享,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同时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员工参与建设。
这种建设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组织规划和统一管理,容易出现知识重复和信息孤岛的问题。
3. 混合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机构高层领导提出整体的建设框架和目标,明确责任和权限,同时鼓励员工自发建设和参与。
通过平衡上层和下层的权力和责任,能够达到良好的组织协作和知识共享的效果。
但是需要高层领导的引领和有效的沟通机制,否则容易出现决策不明确和协调困难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 编 号 :10 5 6 (0 1 S — 19— 3 0 0— 4 3 2 1 ) 1 0 1 0
国 内机 构 知 识 库 建 设 比 较 分 析
吴敬 学 , 国和 奉
(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广东广州 50 0 106)
摘要 : 通过对 内地 、 香港、 台湾 5个有代表性 的机构知识库 的软件平 台、 资源建 设、 构建模 式方 面进 行对 比, 分析机 构
机 构库 、 国科 学 院 国 家 科 学 图 书 馆 机 构 知 识 库 中
又称 机构 库 、 构仓储 、 构典藏 库 , 机 机 是收集 、 存放 由
某个或 多 个 学 术 机 构 ( 如 大学 、 究 所 、 书馆 、 例 研 图
(S N L—I 、 国西 部 环 境 与 生 态 科 学 数 据 中心 R) 中
立, 不仅促 进 了 I R构 建 , 同时提 高 台湾 学术 研 究 成
果影 响力 . 2 1 末 已在 R A 注册 5 到 0 0年 OR 9家 机 构
知识库 , 实际数 量还 会更 多 , 而 台湾机构 知识库 建设
在 国际上处 于先进 水平 .
个 , 中中 国大 陆 1 , 港 4个 , 其 2个 香 中国 台湾 5 9个 , 而 日本有 8 7个 , 国则 有 3 6个 . 美 2
1 1 中国内地 I . R建设 概况
内地 建成 的机 构知 识 库 包括 : 京 科技 大 学 机 北
2 港、 台、 内地 机 构 知 识 库 建 设 范 例 对 比
选取 内地 的 中国科学 院 国家科学 图 书馆机构 知
构知识 库 、 迹 文 库 、 奇 中科 院 图 书 馆 情 报 学 开 放 文
(eK p c ) 中 国肺 癌杂 志 、 江 大学 机 构 知 识 库 se S ae 、 浙
博物 馆 等 ) 家 、 专 教授 、 生 创 造 的 、 供 机 构 内外 学 可 用户 共 享 的学 术 文 献 的 数 据 库 j 2 0 l. 0 2年 , am Ry
Co r w首次提 出机 构知 识库 概念 .0 2年 1 20 0月 , 由 美 国麻省 理工 学 院 图书 馆 ( T Lba e) 美 国 惠 MI irr s 和 i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1 年 6月 01
Jn 0 l u .2 1
J OURNAL OF S OUT CHI NORMAL UNI RS Y H NA VE nT
( A U A CE C D TO N T R L S I N E E I I N)
大 学 生创 新 性 实验 优 秀论 文 集 ( 刊) 增
知 识 库 实 施 策 略 的差 异 , 总结 国 内机 构 知 识 库 建 设 过 程 中 尚存 在 的 问题 .
关 键 词 : 构 知 识 库 ; 件 台;构 建 策 略 机 软 中 图分 类 号 : 2 0 G 5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机 构 知 识 库 (ntuinl e oi r s 简 称 I Is t o a rp so e, it t i R)
通 讯 作 者 ,heg 13 cr gf @ 6 .o n n
等 . 中厦 门大学 学术 典 藏 库 与 中 国科 学 院 国家 科 其 学 图书馆 机构 知识 库 是 比较 有 代 表 性 的成 功 案 例 , 其 软件 平 台的开 发经 验 以及 管理 策略 可为其 他机构 提供借 鉴 .
1 2 中国香 港 I . R建设 概况
普公 司实 验室 ( elt—PcadLb ) 作 开发 的 H wet akr as 合
开 源机构 知识库 软件 D p c S ae的正 式 面世与 推广 , 拉
开 了全球 范 围内大规模 建设 机构 知识 库 的序 幕 .
国内对 I R研 究 相 对较 晚 , 20 从 0 4年 引入 以
香 港在 R A 上 注 册 的机 构 知 识 库 主 要 包 括 OR 香港 大学 学术 库 、 港理 工大学 机构 知识 库 、 香 香港 科 技大 学机 构知 识库 等. 外还有 香港 城市 大学 、 港 另 香
来 , 础 理 论 、 用 策 略 及 本 地 化 实 践 等 在基 应 方面也 取得 一 定成 果 , 要 集 中 于理 论 方 面 ,R 的 主 I
实际建设 相对 落后 . 时 , 内大 陆 地 区 与香 港 、 同 国 台
中文 大学 、 香港 教育学 院 等未注 册机 构知识 库. 些 这 机构 知识库 大 多采用英 文原 版 D pc Sae系统 , 软件更
湾地 区也存在 一定 差距 . 文通 过 对 国 内 3个地 区 本
I R建设 对 比研 究 , 总结 存 在 问 题 与 成 功 经 验 , 内 为 地I R的发 展提 供参考 .
1 国 内机 构 知 识 库 建 设概 况
根 据开 放 存 取 知识 库 注 册 ( O R) R A 网站 2 1 01 年 3月 的 数 据 , 球 目前 注 册 的 知 识 库 共 有 1 4 全 79
库、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
收稿 日期 : 0 1— 年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 目
第一作者简介 : 吴敬学 ,0 6级本科生 , 20 现为 2 1 0 0级硕士研究生 ,ru0 1 @13 Cr ex e90 6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