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史
2022年中外戏剧史考试期末复习知识点

中外戏剧史悲剧来源于酒神颂歌,“悲剧”一词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
酒神精神:《悲剧旳诞生》中把酒神代表旳宗教精神概括为酒神精神,喜剧来源于狂欢歌舞,“喜剧”原意是“狂欢之歌”。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悲剧旳主人公多为神和英雄一、古希腊三大悲剧家A、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旳荷马”索福克勒斯“舞台上旳哲学家”欧里庇得斯。
剧作题材都取之于神话,悲剧风格却各有特点:埃斯库罗斯旳风格是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布满信心;索福克勒斯则是悲愤、迷惘、上下求索;欧里庇得斯则是悲哀、憎恨和寻找出路。
1.埃斯库罗斯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形成时期,参与过希波战争。
代表作品《被缚旳普罗米修斯》取材于神话。
•《被缚旳普罗米修斯》英雄悲剧中旳普罗米修斯是爱人类、对抗暴君、敢于斗争旳具有民主精神旳英雄形象,为了人类旳幸福她宁愿忍受一切苦难。
马克思赞誉她是“哲学日历中最崇高旳圣者和殉道者”•马克思说,希腊众神在《普罗米修斯》中“悲剧似旳接受了一次致命伤”。
•(《普罗米修斯》是由《被缚旳普罗米修斯》、《解放了旳普罗米修斯》、《带火旳普罗米修斯》三部悲剧构成旳三联剧,后两部没有流传下来。
)2.索福克勒斯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旳全盛时期,代表作品《俄底浦斯王》取材于神话。
•《俄底浦斯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了人和命运旳抗争。
•《俄底浦斯王》构造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
运用了动机与效果相反旳手法。
亚里士多德觉得《俄底浦斯王》命运悲剧是希腊悲剧旳典范;莱辛夸奖它是最完美旳悲剧。
3.欧里庇得斯与索福克勒斯同样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国家旳全盛时期,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发展旳重要奉献是写实手法和心理刻画,是“问题剧”旳创始者,重要作品《特洛亚妇女》和《美狄亚》。
•《美狄亚》最早为妇女鸣不平,故事取材于神话。
(体现事在人为)家庭悲剧B、古希腊喜剧之父1、阿里斯托芬(作品有《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十一部)代表作《阿卡奈人》取材现实。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外戏剧史课件

2007年10月
迦梨陀娑
第二章 印度梵剧
“迦梨陀娑”,印度梵剧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朝廷“九宝”之一的宫廷诗人。 中古印度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其创作不仅代表了印度梵语文学的最高 成就,而且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被誉为“印度的莎士比亚”。 18世纪起,西方梵语学者逐步介绍和翻译了他的作品。 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荐他为世界文化名人,在全世界举行了他的1500 周年的纪念和研究活动。 “迦梨”为女神名字,“ 陀娑”是仆人的意思。
2007年10月
人物分析
沙恭达罗的“美”与“悲”
美 1、自然美:在自然界中长大, 秀色天成,洁质自生 2、质朴美:简单直率,善良纯真 勇敢大胆 3、青春美:渴望自由和幸福 温柔多情而又羞怯娇弱 4、人性美:忍辱负重而又嫉恶如 仇,敢于抗争
悲 1、社会制度悲剧:中古印度的等级制度, 森严宗法制度 2、王权男权悲剧:国王享乐至上, 玩弄女性、荒淫无道 3、神权命运悲剧:命运抗争也无法逃脱 天神的摆布 4、团圆幻像悲剧:神力之助,子嗣之力, 佛学和谐哲学倾向
印度梵剧发展与佛教关系
印度梵剧与中国戏曲的关联
拓展思考
2007年10月
印度梵剧的历史演变和舞台特征
第二章 印度梵剧
梵剧的形成也是从祭祀仪典发展而来,由颂神歌曲和拟神行为逐渐演变而成戏剧。 “史诗时代”(前6-前4世纪)的两大著名史诗 《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对其内容和形式产生直接影响。
⑷印度的非暴力精神已超越了人类社会,成为惠及整个宇宙的一种自由倾向。
2007年10月
戒日王、薄婆萨提
第二章 印度梵剧
1、剧作家简介 古印度著名帝王。 2、作品 三部英雄史剧:《妙容传》、《璎珞传》、《龙喜记》。 《龙喜记》:较有特色,五幕剧, 剧情介绍 人物分析。
[精品]中外戏剧史复习.docx
![[精品]中外戏剧史复习.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d3534bfdd36a32d7275812c.png)
主?■人文 形
《威尼斯商人》里面的情节线索(艺术特点):
在《威尼斯商人》中,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三条线索: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有关签立契约、照
约割
肉的故事情节为第一条线索;巴萨尼奥和鲍西娅“选匣子”的故事情节为第二条线索
; 杰西卡
同基督徒罗兰佐私奔的爱情故事情节为第三条线索。前两条为主线,后一条为副线
, 三条线索
?基本符合古典主义:韵文诗体,分五幕,三一律。
?结构严谨、矛盾冲突集中尖锐、层次分明。
?开场单刀直入,一举数得,被歌德称为是“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了
" ,暴露过程 有
层次的深入展开
?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带有悲剧色彩 ?语言个性化,人物形象鲜明 ?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民间笑剧、传奇剧、风俗喜剧手法综用 《伪君子》不足之处: ?结尾比较勉强,不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物刻画失衡,人物性格固定单一,鲜明而不够丰满
?质朴,简洁,结构完美
3、 欧里庇得斯
?对神话异议、妇女题材、计谋成分
?《美狄亚》
?华美而自然,以写实和心理描写见长
?歌队 ?形式
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
悲剧作家:塞内加《美狄亚》
《俄狄浦斯王》赏析
主题: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
?人物形象(悲剧英雄)
?结构:锁闭式、明暗线交织
?技巧:发现与突转。
?二,《茶馆》的戏剧结构
? 1,全剧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座标式
? 2,三个时代社会横断面、串珠式场面结构、每幕戏眼、主题的观照和贯串式人物 ?三,《茶馆》的人物塑造
? 单纯化人物语言、人物间偶然碰撞出的火花、人物生活中某几个闪光点
当代作品 :
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的定义三大悲剧诗人1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情节简单感人语言雄伟严肃?庄严雄浑抒情气氛浓重2索夫克勒斯?俄狄浦斯王?质朴简洁结构完美3欧里庇得斯?对神话异议妇女题材计谋成分?美狄亚?华美而自然以写实和心理描写见长?歌队形式罗马
中外戏剧史 ppt课件

中外戏剧史
酒神精神与古希腊悲剧
❖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阿波罗原则讲求 实事求是、理性和秩序,酒神原则与狂热、过度 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希腊悲剧达到两种气质的 平衡。通过这种调和作用,希腊悲剧使得希腊人 和希腊文明格外与众不同。尼采往往用这个典范 来衡量后来文明的不充分成就。人类社会历史似 乎总是受制于两种基本的冲动:一是风风火火走 向世界的物质性渴望,即尼采所说的“日神精神 ”;一是清清爽爽走向内心的精神性追求,即尼 采所说的“酒神精神”。这两种冲动代表着两种 基本的人生哲学观:走向世界,故追求成功:走 向内心,故期望超越。
tragos演化而来,原 意为“山羊之歌” ❖ 起源:一年一度的酒神 狄俄尼索斯的祭祀仪式
❖ 三大悲剧诗人: ❖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
斯和欧里庇得斯
中外戏剧史
(一)发展轨迹
❖ 忒斯庇斯,首次采用第一个演员,第一个在悲剧 中使用面具的人
❖ 埃斯库罗斯的改革标志着悲剧的诞生。悲剧之父 ❖ 索福克勒斯的改革标志着古希腊悲剧的成熟 ❖ 欧里庇得斯,逐渐衰落
中外戏剧史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三场悲剧,取材 于古希腊神话
中外戏剧史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普》塑造了一个为人类的幸福而勇于牺牲、敢 于抗拒邪恶、坚定而高傲的巨神形象,剧中的天 神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艺术写照。
❖ 别林斯基指出:“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窃得而传授 给人间的火,是个什么东西呢?——这是把人们从 动物性直感状态的僵死的梦境中唤醒过来的思想 ,意识”
中外戏剧史
❖ (五)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的时 代
❖ 时间: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中叶 ❖ (六)现代派戏剧的时代 ❖ 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
中外戏剧史第五章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ppt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 创作阶段
莎士比亚医生作品众多,保留下来的有两首 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7个剧本。他前后 创作的不同作品,对于人生的看法以及创作 风格都有所变化。后人据此将他的创作道路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历史剧和喜剧为主,剧品主要 有《亨利六世》、《罗密欧与朱丽叶》、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 的风流娘们》等。 第二个时期以悲剧为主,剧作主要有《哈姆 雷特》、《终成眷属》、《奥赛罗》、《李 尔王》、《麦克白》等。 第三个时期的创作以传奇剧为主,剧作主要 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等。
出身优势的决定人们命运的传统法则被扫荡一空,王侯将相的爵位向着每一 个人开放。
奥赛罗凭着自己的力量、才干、赫赫战功而赢得要职,而苔丝德蒙娜所爱
的,也是奥赛罗智勇兼备、迎难而上的秉性品格,以及他对事业无比执着的 热情。悲剧的制造者伊阿古之所以对奥赛罗怀恨在心,也是基于这样的一种 基础:他和奥赛罗一样,也是行伍出身的实干家,也想凭借战功和关系谋取 高位。奥赛罗没有选择他而选择了别人,悲剧便又仇恨心理酝酿而成。
也开始尝试自己编写剧本。在这一过程中,戏剧逐渐分为 两种类型,一类是所谓的学术喜剧,另一类则是成为宫廷 社会消遣品的田园剧。
这两类剧作尽管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罗马喜剧嬉笑
怒骂的批判精神,但也继承了他么雍容大度的贵族风。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骗局。
即兴喜剧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上
中外戏剧史

中外戏剧史1.写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名字和他们个自的代表作。
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祈援女》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独目巨人》《阿尔刻提斯》《美狄亚》《安德洛玛刻》2.写出《西厢记》和《桃花扇》的内容梗概。
《西厢记》故事梗概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
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
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
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
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
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
”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
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因此致病。
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
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
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
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
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
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
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中外戏剧史 ppt课件

增加第三个 演员,闭锁
式式结构
写实性心理 分析
第三节 古希腊喜剧
❖ 一、概述
❖ 喜剧comedy一词由 希腊文comos演化而 来,该词原意“狂欢游 行之歌”或“化装舞会 ”
❖ 来源:由酒神祭祀低级 表演的临时口占发展而 来
中外戏剧史
❖ 希腊喜剧大半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产生 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代。在内战期 间,战乱频繁,城邦内部贫富对立加剧。当时民 主权利虽然受到限制,但仍多少有一些言论自由 ,因此喜剧加强了批判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时的喜剧称为“旧喜剧”,讽刺的对象是社会 的著名人物,特别是当权人物。
被缚的普 俄狄浦斯
罗米修斯
王
欧里庇得 斯
美狄亚
内容
英雄悲剧 命运悲剧 家庭悲剧
悲剧人物
神
理想人
普通人
表现手法
独白、对
中外戏剧史
行动刻画
重视心理
三大悲剧诗 人
悲剧命运观
命运由神掌 握,不可抗
拒
命运是存在于 人类之外的抽 象概念,可以
反抗
命运在人手 中,自己掌
握
第二个演员, 戏剧贡献 首创“三部
曲”
中外戏剧史
中外戏剧史
三、舞台艺术 ❖ 舞台:露天半圆形剧场
中外戏剧史
❖ 表演特征: ❖ 表演必须夸张 ❖ 不能使用尺寸较小的道具 ❖ 穿着厚底靴、“胖袄”和面具 ❖ 表演形式: ❖ 歌唱、吟诵和舞蹈 ❖ 表演风格: ❖ 悲剧——持重、含蓄、优雅 ❖ 喜剧——夸张、外露、粗俗
中外戏剧史
第二节 古希腊悲剧
❖ 一、概述 ❖ 悲剧(tragedy)由
中外戏剧史
❖ 突转: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 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 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 法;
中外戏剧史复习资料 新

中国戏剧史复习资料1、北宋杂剧最初的兴起地点是都城汴京,商业性演出产所称之为“瓦舍勾栏”。
2、宋杂剧内容的首要特色在于它的政治讽刺性。
3、汉代百戏中最具戏剧性的是角抵戏,典型例证是具备了完整的故事情节的《东海黄公》。
4、唐代歌舞戏十分兴盛,最接近戏剧的剧目是《踏摇娘》,奠定了后世戏曲的主调,其主角歌唱,旁人帮和,男扮女装,旦、丑相对的表演形式,也开了宋代南戏的先河。
5、戏曲是一种把诗、歌、舞的艺术因素结合起来,使之共同为戏剧模拟人生情境的目的服务的舞台表演艺术。
这是一种在东方思维方式支配下孕育成熟的戏剧形态。
中国型的成熟戏剧——戏曲的出现是在两宋时期。
其代表形态是南北宋之交在东南沿海一带形成的南戏。
6、流传至今的宋代南戏戏文有5种,内容分为两类:书生负心戏,即《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张协状元》三种;爱情磨难传奇,即《王焕》、《乐昌分镜》两种。
7、时空自由的美学原则是中国戏曲舞台最本质的审美特征。
8、南戏标志着中国成熟戏曲样式的诞生:宋代南戏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是歌舞的综合舞台形式来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比较复杂的场景,其基本表现形式是由角色装扮成剧中人物,模仿人物的生活情景,运用歌唱和对白的发声手段,利用舞蹈、身段、模拟动作等表演方式,在舞台上建立起一定的人物关系和戏剧情境,制造戏剧冲突,从而展现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人生故事,已经具备了中国戏曲的最一般特征,因此说标志着成熟。
9、上场诗:元杂剧里的任务上场时,大多都要先念几句诗,即所谓上场诗,格式通常为五言、七言四句,内容一般与人物身份、心情、境遇有关。
10、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次正面提出了以“有情”作为婚姻基础的理想。
11、元代南戏的集大成之作是高明的《琵琶记》,高明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高明的《琵琶记》的取得的艺术成就:(1)关目设计上的双线结构,剧情沿着两条线索发展;(2)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3)语言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尤其长于人物的心理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戏剧史复习资料1、公元前750年,古希腊开始出现文化艺术的繁荣,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延续了300年,然后被古罗马承接了过去,继续繁衍了近600年。
2、公元前534年,雅典举办了“城市酒神节”,塞士比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人所知的戏剧演员。
3、最杰出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4、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农》《奠酒人》《报仇神》《阿伽门》、《奠酒人》《报仇神》总名为“俄瑞斯忒亚”《波斯人》是现存的唯一一部以现实为题材的古希腊悲剧。
5、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6、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多芬代表作《和平》《云》《鸟》,米南达代表作《恨世者》7、“中世纪”指的是自公元4世纪到13世纪的一千年时间,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教主曾下过一道禁令,禁止戏剧演出。
8、梵剧在创作上产生了马鸣、跋娑,在理论上产生了婆罗多《舞论》这样具备完整体系的经典著作,出现了迦梨陀娑《沙恭达罗》这样的世界戏剧名著。
9、春秋战国时期,俳优汉代的,百戏,唐朝的歌舞戏,中有一类“参军戏”10、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11、生、旦、净、丑四大行当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西厢记》13、五大名戏王实甫(元)《西厢记》高明(元末明初)《琵琶记》汤显祖(明)《牡丹亭》洪升(清)《长生殿》孔尚任(清)《桃花扇》14、魏良甫改革昆山腔15、明万历朝,戏曲界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
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
后人称之为“汤沈之争”,又名之为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论争16、日本前后出现的能、狂言、歌舞剧、净琉璃都流传都今天17、“三一律”最初是由意大利学者卡斯特尔维特罗提出的,是指在一部戏中,时间、地点和行动都要有整体一致性。
古典主义的特征:古典主义追求的是戏剧的真实性、道德感、严整规则。
在美学风格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舞台的逼真性,要求情节必须符合生活真实。
在内容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拥护王权,崇尚理性,提倡尊卑有别,要求个人利益服从封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严密紧凑,并严格控制着悲喜剧的区别。
18、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高乃依《熙德》拉辛《费德拉》莫里哀《唐璜》《悭吝人》《伪君子》19、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1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反暴君反专制的民主思想2有理论、实践双向发展的特点3一方面继续继承了古典主义戏剧的传统,形式上遵守“三一律”,一方面又突破了韵文的之约,改用散文写作4 塑造了第三等级的正面人物形象,喜剧取得巨大成就。
20、启蒙运动时期戏剧的代表作家伏尔泰《勃罗多斯》狄德罗《私生子》《一家之主》博马舍喜剧“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莱辛《萨拉萨姆逊小姐》歌德《浮士德》席勒《阴谋与爱情》21、拿破仑将《费加罗的婚礼》视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声炮响。
22、浪漫主义以法国最为兴盛。
1、注重个性,尤其注重主观性和自我表现,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2、它承认人是非理性的动物,它把古典主义的和谐理性排除在外的领域容纳进来,强调激情和冲动,追求色彩绚烂、淋漓尽致,把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的两面性进行充分的展露,因而富于情感冲击力。
3、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企业的服装和布景、精湛的音乐技巧,这些都是构成浪漫主义运动的成分。
23、雨果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成为浪漫主义戏剧的宣言。
雨果的戏剧作品《欧那尼》成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决斗而取胜的标志。
24、代表作家雨果《欧那尼》大仲马《亨利三世及其宫廷》歌德《浮士德》席勒《阴谋与爱情》25、舞台上的“第四堵墙”,亦即假设在演员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一堵墙,演员要完全忘记观众的存在。
26、现实主义: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契诃夫《万尼亚舅舅》、《海鸥》、《三姐妹》、《樱桃园》27、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28、歌剧乔治比才《卡门》、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威尔第《茶花女》29、象征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象征暗示,即用象征性的物象暗示主题,暗示各种事物,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等;象征造成剧作双层次的结构形式,即每一部剧作都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叙述故事,深层暗寓意义,这是象征主义戏剧的突出特征。
象征主义戏剧通常情节简单,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情境,人物缺乏性格特征,整体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类似于一个个的寓言。
她的主题和倾向性都很含蓄,既富有启发性,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神秘感。
象征主义戏剧作品常常采用散文诗的寓言形式。
象征主义所尝试的舞台手法,象征、暗示、隐喻对后来的戏剧产生了长久的启迪,并直接施加影响于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戏剧、荒诞派戏剧。
代表作家:梅特林克《青鸟》霍普特曼《沉钟》叶芝《凯瑟琳伯爵小姐》30、表现主义强调作者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意象的表现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的德国和瑞典,全盛于20世纪20年代。
被称为“叫喊的戏剧”。
31、表现主义艺术特征:1、充满激情、充满幻象、崇尚动作、崇尚令人震惊的戏剧效果2、采用独白、梦境、假面具、潜台词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3、对客观事物的经验性把握予以变形、肢解、或者剪辑拼接等艺术处理。
代表作家: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凯泽《从清晨到午夜》奥尼尔《毛猿》32、真正导演的出现是从梅宁根公爵开始的,他主张要求一个人来全面控制一出戏的上演,对整个舞台质量负责。
33、安德烈安托万要求演员摆脱过去的“朗诵腔”,在舞台上自然的对话,用全身进行表演,而不只是依靠声音和手势。
他尤其强调布景和道具的逼真性。
3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成为欧洲现实主义戏剧表演艺术和导演理论的源泉。
35、布莱希特把戏剧分为两种类型,“戏剧式戏剧”和“史诗式戏剧”。
布莱希特理论的核心是他的“间离效果”说。
36、存在主义戏剧,试图用戏剧创作来解释大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试图在消除异化的口号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试图在一定的制约下去发展自己的个性。
“境遇”和“理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和命题。
代表作家:萨特《恭顺的妓女》《禁闭》加缪《误会》37、荒诞派戏剧:二战后用非现实的虚构的世界来代替现实的世界,用布景、道具或者其他象征体来暗示人与现实的矛盾,用夸张使虚构和象征任意扩大,造成一种强烈的戏剧效果。
代表作家:尤耐库斯《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等待戈多》阿达莫夫《弹子球机器》38、音乐剧的滥觞:1728年,伦敦《乞丐的歌剧》两个根据地,一是美国纽约百老汇,一是英国伦敦西区39、《猫》、《歌剧院幽灵》、《悲惨世界》、《西贡小姐》为代表欧洲音乐剧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40、中国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41、曹禺:中国第一个成熟的话剧作家处女作《雷雨》是中国话剧史第一部现实主义经典作品,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
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老舍:受叙事剧影响,抓取典型的人物行为来折射社会面貌,“世相戏剧”→《茶馆》其他作品:《四世同堂》《龙须沟》42、印度梵剧的舞台特征:梵剧的表演具有浓郁的指事性和象征性,演员可以调用身体部位,向观众传递特定的信息,梵剧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要的题材范围,一个是英雄事迹,另一个是世俗生活。
梵剧的开场有祝词,赞颂神明,各幕的演出时间和地点可以自由变换。
梵剧的全部演出过程都由鼓手来掌握节奏,演员的身体表演完全依据鼓点的提示,另外还运用弦乐器来进行音乐伴奏。
43、元杂剧的艺术特征:四折一楔子。
“折”是音乐单元,相当于后来的长或者“幕”。
“楔子”一般放在全剧的开端,相当于序幕,有时也在折和折之间,跟过场相似。
每一折曲子属于同一堵宫调,要求一韵到底。
唱科白相见:剧本由曲词和宾白组成,还有对演员动作、表情以及音响效果的提示为“科”。
演员分为“旦、末、外、净、杂。
而旦、末的分行更细,以正旦、正末主唱,而净仍发挥着插科打诨的角色44、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特色: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
1、莎士比亚剧作展现的是一个真正人的世界,世人的行动需要自己的理由。
2、莎士比亚的剧作还是关于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从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中,都能够感受到这些时代的画面,触摸到这种社会跳动的脉搏。
《哈姆雷特》这个古老的王子复仇故事,莎士比亚在对它的改编和再创造过程中,融进了自己时代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人文主义者的一切进步见解和优秀品格;3、他剧作艺术的完美和精湛是举世瞩目的,他的剧作结构紧凑、精巧,充满了戏剧性。
莎士比亚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4、他还善于给平凡的生活现象涂抹上一层诗意的光彩。
45、易卜生(大题)无论从其作品在当时社会发挥的巨大冲击力量还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其剧作题材广泛性、思想尖锐性、立意现实性,还是它们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技巧和独创性来说,易卜生都是欧洲戏剧自莎士比亚之后无可替代的出类拔萃的人物。
易卜生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挪威中世纪的历史传记和民间故事、歌谣为根据改写而成,其间漂浮着幻想的神韵和浪漫的色彩。
第二个时期奠定了易卜生典型的现实主义戏剧风格,他最重要的作品创作都于这一时期,如《布朗德》、《培尔金特》、《青年同盟》、《玩偶之家》,易卜生第三个时期艺术创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大多数具有某种象征性的韵味。
易卜生对欧洲戏剧的一大贡献是,他彻底打破了古希腊以来悲剧和喜剧的类型区分,创造了既不是悲剧也不是戏剧而介乎其中的“正剧”,他的社会问题剧都是严肃题材的“正剧”。
易卜生另外一个贡献就是将剧场神圣化。
他提出“以台口为界”的口号,使舞台的台口成为艺术与生活的分水岭,在台口以内的一切行动都必须遵照戏剧的规定进行。
易卜生被誉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之后,众多戏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社会问题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