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共3篇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共3篇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共3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11. 简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是一种贯穿于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结构工程等众多领域的重要设计方法。

它兼具结构性能良好以及实用性强的特点,是大型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本文将围绕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展开说明,主要从设计背景、结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重点四个方面来阐述。

2. 设计背景如今,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大城市中,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高层建筑,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容积率大、抗震性强等特点。

它们的建造离不开结构设计,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应运而生。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一般指超过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这种结构设计的优良性能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设计理论和应用已经十分成熟。

3. 结构设计原则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原则和要求:(1)保证结构的水平和垂直间的稳定性。

(2)做好抗震措施,保证结构在地震发生时不会被倒塌。

(3)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力求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设备和管线布置符合要求,且易于维护和管理。

(5)考虑建筑空间利用率,尽量减少内部障碍物。

4. 设计流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如下:(1)制定结构设计任务书。

(2)进行结构设计初步比选。

(3)进行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确定。

(4)编写结构设计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

(5)进行结构施工控制和质量监督。

5. 设计重点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荷载分析与计算:要对结构设计受到的荷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

(2)结构稳定性设计:要重点考虑结构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稳定性,确保结构不出现倾斜和不稳定情况。

(3)承载能力分析与计算:要合理估算结构的承载能力,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施工工艺和材料使用:要根据结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多层框架结构

多层框架结构
13.2 框架结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
2) 迭代法
逐渐逼近法。
A
考虑侧移
B
不考虑侧移
C
不考虑框架侧移时 计算步骤: (1)绘出结构的计算简图,在每个节点绘制两个方框。 (2)计算汇交于每一节点的各杆件的转角分配系数
(3)计算荷载作用下各杆端产生的固端弯矩 ,写在相应的各杆端部,并求出汇交于每一节点的各杆固端弯矩之和 ,写在该节点的内框中。
-0.147
-0.208
-0.185
-0.185
-0.147
-0.206
-0.130
-0.103
-0.103
-0.146
-0.146
… 13.2
… 18.9
… -2.5
… -2.5
… -3.6
… 2.6
… 3.6
3.6 …
… -0.2
… -0.2
… -0.3
现浇楼板对梁抗弯刚度的影响:
近似计算: 设按梁的纯矩形截面计算的截面惯性矩为I0,则:
13.2 框架结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
装配整体式楼盖: 中框架取 I=1.5 I0 边框架取 I=1.2 I0 装配式楼盖: 按实际计算。
I0
I0
现浇楼盖: 中框架取 I=2 I0 边框架取 I=1.5 I0
-0.3 …
Mik=MikF+2Mik’+Mki’=
-89.1+2*13.2-2.5=-65.2kN
-65.2
0+2*18.9+3.6=41.4kN
41.4
-89.9
97.3
-7.5
-0.3
13.9
-55.5
3.6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THANKS
感谢观看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引言 •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分类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与发

01
引言
什么是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定义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 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的建筑结构 形式,通过梁、柱等构件的连接 形成完整的承重体系。
施工方便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现场进行拼装,施工方便, 且构件尺寸较大,减少了湿作业量。
经济性好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材料价格相对较低,且施工周期短,能够 降低工程成本。
缺点
自重大
由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重型 材料,结构的自重较大,对基础要求较
高。
隔音效果不佳
由于混凝土的隔音性能较差,多层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隔音效果不佳,
抗震性能评估
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确保结 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04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
施工流程
基础施工
包括土方开挖、垫层浇筑、基 础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 土浇筑等。
楼板及楼面层施工
包括楼板钢筋绑扎、模板支设、 混凝土浇筑、地面找平及装修 等。
施工准备
包括现场勘查、设计交底、施 工组织设计、材料采购等。
应用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应用 于住宅、办公楼、商场等建筑中, 尤其在地震多发地区,其抗震性能 得到充分肯定。
02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分类
框架结构的组成
01
02
03
04
竖向承重构件
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包括柱、 墙等。

毕业设计---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关键词:机勘大厦;钢筋混凝土;计算
ABSTRACTThis design is for the building number 6ofJikan Edifice.It is the total architectural area is about 4100square meter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building is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结构计算部分包括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设计和基础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首先进行了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振周期,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然后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内力组合在excel表中计算。选取最不利内力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梁的配筋尽量一致,柱的配筋尽量一致。结合本设计结构的实际特点,基础选用柱下筏形基础,楼梯则采用板式楼梯。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design part includes th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one floor concrete plate, frame (namely beam and column), one staircase and foundation. When the direction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 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steel design of beams and columns are adjusted to be the same as soon as possibl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this building, the stripfoundation is used because of its good integrity. The stair case adopts concrete plate stair case.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1)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1)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探讨摘要: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探讨了结构计算及设计、构造措施方面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structural measures som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随着我国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渐先进且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给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造成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而作为一个结构设计者需要在严格遵循各种规范、规定的前提下,大胆灵活的解决一些结构方案上的难点、重点。

1、截面尺寸的选择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除应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以达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节点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

2、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置较深,在0.05m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将基础拉梁按层1输入。

以南京某办公楼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ll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

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探讨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探讨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探讨摘要:加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设计;问题;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引言在现代建筑中,业主的要求比工业建筑的要求更加体现个性化和实用化等。

因此,针对民用建筑较高的质量要求,要正确认识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同时由于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中遇见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需要我们正视问题,并要根据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另外还要分别从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的基础设计和上部设计上注意相关的问题。

1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出现的问题1.1多层框架的计算简图不合理现在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计算简图不合理,举例来说,由于是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独立基础计算是按照中心受压计算的,另外没有考虑有无地下室等。

这种按照中心受压计算是不合理的。

因为:首先民用建筑的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拉梁不能平衡柱脚的弯矩。

根据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框架结构地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也就是要求这样的多层框架结构应该按照整体进行计算,要将基础层加入计算,要将荷载一起输入计算。

而且当设计拉梁层时,要通过比较得出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拉梁顶面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顶面的截面控制而决定的。

因此,如果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计算简图不合理,会影响民用建筑的多层框架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多层框架柱配筋调整不合理由于多层框架柱的配筋率普遍较低,并且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可能不按照电算结果来进行构造配筋。

如果发生地震时,框架柱受到的扭转剪力会很大,又会受到双向的弯矩作用,会严重的伤害到横梁以及内柱,特别是对质量不均的框架伤害更大。

另外,由于配筋调配不合理,在进行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电算过程中,容易忽略掉温度和基础不均匀的沉降等影响。

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论文

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论文

浅析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摘要:伴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

本文从结构设计计算、构造措施、设计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层框架结构;结构设计;设计计算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多层建筑也发展迅速,设计思想也在不断更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

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但是,在框架结构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概念性和实际性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高度重视,以确保结构设计质量[1—8]。

1 正确选取重要的结构计算参数结构设计计算时,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正确选择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软件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

1.1结构的抗震等级工程设计中,各类房屋建筑首先应当确定建筑类别。

对于丙类建筑,其地震作用均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对于乙类建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文献[2]规定: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但是抗震措施(主要体现为抗震等级)在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实际设计中经常发生抗震等级选错的情况,如:位于8度区的某乙类建筑,应按9度由(抗震设计规范)文献[2]确定其抗震等级为一级。

当8度地区的乙类建筑的高度超过文献[2]规定的范围时,还应采取比一级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1.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抗震设规范)文献[2]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分别为0.1g和0.15g两种,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分别为0.2g和0.3g两种。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满足轴压比限制
μN=N/(Acfc)≤[μN] AC——柱的截面面积,Ac=bc.hc; bc、hc——柱的截面高度和宽度; 其中宜bc≥250mm、hc≥400mm; N——竖向静、活(考虑活荷载折减)荷载与地震作用组 合下的轴力; γG——荷载分项系数,可取γG =1.25; α——计入地震时轴力放大系数,6度设防:α=1.0; 7度设防:α=1.05~1.1;8度设防:α=1.1~1.15; S——柱的负荷面积; w——单位面积上的竖向荷载初估值,w=10~14kN/m2; n——柱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 [μN]——柱的轴压比限制值。
(一)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二)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矩形截面柱:hc/bc≤3; 抗震设计时,bc≥300mm;非抗震设计时,bc≥250mm; bc≥(1/15~1/20)h; hc≥400mm。hc≥(1/15~1/20)h(h为层高)。 圆形截面柱:dc≥350mm。
最小构造尺寸
轴压比:柱的平均轴向压应力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的比值(或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即 μN=N/(Acfc)≤[μN]
2、柱网布置应满足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实际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计算时把实际框架结 构看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 沿建筑物长向的称为纵向框架,沿建筑物短向的称为横向框架; 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上的水平力; 楼面竖向荷载则依楼盖结构布置方式而按不同的方式传递。 承重框架指承受楼面竖向荷载的框架。
第一节 结构布置与计算简图
柱网布置
承重框架的布置
结构布置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8-09-18T21:36:10.9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李珍珍
[导读]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要求,针对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使我们对框架结构梁、柱、板以及结构体系中的一些注意点有清晰的认识,使设计的工程既经济又合理。

身份证号码:41122219870520XXXX 河南陕县 472100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要求,针对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使我们对框架结构梁、柱、板以及结构体系中的一些注意点有清晰的认识,使设计的工程既经济又合理。

关键词: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在框架结构设计中,不论工程简单还是复杂,其实终究是由梁、柱、板形成的基本单元组合而成,因此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对梁、柱、板以及结构体系中的一些注意点应该有清晰的认识,使设计的工程既经济又合理。

1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要求
1.1 强柱弱梁节点设计
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形铰,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也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层侧移机构”,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

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

因此,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尽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性。

验算截面承载力时,人为地将柱的设计弯矩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加强柱的配筋构造。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不得过高,以免在罕遇地震中进入屈服阶段不能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转移到框柱上。

注意节点构造,让塑性铰向梁跨内移。

1.2 强剪弱弯设计
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地震作用下常见的破坏形式。

其中弯曲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形式,柱发生弯曲破坏可以拥有较大的非线形变形而强度和刚度降低较少;而剪切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形式,柱发生剪切破坏常常伴随着刚度和强度的较大的退化,破坏突然,对结构整体安全性影响也较大。

故现代抗震设计思想中提倡“强剪弱弯”设计,目的就是尽量使结构在遭受强烈地震作用时出现延性破坏形式,使结构拥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文献[1]中规定在确定柱的剪力设计值时,根据柱端弯矩得出剪力的基础上,对剪力设计值按不同的抗震等级分别进行放大调整。

1.3 强节点强锚固设计与强柱根设计
强节点强锚固设计要求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构件,其设计理念在于节点失效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梁与柱都失效,不利于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要求。

对此,文献[1]中规定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结构应进行节点核心区的抗震验算,文献[1]在附录D中给出了相关验算方法。

强柱根设计要求框架柱柱根部位的抗弯承载力应高于框架柱的其他部位,其设计理念与强节点弱锚固类似,即推迟塑性铰的形成,控制结构倒塌整体失效。

以达到框架结构延性设计的要求。

对此,文献[1]中规定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应将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乘以不同的增大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该规定仅适用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不适用于框架—抗震墙结构与框架—筒体结构。

2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独立基础设计的荷载取值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基础形式多采用的是柱下独立基础。

在基础设计中,合理地选取荷载设计值,是基础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2种情况:①依据文献[1]第4.2.1条指出的“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要求,忽略风荷载的影响;②在设计独立基础时,遇到基础设计须考虑地震作用且基础顶面为结构嵌固端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柱根弯矩未按上文中“强柱根”设计要求相应地考虑柱根弯矩放大对柱下独立基础的影响。

工程设计实践证明,这2种情况的设计结果都会导致基础尺寸偏小、配筋偏少。

如果在涉及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输入风荷载,让轴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共同作用于柱脚,基础本身及其上部结构的安全就更为可靠。

2.2 基础拉梁层计算模型的选定
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对于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的情况下,楼板厚度应取0,并定义弹性节点,用总纲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当房屋平面不规则时,虽然楼板厚度取0,也定义弹性节点但未采用总纲分析,程序分析时却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2.3 加强短柱的构造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顶棚可能要吊顶或其它装修,甲方为了节约开支。

往往要求柱间填充墙不到顶或者是在墙上任意开门窗洞,这样往往会造成短柱。

由于短柱刚度大,吸收地震作用使其受剪,当混凝土抗剪强度不足时,则产生交叉裂缝及脆性错断,从而引起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

所以在设计中应采取如下措施:尽量减弱短柱的楼层约束,如降低相连梁的高度、梁与柱采用铰接等;增加箍筋的配置,在短柱范围内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l00mm,柱的纵向钢筋间距≤150mm;采用良好的箍筋类型,如螺旋箍筋、复合螺旋箍筋、双螺旋箍筋等。

2.4 避免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与单跨框架。

“单跨框架结构”是指整栋建筑全部采用单跨框架的结构,不包括局部为单跨框架的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单跨框架,而“单跨框架”是指框架只有一跨的情况。

抗震设计的多高层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也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尤其当建筑层数较多,高度较大时,更应慎重对待。

但单跨框架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多道防线的结构中可不受限制。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造型与功能的日趋多样化,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在结构设计中总会遇到各类难题,尤其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还必须注意一些看似简单,却容易忽视的问题。

以上主要阐述了多层框架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当然实际工程可能会遇到更多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
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郝永旭,等.改善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若干措施[J].建筑结构,2011,32(10).
[5]杨海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0,(9).
[6]杨永青,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
[7]朱炳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于分析GB50011-2010[J].中国建筑,201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