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主接线及设计、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

3/2接线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
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4、4/3接线:
4/3接线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
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5、变压器母线接线:变压器 是高可靠设备,可以直 接接入母线。即使变压 器故障,只断开一条母 线,另一条母线继续工 作。出现采用双母线双 断路器和3/2接线。该 接线可靠性很高,适合 远距离大容量、对系统 稳定和供电可靠性要求 较高的变电所。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
2-3 发电厂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4、调压方式: 空载调压:调整范围±5%。只能停电调压。大多数场合,不 适合重要场合。 有载调压:调整范围30%。可以带负载改变电压。用于潮流 交换、联络的变压器。 5、冷却方式:油冷、水冷、风冷。具体有: 油循环自然风冷 油循环强迫风冷 强迫油循环风冷 强迫油循环水冷 强迫油循环导向冷却 水内冷 干式变压器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
2-3 发电厂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3、降压变电所: 降压变电所直接面对用户,要留有充分的发展裕量。一般按 照5~10年发展规划考虑。 两台原则。重要的变电所,要考虑两台以上原则。 70%原则。其中一台退出运行时,其它变压器要满足一二类 负荷供电和送出70%以上的容量。 总结:发电厂和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台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 种因素:电压等级、接线方式、传输容量、接入系统方式、 负荷性质等因素有关。一般的,对于较重要负荷,要考虑2台 以上变压器,容量按70%原则确定。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
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对单母线接线的改进方式:单母 线分段和单母线加旁路。 单母线分段:用分段断路器QF1 (或采用隔离开关QS)进行分段。 可减少停电范围,可明显提高供 电可靠性和灵活性。重要用户可 采取双电源进线,满足I、II类供 电负荷。 虽然分段越多,停电影响范围越 小,但使用断路器也越多,增加 投资,运行复杂。一般以2~3段 为宜。
第三篇-电气一次系统及设备--电气主接线和厂用电接线

方面的优点。为了减 少投资,可不专设旁路 断路器,而用母线分段 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 器,常用的接线如图85所示。 供电可靠性高 一般用在35kV~110kV 的变电所母线。
1.2.2 双母线不分段接线(简述和优点)
1. 双母线接线简述 图8-7所示为双母线接线,它有两组母线,一组为工作母
线,一组为备用母线。每一电源和每一出线都经一台断路器 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与两组母线相连,任一组母线都可以作 为工作母线或备用母线。两组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 (简称母联断路器)连接。 2. 双母线接线优点
运行方式灵活,便于扩建;检修母线时,电源和出线都 可以继续工作 ;检修任一回路母线隔离开关时,只需断开该 回路;工作母线故障时,所有回路能迅速恢复工作;检修任 一线路断路器时,可用母联断路器代替其工作。
1.1.3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正确与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 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调度的灵活性,以及对电气设备的 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及控制方式的拟定等都有 重大的影响。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 2) 具有一定的运行灵活性; 3) 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4) 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5) 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 桥形接线(双断路器桥形接线)
桥式接线属于无母线的接线形式,简单清晰,设备少, 造价低,也易于发展过渡为单母线分段或双母线接线。但因 内桥接线中变压器的投入与切除要影响到线路的正常运行, 外桥接线中线路的投入与切除要影响到变压器的运行,而且 更改运行方式时需利用隔离开关作为操作电器,故桥式接线 的工作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1.1.1 电气主系统与电气主接线图
电气主接线及设计专题PPT课件

WL2 WP
QS3
QS4
QFd
QS1
QS2
WII
QS5
S1
S2
24
正常运行: QS1、QFd、QS2合, QS3、QS4、QS5断, QFd作为分段断路器
旁路接到I段: QS3→QFd→QS2 旁路接到II段: QS4→QFd→QS1
检修QF1: 合QS5→断开QFd→ 断开QS2→合QS4→合 QFd→合QS15→断开 QF1、QS12、QS11
四.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
优点:
31
(1)任一母线故障或检修均不致
停电
(2)任一断路器检修,不引起停
W2
电
QF1
(3)当同一串中有一条进线、一
条出线时,当两组母线同时
QF2
故障的极端情况下,可以通
过联络断路器继续输送功率
QF3
(4)隔离开关不作操作电气,仅 W1 在检修时起隔离电压的作用
(5)除联络断路器内部故障外,
QF2 W1
无汇流母线的电气主接线 六. 单元接线
~G
~G
~G
(a)
(b)
(c)
(a)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 (b)发电机-三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
(c)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
扩大单元接线
适用范围:
发电机单机容 量偏小(仅为 系统容量的1% -2%)或更小, 而电厂的升高 电压等级又较 高,可采用扩 大单元接线。
缺点: 单元中任一元件故障或检修都会影响整个单元的工作
适用范围: 200MW及以上大机组一般采用与双绕组变压器组成单
元接线,当电厂具有两种升高电压等级时,则装设联络 变压器。
七. 桥形接线
第四章-电气主接线PPT课件

8/11/2024
52
多数情况下,分段数与电源数相同。
8/11/2024
53
二、双母线接线及双母线分段接线
有两组工作母线的接线称为双母线接线,每个 回路都经过一台断路器和两台母线隔离开关分别 与两组母线连接,其中一台隔离开关闭合,另一 台隔离开关断开;两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联络断路 器(简称母联断路器)连接。
8/11/2024
7
三、经济性
欲使主接线可靠灵活,必然要选用高质量的设备和现代化的自动装置, 从而导致投资费用的增加。因此,主接线的设计应在满足可靠性和灵活 性的前提下作到经济合理。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投资省 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省开关电器数量,降低投资;
要适应采用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以便选用价廉的电器或轻型电器;二 次控制与保护方式不应过于复杂,以利于运行和节约二次设备及电缆的 投资。
8/11/2024
11
8/11/2024
12
8/11/2024
13
8/11/2024
14
什么是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
8/11/2024
15
第二节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大类:
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 无汇流线线的接线形式
8/11/2024
16
8/11/2024
9
主要电气设备文字与图形符号表
8/11/2024
10
设备基本知识 1、断路器:现场将其称为“开关”,具有灭弧作
用,正常运行时可接入或断开电路,故障情况下, 受继电器的作用,能将电路自动切断。
2、隔离开关:可辅助切换操作,或用以与带
电部分可靠地隔离。
浅述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

浅述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摘要: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的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电路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刀闸、线路等,它们的连接方式对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及经济合理性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电气主接线一、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及其连接线所组成的,用以汇总和分配电能的电路。
它包括向系统和用户供电的主接线和供给发电厂、变电站本身用电的厂(所)用电接线。
主接线的连接方式,对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性以及经济合理性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圊此,曲:拟定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时,有以下具体要求。
1.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要根据筮电厂和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近期和远景发展规模、出线回路数多少和负荷重要性以及大系统的稳定性等因素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大型区域主力电厂和一些超高压枢纽变电站。
其容量都很大,在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萼的地位,无论什么原因造成发电厂停机或变电站失压,都将给国民经济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所以在主接线设计时,要根据系统及用户的要求,保证与之相适应的供电可靠性。
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很多,如将母线分段,设置备用母线、备用变压器或备用线路等。
适当地增加断路器数目也可提高可靠性。
提高可靠性的还有另一些措施,如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变电站按周波下降自动减负荷装量和水轮机组按周波下降自动启动装置等。
2.良好的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是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而电气接线图的制定,对两个指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有螳接线可能按某种方式运行时,不能保证电能质量;又有一些接线可能在某一元件故障时,迫使一个或几个其他元件一同退出运行,或使回路阻抗增大,或使电厂一部分容量被封锁,从而使其电力系统频率或某一部分的电压下降,甚至发生不稳定的现象。
简述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简述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电气主接线是电气工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用于将电气设备和电源之间连接起来,使电流能够正常流动。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相接线、三相三线接线和三相四线接线。
首先是单相接线。
单相接线是指将单相负载与电源相连接的接线方式。
在单相接线中,通常使用两根导线进行连接,一根为火线(L 线),另一根为零线(N线)。
火线连接电源的相线,零线连接电源的中性线。
单相接线通常用于家庭用电和小型商业用电。
其次是三相三线接线。
三相三线接线是指将三相负载与电源相连接的接线方式。
在三相三线接线中,通常使用三根导线进行连接,分别为A相、B相和C相。
这三根相线之间相互平衡,电流大小和相位差相等。
三相三线接线通常用于大型工业用电,如工厂、矿山等。
最后是三相四线接线。
三相四线接线是指将三相负载与电源相连接,并加上一个零线的接线方式。
在三相四线接线中,通常使用四根导线进行连接,分别为A相、B相、C相和零线。
三相四线接线在三相三线接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零线,用于连接非线性负载的中性点,以实现对非线性负载的正常供电。
三相四线接线通常用于商业高层建筑、大型购物中心等场所。
总结一下,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相接线、三相三线接线和三相四线接线。
单相接线适用于家庭和小型商业用电,使用两根导线连接。
三相三线接线适用于大型工业用电,使用三根导线连接。
三相四线接线在三相三线接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零线,适用于商业高层建筑等场所,使用四根导线连接。
这些接线形式在电气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电流正常流动,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标签:主接线;要求;原则1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1 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停电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巨大的损失,往往比少发电能的损失大几十倍,导致产品报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
因此,主接线的接线形式必须保证供电可靠。
因事故被迫中断供电的机会越小,影响范围越小,停电时间越短,主接线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研究主接线可靠性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考虑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应与系统要求相适应。
(2)变电所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
现代化的变电所都接入电力系统运行。
其接入方式的选择与容量大小、电压等级、负荷性质以及地理位置和输送电能距离等因素有关。
(3)变电所的运行方式及负荷性质。
电能生产的特点是发电、变电、输电、用电同一时刻完成。
而负荷类、类、的性质按其重要性又有类之分。
当变电所设备利用率较高,年利用小时数在以上,主要供应类、类负荷用电时,必须采用供电较为可靠的接線形式。
(4)设备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主接线的可靠性。
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相互连接而组成的,电气设备本身的质量及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主接线的可靠性。
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故障率及其对供电的影响。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容量机组及新型设备投运、自动装置和先进技术的使用,都有利于提高主接线的可靠性,但不等于设备及其自动化元件使用得越多、越新、接线越复杂就越可靠。
相反,不必要的接线设备,使接线复杂、运行不便,将会导致主接线可靠性降低。
因此,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是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在运行中可靠性的综合。
1.2 灵活性电气主接线应能适应各种运行状态,并能灵活地进行运行方式的转换。
不仅正常运行时能安全可靠地供电,而且在系统故障或电气设备检修及故障时,也能适应调度的要求,并能灵活、简便、迅速地倒换运行方式,使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
电气接线标准

6、一台半断路器接线 (1)接线特点分析
3个断路器构成1串,接在 两母线间,引出2条出线 可靠性:高 灵活性:高 操作:避免用隔离开关进行大量倒闸 操作调度和扩建 经济性:大 一次投资:每串增加联络断路器。 (2)进出线布置原则 电源和负荷配对成串 只有两串时,交叉布置 (3)适用范围:330~500KV配电装置
16
两线连接不能铰接,用胶带包裹,应该使用接线帽或者对接接头。 17
电气元件无特殊要求,均应垂直固定安装 18
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使用扎带扎好,并且剪去多余的扎带.导线绝缘良好, 无损伤柜门上的线束通常是使用缠绕管保护。
19
控制线路的接线线端处理必须使用专用铜接头和与其匹配的标准压接工具。剥 除绝缘层时,不得损坏线芯,线芯和绝缘层端面应整齐并尽可能垂直于线芯轴心 线。线芯上不得有油污、残渣等。剥除导线绝缘应采用专用剥线工具,不得损伤 未剥除的绝缘,切口应平整。导线与电器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 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
4
(3)接线特点分析 可靠性:差 断路器故障或检修 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 灵活性: 操作:方便 调度:不方便。电源只能并列运行 扩建:方便 经济性:好 、一次投资:设备少
(4)适用范围 出线回路少,没有重要负荷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中。
5
2、单母线分段接线 (1)接线特点分析(与单母线比较)
13
三、电气接线实际应用
1、电线的选用
❖ 选用导线首先要保证导线的截面能够承载正常的工作电流,同时要考虑到由 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要留足余量。
❖ AC 380V 黑色
❖ AC 220V 红色
❖ DC 24V
普蓝色
❖ DC 1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