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新思考

合集下载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与感悟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与感悟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与感悟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它在文化、思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声。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回顾历史,深入思考,在这个时代中,我们需要从中吸取哪些启示和经验?首先,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朝和反对封建专权为目标,打破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统治方式,同时也动员了广大群众,推动了政治思想的创新和提升。

这次革命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铺平了道路,奠定了中国现代国家制度的基础,建立了共和国。

其次,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革命,它的精神和意义至今仍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激情。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它传达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价值观,激励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勇气,也唤醒了人们的自强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现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仍需要传承辛亥革命的精神,不断发掘革命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承载著中国人民的心血和热血。

辛亥革命团结了各界力量,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体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威力。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越来越强烈,为了实现自由、平等、民主、富强,他们不断奋斗和挑战,最终取得了取得了胜利。

最后,辛亥革命是一段尊重历史、珍爱和平、追求未来的历史启示。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意义,强调了中国人民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尊重的完整人生价值。

这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是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的,我们必须珍惜历史,尊重和平,重视互相理解和合作,以实现民族和谐发展的目标。

总体来看,在辛亥革命110年的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中国在近代历史进程中面临的挑战磨难,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中第一次接近真正的独立和民主自由。

这对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亦或是未来走向的方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实现个人自由、尊重和平、和人文精神的相互交融,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事件。

它发生于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的覆灭,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

然而,辛亥革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历史意义1. 推翻封建: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

这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2. 开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倡导的共和政体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思潮,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革命后成立的中华民国也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3. 觉醒国民意识:辛亥革命的影响超出了政治层面,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国民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这种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国侵略与压迫。

4. 推动社会变革: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提供了契机。

它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教育事业的兴起以及社会制度的改革,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1. 政权不稳定: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权并未实现稳定,历经了多次动荡和篡位。

这种不稳定导致了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等问题,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2. 民主实践困难: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复杂性,中国的民主实践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3. 国家统一难题:辛亥革命后中国分裂成了多个政权,民国政府常常无法有效控制国家各地。

这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带来了困扰。

4. 社会问题和贫困:尽管辛亥革命为社会变革打下了基础,但和贫困状况仍然存在。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等待着更加全面的改革。

结论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更进一步的政治改革、社会改善和经济发展,我们始终可以朝着全面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一百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辛亥革命改写了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不断向现代转变,遭遇了许多困难与挫折,开启了一条中国崛起之路,这些,我想,都与一百年前的这场革命分割不开。

辛亥革命是一场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的统治。

但是对这场革命,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思考。

实现国家的现代性转变,是不是必须要推翻原有的王室,英国王室的存在对于英国整个国民信仰的维系不也起着巨大的作用么?为什么先前孙中山先生发动的数次起义都宣告失败,而只有武昌起义获得了成功,这其中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历史的必然呢?
历史不能倒退。

辛亥革命一百年之际,两岸的学者、民众都在进行深刻的反思。

当初的革命是不是太过急躁,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就贸然动手。

皇室是不是应该保留下来。

这一场革命是否太过匆忙,才招致了辛亥之后中国大地的军阀割据。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当代中国仍处于一个向现代转轨的过程中。

从辛亥革命之中吸取教训,思考中国未来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理性地作出我们的选择,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辛亥革命,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留待我们在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作出更加细致深入的思考。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历史意义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历史意义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在许多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辛亥革命的影响与历史意义。

一、政治影响1. 推翻了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化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

2. 倡导民主与科学:辛亥革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倡导民主与科学,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了民主与科学的重要性,激发了对现代化政治制度的向往。

3. 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起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细小的武装反抗逐渐发展为全国覆盖的革命运动,为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影响1. 鼓舞了爱国情操:辛亥革命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抵抗外侮,唤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人们重新认识到自身的民族身份和自主权力,展现出团结一心的决心。

2. 增强了社会活力: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新的政治团体、学术机构、报纸杂志等,社会活力得到了大幅增强。

同时,由于革命的影响,封建等不合时宜的社会制度被逐渐推翻,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变革。

三、经济影响1. 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为中国开启了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序幕。

开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后来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2. 维护了国内经济秩序:辛亥革命后,国内的政治情况相对稳定,政府维持了一定程度的经济秩序,为社会各界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四、文化影响1. 激发了民族文化自信: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争得独立和自由,激发了民族文化自信。

让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推动了现代化的文化建设。

2. 推动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辛亥革命后,社会对现代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此背景下,不少新的学校和大学得以兴办,现代教育体系开始发展,培养了更多知识分子,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

追寻历史的足迹——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追寻历史的足迹——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的局面很快为军阀混战所代替。从这个意义上说 , 辛亥革命 解放“ 贱民”男子剪辫 , ; 女子放足 ; 止种植和吸食鸦 片; 禁 提
又是失 败 的 。
倡科学 、 反对迷信 ; 等等。这些措施 , 使社会一时出现 了生机 勃勃的景象 , 对改变社会风气产生了长远影响。
辛亥革命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 了重要条件。 辛亥时期 的
在 孙 主权 , 属于国民全体” 的内容 。 这两条虽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 之统 一 。” 另外 的文件 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山先 生还 强调 只有实 现 国 内
才能“ 和衷共济 , 丕兴实业 , 促进教育 , 推广东 没有立即实现 , 但至少在法律上 、 观念上得 到了认可, 成为绝 各民族的平等 , 维持世界之和平 。” 这些认识 和举措 , 是以往历代 大多数人 的共识 ,其对后来政治产生的影 响是十分巨大 、 十 球之商务, 在 分深远的。辛亥革命 以后 , 任何形式的专制独裁统治都无例 封建政权所从未有过 的,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重大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始终把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追求 的目标 。 认清辛亥革命失败 的一面, 可以使人们进一步 了解 中国 革命 志士们 , 只要推 翻了封建专制 主义 的统治 , 中国一 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就像孙 中山先生晚年所说 :革命 尚 “ 他们一方面深信 , 未成功 , 同志仍须努力。” 后继者只有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 定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 “ 异常之速度 ”在短期内“ , 迎头赶 上” 甚至超过西方 国家 ; 一方 面通 过发展经济 , 努力改善 民 训的基础上 , 探索新 的道路 , 进行艰苦斗争 , 才能实现民族独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 为了振兴实业 , 立和人 民解放 、 国家富强和人 民富裕的历史任务。不过 , 如果 生 ,为人民谋福祉” 法 把辛亥革命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去考察 , 我 成立实业 部,先后颁布一系列有利 于工商业发展 的政策 、 使 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它的伟大历史意义 , 具体分析它怎样 令 , 当时的经济发展 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 的高潮 。民国初 年, 现代工业无论在数量 、 规模 、 范围还是影响上都大大超过 为 中 国的进 步打 开 了闸 门。 教育事业 、 新闻出版事业 、 医疗事业等也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封建君主专制制 晚清几十年 的总和 , 这就为 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 了重要 度被推 翻 , 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赶跑 了一个皇帝 , 更在于在两 都有 了明显的进步 。 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对传统思想作了根本性的颠覆。 一是 条件 。 过去被认为至高无 上、 神圣不可侵犯 的专制独裁政治 , 被宣 辛亥革命为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作 出了积极贡献。在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思考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思考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思考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终结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辛亥革命的历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首先,辛亥革命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

在辛亥革命前夕,中国正值晚清时期,社会经济矛盾日益加剧,民众普遍贫困,而权贵阶层却日益暴富。

这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辛亥革命的历史思考告诉我们,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会催生社会动荡,只有改革开放和促进社会公平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其次,辛亥革命显示了中国人民解放的强烈欲望。

当年,中国民众面对满清政府的腐败和内外压力的双重打击,他们积极响应孙中山的口号,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辛亥革命的历史思考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主力军,只有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才能凝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再次,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现代国家的探索与建设。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困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辛亥革命的历史思考告诉我们,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改革措施的有力实施。

最后,辛亥革命提醒我们历史的教训与启示。

战火硝烟过去百年,我们应该审视历史的进程,总结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的历史思考告诉我们,国家的强盛不能依靠革命和战争的方式,而是应该通过和平的改革和稳定的发展来实现。

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积极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

总结而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思考。

从揭示社会矛盾、显示民众解放欲望、引发现代国家探索与建设,再到提供历史的教训与启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容小觑。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而言,我们应该汲取辛亥革命的教训,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公平,以和平的方式推动国家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

关于辛亥革命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辛亥革命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辛亥革命心得体会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它不仅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也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切体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和教益。

一、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的重要性辛亥革命的爆发,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不无关系。

在清朝末期,中国的国力日渐衰落,列强的压迫和剥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鲁迅先生说:“在那从来没有民主制度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了革命。

”这句话表明,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一直存在,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来发泄。

因此,在辛亥革命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让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控制,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

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历史上世界上任何一处都无有轨电车、汽车、电影和剧院,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这些都已经发展起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正式启动。

辛亥革命在带来政治上的改变的同时,带来了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大量变革。

三、民众智慧的重要性辛亥革命凝聚了广大民众的力量,这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辛亥革命的领袖和中坚力量都来自于民间,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们却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主意识和牺牲精神,他们的智慧加上自己的实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民智慧。

因此,辛亥革命表明,民族复兴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和力量,必须以民众为中心,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四、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必要性辛亥革命中,中国的英雄们对西方现代文化也有了深刻的了解,以及对于现代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接受,这对于后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现代文明的追求,大量国内外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

这充分说明,中国必须积极地与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进行交流合作,才能推动现代化进程。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思考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思考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思考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

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后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失败。

但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社会、革命、民族甚至世界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其一,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

其二,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其三,颁布了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成果和标志。

其四,为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此并不认同,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认为辛亥革命仍然是旧式的革命,它导致的政治变动并无实质性意义,或者说是换汤不换药。

它没有也不可能跳出王朝更替的传统,更不可能建立起来新型的民主政治和崭新的政治秩序。

其二,认为辛亥革命是过激主义的结果,它造成了军阀割据和社会动荡,更严重的是,它导致了启蒙的夭折和历史进程的中断,在政治上反而搞糟了;其三,认为革命的政治作用不在于推翻权威,而在于填补权威的真空。

辛亥革命破除旧权威是胜利的、成功的,但建立的新权威未获成功,造成政治稳定性的丧失。

因此,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并未终结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衰败过程,中国的现代化一再被延误就是必然的现象了。

辛亥革命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为社会注入了崭新的思想意识。

其一,自由平等意识;其二,民主共和意识;其三,法治意识;其四,独立、自尊、自爱、自信的个性意识。

虽然革命派的宣传与思想动员并不深入,难以取得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之功效,但是它戳穿了君权神授的外衣,催生了初步的国民意识,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

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百年前的今天,武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清王朝统治下的沉重夜幕,宣布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以武昌起义为标志性事件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中国乃至亚洲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然而,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仅限于肯定它在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与传布民主共和观念方面的作用。

从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来看,这种评价无疑是正确的。

但应该说也是不够全面的。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更有一些人打着“告别革命”的旗号,贬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台湾地区有的学者也提出要对所谓国民党塑造的辛亥
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新思考
■汤水清
主义列强的入侵,使我们在图强救亡的过程中,把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上来。

因此,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思想任务。

孙中山先生百年前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口号跨越时空,今天依然鼓舞着亿万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们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这一抱负、这一理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描画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这就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们现在要牢固树立使命感和紧迫感。

中国经济总量2010年已经进入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们的人均GDP 水平,在全世界还排在第98位以后,距
离振兴中华、距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要自觉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

我更想说紧迫感的问题。

俄罗斯、日本、印度是中国北、东、南三个方向的邻国。

最近俄罗斯学者预测未来十年,俄罗斯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是6% 8%,我由此联想到中国南部的印度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是8% 10%。

金砖五国中,中、俄、印三个国家边境互邻。

中国如果没有振兴中华的紧迫感,在这场国际竞争中,我们就会落后。

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会被开除球籍,这是辛亥革命百年来给我们带来的最基本的历史结论。

所以在振兴中华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强烈的、不容丝毫懈怠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作者简介:汪玉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

)
【责任编辑:俞
晖】
振兴中华:使命感与紧迫感
江西社会科学2011.10
革命“神话”进行消解。

而在此之前的50年代到70年代,西方一些著名学者,如费正清、裴斐等就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是政体的变革,基本上是一场失败。

今天,我们站在辛亥革命百年之后,或许可以用一种更理性、更客观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辛亥革命,以更宽广的视野、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来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看,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的革命。

这是因为,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辛亥革命是由现代政党领导的、有明确政治纲领的革命,同时它还提出了新的、完全不同于以往农民起义的革命目标。

这个政党就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这个政治纲领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同盟会纲领。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它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

新的革命目标就是反帝反封建,也就是三民主义所表达出来的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

现代政党、政纲和新的革命目标,是以往革命所没有的,却是后继者共同的特征。

第二,从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看,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开端。

所谓转折点,就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志,中国的政治发展在政治形态上,由皇权政治转向政党政治;在政治制度上由封建帝制转向民主共和;在革命的政治目标上,从改朝换代转向建立、建设民族民主国家。

这种政治诉求和历史实践的差异,正是前现代政治与现代政治的根本区别。

第三,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小农社会,这个社会的特征是:以农业和乡村生活为主,社会发展缓慢;社会结构相对简单;行为受习俗而非法律所支配;人们对社会的参与程度不高;男子始终处于社会的统治地位,等等。

现代社会的特征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都市化、日常生活的世俗化、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交往方式的多样化,等等。

以这样一些特征来标识,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辛亥革命后,各种社会运动蓬勃兴起,社会进步明显加快。

第四,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或者说工业化也是始于辛亥革命。

有学者指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实际上始于辛亥革命。

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就是在农商会注册的新工厂数。

1911年,注册申请成立的工厂是11家,1912年就猛增到了49家,1919年为91家。

黄金时代的注册数不及1912年的一倍,而革命后的第一年的注册数却是前一年的四倍。

一些大的民族资本集团,比如荣氏集团、张謇的大生集团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成立、发展起来的。

第五,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过程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容抹杀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讲究纲常,而君臣关系又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包括旧礼教和旧道德在内的正统文化的总源。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帝制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了巨大冲击,并为新文化运动、为文学革命的兴起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

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就没有五四运动。

总之,以革命性质、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社会历史变革为参照,对辛亥革命重新给予历史定位,就会发现辛亥革命完全可以称得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是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水岭。

正如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所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作者简介:汤水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史学博士。

)
【责任编辑:俞晖】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