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概况

黑龙江经济概况
黑龙江经济概况

黑龙江经济概况

*土地资源*

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全省耕地面积960.1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最多,103个大型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06.8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国国营农场的4.3%。

*矿产资源*

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全省矿产储量丰厚,可开发利用的物产众多。在已查明的131种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的75种,居全国首位的有石油、石墨、矽线石、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水泥用大理岩10种;位居全国第二位的有铼、硒、玻璃用脉石英、陶粒用黏土等4种;位居全国第三位的有金、泥炭、熔炼水晶、沸石、饰面用辉长岩和珍珠岩等6种,全省64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为14,286.1亿元。

*水利资源*

黑龙江省境内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4大水系,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918条。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等。密集的江河,为通航、发电、灌溉、养鱼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620亿立方米,居东北之首。众多的江河湖沼和水库塘堤,栖息着上百种观赏与食用鱼类,有兴凯湖的大白鱼、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以及内河中的“三花”、“五罗”等。

*旅游资源*

冰雪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天左右),雪质好,适于滑雪、冰灯和冰雪等旅游项目。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其原始、神奇、粗犷、博大而闻名于世。

避暑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夏季凉爽,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区是避暑的好去处。有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世界三大冷泉之一——五大连池,中俄界湖——兴凯湖。全省有67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7处,省级30处。

边境旅游资源: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有25个开放口岸,其中17个已经成为旅游口岸,绥芬河、黑河、东宁、抚远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

其他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6处。自然保护区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此外,黑龙江省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

*工业基本情况*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黑龙江省发展成为以煤炭、石油、木材为重点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全省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有250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589户。2001年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8倍,年均增长9.5%,累计向国家提供石油16.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50.1%,向国家提供木材6.3亿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40.3%;提供原煤20.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3%,此外,还向国家提供占全国产量1/2以上的铁路货车和1/3以上的大重型机械和电站成套设备。

*农业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

件。全省耕地面积960.1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最多,103个大型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06.8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国国营农场的4.3%。黑龙江省是推行农业机械化较早、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的省份,至2001年底,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48.3万千瓦,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1.8千瓦。粮食总产量2651.7万吨,其中豆类产量537.5万吨。

*交通情况*

2001年铁路营业里程5013.2公里,占全国的8.5%,居全国之首。铁路主干线贯通全省四面八方,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是连接欧亚两洲的“大陆桥”,可开展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业务。目前全省98%以上的乡镇和95.3%的村屯通了汽车。民用航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73条,改扩建5个民航机场,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通讯情况*

邮电方面,2001年底,全省每百人拥有电话机14部,电话普及率达28.0%,移动电话489.4万户,计算机网络用户30.2万户,目前所有乡镇和村屯都通了电话。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省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4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6亿元,增长12.8%。财政支出513.5亿元,增长13.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8.3亿元,增长12.3%。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42.1亿元,比年初增加410.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955.7亿元,增加6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78.4亿元,增加29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429.3亿元,增加83.2亿元;中长期贷款830.1亿元,增加106.7亿元。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90.5亿元。

证券业在规范中发展。年末共有34家上市公司、35只股票,其中在境外上市3家。累计筹资148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壮大。全年保费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1亿元,增长8.5%;寿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56.4%。支付各类赔款1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8亿元,增长10.9%;寿险赔付金额4.4亿元,增长1.2倍。

*国内贸易*

2001年,商品购进总额434.5亿元,商品销售总额1559.2亿元,商品库存总额13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6.2万元,其中市级消费品零售总额725.8亿元,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150.5亿元,县级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亿元,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亿元,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99.1亿元,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456.5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778.4亿元,餐饮业零售总额86.9亿元,制造业零售总额41.6亿元,其它行业零售总额109.3亿元。城乡集市2650个,其中城市有1259个,乡村有1391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610.8亿元,其中城市贸易成交额496.3亿元,乡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14.5亿元。

*国际贸易*

2001年进出口总值3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进口17.7亿美元,增长15.4%,出口16.1亿美元,增长11.1%。利用外资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4年以来,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我省投资,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6714项,协议利用外资金额8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7亿美元。

工业基本情况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黑龙江省发展成为以煤炭、石油、木材为重点的国家重要工业基

地。全省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有250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589户。2001年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8倍,年均增长9.5%,累计向国家提供石油16.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50.1%,向国家提供木材6.3亿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40.3%;提供原煤20.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3%,此外,还向国家提供占全国产量1/2以上的铁路货车和1/3以上的大重型机械和电站成套设备。

农业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全省耕地面积960.1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最多,103个大型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06.8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国国营农场的4.3%。黑龙江省是推行农业机械化较早、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的省份,至2001年底,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48.3万千瓦,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1.8千瓦。粮食总产量2651.7万吨,其中豆类产量537.5万吨。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省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4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6亿元,增长12.8%。财政支出513.5亿元,增长13.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8.3亿元,增长12.3%。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42.1亿元,比年初增加410.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955.7亿元,增加6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78.4亿元,增加29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429.3亿元,增加83.2亿元;中长期贷款830.1亿元,增加106.7亿元。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90.5亿元。

证券业在规范中发展。年末共有34家上市公司、35只股票,其中在境外上市3家。累计筹资148亿元。

黑龙江地理位置和自然概况

黑龙江地理位置和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东部与俄罗斯为界,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地貌: 黑龙江省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海拔高度为50—200米。 黑龙江是中国位置最北、最东,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黑龙江省西起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南北跨10个纬度,2个热量带;东西跨14个经度,3个湿润区。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5°C之间。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春秋干燥凉爽,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3045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土地: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根据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面积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建设用地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未利用地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农用地中:耕地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园地6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林地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牧草地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其他农用地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合亩/人)。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交通运输用地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水利设施用地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万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其他土地万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 气候: 黑龙江省属中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冬季漫长。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4℃之间,从东南向西北平均每高一个纬度,年平均气温约低1℃,嫩江至伊春一线为0℃等值线。全省≥10℃的积温在2000℃~3000℃。全省无霜期在100-160天,大部分地区的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结束。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400-650毫米。中部山区最多,东部次之,西部和北部最少。5-9月生长季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量的80%-90%。全省湿润系数在-之间,西南部地区低于,属半干旱地区。 全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00—5028兆焦耳/平方米。其中,5-9月的太阳辐射总量占全年的54%

黑龙江少数民族概况

黑龙江少数民族概况 中广网2007-07-20 [打印本页] [字号大中小] [关闭]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 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本省的 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 尔克孜等1 0少数个民族。10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满、朝鲜、蒙古、回4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达斡尔族人口4.3万,其余5个民族人 口不足万人。赫哲族有3910人,黑龙江省独有民族,鄂伦春族3871人,占全国鄂伦春族人口的52%。满族、回族普遍使用汉语文;朝鲜族、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普遍使用汉语文;其他43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在黑龙江开发和建设中,从外地调入、 分配、转业、移居而来的,大多通用汉语言文字。少数民族人口按城 乡比例划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和县镇的占27.3%;居住在农村的占72.7%。按民族地区和散居比例划分,居住在自治地方、民族区、民 族乡镇的占39.9%,散居人口占60.1%。黑龙江省建有1个自治县(杜 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69个民族乡镇,其中,满族乡(镇)24个、朝鲜族乡(镇)19个、蒙古

族乡(镇)6个、达斡尔族乡3个、鄂伦春族乡5个、鄂温克族乡1个、赫哲族乡3个、联合民族乡(镇)8个。全省还认定少数民族聚居村680个。2005年,民族工作为富民、强省、兴边、睦邻,构建和谐龙江做出了积极贡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初步建立了多元经济结构,种植业、畜牧业已成为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占有耕地3973万公顷,人均0.37公顷,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中央免收农业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民族地区种粮积极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2005年末,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69个民族乡(镇)生产总值分别为23.5亿元和110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35%和34%。自治县财政一般性预算收人1.34亿元,是2000年的4.4倍。680个民族村人均收入3297元,高于全省农村人均收入76元,是2000年的1.38倍。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中小学大部分进入规范化学校行列,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完成了“普九”任务。普通高校对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政策的深入落实,使一大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了高校学习。少数民族医疗卫生条件有较大改善,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族语文、出版、新闻、广播事业不断发展。 来源:东北网责编:张春梅

个人经济状况证明

个人经济状况证明 个人经济收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证明_________为本单位职工,已连续在我单位工作______年,学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目前其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__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收入(税后)为___________元,(大写: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该职工身体状况____(良好、差)。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据介绍,按照北京市建委、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商务局联合发出的通知,在境内工作、学

习时间超过一年的境外个人、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华侨因生活需要可以在北京购买一套商品住宅,购房前需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境外个人在境内居留状况证明》。 按照相关规定“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的 商品房,不得购买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华侨因生活需要,可在境内限购一定面积的自住商品房”,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学习情况,以及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华侨生活需要情况,由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了解相关情况后,出具《境外个人在境内居留状况证明》,凭这项证明办理房屋预售合同登记和权属登记。 而境外机构在北京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可以在北京购买自用商品房。境外机构购买自用商品房时,必须提交有关部门批准其在北京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证明文件,并书面承诺所购商品房符合实际自用需要。 根据新出台的规定,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在北京购买非自用商品房的,应当申请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3 个人经济收入证明 :

黑龙江省黑河市概况

黑龙江省黑河市概况 黑河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面积68726平方公里。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距离最近的对应城市,最近处相距仅750米。黑河市辖北安、五大连池、嫩江、逊克、孙吴、爱辉2市3县1区,代管五大连池风景区,有65个乡(镇)、562个行政村。境内还有省农垦总局北安、九三2个分局所属25个农场,57个部队农场及21个其他国营直属农场,省森工总局通北、沾河林业局所属34个林场及海关、银行、税务等几十个中省直部门。 位置地处我省东北部,位于北纬47°42'—51°03',东经12 4°45'—129°18'。东南与伊春市、绥化市接壤,西南与齐齐哈尔市毗邻,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隔嫩江相望,北部与大兴安岭地区相连,东北与俄阿州隔黑龙江相望。 人口截止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7万人,乡村人口101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7‰,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1.9‰。全市有39个民族,其中,3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7万人。有7个民族乡、47个民族村。其中鄂伦春、俄罗斯和鄂温克族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全市共有鄂伦春族人口1865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 地形地貌地处大兴安岭东部,小兴安岭北部,境内群山连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总体为中、低山丘陵类型,

其中山地44225平方公里,占64.3%,海拔300—800米左右,平原2 4051平方公里,占35%,海拔90—120米;洼地450平方公里,占1%,多为黑龙江、嫩江及主要支流地带。 气候黑河临近冷空气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境内又有小兴安岭山脉纵贯南北,全市呈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处于三、四、五、六4个积温带。春季高温多风,夏季雨热同现,秋季降温急骤,冬季寒冷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全市年均降雨量491—540毫米,有效积温1950—2300℃,日照时数2562—2677小时,无霜期9 0—120天,年均气温零下-1.3—0.4℃,日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零下40℃,平均风速2—3.5米/秒。

黑龙江省气候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概述

黑龙江省气候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概述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面积为46万多平方公里。处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沿,太平洋西岸,北面临近寒冷的西伯利亚,南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于高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受地理环境、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各季气候差异显著,变化很大。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旱;秋季降温剧烈,常有霜冻危害。 1、资料说明 本文所用的气象台站为国家气候中心上报批准的对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71个气象台站,气候要素平均值为目前气候业务使用的近30年(1981~2010年)平均值。 2、气温 黑龙江省是全国气温最低的省份,年平均气温为2.6℃,从空间分布上看平原温度高于山地,南部温度高于北部,南北最冷、最热市县温差达到9.6℃(见图1),年平均气温的低温中心在北部大兴安岭,高温中心分别为松嫩平原西部的泰来和牡丹江的东宁。从各月气温来看,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在-30.9℃~-14.7℃之间,漠河的极端最低气温在1969年曾达到-52.3℃,为全国最低记录;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2℃左右,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温度为1968年7月22日的泰来,极端最高气温达41.6℃(见图2)

图1 黑龙江省近30年(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2 黑龙江省近30年(1981~2010年)各月平均气温(℃) 3、降水 黑龙江省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年平均降水量为515.3毫米。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冬季在干冷西北风控制下,干燥少雪,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春秋分别占13%和17%左右。1月份最少,7月份最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大致与经线平行,这说明南北降水量差异不明显,东西差异明显,“西旱东涝”是多年来黑龙江省降水的显著特点(见图3)。 图3 黑龙江省近30年(1981~2010年)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毫米)从各月降水量分布来看,7月降水最多,平均在130毫米左右,1月降水最少,平均降水量仅为4.7毫米(见图4)。 -25.0 -20.0 -15.0 -10.0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123456789101112 月气 温 ( ℃ )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降 水 量 ( 毫 米 )

黑龙江省逊克县概况

黑龙江省逊克县概况 概况 (一)地理位置:逊克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边陲,小兴安岭中段北麓,黑龙江中游右岸,有135公理的边境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米哈伊洛夫区隔江相望。 (二)气候特征:地处中高纬度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有效积温1700度--2300度,年平均气温0.5度,年降水量650毫米。无霜期:沿江区125天,南部山区95天。适宜农林牧渔业生产和植物生长繁育。 (三)面积及人口:行政区划面积17344平方公里,辖7乡2镇74个行政村,境内人口11万人,有鄂伦春、达翰尔、俄罗斯等1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 二、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255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4万亩,尚有可垦荒地40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9亩。 (二)林业资源:逊克县林业局经营总面积470140公顷,有林面积237588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229973公顷,蓄积910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7615公顷,蓄积54万立方米,树种主要有柞、桦、杨等阔叶品种为主,针叶林仅占有林面积的18%,是黑龙江省重点林区之一。 (三)牧业资源:草原面积101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80万亩,占草原面积的80%,均属山区、半山区草场,适合发展以肉牛、半细毛羊为主奶牛为辅的畜牧业。 (四)渔业资源:全县有大小河流120余条,水面38万亩,现已开发利用5万亩,有鱼类15科57种,主要有鲤科、鲑科(大马哈)、鲟科、"三花五罗"等远近闻名的名贵鱼种。 (五)水能资源:库尔滨河现已建白石、库尔滨、宝山、乌宋岗(乌一)四座水电站,总装机5.53万千瓦,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沾河流域可建14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可达27万千瓦,发电量6亿千瓦时。乌二电站已完成省计委立项。境内电力自给有余,部分电力送往伊春市。目前,国家已同意逊克电网并入国网。 (六)矿产资源:已发现的51种,已探明的有17种。其中有品质优良的宝山玛瑙矿,全国四大优质矿之一的宝山珍珠岩矿,储量在6000万吨以上的翠宏山铁矿,有储量丰富的红锈沟煤矿,品位高达66%的宝山奋斗铁矿,有品位高达16克/ 吨,储量达3391千克的富强金矿,还有石英岩、瓷石、沸石、膨土等20余种非金属矿,以及银、铜、钼、锌、锡等10余种金属矿。 (七)旅游资源:逊克县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具有发展边境旅游优势,现有2家旅行社。逊克县境内有发展生态旅游优势,著名的有沾河、库尔滨河漂流、冷水鱼垂钓(原始森林探秘)、鄂伦春民俗风情、狩猎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被黑龙江省确定为精选黄金旅游项目。 (八)动植物资源:山林中有马鹿、黑熊、犴、狍子、林蛙等野生动物。森林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桦树、椴树、杨树等,林中盛产蕨菜、老山芹等山野菜,年产量在18万吨,药用植物有40多种,主要有黄芪、五味子、刺五加等。 三、基础设施 (一)交通方便:公路开通客运路线35条,白色路面可直达哈尔滨、北安、黑河、乌伊岭等地。黑龙江水运方便,年运期175天,客货轮上可达黑河、呼玛,下可达朝鲜、南韩和日本港口。 (二)一类口岸:逊克口岸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俄罗斯阿穆

黑龙江(河流)情况

黑龙江的基本情况 一、界河黑龙江的概况 黑龙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国际界河。黑龙江流域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3个国家,地理位置在北纬47。40'-53。34',东经121。28'-141。20'。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东西跨度约2000km,南北跨度约1500km。黑龙江上、中游1887 km为中俄两国国际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流域面积185.5×104km2,其中中国境内80.34×104km2,占全流域的48%,俄罗斯侧占50.4%,蒙古侧占l3%。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由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两麓的海拉尔河和发源于蒙古固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的克鲁伦(Cherlen)河在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全长1592km,其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南化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成为黑龙江。 黑龙江沿途接纳左岸(俄罗斯侧)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右岸(中国一侧)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 黑龙江干流至哈巴罗夫斯(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克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黑龙江干流全长2821 km。黑龙江干流分为上、中、下三段。额尔古纳州与石勒客河汇合处(洛古河村)至结雅河口(黑河市)为上游,长905 km;结雅河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82 km;乌苏里江至入海口为黑龙江下游,长934 km。黑龙江干流上游

家庭贫困证明表模板

家庭贫困证明表模板 导语:关于家庭贫困证明表模板,要陈述困难原因必须详细,数据充分,能够充分说明其家庭经济贫困; 下面由x 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贫困证明表模板1 现特证明XX省XX市XX县(区)xx镇(乡、街道办事处)xx 村(或居委会)xx组组民(市民)xx同志之子(女)xx,于20XX 年月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XX 专业XX 年级XX 班级学习。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 (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20xx 年xx 月xx 日备注: 1、请学生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身份自己书写贫困证明书; 2、陈述困难原因必须详细,数据充分,能够充分说明其家庭经济贫困;

3、村委会(或居委会)必须盖章,但乡镇民政部门及以 上民政部门只需盖一个级别民政部门的盖即可。 家庭贫困证明表模板2 尊敬的老师:我是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xx 级____ 系____ 班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现将家庭经济情况说明如下,请审核: 我家住在偏僻的农村,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父亲在外 打工,这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母亲身体不好,不能从事 体力劳动。另外,弟弟现在正在读高中。家里没有能力供我完成学业,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学生:__________ (签名) 20xx 年x 月xx 日 家庭贫困证明表模板3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XXX (父母亲姓名)之子(女) XXX (学生姓名),于XX年XX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X XX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XXX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XXX居委会等(公章) XX年XX月XX

桦川县基本概况摘录

基本概况 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全县幅员面积2,268平方公里,其中县属面积1,7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26万亩,林地面积64,000亩,草原55,600亩。共辖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161个自然屯,6个国营农、林、牧场。全县人口22万人,有汉、满、朝鲜、赫哲等民族,总户数64,000户,农户37,690户,农业人口145,760人。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少,平原广,一般海拔60-70米。桦川年平均气温2.5°C,1月平均气温-24.4°C,7月平均气温22.5°C,年降水量476毫米,无霜期133天。 桦川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县境内一江六河十三泡,水资源约10.54亿立方米,松花江为主体河流,流经境内97.5千米,其余短小支流有安邦河、铃铛麦河、音达木河等。水产品有鲤、鲢、鲫等鱼类11科37种。全县有林地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7.3%,林木总蓄积量63.5万立方米,树种有落叶松、红松、樟子松等40个品种。山产品有木耳、人参、蘑菇、蕨菜、鹿茸等18种。中草药材有五味子、百合、防风等50余种。野生动物有鹿、貂、狍、天鹅、野鸡、大雁等40余种。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珍珠岩、石灰石、江沙、草炭等30余种,尤其草炭储量达到600万立方米,极具开采深加工价值。 桦川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全县主要物产为水稻、大豆、玉米、小麦、烤烟、甜菜、亚麻、黑加仑、马铃薯等。其中,水稻62万亩、大豆31万亩、玉米20万亩、小麦4万亩,粮豆薯总产量平均在10亿斤。桦川县畜牧业十分发达,全县生猪饲养量已达到30万头,羊11万只,牛6万头,家禽100万只。特色产品“车轱辘”牌绿色生态鸭蛋远近闻名,已成为黑龙江省驰名商标和特色品牌。 桦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有汉魏时期的古城山寨。至今还留有金元时期瓦里霍吞古城和希尔哈古城遗址。蓍名抗日英雄冷云、敬夫就生活战斗在这里。依托全国第一个集体农庄“星火集体农庄”,建立了朝鲜民族风情园,开办特色旅游业,吸引周边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桦川县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固定资产投

黑龙江省概况

黑龙江省概况 欢迎你们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无论是哪个季节来,您都会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旅游。茫茫的林海雪原、浩瀚的原始森林、绿茵千里的湿地草原、神秘地大界江、五彩缤纷地秋季“五花山”,会使您领略到黑龙江省风光的自然、粗犷、古朴与绮丽,感受到回归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崇高境界。 黑龙江省,系由境内最大的合理流黑龙江得名,简称“黑”。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8%,在各省中居第六位。人口3700万,占全国人口的3.22%。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山川纵横,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黑龙江经历了曲折发展和振兴腾飞的历史进程。今天,黑龙江省已成为雄踞北疆的国家商品粮基地、机械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煤炭工业基地、木材生产基地。 (独特的区域优势)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边陲,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太阳升起最早的省份。最北端在漠河一带,纬度超过了53°,它是中国最接近北极圈(66°31’)的地方,农历夏至时和冬至时,在这里可以看到北极圈的极昼极夜现象,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北极”。东端位置在抚远县东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流处乌苏镇,被称为“东方第一镇”,是我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有中国“东极”之称。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整个陆地、水面与俄罗斯之间的边界线全场3045公里,有得天独厚的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的优势。 (多姿多彩的山林湿地) 黑龙江省地势北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 大兴安岭山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面积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1400米,主要由火山岩组成。由于受古代冰川作用和现代水流侵蚀,因而山体浑圆,东陡西缓。东坡边缘为阶地山麓,西坡成高原状,皆有森林覆盖,被称为“绿色长城”。 小兴安岭山地,它同大兴安岭相毗邻,东南连接三江平原,东北部紧抵黑龙江边,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山体和缓,呈丘陵台地状,盛产红松,被誉为红松地故乡。 南部山地,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玄武岩地熔岩台地经流水长期切割,行程显著地平顶方山,花岗岩地区有无数局部山间盆地,蕴藏着深厚地煤层和近代冲积层。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由松花江,嫩江侵蚀冲积而成。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0米-200米,内有大片宜耕地、沼泽、湖泊和风沙地,是黑龙江省主要农牧区和湿地旅游区。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面积7.5万平方公里。现已大面积垦殖,建有50多个机械化大型国有农场,已成为黑龙江省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和农业旅游、湿地旅游观光带。 (纵横交错地江河湖泊) 黑龙江省河流纵横,湖泊奇异。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 主要水系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水系,以及乌裕尔河与双阳河内陆水系。 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它是我国第三大河流,其长度在世界河流中排第8位,它有南北两个源头,南源蒙古国境内,流经中国、蒙古、俄罗斯,在黑龙江省境内流畅1890公里。松花江,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全场1900多公里,在黑龙江境内流畅831公里。牡丹江,源于长白山脉牡丹岭,全场725公里,在黑龙江省境内流长382公里。乌苏里江,上游有两个源头,东源出于俄罗斯境内的锡赫特岭,西源于兴凯湖,全长950公里。绥芬河,源于吉林省老爷岭附近,流长258公里,上游75%在黑龙江省境内。此外,还有嫩江、呼玛河、拉林河、乌裕尔河、呼兰河和挠力河等。 黑龙江省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中俄边境上,面积4380平方公里,属于我国境内的约1068平方公里;兴凯湖北面还有一个小兴凯湖,面积为145平方公里,生产白鱼。镜泊湖,是我国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盛产“湖鲫鱼”。五大连

【黑龙江省概况导游词】黑龙江导游词大全_0

【黑龙江省概况导游词】黑龙江导游词大全 黑龙江导游词大全 黑龙江导游词大全 各位团友大家好: 您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xxx旅行社欢迎各位团友来黑龙江省旅游。我是咱们这个团的导游员,我叫陈彤,大家可以叫我“小陈”或“陈导”。为我们开车的师傅叫刘刚,刘师傅已经有十几年驾驶旅游车的经历,技术十分娴熟。我和刘师付非常愿意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各位团友在黑龙江玩的开心、愉快。 ()我们马上要到达的第一站是今晚入住的酒痁,车行大约需要十五分钟的时间,下面我利用这段时间向您介绍一下我们黑龙江省的概况。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太阳升起最早的省份。我国的最北端就在黑龙江省的漠河一带,那里被称为“中国的北极”。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流处,那里了是我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被称为中国的“东极”。 黑龙江省简称“黑”,它的名字是因为省内最大的河流叫黑龙江,因此而得名的。黑龙江的版图形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因此,天鹅是富饶美丽的黑龙江的象征。我们黑龙江省的土地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中居第六位。说起黑龙江的特征呢!可以用一个“大”字来概括,这里有中国最大片的森林,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湿地——大家熟

悉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就在这里,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界江——黑龙江,有亚洲最大的界湖——兴凯湖,有亚洲最大的火山堰塞湖——镜泊湖,有中国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观——五大连池风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雪堡——牡丹江雪城堡, 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养熊基地??. 您知道吗?黑龙江省动植物资源相当的丰富,这里不仅是“东北虎的故乡”,这里还是“丹顶鹤的故乡”,这里是“红松的故乡”、“松茸的故乡”“三大硬阔之乡”。我们黑龙江还是我国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因为这里地域辽阔、山川纵横。山地有:大兴安岭山地、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山地三大山地,所以木材蓄积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这里土地肥沃素以黑土地闻名天下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还是我国的机械工业基地、煤炭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木材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现设13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45个县。人口3800万,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4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人口较多的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柯尔克孜10个少数民族。所以多资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一直是我们黑龙江省最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之一。 说到旅游,我们黑龙江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既适于开展夏季避暑旅游,也适于开展冬季冰雪旅游。夏季的黑龙江气温凉爽宜人,是避暑旅游的理想胜地。在这里我不得不赞叹各位的眼光,到黑龙江来度假呀是您最佳的选择。在以后的几天里,您将要去闻名遐尔的镜泊湖,领略迷人的湖光山色,还可以去“林都”

黑龙江省概况简介导游词资料

黑龙江省概况简介 各位朋友: 欢迎你们来黑龙江省旅游。黑龙江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无论是哪个季节来,您都会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旅游。茫茫的林海雪原、浩瀚的原始森林、绿茵千里的湿地草原、神秘地大界江、五彩缤纷地秋季“五花山”,会使您领略到黑龙江省风光的自然、粗犷、古朴与绮丽, 感受到回归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崇高境界。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在东北地域有一块形似奋飞的天鹅的版图,这就是富饶美丽的黑 龙江省。黑龙江省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边陲,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太阳升起最早的省份。最北端在漠河 一带,纬度超过了53°,它是中国最接近北极圈(66°31’)的地方,农历夏至时和冬至 时,在这里可以看到北极圈的极昼极夜现象,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北极”。东端位置在抚远县东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流处乌苏镇,被称为“东方第一镇”,是我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有中国“东极”之称。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毗邻。南 部与吉林省接壤。 面积为45.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 四川,居全国第六位,有效利用面积居全国之首。黑龙江属温带、寒带之间的大陆性季风气 候。年平均气温在-4至5摄氏度。 黑龙江省地势北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山 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3.2%。大兴安岭山地,被称为“绿色长城”。小兴安岭山地,被 誉为红松的故乡。东南部山地,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等山地。全省林业经营总面

积31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1.9%,森林资源面积、木材总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主要农牧区和湿地旅游区。三江平原,已成为黑龙江省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和农业旅游、湿地旅游观光带。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 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全省可耕地面积932公顷,全省人居耕地面积0.25公顷,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草地之一。 黑龙江省海市全国湿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1%。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由1918条。主要水系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水系,黑龙江省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目前黑龙江省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由松花江,嫩江侵蚀冲积而成。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50米-200米,内有大片宜耕地、沼泽、湖泊和风沙地,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面积7.5万平方公里。现已大面积垦殖,建有50多个机械化大型国有农场, (纵横交错地江河湖泊) 黑龙江省河流纵横,湖泊奇异。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 主要水系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水系,以及乌裕尔河与双阳河内陆水系。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它是我国第三大河流,其长度在世界河流中排第8位,它有南北两个源头,南源蒙古国境内,流经中国、蒙古、俄罗斯,在黑龙江省境内流畅1890公里。松花江,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全场1900多公里,在黑龙江境内流畅831公里。牡

哈尔滨概况

哈尔滨,坐落于中国东北部,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了无尽的秀美和丰饶。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的方位赋予得天独厚的黄金时空。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滨绥、滨州等多条铁路连通国内外,松花江黄金水道可直达俄罗斯,太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万人次,可办理110多个家的客货联运业务。 哈尔滨现在辖8个区、10个县(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人口954.3万,其中市区人口384万,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哈尔滨辖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63立方米。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哈尔滨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83种,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等20种矿产在黑龙江占有重要地位。哈尔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山参、黄柏等药用植物,蕨莱、薇菜等食用植物,猴头蘑、木耳等食用菌,松子、榛子等野生油料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出口资源。哈尔滨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有东北虎、白鹳等多种国家一类和二类保护动物。 哈尔滨历史悠久,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女真人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区域性政权——金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哈尔滨阿城)。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改国号为清,族名为满族,1644年入关。此后,哈尔滨地区属清王朝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管辖,恢复了古地名,汉语俗称“哈拉滨”,后称“哈尔滨”。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迅速发展为近代城市。 、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洲、美洲主要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已成为东北亚重要的航空港。 哈尔滨市花为丁香花。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

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概况与分析

第一章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概况与分析 第一节风景名胜区体系建制状况与特点分析 1982年,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和镜泊湖风景区被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9年, 经黑龙江省政府审定批准设立了太阳岛、丹清河、二龙山、桃山、兴凯湖5处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 省政府审定批准延寿山庄、莲花湖、吉兴河、哈达河、柳树岛、四丰山、明月岛、卧牛湖、龙凤山9处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 国家组织审定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区, 要求各省从已建制的省级风景区中选送, 当时我省虽然尚无省级风景区建制, 但积极补充申报了兴凯湖风景区, 由于准备不够等原因, 未获批准。 当前黑龙江省正式建立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 省级风景名胜区14处, 详见表1-1。全省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风景区点200余处, 虽然部分风景旅游开发地以风景区命名, 但是除上述16处风景区外, 其它都未经正式审批建制并报送风景区主管部门备案。 黑龙江省现状16处风景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 分属8个地市。大庆市、绥化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兴安岭地区尚未建立风景区。16处风景区全部属于自然风景资源主导型, 各风景区都有少量人文景观, 但与自然景观相比, 人文景观价值较低。按主体风景资源类型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 ·山林——湖泊景观类型:镜泊湖、莲花湖、卧牛湖、二龙山、龙凤山、吉兴河、四丰山、哈达河、延寿山庄9处风景区。其中, 镜泊湖风景区拥有火山熔岩地貌、天然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等特色景观, 风景资源价值较高。其它8处风景区都是因修建水库而形成的山水风光区。 ·火山地貌(矿泉)型:五大连池风景区, 属于特色风景资源区, 有较高的观赏、科学研究、医疗保健价值。

黑龙江省旅游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东经121°11′-135°05′,北纬43°25′-53°33′,是我国最东北部。北部、东部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面积为46万多平方公里。地形复杂,西北部有大兴安岭山地,北部有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有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和完达山等山地,西南有嫩江,松花江南北斜贯穿本省,形成东北部三江平原、西南部松嫩平原。东南还有兴凯湖。丘陵山地海拔在300-1780米左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平原海拔在50-250米左右,约占全省面积的30%。山地和平原的分布,构成了本省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的地势。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下辖19个县级市、47个县、64个区、464个镇、480个乡、9157个村。至2001年底,全省总人口3811万人,拥有少数民族51个,人口达199.9万人,人口密度83.9人/平方公里,平均预期寿命70.2岁。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早在距今三至四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此地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这里分布着肃慎、澮貊和东胡三大族系的先民。公元前2000多年,肃慎向帝舜献楉矢石砮。肃慎在汉代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金代称女真,清代始称满洲。黑龙江地区最早建立的地方政权是战国后期的夫余国。唐代设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契丹灭渤海后,一度建东丹国。金代建都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迁都燕京(含北京)后,在黑龙江地区元代为辽阳行省所属开元路、水达、达路。明代在东北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辖384卫、24所。清初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后移吉林,改称吉林将军,并增设黑龙江将军,分别管辖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17世纪80年代,清政府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沙俄侵略气焰,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国界。19世纪中叶,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去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省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有黑龙江、嫩江、松江、合江、牡丹江五省,不久合为黑龙江、松江两省。1954年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设在哈尔滨市。黑龙江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不同情况处:牡丹江的镜泊湖和黑河的五大连池,全省有67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7处,省级30处。并有以下独特的旅游资源:冰雪旅游资源: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天左右),雪质好,适于滑雪、冰灯和冰雪等旅游项目。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其原始、神奇、粗犷、博大而闻名于世。避暑旅游资源:黑龙江省夏季凉爽,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区是避暑的好去处。有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世界三大冷泉之一——五大连池,中俄界湖——兴凯湖。边境旅游资源: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有25个开放口岸,其中17个已经成为旅游口岸,绥芬河、黑河、东宁、抚远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其他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6处。自然保护区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此外,黑龙江省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

佳木斯基本概况

蚀基本概况 罿佳木斯市,位于中国东北边陲,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现辖5区、4县、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 3.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4万,分别占全省7.2%和6.2%,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投资发展的巨大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佳木斯市东邻双鸭山市,西依哈尔滨、伊春市,南接牡丹江、七台河、鸡西市,北邻鹤岗市。国境(界江)线总长449公里,东隔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区相望。由于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故称“东方第一城”。 荿三江平原冬季一望无垠的冰雪天地可供游人狩猎、滑雪,夏季麦海翻金、稻花飘香、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全市有8家大型旅行社,星级宾馆5家。现已开辟佳木斯至哈巴、比罗比詹、共青城、莫斯科等城市一日游、二日游、四日游、八日游等多条国际旅游线路。还开辟了佳木斯至同江赫哲族民俗风情游;桦川、富锦、同江、抚远古迹文化游;洪河农场农业观光游;汤原亮子河原始森林风景游;桦南森林蒸汽机车观赏游;汤原、桦南、富锦日本开拓团旧地游,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1] 羄佳木斯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无霜期130天左右,年有效积温平均值为2,521℃,年平均降水量 510毫米左右,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境内是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主体。现有耕地面积1,100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7.6亩,同时还有可垦荒地314万亩,宜牧荒地220万亩,宜林荒地87万亩,宜渔水面47万亩,开发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除煤炭、石灰石、黄金三大富矿外,还有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沸石、草炭、泥炭、矿泉水、天然气及铜、镍、铁、锌、锡、铅、铬等50余种,蕴蓄颇丰,极利开发. 肄境内有哈佳、佳鹤、牡佳、佳富四条铁路干线,总长512公里,可通往全国各地;公路通车里程2,674公里,201、221两条国道横穿境内,三亚至同江国家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佳木斯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哈尔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等国内、国际航线,大型国际机场正在筹建。c3网微波通讯工程已投入使用,市话程控交换机总容量已达36.3万门。 佳木斯是2009-201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在外贸结构竞争力位于全国第11名,在外贸潜力竞争力位于全国第20名。全市有 5个国家一类口岸(佳木斯、富锦、同江、抚远、桦川)和佳木斯空港,客货运输可顺黑龙江直下,

黑龙江省延寿县概况

黑龙江省延寿县概况 延寿县位于哈尔滨市中部,幅员面积3149平方公里,地貌结构为“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耕地面积164万亩,辖5镇4乡1个省级工业园区,总人口27万。延寿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高产示范县和中国亚麻纺织历史名城,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 【自然地理】延寿县地势奇伟,蚂蜒河从中部斜穿而过,故南、北皆向中部倾斜,中部又由西南斜向东北,鸟瞰地貌为簸箕形。大河两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冲击平原上,湖泊沼泽星罗棋布。蚂蜒河为黑龙江水系松花江右岸一级支流,是延寿县境内唯一的干流,在境内总长96.7公里;东亮珠河是蚂蜒河的最大支流,也是境内第二大河,河水经方正入松花江;蚂蜒河一级支流还有东、西柳树河、大凌河、大柳树河、黄泥河、乌吉密河等23条。境内有大、小泡泽300多个。在蚂蜒河右岸南部山区有套环山、双丫山、长寿山、鸡冠砬子山、石门山、马鞍山、鹰嘴砬子山、子峰山、天台山等;在蚂蜒河左岸北部山区有大青山、石城山、二红山、团山、万宝山、虎圈山、横头山等。诸山中,海拔最高的为1 007.5米的套环山,是境内的制高点。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473万亩,其中耕地112万亩,占总面积的23.68%;林地333万亩,占总面积的70.53%;牧草地3.1万亩,占总面积的0.67%;居民企业及工矿用地10.3万亩,占总面积的0.93%;果园0.5万亩,占总面积的0.11%;未利用土地13.8万亩,占总面积的2.91%。 境内土壤有白浆土、暗棕壤、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泛滥土、水稻土,计8个土类、18个亚类、26个土属、57个品种。抽检以《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确定评价标准。经检测各检测点土壤污染物指标分指数均小于1.0,表明土壤环境现状良好,未受金属元素和农药污染,土壤环境合格,适宜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境内土壤以白浆土、沼泽土为主,地理肥沃,土壤PH值5.5??6.5,有机质5??6%、全氮0.2??0.3%、全磷0.044??0.065%。土质疏松、耕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 水资源蚂蜒河在境内流域面积2 818.6平方公里、且以境外流入,最易污染,经历年的监测防污,抽检以《水质质量严控指标》、《水质质量一般控制指标》确定评价标准。监测点灌溉水污染物指标分指数均小于1.0,表明该地区的灌溉水质量现状良好,未受污染元素污染,适宜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16 277万立方米。境内所有河流均属松花江水系,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19 446万立方米,其中入境水量为155 835万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55 637万立方米;现有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2.4亿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9亿立方米、地下水0.5亿立方米,饮用、灌溉、淡水养殖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地表水调解系数0.05,地表水利用率为11%,地下水利用率为27%。全县水域面积9 348.3平方公里,包括蚂蜒河及23条一级支流,16座水库39个塘坝,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