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甲型H1NI流感早期诊断和救治诊疗方案(第二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完整版)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完整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完整版)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每年1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但也可能发生在一般人群。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病毒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二)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警惕。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识别及救治策略

1 重症H1 流 感 的流 行情 况 N1 2 0 年6 1 0 9 月 日至 8 1 澳 大利 亚及 新西 兰两 月3 日,
国确 诊 甲型流感 患者 中有 7 2 ̄需入 住I U。 2{ J t C 在澳 大
I 流 感 的警 告 ,但 随着2 1 年 秋 冬季 的到 1 N1 00
l 型H1 流感有 可 能卷土 重来 ,因此 需继续 加 N1
人群 为 0 1 ~ 岁和2 ~ 4 ,孕 妇 、B > 5 56岁 MI 3 以及 澳 大 利亚 和新 西 兰土 著 居 民 。美 国学 者研 究 了2 0 年 5 09
; 编委;已发表论文 20 8 余篇 ,其 中 S I C 索引杂志论 文 3 篇,影响 因子 累计 10 5 4 余分;主编 专著
参编专著多部,获发 明专利多项;先后获 “ 四化建设做 出突 出贡献 的中国博士学位 ”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 为
! 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发 明一等奖和金奖、国家医药卫 生科技进步 三等奖等多项。
本文就 重症 甲型 H1 N1流感的流 行情况、高危人群 、临床特征 、重症及危重症的判断标 准、鉴
:
、
治疗策略进行扼要 的阐述。
】 :H1 ;甲型流感;重症;救治 N1
类号 :R 1. 51 7 文献标识码 :A
i e tf a i n a d t e t n o e e e H1 n u n a A iu n e t n C N d n i c t n r a me tf r s v r N1 i f e z v r s i f c i HE i o l o
g B I h nx e(e i tr p r n Z ogh nHo tl u a nvri S ag a 0 0 2 . A C u -u R s r oyDe at t h n sa s a, d nU i sy. h n h i 03 , pa me , pi F e t 2
一起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

一起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警戒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1]。
2009年12月10日下午2时40分,荆门市cdc接到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告,发现1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
市cdc立即派出调查小组,迅速赶往该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等工作,并向省cdc报告。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该病例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
现将本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陈某,女,33岁,身高165厘米,体重92公斤。
在北京打工,一月前从北京返乡,患者已怀孕9个月,家中有4人同住,患者于2009年12月9日发病,无慢性基础性疾病。
1.2 发病及就诊经过患者于12月9日发病,发热、咳嗽、气促、双下肢浮肿, 10日11时到荆门市一医住院治疗,伴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并感气促,气促逐渐加重,伴胸闷,无畏寒,无心慌。
患者孕9月,近一周来双下肢水肿。
入院体检:t 37.5℃、r 26次/分、p 104次/分、bp 140/90mmhg,患者神志清楚,讲话语不成句,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两上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以右肺明显。
心率104次/分,律齐,无杂音,双下肢中度及阳性水肿。
辅检:wbc10.25×109/l, n:83%, l:12.5%,rbc:2.77×1012/l;spo290%,胸片提示为下肺左片阴影,边缘模糊。
入院诊断:1、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重型;2、支气管肺炎;3、孕9月+;4、心衰ⅲ°。
立即行给氧、监护,给予抗病毒(奥司他韦150mg bid),预防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尿,平喘(多索茶碱)、甲基泼尼松龙120mg1次/日,并应用酚妥拉明改善肺微循环,急查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取鼻咽拭子和血液标本送省cdc检测。
甲型H1N1流感早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甲型H1N1流感早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李爱新;张宏伟;郭彩萍【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2(027)010【总页数】2页(P876-877)【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T淋巴细胞亚群;流感,人【作者】李爱新;张宏伟;郭彩萍【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北京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北京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北京10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7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具有传播速度快、重症和危重患者病死率高的特点。
T淋巴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CD3+T细胞代表成熟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中主要的活性细胞;CD4+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属于辅助性T细胞;而CD8+T淋巴细胞主要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组成,是细胞毒效应细胞。
有资料显示,在抗流感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这些T淋巴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1-2]。
本研究重点观察了在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病例3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CD3+, 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免疫损伤在甲型H1N1流感进展中的作用。
1.1 病例选择 2009年10月31日至2010年1月19日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患者39例,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标准,并且根据方案[3]分为普通型即轻度患者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2~45岁,平均(32.0±8.0)岁,其中2例女性为孕妇;重度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7~71岁,平均(53.0±11.0)岁,其中2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分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和重度支气管扩张),1例患有膜性肾病;危重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74 岁,平均(37.0±17.0)岁,其中4例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2例患有2型糖尿病(其中1例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
甲流重症报告规范

治疗
• 第5题:氧气治疗 – 具体的治疗类型可以多选,未采用的氧气治疗类型需 填否
• 第6题:ICU治疗 – 仅针对因病情严重而需收治ICU的情况,不包括因隔离 观察等其他非病情原因收住ICU
结局
• 第4题:直接死因、间接死因和根本死因 – 根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相关内容进行填写
Thank you!
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调查表
• 基本信息 • 发病诊疗经过 • 既往健康信息 • 治疗 • 并发症 • 结局
基本信息
• 与传染病报告卡重复的变量,可自动推送,不需重 复录入,但应仔细核对
• 第3题:注意选择出生日期是阳历、阴历或不清楚; 月龄仅针对婴幼儿填写
• 第6题和第7题: 注意身高和体重的单位和小数位
• 第1题:抗病毒治疗 – 如病人使用过两种或以上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治疗 • “开始使用日期”以最早使用药物的开始日期为准 • “累计服用天数”计算几种药物各自使用天数的总和 • “主要使用剂次”和“主要使用剂量”,以主要使用的其中一 种药物的剂次和剂量为准
治疗
• 第3题:糖皮质激素治疗 – 如病人在诊疗过程中使用过≥2种药物 • 药物名称: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列出相应的药品名 • “剂量”以主要使用的药物剂量为准 • “开始使用日期”以最早使用药物的开始日期为准 • “累计服用天数”计算几种药物使用天数的总和
发病诊疗经过
• 第2题:诊断日期 – 为实验室或临床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的日期,而非诊 断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或危重病例的日期
• 第3题:首次就诊日期 – 为发病后第一次前往任何级别医疗机构就诊的时间,无 论是否接受治疗
发病诊疗经过
• 第4题:入院日期 – 定义为病人在就诊过程中首次收住院进行治疗的日期; – 如果病人存在转院的情况,填报机构应查阅病人的病历 查找转院前的入院日期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15例临床分析

( D , ae f hm wt aiia L H l e mo a o f h o a v u eurdmeh n a vni tn C etcmp t L H) 5c so o i t l D e l r t n2fl o enr l a erq i c ai eta o. hs o ue s w h ni v e h d t m l e c l li d t orp y( T) sa. hw d pth ir u o fcno dt n a d gon aso ai an n pr hr u p ua r- o ga h C m cn so e a y ds b t n o osl ai n ru d— s pct m il i e p ea sb l r e c t i i i o y y i l e l
f l ft e no a a u r oe s v r.M o tp te t o l ur nd ha e a g o r g o i. od o h r l v e a e m r e e e m l s ai n sc u d c e a v o p o d n ss K e o ds: I u n a A i s; 1 u t p Crtc nd s v r ln s Clnc yW r l f n e z vr u H N1 s b y e; i ia a e e e il e s; i i l
5 % o e c s swe e r a e e e ft t rt i n l u n E g tc s s h d a e i e t lv td l v lo a t t e y r g n e 0 ft a e r d c e s d lv lo oa p oen a d ab mi . ih a e a v d n l ee ae e e fl cae d h d o e a h e l y s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9.09.18•【字号】鲁卫医字[2009]80号•【施行日期】2009.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卫医字〔2009〕80号)各市卫生局,大企业卫生处,省(部)属医疗机构: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准备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09]166号)及有关文件要求,我厅组织制定了《山东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九年九月十八日山东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准备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09]166号)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省卫生厅成立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名单见附件1),负责全省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的统一指挥和总体协调。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也要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的指挥协调。
各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对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完善措施,明确职责,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二、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省卫生厅成立省级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附件2),负责全省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特别是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指导医务人员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例与不明原因肺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1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救治及护理

l _| .
1 危 重 症 甲型 H 1 感 患 者 的 救 治 及 护 理 例 I 流 N
聂琼 英 余 江乐
利川 市人 民医院急诊科 ( 湖北 利川 4 5 0 ) 4 4 0
【 摘要 】 目的
结果
通过 1 例危 重症 甲型 Hl 1流感患者的救 治及护理 , N 总结危重症 甲型 H1 l流感的临床特 点, N 以提 高对危重症 甲
分 析 笔 者 所 在 危 重 症 甲 型 H1 l流 感 患 者 一 例 的 救 治 及 护 H1 1流 感 的 预 防 和诊 断 、 N 治疗 及 护 理 水 平 。方 法
危 重症 甲型 Hl l N 流感一旦发生 , 早期诊断 、 早期 治疗、 心护理 、 精 早期 隔离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
1 病 例 介绍
负荷过重。考虑为 :. 1 病毒性心肌炎 。2 多脏器功能衰竭。3 . .危
重 症 甲型 H1 流 感 ( 合 流 行 病 学 史 ) Nl 结 。立 即 通 知 有 关 部 门 采
样, 同时给予鼻饲奥司他韦 4 g 每 日2次 。再次告诉 家属疾 病 0m ,
的相 关 的情 况 , 进 行 室 间 隔离 , 务 人 员 及 家 属 加 强 防 护 , 边 并 医 床 备呼 吸 机 。1 时 p 患 儿 T3 . c, R 10 ̄/ i,6  ̄/ i, 1 m: 8 3q H 5 .mn R 0- mn B 109 m g血 氧 饱 和 度 9 % , 次 给 予 西 地 兰 02m 5 p2 /0m H , 5 再 . g+ %
葡萄糖 2】1静脉推注。经以上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 , (n l 患儿 的病情
逐 渐 趋 于平 稳 。
1 7日复 查 : 儿 神 志 清 楚 , 84 ℃ , R 18次/ i, 患 T 3. H 4 a rn R 5 2次/ n B 0 / 8 m Hg 血 氧饱 和 度 9 %。血 常规 : C mi,P 15 7 m , 2 W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 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 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 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 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 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 床表现。 •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四)中医辨证治疗
•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 1.风热犯卫 •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 咳少痰,无汗。 •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 治法:疏风清热 • 基本方药: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杭菊花 10g •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 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
四、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 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 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 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 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 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
• • • • • • • •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 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三)其他治疗 •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 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 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 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 治疗。 • 4.合并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 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
• 5. 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 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 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 对发病1周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在保证医 疗安全的前提下,宜早期使用。推荐用法: 一般成人100-200ml,儿童50ml(或者根据 血浆特异性抗体滴度调整用量),静脉输 入。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注 意过敏反应。
• (四)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 1.妊娠期妇女; •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 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 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 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 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 是高危因素); •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 对于发病时即病情严重、发病后病情呈动 态恶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 人群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 病毒治疗。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 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对于 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 流感样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 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 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 制剂治疗。
•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 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 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 加减:持续高热,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 • 抽搐加羚羊角、僵蚕、广地龙等; • 腹胀便结加枳实、元明粉。 • 常用中成药:喜炎平、痰热清、清开灵注 射液。
• 2.气营两燔 • 主症: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咳嗽或咯血,胸闷憋气气短。 • 舌脉: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 • 治法:清气凉营 • 基本方药:水牛角30g 生地15g 赤芍10g 银花15g • 丹参12g 连翘15g 麦冬10g 竹叶6g • 瓜蒌30g 生石膏(先煎)30g 栀子12g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 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 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 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 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0rthomyxoviridae), 甲型流感病毒属 (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 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 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 (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 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 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 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 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 30分钟可灭活。
•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 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 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 加减:苔厚腻加广藿香、佩兰; • 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 • 腹泻加川黄连、广木香; • 咽痛重加锦灯笼。 • 常用中成药:疏风清热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 香菊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连类 口服制剂;藿香正气、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 奥司他韦:成人用量为75mg b.i.d.,疗程为5天。 对于危重或重症病例,奥司他韦剂量可酌情加至 150mg b.i.d.。对于病情迁延病例,可适当延长用 药时间。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 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 b.i.d.;体重1523kg者,予45mg b.i.d.;体重23-40kg者,予 60mg b.i.d.;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 b.i.d.。 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 悬液。 • 扎那米韦: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成人用量为 10mg吸入b.i.d.,疗程为5天。7岁及以上儿童用法 同成人。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 1.呼吸衰竭; • 2.感染中毒性休克; • 3.多脏器功能不全; •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七、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 (一)疑似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 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 原学检查。 • (二)临床诊断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 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 感病原学检查。 • (三)确诊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 进行隔离。住院病例可多人同室。
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 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 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 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 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六、诊断----重症与危重病例
• 2.热毒袭肺 •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 喜饮,咽痛,目赤。 •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 治法:清肺解毒 • 基本方药:炙麻黄3g 杏仁10g 生甘草10g • 生石膏(先煎)30g 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 梗15g 黄芩15g 柴胡15g
•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 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 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 持续高热加青蒿、丹皮。 • 常用中成药: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 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 重症与危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 1.热毒壅肺 • 主症:高热,咳嗽咯痰、痰黄,喘促气短;或心 悸,躁扰不安,口唇紫暗。 •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瘀 • 基本方药:炙麻黄5g 生石膏(先煎)30g 杏仁 10g 知母10g • 鱼腥草15g 葶苈子10g 金荞麦10g 黄芩10g • 浙贝母10g 生大黄10g 丹皮10g 青蒿15g
•
•
•
八、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 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 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 (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 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 酶抑制剂。
五、胸部影像学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
六、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 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重症与危重病例
六、诊断---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 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 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 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 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 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 流感样临床表现。 •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 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对上述3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 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住院原则
• 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 安排住院治疗。 (一)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入院。对危重病例,根据 当地医疗设施条件,及时转入具备防控条件的重症医学科 (ICU)治疗。 (二)不具备重症与危重病例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保 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将病例转运到具备条件的医 院;病情不适宜转诊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上级卫生 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就地进行积极救治。 (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 宜安排住院诊治。如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 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四)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