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重点

城市地理学重点

1、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

律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化研究B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C城市分类研究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

社区的组合。

5、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

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6、什么是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

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我国的城市大多数都在北半球。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概括地说,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中山、高山地区数量极少;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

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

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区的

城市多趋于河谷,临水也是普遍特点。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的结构特征,未来的开

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

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

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

在进行。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

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常说城

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了每个城市的特点。

7、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8、城市化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六种转型:

①人口结构的转型。②经济结构的转型。③地域空间的转型。④生活方式的转型。⑤消费水平的转型。

⑥文化程度的转型。

9、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①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

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②第二种时消极的城市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

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二是过度城市化:全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居民的失业率很高,大量人口生活在贫民区。

③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分为两种情

况:在一些发达国家会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在我国则出现乡村城镇化。

10、城市化的类型:

①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向城市中心集聚的部门有决策部门、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交流的部门和需要以稠密的人流作为经营对象的部门。这些部门的职能特点,要求它们向城市中心运动,密集布置。

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这些具有离心倾向的部门有的需要宽敞用地,有的需要防止灾害和污染,有的需要安静环境,有的具有特殊使命。

②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化类型,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

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一般要在大城市的环境下才会出现。因为大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如果继续采取外延型的发展方式,将使各种矛盾更为尖锐。在此情况下,通常采取跳出中心城市现有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理位置上去发展,用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有的则形成大城市

郊区的卫星城镇。

③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就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职能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间接城市化的出现,对城市地域的划分和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有重要影响。

④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之为积极型城市化。反之,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为消极型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的产生是由于农村经济破产和城市经济发展缓慢所造成的。要消除消极城市化现象,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要实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⑤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的两个方面。

11、城市化的测度

①主要的指标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

城市化测度指标。

②人口比例指标测量城市化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城镇的定义不同将直接影响城镇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

第二,城市人口定义的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过程,它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其他性质。

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

12、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适应

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个部门的发展,他们的发展会带动非农就业人员的

增加。由于城市是非农产业的集中地,非农就业人员的增加可以带动整个城市人口的增加。因此,就业非农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二、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城市化进

程中出现的起伏波动还影响着各级城市数量的变化。

三、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历来比较

显著。总的趋势是,东部地区(包括东北)的城市化的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居其次,西部地区的

城市化水平最低。

四、郊区进程已经显现

郊区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

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郊

区化研究首先要有城市中心和郊区的地域界定。就郊区化的动力而言,地方政府扮演了主导作用。

改革使各级城市政府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自主权,从而推进了中国城市的郊区化进程。就地方政

府的具体措施而言,土地批租起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加快土地批租的速度,土地批租的审批权被

下放到各下级政府,从而使得各城市出让的土地数量和面积急剧增加。中心城区的地价高,有利

于服务业的发展。近郊区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和大规模居住区的建设,既吸引了中

心城市人口的迁移,有吸引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五、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其演化过程模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中小型城市独立发展阶段

都市区形成阶段

都市区轴向扩展形成联合都市区阶段

都市连绵区雏形阶段

都市连绵区成型阶段

按照都市连绵区成型的五条标准,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达到都市连绵区的标准。1995年后,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高速增长的阶段,沿海地区更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位于北方沿海的京津唐,辽中南以及山东半岛三个城市群的经济近十年来也取得快速增长。

13、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14、城市首位律和位序——规模法则

①在只有少数几个力量强大的因素作用的国家,城市规模常产生首位分布,这些国家一般是人口少、

面积小的小国,或城镇化历史比较短的国家,或有单一出口的殖民地历史的国家;而位序——规模分布是许多种力量在很长时间里作用的结果,以致一旦获得了位序——规模分布,那么这些力量中的任何一个很可能只是产生一种随机的相对微小的作用。这种分布通常在工业经济发达的国家或那些面积大、人口多。条件复杂的大国出现。

②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位序——规模分布是与社会均衡发展相联系,这种均衡是在经

济发展起飞前和发展后产生的。首位分布是社会不均衡发展造成

的,这种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按此模式,一个国家或区域,在经济起飞前常属均衡状态,是位序——规模分布,在经济大发展过程中,均衡状态被集中发展几个经过选择的大城市所动摇,城市规模呈首位分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渐渐从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城市系统的均衡状态又逐渐恢复,在新的基础上,再现位序——规模分布。

③缺点: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

式,有损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全国动员,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

优点: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的更加专业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大城市内的各种运算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

反之为位序——规模的优缺点。

15、城市空间分布体系:这种相互作用,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6、空间扩散:指物质流、货币流或信息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从源生地产生,经过若干时间后扩散

到承受者身上。

17、空间扩散的三种类型:

传染扩散

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做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特征如同一块石子落入水中后产生的波纹运动。传染扩散的例子: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等级扩散

某些新思想、新技术在城市中的传播亦往往跳跃紧邻的小城市,

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这种形式的扩散称之为等级扩散。一般地说,等级扩散只产生与人文现象扩散的场合,自然现象的扩散不采取这种方式。

重新区位扩散

在传染扩散中,假如扩散导致更多的接受者,那么就称之为扩张型扩散。反之,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转移,我们称之为重新区位扩散。其典型例子就是移民过程。实际上,现象的空间扩散过程常常采取多种方式。

18、生长极: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

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19、中国城市空间分布具有什么样的规律性

一、空间分布类型

最邻近分析指出,当最邻近指数为零时,属聚集分布;当最邻近指数为1时,属随机分布;当最

邻近指数大于1时为均匀分布。

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离散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对于自给自足式,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

极化阶段:对于工业化兴起、工业迅速增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

扩散阶段:对于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

成熟阶段(高级均衡阶段):对应于信息化和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

许学强等曾采用柯尔摩哥洛夫—史密尔诺夫公式和罗伦兹曲线确定了我国万人以上的城镇分布属集聚型,而不属于均匀型。我国市镇

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半部。具体而言,主要集聚在几个平原三角洲和交通线上,初步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个规模特别大的城市聚集区。

二.城镇密度

城镇分布还可以用城镇密度度量。我国城镇分布属于集聚型,因而城市密度省级差异大。我国各省城镇密度从东向西有规律的递降。

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密度的省级差异,是自然、政治、经济、人口和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人口因素对城镇密度的影响,应经反映了自然、政治、历史等发面的作用。

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城镇密度也大。东半部省区一般是人口多,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虽然规模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很高,但城镇非农业人口的绝对数很大。城镇数目多,因此形成较高的城镇密度。相反,西半部省区大多土地辽阔,人口稀少,虽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但城镇人口的绝对数却很少,城镇数目不多,因此城镇密度低。

国民经济越发达的省、自治区,其城镇数目越多,城镇密度越大。人均工业产值越高的省、自治区,城镇密度越大。

三、城市经济区

陈田曾分析了中国城市经济影响区。顾朝林将图论原理和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借鉴经济区划分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我国两大经济地带、三条经济开发轴线、九大城市经济区和33个Ⅱ级区的城市经济区区划体系的设想。周一星采取劳动力指标、流量指标和开放指标,分别代表城市职业构成、空间相互作用和对外开放中所获得的中心性。从而建立多指标体系对城市中心性进行综合评价。

20、城市经济区:我国的城市经济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密

切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它是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地域的空间组织形式。

21、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建设条件

实际上就是城镇发展条件包括区位、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景等的综合评价。

②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镇化目标

预测规划期末的人口数、城镇人口数和城镇化水平,重要的是要分析本区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明确其城镇化道路。

③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

通过区域优势条件、限制因素、机遇和挑战的正确分析,确定适合与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均衡与不均衡发展是经常面对的战略问题,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

④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市分工

城镇职能结构的规划首先要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合理部分,寻找和调整其中的不合理部分,然后制定开发和全球化背景下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利益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新的职能结构。

关键是对中心城市的定位,重点是体现重要城市的分工,实质是产业空间的布局。

⑤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通过现状的规模结构特点、问题、变动趋势的分析,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变化,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规模提供依据。要体现城乡协调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重视对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城镇的规模分布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各地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的酌情处理。

⑥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这是对区域城镇空间网络组织的规划研究。它把不同职能和不同规模的城镇落实到空间,综合考虑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交通网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合理结合,俗称点线面结合。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

⑦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解决水、电、路、通信等区域基础设施和文、教、体、卫等重大

社会设施的规划协调,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⑧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主要解决人与自然协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

⑨明确城市发展用地的数量,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合理确定用地指标和用地规模,和土地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至少在总量上要加以平衡。

⑩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除了规划空间布局,还要研究落实空间布局要求所必需的公共政策。这些政策错社主要针对市场做不了而应该由政府来做的事情,市场完全能做的事情要让市场去做。应该树立区域平等的理念,在自愿、互利、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协调机制、组织协调平台来解决问题。

22、自然环境如何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自然环境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的本身通过城市人行为改变了自然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城市人的行为,前者我们成为行为过程,后者成为反馈过程。

一、城市地理位置的选择

城址是城市所在的地点。城址主要受自然地理要素影响。作为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不仅影响城市发展,而且影响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要规划建设好一个城市,必须“了解自然,克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从自然中取得自由。在建设新城或发展新区以前,应选择合适的地址建设城市,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城址应尽量避免选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带上。

位于河流两岸的市,往往成带状或者被河流分割成组团状发展。

位于破碎的河谷或起伏不平的低丘地带的城市,空间布局常常成分散组团式。

二、城市地形

地形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就城市建筑工程经济角度来看,影响最广的是地面坡度。从建设角度考虑,平原最为有利,丘陵困难较

多,山地则需要更大的工程措施和投资。但过于平缓,当坡度低于0.3%时,则往往不利于地面水的汇集和排除。所以应选比较平坦的地区。

三、城市气候

城市气候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影响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组织的环境因素之前。气候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以风最为显著,风主要是指风速和风向。为了尽量争取新鲜空气,居住区就应该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除盛行风向外,一些地方性风,对城市功能布局也有一定影响。

城市气温较高,同蒸发过程也有很大关系。乡村水体较多,蒸发旺盛而热量减少;相反,城市内不透水地面逐渐增多,水体较少,蒸发不旺盛也是市内热量得以积蓄的原因之一。

由于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空气受热上升一定高度后向郊区流动,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与郊区向城市补充的气流合在一起向城市中心吹去,这种气流被称为城市风。

四、城市植被

绿化是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城市环境各个要素中,起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被誉为城市环境的“绿色卫士”它的作用:①净化空气②减弱噪声③调节、改善小气候。此外,绿化环保持水土,保护农田,净化污水,防止火灾蔓延,对有害气体比较敏感的植物还能够检测大气污染,起到只是报警作用。

五、地基承载力

城市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岩土有不同的承载力,因此,在用地选择和功能组织时尽量做到地尽其用,使各种建筑物和构造物各得其所。

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考虑:

地基土堆积年代。在天然条件下,堆积年代越久,成岩作用的程度越高,承载力越大。

地基土成因。一般而言,同一类土,冲积和洪积比坡积承载力大。

地基土性质。性质不同,无疑承载力差异很大。

地下水情况。不仅影响土的性质,而且对土可起浮托作用,水中

含有酸碱杂质还会对人工基础有侵蚀作用。

建筑物基础。包括基础尺度大小,埋藏深度等。

建筑物性质。

有一些特殊土壤上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必须采取专门的人工基础。

人工填土的时间愈长,组织物质愈均匀,颗粒愈粗,有机物愈少,地基承载力愈大。压实填土的地基承载力大小,则取决于组成物质、含水量、压实方法、铺土厚度、压实系数及填土的均匀性等。

六、城市地下空间

在一些石灰岩地区,常常有许多天然洞穴,为了扩大空间,人们也会开挖形成各种人工洞穴。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不仅扩大了城市用地,而且还有不少其他优点。洞穴内部均恒温20°C左右,可节省空气调节器及取暖器,节约能源。

23、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24、城市问题包括什么?怎么解决?

一、城市问题

1、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

2、各、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交通问题、停车问题、交通污染问题

3、城市住宅问题:

国外城市住宅问题:住宅质量低劣、高比例空房率、灰区的大量存在贫民窟与棚户区、住房

费用的飞涨

中国城市住宅问题:房价偏高,房地产项目结构不合理。低收入人群无法改善住房,缺乏以

财政为主的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无法大量建房,造成恶性循环,居住条件难以改善。

4、城市社会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年人问题、种族与社会争端、内城问

5、城市安全问题:安全防灾问题、防卫问题(治安性犯罪问题、恐怖袭击问题)、

公共卫生问题、化学品事故问题

二、解决方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①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内涵所体现的基本

原则有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②可持续的交通:正视家庭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重视步行和自行车的作用

③可持续的生态:生态化、系统性、区域性

④可持续的社会:老年人问题、贫困问题、

⑤加强城市公共安全:A重视立法和体系建设,从程序上保证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B发

挥政府主导作用,保证建设资金超前投入。C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防御体系和保障机制。D

把科学技术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强化高新技术集成。E动员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确保

城市安全和持续发展。

城市地理学知识点二

城市地理学知识点二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区域基础是什么? 答: ①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②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 2.评述地理位置对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并以实例说明。 答: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地理位置则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和规模的特殊性。 城市地理位置主要有以下三类: ①大中小位置(不同空间尺度) 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区分出一种中位置。如上海:大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口处。中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小位置是黄浦江和苏州河相汇处。 ②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A、中心位置——城市处在区域的中心。便于与区域发生联系,通达性好,总交通流最小。如:我国四川省的省会成都位于四川省地域内的中心。 B、重心位置——城市偏于区域的一方。在重心位置形成的城市也具有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C、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于在吸引范围的某一侧。如渔港接近渔场;矿业城市邻接矿区;耗能工业接近廉价电源地等。攀枝花市就是在矿业发展中上形成起来的。 D、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

城市地理学重点

城市地理学重点 1、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 律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化研究B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C城市分类研究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 社区的组合。 5、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 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6、什么是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 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我国的城市大多数都在北半球。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概括地说,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中山、高山地区数量极少;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 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

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区的 城市多趋于河谷,临水也是普遍特点。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的结构特征,未来的开 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 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 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 在进行。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 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常说城 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了每个城市的特点。 7、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8、城市化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六种转型: ①人口结构的转型。②经济结构的转型。③地域空间的转型。④生活方式的转型。⑤消费水平的转型。 ⑥文化程度的转型。 9、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①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 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②第二种时消极的城市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 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在物质构成上 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 ★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散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系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三种城市类型: (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例如):集镇、城镇、县城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或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转运功能和区际贸易(为满足区际贸易和 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 特点:职能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类别(例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 ☆转运功能的三种类型: ①实体转运。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②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③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要付关税。(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聚集经济、规模 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的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矿业城、工矿城、科学文化城 ★第五节: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一、信息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二、信息技术革命与新产业空间的形成 三、信息技术革命时代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城市地理学讲义-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 前言 城市地理学是城市科学大家庭中毫不逊色的一员。地理学家以其空间地域性、系统综合性的独特视角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的观念来研究城市,而区别于其它城市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地理学获得长足进展,对城市研究作出了贡献,并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中,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吸收了必要的营养,又采用了数量方法、计算机、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手段,成为地理学中最活跃的人文地理分支之一。 课程内容 本课系统地讲述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三章:城市化 第四章: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五章: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第七章: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第八章: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教材: 《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 主要参考书: 《城市地理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版 《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城市地理概论》于洪俊、宁越敏编著,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现代城市地理学》许学强、朱剑如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城市职能分类。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中心地理论。 ◎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 ◎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 3、考核方式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城市地域通常认为,广义上的城市地域是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的城市地域是指市街地化的地域.城市地域以外的地域就是乡村地域。 2、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3、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核心区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4、世界六大都市带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2.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3.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4.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5.英格兰大都市带; 6.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5、城市首位律一国最大城市人口和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S=P1/P2 P1――最大城市人口数P2――第二位城市人口数 6、11城市指数S=2P1/(P2+P3+…+P11), P2、P3、…、P11为城市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S表示11城市指数。 7、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为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8、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9、基本/非基本比率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比)。10、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只能用与之有空间关系的其他地理区域来说明.地理位置是自然条件的基础,对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11、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之为积极型城市化。 12、郊区化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第一种答案) 郊区化是指城市人口就业岗位等从城市移出,分散到郊区的过程.它是城市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标志着城市由聚集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第二种答案) 13、再城市化通过城市中心区域的改造更新,实现城市产业化,人口发展和复兴的过程。 14、中介机会当货物在A和B两地间运送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从而产生所谓中介机会,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 15、空间扩散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16、城市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式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表示城市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17、断裂点理论康弗斯1949年提出的“断裂点”概念,指两个城市间的分界点 18、城市相互作用的潜力模式是指城市与城市空间颁布体系的相互作用在一定预期内的比值,反映了人的相互作用。 19、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20、生长极经济发展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的点。 21、结节地域是指由具有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的几个空间单位所组成的区域,。 22、均质地域:指在均质性能的作用下,城市地域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区别(1) 城市地理学的重点

1.城市: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也是一种区域现象,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特点,而且是一个历史范畴。2.城市化: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至少包含了乡村——城市的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 3.逆城市化:主要为一些发达国家,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现象部分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外,包括人口、工业、商业,其间有发达的交通网联系。 4.郊区城市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恶劣的生活环境,追求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甚至农村。 5城市郊区化,即郊区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5.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而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的现象。城市景观与功能的不协调。6.过渡城市化: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地区或国家,指城市人口和经

济增长不协调,人口增长大于经济增长。 7.再城市化:城市出现的城市人口回流,城市中心区再现活力,而郊区出现形体再开发的过程(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位也发生了变化。 8.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也称直接城市化。 9.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的这种扩展方式 10 飞地型城市化:城市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 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 11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 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发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 12 自下而上城市化: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 自主推动的、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内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市化过程 13 城市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 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城镇有机整体 14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2、城市内部空间组织: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3、城市问题:城市环境、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区的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2.什么是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 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 3.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 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4.城市与乡村的本质特异:1、在产业构成上,城镇是以从事非农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2、 在规模上,城镇聚居有较多的人口总数。3、在景观上,城镇有较大的人口密度和景观密度。4、在物质构成上,城镇有给水系统、绿地系统、广场、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5、在职能上,城镇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经济政治的中心。6、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 5.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包括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区域经济地 理条件两大类型。 6.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41页最后一段(至142页)城市发展 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积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剩数效应”。 7.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是城市与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 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8.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三种类型:1、中心地城镇。2交通贸易城镇。3、专门化职能 城镇。中心地城镇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需要而产生的。随着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稳定和加强了小城镇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地位。交通贸易城镇是为满足区域贸易和交通运转的需要而形成的,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其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古代的驿站是这类小城市的雏形。近代随着经济发展,以转运功能和区际贸易为基础,促进了这类城市的大量产生和不断发展。专门化职能城镇是为满足某种专门的需要,在积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其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腹地、后方输运系统及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 9.简述郊区城市化的特点:,1,土地集约化:A农产品商品化(大田作业向城郊农业转变)B劳动 力商品化(农业人口转变为兼业人口)C土地商品化(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2,产业结构高度化:遵循“配第- 克拉克”定律进行,郊区是受城市化影响最深的地域,城市经济的转换和向外扩散最先影响到郊区。从产业结构看,大城市郊区经济以工业为主,劳动力结构以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工业采用“飞地”形式在郊区新建工业卫星城市或工业点,他们对郊区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起了重要作用3,城市网络化:城市网络化是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各种不同功能,不同规模模的城镇为基础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体系。 10.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2城市规模体系的 动态变化加速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著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中国未来城市化道路取向是什么发展乡镇企业,走自上而下的城市化

城市地理学讲义

城市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城市的产生 ——作为人造物的城市 第一节城市的起源 1.1 一些观点的辨析 (1)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乡村经济剩余导致城市的产生 (3)城市最早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美索不达 米亚,后传至印度和中国,之后又西进至 希腊,即:城市扩散学说的成立 (4)诱导城市产生的原因是集市的需要,是防 御的需求 1.2 早期城市的形式 城市起源的5个主导因素: 城市的起源是一切与城市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促成的:一个有利的生态基础,一个便利的商贸地点,一个涵盖了规模灌溉工程、冶炼和驯养技术的先进技术汇集地,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组织体系,一个强有力的政体等等。 在城市产生的过程中,不同的因素诱发了不同类型的城市。 小结: 促使城市产生的原因可能正是城市为之效力的目标。 城市的特征:强化集聚、城市组群、实体界限、功能区分化、城市资源、文字记载、城市与乡村、纪念物结构、建筑物和人。 第二节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2.1 城市、城镇与乡村 Rural /Town/ City/Urban ⏹乡村和城市(Rural and Urban: diversity with the landscape and populations .) ⏹小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城市(city)、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大城市(metropolis) Polis-希腊语“城邦”-community Urbs-艺术门类-civitas(人的自然汇集场所) 第二节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各国对城镇定义的标准不同 中国城市与城镇的区别 ⏹城市和城镇的区别:经国家批准设置市建制的城镇才能成为城市。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设立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源于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以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而提出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 美国的城市化地区=中心地方+外围密集居住区 相当于中国:城市建成区+卫星城+县城 2.2 城市群与大都市带

城市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城市地理学 1.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可以看做是一个“面”。 2. 城市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 化规律。 3. 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个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1)城市化研究(2)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3)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市场空间、 社会空间、感应空间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5.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 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 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 景观布局的等,工程性较强。 6. 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四个阶段:1920年以前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1920-1950 第一, 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城成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做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 动态分析。1950-1970 宏观城市空间;微观城市空间。1970年以来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 7. 帕克、沃思和伯吉斯创立了城市结构的同心环模式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 8.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 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 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9.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产业构成上2.人口规模上3.景观上4.物质构成上5.职能 上 10.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 11. 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 12.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 13. 大都市带的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区域 14.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 交互作用的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15. 都市连绵区五个必要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 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 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16.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 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 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17. 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18.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 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

城市地理学重点

城市地理学重点(总1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一章绪论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 1、研究对象:城市 概念: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3、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①城市化研究 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 ③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的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5、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 2、城镇: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3、城镇不同于乡村的几个特点: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电灯,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寻找城乡差异。 4、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包括三种类型: (1)行政地域:按行政管理划定的地域,其边界为辖区边界线;以行政辖区边界划分的、区域,界限明确。 (2)实体地域:按城市景观与职能差异划分,其边界为实体边界;实体边界地区有一个城乡过渡带,因此这个边界是模糊的;辖区边界与实体边界不一定重叠。 (3)功能地域:由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相互紧密关联构成的实体区域;它以城市为主体,包括邻近城市的一些乡村地域。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复习参考 第一章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规律性的科学,具体地讲,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问题研究 第二章 1、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 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中心县+外围县 大都市带: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市群: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 的联合体。 2、区分城市的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第三章 1、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的原因、功能与特点、分类、发展条件) 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发展条件: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发展条件: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发展条件: 第四章 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也叫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就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再城市化:城市出现的城市人口回流,城市中心区再现活力,而郊区出现形体再开发的过程。 2、城市化地区 3、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城乡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即推拉说、推拉理论)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破产

城市地理学(整理)

第一章 1.城市:城市-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现代城市是一级行政单元,是按国家设市标准设立的,这样的市称狭义的城市(City)。广义的城市是代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urban) 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 2.居民点系列: 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小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集镇、建制镇)—城市city、—大都市metropolis-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大都市带megalopolis。这样一套居民点的系列。 3.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的重点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宏观的)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微观的)。 4.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因素研究 2区域中的城市空间组织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4城市问题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 5.城市地理学研究任务: 1.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 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2.我国城市地理学面临许多重大的实践问题。比如,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镇化水平的调控,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城市职能的更替和空间重组等问题。 3.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6.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1.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系统。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4.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5.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l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l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l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l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l 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6.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A.宏观城市空间:城市间构成的空间,集中在城市体系研究上。包括空间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规模分析、空间格局、职能结构和网络形式。 B.微观城市空间:城市的内部空间,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分异过程、各功能要素的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 第二章 10.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产业构成:城镇以从事非农人口活动的居民为主 规模:城镇聚居较多人口 景观:城镇比乡村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高 物质构成:城镇有水电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公共设施 职能: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1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人口据几位特点的非农产业为特征的在中国表现为有行政建制的市与镇。 12.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13.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15.都市区:是外国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做单位。 16.大都市带:戈特曼提出的由许多市区首尾连成一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密切联系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其特点:a.多核心b.交通走廊c.密集的交互作用,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d.规模庞大e.国家的核心区域 世界六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波士华;芝匹兹;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西北欧大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 17.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位,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几个大都市带相互连接,形成有许多大的节点或发展极联结成网络的更大的城市地域空间,称之为世界性大都市带。 第三章

大学地理知识点盘点

大学地理知识点盘点 地理学是关于世界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科学,它研究地球及其 特征、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分布、分析其相互关系,以及探讨它 们如何被利用和管理。在大学地理课程中,学生将会学到许多地 理知识点。本文将盘点一些基础的大学地理知识点,帮助读者更 好地了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和其物理、化学、地质、气象、生物等自然环境。在自然地理学中,许多知 识点值得我们学习和了解。 1. 地球的结构 地球由三个层次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是由铁和镍构 成的最内层,地幔是由岩石和矿物组成的中间层,地壳是地球最 外层的薄壳。地球是广大的、稳定的球体,这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2. 地球表面的特征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陆 地占29%。地球表面还有山脉、平原、峡谷、沙漠、岛屿等地貌。 3. 地球的气候 地球的气候变化是由太阳光线和地球自转、公转等复杂的自然 过程造成的。地球上的气候不同,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纬度、 海洋和大陆、风和海洋流等。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 与地域环境关系,即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在人文地理学中,有一些知识点值得我们关注。 1. 人口学 人口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口数量、 分布、动态变化、人口结构、人类迁移和人口政策等问题。

2.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的形态、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学科。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非常重要。 3.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研究环境和经济相互作用的方式,还研究资源利用和城市化等方面的问题。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对于经济学和政策制定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地理学是一门需要大量阅读和学习的科学,其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本文所提到的知识点只是地理学的冰山一角,读者可以进一步探究。

城市地理学知识要点。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5分)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区域性(●)﹡综合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 ●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吸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 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1940年以前兴起阶段二、1949-1966年相对萧条阶段三、1967-1976年停滞阶段 四、1076-1990年振兴阶段五、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7、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 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贝里的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等级结合的研究“城市系统”。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地理课学习重点

地理课学习重点 地理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 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内容 需要特别注意和掌握。本文将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为基础,探讨地理课的学习重点。 一、自然地理 1.地球的结构和内部构造 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内部构造 对于理解地球的运行机制和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2.地球的运动与地形形成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带来了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同时也 导致了地表的各种地形特征的形成,如山脉、平原、河流等。 3.气候与气象 气候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某地区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而气象则 研究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掌握气候和气象知识,对于理解气 候变化、天气预报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水文地理和水资源利用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了解水文地理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5.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 地理课程中也要重点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以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人文地理 1.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关注人口的分布、迁移、人口结构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 的影响。了解人口地理的知识,有助于分析人口问题和制定相应政策。 2.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区划等。随 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地理的学习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3.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旨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了解经济地理,有助于认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4.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学习 文化地理有助于理解地域差异和文化多样性。 5.交通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简答题

城市地理学简答题 ⒈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⑴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任务 ①最重要的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②就我国来说: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⒉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分哪几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⑴分四个阶段 ①1920年以前(萌芽阶段):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命运。 ②1920至1950年(从人地相关到区域差异)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两大特点:第一,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③1950年至1970年(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

中心地理论影响扩大,空间学派兴起,城市地理学的框架建立起来,其研究对象分为宏观城市空间和微观城市地理空间。 ④1970年以来(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 城市地理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多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 ⑵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①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问题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家关注的焦点 ②城镇体系、城市化和城市职能的研究兴趣下降,城市产业的研究领域在拓展 ③围绕信息化和全球化拓展城市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 ⒊城市地理学研究趋势,目前主要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⑴研究趋势 ①从点到面②从静态到动态③从形态到功能④广泛地域的见解 ⑤协调研究的兴盛⑥国际视野⑦向实用方向发展⑧计量分析 ⑵研究热点 ①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机制和体制创新研究 ②城市群(都市区、都市连绵区)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