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

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

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2、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本质特征是密集性、中心性、系统性、高效性、多元性。

3、界定城镇的规范(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

①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为主,在职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具有较好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另外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4、城市地域类型

①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是各国按城镇界定规

范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

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

②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③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

地域范围。(大都市区、大都市带)

5、城市人口指哪些人?

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应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6、影响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①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生产力水平决定城市的发展水平——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在许多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2)自然条件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①地形条件(海拔、地势)

城市选址:平坦的地形;平原(丘陵);河谷盆地;两种地形交汇处;高平原(热带地区);

城市形态:随地形展开

②地质条件

地质承载力;地下水:水位,储量;地震:裂度。

③气候条件(气温、降水)

城市选址:温暖湿润,水热条件组合好

气温——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降水——城市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④河流与城市区位

a.供水: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b.运输:起点和终点(货物转运);河流汇合处(人流物流集聚中转);河口(河运与海运的中转站)

c.军事防卫

⑤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城市产生、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城市结构形态

土地资源:城市规模、用地选择

水资源:选址、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等

(3)位置与交通条件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①中心和重心位置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重心位置――城市偏于区域的一方。也具有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②邻接和门户位置: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在吸引范围的某一侧。

门户位置(出入口位置):城市位于区域对外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③交通地理位置

a.交通条件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分布:向交通便利地集中

b.交通地理位置具有动态性

(4)政治文化等因素

政治因素;文化活动;宗教活动。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与城市化进程(重点)

7、城市化的概念(必考)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以及城市因素在地域上不断增大、扩散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包括以下涵义:①人口的转变(人口);

②二、三产业的集聚发展(经济);③城市景观的地域扩展(景观);

④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文化)。

8、城市化的类型

(1)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划分

①同步城市化(Synchrourbanization)

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

②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

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模式。

③滞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

%100?=总人口

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2)按城乡关系空间格局变化和人口与非农经济的不同划分

① 集中型城市化: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从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② 分散型城市化: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从中心区向外围扩散,将其周边的非城市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③ 就地型城市化:资源开发型;对外交通枢纽型;产业结构升级型

(3)按与城市中心的空间关系划分

向心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

(4)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划分

① 自上而下型

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行政指向型;重点工程带动型;大城市扩散带动型

② 自下而上型

指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乡村城市化。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

③ 外力推动型

指在外资、外贸、旅游等外向型经济带动下形成的城市化过程。

外资带动型;边贸激发型;旅游促动型

9、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① 人口指标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② 土地利用指标法

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

③ 复合指标法

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水平。

10、城市化动力机制

①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资金;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②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③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11、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一)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进程的S 型曲线:诺瑟姆(Ray M.Northam , 1979)发现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是一条稍被拉平的S 型曲线。

城市化进程的三阶段论:

① 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或称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Initial Stage 。

② 在30%--70%为中期,或称加速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Accelerate Stage 。

③ 在70%以上为后期,或称高级阶段,发展速度再次趋缓,直至基本停滞。 Terminal Stage.

(二)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

在城市化进程的一定阶段内,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规律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

12、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进程普遍加快

(二)区域差异明显

城市化水平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速度和规模差异: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区数量增加

(四)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概念: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有密切联系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形成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庞大城市群体,是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体,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一种地域空

间组织形式。

特征:1)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

3)多核心带状、网络结构;

4)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

5)大规模高密度的人口;

(五)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原因:①中产阶级逃离环境、社会问题丛生的中心市区(需要)

②家庭小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完善(可能)

③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励铲除郊区破旧住宅、低息住房贷款)

(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中初级阶段),出现过度城市化和乡村城市化

原因:①人口爆炸,劳动力增长快;

②城乡收入差异大;

③经济过度集中少数大城市;

④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

后果:城市非正式就业,城市社会问题。

13、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二)城市化水平低,但城市人口总体规模大

(三)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减小

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四)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动加速

(五)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显著

(六)动力机制趋于多元化,出现多种区域城市化模式

(七)1990年代以来,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八)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区域

14、郊区化的概念

人口、就业岗位和产业部门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15、逆城市化的概念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人口从大城市和大都市区向小城市或小的都市区甚至乡村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16、再城市化的概念

概念: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中心地位,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17、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⑴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成两部分:基本活动部分和非基本活动部分。

⑵二者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

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

⑶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⑷城市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种乘数效应。

第五章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18、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的划分方法

①普查法;②残差法;③区位商法;④正常城市法;⑤最小需要量法

19、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卡特(H.Carter)把城市职能分类方法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5种:

①一般描述方法:英国奥隆索(M.Auronsseau)1921

②统计描述方法:1943年哈里斯(C.D.Harris)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

③统计分析方法:1955纳尔逊(H.J.Nelson)美国城市职能分类

④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阿列克山德逊美国城市职能分类、麦克斯韦尔对加拿大的城市分类

⑤多变量分析法:1968年贝里美国城市职能分类

20、城市职能的概念

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周一星)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崔功豪)

21、城市职能三要素

①专业化部门,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几个部门具有为区外服务的作用。

②职能强度,取决于城市为区外服务的部门的专业化程度。

③职能规模,职能强度很高的小城市,对外服务的绝对规模却不一定大;相反,一些大城市

对外服务的比重可能不高,但绝对量可能很大,影响很广。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22、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和方法

①城市首位律

城市首位律: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1939,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而且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

首位度指数:反映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首位度: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S2=P1/P2

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②二倍数规律

把城市边界固定,使规模上界是下界的2倍,结果发现了一种规律性:当规模级的边界值确定为2倍时,下一级的城市数接近是上一级城市数的2倍。

③城市金字塔

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

④位序——规模法则

广泛使用的公式实际上是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

捷夫模式是q=1时的特例。对(6)式作对数变换:lg Pi = a–q lg r I,Y=a+bX

⒈把一个城市体系中的每个城市按位序和规模落到双对数坐标图上时,通过散点图可以对

城市的规模等级作客观的划分。

⒉然后进行y=a+bx形式的回归分析。回归所得的各项结果都很有用。

⒊a值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是回归线的截距,b值是回归线的斜率。(相当于q)

a值:是回归线的截距;b值是回归线的斜率:

|a|越大:首位城市越大,其变化反映了高位城市、尤其是首位城市的变化趋势。

|b|→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的理想状态;集中与分散趋于平

|b|值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够发育,首位度较高;

|b|值小于1:则反之

|b|→∞,表示该城市体系只有一个城市。

|b|→0,表示该城市体系中所有城市规模一样大。

相关指数R2,a和q的含义重要,R2代表城市规模与位序的相关性,相关性大,为位序-规模分布,反之则反。a为截距,代表第一位城市的规模。q为斜率,代表城市规模分布集中与分散的程度。∣q∣大,城市人口集中在高位次城市,反之则反;∣q∣变大,城市人口趋向与高位次城市;∣q∣变小,城市人口趋向于低位次城市。

23、我国城市发展方针主要观点

(1)小城镇重点论

论点: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甚至认为唯一正确,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主要依据:

第一,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人口的需要;

第二,发展小城镇是完善城乡经济体系、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第三,发展小城镇是乡镇企业升级和集聚的需要。

(2)大城市重点论

主要论点:中国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大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此推进城市化进程。其主要依据是:

第一,优先发展大城市是世界各国城市的总趋势和一般规律;

第二,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高于中小城市;

第三,人口问题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要求;

第四,“城市病”和城市规模大小并无必然联系。

(3)中等城市论

主要论点是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优点,并易于克服二者

的弊端。主要论据:

第一,中等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之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是优化城市布局的关键;

第二,中等城市可以避免大城市和小城镇所产生的突出问题(减轻“大城市病”,提高了空间集聚效益);

第三,中等城市正处在规模扩张阶段,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包容度,其聚合力和辐射力都很强。(4)大中小城市并举论

认为应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兼顾小城市、小城镇,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即:挖掘大城市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适当发展小城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没有必要局限在“大小”之争,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将是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24、城市最佳规模

城市的最佳规模(合理规模)——巴顿的成本效益曲线

①AB是平均效益曲线,表示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平均每人的效益从开头迅速增长,后来上升趋势减弱,最后下降。

②MB是边际效益曲线,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应

有的效益。

③AC是城市平均生活费用曲线,它随城市规模扩大

而趋于上升,但在人口极少的情况下,开始可能有些

下降,

④MC是边际费用曲线。表示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

员应支付的费用。

⑤P1是城市最小合理规模,人口少于P1的城市是不

经济的。

⑥P2是城市生活每人净效益最高时的规模,AB与

AC之间的差值最大,对现有的城市居民是最理想的规

模。但这时MB>MC,城市人口仍然要增加。

⑦P3是城市所得到的总的纯效益达到最高时的规模,

这时的社会效益最高,对决策者最理想。但这时AB

>AC,对个人来说,只考虑平均效益,因此人口可能

继续迁入。

⑧P4处于AB=AC,是最佳规模上限值,这时如不能制止人口增加,城市就要超出最佳规模的上限而不经济。

需要注意:理论模型中的曲线形状不是很确定的,所以P1,P2,P3,P4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值。结论:城市合理规模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某一特定的城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其具体条件,研究其合理规模是有必要的,而一个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城市最佳规模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也许它根本就不存在。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25、空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产生的条件

空间相互作用--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

相互作用的类型:①物质和人员的流动,表现为物流。

②各种交易过程,表现为货币流。

③信息的流动和创新的扩散,表现为信息流和技术流。

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①互补性;②中介机会(两地之间另外一地的介入几率);

③可运输性(又称通达性,是指两地间联系的通畅程度);

26、空间扩散的概念及空间扩散类型

指思想、创新、文化特质和行为模式等从其发源地向外扩展和传播。

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

27、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先回答现在是什么类型,再回答表现)

空间分布类型:不规则的集聚分布型①空间分布东密西疏;②省际差异明显;

③偏集于中纬度;④资源和交通指向明显;⑤形成若干城市密集区。

我国市镇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半部。城镇密度从西向东有规律地递减。具体而言,主要集聚在几个平原三角洲和交通线上,初步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个规模特别大的城市集聚区。

第九章城镇体系规划

28、城镇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

特征:1)整体性;2)等级层次性;3)动态性;4)开放性

社会系统;随机系统

29、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二)基础条件分析

(三)城镇发展战略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⑴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选择综合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规范值;

按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后分级编绘评价图。

⑵城镇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阶段

⑶城镇化水平预测

总人口预测;城镇化水平预测

(四)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⑴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⑵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

⑶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⑷网络结构规划

(五)城镇体系的支撑系统

(六)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四四六三”为主体的区域空间结构

四个中心城市:青岛、济南、烟台、济宁

四条主要轴线: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

威海—烟台—青岛—日照—临沂;

日照—临沂—济宁—菏泽;

德州—济南—泰安—济宁—枣庄;

六个城市经济区:青岛城市经济区、济南城市经济区、烟台城市经济区、淄博城市经济区、

济宁—曲阜城市经济区、临沂—日照城市经济区;

三个都市圈:青岛、济南、济宁

第十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0、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识图)

⑴同心圆模式

1.中心商业区;

2.过渡地带;

3.工人居住带;

4.中产阶级居住带;

5.通勤带

提出者:E.W.伯吉斯,1923

观点:城市人口迁入及其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分化,城市是以不同功能

用途的土地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则地从内向外扩展,形成圈层式结构。

基本图式:同心圆,单一核心

评价:

局限性:1)忽略了人类除了生物属性之外尚有文化属性。

2)仅考虑芝加哥一市的特点,且划带过多。

3)没有考虑交通线和自然障碍物等方面的影响。

贡献:1)方法论贡献(动态、实证)。

2)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单中心城市的结构特点。

⑵扇形模式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工人居住带;

4.中收入居住区;

5.高收入居住区

扇形模式图

提出者:H.霍伊特 1939

观点:城市发展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线或沿障碍最小的路线

向外延伸,城市地域呈现出被交通线支撑的扇形组合。

基本图式:扇形,单一核心

评价:

贡献:1)该模式是从众多城市比较中抽象出来的,研究方法较同心圆模式前进一步。

2)开始考虑交通、工业等因素的影响。

局限性:1)只凭借房租一个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的发展运动,影响了模式的典型性。

2)仍没有摆脱城市地域的圈层概念。

⑶多核心模式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低收入居住区;

4.中收

入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

提出者:C.D.哈里斯和E.L.乌尔曼

观点:城市是由若干不连续的地域所组成,这些地域分别围绕

不同的核心而形成和发展

基本图式:

评价:

贡献: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较前两者更具现实性。

不足:对多核心之间职能联系和等级差别讨论较少。

⑷其他结构模式

①同心圆—扇形模式

提出者:阿福特曼英国

②三地带学说:

1947年,R.E.迪肯森,认为城市在地域上由三部分组成:中央地带、中间地带和外缘地带。

④折中理论:1954年,E.G.埃里克森提出,从市中心的CBD呈放射状伸展,居住区填充于放射线之间,市区外缘由工业区包围。

⑤麦吉的殖民地化城市模式 1967

3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指城市各种职能活动在城市地域上的配置及组合状况。(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空间组合)

32、均质性和均质地域的概念

均质性:城市地域职能分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而排斥异质的特性。

均质地域:在均质性能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区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异的连续地段。

33、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各功能活动的分布空间及其相应产生的区域分异。

(一)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1)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分区状况;--“形态依赖原理”

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

(二)经济因素

土地价格或地租:因位置、通达性的不同造成了其不同;

付租能力: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这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的道路相交

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了工

业区;地租对于住宅区的影响最低。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行政因素:政策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引导作用。

34、CBD的概念及特点(中央商务区)

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汇聚之地。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城市商贸、金融、商务办公、信息、咨询等高级服务业及企业总部集中的地方,具备完善、便捷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现代CBD特征可以概括为:

1)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在此高度集中;制造业很少,办公业集中;

2)交通便利,人口流动车流、物流巨大;

3)地价昂贵;

4)以高层建筑为主,土地利用效率极高;

5)垂直分带;

6)步行化。

35、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的方法

社会区分析、因子生态分析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城市金字塔: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2.城市首位律:一个国家最大城市与第二城市的人口比即首位度,首位度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叫做首位分布,符合首位分布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式,那就是城市首位律。 3.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4.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5.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6.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7.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8.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9.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为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叫做空间相互作用。这种空间相互作用,把空间上相互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10.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 11.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是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12.生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

城市地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3、建成区:是指城市基础设施基本连片,城市功能基本达到的区域 4、城市化: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原因是其区位选择向城镇集中,是一个地域空间的演化过程 5、空间相互作用:为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城市或区域间不断进行着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交换 6、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7、城市群:由若干基本地域单元构成的,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连续区域。 8、CBD: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会展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 9、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由众多城市组成、通过空间相互作用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10、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区域 11城市空间分布体系(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ities system):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由众多城市组成、通过空间相互作用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二)选择与填空和简答 1、城市地理主要任务 ⑴揭示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认知) ⑵预测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改造) 2、(简答题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 ⑴注重空间结构研究 土地利用评价、边缘区、CBD、社会空间等 ⑵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空间分布、职能、规模、网络结构 ⑶注重城市化研究 城市化内涵、区域差异、动力机制、城市化道路、水平、乡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⑷注重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3、的城市基本特征 1.有一定的人口规模 2.职能上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 3.非农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4.多种城市设施:供水、供电、交通、通讯、文教卫生设施 5.有较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4、(填空题)世界六大都市带 ①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 ②五大湖区大都市带 ③日本东海岸大都市带 ④西北欧大都市带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城市地理学的特殊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使其具有独持的一面;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与城乡规划学的关系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城市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乡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乡规划学是为城乡建设和城乡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乡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乡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乡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3、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6、对转型时期城市地理学发展的研究将加强 二、“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置与发展前景 城市规划从业队伍快速增加,已经形成完全独立的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从业人数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00多人,快速增加到目前的10万多人。到2006年底,我国规划设计机构有甲级院120个、乙级院214个、丙级院566个,还有各类事务所(中资、合资、外资)或其代表处、设计工作室等,取得设计资质机构约1000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设立城市规划师技术职称(职务),2001年起正式实行城市规划执业资格制度,目前已有12000多人取得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自1992年起从中国建筑学会内独立,目前是与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平行的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①城市化研究。②区域城市体系研究。③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①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演化;②城市土地利用;③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安全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6、城市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以实体空间结构研究为主体。包括城市土地利用与评价、城市边缘区以及市场空间和商业空间等。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研究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等。 3、注重城市化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对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水平和郊区化展开了不同层面的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城市信息化、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研究方法的应用主要涉及GIS/RS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城市建模等。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由于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起步较西方晚,在很多研究领域多是翻译和借鉴西方的经验,尚未形成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到目前,实践工作已经在多方面展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行理论的概括、科学的推论和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得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经济的全球化正推动着新的世界体系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生产、贸易、投资跨国流动的和人民利益出发的本地化,以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 3、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城市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城市地理学 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可以看做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个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1)城市化研究(2)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3)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市场空间、社会空间、感应空间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5.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的等,工程性较强。 6.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四个阶段:1920年以前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1920-1950 第一,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城成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做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1950-1970 宏观城市空间;微观城市空间。1970年以来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 7.帕克、沃思和伯吉斯创立了城市结构的同心环模式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 8.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9.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1.产业构成上2.人口规模上3.景观上4.物质构成上5.职能上 10.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 11.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 12.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 13.大都市带的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区域 14.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的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15.都市连绵区五个必要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 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16.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17.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城市地理学复习

名词解释、填空 1、大都市区特点:①多核心;②交通走廊;③密集的交互作用;④规模特别庞大;⑤国家核心区域。 2、全市人口:指地级及其以上市包括所辖县和县级市的市域总人口。 3、常住人口:户籍总人口减去外出半年以上的本地户籍人口加上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4、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就是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5、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常说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 6、位置:就是某种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种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端点位置,城市只有一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则为端点位置。 7、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8、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9、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全面发展以来,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表现出2个明显趋势:⑴集中区位;⑵分散区位。 信息服务业也表现出集中和分散两种趋势。由决策、管理、协调、金融、保险、法律、经纪等构成的高层次职能属集中区位;而文秘、实际操作等为高层次职能服务的辅助职能属分散区位。 10、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 过度城市:全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居民的失业率很高,大量人口生活在贫民区,与南亚、非洲等国的城市类似,这种情况被称为过度城市化。 11、城市地理学在分析城市化动力时,首先注意问题的空间性,从地域秩序入手分析。 12、托达罗提出他的人口流动模型,认为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映。预期的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功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13、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即会发现存在着向心和离心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按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14、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是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能的过程。 15、目前确定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定方法只要有2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16、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有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扩散。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1946年英语国家第一本城市地理学的教科书《城市地理学》出版; 二、中国80年代中期大部分大学开设此课程; 三、城市: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 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四、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城市地理学内容广泛,但重点是: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地理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简述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研究阶段和内容 我国在解放初期对此无研究,在80年代开始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重要阶段: 1).80年代初:前期集中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乡村城市化类型,后期则转为对转移效果的分析、评述及新发展; 2).80年代中期以后:侧重于人口迁移特点、原因及其变化研究,包括迁移量、迁移方向、迁移类型、迁移构成、迁移原因等方面。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一、城镇不同于乡村的几个特点: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寻找城乡差异。 二、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城市的行政地域; 2)城市的实体地域; 3)城市的职能地域; 城乡界线:城市辖区——行政区=城市实体——建成区 城镇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有自己的行政管辖范围,而行政管辖范围与城市实体相一致的情况很少见。于是不同的城市地域类型城乡界线不一致。出现两种情况: 1)城市辖区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一定的乡村地域。城市人口偏大 2)城市的实体范围超出了行政管辖范围,城市人口偏小 大都市区:是国外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大香港都市区,大上海都市区,大北京都市区,沈大都市区,青 济都市区,大武汉都市区等。) 大都市带:(戈特曼)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是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系统。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五大特点: (l)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大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 大面积森林、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性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大都市区联结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城市化地区概念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城市经济活动:按照产业结构,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按服务对象,可分为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基本活动部分与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非基本活动部分。 2、城市首位度: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3、规模经济: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达到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集聚经济;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逆城市化: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6、再城市化:由于城市中国际移民增长较为迅速,并且这些城市为挽回发展的颓势而采取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使城市中心部分地区恢复了昔日的活力。此情况下,大都市人口又开始恢复增长,即再城市化现象。 7、同心环模式: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层次最高;越靠近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越高;越往城市外围,地租地价就越低。 8、扇形模式:考虑了交通作用对功能区的影响,其中心论点是城市住宅区由市中心沿交通线向外作扇形辐射。 9、多核心模式:多核心理论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10、CBD界定:CBD即“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 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100% 将CBHI>1,CBII>50%的地区定为CBD 简答 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性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他们之间协调发展。 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性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 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很少或没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2、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异同 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联系在于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

城市地理学复习提纲

城市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城市 2、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城市地理学主要任务——揭示和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变化的规律性。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城市作广义的理解,包括乡村以外的一切城市型聚落。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3)城镇有比乡村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4)城镇具有上下水、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上述几点虽不十分严密,却无疑是最基本的差别。 3、世界各国确定城镇的标准差异非常悬殊: 单从城镇定义中包含有人口下限指标的80个国家和地区来看,标准最低的只有100人(乌干达),最高的为50000人(日本)。 4、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是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城市实体地域,我国绝大多数情况是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城市实体地域。 5、美国城镇人口包括——(1)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相当于城市建成区)人口(2)城市化地区以外的2500人以上的“居民点”(place)人口 6、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7、美国,每一个MSA必须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市或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目录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地图相关知识点 高考地理怎么复习 高考地理城市专题必背知识点 ⑴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⑶上海市的发展: A、优越的区位因素:①便捷的交通;②广阔的消费市场;③高素质的劳动力;④宽广的经济腹地;⑤充足的商品供应;⑥丰富的农副产品;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B、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表现: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 C、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 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城市规划: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②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⑷城市道路网问题: 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 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⑸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A、两大问题:①交通线路拥堵;②交通环境污染 B、措施 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①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②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二者共性措施) ⑹逆城市化问题: 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 表现: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萎缩;③中小城镇发展迅速;④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⑺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 ①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一) 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可以看做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市场空间、社会空间、感应空间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 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的等,工程性较强。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二)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4、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三)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4、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复习要点第六篇城市地理学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复习要点第六篇城 市地理学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复习要点第六篇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复习要点第六篇城市地理学第六篇城市地理学 一、概述 我国及世界城市规划学科的两大渊源:一是建筑学(包括一些工程学科)的延伸,意识地理学(主要是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大延伸)。在诸多相关学科中,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极为密切。 (一)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地理学:(1)自然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工程技术知识 (2)人大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布局,主要为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城市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应用(技术)地理--如rs(遥感)、gisc(地理信息系统)、 gps(全国定位系统)等,为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手段支持。 (二)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1、研究对象有共同性-城市地域空间系统。 城市地理学研究: (1)区域空间

(2)城市外部空间 (3)城市内部空间 (4)城市微观感知空间 几乎包括了城市规划涉及的各个空间层次 区别在于,一般的城市规划由于受建筑学的影响,侧重形体,直觉;而城市地理学侧重综合分析、重机制、过程的研究。 2、城市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镇体系、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化、城市空间分异等等。 3、城市规划的发展为城市地理学提供了研究平合,开辟了研究领域,因此,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促进。 (三)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p55 (四)一般了解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重点了解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p57 二、城市地理学重要理论 (一)城市化(城镇化) 1、基本概念p59,理解有形城市化、无形城市化的含义。 2、城市化的阶段:集聚城市化--郊区化(住宅郊区化)--商业郊区化--制造业郊区化--办公业郊区化-广域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3、城市化的运行机制,重点了解"推拉学说"。 4、城市化的类型:重点了解积级型、消积型城市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城市地理部分复习-教学教案

城市地理部分复习-教学教案 高中地理第四册教案城市地理部分复习 城市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了解:1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对象――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结构、功能、分布、空间联系等规律的科学。1.结构组成结构城市与城市间的关系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城市是一个面,内有许多构成要素,研究其结构,组合。2.功能城市职能,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影响区域的作用(带动作用)3.分布(1)作为点的城市分布:规则与不规则分布(2)集聚、反集聚与随机城市是人口、商业等集聚到一起的产物(3)作为面的城市分布:可以通过不同时期城市的伸长率,形状率等来研究城市空间扩展方向4.规模――量的大小5.联系――空间联系垂直联系大、中、小城市之间横向联系各相同等级城市之间(二)内容(具体研究内容)1.城市形成与发展条件研究城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布局的影响2.城市化研究概念、类型、动力、过程、问题、以及各国各地区城市化比较研究3.城市分类研究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功能分类,分类依据,指标,方法4.城市体系研究,规模体系,空间分布体系,空间相互作用 5.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研究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模式。商业、工业、交通、住宅等功能特点、变化、相互关系。6、城市

问题研究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宅问题(三)任务我国城市地理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2中国城市地理发展的过程和现状(一)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关于城市记述的史料浩如烟海,但一直到建国时期,城市地理学属空白。1.20世纪50、60年代,翻译介绍内容分散,理论联系实际少,论文少2.20世纪70年代,停滞时期文革影响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地理学界参与(北大、南大、中山大学)开展了城市化、城市性质、城市体系等专题研究。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发展(1)积极参与国际交流(2)城市地理学已成为一个活跃的地理学分支(3)大量论著出版(二)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现状1.研究机构及人物高校(1)北大周一星、董黎明(2)中山大学许学强阎小培(3)华东师大宁越敏(4)南京大学宋家泰崔功豪顾朝林(5)北师大程连生2.科研机构(1)地理所北京地理所胡序威南京湖泊与地理所姚士媒(2)社科院、城市室刘维新(3)城规院第二章名词解释:1.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以县为基本单元。主要指就业(居住地、工作地)、休憩、购物、医疗等在一天周期里所及的范围。常用的统计概念;协调机构;不是一级政府,但在有的国家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绪论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系统。 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城市概念:在许多场合,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在不严密的情况下,又常常把城市作广义理解:代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本书除作专门说明外,也把城市作广义的理解,包括乡村以外的一切城市型聚落。 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统计口径是指统计数据所采用的标准,即进行数据的统计工作所依照的指标体系。统计口径包括统计方式、统计范围等指标。P30 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划分: 1.大,中,小位置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1、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城市的发展。 2、城市化 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展过程。 3、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1、【概】P2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2、【简】P3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主)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核)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核) 城市可知续发展研究(主) 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主) 城市问题 3、【简】P22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4、【简】P21 城市地域的概念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 ①城市的行政地域:按一定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②城市的实体地域: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 ③城市的功能地域: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5、【简】P25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点 多核心 交通走廊 密集的交互作用 规模特别庞大 国家的核心区域 6、【简】P40 我国城市按其所在区域地形分类

城市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城市地理学 1.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可以看做是一个“面”。 2. 城市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 化规律。 3. 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个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1)城市化研究(2)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3)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市场空间、 社会空间、感应空间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5.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 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 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 景观布局的等,工程性较强。 6. 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四个阶段:1920年以前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1920-1950 第一, 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城成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做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 动态分析。1950-1970 宏观城市空间;微观城市空间。1970年以来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 7. 帕克、沃思和伯吉斯创立了城市结构的同心环模式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 8.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 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 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9.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产业构成上2.人口规模上3.景观上4.物质构成上5.职能 上 10.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 11. 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 12.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 13. 大都市带的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区域 14.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 交互作用的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15. 都市连绵区五个必要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 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 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16.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 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 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17. 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18.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 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 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在物质构成上 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 ★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散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系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三种城市类型: (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例如):集镇、城镇、县城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或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转运功能和区际贸易(为满足区际贸易和 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 特点:职能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类别(例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 ☆转运功能的三种类型: ①实体转运。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②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③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要付关税。(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聚集经济、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