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件10

合集下载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引言化验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负责分析和检验样品,为医疗机构提供准确的结果和诊断依据。

为了高效地运作,化验室需要合理的组织和良好的管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化验室的组织和管理,并提供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组织结构化验室的组织结构应该清晰明确,以确保工作的高效执行和合理的协调。

一般来说,化验室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级:1. 实验室主管实验室主管是化验室的领导者,负责制定目标和决策,管理实验室的日常运营。

实验室主管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指导和支持下属人员的工作。

2. 科室主任科室主任是实验室的重要岗位,负责制定和执行实验室的技术方案,监督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并负责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3. 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力量,负责进行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实验操作能力,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辅助人员除了技术人员外,化验室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如样本收集员、数据录入员等。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技术人员完成实验室工作,确保整个流程的顺利进行。

工作流程一个良好的工作流程是实验室高效运作的基本保障。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化验室工作流程:1. 样品接收与登记当样品送到实验室时,首先需要进行接收和登记。

接收人员应仔细核对样品信息,确保其完整和准确,并记录到系统中。

2. 样品处理与分析接收完样品后,实验室技术人员开始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分析。

这个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整理与报告完成样品的处理和分析后,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整理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数据整理应遵循规范的格式和标准,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4. 报告审核与签发生成的报告需要经过科室主任或实验室主管的审核,并签发给相应的医师或部门。

审核过程应严格遵循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存档与管理报告签发后,实验室需要做好数据的存档和管理。

第四章 化验室组织和管理课件共26页文档

第四章 化验室组织和管理课件共26页文档

2.化验室管理信息的分类 管理信息按不同情况分类,可有8种分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
信息来源和管理层次两类。 (1)按信息来源分类 分为化验室外部信息流和化验室内部信息
危险性化学试剂是指受光、热、空气、水或撞击等外 界因素的影响,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试剂,或具强 腐蚀性、剧毒性的试剂。一般包括易爆品、易燃品、 强氧化剂、强腐蚀性试剂、剧毒品和液体有机试剂等。
4.化学试剂溶液 分析检验工作中常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溶液,如
常用的酸、碱、盐溶液;标准溶液,包括滴定用标准 溶液、杂质标准溶液、pH标准溶液;指示剂溶液、缓 冲溶液、特殊试剂和制剂溶液等。由于化学试剂的性 质不同,对溶液组成标度的准确度要求不
他人;有毒、有恶臭味的试剂使用应在通风橱操作,结束后将瓶 塞蜡封或用生料带封严瓶口。
所有的化学试剂要分类存放,如无机试剂可按酸、碱、盐、氧 化物、单质等分类;盐类可按阳离子分类,如盐、钠盐、铵盐、 钙盐、镁盐等;有机试剂一般按官能团排列,如烃、醇、酸、酯 等;指示剂可按用途分类,如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和配 位滴定的金属指示剂等;专用有机试剂可按测定对象分类。
6.化验室常用材料的管理 前面所述的化学试剂、标准物质等均属于化验室常
用材料,关于它们的计划、采购、保管、效益等意义 上的管理,在前面已叙述。下面所述的管理主要是指 使用、保管、存放这些材料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使用化学试剂时,首先要熟悉其性质,如市售强 酸、强碱的浓度、化学特性等;有机溶剂的挥发性、 可燃性、毒性等。取用时,按相关规定进行。如拆开 易燃易爆品外包装时,不能使用钢或铁质工具;打开 易挥发试剂的瓶塞,瓶口不要对着脸部或其
同、所用溶剂不同,所以配制方法、操作要求也各不 相同。有关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 液等的配制和标定,应按GB601、GB602及(GB603标 准规定进行。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功能四
为社会提供分 析检验功能
功能三
为技术改造或 者新产品试验 提供分析检验 的功能
04 我校分析中心功能
教育教学 技能 鉴定
科学 研究
社会 服务
对外培训
五位 一体
谢谢您的观看!
3
功能的角度 是工业生产企业的 监测实验室习惯上 的简称。
03 化验室的基本要素
明确的目 标和任务
A
B
必要的化验
D
室建筑用房、
仪器设备和
其他设施
点一击添定加数标量题 的化验室 工作人员
必需的经费 C
有关的信 息资料
E
04 化验室的功能
功能二
生产中控分析 检验功能
功能一 原辅材料和产品 质量分析检验功 能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 绪论
分析检验工作的 起源与发展
化验室的定义、基 本要素和功能
化验室的分类
0 2
化验室的定义、要素
02 下 化季验度室计的划定思义路
1
物质属性的角度 是为控制生产、技术 改造、新产品试验及 其其他科研工作而进 行分析检验等工作的 场所。
2
社会属性的角度 是化验系统组织结 构的基本单位

化验室管理课件

化验室管理课件

化验室管理课件化验室管理课件教学内容1.化验室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化验室安全管理的要点3.化验室设备的维护与管理4.化验室材料管理和储存5.化验室废弃物管理与处理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使用电脑和PPT软件制作教学课件2.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黑板、白板等3.教学材料:教材、学案、笔记、案例等4.实验室设备:展示和演示实验室设备,如显微镜、烧杯、试管等5.安全设备:防护眼镜、实验室外套、手套等教学目标1.理解化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掌握化验室安全管理的要点,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3.熟悉化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4.理解化验室材料的分类、储存和管理方法5.掌握化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学会环境友好型实验室管理设计说明本课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示范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同时,充分利用课堂讨论、团队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实验室管理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化验室管理的兴趣和思考2.理论讲解:依次介绍化验室管理的基本概念、安全管理的要点、设备维护与管理、材料管理和废弃物处理等内容,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3.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化验室管理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4.示范操作:安全演示使用常见化验室设备的正确方法,讲解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5.学生实践:提供学生机会进行化验室管理的实践操作,例如进行材料分类和储存、废弃物处理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室管理习惯6.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要点和注意事项,回答学生提问7.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化验室管理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尽量使学生参与互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章-绪论-化验室组织与管理PPT课件

第一章-绪论-化验室组织与管理PPT课件

2020/2/21
4
检测机构(化验室)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中控化验室:为控制生产工艺提供分析检验数据的化验室。
一般设置在生产企业的车间或工段上,主要从事生产原材料、半成品 的分析检验,及时为生产工艺控制部门提供分析检验数据,确保生产工艺的 各种指标处于规定的范围内。
中控化验室所采用的分析检验方法一般要求分析检验的操作简单,速度较 快,结果的准确度不一定很高。中控化验室在业务上受中心化验室的监督和 指导。
2020/2/21
10
现代检测机构的认证(可)
➢双重认可(证)化验室: 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同时又有地方技术监督机构认证的
化验室。 此类实验室的优势在于:除了具有必备的实验硬件以外,更重要的是实行
了严格的化验室质量管理,建立化验室质量体系并投入运行,具有较高的化 验室水平和化验室工作质量。
四、必需的经费:仪器设备购置、维护保养和维修经费,分析检验消耗试剂、药
品和材料经费,其他经费。
五、有关的信息资料:管理信息资料、文件,技术标准、分析检验方法、分析操
作规程等。
2020/2/21
3
检测机构(化验室)的功能
一、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分析检验功能
能对企业生产所需用的原辅材料、最终产品按执行标准和分析检验方法进 行正确的分析检验和得出正确结论的功能。
近年来,检测行业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年增长在15%左右。而我 国检测行业已经接近9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年平均增长率在20%左右。目前获 得CNAS、CMA认可的实验室已经超过2万余家。
2020/2/21
9
现代检测机构的标志
➢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化验室组织与管理体系、完备的分析检验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具备功能强大的分析检验系统 ➢具有较高的化验室水平和化验室工作质量 ➢获得国家级认可委员会认可,和取得地方技术监督机构的双重认可(证)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第二版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课件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第二版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课件

3 停用标志
红色
已损坏的仪器设备;经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 备;性能无法确定的仪器设备等。
二、材料保证
1、通用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是化验室检验系统消耗用量较大的材料。
化学试剂质量的优劣,对检验结果质量影响非常大。 工业生产的原料、半成品、成品(产品)的检验,
在检验方法中均对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级别给与了明 确的规定。故在选择和使用具体检验工作的化学试 剂时,必须严格遵守。
批准人签名;文件编号;手册发放控制编号;
②手册说明:适用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组织领域或区域;手 册依据的标准;适用的质量体系要素(可用表格说明);
③手册目录:列出手册所含各章节及题目;
④修订页。
(5)手册内容 标题、范围、应用领域; 目录; 前言; 质量方针和目标; 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的说明; 质量体系要素及文件化的质量体系程序的描述; 定义; 质量管理手册使用指南; 支持性信息附录。
3、其他注意事项
填写检验报告应准确无误;
检验组(室)负责人审核报告必须仔细认真;
调度在汇总、登记台账及发出正式检验报告书 的过程中也不能疏忽大意;
因各种原因(如停电、停水、停气、仪器设备 发生故障、工作失误、样品问题等)造成检验 工作中断,且影响检验质量,应做好相应记录 并向上一级负责人报告;
恢复正常后,该项检验应重新进行,已测得的 数据作废。
第6章
第四节 检验仪器设备、材料和环境保证
检验仪器设备、材料和环境是化验室检验质量保证 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检验仪器设备、 材料和环境在检验过程中符合化验室检验质量保 证体系要求?主要是通过监督检查进行监控。 u 监督检查是否具备执行标准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 并能达到使用要求; u 监督检查试验室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u 监督检查测试仪器和检测设备及工具是否经过计 量检定,并有计量检定证书。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材.pptx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教材.pptx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第二章 化验室组织机构与权责
第二节 机构职责
1、资源的分类 2、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3、化验室人员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4、中心化验室的权利有哪些? 5、化验室系统的设置一般由那三个体系构成?
第二节 机构职责
岗位职责的制定
基本原则:职、责、权统一。
岗位责任制的条文应精炼、简洁、准确。 忌拖泥带水,更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否则职责 不清,工作人员无所适从。
黄某将色谱仪通入载气氢气后,打开主机开关,当打开加
热控制器开关2min后,仪器发生爆炸,致使仪器前门飞出
打在2m外的实验台上,严重变形;幸好黄某打开加热开
关后,转到仪器侧面检查柱尾气,未造成人员伤害。
• 原因分析:
• 1)直接原因经事后调查分析,色谱仪内一色谱柱被 卸走,导致大量氢气泄漏到色谱柱箱内,与柱箱内 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当开启箱内加热丝开关, 使加热丝加热烧成红色,产生明火引起爆炸。
第二节 机构职责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工作人员职责
负责人职责
其他专业工 作室 职责 办公室职责 质检科职责
第二节 机构职责
化验室组织机构的职责包括化验室各系统 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一、各科室的职责
1、中心化验室:全面负责质量管理、计量、 检验、环境、卫生、质量事故调查、仪器设备 采供、维修调试、检验人员考核等工作。
第三节 权力的委派
任何企业或部门中,权力的分布和 委派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使用得当, 会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反之,就会阻 碍目标的实现。
返回
一、权力与职责
1、基本概念: (1)、权力:为了达到组织目标,人们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件.pptx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件.pptx
1
第四章 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
第一节 化验室检验系统的基本要素
化验室检验系统的基本要素包含检验系统的构成和构建两方面。
一、化验室检验系统的构成要素
检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为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保证 产品的最终质量提供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人力资源 仪器设备与材料 化验室管理信息 文件资料
2
第四章 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
5
第四章 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 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 键或重要做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 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6
第四章 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
2、人力资源的特点
人力资源的生物性——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有 生命的“活”资源,这是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性。
11
第四章 化验室检验系统及管理
化验室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
1、规划和编制的制定 定编、定岗位职责、定结构比例
2、岗位培训 制定岗位培训的政策规章,提出培训计划、实施意见
,建立培训考核机构。 3、考核晋级
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办法 4、职务(技能等级)评聘
组织人员参加职务资格评定,组织人员参加职业技能 鉴定。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 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的活动。 化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
要求各类人员的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建立完整有效 的激励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增强各类人员的竞争意识和竞争 能力,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化验室检 验系统人力资源素质得到不理
二、化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的构建
1、化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的组成
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 检验系统的管理人员 其它辅助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急救
酸中毒:对皮肤的黏膜又刺激和腐蚀作用。立 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然后用清水冲洗 氰化物中毒:轻者刺激黏膜,喉头痉挛,重者 呼吸困难、昏迷,血压下降,口腔出血,胸闷, 头痛。应立即脱离现场,人工呼吸,吸氧或用 亚硝酸钠解毒 汞中毒:恶心、呕吐、腹泻全身衰竭、少尿, 最后因尿毒症而死。急救:早期灌服牛奶
砷中毒:主要经呼吸道、皮肤和口服使人中毒。急 性中毒表现为咽干、口渴、流涎、持续呕吐并混有 血液、腹泻、剧烈头痛,全身衰弱,皮肤苍白,脉 弱而快,体温下降。最后死于心衰竭。 急救方法: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灌服蛋清水或牛奶, 送至医院。皮肤接触可用肥皂和水冲洗。 苯及其同系物主要皮肤和呼吸道使人中毒。急性中 毒症状为头晕、头痛、恶心,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 亡。慢性中毒主要是损害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 急救方法: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脱离现场,人工 呼吸,输氧,送医院。
几种气瓶的颜色
氧气瓶:天蓝色 氢气瓶:深绿色 氮气瓶:黑色 氨气:黄色
气瓶的安全使用
气瓶必须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房间,并要严 禁明火,防暴晒。 除不可燃性气体外,一律不得进入实验楼内。 气瓶要直立固定放置。 搬运气瓶要轻拿轻放。 气瓶的减压阀要专用。开启高压气瓶时,操作者应站 在气瓶出口的侧面,动作要慢。以减少气流摩擦,防 止产生静电。 氧气瓶及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物质接触。 装有可燃气体的钢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m. 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一般保持0.2~1M的余压。
灭火器的维护
定期检查并按时更换药液。 使用前检查喷嘴是否通畅。 使用后清洗并更换损坏零件。 灭火器放在明显固定的地方。务必取用方便。
常见化学毒物的中毒和急救方法
中毒和毒物的分级: 1.中毒:是指某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 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称为毒物。 2.中毒分类:呼吸中毒、接触中毒、摄入中毒。 ①呼吸中毒是毒物经呼吸道吸入后产生中毒。经呼吸道吸入的读物多半是有毒的气体、 烟雾和粉尘。 ②接触中毒是当毒物接触到皮肤时便穿透表皮而被吸收引起中毒。如苯、汞、砷。 ③摄入中毒是毒物井口服后引起中毒。 3.毒物分类:
级别 Ⅰ(极度危害) Ⅱ(高度危害) Ⅲ(中度危害) Ⅳ(轻度危害)
毒物名称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铬酸盐、 重铬酸盐、锰及其化合物、氰化物等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四氯化碳、硫化 氢、甲醛、敌敌畏、敌百虫等 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 甲苯、苯酚、氮氧化物。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1. 2. 3. 4. 5. 6.
3、化验室的灭火 、
防止火势扩展:切断电源、关闭煤气阀门,快速移走 附近可燃物。(煤气泄露勿带手机) 根据起火原因及性质采取适当方法扑灭火焰。 火势较猛,选用适当的灭火器。并与火警联系。
燃烧物质(着火源) 木材、纸张 可燃性液体 灭火器的选择 水、酸碱式和泡沫式灭火器 泡沫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 器、干粉灭火器和1211灭火 器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 干砂土、7150灭火器(三甲 氧基硼氧六环)
3)其他废液:将有害物质分解或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再排放。 例:含砷废液的处理: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再PH=7~10时,向 废液中加入FeCL3,使其生成沉淀,防止过夜,分离沉淀,检查上 层不含深后,废液再敬中和即可排放。 六价铬废液的处理:采用先还原后沉淀的方法,在PH<3的条件下, 向废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至溶液由黄色变成绿色为止,再向此 溶液加入5%的氢氧化钠,调节PH=7.5~8.5,使铬以Cr(OH)3形式 存在,分离沉淀,上层也在用二苯基潭酰二肼检查,确证无铬后 再排放。 3.废渣处理:根据废渣的性质,现解毒后深埋。
1.
2. 3. 4. 5. 6. 7.
化验室的防火和防爆措施
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原因:
1、与易燃易爆物性质有关; 2、与操作者粗心大意有关。
预防措施:
1、
预防加热过程着火:
①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 ②灼烧物品不能直接放在木制实验台上,应放置在石棉板上。 ③易燃物的加热、蒸馏、回流不用明火,可采用水浴、沙浴等加热; ④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注意仪器和冷凝管的正常运行。 ⑤酒精灯、煤气灯、电器加热完毕及时关闭。 ⑥ 禁止用火焰检查可燃气体。
⑦身上或手上占有可燃物,应立即清洗不得靠近火源。 ⑧化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易爆物品,且应低温存放。
2、预防化学反应过程着火或爆炸 、
针对人的因素:事先熟知反应原理和试剂特性事先作好防护措 施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法。 易发生爆炸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穿戴防护 用具,且应两人以上在场。 严禁可燃物与氧化剂一起研磨。 易燃液体的废液应设置专用容器贮存,并适当处理。 检验人员在工作中不要使用不明成分的物质,如果必须做,从 最小计量开始,并采取安全措施。 及时销毁残存易燃易爆物。
可燃性气体、电气设备、精密 仪器、档案资料 可燃性金属
4、灭火注意事项 、
根据火源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钠着火用——灭火;乙醚着 火用——灭火;木材发生火灾用——灭火。 电器及电线着火先关闭电源,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加热回流时因安装或冷凝效果不好失火,先切断热源,再扑救。 不能堵住冷凝管口。 敞开的器皿失火,切断热源,阻止空气的接触即可。 有毒气体着火防止中毒。 衣服着火用湿布灭火,面积较大,在地上打滚。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主要经皮肤和口服中毒。 症状:急性中毒呕吐、流黏泪、腹痛、便秘等, 慢性中毒表现为贫血、肢体麻痹瘫痪。 急救方法:用硫酸钠或硫酸镁灌肠。
化验室废弃物处理
1.废气处理:对于使用或产生废气的实验在通风橱中 进行。少量废弃由通风橱排至大气中稀释扩散,使危 害性降低。对于大量高浓度的废气,再排放前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 行预处理。石牌坊的废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废液处理: 1)无机废酸:将废酸缓慢地导入过量的兼容业中, 边到边搅拌,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排放。 2)无机碱类:可采用废稀酸重荷的方法,重和后, 再用大量水冲洗排放。
考试题型
填空题:10题 二、 选择题:17题 三、 判断题:20题 四、 问答题:2题
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急救
酸中毒:硫酸、盐酸和硝酸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使人中毒。对皮肤 的黏膜又刺激和腐蚀作用。 急救方法: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用 清水冲洗。如有水泡,可涂红汞;眼、鼻、咽喉受蒸汽刺激,用温 水或2%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和含漱。 氰化物中毒: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使人中毒。轻者刺激黏膜,喉头 痉挛,重者呼吸困难、昏迷,血压下降,口腔出血,胸闷,头痛。 急救方法:应立即脱离现场,人工呼吸,吸氧或用亚硝酸钠、亚硝 酸异戊酯解毒;皮肤烧伤用大量水冲洗,依次勇0.01%高锰酸钾和 硫化铵活用0.5%硫代硫酸钠冲洗。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主要经呼吸道、皮肤和口服中毒。急性中毒表 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衰竭、少尿或无尿,最后因尿 毒症而死。慢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等精神衰弱症、记忆 力减退、手指和舌头出现震颤。 急救方法:急性中毒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或灌服牛奶、鸡蛋清、 浓茶或豆浆,立即送医院。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湿敷3%~5% 硫代硫酸钠、不溶性汞化合物用肥皂和水洗。
1. 2. 3. 4. 5. 6.
化验室的机械性外伤, 第三节 化验室的机械性外伤,预防和急救
化验工作中机械性外伤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化验室机械性外外伤的预防: 1)仪器设备加安全装置:密闭与隔离、加装安全锁链、 紧急刹车、防护屏障等。 2)人员操作的安全防护: 严格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正确使用 防护服; 机械操作时,操作服应“三紧”; 在转动部件附近工作时,注意保持距离; 禁止用手触摸或擦洗转动着的部位,禁止戴手套进行 转动机械的操作,不再运行的机械上搁放物件; 检修设备时须切断电源并经两次启动。确认无误后并 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的牌子。方可施工; 安装、拆卸玻璃仪器,切割、折断玻璃管时应----------
化验室潜藏的危险因素
潜藏危险的客观因素: 1、仪器设备 2、化学试剂或药品 3、操作人员的不慎或粗心大意。 潜藏危险性分类: 机械危险性 爆炸危险性 如:钢瓶、有机溶剂、易燃物品(P、S、Na等)、易 爆物品。 中毒危险性:苯中毒、剧毒物中毒。(一般属于违规操作。) 触电危险性: 割伤、冻伤和烫伤:玻璃管插入胶塞、加热样品、取用冷冻剂。 射线危险性。
2.中毒的预防 中毒的预防
1)化验室工作人员一定要熟悉本工作岗位的检验项目以及所用药品的性 质。 2)所用的一切化学药品必须有标签,剧毒药品要有明显标志。 3)严禁试剂入口用移液管吸取试液要用吸耳球操作不能用嘴。 4)严禁用鼻子贴近试剂瓶口鉴别试剂。 5)对于能够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汽的试验,必须在通风处内完成。 6)使用毒物的操作者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结束 必须用肥皂充分洗手。 7)采取有毒试样一定要事先做好预防工作。 8)装有煤气管道的化验室,应经常注意检查管道和开关的严密性,避免 漏气。 9)试验过程如出现头晕、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可能中毒, 立即离开化验室,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严重的送往医院救治。
眼部外伤的防护和急救: 1.安全防护:佩戴相应的护目镜,保持较大距离。 2.眼睛伤害的救护: 1)固体异物入眼:闭上眼睛,不要转动眼球,不 要揉搓,立即请医生处理。 2)眼球挫伤、振动伤及其他损伤,立即送医院 诊治。
第四节 化验室消防
三、化验室的防火、防爆和灭火 化验室的防火、
着火的条件: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氧气存在,温度达到或高于 着火点。关键控制着火温度。 常见易燃易爆物质: 爆炸品:火药、炸药以及 易分解爆炸性物质。如:硝基化合物 (TNT)、有机叠氮化物、高氯化物等因加热、烟火及撞击引起爆 炸。 (叠氮化合物危险性案例)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氢气、氧气、乙炔、乙醚、环丙烷、氨等。 易燃固体:黄磷、红磷、硫化磷、硫磺和金属粉。受热或与氧化 物混合会着火。 易燃液体:汽油、甲醇、石油醚等。 自燃物质:有机金属化合物还原性金属催化剂(Pt、Pd、Ni)。 保存在溶液中,避免与空气接触。 遇湿自燃物质:钾、钠、氢化铝锂等,与水接触放出氢气或其他 气体而引起着火或爆炸。 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氯酸盐、高氯酸盐及过氧化钠、 有机过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