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教育比较(略带偏见)
中外教育文化差异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中美两国在教育资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本文以高中课程为例,分析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中美教育文化差异1. 教育资源(1)美国:美国教育资源丰富,公立、私立高中并存。
公立高中经费充足,师资力量雄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私立高中注重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中国: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
高中教育以公立学校为主,教育资源相对紧张。
2. 教育理念(1)美国: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美国高中课程设置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中国:我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中课程以考试为导向,学生需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
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3. 教学方法(1)美国:美国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频繁。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中国:我国教师以讲授为主,课堂氛围较为严肃。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合作精神不足。
4. 课程设置(1)美国:美国高中课程设置灵活,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
课程包括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和荣誉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中国:我国高中课程设置较为固定,学生需按照教学大纲学习。
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
以下以美国某高中课程和中国某高中课程为例,分析中美教育文化差异。
1. 美国某高中课程课程名称:生物(Advanced Placement Biology)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荣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等。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与体系对比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与体系对比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
然而,由于文化、历史和政治等多方面原因,中西方在不同领域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聚焦于教育领域,探讨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与体系对比。
一、教育观念的差异西方国家强调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也比较灵活,教师不仅在知识传授上扮演重要角色,还需要充当学生的辅导员和指导者。
而在中国,教育被看作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承传,注重学生在纪律、秩序和道德规范上的培养。
这就使得中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强调学生的纪律性和知识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设置的差异在中西方教育体系中,学科的设置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学科体系更加全面,学科种类多、难度不一。
而中国的学科体系则更加注重掌握主要的科学基础,这也使得中国学生更容易在基础科学领域获得好成绩。
不过,由于中国学科设置比较单一,学生对其他领域的掌握能力相对较弱。
三、考试制度的差异在中国,高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对于学生决定自己的未来方向有重大影响。
高考制度体现了中国的考试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标准化测试成绩。
而在西方国家,高中生的学术表现并不能完全决定他们的发展方向。
除了成绩,西方国家还注重学生的兴趣、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度研究和学习。
四、师资队伍的差异在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教育部门财政紧张,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无法得到保证。
但是,中国教育资源的紧张并没有使得中国的教育体系逐渐衰弱下去,反而使得教师们为了赚取生活费更加努力工作。
而在西方国家,许多学区都拥有雄厚的财政支持,教师的工资和待遇要优于中国。
同时,西方国家教育系统注重教育的跨学科和应用性,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而且教师对于教育的热情和投入态度也被严格要求。
总之,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和体系的对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个文化的不同之处,而且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全面、深入的教育观点。
中西教育文化差异案例(2篇)

第1篇1. 教育目标与价值观:- 中国: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强调集体主义和纪律性。
- 美国: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重视个体发展和自由。
案例:在中国,高考是学生升学的关键,家长和学生普遍重视考试成绩。
而在美国,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教学方法与课堂氛围:- 中国: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氛围较为严肃。
- 美国: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多,课堂氛围轻松,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案例:在中国,教师常常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学生需要认真听讲和记笔记。
而在美国,教师会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课堂讨论活跃。
3. 评价体系:- 中国:注重考试成绩,评价方式单一。
- 美国:评价方式多样,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项目等。
案例:在中国,学生的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
而在美国,学生的成绩由多个方面组成,如课堂表现、作业、小组项目等。
4. 教育资源与分配:- 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较大。
- 美国:教育资源相对均衡,注重公平。
案例:在中国,一些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则相对较差。
在美国,教育资源分配较为均衡,政府和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教育援助。
5. 家庭教育:- 中国: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强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美国: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
案例:在中国,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进入知名企业。
而在美国,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6. 教育体制:- 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
- 美国:实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体制。
案例:在中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接受12年义务教育,然后进入大学深造。
而在美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接受12年教育,然后进入大学。
这些案例反映了中西教育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体系。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教育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差异。
本文将以美国与中国为例,从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探讨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
二、教育观念的差异1. 美国教育观念美国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国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美国,学生从小就被鼓励独立思考、勇于尝试,这种教育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中国教育观念中国的教育观念强调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
在中国,教育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关键途径,因此,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期望很高。
这种观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注重分数,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教育方式的差异1. 美国教育方式美国的教育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美国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师生互动频繁。
此外,美国教育还强调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2. 中国教育方式中国的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中国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意见,师生互动较少。
此外,中国教育注重考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考试为导向,忽视了自主学习。
四、教育内容的差异1. 美国教育内容美国的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美国课程设置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
美国教育还强调跨学科学习,如科技、艺术、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中国教育内容中国的教育内容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
中国课程设置较为固定,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
此外,中国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如诗词、历史等。
五、案例分析以数学课程为例,中美两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教学内容美国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数学教材中,抽象概念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中西方教育差异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
在教育领域,中西方教育差异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与西方的教育理念相互交融,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并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进行阐述。
一、教育目的差异1. 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培养。
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应试能力,以期在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 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西方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得体会:我认为,我国的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教育方法差异1. 中国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被动接受。
在我国教育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听讲、记笔记,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
2. 西方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西方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心得体会:我认为,西方教育的方法更为科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我国教育中,可以借鉴西方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育评价差异1. 中国教育: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量化评价。
我国教育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2. 西方教育: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
西方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心得体会:我认为,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应借鉴西方教育的理念,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观念差异1. 中国教育:重视师道尊严,强调学生的服从。
在我国教育中,教师具有较高的权威地位,学生需尊重教师,遵循教师的要求。
浅析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通过这学期(de)2次形式与政策课,以及老师给看(de)视频后,我准备从教育(de)差异方面着手来分析一下中西方之间这方面(de)异同点.1中西方教育差异(de)具体体现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式(de)小同.东方教育(de)目(de)以增加知识为主,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在中国,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一个缓慢(de)过程,它依赖于坚固(de)基础知识.而西方教育(de)目(de)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de)学习,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批判性(de)思考,建构、挑战知识.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布学生(de)学习成绩被看成是侵犯个人隐私权(de),因为作为学生享有与公民同样平等(de)权利.而我国传统(de)教育观点认为,公布学生(de)学习成绩,一方面可激励学习差(de)学生向优秀(de)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对学习差(de)学生也是一种批评,或者说是让学习差(de)学生有挫折感,让其知耻而奋起再者,西方(de)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话(de)能力.注重培养学生(de)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de)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社会做准备.而我国(de)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de)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而且中国学校(de)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de)时候精神集中,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de)积极作用教学方式(de)差异.在西方,课堂大多为小班,一般不超过30人.课堂氛围比较随意自山,有什么问题不需举手当堂可以提问.英国学校大都是九点上课,所以在第一节课(de)课堂上很少出现队队欲睡(de)双眼.老师讲课(de)时间不多,课堂以学生(de)分组活动为主,包括讨论、辩论、实践活动等等形式.英语课(de)授课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常常带他们到学校外(de)商店、广场等公共地方,进行实践,把所学(de)东西活学活用,这点和中国(de)学校形成很大(de)对比.在班上,你会发现经常会有学生缺勤,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囚为这在英国(de)学校是很普遍(de),他们大都是随家人去旅游了.这种情况,在中国简直是想都不敢想.还有一点很大(de)差异就是英国(de)学校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山野教育”,其意义就是让学生经受磨练,训练学生(de)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然而在中国(de)很多学校都是整个学期只有难得(de)一两次社会实践机高等教育办学思路(de)差异.西方发达国家(de)办学思路倾向于宽进严出,即入门相对宽松,但出门(de)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对硕士、博士(de)要求非常严格.在终身教育看来,宽进严出无论是对社会(de)回归教育,还是对适龄青年(de)高等教育都是可取(de)合适路径,因为它既善意地向有志者敞开大门,又保证了人才培养(de)质量,更重要(de)是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一种更高远(de)追求,它可以影响其一生而我国(de)高等教育则是严进宽出和尚未完全到位(de)学分制我国(de)高等教育历来严进宽出,即入门要求很高,但进门后小管学生是否最有效地利用在校期间(de)优越条件用功努力,到该毕业时绝大多数都能获得一纸合格证书顺利毕业2对我国现行教育(de)反思及展望对我国现行教育(de)反思.纵观中西方教育(de)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我国传统教育有一个史清醒(de)认识现阶段,我国(de)教育政策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提高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de)(de)基础教育.从表面上看,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是一个较大(de)飞跃.但是,据调查问卷显示表明,大多数学生对目前自己学校实行(de)素质教育表示并不怎么满意.他们普遍认为,真正(de)素质教育并没有渗透到他们(de)日常学习中经深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de)根本原囚是我国现在实行(de)教育机制问题.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眼里,学习(de)终极目(de)就是考上一个好高中或者大学,升学率几乎成了学校(de)唯一追求目标.有些学校也是一味地追求考试(de)成绩,在平时(de)课堂中,考试中小会考(de)东西就不教,这种做法无非会令同学们(de)知识量减少,在课堂上锻炼能力(de)机会减少中国现在(de)教育在另一个方而也存在着较大(de)漏洞和缺陷,那就是培养学生(de)创新意识.其原因在于使用了教育水平(de)等级化考评制.创造性思维如试探猜想、大胆假设及直觉、灵感等思维方式是突破性发现(de)重要条件,科技(de)发展既要求我们掌握广博(de)知识,还要求我们打破常规(de)思维定势,把知识变为创造(de)基础.所以说创新能力对于最终要踏入社会(de)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de)对我国教育(de)展望.坚持“寓教于乐”(de)教学创新原则:改别人要我学为我要学习.弱化被动学习,泛化卞动学习,强化研究型学习,应用型学习,将学生降压减负上作落到实处,给学生腾出史多自山想象,尽兴创作空间,将教育重心转移至专业学习、科学创意、市场调查、研究项目上来,同时,破除平等,引进竞争,想必是中国教育改革(de)必由之路以人为本,高扬理性.创新人才(de)培养,创新思维(de)倡导,创新成果(de)迭出都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一个民族(de)整体素质,一个国家(de)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这一切都需要人来实现,要靠人才去完成.所以,以人为本,以师为本,理应成为国风民俗,国策良规,这样才能够迎接日趋激烈(de)国际人才竞争(de)严峻挑战让学生充分享受教育权、自主权、参与权与知情权.做知识(de)主人,而不是做学问(de)奴隶.精心呵护学子(de)创造才华与探索精神,及时表扬与充分肯定学生(de)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成果是至关重要(de).囚为,人最本质(de)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囚此,保护青年学生勇往直前(de)科学探索精神,满足学生强烈(de)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人才工程建设(de)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单纯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或机械、刻板、毫无创新意识与探险冲动(de)人.3结论综合上述,我认为中西方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孰是孰非,它们各有特色,各有短长,在许多方面有着较强(de)互补性.我们应该站在自我超越(de)立场上,反观中国传统教育(de)不足之处,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de)精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以更快地适应世界教育发展(de)潮流,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de)栋梁之才.。
中西教育对比案例(3篇)

第1篇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教育体系的对比分析,以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不同教育阶段为例,探讨中西教育在理念、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同,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教育交流日益频繁。
我国教育体系在借鉴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保留着自身的特色。
本文将从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不同教育阶段,对中西教育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幼儿园教育对比1. 理念对比西方幼儿园教育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培养和创造力激发。
教师以游戏为主导,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其独立、自信、合作等品质。
我国幼儿园教育注重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
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和纪律。
2. 方法对比西方幼儿园教育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和体验。
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我国幼儿园教育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等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
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幼儿参与度相对较低。
3. 评价对比西方幼儿园教育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评价标准较为灵活,注重个体差异。
我国幼儿园教育评价以学习成绩为主,评价标准较为单一。
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为主,家长和幼儿参与度较低。
三、中小学教育对比1. 理念对比西方中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内容丰富,注重跨学科学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国中小学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育内容较为单一,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
2. 方法对比西方中小学教育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我国中小学教育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等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
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3. 评价对比西方中小学教育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2021/5/5
CSZ
1
中西教育差异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内容
方式
目的
内容
方式
目的
结果
结果
内容
❖ 中国:在中国父母的眼里, 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 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 就算是大学,他们也不是自 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 安排。因为从小到大孩子都 是在他们的“翅膀”下长大, 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 的人生负责,但事实并非如 此。在“温室”中长大根本 就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
总结
❖ 中西方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简 单加以概括为: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 差别,反映到观念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 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但是, 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 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 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 传统文化。因此,让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 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 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例子
中国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 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 他们沾家务劳动 ❖ 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 打工等劳动,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 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 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内容
❖ 在中国,我们都是按照家长 的要求来规定孩子的教育, 没有注重孩子的内心需求, 家长们总会说:“为了你们 的明天,今天你们要付出一 些代价。学校的老师总是会 搞“题海战术”,一遍一遍 的讲,不厌其烦。中国的学 校的课外活动有限,认为应 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方式、目的
●方式:西方—— 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因材施教, 是一种“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nguage about the language 学习关于语言的知识(语法/ 词汇) Learn to use the language 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听说读写) Learn through the language 通过语言学习(思考)
自我引导 Self-‐direc.on 沟通能力 Communica.on 通信信息科技素养 ICT Literacy
软实力 Environment Literate 领导力 SoQ Skills Leadership
适应能力 Adaptability
欣赏,薰陶 Self-‐improve & enTechniques
想象力 Imagina.on
Physical Educa.on 体育课
体能达标 Mee.ng Requirement
What drives learning? 动力
改变命运 Extrinsic Mo.va.on
兴趣爱好 Intrinsic Mo.va.on
Ul.mate Goal 终极目标
成功 Success
成长 Growth
Focus 关注点
一个总结 A conclusion
一个启发 An inspira.on
Result of Assessment 评测结果
排名,公布 Rank & Publish
个人的,隐私的 Individual & Private
文学 Literature
Reading 阅读
闲书,砸书,没用的书 Useless & Irrelevant
习惯,乐趣,热情 Habit, fun & passion
Foreign Language 学外语的三种境界
课堂讨论/ 口头报告/ 视频制作/ 课外探 索/ 论文发表/ 项目设计/ 读书报告/ 野 外考察/ 社会实践/ 公益劳动…
Por[olio
Parent Teacher Conference 家长会
批斗,羞辱 Cri.cizing and humilia.ng
脚下,眼前,每一天 Today, right now
未来,明天,无限远 Tomorrow, future
Textbook Usage 教材使用
为纲领 As a guidebook
为资源 As a resource
What to Teach 教学内容
Purpose of Assessment 测评目的
总结性
淘汰,升学,惩罚
形成性
反馈,修正,补充
Summa.ve
Forma.ve
Ways of Assessment 测评方式
(一次)考试成绩 (1) Test Score
Homework 作业
重复做题 Repeated Exercises
团队项目 Group Project
Types of Assessment 测评的种类
常模参照类 Norm referenced
标准参照类 Criterion Referenced
运动科学 Sports Science
HandicraQ 劳技课
技能 Skills
服务 Service
Volunteerism 志愿者
(政治)任务 (Poli.cal)
真心行动 Hear[elt ac.ons
Gains 获得
身心灵 Mental & spiritual health
Safety 安全
免责 Zero liability
冒险 Risk-‐taking
School Uniform 校服
美观整齐划一 To achieve uniformity
消除贫富差距 To eliminate polarity
Compe..on 竞争
个人输赢 Individual ba_le
团队胜利 Teamwork Pride
Parents’ role 家长职责
宠溺,代劳,施压,责骂 Spoil, sub, pressure & scold
Play 玩
特权 Privilege
人权 Right
Vaca.on 假期
补课,补课,补课 Endless tutoring
打工,旅行,体验 PT job, travel, experience
Health 健康
营养过剩 Over Nutri.on
• 创造 • 评估 • 分析 • 应用 • 理解 • 记忆
情绪管理 Emo.on Management
团队精神 Team spirit 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创造力
Crea.vity
解决问题能力 Problem solving
学生主导 Student Lead
Answers 答案
唯一,二元,标准 Only, dichotomous, standard
多元,开放,包容 Diverse open inclusive
What to give them 给孩子什么
略带偏见的(当代)中西方教育比较 A Gently Biased Comparis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Western Educa9on
January, 2015
The Core 本质
Math 数学课
算数 Arithme.c
数学的艺术 Art of digits
Character Educa.on 德育
思想品德课 Morality
情感教育 Social Emo.on Learning
Advanced Students“好”学生
生本:组织者、促进者 Learning Facilitator
Fundamental Method 根本手段
灌满一桶水 Fill a bucket
点燃一把火 Kindle a fire
Classroom 教室
填鸭工厂 Mass Produc.on Factory
引导,陪伴,支持,倾听 Guide, accompany, support & listen
Praise 表扬和鼓励
太吝啬 Too li_le
太泛滥 Too much
Parent vs. School 家校关系
接受,索取,哭闹 Receiving
关心,援助,馈赠 Giving
Tutor 家教
找家教 Get a tutor
做家教 Become a tutor
Language Arts 语言艺术
语文 Textbook Language
(不一定有用的)知识 Knowledge
(终身受用的)能力 Capability
Skill Trained 训练的能力
记忆 Memoriza.on
信息处理 Informa.on Processing
Bloom’s Taxonomy 布鲁姆分类法
冒险精神 Risk Taking 想象力 Imagina.on 抗挫力 Resilience
环保意识
批判性思维 Cri.cal Thinking
Teacher’s Role 老师的角色
师本:传道授业解惑 Knowledge Dispenser
Appraisal of a School 学校评估
升学率 College admission rate
课程,师资,课外活动,多元族群, 学生社团,发表文章,奖学金比例, 校友捐款…
Music 音乐课
表演,结果 Perform & exhibit
班干部 Chief of the Class
小帮手 Teacher’s Assistant
Extracurricular ac.vi.es 课外活动
唯功利为目标 Pragma.c
寓探索于娱乐 Fun-‐driven Learning
消费者-客服 Customer service
教师家长联合会 PTA
父母的期待 Expecta.on of parents
孩子的梦想 Dream of a child
In a Nut Shell 最显著的特点
补短式教育 Fill the Gap
扬长式教育 Amplify the Strength
火星四溅的工坊 Workshop w/ Sparkles
Towards Teachers 对待老师
服从,听从,跟从 Obey, agree, follow
质疑,挑战,引领 Kques.on, challenge, l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