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满分答案)要点
《中西文化比较》 期末考试 新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新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1.0分∙A、大帮择主∙∙B、强化王权∙∙C、帮派主义∙∙D、契约分权∙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1.0分∙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
1.0分∙A、一致的∙∙B、对立的∙∙C、互相促进的∙毫不相干的∙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中国地形的特点是:0.0分四通八达∙∙B、水陆两便∙∙C、隔绝机制∙∙D、开放机制∙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6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1.0分∙A、笛卡尔∙∙B、霍布斯∙∙C、洛克∙∙D、斯宾诺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1.0分∙A、3000-5000∙∙B、5000-7000∙∙C、7000-9000∙∙D、9000-10000∙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
1.0分∙A、社会的反应∙∙B、流行的理论∙∙C、自己的身体∙∙D、外部的环境∙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1.0分∙A、支持∙∙B、反对∙∙C、先支持后反对∙∙D、先反对后支持∙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0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1.0分∙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文化演进原因系统论:1.0分∙A、主因次因∙∙B、纵向横向∙∙C、初始因后发因∙∙D、多因论单因论∙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2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0.0分∙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13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2016年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朔”指的是农历:1.0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我的答案:A3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4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D5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1.0分格拉斯曼定律••B、维尔纳定律••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D、格里姆定律•我的答案:D6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0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A7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1.0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8西方哲学倡导()。
1.0分•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9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A、平实••B、口语化••C、华丽••D、书面化•我的答案:C10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11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1.0分•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2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13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分•A、礼••B、和••C、衷••D、孝•我的答案:A14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
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
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答案

19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公认的西方文化的源头。
正确答案: √
20“反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式,是用一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
正确答案: ×
21中国的民主代表是党派首脑。
正确答案: ×
22中国语言的语义特点造成的文化效应具有哲理美和清晰美。
11“门虽设而常关”反应的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屏障的看法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 ×
12先秦以来的两千多年的社会制度,中国没有真正的奴隶制度,但是有奴隶现象。
正确答案: √
13西方的民主代表是知识分子精英集团。
正确答案: ×
14中国哲学中唯物论占上风,西方哲学唯心论占上风。
正确答案: ×
15西方社会1300年来,是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
正确答案: ×
16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道德文化太先进,武化太落后。
正确答案: √
17《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百科性质的分类词典。
正确答案: ×
18文化的产生、发展、顶盛、衰落,与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A、
一韵到底
B、
从不押韵
C、
频频换韵
D、
押两到三个韵
正确答案: C
34“我思故我在”不能说成“在我故思我”是因为汉语重:
A、
重音
B、
语序
C、
语义
D、
语法
正确答案: B
35哲学中提到的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
食
49在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中,最最关键的是:
A、
语音
B、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这句话出自()。
(1.0分)1.0 分A、尼采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柏拉图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嫂溺而不援之以手,是豺狼也”是()之言。
(1.0分)1.0 分A、老子B、孟子C、庄子D、墨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索绪尔在其语言学教程中提到“必须承认语言文字的(),这是一切语言学的根本”。
(1.0分)1.0 分A、必然性B、文字性C、任意性D、情境性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受到()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产生大量奴隶。
(1.0分)1.0 分A、安居乐业B、个人主义C、天下太平D、家族主义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五四时期,中国的全盘西化派提倡()类型的诗歌。
(1.0分)1.0 分A、B、白话诗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就是()。
(1.0分)1.0 分A、精英政治B、帮主政治C、阶级政治D、人民政治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7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的是()的思想。
(1.0分)1.0 分A、康德B、叔本华C、法耶尔阿本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B、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C、集权制度发展完善D、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就中国来说,古代文化主要的边缘地是在()。
(1.0分)1.0 分A、中原B、高原C、D、山地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印欧语系语言受到语法的影响,具有()的特点。
(1.0分)1.0 分A、直观综合,一语中的B、定位功能,比类条分C、用词严谨,使用灵活D、活用功能,词达理清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1得武力者得天下是()的主流文化逻辑。
(1.0分)1.0 分A、中国B、西方C、以上都不是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2“政府是人类智慧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聪明的设置”是()的思想。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满分试卷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满分试卷选择题50道,每题一分判断题50到,每题一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是自然哲学。
(1.0分)∙A、音乐∙B、绘画∙C、散文∙D、建筑正确答案:B2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理性的()。
(1.0分)∙A、合一∙B、对立∙C、相吸∙D、相斥正确答案:A3与基督教相比,儒家最大的特点是()。
(1.0分)∙A、阶级性与整体性∙B、阶级性与独立性∙C、合群性与整体性∙D、合群性与独立性正确答案:C4孟德斯鸠提出,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1.0分)∙A、德∙B、人∙C、法∙D、理正确答案:C5下列流派中,()更注重文本。
(1.0分)∙A、解释学∙B、接受美学∙C、读者反映批评∙D、现象学批评正确答案:D6下列人物中,()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
(1.0分)∙A、尧∙B、禹∙C、周文王∙D、周武王正确答案:D7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神和自然的地位关系为()。
(1.0分)∙A、人高于神,神高于自然∙B、人高于自然,自然高于神∙C、神高于自然,自然高于人∙D、神高于人,人高于自然正确答案:D8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大量的民主的因素。
(1.0分)1.0分∙A、《论语》∙B、《庄子》∙C、《道德经》∙D、《孟子》正确答案:D9()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一个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孔子道德战胜野蛮的故事。
(1.0分)∙A、雨果∙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正确答案:D10()的形象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1.0分)∙A、太阳∙B、月亮∙C、北斗星∙D、银河正确答案:B11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
(1.0分)∙A、易道补儒∙B、易佛补儒∙C、易道替儒∙D、易佛替儒正确答案:B12克尔凯戈尔把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1.0分)∙A、政治的∙B、审美的∙C、伦理的∙D、宗教的正确答案:A13庄子哲学的伦理趋向是()。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朔”指的是农历:1.0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我的答案:A3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4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D5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1.0分∙A、格拉斯曼定律∙∙B、维尔纳定律∙∙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D、格里姆定律∙我的答案:D6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0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A7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1.0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8西方哲学倡导()。
1.0分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9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A、平实∙∙B、口语化∙∙C、华丽∙∙D、书面化∙我的答案:C10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11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1.0分∙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2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13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分∙A、礼∙∙B、和∙∙C、衷∙∙D、孝∙我的答案:A14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一、1~10 DDBBC BDCCC11~20 DDCDB CADCB21~30 BABAA ADACA31~40 BACBB CBAAB41~50 BACCD ABDDC二、1~10√√×√√√√××√11~20×√×××√×√√×21~30×××××××√√×31~40××√×√√×√×√41~50√√×√√×√×√×一.单选题(共50题,50分)1.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2.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动互构B、互补互彰C、互起作用D、互相转化3.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自我完善B、自我适应C、自我淘汰D、自我进化4.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A、民贵君轻B、民治主义C、仁民爱民D、民为邦本5.中国语音:A、为闭音节B、为多音节C、每字有韵调D、音义象构性弱6.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A、国粹派B、理想西化派C、现实西化派D、都不属于7.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A、恶欲协调B、迫不得已C、因势制宜D、宗法式8.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言语和语言B、能指和所指C、任意性和必然性D、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9.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A、天赋和人赋B、瓜分与分享C、集中和分散D、下放和收合10.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A、比较自由B、可以随心所欲C、不能锁心所欲D、有严格程序11.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殊途同归B、迥然不同C、异曲同工D、错综复杂12.辜正坤认为,像思想、意念、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是:A、空的B、虚的C、不存在的D、实在的13.格里姆定律中提到的从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塞辅音的变化不包括:A、A型辅音B、T型辅音C、P型辅音D、M型辅音14.释迦牟尼提出的“五蕴”不包括:A、色B、行C、识D、空15.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几乎没有中断,其中最关键的地理因素是:A、民族B、地域C、气候D、资源16.佛家的“三界”不包括:A、欲界B、色界C、无欲界D、无色界17.中国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西方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A、人物B、物人C、人思想D、思想物18.属于西方哲学观点的为:A、天人合一B、心物一体C、阴阳互根D、宾主分明19.下列哪一项不是辜正坤提到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A、互根B、互补C、互帮D、互抗2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A、唯物和唯心B、思维和存在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可知和不可知21.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民主的态度是:A、支持B、反对C、不关心D、不确定22.索绪尔语言的第二原则为能指的:A、线条性伸性B、方向性C、视觉特征D、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23.严复的思想在()上是正确的,但在()方面是错误的。
A、宇宙过程演化过程B、宇宙过程伦理过程C、伦理过程进化过程D、伦理过程演化过程24.经济学上的边际递减效应与艺术上的哪种效应殊途同归:A、审美递减B、审美递增C、艺术侵权D、艺术欣赏25.真正的专制指的是:A、经济专制B、整治专制C、军事专制D、文化专制26.中国文字导致的思维方式为:A、形象思维B、理性思维C、概括思维D、简介思维27.“丛林法则”是()的观点。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社会达尔文主义28.中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具有:A、必然性B、任意性C、随意性D、偶然性29.汉语的艺术三美不包括:A、语形阴阳对称美B、语音阴阳对称美C、语法阴阳对称美D、语义阴阳对称美30.《易经》“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中的“物”指的是:A、日月B、星辰C、风雨D、雷电31.“跟中国人的文化行为,文化规范相比,我们西方人还是野兽。
”这句话是谁说的:A、卢梭B、伏尔泰C、雨果D、巴尔扎克32.“朔”指的是农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33.西方诗歌的特点是:A、一韵到底B、从不押韵C、频频换韵D、押两到三个韵34.“我思故我在”不能说成“在我故思我”是因为汉语重:A、重音B、语序C、语义D、语法35.哲学中提到的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A、食B、色C、性D、权36.下列哪一项不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文化上被同化的表现:A、说汉话B、写汉字C、和汉族通婚D、参加科举考试37.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A、大帮择主B、强化王权C、帮派主义D、契约分权38.()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the world of being,一个是the world of becoming。
A、柏拉图B、黑格尔C、尼采D、康德39.在各项条件均等的情况下,阅读用汉字印刷的书的效率要()用印欧语系文字印刷的书的效率。
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比较40.“任何民主制度都会导致中央集权,因而会导致某种专制制度,有蜕化为个人专制的危险。
”这是()的观点。
A、伯克B、托克维尔C、穆勒D、亚里士多德41.一切整体若能抑制其弊端,均可以成为较好的政体,这是:A、万物趋完美理论B、万物自协调理论C、万物趋利避害理论D、适者生存理论42.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的关系用图形表示是:A、梭形B、抛物线C、U形D、倒U形43.官服体现了:A、角色冲突B、角色失败C、角色认定D、角色抬高44.中国地形的特点是:A、四通八达B、水陆两便C、隔绝机制D、开放机制45.谁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A、达尔文B、严复C、赫胥黎D、斯宾塞46.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A、礼B、和C、衷D、孝47.中国近代的政治危机是:A、废除皇权B、抛弃科举C、外国入侵D、学习西方48.()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调和着。
A、笛卡尔B、黑格尔C、洛克D、康德49.在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中,最最关键的是:A、语音B、字形C、语法D、语义50.中西文化发展的出路:和而不融—因时选择—循环取用—阴阳互泽—二元标准—:A、彼此对立B、互相融合C、此生彼克D、水火不容二.判断题(共50题,50分)1.西方语言的构成方式,决定了其词汇越来越多。
2.黑格尔认为,除了皇帝具有尊荣之外,中国人中没有贵族、没有特权阶级。
3.“子产不毁乡校”说明子产比较重视人民群众的教育。
4.通常情况下,文化与武化是成反比关系的。
5.Linguistic Turn 指的是语言学的原理引申到了文化、伦理、政治等领域,引起这些领域发生转向。
6.阮元的《畴人传》为中国古代的280多位科技工作者和数学家作传。
7.“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把达尔文进化论在社会领域滥用的结果。
8.大多数人被排斥在艺术的审美圈子之外,这是艺术发展的大致趋势。
9.中国地域广阔,四通八达,所以文化很容易被战争破坏,造成中断。
10.当冰期结束,气候变暖,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的活动增加,文化发展迅速。
11.“门虽设而常关”反应的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屏障的看法是一致的。
12.先秦以来的两千多年的社会制度,中国没有真正的奴隶制度,但是有奴隶现象。
13.西方的民主代表是知识分子精英集团。
14.中国哲学中唯物论占上风,西方哲学唯心论占上风。
15.西方社会1300年来,是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
16.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道德文化太先进,武化太落后。
17.《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百科性质的分类词典。
18.文化的产生、发展、顶盛、衰落,与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19.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公认的西方文化的源头。
20.“反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式,是用一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
21.中国的民主代表是党派首脑。
22.中国语言的语义特点造成的文化效应具有哲理美和清晰美。
23.在对待西化的态度上,一直是西化占上风。
24.木火土金水,春夏夜秋冬,酸甜甘辛甜,东南中西北,均体现了五行的属性归类。
25.民主是好的,百利而无一弊,一定要大力发扬。
26.1840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是因为中国文化没有西方文化先进。
27.《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描述的一种语言静态的变化,是历时语言学。
28.从“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可以看出孔子是反对党派的。
29.彭加勒认为几何学的公理即非先验综合判断,亦非经验事实,原来都是约定。
30.西方人强调德行,追求长生不老。
31.明朝文化比当时西方文化要落后很多。
32.西方的“civilation”与中国的“文明”是一个对等的概念。
33.中华文明源于黄河流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地理因素影响的。
34.在西方文学中,喜剧思想非常发达。
35.与汉语相比,西方语言的调子变化相对较少,音乐感也弱。
36.各民族都有一套独特的发现真理,验证真理的方式,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
37.中国的斗争的哲学由来已久,《孙子兵法》就是最好的证明。
38.一起其他学科是学,哲学是学之学;一起其他学科是理,哲学是理之理。
39.毛泽东是五四时期少有的不主张废除汉字的代表。
()40.多音节词给印欧语系文字造成了先天性缺陷,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41.莱布尼茨的计算机二进制受到了《易经》思想的影响。
42.严复故意用斯宾塞的思想来翻译赫胥黎和达尔文的思想。
43.中国古代诗歌不善于景物描写,而是善于叙事。
44.语言与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语言结构,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结构。
45.“体察体会体认体证体验”这些词语说明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是综合的,不单靠大脑,身心也是认识的工具。
46.仁,不争,兼爱都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核心。
47.中国人觉得研究哲学要研究人如何才能生活得幸福。
48.汉语没有拼音化,是因为反对的声音过高。
49.中国学者在同等条件下要比西方学者博学,因为汉字的优势,他们在想同的时间内,阅读的书籍、文献要比西方学者多得多。
50.现实西化派更适合中国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