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助产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多样化和更新,其中胎头吸引助产和低位产钳助产是两种常见的助产方式。
两者在临床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情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比较分析,研究两种助产方式的临床效果和适用情况。
一、胎头吸引助产的原理及方法胎头吸引助产是通过负压吸引器将新生儿的头部抽出产道,以帮助产妇顺利分娩的一种助产手术方式。
在正常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宫口扩张到一定程度后,胎头会自然下降至骨盆入口处,此时医护人员可以使用胎头吸引器辅助产妇完成分娩。
胎头吸引器主要由一个软质橡胶帽和一个可调节负压吸引器组成,医护人员在产妇宫口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将橡胶帽置于新生儿头部,然后通过负压吸引器产生的负压将新生儿头部抽出。
低位产钳助产则是通过在产妇盆底应用产钳,辅助产妇顺利分娩的一种助产方式。
产钳主要由两个弯曲状的钳体和一个连接钳体的锁紧装置组成,医护人员在产妇宫口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将产钳插入产道,分别夹住新生儿头部的两侧,然后通过锁紧装置将产钳锁定在位,随后产妇进行用力分娩时,医护人员通过产钳辅助引导新生儿的头部顺利通过产道。
1. 胎头吸引助产的优点a. 操作简单:胎头吸引器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过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b. 对产妇伤害小:胎头吸引器可以减少对产妇盆底肌肉的牵拉和对产妇的伤害。
c. 适用范围广:胎头吸引器适用于孕妇产程延长、宫口扩张不足等情况。
2. 胎头吸引助产的缺点a. 对新生儿头部伤害:胎头吸引器对新生儿头部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b. 适用情况有限:胎头吸引器不适用于产程迅速、产道开放不足等情况。
3. 低位产钳助产的优点a. 快速高效:低位产钳辅助产妇分娩的速度相对较快。
b. 高成功率:低位产钳辅助产妇分娩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c. 适用范围较广:低位产钳适用于产道开放不足、产程延长等情况。
4. 低位产钳助产的缺点a. 操作技术要求高:低位产钳的使用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区别与选择

目录
• 引言 • 产钳助产术 • 胎头吸引术 •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的区别 • 如何选择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在 临床实践中的区别,以便为医生 在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时提供参 考。
02
分析两种手术的优缺点,以便更 好地满足产妇和胎儿的需求。
探讨如何降低两种手术的并发 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母婴预后 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 更多参考依据。
谢谢观看
产钳助产术可能导致胎 儿头皮损伤、颅内出血 等并发症,胎头吸引术 可能导致胎儿头皮水肿 、血肿等并发症。
在适应症选择正确的情 况下,产钳助产术和胎 头吸引术的成功率均较 高,但存在个体差异。
术后护理对于两种手术 的成功至关重要,需要 密切观察母婴情况,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两种手术在特殊情 况下的应用,如多胎妊娠、早 产等情况。
适用范围
01
02
03
胎儿胎位异常
如横位、臀位等,使得胎 儿无法正常娩出。
胎儿缺氧
当胎儿在母体内出现缺氧 情况,需要尽快娩出时。
其他情况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胎 盘早剥、子宫破裂等,可 能需要使用产钳助产术来 迅速娩出胎儿。
操作方法
准备
医生会对产妇进行会阴切开术 ,以便于产钳的插入。
放置产钳
医生会将产钳放置在胎儿两颊 部,确保产钳与胎儿头部的弧 度相吻合。
对胎儿的影响
产钳助产术可能对胎儿的头部造成一 定的机械性损伤,而胎头吸引术可能 引起胎儿头皮损伤、颅内出血等并发 症。
产钳、胎头吸引器……阴道助产有危险吗

产钳、胎头吸引器……阴道助产有危险吗⊙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刘涛艳阴道分娩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能够有效地协助胎儿娩出,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母婴安全,并缩短第二产程,医生可能需要采取产钳术或者胎头吸引术。
不过有些产妇担心产钳、胎头吸引器等会对胎儿造成伤害,所以不愿意使用。
那么产钳、胎头吸引器阴道助产到底存不存在危险?会不会弄伤胎儿呢?下面笔者就来详细科普一下!首先来说产钳。
产钳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叶产钳,另一种是双叶产钳。
前者通常是滑到其头弯处于胎头那侧之后,取出胎头。
后者两叶之间的形状与大小都和胎儿头相类似,这样就能够环抱保护胎儿头,以防其受到挤压。
一般情况下,助产者需要用双手将钳柄扶住,同时向外轻轻牵拉,以辅助胎头顺利娩出。
产钳在助产中的应用,具有着力点比较稳、所形成的压力相对较大等诸多优点,并且能够促进助产成功率的提高。
以下情况均需要产钳助产:1.产妇在第一产程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情况,且第二产程延长;2.产妇患有心脏病或者肺结核,有前次剖宫产史;3.有些产妇为了能够有效促进产程进展,过量用药;4.胎儿在进入产道时的角度不正常,出现缺氧或者窘迫状态。
至于胎头吸引器,它属于一种特别空心装置,呈喇叭样或扁圆帽状,在使用时能够准确地置于胎头顶部,这样可以不与母体软组织接触就能实现旋转并牵引胎头。
这一技术相对简单,方便安置,对母体伤害比较小。
以下情况需要胎头吸引器助产:1.产妇在第一产程中宫缩乏力,且第二产程延长;2.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3.持续性枕后位/横位,但没有明显头盆不称者。
那么,它们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吗?产钳的结构就决定了它不会对胎儿带来危害,产科医生在使用产钳助产时,是牵着胎头缓慢地从阴道滑出,此时所用到的力并非是对胎头的压力,而是牵引力。
产钳的结构能够促使牵引力的形成,这样不会由于压力导致摩擦力的产生。
胎头吸引器的助产原理为:在胎头处放置一个碗状的柔软的吸引头,将空气吸出形成一定的负压,这样再进行轻轻的牵拉,有助于胎儿能够从产道内被牵出。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胎头吸引与低位产钳是常用的助产方式,它们都能够帮助顺利完成分娩。
本文将比较胎头吸引和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胎头吸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助产方式,使用吸引器将胎儿头部与产妇阴道相连接,通过吸力来协助分娩。
这种方法在应对产程进展迅缓或胎儿心率异常等情况时特别有效,能够快速地完成分娩。
胎头吸引对产妇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同时对胎儿头部的损伤也相对较少。
相比之下,低位产钳助产是一种侵入性的助产方式,需要通过在胎儿头部上放置顺产钳来提供额外的力量帮助分娩。
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将产钳插入到产妇阴道内,所以对产妇和胎儿都会造成一定的创伤。
而且,低位产钳助产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否则可能增加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但是低位产钳助产在胎儿位置不良或产程长时间无进展的情况下特别有效,能够快速地完成分娩。
胎头吸引与低位产钳都是常用的助产方式,但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优势。
胎头吸引适用于产程进展迟缓或胎儿心率异常等情况,而低位产钳适用于胎儿位置不良或产程长时间无进展的情况。
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助产方式,并在操作时注意避免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为了确保助产的成功和安全,医生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引言助产术是指在产程过程中,在必要时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以协助胎儿出生的过程。
产钳助产和胎头吸引助产是其中两种常见的助产方式,它们都是在产程中出现困难时使用的工具。
在临床实践中,这两种助产方式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本文将对胎头吸引助产和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帮助临床医生在遇到产程难产时能够选择最合适的助产方式。
一、胎头吸引助产胎头吸引助产是指使用专门的吸引器将产妇的胎儿头部吸出,在产程中解决难产的一种助产方式。
胎头吸引助产适应于产程中,胎头下降至会阴水平但是无法通过自然分娩的情况。
它的禁忌症包括盆腔狭窄、胎儿娩出偏位、胎盘早期剥离等情况。
胎头吸引助产的操作一般由专业的医生进行,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对产妇和胎儿状况的严密观察。
胎头吸引助产的优点包括操作简单、对产妇和胎儿的伤害相对较小、胎儿头部表皮破损较少。
但其缺点是操作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对设备和环境要求较高,一旦操作不当可能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严重的损伤。
二、低位产钳助产低位产钳助产是指在产程中,当胎儿头部已经到达骨盆出口但无法通过自然分娩时,使用专用的产钳夹夹住胎儿头部,通过轻轻的牵引来帮助胎儿出生的方法。
低位产钳助产的适应症包括头位单胎产程中产程拖延,产程阻止的胎儿为下降至会阴水平。
其禁忌症包括臀位或其他不正常胎位、外生殖器疾病、髂前联合不宜辗转之情况等。
低位产钳助产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相对简单,一般临床医生都会接受相应的训练和培训,对产妇和胎儿的损伤相对较小,对设备和环境要求相对较低。
但其缺点在于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产妇和胎儿的严重伤害,而且低位产钳助产后产妇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产后并发症。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和低位产钳助产在临床上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的不同对两种助产方式的选择和应用都有明确的限制。
在临床效果上,两种助产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与缺点。
在操作过程中,胎头吸引助产需要对身体和环境要求更高,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一旦操作不当可能造成产妇和胎儿的严重损伤。
探讨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对比

探讨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对比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这两种助产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助产术式。
方法通过对本院阴道助产的46例产妇,其中产钳助产25例,胎吸助产21例。
对其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以了解两种助产方式具体效果及母婴损伤进行比较。
结果产钳助产术的母体损伤明显高于胎头吸引组,而胎头吸引助产术的新生儿损伤又高于产钳助产术组。
结论胎头吸引术对于基层医师特别是产钳经验不足的医师更为适用,正确操作安全性较高;产钳助产术适用的范围更广,但技术掌握较困难。
通过仔细检查后选择合理的助产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母婴安全。
关键词:阴道助产;胎头吸引术;产钳助产术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forceps and fetal head attraction in vaginal midwifery,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odes of midwifery,and choose a reasonable mode of midwifery. Methods 46 cases of puerperal vaginal delivery were delivered,including 25 cases of forceps delivery,21 cases of fetal aspiration and midwifery. The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two midwifery methods and maternal and child injury. Results the maternal injury of forceps deliv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tal head attraction group,while the neonatal head injury induced by fetal head aspir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orceps midwifery group. Conclusion the technique of fetal head attract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doctors,especially those with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of forceps,and it is more safe to operate correctly;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forceps midwifery is more extensive,but it is difficult to master the technique. Through careful examination,choosing reasonable midwifery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protect the safety of mother and infant.Keywords:vaginal midwifery;fetal head aspiration;forceps delivery 本文通过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头位阴道助产的产妇46例,其中产钳助产25例,胎吸助产21例。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助产过程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在助产过程中,胎头吸引和低位产钳是常见的两种助产方式,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胎儿位置。
那么,这两种助产方式的临床效果如何呢?本文将从胎头吸引和低位产钳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从临床角度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应症,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胎头吸引的临床效果1. 优点(1)对产妇和胎儿伤害小:胎头吸引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助产方式,可以减少对产妇和胎儿的伤害。
(2)适应症广泛:胎头吸引适用于胎儿头部处于产道口,但无法实现顺产的情况,适应症广泛。
(3)操作简便:相比低位产钳,胎头吸引的操作相对简单,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低,常规培训后即可掌握。
2. 缺点(1)临床效果不稳定:胎头吸引的成功率受到胎儿头部位置、大小及产妇骨盆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临床效果相对不稳定。
(2)可能引起胎儿头部损伤: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胎头吸引可能导致胎儿头部受伤,甚至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3)无法适用于某些情况:例如胎儿头部处于错误位置、产程缓慢等情况下,胎头吸引可能无法发挥作用,需要转为其他助产方式。
二、低位产钳的临床效果(1)提高产妇和胎儿顺产率:低位产钳可以有效辅助产妇实现顺产,降低了产程过程中的风险。
(1)需要专业技术:使用低位产钳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产妇和胎儿的损伤。
(3)可能引起产程延长:在某些情况下,低位产钳的使用可能导致产程延长,增加了产妇和胎儿的不适风险。
总结:从临床效果来看,胎头吸引和低位产钳均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选择助产方式时,医务人员应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避免盲目使用某种助产方式而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不断学习和提升助产技术,为产妇和胎儿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助产环境。
【2000字】。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比较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
产钳助产和胎头吸引助产是两种在难产或者胎儿娩出困难时常用的助产方式。
相比较
而言,胎头吸引助产被认为更加安全,因为它与产钳助产相比,对产妇和胎儿的损伤风险
较小。
本文将比较胎头吸引助产和低位产钳助产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异同点。
首先,对于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而言,胎头吸引助产和低位产钳助产都存在一些风险。
胎头吸引助产可能会导致胎儿颅内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而低位产钳助产则有可能会
对产妇的会阴肌肉、直肠壁、子宫颈口等部位造成损伤。
其次,从操作难度角度而言,胎头吸引助产相对于低位产钳助产更加容易掌握。
在实
际操作中,使用胎头吸引装置所需的技能和手法相对简单,手术时间也相对更短,可以有
效减少胎儿缺氧时间。
相比之下,低位产钳助产需要手术医生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更加熟
练的手术技巧,同时持续时长也相对更长。
再次,从临床治疗效果而言,两种方法的胎儿出生成功率都还算高。
然而,胎头吸引
助产的胎儿出生率颇高,而低位产钳助产常常会伴随着胎儿休克、胎力惊厥,或产后可能
会出现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胎头吸引助产和低位产钳助产在临床效果上都有其特点。
对于胎儿出生成
功率而言,两者效果相当。
但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胎头吸引助产的风险相对于低位产钳
助产更低。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方法。
同时,医生应该
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助产手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并
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5/31
15
讨论吸引器及产钳助产的适应症 和应用的前提条件 讨论盆腔解剖标志,明确操作步骤 在母婴模型上演示正确的操作
产钳术、吸引产术
经阴道助产是处理第二产程的重要技术 所有从事母婴保健的人员都应该具有 紧急情况下 应用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的知识和技术
负压吸引器
◦ Malmastrom: 古老、硬质金属吸引头 ◦ mityVac, Columbia, Kiwi: 软质塑料负压杯, 应用最广泛
方 法
•单独使用 •联合器械助 产(胎吸,产 钳)
2016/5/31
8
技术1 手掌向上,整个手臵于阴 道内 俯屈胎头并使胎头轻微移 位 逆时针旋转,使胎头枕部 旋向前
技术2 手指放臵于颅骨人字缝 轻微向下拔胎头,使转至 枕前位 固定胎头于正确位臵持续 几阵宫缩,或至放臵胎吸、 产钳为止
固定胎头于正确位臵持续 几阵宫缩,或至放臵胎吸、 产钳为止
停牵引,放负压
当第二产程出血危及母儿健康的情况时,首选考虑 非手术干预。 非手术干预无效时,采用个体化的评估,比较经阴 手术助产与剖宫产对患者的利弊进行选择。 经阴助产是一项涉及多方的决策过程,无论患者采 用与否都应充分权衡利弊。 基于个体化原则,考虑患者所处情况,选择最佳干 预措施。
2016/5/31
胎 儿 因 素
各种原因引起的 胎儿情况不良
2016/5/31
4
一对一 分娩指 TEXT 导
使用产 程图
TEXT
使用催 产素
TEXT
延缓屏 气
TEXT
把握第 二产程
提供精 神支持 及体力 支持
使用产 程图可 以减少 催产素 及手术 助产率
在决定 手术助 产前应 有产程 图记录
直立位, 充分镇痛, 无 屏气感 时延缓 屏气
灵活把 握第二 产程时 限,不 机械以 2h为准
2016/5/31
5
以下非手术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手术产率(ⅠA)
一对一分娩支持
使用产程图
使用催产素 硬外膜镇痛患者无屏气感时 延缓屏气
2016/5/31
6
1
手转胎头
2
会阴切开
3
器械阴道助产
2016/5/31 7
目 的
•将胎头转至枕 前位 •胎头以最小径 线通过骨盆
番禺区何贤纪念产科
1.助产时机及方式的选择 2.术者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 3.终止产程的缓急 4.助产技术对母儿风险效益评估
2016/5/31
2
产钳 吸引产 协助方法 手转胎头 会阴切开 耻骨联合切开
2016/5/31
3
母 亲 因 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 •脑血管畸形 •产程进展不良 •子宫收缩乏力
吸引器术后处理
宫颈和阴道的检查 产伤的证据 头皮气肿 头塑形,头皮血 肿 高胆红素血症 帽状腱膜下血肿
吸引器术后记录
术前诊断 术后诊断 手术 病史 I程 II程 操作过程 III程
A
B Bladder empty 排空膀胱 C Cervix fully dilated 宫颈充分扩张
轻柔牵引,
(垂直牵,宫缩时牵,盆轴方向 轴牵引 下--〉外 ) 呈J形+外合力作用
H
宫缩间期暂停(Halt)牵引 、放松 将柄抬起 负压 顺着J形盆曲 (滑脱>3次、连续牵引3次无进
胎吸器助产
产钳助产
I J
会阴侧切
Incision
(可选,肩难产时要考虑) 可及胎儿颌骨(Jaw) 当看到颌骨时 , 移走产钳
2016/5/31
11
• 会阴切开(Ⅱ-1E)
经阴道助产不需要常规行 会阴切开(Ⅱ-1E)
2016/5/31
12
第二产程手术干预的选择(Ⅱ-B) • 如果第二产程需要手术干预, 必须考虑胎吸、产钳及剖宫产 术的优劣和风险,慎重选择。 尚未证实那种方法更为有效, 因此需要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方 案(Ⅱ-B)。
产钳助产
确定 Ditermine 胎位(囟门、耳背)及塑性 肩难产? 准备器械 Equipment 准备器械
(如负压泵)
(如产钳、吸痰器、脐带钳、 器械 桌)
胎吸器助产
产钳助产
放置产钳:四左四右
(确保安全: 囟门、缝隙、骨缝)
F G
摸清卤门 Fontanel (后囟前3cm放置、俯曲)
轻柔牵引
Gental
比产钳需要时间长 配合宫缩,除外头盆不称! 免滑脱关键: 正确放置和正确的牵引 易头皮损伤(严重的并发症少 见) 易头皮血肿 轻度新生儿黄疸 和视网膜出血发生率增多
FDA提示:致命并发症: 帽状腱膜下血肿,颅内出血
吸引器的禁忌证
<34周,极早产,严重未成熟儿 臀位、面先露、额先露 横位 宫颈未完全扩张 胎头未衔接 需要额外的牵引力
右
产钳助产步骤
产钳助产步骤
产钳助产步骤
左手放臵左叶产钳
右手放臵右叶产钳合拢钳柄锁扣产钳助产步骤检查宫颈
后囟中部位于手柄中间, 手柄平面上1cm(高) 缝隙不能容1指尖(1cm) (深) 骨缝: 上部为人字缝 每叶上部平面同等距离 矢状缝位于中间
G Gentle 轻柔牵拉 (Pajot’s 手法) 沿骨盆轴牵拉 开始牵引向下向外,而后 呈 J形 非主力手向下施力, 两矢量方向 ; 水平向外及垂直向下
◦ Ask for help寻求帮助 ◦ Address the patient与病人谈话 ◦ Anesthesia adequate?考虑麻醉是否充分
D Determine position 判定胎方位 前囟大,十字形 后囟小, Y形 摸耳弯曲的方向 胎头塑形后判断困难
◦ Think shoulder Dystocia 考虑肩难产
2016/5/31 9
• 手转胎头助产(Ⅲ-B)
手转胎头可以单独应用 或与产钳和胎吸合并使 用,仅稍微增加或不增 加母儿风险发生率率 (Ⅲ-B)
2016/5/31
10
常规会阴切开不是缩短第二产程的有效方法,仅在 会阴体阻滞麻醉分娩罕见情况下,会阴切开有效。 不是经阴助产的必须部分。 会阴切开不仅不能降低,而且可能增加母体创伤的 发生率。 正中切开在自然分娩与手术分娩中增加三、四度会 阴裂伤的发生率。
产钳
Simpson: 各种情况下适用, 特别适用于已经塑形、较大的 胎头 ◦ Piper, Elliot, Kielland: 特殊用途产钳
Elliot
piper
产钳构造
产钳构造
产妇适应症
第二产程延长 产妇衰竭 药物引起的痛觉缺失 软产道阻力导致 胎头不下降 产妇疾病 需要缩短第二产程 (心、肺或颅内病 变) 大出血
口
• 胎头到达会阴体部 • 胎先露最低点位于+2或以下,但未达盆底
低 位 中 位
• 再分类:旋转小于45度,旋转超过45度 • 胎儿衔接
2016/5/31
26
选择器械
吸引器
应用简单 自动顺应产道轴 胎头受力小 宫颈和阴道撕裂少 胎头位置不明确时也能 应用
产 钳 快速 可用于先露异常 可实施旋转
不需很深的麻醉 减少了会阴撕裂或会阴侧切的需要 减少了面神经损伤机会 胎儿自身定向,可以自动旋转, 胎头受外力较小
H
Handle 垂直上抬手柄,随骨盆轴呈J形 走向 I Incision 考虑侧切 J jaw 可及下颌时撤除器械
产钳助产后注意事项
仔细检查宫颈和阴道 评价有无产伤 锁骨骨折 颅内出血 撕裂或擦伤 面神经瘫 正常产钳痕,良 性
胎 吸 器 助产 A B C D E
请求帮助 Ask 与产妇 谈话 Address 麻醉 Anesthesia 排空膀胱 宫口开全 Blandder Cervix
助产术分类
出口产钳(吸引器) 胎头骨性部分达到盆底 宫缩间歇可于阴道口看到头皮,旋转 <45° 低位产钳(吸引器) 胎头骨性部分达到或低于+2水平, 旋转<45°、≥45 ° 中位产钳(吸引器) 胎头衔接,骨性部分+2水平以上
• 不需要分开阴唇可见胎儿头皮
出
• 胎儿颅骨到达盆底 • 矢状缝位于前后径或枕前、后位或枕右前、后位 (旋转不超过45度)
66
谢谢聆听
母-胎相对指征 相对头盆不称 胎位异常(枕后或枕横位) 先露异常(面先露-产钳)
胎儿指证
胎儿受损需要在第二产程
立即分娩 不可靠的胎心率图像
第二产程延长(hr)
产次
没有区域 阻滞麻醉
有区域 阻滞麻醉
初产 经产
(硬膜外) 2
1
(硬膜外) 3
2
胎头已衔接,最好是低位(S+3) 胎儿顶先露 宫口已开全,胎膜已破 无头盆不称 如果进展仍不顺利,愿意放弃助产 吸引器CS,产钳-->CS, X 吸引器产钳 CS 胎头吸引器 只用于大于34周的胎儿
2016/5/31
13
手术助产失败的应对(Ⅲ-C) • 如果手术助产不能及时娩出 胎儿,如胎吸和/或产钳方案 失败,为保证在最短时间内 娩出胎儿,应放弃该方案 (Ⅲ-C)。
2016/5/31
14
医生操作技能(Ⅲ-C) • 足够的临床经验及合适的手 术训练是阴道手术助产成功 的保证。医院从业资格委员 会应保证只对技能熟练的有 适当训练的医生给予该项技 术的操作权力(Ⅲ-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