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前期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 - 养猪技术

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 - 养猪技术

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养猪技术在猪场的生产中,仔猪的保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保育阶段是仔猪一生中独立生活的开始,是集适应、转换、发育为一体的时期。

仔猪在保育阶段的快速、健康成长,为猪场疫病控制,经济效益的改善,育肥期实现良好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

1、做好准备工作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前要做好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保育舍,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在清洗后要使其充分的干燥,然后再使用2%-3%的烧碱至少消毒2次,消毒后空栏至少5天后再进猪。

保育猪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对仔猪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避免了不同阶段的猪发生病原交叉感染,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同时还便于猪群的饲养管理。

为了保证保证猪饲养的顺利进行,在进猪前还要做好各项设施、设备的准备与检查工作,包括栏位、料槽、饮水装置等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还要检查电线、水路是否正常。

门窗、墙壁有无破损的地方,及时将漏洞的地方补上。

调控好保育舍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通常保育舍的温度要控制在23-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之间。

2、分群和调教仔猪在断奶后并不立即转入保育舍,需要在原圈舍内饲养一段时间,以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

一般将母猪先转走,让仔猪继续在原圈休息1周左右,再进行分群,分群时要将相同品种、体重、大小、体质的仔猪分为一群,并尽量保证原窝同圈,这样可以减少仔猪因混群产生的紧张不安,可有效的缓解应激反应,还可以避免因个体差异太大而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仔猪在合理的分群后要进行调教,目的是让其在固定的地点排泄、休息以及采食,这样不但可以保持环境的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还便于管理。

因此养殖人员在仔猪转栏开始就要对其进行精心的调教,使仔猪形成三点定位的生活规律。

通过合理的分群和调教,可以使仔猪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这对于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健康度都十分重要。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饲料管理
保育猪需要充足、均衡的营养饲料,主要以谷物、豆粕、鱼粉、玉米、麦麸等为主。

饲喂时要保证每天的饲喂量及饲喂时间的稳定,不宜过多或过少。

2. 环境管理
保育猪的环境应该保持通风透气,温度适宜,保持干燥、清洁卫生。

猪舍内的饮水器和喂料器要经常清洁消毒,以确保猪的健康成长。

3. 疾病管理
保育猪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所以应该定期进行防疫,如打疫苗、驱虫等,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猪出现不适症状及时治疗。

4. 运动管理
保育猪需要充足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在猪栏内可以设置玩具,使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5. 定期体检
定期对保育猪进行体检,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这有助于保障猪的健康和良好生长,也有助于提高产出效益。

通过以上几点的注意事项,可以保障保育猪的养殖质量,提高其生产价值。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是指出生后体重在5公斤以下的小猪,需要特别的饲养管理。

以下是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 温度控制:保育猪需要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通常为28℃-30℃。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小猪的生长和健康。

保育猪房内应该有恒温设备,以保持稳定的温度。

2. 饲料供应:保育猪需要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饲料,以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

通常采用特制的小猪配合饲料,可以添加一定量的乳清粉或血浆粉,以提高蛋白质含量。

3. 水源供应:保育猪需要干净的饮用水,以维持水分平衡和消化功能。

水的质量应该保持清洁,水槽应定期清洗消毒。

4. 卫生管理:保育猪房内需要保持干净和卫生。

要定期清理饲料和粪便,以防止病菌滋生。

地面应铺设松散干爽的材料,如木屑或稻壳,在小猪走动时可以防止滑倒和受伤。

5. 疾病预防:保育猪容易感染一些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小猪的饮食、卫生和运动情况,预防细菌、病毒和细菌感染。

如果小猪出现疾病症状,及时喂食药物治疗,在饲养过程中会帮助小猪迅速恢复健康。

6. 运动和氧气供应:保育猪需要保证充足的运动和氧气供应。

猪舍内应设有合适的运动设施,如运动器材或活动区域。

此外,也可以通过定期打开猪舍的门窗或排风设备通风,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总之,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温度控制、饲料供应、水源供应、卫生管理、疾病预防、运动和氧气供应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小猪的健康成长。

保育猪饲养管理制度

保育猪饲养管理制度

保育猪饲养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场实际,特制定本饲养管理制度。

保育猪饲养管理制度:一:进猪前的准备1.接猪前把保育舍洗净、消毒,空栏5天以上。

洗栏时,将房间的所有栏板、饲料槽拆开,先用2-3%的烧碱打湿整个房间的卷帘、地面、墙壁、料槽、水管,再用高压冲洗机进行彻底冲洗。

洗栏前将下水道粪打包,并冲洗干净。

凡是猪只能接触到的地方,不能有猪粪、饲料遗留的痕迹。

2.修理栏位、饲料槽,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检查投药桶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所有的保温灯、电线是否损坏,检查卷帘是否可以正常关闭。

使用合适的消毒药(菌毒灭1:300)进行栏舍消毒后,空置一天。

3.将栏板、料槽备好。

将保温灯安好,将房间的温度升至30℃,夏天升至29℃,准备进猪。

二:仔猪的转入1.进猪时运输要缓,严禁打猪、踹猪、摔猪。

2.断奶猪进来后,按体重大小、公母阉猪分栏,提高整栏猪只的均匀度。

3.弱小的仔猪安置在房间中部比较温暖的猪栏。

根据实际情况在房间的中间保留1~2空栏作为机动栏,以便以后安置病弱仔猪和二次调栏。

4.转群后5天内投拜固舒,阿梅诺及黄芪多糖,减少小猪转群应激,增强其自身免疫力。

5.对较小的仔猪,可在栏里另放置一个小的料槽,用于喂水料或在水中添加多维及人工补液盐,提高采食量。

同时再多安置保温灯,以保证有足够的温度。

6.调教:用木板挡住门,及时用扫把清扫水泥地板上的粪尿,使猪只在一周内做到“吃、睡、拉”三定位。

7.保温:转群第一周28~30℃,一周后递降保持不低22度。

晚上要开保温灯,放卷帘布,防贼风。

8.断奶过渡喂料:在产房已经断奶的仔猪转到保育直接喂301,没断奶的前三天饲喂300水料,后四天转喂300干料。

少餐多喂基本上不要让料槽见底。

9.不同转料型转换需3~4天或更长,饲料饲喂上要注意多用前期301,302料。

三:猪群的免疫,保健,消毒工作:1.定期对猪栏进行消毒,每周一,四消毒两次。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怎样的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怎样的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怎样的在生猪养殖运营管理中,项目管理保育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育阶段仔猪的好坏是规模化产出养猪场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准确把握此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养猪迈向取得成功标志的重要标志。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进猪或转群前才的准备工作:保育舍饲养要执行全进全出制度,环境保护保证所有保育猪在转群时全部转出,保洁这样有赖于对整个猪舍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和消毒工作,能够对保育猪饲养期间很好的各种病原酵母菌起到很好地杀灭作用。

在空舍阶段首先对圈舍及器具需要进行全面严格的清洗,凡是猪只接触到的边疆地区,不能有粪便、饲料和污物遗留的纹路。

保育猪的饲养自然生态管理是怎样的?第二、保育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在濒临绝种猪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环境是影响保育猪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植林猪舍要求温暖、干燥、通风。

首先要注意植林猪圈舍的保暖,其次要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化学物质浓度,减少对仔猪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从而减少呼吸道妇科疾病消化道的发生。

最后除了注意保育猪圈舍的通风沃迈斯和换风之外,还应保持保育舍盐度在50%~80%之间为适宜。

第三、分群与调教:保育舍进猪后要或进行合理的分群,在分群时按照“原窝同圈、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

同窝仔猪尽量放在一起饲养,按照大小、体重进行分群,同栏仔猪体重相差最好不要超过1千克,个体太小和太弱的仔猪要单独分群饲养。

一窝量不要过多或过少,饲养电导率应该合理。

要注意观察猪群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瘦小的弱猪和生长停滞僵猪,同时做好保育猪的调教工作,刚断奶转群的仔猪因为从产房进入到保育舍新的环境中,其采食、饮水、睡觉、排泄尚未形成固定位置,需要加以调教。

保育猪饲养攻略三步走,这样喂小猪长得快、不生病保育猪护理方案,如何有效提高养猪场效率!鸭子保育鸭的应激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少!保育猪管理五大要点:“净、挑、差、散、气”保育猪不吃食,注意这几点让你的鸡日长两斤。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保育猪是指出生不久的小猪,因为它们的生长阶段最为脆弱,所以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

饲养保育猪需要掌握专门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一、饲养技术1. 猪舍环境保育猪的舍饲环境应该保持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状态。

特别是在冬季,要及时给保育猪加温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2. 饲料配制对于保育猪的饲料,要选用易消化的营养饲料,同时需注意保证饮水质量。

一般来说,母猪产后的前3-5天内,要给予糖、盐水等易消化、易吸收的饮料,保持母猪的体力和健康状态。

3. 饲养管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细心耐心,定期对其进行观察和体检,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要保证保育猪的运动和活动空间,避免长时间囚禁和无聊导致情绪不良。

4. 营养补充对于刚出生的保育猪,需要给予额外的营养补充,比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

这些营养物质能够帮助小猪更好的成长和发育。

二、疾病防治1. 新生猪腹泻新生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猪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饲料、改善饲养环境和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来解决。

2. 猪瘟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病死率非常高。

预防猪瘟需要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和疫苗预防,一旦发现猪瘟疫情,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蔓延扩散。

3. 痢疾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烧、腹泻等症状。

预防痢疾要做好环境卫生,保持猪圈的干燥和清洁,并注重饮水的卫生。

4. 肺炎猪的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和死亡。

预防肺炎要加强猪圈的通风和防寒工作,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感染传播。

5. 疟疾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农场主和饲养员们高度重视。

只有做好了饲养技术的细节工作和疾病的预防控制,才能保证猪的健康成长,提高养猪效益,实现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保育期仔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期仔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期仔猪的饲养管理一、保育猪生理特点1、抗寒能力差仔猪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24℃-26℃,长期在18℃以下影响生长,并诱发多种疾病。

所以,要保证仔猪环境温度适宜。

2、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抢食、贪食),日增重可达400 g以上。

此阶段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选择适应其消化道变化的营养浓度、消化率高的日粮。

防止因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3、疾病易感性高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坚强,对疾病易感,如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瘟、伪狂犬病等。

4、抗应激能力差因离开母猪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仔猪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存在室温过低、湿度过大、消毒不够彻底等不良因素,都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1、温度、湿度控制要使保育猪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保育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21-30日龄为25℃-22℃;31-40日龄为22℃-21℃;41-60日龄为21℃;以后为20℃。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因此,要切实抓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温工作。

2、防暑降温保育舍屋顶要安装隔热板,周围种植树木,起到避暑遮阳和减少热辐射的作用。

室温30℃以上时,适当的喷雾降温,喷雾降温5 min/h,并限制喷雾次数,防止猪舍过于潮湿,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侵袭。

高温气候冲洗猪舍及猪体1-2次/d,降温效果更好。

3、防寒保温冬春寒冷季节,对体弱、病残的仔猪要用红外线灯泡保暖。

规模化猪场必须配备供暖系统,加强保温,创造保育猪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同时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4、空气质量氨、硫化氢等污浊气体含量过高会使猪呼吸道的发病率升高。

通风是消除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含量的有效措施。

但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剧下降,这对仔猪也不适应。

生产中,在饲料中添加“生态宝”能有效除氨除臭、促进有益肠道细菌的增殖。

保育猪饲养管理

保育猪饲养管理

保育猪饲养管理
保育猪饲养管理是指对幼猪进行科学合理的喂养、养护和管理,以保证猪只健康成长,提高猪只生产性能的一系列措施。

具体内容如下: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喂养制度。

保育猪的喂养应根据猪只年龄、体重、性别、品种等情况制定不同的饲养方案。

一般来说,幼猪的饲料以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为主,如乳糜、鲜奶、蛋黄等。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

2. 提供优质的饮水。

保育猪的饮水要保证干净、清洁、无异味,且随时供应充足的饮水。

在供水方面,可以采用自动饮水设备,保证水源的新鲜和清洁。

3. 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

保育猪的生活环境要干燥、通风、宽敞,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要保证猪舍内卫生干净,定期清理猪舍,防止疫病的传播。

4. 加强疫病防控工作。

对保育猪进行疫苗接种、驱虫、消毒等预防措施,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做好繁殖管理工作。

对于母猪,要进行良好的配种管理,定期进行孕检、产检,保证幼猪的数量和质量。

6. 注重猪只的精神生活。

保育猪的精神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给予猪只充足的运动空间和玩具等,提高猪只的生活质量,减少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总之,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
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猪只的健康、快速成长和高效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育猪前期的饲养管理
前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使仔猪尽快吃上料,吃好料。

第1天,断奶关,先在料盘中放入清水+猪奶,让仔猪知道吃料的位置。

并补充一些水份和能量。

第2天,加汤料,加一圈,撵一圈。

促使仔猪进食。

另外要注意断奶后24-36小时是较为重要的时间,在这期间应该及时挑出不会吃料的仔猪,加强补料,用拌好的稀料往仔猪口中抹塞,让仔猪尽快认料,减少掉队猪。

第3天,大部分的仔猪已有食欲,挑出不会吃,吃的差的仔猪单独饲养。

对其加强饲养管理,不仅要注射抗生素,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弱仔吃上料。

第4天,仔猪已进入喝汤料旺食期,只有个别仔猪还没有上槽,要对其静脉输液,注射,口服50%G等多种方法,使其不能因饥饿致死。

第5天,换料关,仔猪喝过4天汤料后应及早换湿拌料,否则仔猪会对汤料产生依赖性,又浪费饲料。

换料前应稍空一段时间,让仔猪有饥饿感,加料后迫使仔猪及早吃料,多吃料。

第6天,仔猪大部分已上槽,对于少数肚子扁的应及时挑出,让其再喝一段汤料,减少掉队猪的出现。

注意事项:
稀汤料应当由稀到稠,根据仔猪采食情况适当调整,一般喝汤料约3-4天左右即可换湿拌料,对于摄食量较差的仔猪可适当延长喝汤料的时间,特别注意大群仔猪喝汤料时间不可超过一周,这样即可减少饲料浪费,又可防止仔猪因过度依赖稀汤料而不愿摄食湿拌料。

前期的仔猪要求每次加料后1小时内,将槽内的存料吃完,若吃不完要及时清理,这样保证仔猪既能吃上新鲜的饲料,而且有良好的食欲。

每次加料时间要少喂勤添,迫使仔猪有较好的采食习惯,以利于仔猪快速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