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
[课件]第一章 环境工程概论PPT
![[课件]第一章 环境工程概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31d24548d7c1c708a1457d.png)
前就开始采用明矾净水,英国在19世纪初开始用砂滤法净化自来水,在19
世纪末采用漂白粉消毒。 在污水处理方面,英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建立污水处理厂,20世纪初开 始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此后,卫生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逐渐发展 起来,形成一门技术学科。
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为消除工业生产造成的粉尘污染,美国在
且还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对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
以防止在采取局部措施时与整体发生矛盾而影响清除污染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系统工程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研究工作迅速发展起
来。随后.陆续出现了环境工程学的专门著作,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迄今为止,人们对环境工程学这门学科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 为,环境工程学是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主要是研 究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以及对造成污染的放射性物质、热、 电磁波等的防治技术;有人则认为环境工程学除研究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 包括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经济和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 的研究。
体健康产生影响并发生病理变化的环境因素,称为环境致病因素。人
类的疾病是由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致病因素引起的,如由大气污 染产生的有毒气体、化肥、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称
为化学的致病因素;虫卵、细菌、病毒等为生物的致病因索;噪声、
振动、放射性和热污染等为物理的致病因素。 所谓疾病就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功能、代谢和形态发生病理 变化的过程。这些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机体表现出疾病的特殊 临床症状和体症。
理变化加快,逐渐表现出各种疾病所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症。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无临床表现)、前驱期(有轻微不 适)、临床症状明显期(出现疾病的典型症状)、转归期(恢复健康或恶化死 亡)。
完整版)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

完整版)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1、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并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物质世界。
2、环境问题狭义上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广义上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3、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其一是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其二是保存子孙后代发展的潜力。
4、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工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5、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
6、BOD和COD分别指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和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
7、水体自净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生物的分解、水生生物的吸收等作用后,浓度自然降低,达到水体的自净作用。
8、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可供水中藻类吸收利用的形式,因而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优势种群,使得鱼类死亡的现象。
一般来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超过20毫克/米,300毫克/米,就可以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
9、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10、PM10是指飘尘微粒粒径小于10um长期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
11、逆温是指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12、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
环境工程概论PPT教学课件

环境工程定义与发展定义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
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工程学科创立,到80、90年代的环境工程学科快速发展,再到21世纪的环境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阶段。
环境工程学科体系与特点学科体系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工程、环境系统工程等分支学科。
学科特点综合性强,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实践性强,注重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创新性强,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环境工程应用领域及前景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市政、工业、农业等领域,如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气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
前景展望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政策的加强,环境工程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环境工程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水污染现状及危害水污染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态平衡。
同时,污染的水体会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03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筛滤、沉淀、浮选等。
物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等。
化学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
常见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等。
生物法水处理基本方法与原理典型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典型水处理工艺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组合。
常见的工艺组合有格栅+调节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
水处理设备为了实现水处理工艺,需要配备相应的水处理设备。
常见的设备有格栅机、刮泥机、曝气机、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环境工程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1、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总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职业分工文化艺术卫生等建筑和生产关系等..2、环境保护: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措施;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保护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用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3、为什么将自然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的发展中国家;环境负荷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被不断破坏和浪费;已经出现了资源短缺现象;为了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5、为什么需要全球合作:因为每个地区和国家之间情况不同;资源的多少的分布影响着各地区的利用情况..只有达成一致才能使得资源合理利用..发达国家应注意不能过多的开采和利用某些落后地区的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应对实际情况分析;不能盲目的利用..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形成资源共享..6、为什么说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的过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7、什么事清洁生产什么是清洁产品举例说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策略持续应用于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产品:指在的整个中;包括、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处置;不会造成、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8、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物质循环;其特点如何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9、当前人类的主要能源资源有哪些那些能源对环境污染最严重那些污染小一些最原始的木材干草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自然能源风能水能新型能源太阳能氢气然后是概念能源清洁能源:太阳能水、地热、天然气严重的:煤石油核裂变燃料10、新能源有哪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能核聚变将会是21世纪以后重点发展能源11、节能途径:结构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第二章1、在研究水体污染问题时;为什么除污染物外还要考虑溶解氧的问题水体中的DO含量的多少也可反映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DO越少;表明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越严重..清洁河水中的DO一般在5Mg/L左右;当水中DO低至3至4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发生困难;不宜生存..2、什么是水体自净作用溶解氧变化曲线说明什么问题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成为水体的自净作用..这条曲线也叫做“氧垂曲线”它反映了废水排入河流后溶解氧的变化情况;表示出河流的自净过程以及最缺氧点距离受污染点的位置和溶解氧的含量;因此可作为控制河流污染的基本数据和制定治污方案的依据..3、什么叫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他们如何反应水体污染程度生化: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BOD越高说明水中的耗氧有机污染物越多化学:在一定严格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同上4、为什么化学氧化法至今在废水处理上还未大量采用简述他的优缺点..1)由于化学大处理废水时常需要采用化学药剂运用费用一般较高;操作与管理的要求也严格..2还需与物理法配合使用..在化学处理前;往往需要用沉淀和过滤等手段作为处理;在某些场合下又需要采用沉淀和过滤等物理手段作为化学处理的后处理..优点:1氯氧化:可氧化废水中许多污染物常用于消毒降低BOD消除异味和脱色氧化某些有毒物质效果显着2臭氧氧化:氧化能力强可氧化各种基团在水处理中可用于除臭、脱色、杀菌、除铁、除锰等处理后的臭氧易分解不产生二次污染;且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同时制备臭氧用的电和空气不必储存和运输;整个处理过程的操作管理方便但是耗电量大;在臭氧化气中臭氧浓度不高5、那些废水可采用生物处理简述生物处理法的机理及生物处理法对废水水质的要求..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处理工业废水1城市废水和工业废水2机理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净化的方法..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前者主要有、、、污水灌溉等.. 要求:首先确定是厌氧生物法还是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的话;要求不高;但是要保证厌氧生物正常生长的营养物质..如果是好氧法的话;必须要求废水可生化性能达到0.3以上;且COD不能过高;pH值也尽量为中性;悬浮固体浓度不能太高;一般都在好氧工艺前设置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一些必要的预处理设施..3如果工业废水中COD较高1500以上;可生化性好;易于分解;可以选择厌氧处理工艺;比较节约能源;如果污染物浓度较低;可生化性好;可以选择好氧处理工艺;可选生物膜法或活性污泥法;如果污染物中有毒性有机物存在;可能需要对微生物进行驯化;如果污染物有大分子;环状成分;可以考虑厌氧微生物的水解作用;提高可生化性..6、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概念: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并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如此操作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生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即活性污泥..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称为活性污泥法.. 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由曝气池、二沉池、曝气系统、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放五部分组成.. 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状态..随后曝气池内的泥水混合液流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活性污泥絮体沉入池底;泥水分离后的水作为处理水排出二沉池..二沉池沉降下来的污泥大部分作为回流污泥返回曝气池;称为回流污泥;其余的则从沉淀池中排除;这部分污泥称为剩余污泥..7、家用水池若几天不清洗;池壁就会变得滑腻腻;这是什么原因那是水中的细菌和细菌分泌物组成的小颗粒;虽然感觉是滑腻的胶状物;但是实际上是小颗粒组成的菌胶团..这些小颗粒状态菌胶质有很强的吸附力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因此会附着在水池的池壁上;事实上水中也有很多游离的菌团8、列表分析生物处理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生物化学性作用来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毒物;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投资少;效果好;运行费低等优点;在城市废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得到最广泛应用..分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第三章1、什么叫大气污染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1颗粒污染物:尘粒粉尘可吸入颗粒物烟尘雾尘 2气态污染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3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硫酸烟雾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① 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② 增加大气降水量③ 下酸雨④ 增高大气温度⑤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其特点如何1)加强城市与工业区的和规划和管理2合理利用资源3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4提倡清洁生产5绿化造林特点:综合性系统性涉及环境规划、能源利用、污染防治等许多方面3、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和城市气候有何影响酸雨:酸化土壤、酸化水体、破坏森林、侵蚀建筑物、影响人体健康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大范围灾害增加传染病的流传臭氧层的破坏:紫外线灯辐射量增加;使人的眼睛皮肤等受到损害;并使农作物减产;海洋生态平衡受到破坏..4、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对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扩散有什么影响又热岛效应所构成的局部的大气封闭环流将使城市的大气质量恶化..一方面城市排向大气的污染物会很快的随想村风流向城市;同时城市郊区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也由低层吹向市区5、有害气体净化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其原理是什么适用于什么情况一般净化法:1冷凝法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So2净化技术液氨吸附法钙法双碱法催化氧化法Nox氧化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吸附法吸收法第四章1、名词解释:固体废物资源化、资源化系统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 固体废物资源化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2、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有哪几种常见的方法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固体废物转变成百年与运输储存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形态1压实技术2破碎技术3分选技术4脱水和干燥3、综合利用秸秆的方案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秸秆燃料化利用第五章1、什么叫做噪声美妙的音乐能成为噪声吗人们不需要的声音..2、噪声的污染特征是什么有哪些危害1)噪声污染是局部的多发性的2是物理性污染;没有污染物3与其他污染相比再利用问题很难解决危害:1对生理的影响会引起听觉疲劳甚至耳聋;简洁的会引发一些疾病2对心里的影响干扰人们的交谈休息和睡眠从而产生烦忧降低工作效率分散注意力;易引起工伤事故3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对语言通信的影响很大;会降低通信效率影响通信过程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强噪声会破坏建筑物干扰自动化机器和仪器..3、污染城市的噪声源有哪些如何控制1)交通噪声2工业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1噪声源的控制:通过技术减少发声体的数目降低发生体的功率这是根本途径2传播途径的控制: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噪声随距离衰减的规律利用屏障阻止传播利用生源指向性特点降低环境噪声采用局部降噪技术措施 3接受者的防护戴护耳器轮班作业缩短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时间4、简述几种常用的振动控制技术振源振动控制:减少和消除振动源振级和控制共振隔振技术:利用弹性波在物体间的传播规律在振源和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置隔振装置阻尼减振:将振动能量转换成热能消散掉以此来抑制结构振动5、噪声对人体有何危害如何控制危害:1对生理的影响会引起听觉疲劳甚至耳聋;简洁的会引发一些疾病2对心里的影响干扰人们的交谈休息和睡眠从而产生烦忧降低工作效率分散注意力;易引起工伤事故1噪声源的控制:通过技术减少发声体的数目降低发生体的功率这是根本途径2传播途径的控制: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噪声随距离衰减的规律利用屏障阻止传播利用生源指向性特点降低环境噪声采用局部降噪技术措施 3接受者的防护戴护耳器轮班作业缩短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时间6、为什么薄壁金属机罩图上阻尼材料后便可以减低噪声的强度阻尼材料和金属板结合形成自由阻尼结构和约束阻尼结构自由:当板振动和弯曲时;自由阻尼层产生交变的拉压变形..由于阻尼材料的损耗因子大可消耗大部分的机械能量;从而降低了整体的振动约束:但金属板振动和弯曲时;阻尼层受约束板的约束不能伸缩变形;内部产生了剪切变形;利用剪切损耗也可耗散更多的振动能;有更好的效果第六章1、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对人类和环境有什么危害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电磁波干扰和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危害:恶劣的电磁环境会严重干扰航空导航、水上通信、天文观测等危害人体健康2、什么是放射性污染有哪些主要的放射性污染源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1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废物2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3医疗放射性4科研放射性3、什么叫热污染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在能源消耗和能源转换过程中有大量化学物质CO2等及热蒸汽排入环境;使局部环境或者全球环境发生增温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及时或潜在的危害;这种现象叫做热污染或环境热污染1)大气热污染:向大气排放废气和蒸汽;导致大气升温影响气象条件;如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加重工业区或城镇的环境污染;带来异常天气如暴雨飓风酷热暖冬等局部大气增温也会影响大气循环过程形成干旱2)水体热污染:向水中排放含热废水冷却水导致水体局部水温升高使水质恶化影响生物圈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动;导致水质变坏、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引起藻类及湖草的大量繁殖4、怎样防止光污染工业生产中:再有红外线和紫外线产生的工作场所;应采用可移动屏障将操作区围住;防止非操作者受到有害光源的直接照射;对操作人员的防护最有效的措施是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以保护眼部和落楼皮肤不受辐射的影响在城市中;市政应该完善立法加强灯关火管制;避免光污染的产生;同时应该限制或禁止在建筑物表面使用玻璃幕墙室内环境的光污染:科学合理布置室内灯;避免灯管直射人眼;避免眩光;同时大力提倡和开发绿色照明;注意色彩协调等第七章1、什么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他旨在建设一种“人和自然和谐”的思想环境;也就是说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即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观..2、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面临什么挑战1城市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呈现“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2城乡之间差距;矛盾突出;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严重..3城乡社会价值观混乱;出现文化危机;精神危机..4部分地区的领导决策层对“生态”“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在城建中大搞形式主义..第八章1、何为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1)各种污染源的调查、监测、分析和评价..(2)环境自净能力的调查和分桥..(3)对生态系统的调查和评价..(4)防治污染措施的确定..(5)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2、何为环境监测主要分哪些部分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空间和时间;用可以比较的环境信息和资料的收集方法;对一种或多种环境要素或指标进行间断或连续的观察、测定、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检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
环境工程概论-绪论PPT课件

公害八: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63年3月发生在日 本九州市、爱知县一带。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环境工程概论绪论
为什么学习环保知识?
环境污染—人类的灾难!!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参考书目
1.徐炎华.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水利水电出版社 2.MackenzieL.Davis,DavidA.Covnwell,王建龙译,
《环境工程导论》(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朱蓓丽主编,《环境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5
公害五: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3年至1956年发 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的步态不稳,抽 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猫自杀”,但没有人研 究这事。当后得知这是一起公害事件时,有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 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 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 病。
1956年5月,又在医院出现4个这种病人,得这种病而没有入院的 患者还有50多人。这才引起本地熊本大学医院一些人的注意。在调 查中,把死猫死人病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初步找到吃鱼中毒 这个共同受害的根源。
后来研究发现是氯化甲基汞(CH3HgCl)中毒。
北师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环境定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
其中心实物是人类。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部分。
2.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太阳辐射等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3. 环境问题定义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2)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危害:(1)危及生物的生存;(2)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4. 国际上著名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骨痛病事件;(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6. 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环境科学的诞生7.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 环境污染中“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第二章环境与健康8.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不足,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
9.环境污染物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排入大气、水和土壤中,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称环境污染物。
有些环境污染物会对人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工程概论题库

选择题环境工程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正确答案)C. 提高人口数量D. 增加能源消耗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A. 水污染控制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B.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C.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环境工程分支)D. 土木工程(正确答案)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铝(正确答案)C. 氯化钠D. 碳酸钙大气污染中,常说的“PM2.5”指的是:A.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正确答案)B.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或等于250微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或等于2500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方法?A. 焚烧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B. 填埋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C. 堆肥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即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方法)D. 电解法(正确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哪个阶段进行的?A. 项目建设前(正确答案)B. 项目建设中C. 项目建设后D. 项目运营期下列哪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煤炭(正确答案)在环境噪声控制中,常用的降噪措施是:A. 增加噪声源B. 在传播途径上设置声屏障(正确答案)C. 提高接收者的敏感度D. 无视噪声影响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A. 工业生产B. 农业种植C.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正确答案)D. 城市交通。
环境工程概论

4、几种重要的水质指标
(1)浑浊度(turbidity) (2)颜色、色度(chromaticity color) (3)固体 (4)总含盐量和离子平衡 (5)碱度(alkalinity) (6)硬度(hardness) (7)化学需氧量和耗氧量(COD) (8)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9)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 (10)氮含量
生物法
二级处理
三、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 废(污)水中杂质粒度大小与分类
杂质粒度 >0.1mm 1μm-0.1mm 10-3μm-1μm <10-3μm 存在状态 微粒 悬浮状态 胶体状态 溶解状态 难 去除难易程度 易
一般废(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
•一般废(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
原废(污)水
绪 论
一、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
•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对象, 是研究该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 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 环境工程学: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运用工程 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结合环境科学的理论, 研究保护自然环境所应采取的具体工程措施, 开发和设计去除各种污染物的设施和设备,实 现保护环境、改善或修复破坏的环境的目标, 是环境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实施者。 • “Scientists discover things, engineers make th em work.‖
环 境 工 程 学
资源环境学院
一、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
环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 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 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 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 年降水 年径流 径流系 3 (万 m ) 量(mm) 量(mm) 数 4347.5 741 332 0.45 3012.0 740 151 0.20 2420.0 756 339 0.45 1780.0 1596 661 0.41 1398.0 165 165 1.00 1050.0 790 306 0.39 761.5 456 39 0.09 2704 798 1566 314 0.58 0.39
1053 2406 30
30.06 0.05 68.68 0.86
9.1 1.1 0.2 0.1 0.3 3500.8
0.26 0.08 0.006 0.003 0.04 100
各大洲年降水和年径流状况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澳洲 大洋州 (诸岛) 133.5 全球陆地 14902.5
1.2 我国地表水水质现状
环境状态公报
近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 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水质断面比例 Ⅰ~Ⅲ类 Ⅳ~Ⅴ类 劣Ⅴ类 2012 68.9% 20.9% 10.2% 2013 71.7% 19.3% 9.0%
2 水体污染和主要污染物
2.1 水体污染 2.1.1 水体概念与分类
(5)水体中的其他污染物 另外的污染物像石油类污染物,还有如火电站和原 子能发电站大量的热废水排入水体造成的热污染;原 子能反应堆、原子能电站等排泄物又引起水体的放射 性污染。
2.3
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 概念 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排入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 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为水 体的自净作用。 分类 按 作 (1)物理自净:稀释、扩散、挥发、沉淀等 用 (2)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吸附、凝聚、中和等 机 理 (3)生物自净:微生物分解代谢等 分
d Q2 K dx
Q2——污染物质扩散量,mg/m2.s; d ——单位路程长度上的浓度变化值,mg/m3.s ; dx K——扩散系数,与河流的弯曲程度、河床底部的粗 糙度以及流速、水深有关,m2/s ;
(二)水体混合稀释
水体混合是一个逐渐进行而非瞬时完成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包括:
废水流量与河水流量的比值:比值越大,完全混合需要的距离越长;
2.3.2 水体的生化自净 (一)水体中氧的消耗与溶解
耗氧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 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SO32-等)和水底沉积淤泥的分解过程; 一些水生植物的夜间呼吸过程。
复氧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水体和废水中原来含有的氧;
大气中的氧向含氧不足的水体中扩散溶解,直至氧饱和;
1977年为161mm
1985年为321mm 2002年达484.6mm 沉降中心最大沉降 量超过2m的有上海、天 津、太原、西安、苏州、 无锡、常州等城市,天 津塘沽的沉降量达到 3.1m
1.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 贵的资源。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 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 (2)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建造水库 ;跨流域调水 ;地下蓄水 ;海水淡 化 ;拖移冰山 ;恢复河、湖水质 ;合理利用地 下水 。 (3)加强水资源管理 (4)完善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
。
2.3.3 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称为水环境容量。
其容量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水体特征
水体的各种水文参数(河宽、河深、流量、流速等);
背景参数(pH值、碱度、硬度、污染物背景值等);
自净参数(物理的、物理化学的、生物化学的); 工程因素(水上的闸、堤、坝等工程设施,污水排放方式和位置)。
2.3.1 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和扩散 (一)稀释机理
污染物质进入河流后,产生了两种运动形式:
推流或平流:污染物质由于河流流速的推动沿着水流前进的方向运动;
Q1
Q1——污染物质推流量,mg/m2.s; v ——河流流速,m/s; ρ ——污染物质量浓度,mg/m3;
扩散:污染物质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迁移。
水生植物白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溶于水中。
废水排入点 10 DO (mg/L) 8 6 4 最缺氧点 DO浓度 时间/d 0 2 4 6 8 10 最初的亏氧量 亏氧量 水中实际DO值 饱和溶解氧
2
典型的氧垂曲线
意义:“氧垂曲线”表示了河流的自净过程,以及最缺氧点距离排污点
的位置和最低的DO含量,为控制河流污染、制定污染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概 念 水体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 海洋等“贮水体”的总称。在环境科学领域中,水 体不仅包括水,而且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及 水中生物等。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体是指地表 水被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海洋水体 水体 陆地水体 地表水体 地下水体
分 类
2.1.2
概 念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 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 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 物特性发生不良的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 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按产生原因分 自然污染:如矿石的自然溶解 人为污染:对水体危害大 物理性污染 搂污染物类型分 化学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废水排放口的形式:岸边集中排放,混合慢;河流中央分散排放,混
合快;
河流的水文条件:如河深、河水流速、河道弯曲状况、是否有急流、
跌水等。
混合系数:参与混合稀释的河水流量与河水总流量之比。
Q a 1 Q
a——混合系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Q1 Q)
Q1——参与混合稀释的河水流量;
Q——河水总流量; 在完全混合断面前,a<1;完全混合断面上及其下游,a=1。
(3)有机无毒物 有机无毒物主要指需氧有机物。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 后,主要引起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生态效应,一是 溶解氧效应。
(4)有机有毒物 这类物质多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往往含量低, 毒性大,异构体多,毒性大小差别悬殊。常见的有:农 药、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PAH)、多氯联苯(PCB)、 表面活性剂等。
总需氧量(TOD)等。
(三)生物学指标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由于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比较复杂,很难分别确定(定性)并测定 其中各类污染物的量(定量),因此,根据它们都消耗水中溶解氧这一特点, 通常采用的指标有: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和总需氧 量(TOD),来反映水中好氧有机物的含量。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全球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不到1%,仅是河流、湖泊等地 表水和地下水的一部分。只有约20%的淡水是人类易于利用 的,而能直接取用的河、湖泊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存在状态 1.海洋水 2.地下水 其中:地下咸水 地下淡水 3.土壤水 4. 冰川与永久积雪 5.永冻土底水 6.湖泊水 其中:咸水 淡水 7.沼泽水 8.河川水 9.生物水 10.大气水 总计 总水量 4 3 体积(10 km ) 占总水量% 133800 96.54 2340 1.69 1287 0.94 1053 0.75 1.7 0.001 2406 1.74 30 0.022 17.1 0.013 8.5 0.006 9.1 0.007 1.1 0.0008 0.2 0.0002 0.1 0.0001 1.3 0.001 138597.5 100 淡水量 4 3 体积(10 km ) 占总水量%
用两种指标表示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1ml水中细菌(杂 菌)的总数与水种大肠菌的多少。水中含有大肠菌,即说明 已被污染。
生存的基本条件,一般含量低于 4mg/L时鱼类就会窒息死亡。
有毒物质指标:我国已制定了“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
许浓度”的指标,列出汞、隔、铅、铬铜、锌、镍、砷、氰 化物、氟化物、挥发性酚、石油类、六六六、DDT等40种有 毒物质
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CO2、H2O、NO和SO2时的需氧量。
TOC:Total Organic Carbon 总含碳量,污水中有机污染物
的总含碳量。
DO:dissolved oxygen 水中溶解氧的量。该指标是水生生物 悬浮物:指水中呈固体状的不溶解物质。 细菌污染指标:在水处理工程中,对污水进行细菌分析主要
3.2 水体中重金属的转化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5天(20℃)作为测定的标准时间,获得5天 生化需氧量,记作BOD5。
事实上,有机物彻底生化分解的时间很长,在20℃下需要100天以上, 经过20天时间大约能完成95%~99%,5天只能完成70%左右。
TOD:Total Oxygen Demand 总需氧量,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
(2)污染物特征
污染物的扩散性、持久性、生物降解性等; 耗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
(3)水质目标
根据水体的用途和功能,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允许存在量; 水质目标的确定带有一定社会性。
体
3
水体中污染物的转化
3.1 水体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有机物在水中的降解主要通过化学氧化、光化学氧 化和生物化学氧化来实现,其中生物化学氧化作用具 有最重要的意义。
分 类
2.1.3 水质(污染)指标
(一)物理性指标
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其他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
(二)化学性指标
一般化学性指标: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