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与高速公路网优化布局

合集下载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汇报人:
目 录
• 甘肃省概况 • 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甘肃省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 甘肃省社会发展情况 • 甘肃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01
甘肃省概况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接壤,地处黄土 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
甘肃省的能源化工产业近年来得到了持续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依托丰 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甘肃省在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煤炭开采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在新 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装备制造产业
总结词
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竞争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该省在机床、 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并积极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建设,提高企业生 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与修复
甘肃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 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污染防治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重点行业污 染整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气候特点
甘肃省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降水量少,日照充足,昼夜 温差大。
人口与民族分布
人口
截至2020年,甘肃省常住人口约为2637万人。
民族分布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民族包括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
经济发展背景与特点

甘肃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甘肃省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该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交通运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和改善民生福祉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甘肃交通运输的现状,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甘肃的铁路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

甘肃是中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有天水铁路枢纽、兰州铁路局等重要机构。

甘肃省现有的铁路线路总长度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公里,连接了全国主要城市。

这些铁路线路不仅满足本省的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也为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贸易和物流提供了便利。

其次,甘肃的公路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甘肃省现有公路里程接近十五万公里,其中包括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

尤其是近几年,甘肃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流通。

公路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产品和旅游资源的运输,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甘肃的航空运输也发展迅速。

目前,甘肃省拥有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定西五台山机场、天水麦积山机场等多个机场。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的枢纽机场,拥有多条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为本地区的人员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甘肃的航空运输业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此外,甘肃省的水运也正在加速发展。

甘肃省通过黄河与其他省市相连,黄河航运成为甘肃省的重要水上交通方式。

同时,甘肃还有甘肃段的长江、河南支流等内河交通,为该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未来,随着内河水运的进一步完善,甘肃的交通运输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未来,甘肃省的交通运输将继续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首先,甘肃将加快高铁建设,进一步改善铁路运输的速度和质量。

随着未来一些重要的高铁项目的建成,甘肃将更好地与全国各地相连。

其次,甘肃将继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扩大公路网覆盖面积,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此外,甘肃还将积极推动水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提升黄河航运和兰州国际机场的功能和服务。

甘肃高速公路规划

甘肃高速公路规划

甘肃高速公路规划甘肃高速公路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甘肃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处于西北地区,发展高速公路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

甘肃高速公路规划涉及到交通布局、线路规划、路网建设等方面,下面就具体来介绍一下。

首先,甘肃高速公路规划需要合理布局。

整个省份共有14个市州,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实力、人口分布、旅游资源等要素来确定高速公路的布局。

根据这些要素,可以将甘肃分为东、中、西三个交通枢纽,东部以兰州为核心,中部以天水、平凉为核心,西部以敦煌为核心。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向四面八方辐射,建设与周边省份和自治区相连的高速公路。

其次,甘肃高速公路规划需要精细规划线路。

线路规划要充分考虑地理条件、交通需求和投资回报等因素。

比如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应该连接向南的陇南市和向北的张掖市,以及向东的白银市和向西的酒泉市等。

同时,还应该规划穿越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东西向高速公路,以便连接西部发达地区。

最后,甘肃高速公路规划需要逐步完善路网建设。

根据线路规划,要逐步建设起一个完善的高速公路路网,使得各地的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样有利于提高甘肃省内的交通运输效率,也有利于连接周边省份和自治区,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甘肃高速公路规划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布局、精细规划和逐步完善路网建设,可以实现甘肃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这将有助于促进交通便利化、经济繁荣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同时,也对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全文)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全文)

中国交通技术网网址:/Techarticle/TPlan/Index.shtml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一、规划背景、目的及意义高速公路是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专门为汽车交通服务的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对实现国土均衡开发、缩小地区差别、建立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提高现代物流及客流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发展水平不仅成为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发展回顾高速公路在甘肃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的跨越式发展过程:1994年天水至北道13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甘肃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上世纪9 0年代末,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和2000年先后开工建设的6条高速公路均于2002年建成通车,总里程达307公里;至2004年底,忠和至树屏、兰州至海石湾、兰州至临洮和山丹至临泽等5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甘肃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86公里,其中兰州至海石湾高速公路通车,标志着西北第一条省际高速公路(兰州至西宁)全线贯通。

2005年12月,刘寨柯至白银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实现了甘、青、宁三省(区)省会(首府)的高速连接。

至200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千公里大关,达到1006公里,成为全国18个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

兰州的6个出口的全部高速化,标志着甘肃以兰州为中心呈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已具雏形。

高速公路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不仅显著提高了运输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运输安全性,节约了国土资源,而且在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甘肃经济的机动性,增强甘肃竞争力,以及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相比,甘肃高速公路的发展起步晚、底子薄,总体上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主要表现在:1.高速公路总量不足,覆盖范围需继续扩大以2004年为例,全省高速公路占全路网总里程比重为1.68%,全国平均为1.84%,甘肃省高速公路密度为0.15公里/100平方公里,全国平均为0.36公里/100平方公里。

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甘肃省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占据了甘肃省经济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扶持政策,甘肃省的经济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甘肃省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除了农业之外,工业、建筑业和旅游业也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对甘肃省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甘肃省还因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而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旅游业成为了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甘肃省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的建设不断加快,与甘肃省的周边省份和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甘肃省内部的经济交流和合作,还有利于吸引外部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然而,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甘肃省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依赖于农业和资源开发的程度较高,对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

此外,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仍然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加快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和发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还需要注重发展教育、
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重要的是,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有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甘肃省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三大高速公
路新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4.05.10
•【字号】甘政办发〔2024〕46号
•【施行日期】2024.05.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
道”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政办发〔2024〕4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5月10日。

甘肃的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的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的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对其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甘肃省的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南、西北三大区域的枢纽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目前,甘肃省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多个方面。

公路交通是甘肃省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以交通线路密度和通行能力为重点进行发展,目前已建成了一批高速公路,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连接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

铁路交通是甘肃省另一个重要的交通方式,包括兰新铁路、兰青铁路和张掖至敦煌铁路等,有效地连接了内地和边疆地区。

此外,甘肃省还有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和敦煌机场等多个民用机场,提供航空交通便利。

在水运方面,甘肃省拥有河流众多,包括黄河、长江和黑龙江等,水运交通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然而,甘肃省的交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甘肃省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起伏大,交通建设相对困难。

其次,甘肃省的交通网络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连接相对较弱,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此外,甘肃省的交通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进行提升和改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甘肃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交通发展。

首先,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甘肃省将进一步扩大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提高交通线路的密度和通行能力。

同时,加强铁路网的建设,提高铁路运输的速度和效率。

其次,甘肃省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合作,增加与沿线省份的联运和联络,进一步拓展交通网络的辐射范围。

此外,甘肃省还将加强交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交通环境。

未来,甘肃省的交通发展将呈现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交通网络的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不同方式的投资将逐步加大。

其次,甘肃省将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合作,加强与西部地区以及欧亚大陆经济走廊的联系,提高国际交通的便捷度和效率。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预测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预测

第 3 期
马 昌喜等 : 甘肃 省高速公路 网合理规模预测
7 9
Y — S P・ ) ( 走
() 1
固 ie t l l i
垒 tve £le i 目 eet
ti
a t l以: yu 。
1 甘肃省高速公路发展 现状评价
我 国高速 公路 经过 1 的持续快 速 发展 , 公 5年 使
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然而 , 甘肃 省 的高速公 路依 然处 于需 要继续 加 快发展 的初 级 阶
段.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3方 面 :
1 高 速公路 覆 盖范 围需 要继 续扩 大. 至 20 ) 截 06 年底 , 甘肃 省 高速 公 路 里 程 达 到 10 1k 这 相对 6 m,
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但不容忽视 的是高速公路 ] 的造价昂贵 , 养护和维修费用也较高 , 了充分发挥 为
其社 会经济 效益 , 须 对 高 速 公 路 网 的合 理 规 模 加 必
3 )与远景需求相 比存在差距. 根据今后 2 0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 目标 , 由总体小康社会 转到全面小康社会 , 经济总量和发展 内涵都将提升 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高速公路在这个发展阶段中, 要 实 现适应 经 济发展 需 要 的 目标 , 在 总 量 和发 展 内 应
有形 成布 局合 理 的网络 , 续运 输距 离 达 到 8Ok 连 O m 左右 才能 显现 它 的独 特优 势 , 发挥其 运 输效 益[ . 4 就 ] 甘肃 而 言 , 尚未形成 规模 适 当 、 局合 理 、 贯东 西 、 布 横 纵 贯南北 的高速公 路 网络 , 速 公 路 的规模 效 益还 高 无 法得 到充 分发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与高速公路网优化布局摘要:甘肃位于我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全国其它省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文章结合新时期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以高速公路网建设为切入点,研究与区域经济相匹配的省域高速公路网优化方案,为甘肃省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研究平台。

关键词:高速公路;优化布局;甘肃新时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国家高度重视甘肃省的发展,先后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甘肃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并于2010年出台了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甘肃省今后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整体性要求,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本文立足于甘肃新时期的发展新动态,以高速公路网为切入点,探讨高速公路网在适应区域发展中的优化布局方案,为决策部门提供相关研究依据。

1、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1.1 甘肃省情甘肃,由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由于陇山在境内绵延又简称陇。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制药五大特色优势产业。

200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1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2.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71.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2.41亿元,三次产业比值为14.55:39.12:46.33。

同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9.41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2%。

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8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17%。

由于深居内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则依托于“自上而下”的推动,赖于国家重大投资及大型企业的带动,市场力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投资则相对缺乏。

1.2内部差异分析[2]对甘肃省14个市(州)进行横向对比发现,兰州市的首位效应和集聚效应非常明显。

2008年,兰州市的总人口为331.01万人,gdp总值达到了846亿元,经济总量是第二位庆阳市的3.4倍,是末位甘南州的19.5倍,表明省会城市兰州的集聚作用仍非常强。

从区域城市发展的集聚与扩散原理分析,兰州市则更多的集聚区域范围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其它市(州)利用中心城市所获得的扩散与涓滴效应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这种二元经济发展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综上,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国内发达省份和地区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

国土面积广阔、生态地位重要,但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严重;资源相对富集、工业基础较好,但产业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较强,但社会事业落后、贫困问题突出;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但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程度较低。

双重的“二元结构”成为全省今后在区域竞争与合作关系中的瓶颈性要素。

2、新时期甘肃省面临的历史新机遇2.1 《甘肃省循环经济规划》的批复[3]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陆路交通枢纽,资源蕴藏丰富,战略地位重要。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简称《规划》),这是国家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是国务院决定的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批复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进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建设,积极培育循环经济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大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努力把甘肃省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2.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总体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大扶贫力度、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等十个方面,对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从国家层面为全省申请产业项目和各类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

2.3 西部大开发的新一轮机遇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在总结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今后1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了总体部署。

并强调将我国西部地区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提升全省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在循环经济发展总纲指导下,实现由资源输出向精深加工的转变,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战略性跨越,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甘肃省高速公路网优化布局研究3.1 高速公路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5]高速公路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弹性的关系,体现在:交通量需求派生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交通需求量的大小,同时交通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又有强烈的反作用,新建道路缩短了区域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提高了经济可接近性,引起市场范围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布局等,二者的交互推拉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运输方式的协调,从而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

3.2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现状3.2.1 高速公路建设历程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嘉定)自1988年建设开通,而甘肃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于1994年建成的天水至北道13km长公路段,实现了甘肃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上世纪90年代末,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9年和2000年先后开工建设的柳忠、白兰、巉柳、尹中、古永、永山6条高速公路均于2002年建成通车,总里程达307km;2005年是甘肃高速公路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年,刘白、树徐及清嘉高速公路通车,标志着甘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km,也标志着国道主干线丹拉公路在甘肃境内全部实现高速化。

笔者对甘肃省截止2009年的高速公路进行了统计,见表2。

3.2.2 甘肃高速公路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自2000年以来,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甘肃与其它省份之间的公路交通联系逐渐紧密。

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非常突出。

一是省际差距明显。

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甘肃省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仍相对落后,无论是高速公路里程还是路网密度,与发达地区均有明显的差距;二是省内空间布局差异突出。

纵观目前已经建成的19条高速公路,主要集中于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轴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近年来的高速公路建设亦集中于解决东西向联系通道问题。

除此之外,其它地区特别是甘肃南部地区,如临夏、甘南和陇南市,高速公路通道的建设则相对靠后,而此区域是全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对外交通道路的缺乏也是限制该区域长期以来发展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

3.3 甘肃省高速公路优化布局研究3.3.1 优化布局思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在区域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为解决对外联系通道问题,会优先考虑到该区域,从而刺激区域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反之建设速度则相对缓慢,这也是生产力布局的一般规律。

甘肃省优先建设陇海—兰新经济带沿线的高速公路通道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然而,随着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立足于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已有的成就,笔者认为,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的优化,应“依托国网、立足省情、规划省网”,作为总体思路。

表现在:①掌握国家高速公路网今后建设的动态,特别是涉及到甘肃段的高速公路网建设,配合国家战略,逐步完善省域高速公路网络结构,连接周边省(区)省会及重要城市,尽快形成省际高速公路通道;②以兰州为中心,连接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形成省内高速公路网络,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县(区)级高速公路的建设。

3.3.2 高速公路网布局调整[6]甘肃省今后高速公路网可由省际通道和省内高速公路两部分组成。

第一,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方面,应结合国家高速公路网统筹布局。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其中涉及甘肃的有9条线路,包括2条首都放射线、1条南北纵线、6条东西横线(含联络线),其中部分已经建成。

笔者重点对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进行了分析,截止2009年,与甘肃接壤的新疆、青海、内蒙、宁夏、陕西、四川六个省份中,除内蒙和四川外,其它四个省份都有高速公路直接相连,其中内蒙需要经过银川继续北上才能抵达,条件相对较好,而通往四川则没有高速公路。

由此,国家级高速公路中,涉及到甘肃段的,应优先考虑“南北纵线”即兰州到海口高速公路,途径临洮、岷县、舟曲和陇南等县市,该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打通甘肃南部与外界的联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二,省内高速公路方面,以兰州为核心,目前14个市州仍没有通高速公路与兰州直接相连的地区有陇南、合作和临夏,亦集中于甘肃南部,其中临夏随着康临高速公路的建设,近期内将会有明显改观,而甘南和陇南则缺乏高速公路网的覆盖,为此,省内高速公路建设中,下一步应适当向甘肃南部倾斜,从而实现南部区域同甘肃其它市州的方便联系;第三,在各市州实现高速公路连同后,逐渐实现市内各县(区)之间的高速公路网全覆盖。

4、高速公路网调整下的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依托国网、立足省情、规划省网”的基本思路,迎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甘肃省高速公路网逐步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全省将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为基础和依托,以省会兰州为中心,国家放射线和纵横线为主、地方联络线为辅”的宏观布局模式。

结合甘肃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的具体实际,形成向外呈放射状、东西横贯、南北纵跨的公路运输大通道,充分体现甘肃的地形特征及路网特性,从空间上的功能需求和结构上满足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高速公路网的全覆盖。

随着路网的改善,甘肃与其它省份之间、省内各市州之间、县区间将形成方便的交通联系,为全省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即“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提供更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平台,促进甘肃经济社会的新一轮跨越。

5、结语甘肃高速公路建设自2000年以后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高速公路的覆盖程度仍非常低。

文章分析结合国家相关高速公路规划,提出甘肃省今后高速公路建设应按“省际通道”和“省内网络”两部分展开,其中今后重点项目应向甘肃南部地区倾斜,实现甘肃向南的高速公路通道,优先完成14个市州高速公路的全覆盖。

适时推进县域间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完善全省86个县区之间的高速公路全覆盖,为新时期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实的道路交通支撑条件。

参考文献:[1]甘肃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甘肃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循环经济规划,2008[4]杨艳,李健.基于var的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关系动态效应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5)[5]赵建勋.区域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法探讨-以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为例[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r].2004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